过了这么久,才抽空把《刑房》这两部看完。
老美们花一部电影的钱就能看到两部如此另类的片子,实在是爽到家了。
另类、刺激、火爆,这绝对是07年必看的影片之一,如果你是一个Cult影迷或者崇拜昆汀和罗德里格兹,那么请千万不要错过本片!
(感觉有点像做广告?
)本片由老大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共同执导,说是共同,实际上是二人各导一部独立的电影,原本打算拍摄两部短片,合体后为120分钟标准长度的作品,如今在经过了两人不断的发挥与发扬之后,成长为3个小时的“邪典大作”。
他俩的目的是对七十年代的肮脏简陋、充斥着性和极度暴力的刑房电影致敬,而作为我们Cult迷,则是对二人顶礼膜拜。
从这3小时的片子中,我们发现了“老化”了的影片成色,在胶片上加上刮痕、白斑和粉尘,给人一种古董的感觉,在内容上覆盖丰富:武打、僵尸、食人、飙车、血浆、赤裸裸的性、夸张的暴力、重伤的残肢和惨不忍睹的碎肉器官,而且,还有制作精良的视觉效果。
这一切,都让任何一个观众从一部电影中体会到了Cult电影的精髓。
《死亡证据》——由昆汀执导。
典型的公路片,从头到尾就是发生在路上,故事讲述了变态杀手特技替身演员迈克驾驶着一辆漆着白色骷髅图案的Juggernaut改装赛车,一路碾压漂亮MM的血腥历程。
一身飞车党装扮的迈克嗜血成性,专门在高速公路旁的MOTEL和酒吧中,勾搭漂亮MM,屡试不爽。
可是他的爱好另类,一等MM上钩,他就显露出了一个变态才有的精神风貌——玩“碰碰车”!
当然,这可不是游乐园,身处高速公路,作为特技演员,迈克的目的是玩命。
只有在和MM开车对撞的一瞬间,他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因此有爱车陪伴,他乐此不疲的“玩”了好几次,和他相撞的MM不是脑浆飞溅就是缺胳膊断腿,十分不雅观。
即使是警方也因为没有证据而对他无可奈何。
可是迈克毕竟是人,当他又一次盯上四个MM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也是个玩特技的,而且还是两个(我吐血!
),女人爆发了很可怕,迈克不但“碰碰车”处于下风,还被MM左一拳右一拳的蹂躏至死,恐怖!
我想,昆汀是通过电影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即使总是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也会发生意外,第二:不要以为女人怎么着,一旦她们发飙,后果……看看本片就知道了。
另外一部作品《恐怖星球》由罗德里格兹完成。
属于僵尸片范畴,也是典型的暴力+美女。
布鲁斯•威利斯饰演了一名军官,他带着自己的小队在执行“本•拉登”的任务中,不慎吸入了一种莫名气体,这种气体会导致人身体腐烂,不过只要一直呼吸这种气体,身体还是可以保持正常的,为了活下去,老布带领一席人寻找病毒气体的源头,谁知中途发生意外,泄露的气体迅速感染了德克萨斯的平民,整个镇子变成了“生化危机”!
男主角雷是个身手不凡的人,但是从不展露手脚,他喜欢上了一个女人雪莉,可是因为意外雪莉不幸被感染的僵尸吃掉了条腿,只好暂时用个桌子腿代替。
城市里到处是僵尸,一群人因为种种原因走到了一起,为了寻找解药和无尽的丧尸来了场英雄PK……两部片子都使用了老胶片的效果,看起来有种儿时坐在灯光球场看电影的感觉(老被蚊子咬),不时的还有白斑、污点和胶片上滑。
总体来说,我更钟情于《恐怖星球》,无论是从情节上到视觉效果,《恐》都已经做得十分完美。
而且创新十足,女主角假腿就已经以假乱真,更别提后面直接换成了M16,不但能发射榴弹,还可以以优美的舞姿来达到扫射僵尸的目的,和男主角雷的哈雷配上,简直是一辆完美的单兵战车!
