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不谈情节狗血不狗血,总之是蛮无聊的,想说打斗吧,就两小破枪射了20发子弹,想说心理吧,就看到黄秋生那张唉声叹气的苦脸,想说悬疑吧,最后也没扯出个最终BOSS,像极了小流氓的故事,太平盛世,随便抓个看起来有钱的就能勒索,以后我们可能也会受到这种困扰吧,碰到不讲理的、不计后果的,没安全感的怕怕。
总之原本是烂片的东西,拍成这样也算不错了,颇浪费时间的电影。
唯一的受教就是做人脾气不要太大,积点口德,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作为小齐的粉丝,对于他的影片,嘿嘿我肯定是不会放过罗!
今天终于把这部由黄秋生·任贤齐·张可颐主演的《迷途追凶》看完啦!
《迷途追凶》讲述一个有关富豪家变的故事。
黄秋生饰演的富商,仗势横行。
女儿突然遭到绑架,富商却以为这是她自导自演的标参戏码,岂料最后女儿竟遭撕票。
富商不甘受辱,派出忠心保镖任贤齐为女儿报仇,杀人任务虽然顺利执行,但富商反陷进万劫不复之地。
(其实是两个版本,内地叫迷途追凶,香港叫报应)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压抑与反思!
在我看来影片通过一种老套的模式反应出了诸多当今社会的现状——教育·钱权·家庭·忠义.......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当今的教育实在存在太多的问题!
不管是富豪(黄秋生)家庭还是阿初(任贤齐)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们的孩子与家长都存在着巨大问题!
富商家的女儿整日浑浑噩噩和一群二五仔鬼混,叛逆而又害怕自己的父亲,她狠父亲对她的不公更狠继母的到来(尽管继母处处表现出理解与善良),富商的儿子在父亲压迫式教育之下,没有了姐姐的反叛而选择了低头,喜欢音乐的他试着低着头像父亲表达,却找到了父亲的拒绝,依旧被送到了父亲喜欢的专业--医!
而阿初的儿子,对于父爱从来是不在乎甚至觉得老爸烦人甚至是看不起自己的老爸,当爸爸说要离开时,他没变现出一点伤心与不舍,仍旧是不赖烦的早早挂掉电话!
影片中还有一个孩子,就是保姆的女儿。
在片中,我觉得她是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这不难想象出至少在家庭中她所受到的教育已经是一个缺失!
三个不同的家庭反映出当今社会教育的巨大问题!
其次,富商的经济地位,无疑是当今人们所羡慕嫉妒的!
而他却整日因为工作,家庭而烦恼,他从来没有因为金钱而开心过,反而整日失眠困惑,以至于信仰佛教+基督教,以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慰藉!
而他的手下(曹查理)为了征地,富商因为迟迟拿不下来地皮而叫停项目,但他却说:是自己的任务就一定要完成!
不知道这个是愚忠呢,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
反正最终他是死在了反抗者的拳头之下!
曾今的阿初是个古惑仔,而现在的他却是一个甘愿为富商卖命的保镖甚至愿意脱离自己的家庭!
当富商女儿被绑架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就是幕后的黑手。
而后来,他所变现出来的忠却不得不让人感叹!
富商的女儿被撕票,原因却是因为富商过于目中无人的言语!
而富商的信条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他决心杀掉所有与绑架他女儿有关的人!
当他得知自己的保姆是内应时,他也依旧杀心不改,即使看到了保姆才几岁的女儿!
而当他看到小女孩儿脖子上的十字架时,仿佛心中突然平静甚至后悔了起来,因此他选择了让保姆活命!
最后,富商与阿初都选择了自首!
但是影片从来没有表现出与警方什么事儿,视乎,如果他们不去自首是不是这事儿就没人知道了呢?
而个人觉得影片最后二人自首太含糊,太匆忙了(网上也多数认为是被剪切了)!
感觉很多事儿都没交代清楚!
比如说,富商儿子的结局如何呢?
保姆为什么要参与绑架富商女儿呢?
绑匪仅仅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其他的而绑架其女儿甚至将她杀害呢(不过贯穿这个影片的富商的傲慢,蛮横,甚至残暴表现得很突出很到位,胆仅仅是因为这个而杀害,我觉得还是有点太牵强了)?
