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シン・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劇場版:│▌,新·福音战士剧场版:│▌,Evangelion: 3.0+1.0,Evangelion Shin Gekijo-ban,Rebuild of Evangelion 4.0: Final,Evangelion: 3.0+1.0 Thrice Upon a Ti

主演:绪方惠美,林原惠美,宫村优子,石田彰,坂本真绫,三石琴乃,山口由里子,立木文彦,清川元梦,关智一,岩永哲哉,岩男润子,长泽美树,子安武人,优希比吕,大塚明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剧照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2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3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4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5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6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3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4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5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6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7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8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19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剧照 NO.20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长篇影评

 1 ) EVA · 终 观后感的一些摘抄

Vim 综合征:想在无聊的地方按m打一个标记,以后跳回来看。

看完之后:不必了,这种垃圾片不值得看第二遍。

一天过去了,居然这么多人稀里糊涂打5星!

认真的吗?

就算以最宽容的态度看这片也顶多算个刚刚及格(甚至还没有)好吧。

和旧剧场版相比,这已经不是独立日1和独立日2的区别了,这简直就是:时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写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续作:《悲伤逆流成河》WTF!!!

这世界怎么了!!!

九个矛盾没一个认真讲,最多浮光掠影地冒几个谜语点到为止。

全片除了静态画面没一个能打的,镜头镜头不行,剪辑节奏也不对,配乐配音都拉了,可想而知这片子这是有多糊弄。

现在回想起来,3月份放出来的预告片居然是全片中间完成度最高、最好看的一段了。

这简直就像是我们看a片:先导版觉得不错,然后下全片发现除了预览以外都不值得看。

……本来想写个长篇大论逐帧批判的。

唉,人老了,不搞了,还有好多别的事情,我就随便摘一点豆友的评论吧:@粉粿症候群难看得令人发指,通篇充斥着对所谓「母性」,牺牲,活在当下抹杀个性的无限制歌颂,没有痛苦和挣扎,只有欢快的,像玩乐一样的暴力,所有人物轻飘飘得跟纸一样,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创伤。

最后我真的很想问,凭什么碇真嗣可以拯救其他人?

凭什么人不应该自己拯救自己?

凭什么要创造一个没有EVA和使徒的世界?

EVA和使徒凭什么是用完就扔的工具!

你所创造的新世界跟人类补完计划的那个世界到底他妈的有什么区别!

恶心的人类啊,你们除了会大喊着「大她者母亲再爱我一次」之外,你们还有一点点慈悲心和包容心吗?

不,你们没有,你们只会抹杀差异,只会重构一个残暴而隐性的共同体,然后用所谓的温柔扼杀掉所有生命的可能性。

《终》最让我恶心的一幕。

你不可以是EVA,你不可以是使徒,不可以是queer ,不可以是神经病,不可以是疯子... 你只可以是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满意足地接受社会化规训的成年人,如此方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种无限制地歌颂牺牲,歌颂活在当下,抹杀个性的价值观,真的是EVA应该有的吗?

太可怕了吧他妈的。

@Annihilator一些假装很有想象力的精美二次元行货。

新剧场版四部即是作为TV版精髓的意识流剪辑术逐渐被平庸的动画影像构建逻辑所取代的过程,到这一部连最基本的分镜张力都无法维持,每一场打戏都难看得想要快进。

更何况,以往在大局之中被微观、线性地呈现的人物心理如今要么被淹没在炫丽而大条的任务式情节推进之中,要么以程式化、工具化的形态敷衍地呈现(前半段对绫波丽的刻画还能再俗套一点吗?

)。

备受指责的结尾已经是全片最不媚俗的一段了:真情实感的保守总比苟延残喘的激进要好。

@行星级幻觉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开始看eva,和这个时间点相衬,它是一场把我卷进崭新世界的猛风,有最刻骨的情感冲击(看到《真心为你》的结尾我止不住地敲床沿的铁架),也有最初的智识启蒙(在贴吧的剧评第一次对拉康感兴趣,从此对法国哲学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部所谓的终章可能是对这个系列最根本的背叛,通篇家庭要和睦、生活要阳光、珍惜每一天之类的说辞,台词啰嗦又直白我以为是乱入微博每日精选,简直就像是庵野秀明亲自对自己实施了人类补完计划:均一化思维的罪恶结晶。

要不是制作特别厉害我就一星了。

(Ps:我:制作厉害个屁!

拉到爆!

)@嘿 我要走了粉絲向,類型化,不僅媚宅,媚的是一個更加主流的價值體系。

作畫的想像力肉眼可見的消逝,打戲在何時出現都能令人發困。

eva的真正結局應該是真心為你。

(同意,真心为你yyds)@Rorschach动画还可以这么难看啊。

你喜欢以前哪个桥段,加量喂喂给你。

绫波丽问“这个时候我该说什么”,经典吧,好嘞,问十次。

温泉企鹅可爱吧,没问题,来二十只。

请你做一张梗图,中间那个二号机上写“我的胃口”,一圈围歼二号机的量产EVA上写“新剧场版:终”。

当初变形金刚真人版出来的时候大家就狂欢,一连三四部审美疲劳了,终于有人开始说事实了,它变形过程完全没逻辑。

其实卖拷贝的变腥金刚就是冲着美国大俗观众这个市场去的,原版只是个骗钱的噱头。

本片也一样。

那么多叫好声,是舆论氛围的裹挟,从众什么的;硬要说好的就是没品味。

@秋心两半看完连掐死庵野秀明的心都有了,原作中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与对神学的探讨在这里全部都被扭曲成恶俗且今人厌烦的中二宣言与居高临下的说教,最让人不能忍的是最后碇真嗣居然变身成了漩涡鸣人靠嘴遁来解决了最后的危机,这所谓的重启版eva真的只能当同人作品来看,彻彻底底圈钱之作,无半点诚意可言!

还是老外实诚,4chan 上骂翻天了,摘几个:All the people singing praises of this film are bandwagoner npcs, who got into Evangelion last year through netflix. Real Eva fans know it's irredeemable garbage.From an Eva Fan full of nostalgia perspective it is shit.——Giving it an honest chance as a film, it was pretty mediocre, with some really good animation, some fun scenes, lots of fan service made me not develop emotional attachment because of it seeming like a Marvel film.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but I just didn't take it too seriously. Some parts were just too dragged and pacing was shitty, specially that it just holds itself on the fact that the audience has seen EoE/Eva and knows what the fuck is going on.Anno will probably keep milking the seriesMari a shit——That's not what I'm talking about. That was suitably weird. But the millions of mock Evas and millions of walking Liliths and stupid fucking walkcycles that are weird for the sake of weird and numbers of robots that are there just for the sake of numbers. It's absolutely bafflingly bad, and it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stakes literally don't matter because the heroes are just going to pull bullshit against all of these faceless, undetailed, awkwardly moving plastic figures to get through it. The entire approach to Unit 13 was wasted time. Nothing cool happened. Even Asuka going Angel was wasted. Mari's fucking tiger AT Field was retarded. As soon as Wunder - Which has always looked retarded, by the way - Went under the barrier into the technicolor zone the movie went to shit for like a half hour until Gendo started talking and Shinji got in the robot.——I don't remember ONE song from evangelion 3.0+1.0, and shingojira's ost was kinda crapeva3.0 had a bunch of great tracks though, what fucking happened?End of Evangelion themes between Shinji and Asuka:>After instrumentality falls apart and humans are once again reduced to being seperate entities, two deeply damaged people who we've seen developing together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eries are able to confront their trauma and feelings of isolation, and potentially could learn to even love one another Rebuild 3+1 Themes between Shinji and Mari>She's like this super hot girl who loves piloting the giant robots for fun and she thinks the MC smells nice and shinji doesn't even know her name until four movies deep, and she loves him for some reason and she talks like a cute kawaii neko catgirl sometimes.

 2 ) 【后半有剧透】庵野想要表达什么?---- 也许是EVA版的《老男孩》

※ 本人并非资深宅男、也不是那种读遍周边&设定集的“真-EVA粉丝”,更不关心CP党争※ 以下纯粹是作为“99年就在国内TV上看到EVA、如今早已成为准大叔的80后”的感想谈先是【无剧透】短评:1995年,原版EVA给当年14岁的少年们带来了一份冲击力极强的“大礼”,作为庵野自己的化身的少年们被“时代的大风大浪”撕得粉碎,“少年们成为了神话”;而26年后的剧场版终章,则是给如今普遍已40岁+的“当年的少年们”送上了暖暖的“致敬” 来自平凡“日常”的幸福、只有岁数上来以后才能get到的梗、14年后每一个角色独有的答卷和归宿... 终章的副标题,也许应该叫《老男孩》...“神话”的终末,是对过去种种悲欢离合的和解与告别,满满的人情味,绝赞一直说:读懂EVA的关键,就是理解编剧庵野对自身的【投射】:比如:95年原版EVA中的真嗣,就是庵野对【当年的自己】的【投射】:90年代日本泡沫崩坏,让原本的纸醉金迷一去不复返、企业裁员倒闭,人心惶惶风声鹤唳;跟很多那个年代的日本青少年一样,庵野内心充满了迷茫和逃避,度过了浑浑噩噩的几年;噗,可以参考:资本5:看懂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中国版恐怕也早已悄然开始

95年原版EVA的真嗣身上,满是这样的设定:被突如其来、且从没见过的冲击吓傻(使徒出现);对“给予自己过高期望”的父亲的叛逆;看到受伤妹子后一时兴起的“英雄救美心”;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真嗣仍然只是将“乘上EVA”视为另一种“自我麻痹”(比如:一味机械性地碎碎念“把目标放进屏幕中间,再按下扳机”等等)。

随后,就在主角真嗣逐渐适应现状、开始看到希望,对新朋友们敞开心扉时,庵野再一次将这一切“故意撕碎了给你看”曾经抓住的“救命稻草”= 新朋友们,一个接一个离自己而去(高潮就是最后去猛摇不省人事的明日香:“救救我吧Asuka,你不是一直戏弄我嘛... 你理我一下啊...”)越来越多自己根本无法理解的事物不断出现(比如:神TMD“人类补完计划”、“亚当夏娃”、“SEELE”等等) 对于一个14岁少年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第一遍看EVA的人相信都会为这些“神概念”抓狂,而其实,这就是庵野故意要达到的效果:前16集“顺顺利利”,让观众们充分“代入”主角真嗣;然后17集开始剧情突然急转直下,再配合N多无法理解的神概念轮番轰炸,让观众也觉得完全“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而只有这样,才是对“庵野那一批泡沫破裂时代的日本人心境”的完美重现:本来好好地,突然就被时代大风浪“日翻在地”、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不知道“谁才能拯救我、我该怎么办”,更看不到“未来在何方”。

