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科男孩
Disco Boy,换命战场(港)
导演:贾科莫·阿布鲁泽塞
主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莫尔·恩迪亚耶,拉蒂莎·基, 莱昂·鲁切夫,马提奥·奥利维提,罗伯特·温茨凯维奇,Michal Balicki,Wahab Oladiti,Salem Kisita,Mutamba Kalonji,Robert Ch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语言:法语,英语,俄语,波兰语,伊博语年份:2023
简介:艾利克斯在和同伴偷渡时,同伴不幸遭遇意外事故沉水身亡,最终他只得一人到达巴黎。在经历了法国外籍兵团严酷的训练和选拔之后,他终于被选中,成为了兵团的一位士兵,也因此获得了五年的居留许可,成为了临时意义上的“法国公民”。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他亲眼目睹军队的暴行如何对尼日利亚地区的残忍剥削和对当地居民令人发指..详细 >
差点意思
什么鬼玩儿意,本来打算在飞机上看,根本看不进去。。。
(第73届柏林主竞赛)7.5/10 几乎将柏林的政治属性全盘托出,但是丝毫不令人反感或厌烦。热成像的使用比较意外,又非常合理-非黑白影像可取代,不仅是削弱了士兵和原住民搏杀的血腥和残忍,而且将人的动态行径捕捉得极为清晰(如同整部电影强调的都是动作-无论是军队里的规训,还是迪斯科舞池里的律动)。前半段比较实在,后半段越来越虚,严谨来说是从头到尾都不那么牢靠,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感性如同音乐,肆意地在浑身每个细胞游弋。(PS: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宝藏演员认证)
可以看出导演十年磨一片用力过猛的结果。平遥的站台真冷真浪漫。整个天空都像是被电波笼罩,看着看着突然巨物恐惧症犯了。最后从电影里还走出个消防车、
+ 有不错的片段(热成像) 光顾着乳法和玄学了 叙述手段实在是莫名其妙
7th PYIFF,视听优秀,简介基本上就是影片全部内容。议题选择上,欧洲青年导演率先瞄准身份和殖民,拓展至地缘政治;中国导演以个人情感为小切口,多借此写社会发展中人的境况,这类在“藏龙”单元中占到一半。另有一半直接总结为虚无。大概是,不自由的中国导演议题上野心极大,首先是“有话要说,几乎非说不可”,但视听做好的很少,这也是没有“卧虎”单元好看的原因。
这咋进的柏林主竞赛?音效还行,镜头相当平庸。讲的是啥?非法移民的自我觉醒和身份认同?但看看人家的政宣片拍的,尺度可以,拍的一般罢了
# Anteo 导演映后【B】人物躯体与环境始终处于一种互引互斥的复杂关系上,赤裸的肌肤在丛林里穿行,军事训练的泥泞与周遭的目光,两次水中的危机,移民身份困境与新殖民主义的焦虑具象。浅景深与全景的搭配,电子配乐的助推都强化了这种感受,但缺少雷弗恩简洁的勇气。红外热像冰冷观测着身体温度的交互,霓虹灯管是仪式,完成最终的通灵。
很多时候配乐喧宾夺主了,扣掉一星。本片的音乐应该仅作为叙境音乐出现或许才是对的,这样到了结尾双人合舞时才会更具感染力嘛。不太明白那个重场戏里红外热成像来自谁的视点(谁在看),作为片中为数不多的特殊影像,导演为何要将这种光学装置的视觉所得当作客观影像去使用呢?@Berlinale73
Cet étranger, devenu fils de France, non par le sang reçu, mais par le sang versé
【8】好啊,Franz和摄影真的顶级特好,情绪与身体机能是由内至外的延伸的。欲望与目的在电影中被呈现的如此清晰又模糊不清。“热成像”和“Disco舞蹈”两场戏简直是神来之笔。将电影那场肮脏的,泥泞的枪战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摄影调色的出挑,在于每场夜店灯光,人的情绪与振奋的力量,是无关肤色的,无关新移民种族问题的。 只需要的就是尽情舞蹈,白目浅显易懂都是情绪之外的剧本。而我们只需要的是一起Disco。
绝对耳目一新
#PYIFF2023 分数平庸但和影迷姐妹同时都喜欢上的片子,讲的是一个略带悲伤的故事,喜欢从个人命运窥见时代议题的故事,喜欢能够与情绪高度契合的强烈视听。映前介绍说,是《迪斯科男孩》导演发掘了《我的天才女友》里饰演莉拉的那个演员!
走线儿 杀人 魂穿 跳大神儿
Berlinale第二部影片。
高开低走的神经质电影
直白低级
4.9 二人的理解在红热像中产生,也在那里完成了人与人的交换,但是它缺乏某种吸引力,特别是结尾的舞蹈都起不到一种情绪的萌发和放大时,更显得糟糕了
7thPYIFF
这种剥削景观咱能不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