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恐怕片,哪怕到了最后的温情片断,还是心有余悸.当妈妈在儿子背上,流着眼泪说妈妈疼你,当儿子从车里把妈妈背出来,不再有恐惧,我想到,罪和宽恕.两个相关的人,不同的记忆.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又是错的呢?妈妈走了,去哪了呢? 留在记忆里了.妈妈有错吗? 让记忆告诉你,妈妈是对的.头七,在老家俗称"zouyang",爷爷去世的时候,公事在我家办的.所以我对死亡的事情,有更多亲近的感触.我是相信有另一个世界,我是相信你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会和家人有个短暂的告别.头七,尊重死者,尊重记忆,尊重妈妈,爱你,一切.这部电影看完了有种冲动,再看一遍了.
作为一部悬疑片来说,《头七》很耐人寻味。
画面相当有质感,看似随意但实则精心设计的灯光和色调,使得前半部很好地烘托出了紧张又欲罢不能的气氛,而故事的立意又让后半部带上了脉脉的温情。
顺带说一句,张智霖在片中十分帅气,而他的角色身份更为有趣。
而另一大看点则是叶璇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开始的时候 我一直猜车里的货其实是郎仔自己我是这样想的其实那天是郎仔的头七很多新死的鬼魂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马面用了很多办法想帮他解开心结 然后无牵无挂的离开这个世界包括在深夜的高速休息站变出一群踢球的小孩把他的车胎扎爆让他坐在自己的货车里为的就是在头七的夜里帮他回到家里家里是他已经出狱后白发苍苍的妈妈在等待他的原谅郎仔的司机伙伴们找到那部车的时候打开车门是已经死去的郎仔因为没有亲人 孤独的死在自己的车里。。。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结果竟然是他妈妈 唉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方电影是否强盛,如果看导演的话,并不是取决于所谓的大师——台湾电影前两年在各大影展上斩获颇丰的时候,电影年产量已经是个位数了,也不是取决于一两位票房高手——当年冯小刚的一枝独秀正对应出整个华语影坛的寂寞,而是一干一直在拍片不断有点作者意思但从不掩盖自己商业追求的导演。
他们的作品,可能会有1/3被直接冠上烂片的名号,还有1/2中规中矩,剩下的几部除了成长期导的小成本外,可能会被或多或少的人群奉为经典。
邱礼涛,就算是这么一位。
废话已经说了很多了,直接讲这部电影吧。
(有轻微剧透,慎入)电影本身在邱礼涛作品中也不算最好的一拨,因为剧本的缘故,虽然没太多破绽,但结尾煽情之余,稍显幼稚,不过整体看来不错,部分段落很显功力。
比如电影一开头,阴暗的光线里像个死人一样睡觉的林家栋躺在的士里,一下子就带入一种氛围:如果带着看鬼片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有点小阴森,但车里的人轻轻一动,阴森感被生活化平息——不过是个睡觉的人嘛。
这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尽管可能看片之前你已经知道这是部打着鬼片旗号的亲情片,由于影片在生活和惊悚之间转换得极自然,你根本无法判断下面一段是正常的还是吓人的。
后面故事开始,上路。
这段让我想起了史爵士的处女作Duel,都是两辆车之间的戏。
不过这部戏里对话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对后视镜的使用,将两辆车的命运连到了一起,这种用法并不罕见,但可以看出,在这段戏里,位置不一样,实际是各段切换的中心;一是这段配的音乐,略带颓废,但比较悦耳,却又让人不明所以,暗合了情节的发展。
其实如果戏一直这样走,就像Duel那样,我觉得也不错,一个大悬念的存在已经让戏剧张力出来了,不过后面剧情走向了罗生门式的故事。
这样写比较讨巧,如果一直是两辆车路上走再发生事件,编剧的难度会更大。
罗生门式的故事有两个,构造很简单,一个故事,一个真相。
这两个故事算是本片最花气力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来讲,故事的部分是为真相的部分做铺垫的,但这个铺垫铺得太好了,感染力超过了真相桥段,反而显得喧宾夺主。
故事部分的拍摄,不像邱礼涛,倒像杜琪峰,特别是铁三角里最后一段,无论是多角度的运镜(那个出门上楼的俯拍用得特别好),还是静态下充满张力的对峙,都如出一辙。
不过老杜的方式是一个静态三角被内部矛盾撑破后,一阵短暂混乱后,很快形成第二个相对静态的局面;而故事段落则在混乱中结束,有点小烂尾。
此外,影片中唯一真正用来吓人的灵异特效也是在这个段落里出现,但说实话,如果不用特效,完全通过张兆辉的表演来表现鬼上身,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这个段落里,邱礼涛还是显现了他鬼片老手的功底,重重铺垫后阴气逼人。
真相部分,剧本写得不如前者,甚至有些无厘头的味道,但拍得不错。
邱礼涛的影迷们要好好看这一段,这一段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很黄很暴力的邱老邪。
不像前一个桥段那样始终隐忍玩阴的,这一段从开始就充满了躁动,所以,即使后来剧情发展得有些戾气过剩,但让人不禁叫爽,此刻的叶璇不是一个人在发癫,陈子良、阿鸡灵魂附体!