人脸的溃烂,中枪后的鲜血飞溅,开膛后的血块乱飞……与其说是恐怖,不如说是单纯的视觉刺激,除了恶心在没什么别的感觉了。
《死》的导演大家肯定不陌生,《落水狗》、《杀死比尔》让大家早已熟知昆汀的风格,但是我总是觉得情节罗罗嗦嗦,本片也不例外了,场景单一,对话很多,演员的表现很洒脱,很另类,特技不多,但是看着比较吸引人。
不过相比之下,爽快程度就不如《恐》了。
虽然都是以僵尸为主题,但是相比其他僵尸片的干瘪、毫无血色,本片中的僵尸可谓恶心胜于恐怖,身体腐烂流脓,有的僵尸还喜欢用手挤一下脸上的脓包,然后是——脓水飞溅,喷人一脸,呃……写不下去了。
开枪时也夸张到离谱,子弹简直是带爆炸效果的,每枪几乎都能让人30%的血液喷出,然后在四处飞溅的同时粘到镜头上一些……因此,如果先看了这部再看《死》就应该没什么感觉了。
两个片血腥程度不是一个级别的,情节手法也都是拥有各自的风格,与其说是二人共同拍电影给观众看,不如说是二人为了各自对CULT电影的看法拍出来看看谁的更好,因此才诞生了这两部剑走偏锋、故事奇怪的电影,别人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因为他本身就是CULT风格,喜欢的人本就很少,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看看,因为只有看过一部电影,才有资格去评价它的优劣。
看完Death Proof之后才看Planet Terror,依然畅快。
如果两部连放的话,俺的个人爱好会说:Planet Terror爽得更彻底,但是作为电影,Death Proof更胜一筹。
Quentin Tarantino又一次显示出他的嚣张中透着聪明,而Robert Rodriguez足以再一次注明他素个技术全才(包办编、导、摄影、剪辑、配乐...甚至恶心的道具?
)!!
Planet Terror做到了B级片楷模地位,无论令人厌恶和不齿的还是令人脸红心跳的都应有尽有,甚至照搬B级片里的漏洞百出和下三滥的视觉效果。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能做出完美的特效,在血腥场面上却力求一眼看穿的“假”,以至观众于看的时候必须自觉投入,不可挑剔。
所以,乐意配合RR玩这个“磨坊”游戏的观众才是Planet Terror的最佳观众。
我是起哄之一.........只要是力图极品、彰显人品的类型片,焉能不爱?
和Planet Terror相比,不得不说,Quentin Tarantino那部絮絮叨叨,看起来有违B级片精神的Death Proof还不够爆爽。
但是,Death Proof不止B级片那么简单。
这就是痞子昆的高明之处。
尽管2/3的时间里,Death Proof里都是一帮露腿美人的污言秽语,高潮迟迟不到,又匆匆而去....这些絮絮叨叨的前戏品味起来却十足有味。
这是磨坊电影无论如何也不敢苟同的作风。
在大段大段粗俗的言谈中,不止交代人物身份,为后面的“冲撞”埋伏冲击力,还交代了各种时髦女孩在小圈子里的关系和位置。
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形象造型,面对男孩和男人时不同的反应,正符合她们在人际中的地位,这些甚至对应着女孩们乘车时的姿态和空间位置...........更进一步,对应着他们死亡时的“仪态”,还有复仇时的态度。
另外,交谈中透露的信息更可爱,不同的身份、家教、籍贯、追逐的兴趣不同,每一样都能解释她们接下来的行为或遭遇。
在第一段故事里,虽然是动机险恶的“飞来横祸”,但是女孩们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人痛惜在先,愤怒在后了。
同样是追逐浮华,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第二段故事里的女孩们似乎在预示着更明智一层的女性圈子对男人很了解,对男人很了解的东西也同样了解。
另外,这是一伙生活中有危机意识,并且习惯独立解决问题的泼辣女生。
共同点是,两伙女人的三观都不怎么“高尚”,用痿君子的眼光来看,那是相当下流、不要脸。
(不过说实话,不要脸而不是装不要脸的我都很欣赏)若说Planet Terror是彻头彻尾的B级片,昆汀的Death Proof就仅仅是披着B级的外皮~~~~~~如果电影里的女孩们不是出口成脏、荤段子漫天,而是张口闭口谈生活、讲哲理,再多几个长镜头特写显得有所思的话,那这就是一部可以让戛纳叫好的欧洲文艺片。
为了显出磨坊精神来,也为了照顾自己的恶趣味,Quentin Tarantino才故意把所有角色都拉到没素质、没教养的B级水平线上。
平心而论,Quentin的水准不在ABCDEFG.....Z任何级之下,但是此混蛋就是有种,想做到哪个级别就用那个级别的形式,无论什么内容。
单凭这一点,Quentin Tarantino确实有实力主持戛纳,也有理由值得各种口味的影迷期待。
顺便一说, Death Proof的原声很好听,The Coasters的Down In Mexico偶百听不厌~~~ 另,昆汀在Planet Terror里的客串简直恶心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中指!!!