对于演员来说,黄秋生的演技肯定不用说啦!
不过在无数人心中树立起来的好男人形象的任贤齐,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接受了他的角色转换!
不可否认,小齐的演技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多样化,不管是此前的《放逐》,《大事件》,《火龙》还是《意外》都能感觉到小齐的进步!
而本部影片小齐更是把阿初的称职,敬业,忠诚以及一位处于两难境地的父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加油,小齐啊!
嘿嘿
影片《报应》,主演-黄秋生、任贤齐,讲述黄所演的一个富豪的吸毒女儿被绑架后其保镖任的追凶故事,讲了 很多关于人性及佛教思想的东西,所有的事物都有因果报应,绑匪的撕票只源于黄的嚣张“你想玩 我陪你玩 看你玩的起玩不起”;而其女儿的被绑也是源自于她自己的骄横、任性、自我,没有目标、在金钱横溢及母亲过世老爸后妈的环境里变得对自己都超级的不负责,结交吸毒的一帮富家糊涂子弟,最终被害死;而保镖面对着有生命的危险连中几枪都要忠心耿耿的帮助黄解决事情又源自于黄对任的超级信任,让任觉得死都愿意去替黄抗,但最终黄的一句表白又如此的真实且富有哲理性“有些东西是抗不了的,特别是心里的”,曾经因为拿楼盘的地不管人的死活,只要拿下就行,而初一十五也要吃斋祈福,甚至固定时间还要大量的放生,以便作为一种心灵的救赎,难道这样就可以“冲抵”吗?
NO!
真正的冲抵是在最后当面对绑匪的帮凶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要从高楼处摔下来而不顾自己,一心只想女儿能平安的那一刹那,激起了黄内心的那种善心而导致其奋力将仇敌从死亡的高处救下来的那种爱的做法,让其内心真正有了刹那的一种释然, 纵有 亿万财富,最终妻死女亡,到底是成功 还是 功败?
而最后抱着女儿的骨灰洒向女儿一直想去的“镜面空间”时,黄跪在地上痛哭、忏悔,又让人对人生之戏如此的感叹。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心高气傲,富学无益;盖世之能,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
大爱无疆........ 毅感 !
一直以为一部电影里只要有黄秋生的话他即使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都是一种高调或许这就叫做气场吧小齐演技也不错只是剧情过于俗烂没有新意其实想想编剧什么的,也是凡人哪里会有出不完的点子和新奇想法但是····未免也太没有一丁点的看点了吧?
因为怕遭遇和谐版,一直拖到现在才看了《报应》。
罗永昌还是有想法的。
《报应》是银河出品里很少见的,把剧力的基座放在家庭伦理上的犯罪片。
而且,一反银河作品里通常对于主角感情的克制乃至吝啬表达(爱情片除外),《报应》的第一男主角黄秋生,几乎可以说是通片感情戏。
——当作为旗手的杜琪峰面对自己以厚积薄发之力一手创建的个性强烈的电影世界,逐渐陷入一种类似“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地(《放•逐》、《复仇》)里去的时候,他手底下的(包括受其影响的)一班干将,如何在其成熟的电影语言范式之下打开新的出路,越来越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就这一点而言,《报应》所体现出来的新变化,不应该视作创作者的无意为之。
只是可惜,罗永昌Hold不住。
《报应》并不鲜见水准之上的段落。
比如那些夜戏、跟踪的场面、黄秋生交赎金的情节,都拍得不怯,特别是任贤齐和绑匪林利在旧仓库决战的一段戏,依托杜琪峰摸索成熟的镜头模式,你来我往,动静交错,拍出很不俗的效果。
但一转到家庭戏,转到决定这部作品个性的、篇幅很重的讲述黄秋生和两个子女、和后妻张可颐之间关系的情节上的时候,镜头语言几乎是立刻就陷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抓不住重点的局促当中。
这种犹如小学生般、面对素材不知从何着手的慌乱,居然和前述那些有风度的、底气十足而又举重若轻的(武戏)段落同时存在于一部电影当中,实在很让人觉得不适。
