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假設我只是為了和你相遇,所以才把你拉進這地獄之中,那麼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嗎?
」整个电影的情节都和打光一样苍白,苍白并不是空洞,而是无法控制住的无力感。
爱情、亲情、友情和仇恨的消失往返,人的死亡和精神世界的泯灭,摇曳不安的心究竟是什么呢。
像鲜血一样的美纱子,随心美丽又肮脏的流动,却又因为一颗真心如苍耳一般死死留驻身边。
被拨开,被拾起,离别,重逢。
摇曳不安的是心,温柔守候的是爱。
还有很多细节没有看懂,但基调实在太沉重人心的描述实在太过细腻,血腥度超过我承受能力,就不打算二刷了。
三星给吉高高女神,所有情绪的藏匿和爆发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让人可以完全沉入到美纱子的世界里。
两星给剧情和画面,真的太美了。
顺便松山研一真的瘦了呀5555是我的初恋L酱大帅哥!
洋介开始觉得自己和美纱子是一类人,是罪人。
他认为想要赎罪,美纱子才会去做娼妇(syoufu)。
但是他和美纱子太不一样了。
本来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的洋介,因为「杀人犯」这个词,他感觉自己被社会隔离,他需要的是一种归属感。
他还是有亲社会的想法。
美纱子则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和对「安全感」的渴望里。
她觉得自己是神,对生死和爱有着超脱的认识,只要能填补自己的心她会不惜一切,但她实质上就只是杀人犯。
当他遇到美纱子,去爱去付出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找到了在这个世界有用处的证明。
美纱子则是带着谎言生活,她害怕洋介知道他的过去,甚至做好了他要是有一天产生不信任就只有杀死他的打算。
虽然她因为爱洋介不会这样做,就像洋介也对她下不了手一样。
他们俩绝对不是一类人,你觉得呢?
不大明白笑场的人是怎么看的这个电影,我看哭了。
亮介在女友失踪、父亲确诊癌症入院后,于老家房子里找到了疑似母亲美纱子的日记,从而揭开了母亲身世的惊人秘密。
小女孩因为直到很晚都不开口说话,被带去看心理医生。
她听见医生对母亲说,自己缺乏一种“百合心”(ユリゴコロYurigokoro),也许医生讲的是别的词比如よりどころ(Yoridokoro,落脚处,归属),但年少时的她将误听来的词理解为自己的大敌。
也许孩子说话晚本来明明不是什么大事,却非要被不耐烦的家长和医生认定为心理有问题,从此导致孩子变成了真的精神病。
她怕与人接触,好像所有人都是朝她袭来的刺。
为消除恐惧,她需要一个“百合心”的分离实体。
她将洋娃娃命名为百合子,一次一次重复将水灌入洋娃娃下体,这样,百合子为她承受了恐惧。
她喜欢重复不断把活物扔进空洞,她不知道这是在填补空虚内心的惶恐,是靠折磨弱小生命来获得控制感。
上了小学,眼看同学痛苦挣扎溺死的那一刻,惊惧的刺激被她当成了极度的喜悦与快感。
从这天起,死亡成了她的“百合心”。
为了再找到“百合心”,她需要再次感受杀人的刺激感。
高中时的她,假装来帮忙路人抬起下水设施,反而向下猛地一推,压死了半个身子探入下水道捡东西的中学生,鲜血遍地,她在暗笑。
长大了的她其实已经知道医学上没有“百合心”这回事,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毕业后进入烹饪学校,切东西的快感大概与杀人类似吧。
就在烹饪学校,她遇见了生命里第一个重要的人,一个名叫光子的真的女精神病。
光子不断割腕自残,不好好吃东西,痛恨男人。
这个脆弱残缺的光子让她有了保护欲,光子需要自己的照顾,自己有了被需要的成就感。
为了保护与光子的二人生活,她不惜又杀掉了总来搭讪和骚扰的拉面店猥琐男。
本与光子约定好到北海道开料理店,可总忍不住自残的光子还是先死了。
她搬进光子的公寓,用了光子的名字,找到了饭店后厨的工作,却很快不堪男人们的骚扰,辞职了。
没钱生活,当了妓女。
过去她掌控砧板上的鱼肉,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像块生肉般生存,任人宰割。
可是没有实际人际交往,反倒觉得比在饭店时轻松。
有天,遇见了过去的厨师长,在接客时,她用厨房的铁锅结果了这个厨房里的猥琐男。
钱花光时,她遇见了一个男人,生命里第二个重要的人。
她问他:“现在几点?