电影预告:开山刀(MACHETE,后来被拍成《弯刀》)(客串:丹尼-特雷霍)大电影:《恐怖星球》。
群像戏,直白。
一群人逃离被病毒席卷的小镇。
电影预告:纳粹狼女(客串:尼古拉斯-凯奇)电影预告:DON'T电影预告:THANKSGIVING大电影:《死亡证据》。
群像戏,稍隐秘。
飞车杀人狂被反杀。
小花絮:1.昆汀在《恐怖星球》里饰演变态士兵,在《死亡证据》里饰演酒吧老板。
2.《恐怖星球》里的女医生及其父亲在《死亡证据里出现。
3.B级、CULT元素尽显,但未有原创。
最震撼的感恩节烤人那一段竟然在某H漫看过,还是拳皇同人:八神庵、麦卓、薇丝一起把不知火舞烤了,春丽(乱入)看了直吐。
4.《弯刀》在很早就看过了,因为老爸很喜欢史蒂文-席格,当时我很小,被杰西卡-阿尔巴的神颜镇住了。
收集蛋蛋的科学家(为什么美国片里科学家总是讲英国腔?
)几句台词就挂了的黑眼豆豆主唱FERGIE(美女果然是波大“无脑”)不停唠叨“那件夹克我找了2个礼拜”的EL RAY想要戴戒指却发现无名指断了无奈只能戴到中指上的警员某某某(原谅我不记得这个著名的特效师,FROM DUSK TILL DAWN里他客串的角色也是相当的搞啊!
)跟EL RAY嘿咻时竖起1条木桌腿的CHERRY DARLING(这幕最暴笑)带领手下进入BONE SHACK前回头说“开枪时特别注意别打到我”的警长(相信我,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很认真)在车里对儿子说“谁靠近就对谁开枪...特别是你爸”的女麻醉师强奸犯昆汀“你长得像EVA GARDNER.....如果我在你头上开一枪...你就一点也不像她了”强奸犯昆汀“I JUST WANNA MAKE IT QUICK”(果然是不要命的色狼)往地上发射M16的榴弹借助推力顺势腾空而起越过墙头的CHERRY DARLING(太TMD有才了!
)结尾时M16改成链式机枪的CHERRY DARLING(无语...将来会升级成RPG的吧?
