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个实至名归的五星电影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社会上太多奸诈狡猾 有热血的真男人已经不多见了。
太过瘾了!
让人真想骂粗话 就算是长得不甚出众的张耀扬和林雪也让人觉得超有味道!
重情义的男人最帅 没有之一 对枪战片没有热爱 一般看到枪战的镜头都会跳过或者做别的事儿 但是这部电影的枪战镜头太精彩了 让人忍不住倒回去再看一遍 想看清楚每个细节 我难以平复看完后的激动 刚才看豆瓣一篇影评说 女人是无法理解这种爷们的事儿的 枪战 热血 我想说 电影是面向全体观众 有男有女有人妖 真正的热血好电影会让每个人都激动 热血沸腾的 当然放逐就是这样的电影 确实一看开头就觉得像枪火 演员 导演 总会有自身的因素在拍同一种类型的电影的时候 但是枪火是很安静的 包括最后的小计谋 有一种恶作剧成功的小欢悦 并不能扯上热血 但是放逐 当他们四个人放弃了未来所有的金钱梦想 又回去救他们兄弟的遗孀 踏上归途的那一刻 或者更早 他们早就决定好了赴死。
不能说不热血!
我认为最帅的是吴镇宇搂着大嫂说有警察会带她走 大嫂突然反应过来 却被吴镇宇退出门外 关上门的那一刹那 吴镇宇在笑 张耀扬在笑 林雪在笑 黄秋生也在笑 boss变了脸 扔出一个易拉罐瓶子 枪火里面的场景 如果说是模仿 那也包裹上一层热血的外衣 你没有模仿过自己的作文么?
四人接力传球 默契感达到顶点 瓶子在天上飞舞 枪战爆发 任贤齐也算是有热血的人 一开始我还以为那个快退休的警察最后能醒悟一番有所作为 只是我太单纯而已 江湖上也不过就是人人为己 各自安安顿顿熬出头便也罢了 热血只属于少数人 所以我们看到热血才会兴奋 最后那个女人 在四个人幸福的笑容中拿走了黄金 我以为她对林雪有情 不单纯是个婊子 可是从之前她在宾馆里的行径就明白 她注定是个无情无义只为钱财折腰的婊子 很多人都是婊子
杜琪峰原来是编导出身,怪不得故事讲的那么精彩。
看《枪火》我都不记得自己笑了多少次:几个人无聊到踢纸团;烟中的火柴燃出火花;完成任务后几人自诩是完美组合;最后车中黄秋生抽着烟如释重负的笑…我相信,一部能让观众由衷发出会心一笑的片子是优秀的。
杜琪峰崇拜黑泽明,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主角们在最后的战场上都有一股日本武士的情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了。
记得黑泽明的封笔之作是《蛤蟆的油》,回顾过往,大师再次自嘲是一只丑陋的蛤蟆,江湖再见……相比较《枪火》,作为女生我还是更喜欢《放逐》多一些。
通片昏黄的色调很是温馨怀旧,对事物的感知和拍摄手法较之以前也更为成熟。
看过他后期作品《单身男女》、《大块头有大智慧》、《瘦身男女》等爱情片,和早期黑帮警匪片不同,似乎都是些有意迎合市场需要的商业片,面对内地的“剪刀手”,从“不妥协,不低头”,到遵守游戏规则,或多或少都有些“懂的弯曲”的成分在里面。
已过天命之年的杜琪峰,再向大师致敬的同时,也多少学会了大师身上的“禅”味儿:一个母亲、一个孩子和一个家,“武与禅”的结合使他们的使命和故事更饱满和耐人寻味。
一部男人的电影《放逐》是一部男人的电影,从《枪火》里几人踢纸团到影片最后几人踢易拉罐,这种男人之间友谊的传递和延续或许只有男人才能意会和了解。
几人聚齐之后,没有更多的言语,相视一笑诸多感慨尽在其中。
张家辉到家,一顿长达两分多钟的激战,直到孩子的啼哭声停止了这场枪林弹雨。
看到黄秋生放松熟悉的表情,我相信观众一颗紧绷的心才放下来。
杜琪峰对男人另一面的塑造绝对是驾轻就熟:搬家时夹抱木马摇摇椅的黄秋生;一脸嫌弃肥仔硕大身躯、认真专注掌勺的吴镇宇;汗流浃背订门板的肥仔;烛光中削红萝卜的张耀扬、摘菜的黄秋生…这些童稚、倍感温馨的场面在传统冷酷无情的杀手身上难得一见。
