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派人物现在是越来越对胃口了。
从心理角度看,从来就没有坏人好人。
感情的角度,邪派人物更少了些端着的所谓“高尚”和“好”,更显人之有血有肉的可爱。
反而更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宽容人性。
吐糟下,TVB是真没人了。
连陈国邦也起用。
至于他的演技,有目共睹的糟。
一个本来演咖哩啡的角色,担正也无法提高演技啊!
剧中他从头到尾一脸笑容,倒足胃口,用‘猥琐’形容可以嘛。。。
俯仰流年-第十一篇之紫禁惊雷紫禁惊雷还是古装禁雷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在想, 不知道又要雷成什么样子。
开播之后有一搭没一搭地看,还真是名不虚传,雷点接二连三,层出不穷。
下面让我来细数一下雷点:惊雷一:演员阵容。
当初看到这剧的二马+ 麦长青+ 郭峰,感觉还可以。
可是女主方面实在不敢恭维,我不喜欢的几个女人都集中在这部剧中,大感不妙。
李诗韵:初见此女好像是在一部神神叨叨叫什么《天机算》的电视剧,当时就觉得没有女主的气场;后来又在《肥田喜事》里做胡杏儿的表姐,角色不讨好,再加上她的长脸和撅嘴,实在看不过眼;《宫心计》的化妆很浓,终于觉得她的嘴噘得不那么厉害了。
可还是不喜欢,到底还是长脸加撅嘴,有点c字脸的感觉。
唐诗咏:这个名字和李诗韵很像,脸也有点像,所以老是叫错名字。
第一次看到她是把KC捧红的那部《天幕下的恋人》戴着眼镜不觉得她好看,后来为了黄宗泽又追看了《最美丽的第七天》,可惜那个女孩子的性格和样貌还是不讨我的喜欢(我貌似太挑剔了,当然仅限于对女人,tvb的男人不管好看难看我一直都在看)。
这位美眉和李诗韵一样,五官长得不错,但是很可惜,脸长加斗鸡眼。
古装的扮相还不如李诗韵古典。
姚子羚:《酒店风云》我是看过的,因为经常提到此剧,还有很多同志觉得我是大马的粉,可是姚在其中的角色我是一点印象也无。
反倒是那个小制作的《铁血保镖》里的女主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坏印象。
那时的她狂眯眼,穷撅嘴,耍尽了宝,后来少根筋的四掌柜秉着男大当婚的原则和她结婚了,你爷爷的,看得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再后来她不断地在古装剧中演美女,唉,算了,这是tvb惯常的状态,当年他们还让c型脸的向姐姐演杨贵妃呢。
起初还有谣传说有梁靖琪,天雷啊,这剧还能看吗?
惊雷二:主题曲及其MV。
主题曲《变天》是古装港剧典型的旋律,不用看那些画面,仅仅把同时期的两部剧《紫禁》和《潜行》的主题曲听一遍,马上能分出哪个是古装,哪个是时装。
不是好听,旋律配合歌词我还是很接受的,有一点男人戏的气势。
不过马浚伟好像唱得不用心,当年他唱那个洛神的主题曲的时候貌似我还听到了华丽丽的“小舌音”呢。
歌词好像描绘了王爷的心事,要是让马明来唱会不会更好?
现在的tvb完全就是大抠抠, 一部剧除了片头是这首歌,片尾拍个mv也是这首歌,那你还不如用拍mv的时间精力金钱再来首片尾曲呢。
更何况这个mv实在可怕,背景假,演员的形象难看。
马浚伟的鬓角笑死我们了,我同学雕雕怕我看不到,还特地回放定格叫我仔细看。
据说那个“冤”字还写错了。
不是我不能接受新事物,这种mv 拍得好呢倒是为剧集增色,为演员加分,拍得不巧呢也就只能是雷人了。
我能接受的大概也就是《隔离》的黄宗泽,《谈情》的林峰和《诱情》的陈法拉。
至于《蒲松龄》之穿越和《紫禁》之鬓角,只有啼笑皆非和接受无能。
惊雷三:棚景、假景。
他们的古装剧总是在那几个公园里拍摄,所以不论什么朝代主人公统统是在那几个傻乎乎的亭台楼榭里穿梭。
这次为了要表现紫禁城的宏伟(breathtaking),他们搞了一个颜色极丑的假景,breath倒真的是被take了一把,不过是别扭到窒息啊。
你们去看看人家cctv拍的纪录片《大明宫》,都是电脑技术制作的,那才是宫殿,当我们没见过宫殿怎么着?