)............太多了
影片由R•罗德里格斯和昆汀的两部不相干的片子组成。
罗氏的部分据称是致敬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R级片。
断腿上的机关枪若放在抗日神剧也许早就该被坊间吐槽,反正我是没看出除了一个画面上更帅一点之外,两者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昆汀的电影还是用了他一贯的手法——用一半戏份制造仇恨,然后用另一半报仇。
这样做容易让人产生对报仇方的正义感,从而忽略了其实他们不过只是半斤八两的事实。
我还是觉得,即使是刻意的低俗,那也只是一种低俗,不管如何润色,如何从美学上去狡辩,它都无法成为除了某种低俗之外的其它东西。
(巾城)
《Grindhouse》,2007。
整部电影时长整整三个小时,其实是两部相对独立的影片,在因低烧而休假的下午,很适合的观看时间。
第二部分是昆汀的片,那个追车的场景太妙了,非常有昆汀的风格在里面,那种亲临的现场感。
女人们喋喋不休的长篇对话依然考究,让我想起《落水狗》里开场Mr. Pink对麦当娜的一番见解。
第一部分是另一导演所作,僵尸类,水平也不错,剧情中的演员表现出无厘头的乐观,让人看了很欢乐。
很早的时候就看了Death Proof,相信每一个喜欢Quentin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的风格。
看似啰唆的台词却不让人感到无聊。
虽然讲的是两个故事,但连起来的两个小时完全没有闷的地方。
当然了,最爽的还是认真看到最后时候的拍案叫绝。
最近才认真发现当年错过了Planet Terror。
这次两部一起补起来看完了。
没想到居然会和Death Proof一样的爽快。
不想剧透所以不方便多说了。
太多的创意会给每个看过的人深刻的印象。
唯一的不同在乎PT中的恶心画面多了点。
估计有些人会受不了。
所谓刑房,大概就是恐怖星球和死亡证据两者合一,再取名为刑房。
前者很僵尸片,很恶心,但看着很爽,也非常有创意,后者剪辑了原版,把一些多余的内容删掉,留下了精华,确实要比原版再好,原版看着实在太烦太拖沓了。
两者的关系就是两片中不少的演员都同时参与。
但再对比昆汀的其他作品,我觉得都不如。
昆丁作为美国电影文化的沉浸者,罗格里格斯作为美国电影文化的景仰者,从《磨房》电影中就可以清楚见到。
昆丁掌舵的《死亡证据》同《杀死比尔》的后半部一样,存在着纯粹从精神和物质上的本土化复制,并与其精神源泉所倡导的文化传承有着共通之处。
现代观众很难适应《死亡证据》中近乎可耻的大段大段的无聊对白,而当年顺市而生的B级片就因为小成本大噱头的制作方式不得不参杂各种五谷杂粮,为延续片长而生成的肥皂剧式的对白就是手段之一。
现在看来,观众对于B级片的最大诉求是其中可以跨越规范的种种出格举止,譬如说暴力和点缀其中的情色。
而在顽童昆丁看来,大量的B级片滋补了自身的电影生涯,情感上之膜拜和泛滥不言而喻。
因而,昆丁借助所有美国人认定的B级电影种类百分百复制的作品同样百分百重现当初在录像带租赁行所沉迷的独特兴趣中。
说回来,由着纯正美国文化孕育的昆丁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经历奠定了《磨房》的最大价值是重现好莱坞B级电影。
因而,在等待某些非同寻常的高潮段落时,有必要理解为何那些男人女人都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现在明白了,其实就是在等待钢管舞的情色和死硬的追车以及肆无忌惮的高强度暴力血腥。
而这些戏份总计没有超过片长的三分之一,也可以说当年大家坐在两片连映的二级院线里面看粗制滥造的非A类电影找寻的还是等待的刺激。
这样的情景,恐怕体验过录像厅时代的国内影迷都深有同感。
