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评论,有的说玄幻,有的说预言,有的说穿越,总之是一首歌奇妙地拯救了世界,其实这只是一条表面的明线,为了让故事更紧凑好看加入的元素,真正的拯救地球的是歌曲背后的力量、激情和正义,他们像种子一样在人间传播,四处开花结果。
在我们的世界上有无数像这首歌曲一样的种子,也结出了无数的果实。
之所以看起来是这首歌拯救了世界,其实毫无玄幻可言,在事情(虚构的剧情)发生后往回倒推而已:拯救世界的力量和正义,一定是这样的种子长期孕育的结果,不是这首歌的话,就是另一颗种子,电影只是换一个名字而已,故事还可以是一样的结构。
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歌曲的名字,是垃圾翻译的结果,文字本身没有意义,这可能也在表达作者的理念:我们可能看起来都是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力量、信念、激情和正义。
这个故事,诉说着我的孤独, 倘若我的孤独是一条鱼, 它将会是如此巨大,如此好战, 鲸鱼也无法与其比肩, 我知道它会, 我确定它会。
这个故事,诉说着我的孤独, 倘若我的孤独是一只鱼, 它将会是如此巨大,如此好战, 鲸鱼也无法与其比肩, 不要以为我已死去, 不要以为我已死去。
层层堆栈得像积木的音乐, 是我唯一的救赎。
这个故事,诉说着我的错误, 倘若我的错误是一只鱼, 这将会是如此悲惨的漫画, 我在海中将无容身之处, 你不知道你是个骗子, 你不知道你是个骗子, 层层堆栈得像积木的音乐, 就是正义的使者!
倘若我的正义真的是一只鱼, 这将会是如此的贪婪和傲慢, 我将由海底喷发出炙热的岩浆!
一聽中文譯名《一首punk歌救地球》,就令人想起20世紀少年。
又是用歌曲拯救世界故事,又是以分段插敍形式,不過今次沒有神化敵人和英雄,而是以輕鬆搞笑的氣氛去講英雄救地球。
正義的朋友救地球,或動漫畫,或電影,都經常出現的題材,上至80老人下至3歲小孩都為之着迷。
今次fish story幽了它一默,將所有橋段放回現實情況問你信不信。
現在還有小時就世界末日了,會不會有正義的朋友出現呢?會不會有五架gundam飛出來救我們呢?放於現實,當然誰也不信。
再繼續問下去,為什麼救地球的主角總是五個人,為什麼主角會突然醒悟自己的責任,然後回歸原點,無論是這套戲,還是這些橋段,你我都知只不過是fish story(吹牛的故事)。
這套戲中最代表現實狀況的就是教主,除了指他很現實地享樂,還有就是很現實地接受現實,一邊以現實角度去反駁所有一般人也認為"荒謬"的橋段,一邊鼓吹其他人接受現實,認清現況,沒有誰得了世界。
可是人有夢,人有想像,如何荒謬的橋段,都是想像的延續。
人有想像,才有了希望。
故事的最後,就是要告訴大家,再舊的橋,用上數百次,都可以拯救世界,然後拯救你和我。
是以所有fish story仍然可以繼續大賣,繼續拯救世界。
日本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单细胞精神,一根筋死磕到底,哪管最后遍体鳞伤,死无葬身之地。
要不就是日本电影人最喜欢YY这种精神的伟大之处。
于是就有了《鱼的故事》这么部电影。
在我一个前PUNK乐手看来,其实这么欢笑的一部电影,其实充斥的全是悲凉的感受。
但是还是要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几段小故事个字成章,却又结合得巧妙非常,尽管全都能在第一时间联想起来,可是随着层层递进的感受,还是不由得有恍然大悟的感受,一直到最后天空灿烂的外星礼花绽放,整部电影的情绪被顶到了最高点。
尽管知道其中的悲凉无奈,还是忍不住热血澎湃。
在我短暂的前PUNK乐手生涯当中,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一直处于一种无时无刻的危机感,和自我交战过程当中,即便是酒精上头,大闹舞台,但是过度焦虑的天性,让我最终还是无法坚持走完。
而身为乐队首脑的隐忍似乎跟一支PUNK乐队毫无关联,但是那才是把事情坚持做下去的最终极办法啊!