同时,周围人又“莫名其妙”地对自己“寄与厚望”:比如美里诀别时“大人的吻”、比如加持最后的寄托、比如明日香被量产机围殴时广播里歇斯底里的“快去救救asuka” 这让心里充满了“我还希望别人来拯救我呢”的真嗣更加“わけわかんない(无所适从)”(这个的原型,很可能来自现实中日本上一代对泡沫时代日本新青年的过大期望)而最后的最后,当真嗣终于重燃希望乘上初号机时,庵野又给了他最狠的一刀: 走出仓库的初号机,只看到了asuka二号机被啃食的残骸,希望瞬间变为绝望;初号机神化后,刚以为又见到了绫波(曾经的另一根救命稻草),但此时怪物一样的绫波,瞬间让真嗣一脸MMP(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 私以为这可能是动漫史上最经典的表情之一,“内心碎裂的声音”肉眼可“见”:

看了那么多动漫,除EVA之外再也没见过如此扭曲到狰狞的表情......也只有这时候,才能明白主题曲为什么要叫“残酷的天使纲领”、以及“少年啊,成为神话吧”这句歌词背后到底有多沉重 一切,都是“被无法理解的残酷现实冲垮”的日本青年的投射。

总之,旧EVA中充满了“迷茫-->捡到些许希望-->再故意撕碎给你看”的循环那么同样道理,26年后的《新剧场版:终》,就是【现在的庵野】的【投射】【以下剧透!

】【以下剧透!!

】【以下剧透!!!

】现在,距离1995年的原版EVA,已经过去了26年。

当年的庵野、当年的观众们,早已从“14岁少年”变成了“普遍40+的大叔”(电影院里真的有见到西装领带、翘班过来看的大叔... 囧) 而《新剧场版:终》,就是写给最早这批观众、也是庵野自己那一代人的【致敬】;于是,贯穿通篇的“成为大人”,就是理解《新剧场版:终》的关键,包括:第一:“成为大人”后“平凡工作”的幸福:绫波6号和农民老奶奶们:影片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描写“什么都不懂的绫波6号”在田间跟老奶奶们“日复一日的平凡耕种”生活 摔过跟头、从生疏到熟练、前辈的教导和鼓励,一起聚餐泡澡、聊日常... 这些,就是“少年们”进入职场后的必经之路,也是“95年老观众们”早已走过、一定会“感同身受”的经历。

进入职场后的大叔们,不再像少年时代那样一口一个“理想 / 拯救世界”(农民老奶奶们一句也没有提过EVA / WUNDA的事) 有的只是踏踏实实的“平凡”、“习惯”,和“责任”,而这份“工作的日常”也是大叔们“平凡幸福”的基础(赚钱养家啊 P.S. 话说在日本,农民可是高薪职业... 农产品价格受到政府高度保护,大米5KG要卖150人民币以上...)如果你也像彬老湿那样已经工作了10年+,你一定也能看出庵野重墨描写这一段的用意。

第二:“成为大人”后“日常”的幸福:铃原、班长,和他们的女儿:与前面非常类似:“老婆小孩热炕头”也是“成为大人”之后才有的“幸福” 大叔们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很可能早已不是少年时期的“开电视 / 打游戏”了,而是早点看到“做饭/喂奶的老婆”,或是“小盆友安睡的笑脸”;终章中,班长小光无论是形象还是声线,都展现出了浓浓的“贤妻良母”味,让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当年“爱吵嘴”的影子;而镜头的焦点基本都是孩子 这些显然都是刻意安排的;额,彬老湿自己虽然还没到那一步,但通过朋友圈的大量晒娃党,早已能感同身受 囧...第三:当年的“傲娇女生”成为了“大人的女性”:AsukaAsuka就算“裸体被看见”也“毫不在意(早已习以为常)”(而新剧场1中还是很害羞的)剑介“不带任何尴尬地给裸体Asuka披上毛巾”、Asuka在剑介家里“只穿一个胖次、不戴bra,不顾形象趴在床上打游戏”的样子................. 对于早已有过与异性深度交往经历的大叔们,一眼就能明白这代表了什么,根本不用等到影片的最后(删除线:当时就get到了这个梗的彬老湿深感:大概自己的确是老了... 囧)最终,“大人”Asuka很平静地传达出“曾经喜欢过你”、“但是我已经率先一步成为大人了”;随后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心智仍然是迷茫少年的)真嗣需要的不是恋人(那样干柴烈火型的伴侣),而是母亲(那样擅长关爱的伴侣)” 这些都足以说明:虽然Asuka的外表还是当年那“傲娇女生”,但内心早已成为拥有足够阅历的“成熟女性”。

第四:14年后每一个角色独有的答卷和归宿:《新剧场:终》的结局,很多让人乍一看“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却都在“情理之中”葛城美里:14年前亲眼目睹父亲为保护自己而遇难、给她留下了长期的心结; 因此14年后,她给自己写下的答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让自己的孩子知道父母是谁”、而同时则从暗中默默保护他 最终美里虽然牺牲了,但夙愿得圆、心结得解,又能避免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对于美里独有的角色设定来说,这份答卷也许已相当完美;加持良治(大人):在新剧场版中,他得以用自己的意志牺牲自己、拯救世界,主动完成对童年小伙伴们的赎罪(比起原版中只是被动地“被特工干掉”,新结局已经好太多了)真嗣 & 眼镜妹:单就传统意义上的“感情线”来说,毫无疑问,真嗣跟眼镜妹的情感铺垫完全不够,以至于最后他俩走到一起,让全场观众“一脸懵逼”... 囧rz 但若换一个视角,如果庵野就是故意想要表现“成为大人的过程充满意外”呢?

毕竟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追到当年暗恋的“傲娇女神”呢?

大多数“平凡男人”的最终伴侣,很可能都来自于自己“想都没想过”的时间和地点,不是么?

因此,真嗣 & 眼镜妹具体是如何走到一起的,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

另外,也算是对Asuka说“真嗣需要的是母亲(那样的伴侣)”的呼应吧。

明日香 & 剑介:这是最让CP党抓狂的地方吧... 不过,若是再从“庵野到底想表达什么?

”的角度去想:Asuka作为“傲娇”系的鼻祖,现实中的例子本来就很少;而且新剧场版中Asuka的性格缺陷虽然有所弱化,但她“渴望别人称赞自己”、“希望有人能摸摸我的头”的设定并没有变 而理性地说(特别是用“大人的经验”去看),正作中的真嗣,显然不适合这样的Asuka 真嗣根本没有成熟到能够给予别人认可的高度(正相反,他还需要别人的认可)而剑介... 虽然十分突兀... 但仔细一想,类似“一度是技术宅,但长大后却成为很会照顾人的好男人”的例子,现实中却有很多,彬老湿的某个好基友就是 因此还是“情理之中”;虽然彬老湿也很喜欢Re-take那个甜到骨头里的结局,但很显然,只有拥有超成熟心智的真嗣,才能说出那句“君が見ている”(= 号称能让人“把原准备撸...的纸改去擦眼泪”的名台词)...... 大概只有让一个成熟的Asuka死忠粉附身呆瓜真嗣,才能打出Retake的结局吧...薰 & 绫波(& 加持良治?

):同为异于常人的特殊性格持有者,这两位“同样的人最终走到一起”,也有不少现实例子佐证不过,最后加持为什么管薰叫“司令”(应该没听错)没有看懂... 若有知道的请指教碇司令:95年负责【审视】“少年”的“大叔” 26年后,自己成为了【被审视】的对象“大叔”居然在“少年”的【审视】下说了超过以往总和的台词,最后还被激出了AT Field...庵野这明显就是想说 就算再怎么“带上大人的面具”,“现在的大叔”与“当年的少年”,也许内心深处并无大异。

综上所述:《EVA:终》不再是26年前给少年们看的“神话”,而是26年后“大人们”的“日常”;“神话”的终末,是对过去悲欢离合的和解与告别,每个人交出自己的答卷,满满的人情味; 作为过来人,讲真,若真能顺利按这样的路线“成为大人”,可能已是“至福”。

大家可千万别变成这样啊:真人遭遇《半泽直树》那样的故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所以从这层意义上,等《EVA:终》引入国内的时候,副标题也许叫《老男孩》会更好呢... 囧

追伸1:有时候看看这样的留言,真的很“会心一笑”(大概率出自于某“少年”之手吧):

95年的时候,原版EVA的评论前排基本都是想给庵野寄刀片; 而26年后,《EVA:终》评论前排还是想给庵野寄刀片的... 想想也真是有趣呢... 囧(删除线)什么?

你说这更像是“【老爷爷】坐在院子里,看着一代又一代新小孩玩着同样的老游戏长大”?