但太过和谐就是不和谐了,这样的铺垫,注定了后面的暗流涌动,以至于吃完饭大家的合影留念都似乎在告诉观众,这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因为女人的存在看了几部杜琪峰的黑帮电影,所展现的完全是一个男人的世界:杀戮,义气,江湖,大哥。
然而年过半百的杜导,似乎不再一味的追求纯黑和江湖恩仇,在《放逐》里,杀手也有了妻子和孩子。
当张家辉死后,愤怒的妻子拿枪指着孩子想打死他,但她终究是下不了手,因为她是个母亲;酒店中,遇见误以为杀了她丈夫的黄秋生,几枪下去,怀里孩子惊醒,啼哭声唤醒了她,到底还是下不了手,因为她是个女人。
女人似乎天生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与生俱来的母性情怀,使她们温情、勇敢、坚韧,能够包容男人像包容她们犯错误的孩子。
当男人们在无情的厮杀争斗时,女人的存在则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爱和本源性,在看清了人性的弱点之后,依旧初心不改。
影片中男人之间的斗争厮杀与女人的爱和母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男人来说这是安慰和归宿,而孩子是希望和未来。
伤者在外,必反其家 男人最想要的礼物,或许就是一扇亮灯的窗户,不记得影片中何超仪在有蕾丝窗帘的窗边探身张望了多少回。
影片开头便营造了一个令这群无根无家的男人向往的温馨场面,厮杀之后的烛光中,几个男人如狼似虎丁玲桄榔的挥动着碗筷,家所给予的归属和安心,让人由衷的放松和亲切。
黄秋生在吐出了子弹之后,所有人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家的曼妙和美好,燃起了昔日的情谊。
然而一切都是那么的短暂,影片中出现最多的便是“去哪?
去哪?
去哪??
”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张家辉泰然自若的说出:“回家”两个字时,无尽感慨,尽在其中…是的,“伤者在外,必反其家!
”当受伤与失望,漂泊与流浪后,唯有家才是心灵最后的归宿和港湾:汽车开到楼下,依旧是昏黄灯光中女主人焦急的眼神和探出窗的半个身子,无止境的等待,不离不弃的给予爱和希望。
当家不复存在,几个男人用抛硬币的方式来觉定何去何从,不禁让人觉得心酸又无奈,正是羊令野笔下的《屋顶之树》,不属于辽远的丛林,不属于哪一只手植,不属于这城市。
没有名字、无家无根、无所依靠。
不知道何去何从,在这个热闹绚烂的大都市和里像个孤魂野鬼一样飘零、流浪。
这样的命运注定了似锦繁花的夜,这群寂寞的信徒没有一扇属于自己亮灯的窗户。
关于吴镇宇和杜琪峰可能是《神经侠侣》的烙印太深,对吴镇宇的第一印象永远停留在神经质、搞不懂,不喜欢的状态。
从《枪火》到《放逐》再到《无间2》中一个儒雅的黑社会,亦正亦邪的表演,颠覆我对他的印象。
但依旧很郁闷,怎么就拍出了个《神经侠侣》里的神经病,看来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杜琪峰,一直在想用什么的词来形容他,一个有文化的黑社会?
一个有小情怀的大男人?
他对镜头的驾驭实在太强大,画面语言所传递出的信息实在太丰富,背景音乐的选择也总是天衣无缝,香港和男人寄托了他心中和镜头里的江湖。
唉,这样的导演,是个妖怪。
关于吴宇森和杜琪峰说道这些枪战片很自然的拿他与吴宇森作对比。
编导出身的杜琪峰比吴宇森更会讲故事,叙事流畅、张弛有度、节奏感强,不像吴宇森场面大开大合,人物非黑即白,杜允许人物有灰色地带,恰是未曾着墨处,善于留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与吴宇森镜头里的英雄相比,我更喜欢杜的细腻、写实和接地气。
吴宇森塑造出来的“小马哥”英雄形象“太大”!
