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写什么但愿我能够有生存的能力等等励志的标题,但觉得不应该如此肤浅。
我问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
是他多次钻木取火。
一次两次多次的失败,都是正常的,符合常理的。
按照主角光环规律,他应该能够轻易取得,活下去。
可是影片没有,就算着了,也因为空气和风的原因快速的灭了;同时,还弄伤了手。
当然最后还是成功了,他成功了。
还有wilson,那个排球,那个他假想的朋友。
在归途中,最后还是失去了他。
这种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生存的状况,持续了整整四年。
刚开始,在一个晚上,他看到了船,然后撑着那个救生艇,妄想前行。
当然被海浪拍打回来了。
经年累月,他会记录,他的求生观察力累积起来,知道该在几月,趁着怎样的风浪回去。
我能否活下来。
在无人的恶劣环境,没有生存物资的环境。
我的体能,我的心里承受能力,我的生存能力,我那仅有的微薄的无用的知识,能让我以怎样的方式,在什么时候死亡。
我想过,或许不努力,就这样认输,很快,就会变成一堆白骨。
故事也就这样该终结了。
四年后,查克归来。
原来的生活也不复从前了,就算真爱就在眼前,可已经也有了新的生活。
庆幸的是,彼此都不年轻了,彼此知道,我们是对方的真爱,最爱。
但都回归到现在的平稳生活。
作为一个现代人,会遇上这种情景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存活率也是如此吧。
从前我觉得自己要求的东西很简单,从生存到生活,现在,看完这部电影。
对于生存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主角的逻辑很强,动手能力很强,潮汐风向行程都能估算,有了机会就要把握,不去担心出海仍然死掉的危险,以上种种的素质使它在长达1500天的艰苦环境下生存了下来。
但是反过来,这些素质其实也让主角很早就知道自己身处死地,巨大的海浪使他根本没机会出海,远离航线也使得被发现的机会微乎其微,于是早萌死志。
因此,坚持活下来看起来是人类坚韧性质的表现,但其实是主角这个当事人都想不通为什么做的事情。
所以主角就是在完全无望的情况下坚持着,既然不知道也就不去想为什么……结果,本来是最主要阻力的潮水送来了一个风帆。
武侠中有这样一种道理,敌人武功最强的地方其实也就是生机所在,总觉得主角的脱险也有点这种意味,很神奇的哲学思维。
这样一场很囧的经历主角自己回想起来,观众听来就非常震撼了,因为人们最开始恐怕只是将本片定位为又一个鲁滨逊的故事而已。
至于主角的精神分裂,把排球当挚友,是必然的事情,一点都不意外,一直到影片中期才分裂反而有些意外……汤姆汉克斯对电影事业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其体型先肥后瘦的巨大对比太强烈了。
忍不住反复品味的那段台词:I knew somehow that I had to stay alive. Somehow I had to keep breathing, even though there was no reason to hope. And all my logic said that I would never see this place again. So that's what I did. I stayed alive. I kept breathing. And then one day that logic was proven all wrong because the tide came in, gave me a sail. And now, here I am. I'm back in Memphis, talking to you. I have ice in my glass. And I've lost her all over again. I'm so sad that I don't have Kelly. But I'm so grateful that she was with me on that island. And I know what I have to do now. I gotta keep breathing. Because tomorrow, the sun will rise. Who knows what the tide could bring?最后这句话与汤姆汉克斯最经典的那部阿甘正传的主题几乎是一致的。
开头的 农场Dick-Bettina Ranch 变成了Bettina Ranch。