惊雷四:扑朔迷离的剧情。
现在看剧我常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有些计谋我看不懂,编剧总爱绕来绕去,看着看着我就被绕进去了。
从第一集开始我就没看明白这些人在闹腾些什么,只是觉得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这毛病从《巾帼枭雄》初见端倪到《义海豪情》已经发挥到极致,现在更是波及全台。
那紫凝格格一忽儿真一忽儿假,看得我头疼,最后竟然说什么聂多宝是阿哥,终于巧妙点题了,确实“惊雷”。
王爷和曼筠的感情纠葛,很琼瑶啊。
每每看到他们纠缠不清,马明还一口一个曼筠,我就想起林心如说: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姚子羚和林心如还都是眯眯眼。
这边厢王爷和曼筠浓情蜜意,那边厢多宝和紫凝我怎么没看出啥情谊来啊,两人之间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邻居相见,分外感伤。
聂多宝还老说自己是赵子龙,哥哥你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据我所知,赵子龙可是无数没有电视看,只能听大戏的女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啊。
不过没有感情戏让中马发挥还真是浪费,他还是很擅长眉目传情的,虽然人眼睛是小点儿。
阿拉雕雕说:聂多宝每挨完一次打就会升一次官,太可笑了。
我说:是啊,官场上就是这样的,只要你“熬刑不说”……雕雕笑道:你也太诗意了,熬刑不说这样的词用在tvb的古装剧上不合适。
我没觉得诗意,我只觉得雕雕很看不起港人的古装戏。
也不知道是哪一集,太皇太后对跪在地上的聂多宝说:聂多宝,抬起你的头让哀家看看。
我立马忍不住大笑,太搞了,这个皇麻麻还想扮演读心神探呢。
放孔明灯的桥段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港人古装剧的好戆好幼稚,当年的野蛮奶奶I也有类似的桥段,借用港剧里一句常用的话:不知所谓。
侍卫训练:大家穿着傻不拉唧的制服,进行着各种训练,又是港剧常见的傻瓜桥段。
汇通天下的时候陈豪也接受了各种训练,还学习了外语。
惊雷五:演员选择不合宜。
港剧从来都是流水线的产物,只要给每个人找个好模子,出来的东西总不会让人太恶。
《紫禁》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演员的选择,那些女主暂不提,毕竟那只是我个人对她们有偏见,所以评价起来有失公允,但说那几个平时看惯了的演员,也确实不适合出演这剧中的那些角色。
二马:二马我还是很接受的,尤其是中马,当年的那些小可爱角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可自从章崇文之后,他好像再没有什么像像样样的表现了,完全没有了当年的神采飞扬。
到了他这个年纪,演什么愣头青,shout what shout, 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演些适合他的角色不好吗?
比如他可以演一下《不能结婚的男人》,说不定还可以引发大家广泛讨论一下剩男这一社会现象呢。
聂多宝,名字么老让我想起菜名,整天哇啦哇啦地惹是生非, 后来做了侍卫总算好一点。
跟紫凝说话的时候倒也有些许温柔,不过还是时不时地要吼两声,搞得像是《今生今世》里的马景涛上身,害得我不时要调整音量。
要不是看在章崇文的面子上,我才不甩你呢。
马明同学人高马大,很帅哥,可惜有点瘪嘴,再配上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很孩子气。
这次贴上胡子遮住嘴平添了几分成熟霸气,不错。
他这个王爷,不谈剧情人物性格是否合理,单看形象和演员,是我最满意的一个,毕竟他最不“雷”,前提是他不要和多宝一起唱京剧(雕雕说:他们唱京剧,真是恶心)。
程国邦:此人是全剧的亮点,我相信紫禁的一部份收视是他拉动的。
网上许多人奔走相告:有人在演明哥了。
最近正巧在看他出演的《ID精英》,那样的角色适合他,由他演绎轻松自然。
当年他的杨门女将,潮爆大状都是自自然然毫不做作的。
这一次实在是导演给他出了个难题,要他演一个根本没有什么能力的康熙(没有能力的还是康熙吗)。
这样的情节设定之下要把这个角色演好也确实有难度。
程可为:这位老太太演师奶最合适不过了,跑到这里做一个不论不类的孝庄,还要顶着个被称作是“小型陈列台”的头饰,真难为她了。
黄嘉乐:这位帅哥是一定要提的,不然雕雕一定跟我急。
黄嘉乐做纳兰性德还行,不过为什么要给他也贴胡子呢?