额...... 不要啊 准大叔我还想再年轻几年...........追伸2:好消息是,如果屏幕前的您正在填写寄给庵野的快递单 这至少说明:您还年轻 少年们,加油吧祝年轻的你们,早日写出自己的“神话”;祝成为大叔后的你们,也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日常”Fin# 首发于《环球银幕》#

 3 ) 终的情报串联补完缺失的14年剧情

首先结论是破的预告其实反而比Q靠谱的多。

全部都有对应,初号机应该的确是被Mark.06和卡西乌斯之枪封印了,Guff门扉也的的确确关闭了。

之后Seele必然开始找NERV的麻烦,人员被暂时囚禁,源堂和冬月教授应该就是这次失手的。

于是乎渚司令和加持掌握了NERV的权利。

被封印的初号机

NERV被Seele接管但这不代表源堂和冬月认输了,冬月观初号机觉醒后必然留了后手,于是培养了四个Adams型的凌波,这也就是为什么黑丽被称为早期原批次型,因为之后培养的丽全部都是Adams的容器。

预告中还未培养完成的四位Adams丽

培养完成形态(圣光护体)同时着手准备了四艘Adams的战舰,这个既可能渚司令和加持完全不知情,也可能是渚薰和加持默认进行制造的,因为剧情中只提到了加持夺去了忏悔号的半成品。

然后冬月和源堂必然会和Seele里应外合对新Nerv进行发难。

之后破的预告中出现了渚司令面对四个倒影,可能就是四个Adams丽。

破的预告中渚薰已穿上司令服

四个倒影,看倒影发型应该是女性具体策略应该是冬月和源堂让使徒入侵了最终教条,引发了真正的第三次冲击打开了guff的门扉,渚薰被迫驾驶Mark.06斩下了莉莉丝的头颅阻止补完的进行。

然后源堂冬月应该是利用了两把枪封印了Mark.06和莉莉丝的残骸。

加持在这次事件中为了关闭Guff门扉死亡。

失去了Mark.06的渚薰已经不足为惧,冬月和司令重新执掌了Nerv,加持在最后想方设法给美里夺到了忏悔号,渚薰应该是留了后手把初号机发射到了太空。

莉莉丝的头颅

大白莉莉丝然后闪烁光环的8号机也证明了源堂和冬月可能在争取玛丽的支持结果被背叛了。

这也给了Wille之后能产生的契机,明日香还在封印状态,美里必须有eva的武力支持。

冬月并没有算到玛丽会背叛他们。

背叛的真希波玛丽

玛丽与某人的私人谈话,被抹去

觉醒的8号机另外关于为什么Seele会帮助碇源堂,应该是达成了死海外典的协议,源堂的个人计划在黑之月化为两把枪之前都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美里没有得到情报的原因。

黑之月化为枪前冬月的描述

 4 ) 【无剧透】10年了,终于又等到这「永远的神」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熟悉的旋律响起,up不禁感慨万千。

曾经的少年已成大叔,终于盼来了完结篇的到来。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在上周一工作日开画,却豪夺8亿日元票房,调动50万人走进影院。

这样一部万众瞩目的作品,其上映必然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作为系列终章,距离上一部公映已经将近十年。

传说中的上古神坑终于填上,无数人的青春也正式宣告完结。

于我,它是入宅启蒙; 于业界,它是日本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于很多漫迷,它是最伟大的动画,没有之一。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部曾经无人不知、现在也几乎无人不晓的顶级神作——

(全文无新剧场版终篇剧透,请放心食用) 《新世纪福音战士》(简称EVA)于1995年十月在日本东京电视台首播。

开播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大水花,但渐渐数据开始攀升,平均收视达到7.1%,收官时更是飙到了10.3%。

短短三年间,其音像和周边商品的收入已经累计高达12亿美元,在全球收获一众死忠粉丝。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故事讲述西元2000年,南极大陆发生神秘冲击。

冰川融化、地轴扭曲,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导致世界人口锐减过半,史称“第二次冲击”。

十五年后,主角碇真嗣应父亲要求来到第3新东京市,却被告知必须驾驶巨大人型兵器与不明怪物战斗。

看这简介设定,一张融合了青春、成长、校园、爱情,少年们驾驶酷炫机器人,大声喊着口号解决一个个敌人的热血燃漫大饼是不是呼之欲出?

EVA一开始也的确是这样安排的,简单的热血战斗风格,每集迎击一个敌人的紧凑节奏。

再加上亚当、夏娃、死海文书、朗基努斯之枪、生命之树、使徒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基督教、犹太教名称。

S²机关、LCL液体、AT立场、NERV 、Seele等等不明觉厉的原创术语。

事无巨细、完美融合,看得人好不热闹。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对人物的挖掘愈发深入,剧情愈发晦涩、基调愈发压抑、谜团愈发黑暗,跟传统机甲科幻动画有着完全不同的走向。

观众渐渐意识到,这不是一部给孩子准备的合家欢爆米花,作品中包含着无限之大的悲伤,越看越憋屈,堪称开创初代“致郁”先河。

但匪夷所思的是每个人似乎都能在片中找到共鸣,跟角色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跟如今流行的龙傲天、逆袭赘婿、开挂霸总不同, 本片的男主角碇真嗣是个非常弱气的角色。

他懦弱、自私、卑怯、孤独、习惯性逃避、渴望被爱、渴望被需要, 是女主口中的傻瓜、是观众眼中的废物。

不仅是他,剧中每个角色都病的很厉害。

片中没有哪个人真正愿意驾驶EVA。

真嗣讨厌父亲,但他也怕被父亲讨厌,怕被讨厌是因为怕被父亲再次抛弃; 而怕被抛弃,因为碇真嗣是人,所以只能去驾驶EVA。

因为不想再被人视为懦弱,所以碇真嗣强迫自己勇敢。

明日香争强好胜,因为她想被别人需要。

她想被别人需要,因为她知道她的父母都不再需要她。

如果没有人再需要她,她也没有存在的理由。

丽是克隆人,是真嗣母亲的克隆体,是莉莉丝灵魂的容器。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更不知道该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他们透过跟人的互动、自我对话、以及与使徒(恐惧的具像化)的对战,逐渐剖开各自内心溃烂的伤口。

每个角色好像都在跟自己被赋予的人物设定对抗,那种挣扎、茫然、崩溃让人牵肠挂肚。

但即便抛开“初代傲娇、三无鼻祖”这样的标签,他们依旧被塑造的极其饱满鲜活、丰满复杂,很多当今的作品都做不到,让人过目不忘。

这样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不完美,让观众看到自己、找到共鸣,能带入、可共情。

而这也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时值日本经济泡沫褪去,又遭遇阪神大地震重创。

连环爆击下,社会氛围沉闷压抑、浑浑噩噩,在一潭死水中沉浮,恰似EVA中的末日。

人们为了自保疲于奔命,却又不知如何摆脱,那种怀疑、茫然的情绪正好应和片中人物的困境。

但一部作品的走红,并不仅仅取决于出现时机以及运气这样的外因。

最关键但还是作品质量够硬。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好看”。

剧情展开虽然复杂,但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叹为观止的动画演出、 神乎其技的配乐、无与伦比的人物塑造。

作画、分镜、节奏无一短板,即便放到今日仍然会有惊艳之感。

最关键,EVA是一个允许观众自己思考的故事。

作者加入大量的圣经故事、象征符号、意识流等等元素,使剧情变得晦涩曲折。

片中留下了太多的隐喻、太多的细节没有解释, 以至于这部作品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部谜题。

每个人查看、搜索、思考后都能解读出一份独一无二的答案。

没有官方揭秘和标准结论。

不要指望别人答疑解惑,更不要指望一切都在你面前大白。

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答案,恰似人生之路一般。

而这种迷惑甚至给作品背后的配音演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相信许多80后、90后童年时期,都在各大地方卫视上看过国语配音版的EVA。

2000年《新世纪福音战士》由广东电视台引进国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配音。

碇真嗣的配音由刘艺老师担当,多年之后在谈起这段经历时,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 “我当时录它挺费劲儿的“。

首先就是人物不好理解,当时国内改革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作品创作背景,表达主旨上存在很大的认知壁垒。

再加上上星审查的要求,台本经过大量的删改,就连片名都变为《新世纪天鹰战士》,完全就是硬着头皮上。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小朋友看的一脸懵逼,老粉丝看了暴跳如雷。

但是《天鹰战士》无疑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当年小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日本动画居然可以如此厉害,如此牛X !

自此被深深折服,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从此跌入深坑。

而这样一部神作,必然与其背后的作者是分不开。

作为一部原创动画,本片人物、故事以及世界观的搭建完全依赖编剧兼导演,庵野秀明。

他早年曾在宫崎骏麾下担任《风之谷》原画师,才华和专业技术毋庸置疑。

同时他还非常有想法,一直妄图摆脱资本的掌控,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作品。

是一个极致的细节控和完美主义者,同时是一个理想中的动画人。

理想到什么程度?

当初gainax自EVA后鲜有佳作诞生,公司经营也入不敷出。

曾因作出EVA贡献突出而成为公司董事的庵野秀明查阅账目后发现,在一线冲锋陷阵的作画人员薪水少的可怜,而不干事实都高层拿着高额薪水尸位素餐。

他设法改革,但提出的举措却不被采纳。

对公司、对业界失望至极的庵野愤然出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株式会社凯乐(khara)。

如今,他执导的动画电影《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票房52亿;执导的真人电影《新哥斯拉》票房82亿;担当声优主役的《起风了》票房 120亿。

能画原画、能做动画监督、能创作故事;能做声优、能当演员、能执导真人电影。

这样一个日本影坛超无敌全能炸子鸡新星终于通过成为资本,而实现了创作自由。

而才华和想法之下,无疑有着更大的野心。

此次的《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直接找来了东宝、东映双管齐下,这种两大巨头联手发行的情况前所未有,《Q》的票房记录已经无法满足他,这次明显是奔着百亿日元的目标而去。

25年来,无论是在内容深度、艺术价值,还是在业界影响、商业版图上,EVA都取得了巨大都成功,希望未来能继续取得成功。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现在。

现在是过去的积累总结,未来是现在的积累延续, 就像海报上那句,“永别了,所有的福音战士”。

故事终于落下了帷幕。

当日痞子刚从G社出走成立凯乐,如果首作是完全原创的新项目风,险太过巨大,当时tv和老剧场版的热度还没过,重置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稳妥选择。

但EVA几乎把庵野秀明拖垮耗尽也是毋庸置疑,《Q》的时候甚至整出了抑郁症(宫崎骏曾一针见血的指出,福音战士新剧场版是庵野秀明流着血制作而出的电影)……感觉做特摄的痞子才是真真正正的开心,这个故事也的的确确该告一段落了。

现在的福音战士或许会在这部剧场版后,在内容上迎来彻底的结束,但对我们的影响必然会持续不绝。

也希望这些伴着我们一路走来的人物,能够像哆啦A梦、迪士尼群星那样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

EVA在丧丧的主题下,始终保有希望。

我们可以打破壁垒,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可以有所连接!

庵野秀明执导的新作《新·奥特曼》也将于暑期与观众见面。

那个勇敢的少年还在不断的创造奇迹!

而我们又未尝不可呢!