”(嫖客妓女商量价钱的暗号)不懂皮肉交易的男人却如实回答:“9点50分”。
之后,这个人每天都在路边等她,给她吃晚饭,照顾她。
从不睡她,却给她钱。
袒露心扉后,男人说自己活在赎罪中——原来他就是她高中时遇到的那个路人,中学生的死被他以为是自己的过失,也被法院判了过失杀人罪,家里所有财产都用来赔偿了死者家属。
负疚感使他夜不能寐,甚至因为创伤后遗症变得性无能。
原来这个人的痛苦都是她害的。
过去,她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罪恶感,可现在,夹杂着惊奇的罪恶感与宿命的相逢使她呕吐了。
原来,她怀了嫖客的孩子。
男人提出娶她,受伤的自己愿意娶这个肮脏的她,一起抚养这个孩子。
他们在乡间买了房子,开始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孩子生下后,好像过去所有的“百合心”与居住在她心里的光子,都被排出去了,她是个单纯幸福的人了,孩子是第三个重要的人啊。
原来有些人,真的会因为做母亲而自然改变。
他也变了,被爱情、温情与家庭生活治愈。
两个人终于有了鱼水之欢,这与她过去了解的肢解肉体有些不一样,带着爱情的温柔把她挂满刺的荆棘一样的外皮给剥落了。
月满则亏,开心到膨胀,也开始担心生活会被破坏,这不安感就与最初的“百合心”一样。
几年后,饭店的送货小哥找上门来敲诈她。
原来厨师长死前打电话对他吹嘘,几万日元就能睡到当年店里的美女喔。
她恐惧了,好容易找到的平静和幸福是多么容易被重新找上门来的过往所破坏啊。
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她只能再次杀人。
警察上门问话,丈夫起了疑心。
她无法说实话,不能丢掉被幸福填满的生活和给她温暖的这个男人,于是把一切说不出口的过往都写进了日记。
丈夫读到了日记,恍然大悟,自己的所有负罪感当初都是被她害的。
陷入矛盾的他,要求她消失,再也别回到他和孩子的生活中。
可最终,她没能遵守誓言,还是重新出现在儿子面前。
因为宿命,她认识了儿子未来的女友,这失踪的女友其实是被前夫和黑社会抓了回去,儿子要去救女友。
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她去替儿子毒杀了一窝黑社会。
最终,她到病床前见了癌症末期弥留之际的丈夫。
两个人在彼此眼里还是当初年轻的样子。
最开始,她也许是出于欲望和精神错乱,出于本能地去杀人享乐,可自从光子起,对丈夫、儿子,她都是出于爱和保护欲去被迫杀人。
这是一个阴暗冷酷的故事,在黑暗中却开出了温柔的爱的花。
这部电影是一个包裹着悬疑外皮的有关从连环杀人到救赎转化的纠结的爱的故事。
吉高由里子的纯良无助的样子,就像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可谁说杀人狂一定是孔武有力,面目扭曲邪恶的样子呢。
也许与天花乱坠过于喜欢给人打标签的心理医学比起来,能够填满内心不安的空洞的温柔与单纯的幸福才是治愈良方。
--公众号:穆尔登格
能把割腕的场景演绎如此唯美平静,也是第一次看到。
没有紧张急促的背景乐,没有压抑暗淡的色调。
当事人的平静和享受,让病态自残成为映画艺术。
最后魔王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成为杀人犯,而自己亲自操刀。
但是又鼓励儿子把她杀了。
这是逻辑不通,还是杀人狂的世界我不懂。
儿子如果把母亲杀了,儿子不但变成了杀人犯,而且成为无可救药的恶魔。
杀人之瘾彻底被开启,连母亲都能杀,地球人谁能阻挡他。
先说剧情吧,太多槽点了吧。
其实前半部的铺垫还好,虽然气氛诡异了一点,但剧情基本没有大的硬伤。
后面谜底揭开后就开始跑偏了,水库的时候,那么一个大铁砣砸在了吉高的小腹,居然屁事没有;更不要说整容可以一秒变脸;我为了看他们的脸,真的直接就忽略了这样的剧情。
再说演技。
吉高、松山研一、松坂桃李都是我喜欢的演员,最喜欢的应该是桃李君了。
吉高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演员,无论性格还是演戏。