电影的开头Chuck对时间要求的和经历荒岛的Chuck仍旧坚持时间的概念,五年的时间,一切都变得太快,时间能改变一切,Dick和Bettina的散伙,凯莉的新家庭每个人有过流落荒岛的经历,当学业退步,爱情失败,工作失利等你无法释然的情况发生时,内心的痛苦不安只有你自己能体会,无法诉说,无法逃脱!此时的我们不就如同身处于孤岛之上,即便艰难,对于生存的渴望,爱情的向往,自由的追寻,责任的承担,咬咬牙还是要挺过去,当然就算潮汐偶尔带来的惊喜也能使我们在苦苦的坚持中看到希望,因为谁都知道只要保持呼吸,太阳还会升起,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潮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
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
昨天晚上熬夜看到了结尾剩一点,今天把它看完了,看国外电影必须很细腻的看,才能看到细节的东西,每一个平凡的手法下面孕育着不易察觉的故事。
而我最深刻的是,查克的和未婚妻的故事,记得他上飞机前和未婚妻分开时的那段对话,他已经向她求婚了,但是我们没等到的是她未婚妻的一句:yes,I do. 她说她很紧张,这个细节其实在吃饭的时候查克就准备拿出来的,但是一直没有拿,我是认为她还没准备好接受另外一段婚姻,这个从查克会来后开始自述那里得知,他说:凯莉考虑所有的因素,她知道一定要放弃我,我考虑过了一切知道,自己会失去她。
他不该上那架飞机,其实他们那时候已经出现了裂痕。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故事在牙齿身上也做了很多的细节,我猜想可能查克发现了什么了,他一直在逃避牙医,为什么查克求婚,应该跟他的同事的妻子患上了癌症也有关系,应该多享受生活,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说到这里,我觉得故事的感情线是清晰了,为什么在岛上,他深爱的女子不是他唯一的一个寄托,那是因为他明知道可能失去,而活着是为了去争取那希望,他有过自杀,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所以才有了新的希望,故事后面他说他再次失去了他的未婚妻,而希望是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条帆,所以面对生活要有向往和乐观的态度,毕竟我们还要保持呼吸,保持那点温暖。
看了前面的影片,我感觉找到了生活的一点亮光,曾经深爱的一个人我们没走到一起,一直影响到了现在的我,我们分开快七年了,而我一直对事物保持消极的态度,不敢奢求美好的事物。
把自己的思想囚牢在痛苦的边缘,努力去生活。
而查克带给我的是善良和乐观,无论我们如何去想象一件事物,坏的东西都会一直存在,你永远改变不了它,你能改变的是微笑的去看它,就是查克看着那个排球的笑脸一样。
希望我们都能收获幸福。
有些电影拍出来就是经典,这就是一部。
尽管那时的BP机现在看来是多么遥远,但影片本身的魅力足以让此忽略不计。
不知道是不是童年看过的《鲁滨逊漂流记》给我印象太深刻,以至于让我有了某种荒岛情结。
BP机在我小时候也算奢侈品了,想想现在,手机人手一个,真是时代不同了。
四年的荒岛生活,对爱的执着,对生的信念,他活了下来,不放弃,积极自救,过了四年的野人生活。
自做小木筏,在海上漂流数日,他最终回到了文明社会。
在他的不断抗争中,我这样的平民观众获得了精神上的巨大鼓舞,励志片总是让人心生温暖的。
尽管彼时,心爱的女人已嫁作他人。
他必然委屈、辛酸与遗憾,正如女友现任丈夫说的“我甚至无法想象你有多难过”。
有些事情既已成了定局,便无法挽回,再深的爱也只能放心底。
如果有一天,我也迷失在荒岛,我唯一奢望的是也赐给我个Wilson做朋友。
Wilson其实就是某种形式的星期五吧活着是需要勇气的,荒岛上需要,回到文明社会更是需要。
荒岛上还可以对着女友照片发呆,可是现实中女友已嫁人。
别和我说什么:“爱她就希望他/她幸福”之类的话,如果爱,我希望给他/她幸福的那个人是我而不是别人。
如果是我,我宁愿在荒岛中死去,就把和爱人最美好的回忆一起带到天堂里。。。
我对铁骨柔情的老男人向来没有免疫力,Tom Hanks演技真的是很棒,还有他演的《幸福终点站》《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等等都值得细细品味。
从来不写影评,这是第一次,文笔太一般了。
但如果不写,只会越来越差。
在水深如斯的豆瓣,写出来可能会让人笑话,那我写着自娱自乐好了让我感动的几个细节:察克对Wilson发火,把他丢到山洞外面,听到浪声,赶紧出去寻找,失而复得。
逃离荒岛时,在大海上无力再找回Wilson,他万分悲恸,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着"I'm sorry ,Wilson"。
与已是他人妻的女友的深深拥抱,不愿松手;女友在雨中奔跑,大声呼喊察克的名字,察克马上把车倒回来。
影片有意思的一段对白 察克夜晚回到凯莉住处,站在冰箱前的对白: “房子不错” “对,按揭也很厉害” “女儿叫什么” “凯蒂” “她很美” “她很捣蛋” “我有件事很想知道,田纳西的足球队现在在那什维尔?