这剧的男人好像大多贴了胡子,难道是为了迎合古代美男子要“白面有须”的标准?
不过这样的剧情又浪费摔锅一只,容若为了和聂多宝争宠忙得都没空写纳兰词了,哈哈哈哈。
高冠军:高钧贤卖相很好,可惜演技很差。
他总是表情单一,眼神凌乱。
我有好几次都被他的表情眼睛骗了,还以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结果失望透顶。
麦包:很喜感的好戏之人,爱看他的戏。
不过还是因为剧情的限制,这里的麦包既没有火样红忠义飒爽又没有非凡哥诡诈滑稽。
惊雷六:旁白。
旁白的作用是推动剧情,为剧集锦上添花。
可是这部剧的旁白让我觉得导演和监制把我们这些观众当成了白痴,这又不是动物世界,演员自然会用表情和对白告诉我们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何必画蛇添足?
顺便说一下字幕,那个翠玉姑娘出现的时候旁边有“反清义士 翠玉”字样,仿佛正义凛然,可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分明是破坏和谐社会的邪教组织成员。
最后贴一组女人,开播前我是不要看这些女人的,开播后发现,浓妆之下这些女人也还算漂亮。
我最喜歡的皇貴妃的下場太驚人了。
太不合理了。
結局有點牽強吧。
雖說要表現多寶孤獨一人,但是理由太假了,最後紫凝的死也太突然了。
說實話,我只是沖著姚子羚看的,她的古裝扮相真的很漂亮。
很久不看电视剧,无意中在迅雷上扫了两眼,架不住JOICE的大力推荐,断断续续的开始追剧,对于一个长期不看电视剧的人来说,难得追剧,格外执着,一般的电视剧,只要坚持看完开头的三四集,总能捏着鼻子继续看下去,当然像《新还珠格格》那样百年难遇的奇葩除外。
除了好奇剧情的发展,迷恋剧中的人物,追剧可以谋杀无聊的时间,每天忙完正事,定时守候在屏幕前,两点一线的生活仿佛有了目标,让人觉得亢奋,平淡无奇的工作也多了几许期盼,让人觉得增添了不少力量。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在英国长达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无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殖民文化。
对于中国历史,港人有意无意间抱着一种戏谑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尊重中国的历史,保持历史的基本走向不变,另一方面,又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推动历史结局的过程进行大胆推测。
TVB的电视剧节奏紧凑,情节千变万化,模式基本雷同,宫廷和悬疑,原本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外加一点情感纠葛,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紫禁惊雷》。
故事发生在清朝初期,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董鄂妃去世后,伤心欲绝,决定出家为僧,留下遗诏,传位二子福全。
孝庄看出福全生性凶残,并非明君,擅改遗诏,传位玄烨(康熙),为了掩饰这个秘密,孝庄逼死了唯一了解内情的御前侍卫祈道亭,同时想法设法打压福全,长大成人的福全无意间得知真相,悲愤交加,联手祈道亭的后人聂多宝密谋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江山。
作为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王朝,因为距离现代最近,留下可供考据的历史资料也相对更加完整,那些历史剧,穿越剧,还有各种脑残狗血的宫廷剧,都喜欢拿清朝做背景,不仅观众看起来有亲切感,也有利于剧组借鉴模仿。
不管正史还是野史对于康熙的评价都不是一般的高,“千古一帝”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纵观康熙一生主要功绩:擒鳌拜、削三番、攻台湾、平定准格尔和蒙古,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极。
然而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政治家在剧中却借由反派人物福全之口被批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虚情假意”。
言辞有些过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擒鳌拜、削三番”可以说智勇双全,英明神武,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政权,“攻台湾、平定准格尔和蒙古”可以说是完成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未必不是野心和欲望的扩张,雄性生物攻击性的本能。
政治从来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重利益,不计得失,中国历朝的封建统治基本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可笑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是靠非暴力不合作的战争手段来实现的。