很自然就会想到,罗永昌功力不够。
作为从风格强烈的大导演手底下出徒的罗永昌,对于形式感的追攫似乎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动起来的部分,夜景里的路灯和小街,黑白对比强烈的暗影,空间,布局……纯是老杜面目。
他想拍新的对象,拍家庭,拍那些从亲情和伦常里化生出来的剧力,本来是不错的,但这一套东西,在老杜的电影语言体系里,没有相近的模式可以参考。
而罗永昌也没有能力提出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
银河最擅长的电影技法之一,是从都市的室内外景观当中,提炼出常见却又是独特的意象,将其放大,作为某种符号来承载意义和感情(比如杜琪峰电影里经常被浓墨重彩描绘的街道、茶餐厅,《暗战》里的小巴,《枪火》里的纸团,等等)。
但在《报应》(的家庭戏份)里,你完全看不到类似的迹象。
一切都在无从着手中被草草带过。
《报应》或许从剧本的层面上看没有问题,但这改变不了成品“夹生”的窘境,也就因此达不到在立意上企图达到的强点。
(这里岔开去说两句。
我们从小受“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思维方式影响太深,看一个电影(或小说等等),经常见人评说其主题有多深刻,于是该作品有多了不起云云。
对这两者间的因果关系,我始终难以为然。
同样是登顶珠穆朗玛,自己从山脚下一步步登上去,和从直升飞机上跳下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艺术的艰难(同时也是它的美妙),乃在于以人本身的力量,去探到常人难以触及的境地。
在这一点上,艺术和竞技体育没有两样。
打个比方,如果你平地摸高3米5,或许已经有资格去打NBA;但如果你搬个梯子,说我手一伸就能碰到篮板上沿,没人会把你当盘菜。
——在艺术作品里,主题永远是和形式纠缠在一起,并最终通过形式自然表现出来。
电影亦然。
而电影的形式,从来都不是文字。
把电影视作所谓剧本的影像化,缺乏对电影本体特质的尊重,是内地少见在电影美学上有独特创见的风格化导演的重要原因。
)但是,仔细想来——与其说这纯是罗永昌的问题,倒不如说,是老杜(银河)的这一套电影语言,有着先天的局限。
就像成龙之于李小龙那样,杜琪峰的电影语言,是从对80年代港片黄金时期的张扬炽烈的反动发展而来的。
与吴宇森模式的夸张、渲染不同,杜琪峰的美学更多体现出“以动补静,以静制动”的特征。
“以动补静”,亦即所谓的文戏武拍;而“以静制动”,则表现为越是动作场面,越是紧张(甚至残酷)的戏份,镜头越是克制的倾向,往往画面里张狂暴戾,血溅五步,画面外却以绝大力量,硬生生一个单镜头凝定不动,表现出拒绝迎合观众习惯的观影期待的态度。
这种刻意为之的静与动、动与静之间的反差,在镜头与内容之间发展出一种带有对抗性的撕扯力。
而这种力量,往往又建立在一种优雅冷静的、宛如游戏般的节奏之上。
动、静、游戏,三者结合,杜琪峰电影的独特形式感就此形成。
但再怎样反动,老杜的电影也都与现实主义无关;调子再冷,底子还是浪漫。
这就是香港电影。
至于老杜(银河)的电影,就更加是一个诗化以后的世界。
什么叫诗?
两个人(或几个人),没有一点关系的,可以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一起去闯世界,可以爱爱得要死,恨恨得要死,这就是诗。
如果有关系的,就不是诗。
死生契阔的朋友,是诗;萍水相逢的爱情,是诗;甚至残酷环境里微弱的希望或者冰冷的绝望,都是诗;但老公和老婆,不是诗;父亲和儿子女儿,不是诗。
普通人不相信的做不到的,是诗;那些日常的,在现实里维系着人和人的,不是诗。
因为无论拍不拍出来,老杜电影里隐含的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因此,越是虚的、稀有的、不牢靠的东西,越可以在老杜独特的撕扯方式下,扯出令人动容的张力。
而那些本来就存在在现实里的,和那些他要反抗的东西混沌成一片的,想要撕扯也无从下手的——对不起,不兼容。
《报应》让我明白地看到了这种不兼容。
本来觉得,《报应》是罗永昌没有拍好。
但后来想,如果是老杜自己来拍,面对那些家常伦理、一地鸡毛,他又会怎么拍呢?
我想象不出来。
《报应》更象是银河一次失败的试验。
想要用既有的模式去拍一些新东西,结果验出的是自己的短处。
但这也比重复自己好,不是么?