” “是,我的天,是这样的,她原来在休斯顿,当初叫加油工,现在叫巨人” “休斯顿加油工就是田纳西巨人” “是” “还不止这些,他们去年打入了超级赛” “我错过了” “你会惋惜的,只差一码就赢了,他们最后差一码” “...” “我有全脂百分二和全脱脂牛奶,没有你喜欢的半对半” “随便吧” 我的理解是: “你的家庭不错” “对,家庭负担也很厉害” “你还跟他生了女儿吗?
” “他的名字凯蒂” “很温馨” “不,其实很糟。
” “我在确认一下?
我以前那个牙科医生现在与你结婚了?
” “是,命运就是这样的意外,他原来只是你的牙医,叫XX.现在成了我的丈夫” “你与我原来的牙医结婚了?
” “是” “生活带来的改变改不止这些,我们三年前结婚的” “我错过了” “你会惋惜的,我们只差一步就结婚了,就差一步” “...” “我现在的生活,我这个人成现在的样子了,但肯定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能怎么样呢?” ---同感
记得在高一实习时给看起来不会小我太多的学生讲解这篇课文,学生的热烈反映不是出现在正式课堂上,而是电影欣赏课上.当我告诉他们今天看的片子是上过的课文里所谈到的电影时,很多学生的表情是不置可否或者是不屑一顾.直到后来他们是十分投入地看完并积极地讨论着,还用Tom Hanks的语调模仿说着些简单的英文句子单词,我很开心地笑了.有个特别不喜欢听英语课的男生后来跟我说他反感且抵触英语课上一板一眼的教学,但是如果换成边看一部电影边学习英文他觉得劲头十足.换了我,我也愿意看着好看的原声电影学习美丽的英文!:-)
---"你说过你会很快回来的.""对不起.""我也是."---"我爱你.""我也爱你."---"你永远是我一生中的挚爱."一次意外.分隔两地.生死未卜.因为彼此是对方的唯一依赖.他活下来了.她崩溃了.多年后的重逢.他失去了她.她没有忘记他.可是又可以怎样.得知他遇难.只有她知道花了多大力气去接受这个事实.只有她知道那是自己有多脆弱.只有她知道只有他一直是她唯一的爱.死不能复生.日子还是要过.不能让其他活着,关心自己的人担心.所以选择再婚.生孩.所以选择隐藏自己的痛.原来他一直都在.甚至是因为自己才存活得.多想把一切抛开.多想一切可以重来.多想....可惜一切太迟.然而.他说:"我想你要回家了."他多次想轻生.但连怎么死去.都不能自已.无人陪伴.无人倾诉.无限的夜晚.寂寞.孤独.该怎么熬.他只有一个寄托.一只装有她照片的表.他知道她一直都在.他认为她会一直等他.于是活着.于是勇敢划出大海.于是.失望.这就是生活和显示给他的回应.他终于回来了.但是一无所有.他理解她.他知道他本可以不顾一切抢她回来.他没有.他不想再一次毁掉她的生活.要多大勇气.多深的爱.多理性.才可以说出"我想你要回家了."抓在手里的东西.该如何放手.how to catch.how to release.when to catch.when to release.责任.很现实.当一个个生命进入自己的世界.背负着一个个责任,自己将不会是自己.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无法听从心声的生活.我无法想象.但若我是他.我会选择放手.毕竟我来迟了.毕竟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毕竟你已经有了她.我们曾经相爱过.也就够了.然而,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好好地.最后.我庆幸.此时此刻.我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尼可拉.
人活着,要多少物质?
人可以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活着,可以没有大龙虾,没有寿司、加冰的饮料。
人汉克斯在岛上四年,靠吃椰子(天然的泻药)、螃蟹(没什么肉)和生鱼,不照样活下来了么?
我们丰衣足食,却依然在不停地买这个买那个,我们真的需要吗?
我们要出行,一定需要保时捷吗?
大众也可以吧。
为啥还要买保时捷呢?
因为它给我们荣耀的感觉。
但是荣耀的感觉真的是“天然”的感觉吗?
它是被群体生活所培养、激发的一种感觉吧。
与此类似,食必求甘美,衣必求奢华,住必求辉煌,妻必求貌美,等等,都是社会生活给人造成的影响。
如果独居,我们还会需要这些吗?
我们应该更需要其实用性而非其档次吧。
爱人也应该是能带给我们安宁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吧。
这段话谈的是我们该如何看待物欲和伴侣。
那就是,我们应该冷静地发现,“物必求奢侈”心理是攀比的产物。
很多焦虑也是这样被激发的。
但是,如果人失去了爱人该怎么办?