这段若讲缺点,就是中间过high导致它试图跟主线连接的亲情戏显得有些牵强,any way,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邱礼涛,这些可以忽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叶璇在这两场戏的表现,风格迥异,但都可圈可点。
这个戏主要的问题还是剧本上的,是的,没有明显破绽,但连在一起氛围有些不对。
等再回到主线部分,其实大悬念已经昭然若揭,只等着煽情段落的出现了。
张智霖最后的独白虽然有点小傻,但想想经常看到的“xx剧情是什么意思啊”等帖,觉得为了照顾部分观众的智商,这部分交代还真有必要。
虽然有点小怕,但我看到最后一个场景时,仍然希望看到邱礼涛再癫一把,但很可惜,主角已经彻底五好青年了。
总的来说,不错,但不算上乘,邱礼涛的影迷如果仔细看,其实不会很失望的。
发现自己私密日志里有一篇,找不到私密的理由,所以见光吧。
Time:12月 21日 23:28 Movie:头七突然发现最近对恐怕片完全免疫,死神来了系列,American Psycho,大名鼎鼎的豪斯医生说过,dying changes nothing,die changes everything。
很遗憾的是,我完全没感到恐惧。
这让我想到张国荣演过的《枪王》一片,怀疑自己是否也有一样疯狂的基因,等待被触动。
这一想法是,在看到American Psycho中Allen被杀时产生的,被杀手激动解说杀前安魂音乐所感染,比起所有阴风或者内心对死亡无奈的恐惧,这种死法反而更为“人文关怀”。
让我回想到,生物实验中,用针倒腾着青蛙的大脑,解剖老鼠观看其各个器官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是我觉得自己这么热衷于看恐怖片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为我是胆小者,只是麻木了。
Ok,回归正题。
头七,是指死去的人们在第七天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了结在这个世界所留下的牵挂。
人们常说死者已逝来鼓励生者继续前行。
做到的,又有几个?
本片与其说是给死者超度,不如说为生者解心结。
也许,我们身边不缺乏这样的人,乍看起来不起眼,多看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得靠着“大家所呈现的状态都已经是最好”的理论,这样,我们才可能会更为理解一个将家设立在流动铁皮机器里。
我们会更为理解一个5岁的小孩子小朗,他关于以往的记忆是怎样的?
他对双亲的失去是怎样一种天真的解释,对那场大火意外又是怎样的幻想。
我们可以从孩子那里得知,他有着一个烧得一手好菜的妈妈,有个很疼他却早逝的父亲。
一帮盗亦有道的抢劫犯。
一切的悲剧只不过是一个夏日的意外。
所以他敲碎破坏他幸福生活的叔叔的脑子时,表情异常坚定,那个下午妈妈所承诺的幸福,都在这一锤一锤中烟消云散。
大脑对于热爱生存的人总是有很好的修复机制,比如,忘却,修改记忆,幻想。
原谅一个孩子对其生命中一个巨大的lost用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故事来自我欺骗,生存真的是一件神圣的事。
真相总是残忍,就像孙燕姿唱过的,“真相太赤裸裸,狼狈比失去难受”。
原来,他的妈妈连煮面条都不会,靠着出卖自己的肉体来养活一家子,和抢劫犯陈强同流合污,一起黑吃黑。
原来,强盗们各怀鬼胎,死在自己的贪婪之下。
现实,却也真实。
看到这里,可能对于主角生活在不定的状态多了一份心疼,这时候更能理解那句“大家所呈现的都已经是最好的状态”。
也许内心中对于心中这样美好的故事还是有所怀疑,宁愿去相信自己所编造的一切,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要生存,要面对。
趋利避害是人类处世的基本原理,当我们没有利时,就学会编造美好,学会自我欺骗。
所以,当温馨的音乐响起,当母亲的轮廓在车中清晰,竟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她不断在耳边重复,小时候,妈妈很疼你,陪你玩,给你做好吃的时。
庆幸的是,科学证明,记忆是可以移植的。
更多的时候,小朗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是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珍惜。
I'VE GOTTEN NOTHING TO LOSE, CAUSE I DON'T OWN ANY.辛苦的生活不是怕牵挂所带来的折磨,而是没有什么去牵挂。
好在,人是可以忘记过去,更可以展望未来,他的妈妈用自己最后一次牵挂的机会告诉小朗,曾经有个人很疼很疼你。
然后,小朗学习在的士工作中找寻满足感,学习让乘客满意,甚至有了各家。
家,或许不是承载稳定的器具,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给了一份牵挂和被牵挂的资格。
悲伤点说,是头七时,白蜡烛将你引向的地方,用来和牵挂说再见。
根本不恐怖的恐怖片,很容易便让人猜到结局。
片中叶璇的表演还是可圈可点的,纯情与风骚的不同扮相均演绎的游刃有余,两个男主角的表演倒是很一般。
PS:本片张兆辉的外型不错噢...不错噢...