让人望其项背,仰到脖子疼。
杜琪峰似乎就亲民多了,无论是黄秋生、刘青云还是任达华、吴镇宇似乎都带一点痞气、一点邪气,一个更符合黑社会的黑社会。
无论是大佬还是小人物,他们的命运都有漂泊迷茫甚至当人马仔被人刺杀的时候。
更偏爱慢镜头的杜,注重对人物内心深层世界的挖掘,临死前的场面没有漫天飞舞的白鸽,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在绝望和无奈中接受残酷现实。
留下的是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让人肃敬、唏嘘,相忘于江湖…
装B一族,太装了点!
几次先手机会都浪费了,最后顺利扑街了。。。
1,酒店暗杀老大五个人,别人都说了暗号,那么好机会不杀那个人,装逼半天,最后等大飞哥也来了,一堆人,再打,最好机会浪费了,就已经晚了一步了2、私人医院,大飞哥在做手术,他们四个人在暗处!
那么好的机会,一出手至少干掉四个人,二个老大先干掉,然后凭他们本事,小喽喽应该不在话下。。。
但,他们又在装逼摆pose!
最好的先手机会又浪费了。
最后不知道搞得多么狼狈3、然后既然讲义气!
阿和老婆虽然用枪打他们,那是生气,但说得通的,最后嫂子不是放过他们了吗?
他们倒好,真的大人小孩也不管了。。。
这是讲义气???
最后搞得被大飞哥抓了,自己四个人去送死。
二次先手都浪费了,然后嫂子这个软肋又被抓了。。。
上帝不会再给你们机会了,你说这些人怎么活啊给四分是画面和音乐屌爆!
寒冷的冬季 吃完火锅 找出2部老片重温,最近特喜欢看港片 一晚上把《放逐》《英雄本色》看完。
《放逐》由 黄秋生、吴镇宇、张家辉、林雪、任达华、林家栋、任贤齐等主演 经常看港片的人对这些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几位演过好片也演过烂片但演技都不错。
杜琪峰的电影中也经常会用这些人 如林雪是银河印象电影中黄金男配。
《文雀》的任达华和林家栋。
《大事件》《夺命金》的任贤齐。
黄秋生、吴镇宇既《枪火》后的《放逐》。
放逐里的情义,五位情深义重的杀手。
影片开头黄秋生组奉命来杀张家辉,吴镇宇来阻止,三个人在枪战中听到孩子哭声后停止下一个镜头就是5个人开始收拾东西 吃饭 照相 通过照相我们知道了这个5个人曾经关系。
在私人医生家里和任达华枪战对决 即使再难救出张家辉 4个人也拼命救即使知道张已死也要把尸体带回去。
四个人逃亡在沙地中像极了西部片,也像极了古代侠客片,最后得到黄金后和任贤齐平分那份豪情,四个人为救张的妻儿 回到旅店与任达华最后对决时 吴镇宇把张的妻儿平安送出关门那瞬间把自己的生路关上其实他可以走的可是他留了下来他明明知道会死确一起作战,就像古代兄弟拜义时常说的 不求同年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死的义气。
放逐里的枪战戏,说到港片枪战戏暴力美学 就会想到杜琪峰。
影片中五场重要的枪战戏,也是整部影片重要的五场戏。
第一场:阿和家里 煮开的水壶,破旧的门,飘起的布帘,喂奶的母亲。
阿和一个一个上子弹的镜头,吴镇宇,黄秋生卸子弹 似乎在进行一种公平的枪斗,导演通过光线,布帘,站位 来营造气氛,慢镜头 快枪法,真枪实弹非常真实的感觉。
一场枪战在孩子的哭声中停止。
第二场:餐厅,任达华的飞扬跋扈,让人一看就是幕后黑帮大boss,豪华的餐厅 明亮的灯光下一片枪声,双方分分有人受伤。
第三场:私人医生家里。
在给阿和取子弹手术的镜头相当逼真那缝针特写太真实。
在针还没有缝好 任达华伙也来就医,四个人藏身速度 在黑暗灯光下进行一场惨烈枪战,不幸 阿和死了。
第四场:观音山。
这场戏 任贤齐 不紧不慢在自己的节奏中 一枪一个准,从来没看过任贤齐这么帅过,那动作 那制服 那嘴里叼着烟 胸有成竹的射击抢金者,四个杀手都由衷的佩服那个劲,并且帮助了小齐,共同分了金子。
第五场:旅店。
最后的一场,四个人的大笑:“不用埋伏吧!