长相甜美,但说话特别直,很喜欢笑,身材不是那种骨架形,有点肉肉的,非常可爱。
所以她对这种冷血神经质的人物把握得特别好,这部戏里她的演技最高。
松山研一的气质很喜欢,干干净净的盐系男子,浅浅淡淡的感觉,不是一眼帅哥,但越看越有味道。
这部戏和吉高太有CP感了,真的非常搭,演技当然是很稳定,喜欢。
桃李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一直以来演戏也很努力敬业,虽然很多人吐槽他在这部戏里只会做夸张的表情,但我私心觉得不功不过吧。
希望他能多多磨练演技,以后越走越好。
好啦,作为下饭剧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个故事的框架还是很精彩的。
《摇曳不安的心》(ユリゴコロ)改编自沼田真帆香留201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这部小说在发表当时曾在日本引起过轰动,日本读者评价为”差点就要以为作者本人确实是杀人犯,不然写不出这样的小说“。
原著作者的背景让我联想到同为悬疑小说女王的凑佳苗(电影《告白》的作者),这两位女性悬疑小说作家都曾经是职业家庭主妇。
即使是职业主妇也无法抑制想象力和写作天分,创作有时候实在是老天爷赏饭吃。
说回这部电影,电影在今年9月23号上映,影院的排片并不算多。
从题材上来讲还是比较小众。
导演熊澤尚人我本来没什么印象,但今年两部他的电影都很巧合地在影院看了,这次就记得了他的名字。
他上一部电影是《想要从心中呐喊》(心が叫びたがってるんだ。
),完全的青春校园片,这次就画风一变拍起了残酷又带着温情的悬疑片。
我没有拜读原著而直接看了改编的电影。
据日本网友评论,电影因为长度原因未交待清楚一些小说中描写过的细节,虽说并不妨碍理解整个故事的轮廓,但总觉得仓促了些。
作为仅仅看了电影的观众来说,时长128的电影已经尽量把故事叙述地完整,尤其对日记和现实穿插着叙述的节奏掌握得非常不错。
(以下含有部分剧透)杀人笔记的主人是男主角亮介的母亲,她由于自小患有脑补的疾病,对于感情和同理心有缺失,在一次偶然的杀人后体会到了快感,之后也继续毫无愧疚地杀害了数个无辜的人,虽然一直未被逮捕,但终究这行径也影响到了她自己的整个人生。
饰演女主角的吉高由里子再次让我惊艳,第一次被她惊艳是看了她的出道作《蛇舌》,之后几乎所有的作品包括纯商业电影也都非常好看,演什么都能演出真实感。
有几位演员就是看到TA是主演就可以放心观看,很少遇到烂片。
女演员有吉高由里子、天海佑希、宫崎葵。
男演员有绫野刚、松山健一、山田孝之、加濑亮、染谷将太。
这些演员首先本人看起来就漂浮着一种奇妙气场,其次每换一个角色都能完完全全地变成那个人,演技长期在线且每次都有突破。
现在日本商业片的御用小鲜肉,真的是演技捉急,主要依靠瞪眼和大吼大叫表达情绪,粉丝买单也没办法。
这是摆到哪里都一样。
这部电影正常人看来一定有几处会让人感到不适。
电影的分级是PG-12(小学生以下需要成年人陪同观看),并没有过分渲染死亡暴力,只是也没有刻意避开。
观众可能看了心里一揪,正好也衬托出日记主人的冷酷无情。
再前一次感到不适的电影是上周在电影音乐鉴赏课上看的小林正树的《切腹》,1962年的电影虽说是黑白的画面,但切腹时特写的镜头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声音也是导致头皮发麻的一个重要原因,《切腹》里在自己肚子上划拉一刀的时候,用的音效类似于把切西瓜放大十倍的声音(什么烂形容…)。
现实中自然不会有这种响度,但是放在电影里却不会突兀,电影追求的并不是真实而是注重表现力来突出某个场景。
(《切腹》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挺有意思,但我的注意力全部在60年代对于男演员的审美上。
到底是什么将大众审美从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男儿引向了白皙柔弱的小鲜肉?