开始的时候是冲着张智霖的小马去看的,不过作为有点路人甲的小马,戏份少的可怜,导致我花痴的心也减了许多,然后有了更清醒的心情去看故事本身。
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在阿朗心中的母亲是慈爱的、为了他可以不惜一切的,然后他骗自己真相就是自己梦中的样子。
然后小马告诉他故事的真相,阿朗的梦被现实击碎……结尾的时候朗背着母亲问她小时候有没有背过自己,她说没有。
朗并不觉得遗憾,说“我现在背你也是一样的”(大概是这个意思),虽然和谐的很假,但还是狠狠的感动了一把。
再说说演员,大仙在这里纯粹是耍帅的,那压腿,那酒窝,史上最帅的马面诞生了O(∩_∩)O叶璇的表演着实让我惊艳,两种性格分明的女人在她的表演下毫无做作,算是我看过的分饰两角中比较成功的,此片之后我坚定的认为叶璇也是属于演技派啊!!
一辆出租车,一辆小货车,两个人;一对母子,四名匪徒,两段故事。
夜色黑沉,一辆出租车领着一辆小货车开往一个荒芜的小村;两个人,一个是落魄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是时时挂着猜不透的笑容的“小马”——小货车的司机。
一对母子,独自生活在荒村一个简陋的小饭店里;四名匪徒打劫后逃亡到了这个小店……所有这些看起来就像是所有恐怖片的基调一样,让人心里压抑沉沉,这时若加上些白面獠牙的鬼怪、时隐时现的黑影、若有若无的笑声,就是一个标准的恐怖片了,呵呵,可惜这部片子不是这样,峰回路转,只有讲故事。
头一个故事,是出租车司机讲的,这里的母亲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人;而在”小马“的正版里,这里的母亲却是一个与匪徒勾结的暴力倾向严重的女人。
正是这个一正一反、一明一暗的形象的对比才显出这部片子的可爱。
对出租车司机而言,不管事实如何,他的母亲始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这在后面也有体现,他背着他母亲的时候,他母亲跟他讲,因为早期打架弄伤了胳膊,她根本就没有背过他,而在他的印象(或者说是想象)里却是背过的。
我们每个人——包括身边的亲人,没有人是完美的,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亲人,我想,是这部片子的要义所在吧。
把这部电影当纯鬼片看的话未免让人失望,可是我刚刚好不喜欢那种血淋淋的东西。
它借用了一个有点灵异的外壳,叙述了一段往事,最后居然让人感到些许的温暖,香港导演会讲故事的不多,讲得精彩的就更少。
港片这种程度,一定要支持一下的。
我是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想要找个电影来提神醒脑,又毫不费力的。
于是从硬盘上找到了这部电影(上面积满灰尘),打算看到很弱智的鬼脸和女人突然的尖叫就STOP。
没想到,居然就被不紧不慢的那2条线剧情一路牵着,看得饶有趣味。
伏笔的设置,情节的拉升,迷题的解答。
让人有种心中郁结解开后的爽快。
最后的情节也很好的与片名呼应,母亲的回头摆手,让人心中暖暖,观者心绪从归平静,这一切做得有板有眼。
最后要对叶璇同学的演技敬个礼,前后角色的反差,把握的很到位了。
我看头七的时候,先到百度头七吧里看了,有人说不好看,一点都不恐怖,有人说很好看,尤其是结局的时候还有人看哭了,我看的时候没抱多大的信心觉得会有多好看,可是看完了我也哭了,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有教育意义,我想那些说不好看的都是为了追求那些刺激一点的恐怖片,或许他们也没用心看,用心看的话你真的会感受到片子好在哪儿
不恐怖、剧情老套。
中规中矩,略失望。男主和小马都还不错。
虚有其表,不过对我这个害怕恐怖的人来说,还是挺合适的。
不错。
“你好,我叫小马。是做牛做马的马,也是牛头马面的马”
智霖哥哥的帅气模糊了我的焦点;别把它当鬼片看。
性感的酒窝~
温情满满,两个故事,两种选择,阿邱认真拍和凑活拍差好大。叶璇演技蛮好的。
回魂夜版八恶人
近些年很不错的港产恐怖片
没有期待会很恐怖 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的
记得很好……
张智霖真他妈帅
叶璇还是有演技的
写着恐怖片就去看了,看到结局让我觉得这更像是部亲情片,叶璇演得真是不错
三星半
酷!!!少许银河味。
还不错
表面悬疑.实则温情
类似于罗生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