烈火享油,鲜花着锦的太平盛世的背后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有意思的是剧中对康熙的即位问题作了彻底颠覆,历史上的康熙一帆风顺的即位,除了即位之初受权臣制约,之后的政治生涯基本没什么阻碍。
但是在本剧中康熙不仅即位名不正言不顺,即位后更遭到逼宫,皇权岌岌可危,由此可见,要“上位”没那么简单,当老大也不容易,出来混总会碰到麻烦,关键时刻除了运气,平时积攒人品很重要。
演绎康熙最成功的应该是陈道明,陈国邦在剧中的表现有明显模仿的痕迹,只可惜不仅神不似,连形也相距甚远。
这个皇帝一直皱眉,苦大仇深的样子;时不时抬起又粗又短的胳膊做指点江山状;还喜欢翘二郎腿,不仅在御花园和臣子谈话的时候翘,就连在朝堂上也喜欢翘,整一个黑社会的小混混。
作为剧中的第一大反派,马国民把剧中其他主角和配角的戏份抢的一干二净,我和JOICE发自内心的感叹,这个男人太帅了,不是指外表,当然也不是内心,而是腔调和整体给人的一种感觉。
腔调之于男人就像风韵之与女人,是比容貌更重要的东西。
三四分姿色有腔调或者风韵的男女胜过六七分姿色无腔调或风韵的男女。
腔调和风韵源自天然,难以言表,就好像光影之于灯具,香味之于花朵。
有兴趣的人不妨可以借鉴一下聊斋中的一个短篇小说《恒娘》。
历史上的福全寂寂无名,不过是爱新觉罗皇族一个面目模糊的背影,在《紫》剧中却大放异彩,得到了一次尽情的演绎。
《紫》剧中的福全是个反角,所谓的“坏男人”,却得到了广大女影迷的热爱。
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其实女人对“坏男人”赋予很多标准,首先坏男人要有原则,男人可以坏,但是不能没有品,至少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好像《这个杀人不太冷》里的那个冷面杀手,不杀女人,不杀小孩。
其次坏男人必须有野心,有魄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强调君权至上,奴化人性。
用儒家仁义道德的标准来约束大众,长久以来中国的百姓都是高压统治下没有声音,没有思想的木偶。
但是坏男人不同,他不拘一格,剑走偏锋,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目标明确。
其实谁没有野心,谁没有欲望,只是在生活的重压下,很多人都学会了妥协,但是坏男人却敢于争取,敢于实践,不一定成功,可是坏男人身上的那种冒险精神却折射出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人着迷。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坏男人必须很痴情,他的深情一般不宣诸于口,深埋于心,而且只为一人,至死不渝。
此外,坏男人一般都很聪明,傻蛋就是想使坏,也坏的有限。
笨是男人最大的缺陷,就好象丑是女人最大的悲哀,聪明人总能很轻易的让人感到愉悦,蠢材即使心地善良也让人暴跳如雷。
最后坏男人必须是悲剧收场,引爆泪点,唤起大众的同情。
坏男人万事俱备,唯独欠一点运道。
像这样一个伟岸如山、深沉似海,又痴情若斯的坏男人揉合了女人的恋父情结和英雄崇拜,悲剧结局又唤起了每个女人的母性情结,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完美纠结,再加上这个男人还有点帅,有点腔调,怎么能不让电视机前那么多的花痴女观众迷恋的一塌糊涂,马浚伟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金庸的小说最爱《鹿鼎记》,所有的《鹿鼎记》版本中,大爱陈小春那个版本的,马浚伟演绎的康熙完美的契合了我心目中英明睿智的少年君主。
可惜马浚伟在本剧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并不完全是演员的问题,主要是剧本的设置,作为本剧的第一大主角,聂多宝的形象近乎完美,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义薄云天,重情重义,他完美的都不像一个真的人,让人产生距离感。
但凡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好的不像真的,那就一定不是真的。
在剧中,聂多宝是顺治和董鄂妃所出,是历史上那个早夭的荣亲王,因为孝庄不喜欢董鄂妃,派人秘密处死刚出生的婴儿,御前侍卫祈道亭一念之仁,偷偷将婴儿抱回家抚养。
聂多宝在关键时刻倒戈,粉碎了福全篡位的阴谋。
事后功成身退,不要求功名赏赐,同时请康熙不要在史料上留下记载,挥一挥衣袖,飘然远去。
完美的还原了清史的记载。
香港的很多电视剧喜欢劝说世人放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放下一切,才能得到解脱,从某种程度上说,香港人很悲观,妄图借助虚妄的佛教思想来求得解脱。
而人生,有许多东西是放不下的。
孝庄太后为满蒙第一美女,看她的画像,就算是老年了,也是相当的慈祥和蔼,怎么找了个这么丑的老太婆扮演
部分剧情都可猜中,只是,对于最后一集的大逆转有些想笑。。。
为了不窜改历史只能这样子鬼扯么?