昆丁喜欢用现代化电影技术并规范化的重现非主流推崇的电影制作,而产品却高强度的迎合当今世界人们的猎奇心理。
这种现象无非满足了几种心理诉求。
其一是怀旧,高度经济化的速食文化堆凑的视觉大片缺乏文化积淀,就如现代人不肯读书却在硬盘里面保存大量的电子读物一样,昆丁电影无形中重现了当年书店林立的场景。
其二是B级电影的精华,这些特征在现代电影技术的支撑下不仅彻底超越当年主流电影,也同样超越当今所谓的视觉大片。
最厉害的是,主流大片还在电影制度的严控下只有震撼没有出格,而昆丁设定的视觉冲击完全是B级片喜好的擦边球方式的高度刺激。
其三是昆丁组合的个人魅力,崇拜个性的人群对于昆丁的感受就好比昆丁对于电影的感受,时代造就的文化崇拜不拟从前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积累过程,而是标新立异即可。
而昆丁也的确天才,当然成就非凡。
如今,昆丁的成就不仅由他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天才技能而显现,作为白手起家的美国梦的缔造者,其自由的品性同样具备支撑崇尚自由的美国人的楷模。
同时,昆丁的这部作品是对好莱坞模式化制作的一种升华和敬仰。
在看似与众不同的视角中,昆丁其实还原了如假包换的B级电影的真实模样。
与昆丁不同,罗格里格斯是美国文化的景仰者,却不是美国公民。
换句话说,他具备自己的文化积累,是好莱坞电影的拥趸。
因而,在视角方面也更容易被好莱坞电影的表象所感染,《恐怖星球》就是典范。
从这后半部《磨房》看来,影片运作模式大量甚至达人级的借鉴重现了好莱坞娱乐电影的全部精华。
罗格里格斯掌控的影片从始至终不遗余力,超级的火爆程度以及所涵盖各种类型片范畴都是超级完美的,这样的观感更像是众人皆知的心仪电影。
昆丁掌舵是为了拆解B片的结构,而罗格里格斯的功力则完全在于娱乐大众。
其中,僵尸、枪战、追车、血腥、暴力、爵士乐和软情色等等源于感观刺激的好莱坞品牌都在创意中升华完美并产生接连不断的戏剧性效果,《恐怖星球》可以称为美式娱乐的总集结。
因而,将这半部《磨房》看作形式上的心水B片最为贴切。
就如片中不期而遇的胶片流失和预告片一样,更像是大众记忆中的美国电影。
同时,罗格里格斯作为外来者的更大优势就是最为全方位的电影借鉴。
《恐怖星球》中,各色人等的情感交织甚至比各种娱乐元素更为引人。
烤肉店老板和警长的兄弟恩怨的灵感仿佛来源于吴宇森的喋血系列,最终和解的悲情场景肯定受益于昆丁们迷恋的他们眼中港产B片,而这些对于我们则是港片中的精华的精华。
即使是功成名就的“机关枪美女”,也是由遭遇而转换的情感变迁所提倡的CULT神情营造出来的唯美幻象。
所以,罗格里格斯的B片同昆丁相比是感性的产物,而不拟昆丁对作品所赋予的模式化重现。
也许昆丁与罗格里格斯的合作就是通过两者关联的结构来掌控观众,一方出于迷恋而理论化,一方出于尊崇而形式化,但结合而成的《磨房》的确异常逼真丰满的重塑了关于历史、时代、技术、解构的种种风情和风范。
对于现代,这样的意义不止在于由个人崇拜而实现的作者电影的小众化轰动,更容易产生一次大范围内对于电影艺术(其实是好莱坞电影)的常识普及。
作为观者,在其中可以获取绝对辛辣刺激的感观所需,也可以看到重现文化特征的真挚。
而作为一部电影,纵向深度、横向广度的高度统一也成就了影片的某种人文气质,更何况是此等天才影人的高度合作。
从《磨房》中可以更清楚的见到,昆丁和罗格里格斯的拍档是营造高度娱乐化电影作品的高手,也是草根级人物在现实社会结构中完美生存的梦幻代表。
从不看恐怖片的我破天荒地看了一部恐怖片,看之前做了好几天的思想斗争,结果发现我除了诱惑,能禁受得住一切考验。
片子叫《刑房》,是刑房,不是行房,替天行房这件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言归正传。