大概是个社会学的课题。
)同样有“切割”这个动作,《摇曳不安的心》在割腕的时候使用的音效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里就没有用“切西瓜”的音效,毕竟是手腕上而且不必要表现出撕心裂肺的感觉,反而要表现一种快感。
所以这里的音效用的是类似于武侠片里拔刀出鞘的“噌——”地一声。
发现用文字形容声音挺难的,翻拍自小说的电影却是完全依靠平面的文字,搭建出一整个场景、动态画面、音乐音效。
不禁再次感叹人类之想象力。
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创作者还是将世界观丰满起来的构筑者,因为有了这些将灵感实体化的人,我们才能坐在台下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
让人觉得头皮发麻或者起鸡皮疙瘩的艺术作品未必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震撼的。
电影、小说、音乐等等,我们吸收各种形式的内容,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想要感知更多的体验和精神。
或许谁都有过ユリゴコロ吧。
台下台上都上演着人间悲喜剧,台前台后我们都各怀心思,可我们还是普普通通地生活着。
即使偶尔产生摇曳不安的心思,波动了最深内心的湖面,最终也会回归于平静。
【完】<严禁任何形式的演绎、复制及转载>
电视剧轮到你了,女主黑岛沙河原型来自这部小说,真的是一模一样,有谁和我一样发现的?
先看过这小众电影才看的轮到你了,一看就知道凶手是黑岛沙河了,导演尊重原著,连名字都一样,沙河,所以一看就想起来应该这部电影就是原型,不过还是最后把剧情全看完了,而且不出所料沙河就是杀人狂,与这个电影一样,杀人使他快乐,哈哈,我不会是第一个发现的吧?
大家还有谁有看过的,留个言呗。
rbr就是拍治愈可以拍到世界第一,拍猎奇异色他们民族更是有一套心得。
这部居然把猎奇和治愈完美结合:前一小时被猎奇地浑身不适,后一小时又治愈地想哭,强还是你们rbr强!!
节奏上算是表现不错了。
主角大概是苍耳。
苍耳自然植物教育片罢了。
从今天起我对松山研一的滤镜就有1m厚了!
好帅好安心😭没表情或者稍微有点笑意的时候真的好心动啊!!!
年老的妆真的完全看不出来...相比起来村长,你的角色又双叒让我无感了啊,用力过猛滤镜在我这又厚了一层,喊“我也有百合心”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呐喊为什么不给我表演的才华和灵气😢小吉高真的拼了,她的声音和左撇子的气质好适合变态杀人狂喔(做蛋包饭的时候不是左手很不合理),所以那年日奥影后是谁啊...→是苍井优...逐渐对清野菜名的清水表演有点腻了。
佐津川爱美好灵!
把那种又婊(刚出场,往袖子里拨糖和被问伤疤一转头说これ?
真的很有!
)又怜又天真演的特别吸睛。
木村多江阿姨中间开始从发型到声音都感觉明显往吉高在靠。
尤其是声音的语气,真不是把吉高的声音录了稍微变声了吗...摄影大赞!
色调和光影仿佛是在看精制MV。
取景更是一个比一个好看!
顺便餐厅的取景真的和检察方的罪人不是一个地方吗?