马国明在剧中的演戏可圈可点,眼神传达比较到位,但是每次碰到感情戏时那个矫情法真是让人受不了。。。。
心机太重了。。。
端敏最后的结局让人太意外,刀插到的还不是心脏部分呢,两三分钟就结束了生命,是否,为了多宝的身份作了一个小小掩饰的作用呢?
皇太后演得还将就咯,能揣摩的都揣摩到了,后面听到多宝奶奶的那一声那一刻的表情还是让人有些难受。
康熙这次的演出呢,柔太多了,气势都没有,过柔,而真正的康熙的气势没有出来,遗憾遗憾。
总体来说马马虎虎。
清宫廷剧还是金枝欲孽好啊。。。
稍微有点违心的打了五星,完全觉得这部剧要是历时架空的多好啊,为啥要一定要插到清朝呢,哎,都说tvb的历史剧是不能看的,虽然我是如此喜欢tvb,但是这句话我也不得不认同。
读书时是极爱历史这科,一般都是满分或者少一点,所以看tvb的历史剧我都觉得巨伤心。。
所以说要是这部是架空的电视剧,那就是蛮不错的了。。
其实说到底,我觉得这部电视剧要是放在现代,就像是一部精彩的家庭伦理剧,或者还不错的商战剧,这两种类别,都是tvb极为擅长的。
哎,很久以前就很喜欢马明了,大概从《师奶兵团》开始,就觉得这个男生的笑很吸引人很特别,所以之后凡是有马明的电视剧我一般都不会错过,每一部新拍的戏都会去关注。
从《真相》开始就特别喜欢马明和诗咏的配对,虽然这二只很惨,但是大家总想他们能在别的剧里有个好结果,我相信也这个是很多坚持看《紫禁惊雷》的筒子的一大动力。
哎,但是。。
编剧太狠心太不给力了,《真相》至少ALEX是爱CECI的,虽然亲手杀了最心爱的人,但是。。。
《紫禁跳井惊雷》完全的不爱她,不但不爱还会伤害。。
真心觉得二福晋很美丽啊,很善良啊,很爱王爷啊,除开念台词的问题,福晋每次看王爷的眼神就很让人感动了,还有一集-就是皇贵妃跳井之前和桂伦去某某寺庙的那段。。
福晋真的无敌的美啊,虽然准皇后也不错,但是偶心里的逆反情绪还是很强烈,对其喜欢不起来。。
本来一直停留在18集不想再看下去了,然后看了某位童鞋在天涯上的帖子,使我大中秋节的日子里点开《紫禁》看完了21-27集,还吸引了老姐老爹一起看。。
老姐说:这结局还真跌宕起伏,真乱。。
老爹坐着看了20几分钟后问我这部剧叫啥,是讲啥的。
要知道老爹的历史水平比我高上多少倍,要是知道这个篡改程度,估计会鄙视我的,所以我一直避而不答。。
其实真心觉得这部剧还不错了,但是还是要再次说要是不是清朝是历史架空多美好啊
虽然有很多评论说这部片子拍的不怎么样,但要是完整的看完这部片子,情节很紧凑,这部片子看剧情还不如看各TVB演员的表演,表情,动作以及心理表现的相当真实。
感叹一声演技真棒。
嘻嘻
肿么说呢?
我觉得这剧真的还不错。
抛去对历史的杜撰,这剧还是挺有看点的。
虽然有好多地方都很弱。
据我所知,顺治是毫无悬念地将皇位传给了三阿哥玄烨,几乎所有的剧都是这么讲的。
康熙是非常众望所归地当了少年皇帝。
但是不是他也经历了皇位之争,这个真的我不清楚,也没兴趣弄清楚。
看到17集了,还是不太明白,到底哪个是男主?