可惜这似乎跟PUNK也毫无关联吧?
谁愿意知道一支PUNK乐队背后的血泪啊?
然后就又想起了《海盗电台》、《少年手指虎》,甚至是我不喜欢,但是目前很火热的《老男孩》。
我不喜欢《老男孩》的原因是,筷子兄弟把自己的悲情、煽情放大得太厉害了,也太过渲染这种悲情的感染力,其实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现实世界的现实,其实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不如更荒谬一点,写实一点,那种无厘头的悲凉的感觉是不是会更绕梁三日呢?
我不知道,总之我是更喜欢无序生活的荒谬感的。
就好像《鱼的故事》一样!
我特别不愿意看见人们评论这部片子,说着,好燃啊,好励志啊,路人救地球啊,这种话语。
这明明就不是励志片好吗。
这明明就不是正能量主旋律好吗。
这明明就是一个又一个卢瑟的混乱奇缘啊。
这明明就是黯淡压抑痛苦失落懦弱躲多过炫美晴空的片子啊。
有多少歌手高唱着一次共鸣就足够。
有多少懦夫相信着一次勇敢就足够。
有多少斗士等待着一次机会就足够。
有多少天才期盼着一次计算就足够。
抛出多少砖头才能引出一块美玉。
投出多少石子才能碰撞一颗真心。
需要多少黯淡压抑失落无奈懦弱悲愤沉入深海,才能比肩鲨鱼的重量。
需要多少恳切自嘲真诚狼狈忍让执念同时引燃,才能让彗星变成烟花。
当时我是看了洋芋片的电影版,感觉作者的作品很有趣,于是买了小说版。
打算看看洋芋片的,谁知原来是四个故事的其中一个,那当然看完剩下三个故事吧。
看到这个故事——鱼的故事。
很兴趣,很兴趣那首歌,很兴趣那个想当正义使者的人,于是看了电影版。
电影版的各种改:1、拯救世界变得严重了一点,- -!
击碎陨石2、劫船了,那个主角无敌了一点- -!
3、主唱竟然是单飞的选择,使那段独白更有张力4、这个改得最好了,就是知道《鱼的故事》的由来最后一首歌带起节奏,说明整个时间轴。。。
每次睇到最后都很有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空白那段也就五郎自述那段刚好是叙述见义勇为救女仔那段,剪接得真的超级好。
伊坂的作品除了治愈,剧情之外,我还感受到那份正义感,单纯的正义感,真的是人类骨子里该有的东西。
想到现在的社会,唉- -!