戳【有用】,愿国内也能早日看到完结篇。

-想了解更多,请戳UP最新写的EVA终篇观后感,有关键情节剧透 ↓ ↓ ↓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旷世神作终完结,世间再无EVA……

 5 ) 完美谢幕,一代影迷终于圆梦!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作者:钱老板转载请注明出处8月,窗外蝉鸣依旧,但EVA已经完结了。

炫酷的机甲与打斗,充满心理学意味的内核,极具风格的视听语言;三无女神绫波丽,声优杀手碇真嗣,傲娇少女明日香......诸多元素夹杂在一起,让EVA系列成了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作为一部从1995年火到现在的作品,它精神污染了太多如今已大腹便便的勇敢少年,也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与期望。

8月13号,EVA新剧场版最后一部上线流媒体平台。

勇敢的中年们或许还没有创造奇迹。

不过,这二十多年的旅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TV版和老剧场版版沿用的是同一套世界观和角色设定。

新剧场版则做了许多改动,最好不要与前两者混为一谈。

关于背景和设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想快速了解的可以看下我探以前发过的文章:这个预告,我等了12年!

咱们直接进入《终》的讨论。

终章的故事紧接着《Q》的结尾。

概括来说,剧情主要是碇司令终于开始最后的人类补完计划。

这将引发第四次冲击,让所有人类的灵魂被净化,形成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而葛城美里率领的wille组织,任务则是拼尽全力试图阻止第四次冲击。

影片的战斗场面自不必说,依旧狂拽酷炫吊炸天。

战舰互轰,无双割草,震撼的画面配上顶级配乐,依然让人享受。

而被许多人吐槽的最后的"特摄式打斗",其实并不属于战斗戏份(这个等后面聊到的时候再细说)。

>>>>剧情解析关于剧情,这里只说两个地方。

其一,第三村的故事。

这一段占了近一个小时的篇幅,主要讲述真嗣走出失落的过程。

在亲眼目睹渚薰死在自己眼前后,他陷入了终极自闭。

明日香依旧刀子嘴豆腐心,一边怒其不争,一边还是将他带到了第三村。

这里生活着在近三冲中幸存下来的人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田园生活。

关于明日香。

在《破》中,她已经被第九使徒所侵蚀。

只不过用小型反L结界柱封印住,所以还是人形态。

但她似乎还是受了使徒的部分影响,丧失了一些人类的属性,所以常常赤裸出境。

至于刚上映那会儿所炒的CP问题,其实看了就能知道——相田剑介只是负责在照顾明日香罢了,所以才叫她"房客"与"式波"(熟的话会叫"明日香")。

而明日香所认识的,能理解驾驶EVA有多痛苦的,也就东治、班长和剑介三人了。

前两个和她不太搭,自然就和剑介交流得比较多。

考虑到旧TV版里的人设,剑介经常独自去搞野外生存训练、对EVA感兴趣、以及比东治更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来看,他成了第三村与wille的联络人以及照顾明日香,也是很正常的事。

TV版第4话一同前来的黑丽,则化身成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宝宝。

在《Q》中,黑丽的自我意识就已经有所萌芽。

来到第三村后,没有人再给她下达命令,她也从零开始,学着做人。

跟人们学插秧,学泡澡,学打招呼,学说再见......

从后面可以得知,黑丽的记忆似乎是可以云端存储到白丽脑中的。

所以后面对白丽补完时,她抱了一个娃娃。

很明显,第三村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美好,也象征着现实生活对于真嗣的接纳。

所以你会发现,导演给了很多镜头给小孩和孕妇。

甚至还出现了怀孕的母猫。

从这一部分开始,就奠定了《终》的主题。

即便整个世界不那么美好,依然也有值得去追寻的希望。

这些希望可能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劳动、成家、泡澡、吃上腌梅子......长大的铃原东治和相田剑介,大概也正是银幕外长大了的观众们的映照。

此外,当初是真嗣把绫波丽从没有意义的生命中拉了出来。

现在,反过来是绫波丽将真嗣拉出了深渊。

实在令人感慨。

上:《破》,下:《终》第二个要说的,是碇源堂的目的和操作。

首先说明,本文不准备讨论新剧场版里的各种晦涩难懂的设定。

因为新剧场版本身就是一团乱麻。

从《破》到《Q》,14年空白被一笔带过,留下了一个大坑(其实应该是构思并拍了一些,预告中有,但因为此段没有真嗣,所以删掉了)。

还有使徒、冲击、朗枪、莉莉丝、亚当等各种概念也是含糊其辞。

如果官方不出来解释,许多设定都很难有一个准确说法。

细节方面,只要你自己能自圆其说,那就没什么毛病。

这里只说一下我个人对于《终》的简单理解,也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别看碇源堂在前三部里搞来搞去,但目的其实很简单——见他的老婆,碇唯(因为做实验而消失在初号机中)。

方法,则是让自己成为第四次冲击的核心主导者。

从片中来看,第四次冲击的结果基本上等同于老剧场版里的结尾。

也就是碇真嗣在旧剧场版中所选择的,所有人的灵魂都栖息在橙汁(LCL)之海,相互之间不再有隔阂的世界。

上:旧剧场版,下:《终》代价是所有人也都不再存在"自我"(在新剧场版中表现为"无头")。

所以说,碇源堂可以看做是从前的碇真嗣的翻版。

但,碇源堂想的是多走一步——通过进入负宇宙里的"各各他体",利用"空想EVA"完成一次额外冲击。

片中并没有对此地作详细解释,但似乎这里也存在着其他轮回里发生的故事的记忆。

所以碇源堂和真嗣都知道人类补完计划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至于这个空想EVA的能力,简单点理解的话,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

通过利用额外冲击,能达成仪式主导者的愿望(以他的认知来重建世界)。

不过,由于发动额外冲击会消耗掉碇源堂手上最后两把枪。

所以他并不能阻止第四次冲击的发生(真嗣可以,因为有"人类的希望"给他造了一把)。

但他大概也不怎么在乎。

妻子一直在他身边(初号机),却从未给过他回应,这大概比让他死还要难受。

所以他决定将碇唯的灵魂从初号机中解放出来,与她相见,这就是他的愿望。

哪怕最终的结局是一起化为橙汁,融合在新的世界,只要见一面就好。

这便是我所理解的,碇源堂计划了这么久的"弑神(唯)计划"。

只可惜,碇源堂爱的是他老婆碇唯,碇唯爱的却是她儿子碇真嗣。

碇唯的灵魂似乎是已经融合进了真嗣的灵魂里。

只要碇源堂不醒悟过来真心接纳真嗣,那么他就永远见不到碇唯。

不出意外的话,啶唯的设定还是基本遵循了老版——知道全盘的人类补完计划,并且不同意拉上全人类一起变橙汁(LCL)。

从冬月副司令故意给了真希波进入负宇宙的机会,以及后面的一句台词来看。

说明他和真希波都很有可能知道并同意唯的观点(三人在以前本来就是好朋友)。

只是出于私心,他大概也希望碇源堂能让唯从初号机中解脱。

>>>>主题解析以上,是关于《终》剧情方面的解析。

但实际上,能否看懂EVA的剧情,向来便不太重要。

有多少人真的看懂了EVA呢?

可这并不妨碍无数人奉之为神作。

所谓的宗教、机甲、哲学元素,只是这部动画的外壳,属于额外的乐趣。

其核心,仍旧是关于人的矛盾——主要是人对现实中存在的痛苦的逃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

绫波丽的孤独,明日香的逞强,碇真嗣的自闭。

这些,不论是在TV版或新旧剧场版中都是一样的。

感知到这些,也并不需要观众具备什么宗教哲学方面的知识。

不过,要好好理解EVA旧剧场版和TV版,尚可只谈作品。

但要好好理解新剧场版——特别是《终》,就无法绕开痞子(庵野秀明)的个人经历。

这部终章讲述的是真嗣的成长,是他与大家的告别。

但,更是痞子与EVA的正式告别。

上:真嗣,下:痞子(纪录片《庵野秀明的1214日》)在制作EVA之前,痞子曾度过了4年消沉抑郁,无所事事的生活。

这之后,基于"不能逃避"这样一个核心概念,他萌生了拍EVA的想法。

当时的目标非常宏伟,想的是做出能让自己觉得死而无憾的作品。

而一个创作者能做出的最伟大作品的方法,无他,只有"剖析自己"这一条路可走。

所以他才说:EVA是我的生命,我将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融入其中。

那是我的一生。

我的生活本身。

他做到了。

卑鄙与自私,孤独和痛苦;对于"他人"、自我、世界近乎病态的厌恶和渴望;这些真实到甚至会让人感觉到不适的心理刻画,以及对于特摄、机甲的热爱;他把自己所害怕的,热爱的,擅长的几乎所有事情,全都奇妙地融合进了EVA。

也因此铸造了这部动画无可撼动的地位。

痞子自己当时对于TV版结局很满意。

真嗣最终认清并接纳了曾经厌恶的自己和世界。

尽管是以意识流的方式。

然而讽刺的是,痞子想告诉观众不要逃避现实。

许多观众却转身把EVA当做了逃避现实的法宝。

因为过于抽象化的处理,情节的突变,两大女主下场并不如人意等各种原因,导致了许多观众对TV版结尾的不满。

甚至还发生了有人给痞子写了恐吓信,在痞子工作室门口喷漆之类的事情。

因为这些言论,痞子当时一度想放弃动画。

不过,当时的他还年轻气盛,便拍了部成为无数人心理阴影的旧剧场版作为回应。

虽然他不承认这是用来报复和针对观众的作品,但看过的观众应该都能看出来,报复之心算是相当明显了。

开场就让真嗣对着明日香的裸体搞事情,就像是在说:所谓的女神,所谓的CP,只不过是真嗣意淫的对象罢了。

最后还在奉上一整轮精神污染后,放上了观众们在看电影的现实画面,并打上了一行字:爽吗?

(这就是你们要的真实的结局)

对于痞子而言,一吐为快,爽可能是爽了。

但这同时也表明和揭露了他自己并未能放下EVA,走向现实的事实。

教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回到自己却泥足深陷。

那时的他,也仍然只是一个沉迷在幻想世界中的死宅。

想拍别的作品,却发现自己总是绕不过EVA这道坎。

痞子是个十分在意观众想法的创作者。

而不论是TV版还是旧剧场版。

相比于前面无尽的压抑与痛苦,结尾的转变都显得太轻飘飘了一点。

一个虽然是好言相劝,但过于意识流,让人难以理解。

一个相当于痞子指着观众的鼻子在骂:整天活在梦里干嘛呢?