最后一个,“现在的警察和以前不同了”,爆笑。
怎么说 带着恐惧看了这部片子。
前半部我一直在想 到底为什么没有原因 一个人可以带着恐怖到窒息的变态成长 冰冷血腥。
在用手指挡住屏幕的某个瞬间 下雪天的桥上 他们相遇了 这一段故事突然有了温度 很久没看过呈现的这么棒的纯爱 快要忘记眼前这个人是个病娇杀人狂的过去 也忘了自己不能接受女主角荒唐的人设。
不过儿子那段戏是为了串时间线吧 刻意 有一点莫名的尴尬。
吉高真好看啊 新剧剧情的漏洞看来都是因为喜欢看吉高演戏才弥补上的。
日本这一代的演员真的很棒 这场戏真的做到了抵消想要快进的躁动 很真实的动人心。
多希望国内同年龄的演员能有这样的完成度 然而在我看到的影视作品里 除了对周冬雨七月与安生里的印象 寥寥。
日本电影的阴暗面总能突破我的想像力,当亮介翻开笔记本的故事,就在猜两个故事线最后将如何相交?
但之后的剧情却令我有些失望,一些BUG也有点太硬了!
当洋介向光子坦白自己的心结时,我想这是洋介终于找到了光子并寻机报复,甚至我以为让光子生下孩子,并在她与孩子感情最好时,在她面前杀死孩子...但事实证明,编剧没有让电影走向至黑!
而光子故意杀死小男孩并从容离去这一点实在有点说不过去,至于光子独杀四名黑社会的想象场面,应该是导演跳戏到了杀死比尔!
写给父亲的散文诗
美妙混乱的一小时
抛弃正常叙事,视听形式突出,多视角镜头、环视运动镜头、特写,低沉的悬疑感的音效。印象深刻的是哥伦比亚高山苔原奇异景观:在长镜头、特写镜头里绽放魅力,植物、果实蕴蓄着湿漉漉的神秘和诱惑,张着嘴,裸着心。更愿意把主角看作南美山区幻化出的守山山鹰,巡视、自省、恐惧、幻想,入侵者的破坏、当地原生文化的退缩,令人困惑迷惘。最终淋湿的翅膀,并不能让守护者飞升至幻梦天堂。
男主出场让我眼前一亮,那张脸深深地吸引了我,燃鹅这是一本没有故事的日记。一星好评。
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传统”,但还欠一些力道。
守山人的孤独与自我反抗 多么普通甚至糟糕的人生也应有属于自己的追求 渴望冲出牢笼展翅飞行
又一部“记录一个梦”式隐喻片,全名“云山雾罩,着三不着两,天上一脚地下一脚”
看到开头引用希腊离散派诗歌就知道它不想好好讲故事,倒可认为它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视觉化、仪式化。特色植被为大地景观贴上了鲜明的地域标签。选择外形奇特的演员实在没必要,而且走反了方向,这个叙事框架中人最好抽象成概念,不该凸显个体特性
?阅读理解十级都写不出这样的剧情简介谢谢。
我以为片名说的是电影,没想到是观众,厉害厉害,承让承让,这导演拍这电影纪念他爸,只能说他爸泉下有知可能真会觉得当初不如日木瓜。
#25th-PÖFF 视听不错。
从无序的生活中剥离出的静谧的70分钟后发现,世界消失了,这一切关我们屁事呢?我们真的存在过吗?
美丽风景下,一个人的独自哀愁,孤独之下,参杂战争,环保,宗教的宏大母题,云山雾罩,看不清表象,也听不见背后的故事…
分两天勉强看完了,好几次昏昏欲睡,说真的没几年脑血栓拍不出这电影,你说他好吗?我实在找不出理由,要说他不好,真是一大堆,很多镜头你也不懂他要表达什么,纯粹糊弄?科幻也是为了科幻而科幻,这雾不是电影里雾,而是吹给观众们的雾吧,让所有观众云里雾里。
我理解不走普通叙事节奏,但是你到底想说啥.还有演员哪里找的够奇特.
无论是魔幻还是奇幻还是科幻,本质不应是把故事做实和画面刺激的极致,而是给到充足的想象空间,从而探讨更广或更深的认知边界。期待一个Remux版本!
一个头好像被挤过的人,长的像动画片。独自在山上,照顾个盲人。
看不懂,快进快进快进。
还不错,鲜明的异域风格
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