”,四个人的打闹,临死之前的拍照。
从啤酒罐扔上空开始到啤酒罐落地,计时着这场枪战开始到最终的结束。
这是一部男人戏,看的刺激,放逐里演员角色每个人性格分明,几位演技不错的演员把角色演绎的恰到好处。
影片节奏,配乐,枪战畅快淋漓。
兄弟情义是黑帮影片惯于挖掘的题材,看过《放逐》的人都会想着拿它去和《枪火》相比较,同是五兄弟,同是其中之一得罪了老大,同是老大要其他四人之一去解决,同是其他四人另外之一要阻拦,甚至,演员都几乎还是那几个人。
所以,拍这类影片是危险的,杜琪峰肯定也预料到了,除却在宣传上的一再解释辟谣外,情节上也可看出其别辟蹊径的创意和用心。
《枪火》于剑拔弩张中利用一颗假子弹,绝处制造出了生命的契机,以解决作为结局,道是无情却有情。
而《放逐》的故事却是从解决开始,有意拿这种兄弟情义和世俗力量去碰撞,然后不断从中抉择取舍。
关键词:去哪啊?
在片中,这是一句出现多次的台词。
去哪啊?
一次次的疑问,反映出一次次的迷茫,这当然不是一种巧合,对照片名不难看出,这恰是老杜的蓄谋和着力点,或者说,整部影片的推动和节奏的改变,都是围绕这个疑问而产生,从剧情来说,无论去到哪里,他们都不可避免一场枪火。
而从结果来看,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个人身处大环境下的无能为力和身不由己。
1、去哪啊?
阿和家。
(阿和家枪战)于分成两派的四人分别而言,这是忠义与友情之间的矛盾,一边是老大,一边是兄弟,两方各有取舍。
于他们四人之间而言,这还是兄弟与兄弟的矛盾,一边要杀,一边要阻,箭在弦上,汤在煲里,两边对峙,兄弟开火,女人念经,孩子熟睡。
好在,相持不下之时,孩子哭了。
矛盾未能彻底解决,却得以暂时缓解,缓冲的理由是遗孀孤儿还要生活,那大家就合伙帮即将离去的死者赚点钱吧,友情存在的时候,友情的附庸在这里起到了扭转局势的作用。
2、去哪啊?
帮兄弟赚一笔钱。
(鸭涌河餐厅枪战)五兄弟重新走到一起,干完这票以后怎么办?
谁也不能回答,那就先干完再说吧。
可是,在鸭涌河餐厅,不满的老大出场改变了这个节奏,张家辉替黄秋生挡了一枪,这一挡,挡出了友谊,也挡掉了忠心。
3、去哪啊?
吴镇宇说,我知道有一个黑市医生。
(黑市医生家枪战)张家辉中枪了,自然是去给他看病,止伤口。
巧合的是,腿部中枪的老大找的也是这个医生,狭路相逢一场血战,加剧了忠义与友情的矛盾,老大的穷凶极恶愈发加深了四人心中的愧疚不安,矛盾的人不再摇摆,这个时候,这场枪战,情义彻底战胜了忠义。
4、去哪啊?
奄奄一息的人目光坚定地说,回家。
(嫂子开枪)英雄路的尽头是家,起码张家辉是这样认为。
可是,他死了。
这一死,对其他四人而言,友情似乎可以继续,起码,他们想努力延续。
意料之外的是,友情的附庸随之死了,嫂子情绪失控的出枪代表的是对他们的不能原谅,于是,情义羞涩不安地收敛起来,他们落荒而逃。
5、去哪啊?
不知道。
(观音山枪战)这才是最流离失所的时候,目标没了,动力没了,与其说是老大放逐了他们,还不如说是自己放逐了自己。
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劫还是不劫黄金?
他们都只能靠丢硬币来解决,一吨黄金有多重?