醒醒吧你!

都有些背离了痞子想让大家走出幻想,不再逃避的初心。

那就索性再拍一版。

便有了这2007年开始的新剧场版。

此时的痞子已经47岁,结了婚,人也变得温和许多。

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他的老婆,安野梦洋子。

安野梦洋子是一名漫画家。

二人的婚后生活,被她画成了一部叫做《监督不行届》的作品。

里面关于痞子性格转变的刻画,可以作为新剧场版中态度转变的参照。

遇见老婆之前,痞子是一个极端缺乏生活常识的死宅。

结婚之后,尽管安野梦洋子也受痞子影响,渐渐变成了一名"宅妻"。

但相对地,痞子也受到了她的影响,开始慢慢走进现实生活。

学会整理房间,锻炼身体,稍微勤洗澡以及换衣,甚至能照顾生病的妻子!

以及,化身成了猫奴。

这份变化体现在新剧场版的剧情里——绫波丽会为了真嗣而学做饭了👇

明日香也会开始试着与大家合作了👇

黑丽化身好奇宝宝融入生活的过程,其实也就像是痞子融入生活的过程👇

各种打斗场面也更加趋向于酷炫,而不是以前的让人毛骨悚然。

这次,痞子不打算对观众说教了。

要传达的意思一直没有变,但,他的态度变了。

作为EVA的创造者,这最后一次,他只打算同EVA好好告别。

有点像是,我就到这里了,愿不愿意听,那就请诸君随意吧。

听起来好像是挺简单的一件事。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痞子心力交瘁。

在制作终章的纪录片《庵野秀明的1214日》里,痞子给人最大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一方面,是因为痞子虽然对生活很随意,对作品却十分严苛。

一方面,前面已经说过,《EVA》汇聚了他的毕生心血。

重制EVA,其实也就是再一次将自己放入当时痛苦和孤独的处境。

却又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沉溺于那种状态之中。

想要推陈出新,实在是太过困难。

前两部还算好,毕竟和老版在剧情上是一致的。

但在《Q》播出后,铺天盖地的差评,让痞子再一次陷入了自闭。

他甚至两次差点自杀。

不过在慎重地考虑到了卧轨和跳楼的情况后,因为怕痛而最终放弃了。

幸好,在周围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扛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老婆和朋友一直陪着他;导师宫崎骏也力排众议,拉他去给治愈片《起风了》配了音;还有个《哥斯拉》,也算是多多少少拯救了他。

新剧场版里,通过渚薰的台词,坐实了轮回说。

如果结局里真嗣还是觉得痛苦,那么就退档重来。

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痞子这么多年来创作EVA被反复折磨的过程。

在TV版中,痞子也曾给过一个没有EVA版的结局。

美里是老师,真嗣和明日香以及绫波丽是同学。

没有自闭,没有孤独,世界美好得像童话。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自己骗自己。

所以从《Q》开始,痞子将以前的设定悉数推翻。

以前是所有人都希望他驾驶EVA,但他必须得驾驶。

现在是所有人都不想他驾驶EVA,他却偏偏要驾驶。

而这最后一次登上EVA,为的却是告别EVA。

告别的决心非常清晰,但告别的方式满怀深情。

所以出现了最后的特摄式拍法。

摄影棚、摄像机、幕布的出现,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地告诉观众:他是在摄影棚里鼓捣出来的EVA,是假的。

这些不是真嗣的记忆,而是痞子的。

但,为什么要用特摄式的拍法?

因为痞子深爱着的,就是特摄。

所以,他这次让每个角色都得到了美好的结局(除了美里还是有些遗憾)。

这也是有着诸多叙事上缺陷的《终》,之所以能有9.2分的缘故。

渚薰,终于等到了真嗣获得幸福。

明日香,终于得到了肯定,14年前对真嗣的心意也得到了回应。

24年前,真嗣补完,回头看见明日香就掐住了她的脖子。

24年后,同一片海滩,同一个明日香(融合了旧香和新香,注意看战斗服),但真嗣这次说的是: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绫波丽,终于圆了"希望真嗣不用驾驶EVA也能获得幸福"的梦。

也通过黑丽代班,获得了新的人生意义。

碇真嗣,终于选择不再逃避,重写了这个没有福音战士的新世纪。

碇源堂,终于如愿以偿,以一种牺牲而不是满足私欲的方式。

而他所代表的,正是过去的痞子。

而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源头,也被融进了新剧场版里——新加入的角色,真希波·玛丽。

这个角色最开始不太受粉丝们喜欢,因为她几乎从头到尾都像是个不属于EVA世界的工具人。

阳光开朗,一往直前。

出场的时候便哼着"前进三步,后退两步,人生就是one two punch"👇

与使徒交战时,又喊出了"虽然好痛,但是很有趣,所以没关系"的台词👇

可以说,从一开始,她担当的就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她不属于EVA的世界,但这正是她存在的意义。

她是一个对生活永远心怀希望的象征物。

她可以是你爱上的人,也可以是你爱上的食物或风景。

她代表的,只是某种能帮你拥抱现实生活的力量而已。

所以,其实无所谓CP不CP。

即便是影片最后,两人牵手奔出了象征着EVA世界的车站,但这更大程度上像是黑丽所说的,"建立联系"的意思。

真嗣已经不再害怕与他人建立羁绊而已。

>>>>写在最后,再见了,所有的EVAEVA。

痞子的欲念之火,他的生命之光,他的罪恶,他的灵魂。

是他必须讲出来的故事,是拖累他的负担,是纠缠他的梦魇。

他依然爱着这些角色,所以才给了他们温柔到不像话的结局。

但,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吻了。

EVA里描绘的问题,永远都会存在,因为永远有人年轻,有人困惑。

实际上只要不伤害到他人,沉溺于幻想又有何不可呢,虚拟本就渐渐成为了现实。

不过,对于痞子而言,当片尾白鸽飞起之时,这场跨越了26年的黄粱一梦,纠缠了他半生的EVA之旅,到这里就正式结束了。

痞子下部编剧作品是《新·奥特曼》,导演作品是《新·假面骑士》参考资料:1.【ネタバレ有り】最速!

シンエヴァが理解できなかった人のための解説·考察,vunder_taro,note.com2.三把枪、三重弑神、第一使徒渚熏与七封印:EVA新剧场版完结后的一点探讨,阿贝拉德,知乎3.EVA终讨论,NGA4.新世纪福音战士,维基百科文/钱老板

 6 ) 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印象里,第一次梦遗前的每一个暑假都好像在不断换着频道的电视机、几十甚至上百合一的小霸王、还能收集各种卡片的小当家小浣熊、五花八门的辣条和五颜六色的冰棍里一次次沉溺。

鬼知道我在那段懵懂的岁月里看了多少现在视为的少儿不宜。

但那时的我知道,动画片只分为两种,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几大省市有线卫视中午11:50到12:25左右,下午5:30到6:30左右的日本动画就都好看,好看到当时的我能精准的在广告时间来回换台同时看三到四部。

央一下午的《动画城》《大风车》和央六放的后来放的一些国产就不好看。

那时候哪知道什么宏大世界观啊,意识流啊,特摄啊,长镜头啊,主角光环,自古对波左边熟,除了……只要是主角团不死不服输,只要正义战胜邪恶,哪怕输了再来的就好看。

所以,《EVA》除了觉得听完头皮发麻深入骨髓的魔改国语op,在当时的我来看,就是杂糅《奥特曼》打怪兽,《神龙斗士》机甲驾驶一类的故事,然后就和有十几部动画oped的磁带一样放到了抽屉最里面。

直到好像初二?

在网吧的烟味臭味儿市井味儿中,在好像贴吧一样的地方看到了一张明日香和绫波丽特别暴露的同人图,荷尔蒙炸裂,“勇敢的少年”旋律顿时脑补萦绕……抱着不亚于再看《猫眼三姐妹》紧身衣和《美少女战士》变身时一样的心态重温了一遍……完蛋,荷尔蒙没了,多巴胺骤降。

我看到的不再只是初号机的暴走和使徒的血浆,不再是谁若隐若现的胴体,那时的我好像感受到了身体和精神的第一次分裂,有一方想逃避。

紧接着,我接触到了《死亡笔记》和《NANA》。

我的世界变了,碇真嗣有一部分融进了我的血液。

再后来,第三遍加上新出剧场版的时候我才似懂非懂地看到了《圣经》、死海之书、生命之树…………看到了庵野秀明的“野心”突然就想起来我那个七八年没联系,但当时关系特别好一块看《EVA》的小学同学,他的头像一直是渚薰……我去看了看基本上已经废弃的QQ,却找不到了……后劲儿太大了……大到几乎所有喜欢的人都在像祭奠一样告别庵野秀明,就是碇真嗣,就是绫波丽,就是明日香,就是渚薰,就是零号机到量产机庵野大神亦或老贼,从圆谷英二到宫崎骏,从《风之谷》到《巨神兵》,从动画到电影再到特摄,从TV到剧场,从Air/真心为你到序、破、Q再到终我看到了一个蜕变的庵野,看到了屠龙少年变成恶龙又回归少年的秀明他在告别,你们也在告别,我不却不想矫情点表达,就像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天资能准确翻译和分辨天使和使徒,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真正做到不忘赤子之心,归来仍是少年~

不要再抱着很高深很烧脑的心态去看,而是简化为青春物语。

不要再去想着元素堆叠的解构,而是代入一种自我成长的和解和告别。

人话:智商不够,情感去凑

2015年6月22日,我们下意识的抬头看天,似乎期待着什么2021年8月14日,我们仍然没有等来使徒来袭,却恍恍惚惚看到了世界以另一种方式的“冲击”迎来可能的结局

 7 ) “再见”是期望彼此重新相见的魔法。

解读本片的钥匙就在于黑衣绫波丽在第三村与铃原东治老婆的几段对话中,作为复制人的绫波丽缺少某些人类所持有的共同情感和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在对话中她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角色的真实面貌,看过TV版的观众应该明白这种作用。