是聂多宝呢,还是福全呢。
如果是前者,这剧我只能打四颗星,如果是后者,我真的想打五颗星。
不过应该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我估计,聂多宝之后一定会倒戈,一定会和福全敌对。
毕竟福全确实有点不择手段,毕竟是他间接造成了聂多宝养父母的死亡。
毕竟他想取代的,是千古一帝的康熙。
不过,我很能理解福全(先抛开历史真实性不言),他应该是那种好胜心极强,且非常聪明,很懂权术,很懂心机,城府很深的人。
本来觉得皇位回传给自己,结果没有。
他心里当然不痛快,且后来又被打压,投闲置散。
话说,任何一个有点野心的男人都受不了的。
他太会使各种阴谋了,甚至有时候都很卑劣。
但是,被他弄死的,却很多都罪有应得。
比如那个脑残的惠妃。
但是也正因如此,他确实不适合做一个帝王。
但反过来说,玄烨已经成为了一个帝王,他根本不需要或者不屑于耍这种心机。
他只需要做个光鲜的、淡定的皇帝即可。
这种很脏的事情,留给他的奴才做就行了。
就好象,官做得越大的人,反而更有涵养,更淡定,心胸更宽广,而底层的人,却为了生存,有时候甚至要蝇营狗苟。
孝庄以福全杀戮太盛为由,觉得他不适合做皇帝。
可是那时,他只是个小孩子而已。
如果,皇位给了福全,那么他或许会变成一个霸王式的皇帝。
而玄烨或许会变得心胸狭隘,也去耍心机了。
当然,这只是假设。
或许,当时的社会,需要一个仁爱治国的皇帝,而不是一个霸王。
所以,福全,如果生在他爷爷皇太极或他太爷爷努尔哈赤的开国的年代,他真的有机会大展拳脚。
其实,福全这个人物还是很有看点的。
他很想做皇帝,也不择手段做了很多事,他恨孝庄,他恨康熙占了本该属于他的位子。
但是,他好像并没有应该有的狠心。
比如那个可疑的香炉,他也只是怀疑有问题,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想到了和康熙的兄弟之情,最后还是去救康熙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福全几乎还是无害的。
他好像没有很直接地去搞坏康熙的政权。
他的恨,更多地集中于孝庄。
这种亦正亦邪,内心复杂,有点奸,有点不择手段,却又有着一些很本真的善良的人物,貌似最能打动我这个看剧的。
再说那个聂多宝,这种角色,反而是我最讨厌的。
就是那种,故意给他安排好多坎坷,但是本人又很善良、很聪明、很能干,还能得到什么高僧的指点。
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都快死了,还能靠什么求生意志复活。
这种角色,最烦人了。
我估计,这个聂多宝,最后必定是终极boss,铲除一切奸佞,放弃家仇,放弃个人恩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那种人。
另外,赞一下里面的姚子羚,觉得她很优雅,很有种恬淡的感觉。
当然,确实没有那种做皇后的霸气。
如果没有孝庄撑腰,没有福全的暗中相助,她可能早就被人害死了。
还有那个演造反派翠玉的何傲儿,真挺漂亮的,特别是和那个苦瓜脸的聂多宝女朋友放在一起比较。
唐诗咏,发型不好看呀。
觉得她不适合演清宫戏。
还是做回你的小清新吧。
陈国邦,哈哈,有人说他在模仿陈道明。
现在想想是有点,他经常眯眼装睿智。
不过我觉得他还演得挺好的。
一开始也觉得他演不好,毕竟看的他的上一部戏是女人最痛里的那个丑角。
不过后来觉得他演得还算有范儿。
应该还会追下去的,因为很想知道福全的命运。
虽然剧情真的也挺幼稚,有些地方很粗糙。
如果福全,最后被聂多宝、孝庄和康熙给整死了,我会有点难过的。
这部片子之前一直不被看好,但大结局创下最高40点的收视率。
这类片子看多了,知道tvb一定会使劲得编,看得不是剧情多精彩而是编得多离奇。
这次的结局虽然离奇的经不起推敲,但是确实够震撼。
看到有网友点评,剧名叫紫禁惊雷,如果连观众都惊不到,怎么惊雷。
最后一集太和殿上那吼得雷啊,简直有点涛哥的风范了。
要说说虽然tvb剧情一直走下坡路,但演员表现还是很值得看。