一吨乳房有多重?
一吨梦有多重?
一吨爱有多重?
一吨辛苦有多重?
没人知道,正如没人知道一吨有多重。
那种迷茫,钱唤不回,色挽不回。
6、去哪啊?
救嫂子。
这次没有人问,也没有人答。
因为这个问题不需要问,也不需要答。
(谢夫酒店枪战)任达华的一个电话打破僵局,嫂子的被困使他们找到了方向,侠肝义胆得以再现,哪怕每个人都知道, 那是一条不归路。
至此,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兄弟到底有多重?
其实影片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质疑,最终借助一场强弱悬殊的拯救和枪战,勉强把这种偏向重新扭转到舍身取义上来,但是中间那些过程呢?
他们为什么要迷茫?
他们的为什么不能保持热血沸腾?
兄弟尸骨未寒,但在面对黄金车时,他们为什么就会有那么多迟疑?
嫂子的一次出枪为什么就会让他们对友情失去信心?
这就不得不提到影片的表达了。
近年来,杜琪峰一直致力于黑帮艺术片的探索,政治隐喻是其屡试不爽的手段,本片把时代背景选择在澳门回归前的两天里,可说早已为表达定好了注脚,从这个意义上说,《放逐》绝对是一部主题先行的作品,老杜要表达回归时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也就只好质疑其他了。
(题外话一句,抱怨四兄弟不仗义且纠缠于此的银河影迷们实是无理取闹。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放逐》是打着《枪火》的幌子,说着《暗花》里的事。
讲述五个杀手中有一人突然金盆洗手,并且带着妻子在澳门过着恬静的生活后,五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再一次聚首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用独特的氛围营造与风格化的画面来讲男人的故事。
温暖的色调,温暖的情怀,武侠味的杀手故事,五位亡命大侠,一场血雨腥风,有冷幽默,有情仇分明,还有文艺的心灵鸡汤。
人生的困顿,无法阻挡兄弟们本性的纯真,他们将自己放逐于物欲横流的世俗之外,在枪与血中找到真正的江湖,其情深意重足以模糊你的双眼。
这部电影兄弟情更深,加入了女性角色,善恶更加分明,不再是圆满的结尾,而是壮烈的死。
一份兄弟情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片尾那段枪战巧妙作用慢动作和镜头切换。
一种暴力美感扑面而来,混着血雾与白灰,加上飞到空中的易拉罐,真的是最好的枪战设计之一。
杜琪峰依然保持他的风格。
永远记得影片最后的爽朗开怀的笑声。
一吨梦有多重呢 是不是一吨爱又有多重呢 不对笨蛋 爱怎么可以用重量来衡量呢 对不对一吨辛苦有多少呢 一吨辛苦你说重不重 一吨辛苦重呢就辛苦 轻呢就不辛苦咯 诶 对呀 “一吨猪头有多少啊 哈哈”哎呀 脏了 一吨腿毛有多少啊你说出了一吨脑子出来有多少啊“胖子 一吨猪尾有多少啊”要看你怎么称了“怎么称 你会不会称啊你”我用手 一个一个称啊“我看你啊越称越糊涂啊”忘了我们 一吨金子都给你你能走你能走 你能走 你也能走 孩子也能走你,不能走就这样。
《放·逐》港三DVD已出,请选择该版本观看。
=======================================================IMDB记录的片长是100Min,也就是国际放映版本,据说是粗剪。
而R6 DVD的长度是108Min,如此说来首尾两段字幕根本就是多余,R6 DVD和上映中的港版有着业已存在的区别事实。
对下《放逐》的演员和角色名字,如下: 黄秋生 .... 火 吴镇宇 .... 泰 林雪 .... 肥 张耀扬 .... 猫 张家辉 .... 和 何超仪 .... 和的妻子 任达华 .... 大飞 张兆辉 .... 谢夫/Jeff 林家栋 .... 蛋卷强 任贤齐 .... 押运警卫 陈雅伦 .... 妓女 许绍雄 .... 巡逻警察 谭炳文 .... 买凶老头 你无法想象在看到《放逐》结尾时出现的那一行字幕时有何等之恶心,我不相信杜琪峰在拍搞笑片,也不愿意率领众人振臂高呼一道问候某某人老母,这只能是侮辱广大国内观众们的智商,就如《龙城岁月》结尾老头告诫电影院里的小朋友们:不要加入黑社会……。
如果一定要找个理由先,我会说因为这是R6 DVD。
没有办法看到一部导演的完整作品,却得听着无奈的国语配音。
那么让我们忘掉首尾两段莫名其妙而且严重影响观感的字幕,即便《放逐》真又是一部“无间道”,十之八九的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然而不由地想起任贤齐饰演的警察在船上说的:回来一起去自首。
我靠!