而在这里,作为复制人的原始型号的黑丽的相关对话,甚至有着更进一步的作用,直接反映了导演本人的意图,使得一些让人容易忽视的场景在片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成为了能够扭转我们对整部影片的理解的魔法,这些魔法分别是:“晚安”是让人们安心睡觉的魔法。

铃原东治的老婆光对孩子说“晚安”,(黑)绫波丽发问“早安”是祝愿彼此拥有美好一天的魔法。

洞木光对孩子说早安,(黑)绫波丽发问“再见”是期望彼此重新相见的魔法。

洞木光对客人说了再见,(黑)绫波丽发问“握手”是和人们建立羁绊的魔法。

(黑)绫波丽看到握手后发问所谓的魔法实际上是一种“作者介入”,是作者的思想在告诉观众:早安、晚安、再见、握手在影片中出现的意义。

四种魔法就和《EVA》中出现过的大量科幻设定一样具有同等地位,它们看起来有些不符合常理,所以一定要通过这种稀松平常的方式来告诉观众才不会显得突兀,但这确实就是真实存在的作者意图,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大量握手的场景,绝不是偶然。

如果还是不能接受这种创作手法,可以去看看今敏的《千年女优》,里面有非常多的作者介入(顺带一提负宇宙内两台eva的搏斗场景,多处分镜能看到今敏的影子,而玛丽称呼明日香为“公主殿下”并不遗余力地保护她,在影片中也能找到相似的桥段)。

实际上还有很多作品都会使用这种手法,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通常用于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解释以缩短小说的篇幅,例如把这种方法使用到炉火纯青的博尔赫斯的著名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还有游戏中的NPC说出的一些他本不可能说出的话,实际上就是游戏的制作者对你进行的引导。

也许你会说“创作者的意图只是一方面,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是这样没错,大多数作品可以这样说,但本片却更进了一步,“作者的魔法”被巧妙地融入了剧情,使得我接下来所介绍的结局,将会是梳理通了本片剧情的基本逻辑后能够得到的唯一解读。

《千年女优》中的作者介入,巫婆的话不过是戏中的台词,却成为千代子一生的写照因为我们要清楚:真嗣了解并发动了上述魔法。

真嗣与一众人对话的场景发生在“各各他体”,通过碇源堂的话我们得知,这里是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命运的应许之地。

稍微一想就能明白,既然能够用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为什么不多改变一些呢?

实际上真嗣在各各他体之中,作为唯一拥有长矛能够改变世界的灵魂,已然成为了旧剧场版《真心为你》中初号机与莉莉丝融合后成为的神的角色。

在与渚薰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真嗣不仅知道上面的“魔法”,同时也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互补。

真嗣最后和留在十三号机内的灵魂一一对话,不仅是在劝导他们离开,不要陪自己白白牺牲,同时更是在借助应许之地的力量,对这些灵魂使用“魔法”,让他们得到“补完”。

所以真嗣在十三号机内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发动Neon Genesis,重写一个没有eva的世界,一个人们可以生活的新世界。

”(实际上这句话是在和绫波丽对话时说的,反推得知和其他人的对话同样是有效力的),也是发动握手和再见的魔法,并将每一个人送往属于他们的地方,让他们能够正常地继续自己的生活。

真嗣希望人们能够不依赖冲击仪式互相“补完”,后面的对话都是在对薰和其他人补完的过程

真嗣也知道握手和再见的魔法看到这里你至少应该知道,真嗣和玛丽最后的重点并不是牵手而是握手,握手只是代表他们之间建立羁绊(实际上真嗣和玛丽此前几乎没有互动,可以说连朋友都还算不上,他俩的握手其实类似黑丽和洞木光的那种握手),并不代表着要在一起。

所以说,那些所谓的“真嗣和玛丽,明日香和剑介一起奔向新世界,因为他们都长大了,大家都和解了,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让我们在各自的现实努力生活吧,爷青结…”之类的言论根本就没有理清楚整个剧情的基本逻辑,然后强行自说自话。

欣赏艺术是有门槛的,在这个门槛上你可以自由发挥,但是请不要因为达不到这个门槛就想把它拆了。

(黑)绫波丽与洞木光在第三村时的握手

影片结尾真嗣与玛丽的握手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真嗣和哪些人握了手,又和哪些人说了“再见”。

片中真嗣和绫波丽,玛丽,渚薰都进行了握手,但唯独对明日香说的是“再见”。

渚薰和玛丽的握手场景前面都放过,我们来看看真嗣和绫波丽最后的对话:

真嗣告诉绫波丽(实际上这个绫波丽已经是黑丽和白丽融合后的,可以看到她手中抱着孩子,证明她渴望拥有孩子,而这是黑丽在第三村经历的情感)黑丽的此前的愿望

三台游戏机分别为蓝、白、黑,对应真嗣、白丽、黑丽

真嗣说出自己对世界所做的最宏观的改变

这句话总结了真嗣所做的改变,在负宇宙内所有对话都是真嗣心理活动的体现,都具有改变世界,写入Neon Genesis的效力,就像写一篇文章有重点句子,但不代表其他句子就没有用处了

真嗣与绫波丽握手而在与明日香对话时,真嗣已经得知自己即将因为发动“Neon Genesis”死亡,不想使对方的余生都背负所爱之人离去的痛苦,强行将明日香“塞给了”剑介,人偶皮套中的剑介同样是扮演的。

两人用“喜欢过你”这种别扭的方式告白,是出于相同的原因,真嗣面临发动“Neon Genesis”的死亡,而明日香此前则预料最终决战将会使徒化或战死,两人都不想因为意料之中的死亡而让对方承担失去所爱的痛苦(他们都目睹过碇源堂-啶唯,加持良治-葛城美里的悲剧),所以这才是“真心为你”的真正表达。

此外还有大量的伏笔和暗示,表明真嗣和明日香实际是互相喜欢的,甚至还有同样庵野秀明导演的《新哥斯拉》中的彩蛋,这里不一一提了,大家明白这个思路后重新再去寻找细节就行。

真嗣回应了对方的喜欢,同时不希望对方被自己的爱所束缚

明日香非常害羞,真嗣说出“再见”,下一幕明日香被强行送回现实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结尾车站一幕的几组镜头,破解导演最后的猜谜游戏:真嗣坐在座位上,对面是路人和香薰丽三人,这个是一个比较暧昧的第三人称全景视角而并非真嗣视角,镜头中真嗣和香薰丽三人的地位是相当的,并不存在真嗣看向其余三人的关系,只是一个表明这些人此刻都在车站的群写镜头。

实际上真嗣并没有看到三人(可以继续往后看,后面真嗣的第一视角可以印证:注意对面的中间柱子,向左右分别数两格)。

真嗣右边的柱子实际上对应对面中间的柱子,直观地让我们误以为这是真嗣的视野

第三人称特写:同样是在欺骗观众,这是真嗣不可能看到的视角蓝天白鸽呼应tv版第一幕,暗示新世界的重启。

蓝天白鸽,TV版中经常用于暗示现实与想象的分界切到真嗣视角,可以印证他的视野中看不到边缘的香薰丽三人,而路人则正好被遮挡,因此也看不到。

真嗣第一视角:中间柱子左右两格的空间和玛丽有些亲密的举动,是在表明她们都成为大人了,就像tv版里加持和律子那样。

两人握手,走上楼梯(这里两人并没有出站,而是前往车站对面换乘,由于“魔法”的作用,正好与香薰丽三人意外重逢,五人一同乘上火车)。

注意:真嗣左玛丽右,两人提包都在身体外侧镜头对准火车,但被车站挡住,车站出口恰好出现两个似是而非的路人(注意男女交换了位置,所以并不是真嗣和玛丽)。

(转换视角后)男右女左,提包都在身体内侧,所以两人并不是真嗣和玛丽,镜头对准的实际上是被挡住的火车镜头跟随火车驶向远方,本片完。

片尾在不经意间镜头已经由动画画面切换为现实画面综上所述,这是一个无比温柔的大团圆结局,且我已在文章开头说过,这种解读是理解了影片的基本逻辑后得出的唯一结局,只不过导演运用了大量的能够产生错觉的镜头语言欺骗了观众,导致真正的谜底非常隐藏,但并非许多人所以为的“略有遗憾的开放式结局”。

此外,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为一个香党,全片最戳中我的居然是黑丽在第三村的日常那段剧情,熟悉《EVA》的观众都知道,《EVA》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缓和的故事节奏,在剧场版中更是如此,我们永远需要绷紧自己的心弦,因为每一幕场景都在提醒你危机的逼近,上一秒的温馨日常在下一秒可能就会立刻崩坏,然后最惊心动魄的惨烈画面就会被抛到你的脸上。

然而第三村里黑丽的日常生活场景却意外地长而丰富,尽管最后的黑丽之死仍然成为《EVA》系列最虐心场景之一。

但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黑丽在第三村的生活,除了以黑丽为视角展现第三村的生活之外,更深层次的用意何在?