还好不是一部说教以求感人的家庭伦理剧。
只是两个身份为父亲的男人的救赎。
62年的黄秋生先生近年来的角色地位越发提高,不见戏路多样。
银河印象给的这部戏,黄先生可是好好的过了把瘾。
武断的暴君和隐藏的深刻感情的碰撞。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任贤齐如果换成别人演这个阿初会如何。
后来才明白,戏搭子是要上把和下把的,任贤齐的下把做的很敬业很称职很及格。
无条件的忠诚以回报赏识之恩。
剧本也是从简化中叶看出了心思。
为毛绑架的人要撕票。
为毛阿初这么死忠。
为毛曹查理这么拼命,是愚忠还是为证明自己。
为毛女助理要给绑架者提供线索。
简略交待,同时又不是逻辑漏洞和剧本的不精密。
将时间留给了表现生活的复杂性。
有些事情可能解决不了的。
像父女关系和后妈的问题。
像父子关系和有案底的问题。
像脾气差和言辞独断的问题。
是自我救赎么。
王浩潮有这么问阿初。
我觉得是。
至少在牢里面,能睡着觉。
也知道中一的儿子和他妈妈生活有了保障。
看完有压抑,从王浩潮身上看到一些生活的影子。
也许生活的动力就在这里,挣扎的救赎自己和去爱。
也按自己的看法,觉得PUNISHED 这个题目取得过于简单了。
或者说过于隐晦了。
贱精部分:本来期待阿黄的国语乃本人配音。
近年来他的国语可是突飞猛进还京味十足。
结果!!!
竟然连粤语版都是欧锦棠配的?!
你是要怎样啊?
变声期么?!
温馨家庭MV能不能不要出现那么多次啊?!
每次看到女儿还是萝莉的时候阿黄就顶着一模一样的发型是多么怪的一件事情啊!!
放生的和尚我还是不厚道的想到了豆蔻年纪的阿吴短暂的出家岁月。
阿黄有肚腩了。
好萌好萌。
富豪之女被绑撕票,心腹保镖追凶复仇,主框架情节相当简单,只因编导赋予了宿命主题,于细节处不断穿插着“命运之手”的安排,营造着人生祸福皆由自取的报应不爽,反复强调着主人公的无奈不幸皆因其人际冷漠、奉行功利所致,才令简单的故事有了一丝不简单的意蕴。
影片最后富豪放下执念、放弃报仇,算是完成了一段自我心灵救赎。
不过全片最令我有感触的是为他收地不果、被其辞退、一直窝窝囊囊的老下属,一方面客观呈现了我们所处现实的某些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他为找回自己的尊严毅然赴死,从主线情节的侧面去映射主人公性格的负面影响。
――――――――――――――――――――――――――人生必看电影三千部,尽在我的电影收藏夹(dyscj.com)――――――――――――――――――――――――――
好吧 是因为报纸上点评的挺好的 然后抱着是嫩模 黄秋生 任贤齐演不一样的style 才看的 一开篇不错。
至少让还停留在90年代阿 0几年阿 蛊惑仔阿的形象感觉的我 有了原来绑架那种撕票 让人窒息 是开始用那样的胶带 然后 初在发现尸体时 是像开封保鲜膜的感觉 把Daisy 捆绑了的头带 撕开的 这个还瞒cool的什么极具残忍的手法阿 割据 铁锤敲打 枪击 是不是还不够呢 虽然不是属于重口味的型 但至少 要有让我少许尖叫 或忍不住快速捂眼睛的状况 很可惜 是没有的。
所以抱着害怕心里想要去看的 大可放心至于影片必不可少的感情戏 更注重亲情的缺乏沟通与了解 无论是王海潮和他现任老婆的 王认为女儿Daisy自己绑架自己的 还是初与他中一儿子的 都是选择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扛 哪怕意见或最后的告知 都没有与亲人相说 这是当代家庭的一个盲点 确实需要注意 影片中开头一幕 王怀念女儿 去到天空之境 在还在开车的时候 周围像一大片的镜子 而转着手盘 就像在空中 开着飞机的感觉 好梦幻不真实 在加配着悲伤的情感 好迷离天空之境 那个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小镇附近 世界最大的盐沼是Daisy 愤气要去找朋友的地方 是王并不相信女儿 认为拿钱不戒的借口 是一个美丽的遗憾总的还可以 不过ending 真的太太太烂了吧 以终身监禁作为终结 把原本充满报复 钱财 犯罪的片子 有了一个 罪恶终有报的结局 符合现实道德律法 可是作为影片 应该有一个与前面铺垫与高潮 相当的结局更为好
据说这导演是杜琪风的左右手?据说此片是老杜的监制?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绑架会如此儿戏?如此高档的会所周围居然没有摄像?居然没有保安?为什么要找完全陌生的第三者来绑架?为什么这货要典当手表?为什么这货在交易完成后居然还能知道那个女儿被埋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阿鹏要弱智一般的展开枪战和火拼?为什么那个助手非得去医生拿药?为什么不换住址?