人是需要别人陪的。
陪我们一辈子的人就是我们的爱人。
汉克斯在岛上的四年就是“伟信”陪着的,虽然它只是个破足球,但是,汉克斯面对它,也有了被人陪伴的感觉,聊天对象也有了,不会那么孤单。
而汉克斯之所以想回去,一部分是因为回去可以活的安全,不会像岛上的健康条件这样差。
更大的原因是要回去找凯莉。
结果呢,凯莉已经和别人结婚了。
如何面对爱人已经和别人结婚生子?
曾经有美好的回忆呢,而且依然相爱呢。
没有办法,爱不一定能够在一起的。
人家已经结婚生子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健康的家庭,健康的教育和表率。
如果凯莉抛弃现任丈夫,那会显得很自私。
丈夫和孩子都是无辜的。
所以你们虽然相爱,却不能够重逢。
如何跨过这道坎呢?
面向未来吧,谁知道下一个海浪会打过来什么东西呢?
人要从一而终,这种价值观是羁绊内心的最大枷锁吗?
应该不是的。
不能放手是因为真的相爱。
不能牵手是因为真的不可以。
何不看开一点。
把这段感情看做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还有下一个阶段。
人如何面对“活着”?
如果不能决定自己在哪里活着,甚至不能决定在哪里死去、怎样死去。
我们该怎样看待“活在人群里”?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活着”?
活着,就要明白自己随时会死去,若不是强大的现代技术撑着,人活着真的很危险。
但技术不应该成为我们肆意放纵的温床,也不能遮住我们的双眼,我们也不要以为在自然和命运面前自己很强大。
明白自己其实处在死去的边缘,连自由呼吸都会觉得享受。
就会明白,自己白手起家,最想要拥有的是哪些东西。
毕竟明白了自己的无力感,肯定会先追求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啊。
就不要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
既然随时可能失去眼前拥有的一切,包括亲人、朋友和爱人,当然是善待他们啊。
管好自己的嘴,别伤害了他们又自己后悔。
生命的头等大事被我好好地对待了,其他的事情还有啥好焦虑的呢?
那么活着就要从容,包括死亡在内,没有什么值得我们不适的。
从容地奋斗,从容地学习,从容地工作,从容地和朋友相处,从容地和爱人相处,从容地和家人相处。
因为从容就是智慧,就是舒适。
从容而坚定,就是活着最理想的状态。
不慌张,不自卑,不盲目,不放纵,不肤浅。
要坚持,要敢于担当,要换位思考,要落实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们就不会后悔这一辈子。
这都是陈词滥调了,但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
虽然今年才二十多岁,但我感觉今年是我最孤独的时候,恰在此时我看了这个电影,写下这篇影评。
电影看完,最后一幕,主人公站在分叉路口,就像今天的我一样。
我看到的这部电影不是关于求生的电影,而是关于孤独与选择。
当Chuck流亡到小岛上,他从原来忘我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了,而被迫与自己独处。
人们往往愿意把自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避免清闲下来,因为当人一旦清闲下来,并且独处的时候,内心深处便会发出叩问,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便犹如进入无尽的深渊,永远没有尽头,并且越陷越深。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到底存在吗,我也一直在寻找,我不敢肯定。
最近听到法律老师罗翔的视频中说:“为什么害怕独处?
当你独处的时候,就会听到你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个内心深处的声音会不断地逼问你,你这一生到底想干嘛?
你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当这个声音不断地逼问你的时候,你感觉烦躁,你就会觉得焦虑,因为你耳边始终有这种声音,所以你就会堵住耳朵,你说别说了,当这个声音沉静的时候,你又会感到空虚,感到迷茫。
你始终是在迷茫、空虚和焦虑中,周而复始。
那大部分人就会选择拒绝心灵深处的追问,于是就会选择用忙碌来对抗这种声音,娱乐、工作、放纵。
不断地忙碌来对抗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
那只有你能够真正地回答你心灵深处那种追问,你才能够真正地享受独处,你才能够享受这种宁静,但这是很难的。
我感觉我有答案,但我不愿意告诉大家,这是我自己心里的答案,我但是我希望我能够笃定这份答案,让我能够平静,能够独处,能够不惧怕独处,能够享受的独处,能够在忙碌中有从容和安静。
”我们真的能找到这个答案吗,罗翔能够找到就意味着我们也能够找到吗,是否当你找到时,青春已经过去,路边的花儿已经错过,亲近的人已经不在?
我不确定。
胡适在文章《答某君书》中谈人生的意义:“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都说人生如梦。
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
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吗?