这段剧情看似和主线关系不大,但反而至关重要,一是通过整部影片最催泪场景让人注意到前文的四种魔法;二是实现黑丽在人物塑造上的华丽转身;三是难得的一段平静生活恰恰是结尾所有人开启现实生活后的写照。

四种魔法前面已经详细说过,我们来看看后面两点。

黑丽在《Q》中刚出场时,她的一切行为要么是在服从命令,要么就是在模仿死去的白丽,她不仅被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所工具化,甚至也被观众所工具化,很多人不喜欢她,认为她和原来的白丽相去甚远,希望庵野把她弄得更像白丽一点。

然而她通过在第三村的一点点学习,从人们的口里和自己的实践中,从一个个简单的道理:不止有前文所说的魔法,还有关于“动物”“美味”“工作”“归还”“泡澡”“孩子”,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场景和她在其中所寻找到的意义,她从一个刚出场时的“工具人”成长为了一个能够拥抱和理解他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在第三村的这段生活已经让她走到了绝大多数人,也包括此前她一直模仿的对象白丽所未能达到的人性的高度。

庵野秀明很喜欢玩暗线叙事,如果说EVA的明线是在讲生来带有残缺的人成为神的故事,那它的暗线便是在说生来便是工具的复制体成为人的故事,两条线的交织点是人,因此人性的黑暗与光辉也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条叙事线索的合题。

全片最戳我的一个镜头,桌上放着腌酸梅,(黑)凌波丽余光看向背后孩子,她对这种日常生活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标题的“终”并不是文字,而是五线谱的终止符“||”,与前面冒号“:”正好构成可以构成反复符号“:||”,有点乐理知识都知道:反复符号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结尾之前跳到某个段落,重新演绎,Neon Genesis重启后,人们的世界中没有EVA,没有使徒,人们可以跳回到第三村人们互帮互助的那种生活状态,甚至你可以说,第三村那样的日常生活才是本片的真正结尾,只不过结尾并不一定真的要放在片尾,既然时空可以改写,那影片何尝不能跳转。

绫波丽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孩子,和人们一起挥洒汗水,拥有自己的人生。

在第三村死前,黑丽留下的纸条上写着“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这个场景在当时看来是有多无力多绝望多不甘多心痛,此刻化作的祝福就有多温暖多幸福多圆满多美好,这也同样是给每个看懂了电影,理解了导演,同时也理解了彼此,穿越了彼此之间AT力场的所有人一件最好的礼物。

(黑)绫波丽离去前留下的纸条:早安,晚安,谢谢,再见那么,大家早安,晚安,谢谢,再见。

 8 ) 大道至简,“福音”的“受难”之旅——庵野秀明的价值观解读

如同《真.哥斯拉》之前就一直在做的,庵野秀明非常擅长创造一种虚拟载体承载各种突破人知伦理的外力因素、并让其和现实中最强力的因素产生抗衡。

用《EVA》里的概念:兵器、毁灭、创造、神明、母亲、进化、绝望,这些都是Evangelion的代名词;但同时庵野又赋予这种力量唯一的完美掌控的专利——一颗从少年蜕变的温柔之心。

“EVA是EVA、真嗣是真嗣”,即便再次轮回,《新世纪福音战士》依旧是换了个更与时俱进的价值观语言,把这件事情重新讲了一遍。

在新4部曲中,人物的情感描写更含蓄饱满,骂骂咧咧的明日香比真嗣更像个孩子、零TYPE由自我质疑和感情丰实激发出的不变好奇心、不能面对丧妻之痛和自身懦弱的源堂、逃避抚育责任的美里与加持...每个角色都如同张开A.T.领域的使徒般抗拒着他人的理解、克制自我心声、内心犹如孤岛,然而、孤岛可以用海连接。

各种意义上都是Error的碇源堂,其实最悖论的是认为舍弃了人肉之躯,碇唯还会继续爱上自己。

让我想到《Whit If...》第4话的黑化史传奇,早已无可救药了(オワコン)。

这个故事最高级的叙事,并非告诉你‘脱离二次元、回到现实海阔天空’如此粗暴,而在于唤醒观众时隔若干年后再次思索Title的真正含义。

所谓的“福音”到底是自我解放还是怪力乱神。

从如何原谅自己、宽恕他人、成为内心拥有一片海的大爱之人,抵达“福音”极为朴素但至难艰苦的“受难”旅程,需要抗争的永远都是自己。

如果谈得上庵野秀明通过这部作品传达的唯一信仰,那就是“缘”。

“缘”乍一看是外力,但故事中的意义,是对人之本质的探究。

真嗣和源堂的父子关系(家境)、不伤及他人的处事原则(品行)、对柔情的过度敏感的体质(性格),这些都导向一个事实——真嗣的本质是个好孩子。

他结的“缘”,毕将在其平日善待之人身上得到帮助,所以、美里的挡枪和送枪、明日香的强塞军粮、黑丽的雪中送炭、剣介和東治的包容,都源自于真嗣的温柔和善意,这些‘优品善行’才是推动世界线的变化的关键因素。

「碇、今はそれでいい。

こうして再開したのも何かの縁だ。

好きなだけ頼ってくれ。

友達だろ。

」 相田剣介(28)的人设十分匹配《终》的气质,好比渚薰在世,但相田的处事之道更耐心而非宠溺。

《EVA》的价值观其实至始自终都非常实在又真切,但也精准锁定的20代30代的少年青年目标群体,用思想课的形式总结为两点就是:①自我成长比祈祷发生奇迹和制造幺蛾子更能处理问题,学会定义自己的成人标准,学会包容以觅得内心的海阔天空;②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善之本”,即便受伤、不要畏惧“结良缘”,这些缘分终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指引你到新的境土。

P.S.某个角度,这次《EVA》4部曲又是一个一切分歧点都是你老爹引起的经典的父子矛盾故事,终归这个世上、和你的最亲密的人和解是最费力气的(因为往往TA是这个世界上最像你的人)。

 9 ) 即刻起,我告别少年。

黑暗中公牛插座与蓝牙耳机充电的两个红点,如同我与灵魂深处初号机对视。

现在是西历2021年8月13日凌晨3点13分。

我身边躺着老婆和孩子。

熟睡的他们并不知道,就在现在,她的丈夫,他的爸爸,告别了少年。

我是一个中年男子,同时我曾经一直是个少年。

之所以说一直是少年,并不是因为我还把自己当做是那个扭捏、自卑、恐惧外面世界的14岁小孩,而是因为我一直有个剧没追完。

那个剧在2001年的夏天,在我曾经最重要的成长时期,打开了我,击碎了我,重塑了我。

现在,《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在手机上放完了,我终于完成了身为那个少年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而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终》成为了我近年来所看到的最杰出的作品。

以庵野秀明为核心的主创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当他们为这一轮重启画上终止符时,他们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而且他们统统做到了。

可以预见,豆瓣上、营销号上、知乎上将会是铺天盖地的各种名词解释和万言解析,会有人吐槽莫名其妙,会有人争吵是不是圈钱。

一切仿佛就如同上世纪末那样。

但对不起,我现在告别少年了,那些是少年才做的事。

看懂所有的对话,重要吗?

看懂每个人的阵营和动机,重要吗?

在我眼里,统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仅仅是这一句话:“再见了,所有的EVA。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他们基于一个跨世纪现象级全民性文化大IP所开发出的绝世行为艺术,是对因为他们曾经挖的坑做的孽而跳不出来的少年少女们的一次最诚恳的对话。

所有曾经深刻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影像和声音,他们重新拆解、重组,搭好一个新的架子。

这个架子无比华丽、繁琐、充满新和旧的细节,如同一个迷宫让人迷惑和炫目,然而,当你高高飞起,向下俯视,这个架子无非就搭出来三个字:“长大吧。

”长大吧,肩负起你该肩负的责任。

长大吧,放下你曾经放不下的悔恨。

长大吧,去迎接正在迎接你的爱。

长大吧,EVA不是圣经,它也不是宗教,走出影院,面向生活,面对现实,正视绝望,拥抱希望。

我竟然从未意识到,我的少年时代,是这样结束的——一次彻底的摧枯拉朽,一次完美的荡气回肠。

(完)

 10 ) 拉胯的官方同人

当年看完Q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系列已经完蛋了,只是没想到完结篇会烂到这种地步,我看评论区给高分的好多人都在那感动个不停,还说自己也成长了,我真的非常想笑,敢情你成没成长自己心里没数吗,需要一部动画片来教育你?

扯回正题,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段一点也不精彩的打斗,接着我就仿佛来到了《乡村爱情》剧组,真嗣的老同学们都成为了农民,真嗣三人也悠哉过起了农逼的生活。

铃原东治在Q里不是死了吗,这里怎么突然复活了?

如果没死,那Q里给真嗣看那件衣服是什么意思,单纯恶心一下真嗣?

还有第三村和那个结界,前面完全没有交代,感觉完全就是为了这段《乡村爱情》的演出而硬扯出的一个新设定,我怀疑制作组早就把Q还有前两集的剧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在这儿闭着眼睛瞎编。

黑丽演完《乡村爱情》以后,就功德圆满,变成橙汁领盒饭了,新剧场版真嗣与绫波的羁绊也在此宣告结束。

不过说真的,看到这里我完全没有任何触动,因为在我看来,新剧场版里真嗣与绫波之间的感情早在第二集里就结束了,而且单就新剧场版而论,两人之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也许是碍于时长的限制,新剧场版的所有角色都很单薄扁平,除非你在看的时候不停地脑补他们在旧作里的故事,否则新剧场版里的这些角色只不过是一些很模板化的日漫角色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度。

从农逼生活开始,痞子就开始不停地对观众进行说教,你要成长你要成为大人之类的,我寻思不谈老粉,就算是从《序》入坑的粉丝,现在怎么说也得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吧,谁的经历估计也不比你痞子少,需要这种居高临下的刻意说教吗,可能是痞子真的不想再做EVA了,想让粉丝都脱坑别再纠缠自己了吧。

然后真嗣回到基地,铃原樱又出场了。

话说我真的非常喜欢铃原樱这个角色啊,我认为在这个已经乱七八糟的世界里,只有铃原樱妹子才能抚平真嗣心里的创伤,应该他俩才是一对。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第二场战斗,我的评价就一个字:乱!

非常乱套,闹哄哄的一通乱打,不仅画面乱,机体看上去也非常乱,二号机身上穿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装备,导致我根本记不住这个新二号机长啥样。

接下来就是苦逼的明日香日常被干烂,说起来她在四部新剧场版里好像都没啥特别亮眼的表现,我对她那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始终还停留在旧版。

有人说碇源堂和冬月两人造了那么多量产机有点扯淡,但我感觉还行,毕竟碇源堂已经使徒化了,譬如是用超能力造机体,一天造个100架啥的,其实也圆的过去。

然后铃原樱和粉毛出场阻止真嗣驾驶EVA,理由是害怕引发冲击导致世界毁灭,可是目前世界也眼看就要毁灭了,让真嗣去试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俩的逻辑我真的看不懂。

纵观新剧场版那些原创的配角,黑叔叔、粉毛、铃原樱等,可以说全员路人,没有记忆点,就是一群可有可无的NPC而已,铃原樱和粉毛的出场,我认为制作组就是想让这些原创配角最后刷一波存在感而已。

美里对真嗣态度的转变也很突然,在Q里面全程谜语人对真嗣爱搭不理整天装逼,明明10分钟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愣是一个字也不说,把真嗣气得直跳脚,现在突然开始大谈希望了,好家伙,不需要就一脚踢开,需要人家时就和颜悦色,脸变得可真快,的确也蛮现实的,很符合痞子成长的主题嘛。

上了EVA后,50岁的玛丽阿姨和真嗣紧急组了一波CP,真的又突兀又尬,除了在《破》里初见面,他俩还有过任何特殊的交集吗,真就硬凑呗?