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首、卧底、殉职都上瘾了。
饶了我吧,我只是一个普通观众,有着明确的辨析是非正恶能力,说教也不是这么来着。
这种恶心的感觉就是当你看过几十分钟电影忘记了片头字幕时,小丑一般的巡逻警察根本就不是《放逐》所意指的计划,结果高潮结局之后,它又跳出来刺激了你一把。
对,就是苍蝇,于是非常之不爽。
总被人拿来和《枪火》并论的5人组少去了大师兄令狐冲——吕颂贤,该小弟角色也转由张家辉出演,一样得罪了重量人物。
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说明《放逐》和《枪火》有何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仅仅是因为演员班子太像了,连几个人开枪架势都像得一塌糊涂,根本就还是这几个人——虽然人物造型有所变化,比如曾经光头的吴镇宇,现在整了个冷酷发型,同样改变的还有黄秋生。
所以作为一个杜琪峰影迷,喜欢《放逐》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便是从开始几个镜头、甚至是开头几分钟时间,你就会沉醉在无语言说的快感里。
依然是兄弟手足般的友情,背景又是挥之不去的回归情结,重诺言、讲义气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杀手们——典型到极致的杜琪峰作品和银河映像。
就个人而言,最喜欢黑市医生诊所的一场遭遇枪战,几乎是以静制动的极致表现,形式冷酷带来的快感,还有千钧一发之际的扣人心弦以及宁静打破后展开的火爆枪战。
可以回想下这个段落,先是上楼急促的脚步声,再是沉重的拍门声。
当大飞一伙人冲进屋子里,影片一下子被冤家路窄的宿命氛围所笼罩,观众甚至会担心大飞一枪解决了躺床上的和。
然而大飞急于治伤,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床上的人是谁。
房间内的空气几近凝重,紧张无比。
当重伤的和从床上挣扎起身,发现了眼前近乎离奇的场景,他和大飞远远对视,而大佬强也在这时发觉屋子里还有其他人,双方狭路相逢。
在第一枪打响之前用去了4分钟10秒,铺垫得近乎完美。
相较而言,结尾枪林弹雨里的同归于尽,血雾升腾到易拉罐落地总是理想化了些,有点像《真心英雄》里英雄主义模式的回归以及最后理想化结局。
但不可否认,那义薄云天的热血激荡的确是很煽情的场景,至少真没想到众人会以如此坦然方式来个鱼死网破。
-- 如果说《枪火》是杜琪峰为自己而拍(另一种自然是为观众而拍),那么《放逐》依然是他的得意之作。
镜头上的运动已近纯熟,广角、长镜、远拍。
例如开头室外部分到众人准备晚餐;慢镜和快速剪辑的穿插结合,把节奏和剧情发展控制得牢不可破,例如餐厅枪战一段;布景、灯光上的考究也足够影迷上钻上一阵子,而音乐依然那么值得一提,即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出原声带的希望。
剑拔弩张之后的沉默,不露纸面的友情坚定;众人齐推车场景的反复出现;一吨黄金和一吨爱情到各自理想;张耀扬面对任贤齐的神枪流露出的惺惺相惜;分享一瓶好酒,丢来扔去,你一口我一口;无路可退时不忘拍大头贴……。
形式夸张之外,却也说不上出奇制胜,这种义气和吴宇森枪战片里的风衣墨镜双枪白鸽又有着截然不同。
这个片子里几乎找不到特别失准的演员,不论是张狂十足的大飞还是经手生意买卖的Jeff,5人组就更不必说。