那个太监专业户(居然不记得名字了)还有陈可为不能说突破,但也很有戏,看熟了很舒服。
陈国邦的康熙我倒是喜欢的,他也是个有实力的配角,无论傻子,奸角都应付自如。
这次的康熙虽然不是很有帝王之气,不够高大魁梧。
但是演出了康熙的勤政爱民,我觉得正是这部片子所需要的气质。
马浚伟一向都演的不错啦。
最近几年一直很炮灰,但还是让我记住了帅帅的盗贼形象。
最喜欢还是海发剧恋爱星求人里面很情圣的迟一步。
从妙手仁心开始很爱他的歌声,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不是说别人没他唱得很,只是听多了他唱那些让人揪心的情歌,就觉得很容易被带入情景。
这次剧集中对于马浚伟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养父母服毒死亡那场戏,哭得撕心裂肺的。
(看来我就喜欢看他被虐)马明最近不是演奸角就演客串,但都不失风采。
看到过很多马明的龙套角色,小生里他是龙套最久的,但还好他坚持下来了。
现在看他演奸角,很有内心戏。
演福全觉得成稳很多。
马明也可以担得起了。
女角色好像总是比较弱一点。
姚子玲从酒店风云开始不喜欢,那个时侯不喜欢她和胡定欣,觉得他们不好看,演起来表情还怪怪的。
现在很爱定欣,对她也有所改观。
演皇贵妃也可以那么有气质,而且也算标致。
唐诗咏的发展一直让我觉得是女版吴卓羲,一直都是很心浮气躁的冲动个性。
直到铁马寻桥,确实觉得进步了。
这次表现也不错。
垃圾,真喺垃圾。如果唔喺为咗睇李诗韵同姚子羚,真喺连第一集都睇唔落去,第三集弃剧都算喺咁喇。呢套剧真喺星光熠熠,要捧嘅,防挂草嘅全都上晒场,咩意思?即喺冇一哥一姐撑场。真喺估唔到,TVB都竟然有剧可以差成噉。如果呢套剧就代表TVB而家嘅实力,噉TVB都喺噉歹。
TVB的古装剧我基本很着迷。
结局除了shock以外就是草率狗血了......
這坑爹的劇 只有大結局是真正的驚雷 前面就只有雷 雷人的 PS TVB以後拍古裝真的要慎重阿 如此假的布景叫人怎麼相信這是康熙盛世阿 啊啊啊
没啥亮点,狗血剧,剧情狗血到无以复加,所谓的大结局更是天雷滚滚,真想不出这几个演员看到这样的剧本是肿么演下去的,TVB的编剧真是没救了……
男人的宮心計,喜欢皇贵妃
这是个什么剪辑阿~~~
2014/2/10晚,歌华有线点播,普通话配音版,父母同看,爸妈不喜欢,次日弃,改《温州一家人》,2星。
喜欢tvb的电视剧。这部依然好。
2011-8,sax。开头不错,但女演员们不太给力啊~~~弃
真的很雷
真狗血!
什么乱七八糟的编剧啊。。太扯了
结局真是一雷到底!为毛李诗韵要死!为毛唐诗咏最后还跟马国明在一起!为毛孝庄要变成老妖婆!
居然結局是清裝Laughing gor式韓劇……太驚太雷了
一开始就能猜到紫凝是格格,真相在鞋底,不过还是沒猜到多宝是皇四子。这个结尾,蛮伤感的,死对紫凝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好吧编剧你贏了
大家说不好看?我反正看完了的 今年没几部从头看到尾的 还OK
权谋写的很弱,但人物关系架构得可以,马浚伟和马国明两条复仇分线找到一致的奋斗目标,关系产生变化是各自的私心,私心和身份有关,在大情节的编排上略微着急,逆袭爽剧一定要张弛有度,不能一味着急。唐诗咏和姚子羚于本剧开始走正印花旦的路线,讲究非常端庄的古装表演她俩都呈现得比较吃力,背书多过表演,但是于本剧唐诗咏已经显露出掌控情绪戏的本领,后段的嫉妒发神经的戏她演得十分稳,姚子羚虽不亮眼,但本剧也是她最好的一次蛰伏和锻炼,其后她能够松弛的表演我认为都得益于这一次表演上的“紧”。李施嬅终于登上女一的位置,虽然无论角色重要性还是戏份都不完全算是女一,人设也没有出彩之处,不过本剧不弱的收视给予她不错的机会,能够开辟后来的成绩。
好一部坑爹的电视剧!枉我还把你看完了。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否要摆脱一个制肘自己的女人,先要变成一个小人才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