所谓的《刑房》其实是为了致敬,致敬的对象就是刑房电影,而所谓的刑房电影(Grindhouse film,有些地方译为磨房电影)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的B级片,因为处于大萧条时期,所以没人愿意看电影,于是大电影公司就大搞双片连放的活动,跟现在的买一送一差不多,不过刑房电视是被送的,也就是充满低级趣味的B级片。
后来虽然大萧条时期渡过了,不过买一送一的连放风气在美国南部算是扎下了根,到了六七十年代一些小影院播放开始以视觉刺激为主要表面方式的影响,于是大量性、暴力以及血腥场面的小成本电影正式登上舞台,因为此类电影中经常出现一种叫作“bump and grind”的贴身舞,所以此类电影就被称为了“刑房电影”,而播放此类影片的影院便被称为了“刑房影院”,而这类影院其实很像中国八九十年代时兴的录相厅。
还是说回到《刑房》本身,3小时15分,正是双片连放的时间,而且也是两个故事,罗伯特·罗德里梅斯拍的《恐怖星球》和昆汀·塔伦蒂诺拍的《死亡证据》,中间还穿插了几个假的电影预告片,不论是裸女还是异型,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据说昆汀和罗伯特同学就是从小在刑房影院里混大的主儿,所以他们要向那个乱糟糟的地方致敬,于是拼了命地敬礼,什么划痕啊、missing reel啊、乱七八糟的情节啊、毫无逻辑的故事啊……其实都是精心设计,只是被他们致敬的那帮人们可没有如今这份风光,都是些倒霉的导演和不入流的演员七拼八凑的粗制滥造。
拍《恐怖星球》的罗伯特拍的是一部僵尸片,不知道罗同学早年间是不是看过大量香港的僵尸片以及红及一时的动画片《变型金刚》,故事讲的是得克萨斯州的人有一天突然全变成僵尸了,然后僵尸开始咬人,咬完的人也变成了僵尸,只有少数几个有某种抗体的人没有变成僵尸,于是开始了一段拯救之旅,基本上就是港片一贯的套路。
不过精彩的是那个长腿美女彻莉·美人,她本来是个哭哭啼啼的艳舞女郎,一心想要当喜剧明星,结果出场没多久就被僵尸咬掉了一条腿,凭着极强的伤口愈合能力在当晚接上了一条木桌腿加入了战斗的行列,并且爆发出了她喜剧演员的天份,不再哭哭啼啼,抽空还和男主角来了场ML,完美的背部、完美的臀部,以及完美的,嗯,木腿,不知道木腿的灵感是不是来自北欧海盗。
之后彻莉在战斗中弄断了她的木腿,神秘的男主角L·瑞给她配了一把完美的机关枪,没有后坐力扫射起来子弹又无穷无尽,彻莉终于成为了有如变型金刚一样的终极武器。
整部片子洋溢着极致的暴力美学与冷幽默。
名声大噪的昆汀是向娘儿们片(Chick Flick)与追车片(Biker film)致敬,片名叫《死亡证据》,说的是一变态杀手热衷于在马路上开车辗碎漂亮姑娘的故事,但因为姑娘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太过絮絮叨叨所以我没看完,据说后面的剧情和之前的毫无关联。
好吧,这是个致敬的年代、怀旧的年代,于是以这样的心情看恐怖片的时候,会突然觉得:哈,喜剧!
微恶心。。。
不如killBill
不是一路的
互相撞车真他妈爽!话说凯奇就露了个脸???
这个气氛,我喜欢
还是不行。。。cult不能。。。
油腻。
一 不管男人女人都是纯爷们 二玩废一辆车是技术活儿
太他妈精彩了
昆汀的还不错,还有中间的几个"预告片"很有意思
烂片
三星给恐怖星球 一星给死亡证据。。
血腥重口味
这部电影我是分为两个完整片看的,这样更好
最开始的整部电影然后分裂成两部单独上映的电影!!
恐怖星球加分,金刚不坏减分。
美女用美腿打机枪 天马行空胡扯八道 我喜欢
在重张开业的香蕉视听终于购到
昆汀、罗伯特、布鲁斯威力、这样的阵容我能说什么呢,可是这种形式的片子真的不是我的菜。
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