我一直不喜欢玛丽这个角色,感觉她没有鲜明的人物特色,是个鸡肋工具人,性格也和明日香有很大重复,好像一个「脾气很好的明日香」?

而且在《破》里面抢了明日香的戏份,让我非常不爽。

Q里直接被边缘化,感觉制作组也不知道该拿这个角色怎么办,考虑到最后一集真嗣需要个老婆,就硬给安上了,过于生硬。

我认为新剧场版就是在玛丽这个角色出场以后开始崩坏的,如果《破》是想用玛丽来破坏故事旧有格局,那痞子确实做到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整个故事的彻底崩盘。

然后进入全片最后一场打戏,没想到打得那么阴间,拉胯无聊到极点。

我本来还想凑合给个3星,看到这里,他妈的2星不能再多了。

碇源堂开始向真嗣讲述他的一生,简单来说,他从小就是一个高冷死宅,虽然有玛丽倒贴,但他还是感觉别人很烦,一直到遇到真嗣他妈,这个女人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总之就是家庭伦理剧那一套。

其实吧,真嗣那么多年来总被很多人骂中二,我觉得他挺冤的,甚至很多骂的人连EVA都没看过只不过是跟风玩梗。

不管是旧版还是新剧场版,我始终都认为他爹碇源堂才是真正的中二,而且是晚期大龄中二,丫在深沉装逼的外表下,其实不过是一个屌丝而已,看完《终》以后更验证了我的想法,而真嗣其实是EVA故事里少有的正常人。

结局真嗣成为了神,把伙伴们一个一个都送了回去。

当我听到渚薰说他也许会做一个农逼的时候,我大脑直接断片儿了,看来痞子毕竟是老了,现在的他早已失去了斗志,非常向往农家乐的生活。

有人认为玛丽也和丽、香一样是克隆人,我不同意。

注意一个细节,结尾真嗣在海滩上,对玛丽的称呼是「玛丽小姐」,那是对年长女性的称呼,也就是说,真嗣是已经将玛丽视作他的长辈,如果是克隆人的话,应该不需要用到这种称呼才对,再加上冬月当时的反应,可以推测出,这个玛丽应该就是当年倒贴碇源堂的那个玛丽本人,可能驾驶EVA出了事故导致变年轻+青春永驻之类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明日香说过真嗣需要一个妈,想不到还真让她给说中了……玛丽当年追不到碇源堂现在追到了他儿子,也算父债子偿了。

在《真心为你》的结局里,真嗣一边喝着无尽的免费芬达,一边和明日香造小人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新剧场版为了符合成长这个主题,让真嗣变成了一个社畜,对玛丽说了一段非常油腻的台词(我真没想到真嗣也能说出这么油腻的话来),两人一起手牵手冲出车站。

总的来说,《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给我的观感非常糟糕,剧情割裂(第三村那段我甚至以为自己在看宫崎骏的动画),打戏拉胯,格局也比旧版low不少,俨然一坨痞子乱七八糟的排泄物,在制作精良的华丽外衣下,不过是一套完全商业化的浅薄骗钱之作。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面对那些崩坏的情节和人物,莫名地生出了一种感觉:那个名叫庵野秀明的孩子,一心想尽快地玩到名为特摄的新玩具,至于怎样处理那个名为EVA的旧玩具,他完全不在乎,扔掉、毁掉都无所谓,因为他已经玩腻了EVA,只想尽快抽身离开,尽快解脱。

有EVA的世界,不行!

有奥特曼的世界,行!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短评

{1.7/5}打五星的当真有在看剧情么??一部思想内涵跟不上制作的作品,已经开始随便喂shit给观众了,随便扯呗……回忆起你当年高中作文凑不满字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么,对,这就是制作这部作品时,老贼的想法。

5分钟前
  • 𓅜𓅝𓅞𓅟𓅠𓅡𓅢
  • 较差

我很圆满了。永別了...所有的EVANGELION

10分钟前
  • sleepwalker
  • 力荐

用了二十六年,六部剧场版,一部电视剧,扯了一堆乱七八糟玄之又玄的东西,最终讲了一个如此纯爱的结局。看不起死宅男庵野秀明骨子里还是放不下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可惜了葛城美里和加持良治这么好的人类。人类补全计划早就该来了。人类可以灭绝,留下其他生命的种子就好了。可是还是看得一阵阵泪目。。

15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我想看的:和序、破一样精彩的机器人vs神性怪物的打戏,“X亿玉碎总体战”一样的集举国之力的决战氛围,将EVA以如同奥特曼般巨大而沉重的巨物进行刻画,带有二次元特有的扭曲大透视镜头和形变的作画。我得到的:越来越多的3D、光污染、看不清细节的快速镜头,和CE系高达一样质感的塑料打斗,号称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战但因为98%的人类都已经被蒸发了所以觉得其实怎样都好无所谓的战斗氛围,号称是与自己和解其实在把观众当精神垃圾桶,号称是为多年长跑画上句号其实是和打完了PCR公会战一样的“EVA在你妈的见”

16分钟前
  • 斑陀螺
  • 还行

大和解,不满意结局,爱与和平美化一切。

18分钟前
  • SpyLiu
  • 还行

不剧透,最后还是流泪了,并不是因为CP,不是的,是一种夹杂着很多遗憾和不舍地与相识多年老友告别的复杂感情。关于最后的cp,必然引起很多人的堵心。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错过是很难过的事情,然而很多粉丝已然年过三十,大约已经明白人生是如何充满错过与遗憾,凡人的力量又是如何渺小,于是只能握紧上天派发的小小幸福,努力活下去。再见,所有的EVA,很优秀的电影,但是不要再重拍了。

21分钟前
  • Otter the Ole
  • 力荐

“あんたが好きだった。でも私は先に大人になった。”

23分钟前
  • 恶霸
  • 力荐

用神话/玄学/宗教/伪科学术语来造一个科幻外皮,然后主题其实是很传统的探索人类内心。然后这次探索的是一个不愿意接触社会的内向技术宅,不愿意接受被女神感化后女神却离开自己的事实,决定要用技术来毁灭世界的故事背景底色,最终被没得到过父爱渐渐成长起来的废柴儿子阻止拯救了世界。

26分钟前
  • 梦游的鱼
  • 还行

太久没看,前面剧情记不清楚了,真希波好看啊~

30分钟前
  • zzfznp
  • 还行

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前五十分钟,而后面的一个半小时……太普通,太保守了。但是前五十分钟那新芽般的柔软和悲哀太好了。绫波这个角色作为动魄惊心的悲剧,所能拥有的幸福,所不可避免的痛苦,全部都被浓缩在这幅美丽而坚韧的田园诗中。很恍惚,在我认识这个角色近二十年后,名为绫波丽的恒星散发出的光芒,终于抵达了我。

33分钟前
  • 琴酒
  • 还行

一星给宇多田光,一星勉强给个情怀分吧……剧情就不说了,就当看了个鬼畜,怎么动作场面也这么敷衍了,好多地方还直接套用前作的原画,拖了这么久还这么偷懒真的好么……童年神作结尾一个比一个拉跨,哎

36分钟前
  • 香吉菜刀
  • 较差

2021年4月6日,从下午2点开始看,看到傍晚7点,睡着4次,中间用水喷了自己五六次,真的催困,明明睡眠已经足够充足了,但还是抑制不住的困意,太意识流了,前作全部都看过,不管是新老版动漫还是剧场版,EVA总能让我快速入眠,真棒。一星给结尾曲,一星给助眠效果。

37分钟前
  • 半仙宋
  • 较差

其实这个结尾能在2020年上映后接东京奥运会还蛮好的?很好奇宅文化研究者们对这部的分析(我的几点好奇:阿宅们会不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个亚文化向往的是不是保守主义?讨人厌的平成过去了,令和真的会是昭和的翻版吗?)。我看个爽就完事了。

40分钟前
  • Methy
  • 力荐

语无伦次而又无与伦比。他们太知道一部跨世纪的现象级作品可以怎么做、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而且他们做到了。世纪杰作。

43分钟前
  • Evarnold
  • 力荐

中二少年的终点还是社畜啊

48分钟前
  • 小水
  • 推荐

上海电影节EVA终展映第一场最后一首片尾曲beautiful world响起,剧终的字样浮现在银幕上,厅内响起最后一遍掌声,这时从左后方传来一位大哥的声音:“撒由那拉,所有的EVANGELION”,接着又有人跟着喊同样的话,大家都笑了灯光亮起,一切变得如此真实,走出上海影城,门口COS明日香的女生捂着脸痛哭,我合入下班的人流走向地铁站,旁边的路人拿起手机,接起电话,开始处理工作的项目,我脑中反复重复着老剧场版的那句话:“现实是梦的终结”,在最后的终,终结变成了现实的开始,落幕变成了所有人现实的延续,这个延续此时没有了梦,没有了愿望,倚靠在地铁上,下班的人们戴着耳机与口罩,防壁与距离没有结束,落幕的人们哭着和不完美的世界和解,不再逃避所有人,都会面对这样的终,哭着与自己告别,走进现实吗?

52分钟前
  • 地底人
  • 力荐

看不下去,庵野不再犀利了,制造什么虚假的希望啊!

57分钟前
  • Benjamin
  • 较差

yue,女性角色在这里面就是一群服务阿宅的🐔

59分钟前
  • παρατηρ
  • 很差

只能说基调真的超级天真温情,把所有角色和人伦都拆解了个明白且平易。看见曾经那么幽微逼仄矛盾晦涩地像一条永无止尽的黑暗甬道的青春有一天也可以这样倏忽到达另一个平台,很难说是什么心情。

1小时前
  • 前后目的地
  • 还行

追看了这么多的eva,但是还是喜欢打使徒的那一段,后面的q也好,终也好,真的看得我头大,即便已经翻找了一堆解释,却依然云里雾里。或许补完就变成了魔法少女小圆的qb吧,没有个体之分,只在乎宇宙存亡……阿西

1小时前
  • π大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