再说说我对《fish story》的听法,大家可以试试戴着耳机,尽量把音量调到最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这样试试,一到空白段,耳朵因为反差的感觉,你会很容易感受到身边的声音,听到声音,走路声,风声等身边的一切。。。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伊坂幸太郎是不是想我们在空闲的时间也去关心下身边的事物吧。。。
yy别骂。。。
哈哈
片头是末日来临的前期,我以为是灾难片,然后唱片成为了线索,穿越到8,90年代,几个年轻人听这个磁带带来的故事,这本音乐碟片名叫鱼的故事,巧妙的是它在结尾会有一段空白消音,伟大的音乐,伟大的消音,它影响了世界。
拯救地球这样的影片,充满正能量的,我们看到的多了并不稀奇,甚至有的觉得很浮夸,反正跟自己的生活不搭边。
于是,我们很喜欢看小人物的生活,听他们的故事,好像能够代入到自己的生活,这个电影不仅用各种小人物的描述,还有各种插叙,每个小故事看似独立却层层递进,一点都不枯燥,一直到最后那个被正义使者救过的高中女生的出现,彗星炸成了绚丽的烟花,整部电影被顶到了高潮,那些人们和故事全都串联起来,就像柯南用零碎的线索完成了破案一样的精彩,热血澎湃。
我也曾这样想过,我们现在做的某些事,即使荒诞可笑,让人捉摸不透,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在搞什么,或者是一个不被人看见的善良的小举动,或者是你现在种的一棵树,给别人的一个温暖的回应,也许这些很渺小,也并不会立刻给你带来什么丰厚的回报,但是在你看不见的以后,你的举动都会影响到未来,甚至是拯救地球而这样富有正义的电影,让我越来越坚信,人们现在做的善事会带来一大片蝴蝶效应,我们得到的福报或不幸也都事出有因,而最终你所做的都会回报在自己身上,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朋克乐队,在朋克精神即将爆发的前夕解散了,他们最后一首歌,最后一次录音是吉他手根据一本小说即兴创作的,小说的名字叫《鱼的故事》。
二战后,经济萧条,被生计逼上绝路的年轻人,决定靠自己的长相最后拼搏一次————幸运的混血人的脸,他搏来了一次做翻译的机会,可惜,他一点英文也不会,对《fish story》是‘吹牛’,而不是‘鱼的故事’。
收藏癖患者对朋友吹嘘,我有几张‘性手枪’出道前日本朋克乐队的卡带呢,他们乐队叫‘逆鳞’,最后一张卡带的最好的一曲叫《鱼的故事》,音乐中间有段长时间的空白,传说有人会听到女鬼嘶吼啊。
朋友中的一位,唯唯诺诺,独自一人驾车时,卡带自动播放,停止不能,歌曲中途空白处果然传来女人的尖叫,他错愕不已,下车强自镇定,竟然发现了一场强奸事件的现场,他胆小且心怯,但思及过往,打算做一次正义使者。
渡轮上遇到了劫匪,浑噩噩的死理科女学生吓到死,这时,厨师小哥说,我的爸爸一直教育我,要做正义使者,没想到从小到大的苦练竟然有机会施展,大家要谢就谢我的父亲吧,帅气的小哥以一敌众,救得众生。
2012年,巨大陨石要撞击地球,唯一的解救之路就是引爆陨石的中心,成功率0.00000000013%,众人待死时,一个浑噩噩的女科学家竟然靠自己的超强脑力拯救了地球。
一个弱小的蝴蝶扇动了翅膀,遥远的部落迎来了巨大的旋风。
电影讲述的是一群失意者的故事,故事里都是切实实的阴郁,有朋友的背叛,有为生计的欺骗,有胆小怯懦,有浑浑噩噩,有倚老卖老的可耻,最关键的还是有一个BUT,在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倔脾气的向善者,而恰恰正是这些微弱的向善的力量透过一环又一环的事件,最终拯救了地球,电影的镜头霎时又回到那个不卖座的乐队身上,他们喝的醉呼呼,自嘲道:说不定我们的音乐还能拯救地球呢!?
哈,真是孩子气啊。
再者,MADAO是什么?
银魂的第155章名为《反面的反面的反面还是反面》,那像是废柴大叔长谷川的自传,是一场陷入落魄之境难以自拔者的自嘲,我觉得MADAO和电影气质一样是一种藏在失落里的温馨,是一种独特的、细微的力量,当他悄无声息的慢慢聚集,在失意里汇聚了这样一碗如此浓郁而香美的鸡汤,这味道真的棒极了!