虽然最后的结尾早已在预料之中,但是看到周围人有些惊讶的表情,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结尾改了,要看港版。
或许这就是香港这一类型电影在内地公映面临的尴尬局面吧。
这是罗永昌暂离银河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做杜琪峰的左右手这么久,多少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操刀这样的片子,其实走银河惯用的套路就可以了;只是罗永昌自己的作品,一直想表现出一点“不同”,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他心中强烈的人文情结。
在老杜的电影哲学里,各方博弈、勾心斗角者无数,几乎模糊了好坏的界限;罗永昌则想在这方面体现一点差异,于是这是罗永昌式的银河作品:暗战2,天生一对,两部PTU的续作。
虽然每次提到《暗战2》的时候,总是会摇头叹息地说这是“狗尾续貂”,故事性太弱,但还是会有一丝感应,觉得相比《暗战》的凌厉,续作走的路线偏软,虽然不够吸引人,但是够温情。
我相信对于这一部《报应》而言,罗永昌的技法逐渐纯熟了,他的特点和老杜不同。
如果是老杜来拍,最后的真凶很有可能就是张可颐,因为要争上位、争遗产继承权,而任贤齐的角色,则是一个第三方,他既依附于黄秋生,又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最后的结尾可能是多方在饭局中摊牌。
但是这一部的导演是罗永昌,这就意味着故事不会这样“犀利”,罗永昌是相信好人心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小齐,一个被自己折磨的黄秋生,以及一个被拆散的家庭。
最后收场的时候,谁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迷途追凶》这样不知所云的片名相比,《报应》更反映了片子的主旨,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这块多米诺骨牌推下,何时是一个终结,还有多少人被牵连其中,这好难猜。
当我们看到一个渐渐成熟的罗永昌的时候,他却要暂别银河了;什么时候回来,怎么回来,过几年再看吧。
除了黄秋生,别的都不知道在演啥
看到最后一幕,原来是部Gay片啊。小齐跟秋生摆脱一切,比翼双飞咧。
这是一部伟大的教育搞笑片,看不懂的人都一边颤抖去吧!我先去了。
故事还算吸引人 富二代成事不足 死几个有利于社会发展 然后 广电剪刀手我艹你妈
现在银河映像开始玩TVB那套恶有恶报,终究人性未泯的那套了么。。。结局一下子就萎掉了
其实我觉得不错。
港版
我以为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这才叫香港电影嘛 有情节有内涵有反思 加上黄秋生和任贤齐的搭配 不错
前半部追凶,后半部赎罪,豆瓣很多影评果然看不得,应属水准之上的作品。就是结尾那几行字应该是为了在大陆上映加上去的吧,太狗血了。
无聊。
银河连这种剧本也能拿出来拍?
打动
要不是已经买了票我坚决不看广电阉割版!!!结局毁了整部电影,且前呼后应做得不到位。
故事虽然老套,但讲述的非常流畅。黄秋生、任贤齐的表演也不错。与2011年各式牛皮吹上天但看后让人大呼上当的热门片子来比,这部《报应》倒是尽显小成本电影的精彩。看的版本结局没和谐过。从色彩来看,怀疑这部片是用数字摄像机拍摄的。
平淡无奇
这算什么呀,故事讲着讲着楞给讲没了,前面铺设好的东西到后面全都丢开不管了。而且全片又哪来的“报应”?
听说最后两位来内地自首了。。。哥感到很欣慰。。。
忽视的父爱
毫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