”胡适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人生的意义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当你做过之后,意义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我曾以为这便是我要的答案。
但是,要不了多久,我又会不可避免的重新陷入了对人生意义的无尽拷问中。
当你没有一个方向的时候,迷茫不可避免,人生的拷问也无可避免。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独处吗,或者说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独处吗?
电影中的Chuck在荒岛上,他靠着和皮球Welson对话才能生存下来。
他两次因为Welson的丢失而精神崩溃到大哭。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就应该在人群中,必须要有交流,要与其他人产生联系和关系,才是符合生理的。
张楚有一首歌《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当我听到这首歌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因为所有的人都告诉你,你要享受孤独,学会独处。
就像所有人到告诉你社会的险恶,你要学会怎样的冷漠与虚伪,但没有人告诉你学会幼稚和天真,你学会了应对社会的技能,但却失去了纯粹的快乐。
所以生活应该怎么过,要怎样应对孤独,怎样应对独处,怎样心态平静而又充满动力,怎样踌躇满志而又看清自己,我们始终在追寻答案,始终在向前,有时你步步回头,却无法停止你的脚步。
这题材对编剧要求太高了,有《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这样的东西在前对照,编剧当然要偷懒走简单的路子了
本片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音响提名。本片恐怕是有史以来最差的野外生存影片了,主角在飞机失事后所做出的每一步决定几乎都是致命的,他最终能够获救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么多随心所欲的奇迹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可信度。
比布努埃尔差远了
坑爹呢老爹还以为是在路上片原来是耐情片……爹现在受不鸟啊
电影版"鲁宾逊漂流记"绝对是对它最肤浅的概括。两个半小时片长中,充盈着人类生命中的各种情感,甚至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解读出一种伟大。生存还是灭亡,执着抑或舍弃,这其中不经意会爆开一阵幽默,又会笼罩起无限的恐惧与哀伤。这是一部严谨到几乎每一处情节都彼此呼应的电影,却又化宏大于无形。
凯莉目送Chuck开车从车库离开,到拐角消失不见时终于忍不住冲进雨中去追。往往是这样。你能忍得住他的离开,甚至你能眼睁睁看他离开,可是,等到他终于离开你的视线,你才瞬间意识到,啊,他要走了,走了也许就不回来了,于是朝着他的方向发疯一样地追,像见最后一面一样想再见他一次。然而,又能如何
生存艰难,不要让过去影响现在的生活,过去的(感情)就让它过去。人需要情感支持,例如那个球(威尔森)。
怎么说,还好吧。没想的那么好。汉克斯减肥记吧。
太枯燥了点,因为大一英语课本第一篇文章Friends而去看的。
电影版的《荒野求生》那个血渍威尔逊图腾可以在水里泡那么久还在吗?主角可以腿伤那么重还没有感染吗?人在岛上、海上没有食物、淡水可以活那么久吗?..感情戏是比鲁滨逊多的亮点…漂流那么久还可以那么帅…emm..的确很让人confused。
可惜了那个卫星电话。。
#一直说要看一直没有看系列#这部片子可真是上学的时候英语课本里就提到的电影,结果到了今天才看掉。老汤演戏太让人安心了,仿佛哪怕他跟排球演一整季的电视剧都不在话下。Wilson,这个世界上太难得的好朋友。
这种鲁滨逊式的故事很合我这种喜欢过家家的人的胃口。 ps:男主把快递集中放树下、我快要夸他是业界良心的时候,他把几乎所有包裹都拆开了。。 pps:看到volleyball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才想起来:cast away 是我高中为数不多的能背下来的英语课文。
明天太阳会再升起,谁也不知道潮水会带来什么。我要活着,继续呼吸。
垃圾中的战斗机,汤姆汉克斯是难得的伪大牌
很久以前看的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是震惊于这个男人的各种毅力;后来再看了一次,觉得即使好不容易活下来了,但是时间太残酷了,物是人非了。
荒岛上弥漫着深深的孤单,最后和未婚妻大雨里的拥吻,车上的你该回家了,实在是太悲伤了。那句话真的很励志,你永远也不知道潮水会带来什么。
2个小时的电影,有1个多小时对着个排球==|||
来看威尔逊~~荒岛拍得很一般,还是靠最后半小时撑起来的片子~
汤姆汉克斯演的电影肿么都这么经典励志?! 喜欢电影的真实性,时间在行走,人得生活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变迁,没有谁会为谁而停留,而人总要有活下去的信念及目标,那才是你生活的动力 电影搞笑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