血液无疑是在沸腾的 却仍旧是 无法冲破血管的血液 在方圆内 不得动弹的我 加诸在身上的捆带 确是没有的 不过是随蜚语而来的疑惑 不过是随疑惑而来的困顿 有如千斤压顶 不得动弹 倾心的 确不是朋克 而是即便喉咙撕裂 也要继续的沙哑 听不见女人的尖叫 只听见灵魂缠绕的咔嚓声 一点一滴 浸润 然是不会断的 就和喉咙一样 在冗长的留白里
世上有过许多辉煌大国,同样也有过许许多多super-star,他们大部分都是非主流转正,从一个不被看好的领域,地方,角度,随之改变整个环境,创造引领它们的时代,也许这是宇宙新陈代谢的规律。
电影里拯救世界的竟是一本初心者译作,正如明治时代的日本,世界舞台的角落,太平洋的小鱼,传说中天之娇子东方龙族的跟班,像乞丐一样的强势打入了当时主导世界的欧洲,随后against the world 强攻美帝,big bang 唯一的原爆国,第一个黄种发达国家,千百年前的唐宋有没有料到。
世界也许是随机的,但也是必然的。。。。
最后要说的:日本的叛逆,日本的朋克,感动了我.。
2012彗星来袭,拯救世界的是……一首卖不了钱的歌!?原作伊坂幸太郎。
N段式非线性叙事,最后那把整个故事串起来的一分钟伴随着这支punk主题曲实在是热血到爆爆爆啊!
私以为如此结构亦能覆电影啊 毕竟有时感觉牵强了
最近心浮气躁,片子看不进去...just like a fish story~
不知所云
叙事很有趣
很有趣的一部傻傻片 你今天又做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世界 并且...这故事实在太应景了吧- - 但是 谁都没想到....末日神马的 根本不是天灾的一意孤行无法阻挡 还是人祸啊人祸吧...
整个故事很散漫、分离,不是特别的地方
这个就相较一般般啦
赤裸裸的感情分,伊坂幸太郎对于音乐的热衷不输那些死发烧啊。
最喜欢英雄救美的那个故事
看的人瞌睡,我咋觉得最后强行圆一波,也平平无奇
5懦弱青年-7天才少女-6正义使者-4吉他手-3制作人-4吉他手-(2制作人妈妈-1蹩脚翻译) 为了叙事的吸引力,其实是几个短片拼成的。代际联系微弱,主要以书和磁带作为连接的道具。
滨田岳的刘海。。。额头大也不是这么个遮法导演你太欺负人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滨田岳演的那是个傻逼么
大森南朋的扮相非常的像山下敦宏!!!!
透过影像,就能浓浓的感受到伊坂幸太郎的叙事甚至语言风格,是其独树一帜的“哀景乐情”型末世情节。其中有很多意象,不仅串联了看似平行的时空,又暗含深意并联起我的思绪:例如那张《逆鳞》,让我想起CD歌词本上同名歌曲的前缀“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例如诺查丹玛斯,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关于红和绿的末日预言。而说到末日,脑海中一直自行播放超喜欢而又毫无违和感的WEG。一部电影,能自行挖这么多彩蛋才有意思。
有趣~一堆卢瑟的人生串联,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励志片。最后三分钟想起来堤幸彦的《爱的成人式》
“如果我的孤独是鱼,想必连鲸鱼都会慑于其巨大与狰狞而逃之夭夭。”“如果我的勇气是鱼,反射着阳光的河面都会由于其巨大与朝气而更加耀眼吧。”“如果我的挫折是鱼,无论河川或大海都会由于其悲痛与滑稽而不再提供栖身之处吧。”
小人物们的不经意间的行为拯救了地球,蝴蝶效应的直接表达,是伊坂幸太郎惯有的幽默与热血,对人性中美好的呼唤和对悲观厌世的调戏,同时也是对战后日本历史的隐喻,在末日来袭之际,新一代仍然能担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从战后的一穷二白到朋克年代的叛逆,再到理想崩坏年代对正义的呼唤,鱼的故事看似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实则是无数热爱正义与自由的人们努力的必然,在无数的普通人的生命中,也许一首歌只是消遣,但一个英雄却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1分钟消音的黑色幽默是关键的情节设计,因为就如同个人的生命,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命运,在遇到黑暗与不公的万马齐喑的时刻,我们仍然要相信,旋律会再一次地响起,并且这一次会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