可以拉回看张家辉在车上回光返照说出“回家”的一幕,吴镇宇的愤怒和泪水,是的,真的有泪水;黄秋生回头时的内心矛盾在脸上则成了一种缺少表情的复杂。
--- 在这里真的想特别提下陈雅伦,早先的一些三级片印象无多,不想年纪虽大,风韵犹存,可谓“妖娆女老自有余态”。
对她最近一次在电影里的印象就是在彭浩翔《大丈夫》结尾客串,杜汶泽嘴里说着“陈雅伦的胸部好大”,眼睛盯着不放。
于是《放逐》中她的大胆暴露、低胸穿着、裸露激情演出更是不足为怪。
值得一说是她的现身场合和肥的眼光分不开,一次是在去接买卖的楼上,一次则是在结尾几人临死之前。
在林雪的眼神中,她似乎有着无限风情,或者在Jeff嘴里就是一个骚字。
这最后一眼理想之极的迷色贪念在自己看来是真实无比,有点像那个被讲滥的、悬崖边上一颗草莓的故事,一种人生在世的坦然本色。
为什么要强调她还因为杜琪峰电影里的男性色彩浓烈,散发着男性荷尔蒙气息。
比如《放逐》几个男人间的有情有义,不需要过多渲染。
往往却是女性角色的惊鸿一瞥令人过目难忘,不可否认她们有用于中和或者衬托的作用——可以说何超仪这般角色一半是,一半不是,最典型的例子来自《暗战》里的蒙嘉慧。
那么在《放逐》里陈雅伦承担的不是那种怦然心动的难忘,而是带有象征意味的渴念,这并不需要涉及她的妓女身份。
当然影片的很多悬念都是给猜中了(可以称之为悬念的话)。
比如黑市医生往抽屉里丢钱时,镜头给了陈雅伦一下,之后这个人物必然又会有一番手笔,而果不出其然,她偷走了钱,她的存在把故事又推向了高潮,甚至她还笑到了最后,拖着大包黄金扬长而去。
四人用硬币决定去向时,也料想到会遇上押运黄金的车辆;在四人取消劫车的念头后,可以猜得会有另一拨人出现;何超仪下楼时,就知道她会朝火开枪。
种种期想的巧合并不是为了炫耀观影水准,也不是为了说《放逐》毫无悬念可言。
只有一种理由,熟悉、再熟悉不过的杜琪峰和银河映像。
http://moviel.movblogs.com/article-144914.html
题记:背负的血债需要自家的性命来还清宿债和今生的欠缺,我们想想为什么杜棋峰让和在火葬里结束此生恩怨,这个有着佛性的指涉关及因果,所以,我们大可放心孩子和母亲的命运,无辜者肯定会有生路的,有着关爷的地方必须有惩恶扬善的结尾。
――――卡夫卡·陆(KavkaLu)http://image2.sina.com.cn/ent/d/2006-08-26/U1171P28T3D1218444F326DT20060829155314.jpg杀手是回不了家的,杀手只能回老家,杜琪峰把时间定位在回归前夕,这照顾了此后的日子,本片应该改名叫等待枪战的日子,大把的子弹和清脆的弹壳声把一切混乱留在昨夜,在那一个晚上几乎所有的澳门警察睡着了。
杜琪峰的影片总是附着一些怨气,影射在大时局里的尴尬让他选择更加隐晦的方式,他连一块小小车牌也不放过,而压力之下,许多的时间点只能定位为前朝旧事,因为,此后的世界是没有阴影的天堂。
对于男性情谊许多影评人总是贯穿以西部片的情怀,但我却以为《喋血双雄》模式的男性情谊延续的是中国人的基本道义,兄弟的义气和相惜。
影片从澳门回归前的三天开始,四个杀手因为各自原因来澳门寻找昔日的同伴了结恩怨,当年,和(张家辉)因为枪击老大而结仇黑道,老大派火和肥(黄秋生、林雪饰)前来报复,而得知此消息同为杀手的泰、猫(吴镇宇、张耀扬饰)前来保护和,5个杀手因为机缘聚合在了和避祸的小屋。
对于心理时间的把握能够显示导演把控场景的能力以及他对演员戏路的认知,那几个老戏骨在《正午》一样的氛围里集聚在一个故事的开始。
等待,是所有冲突凝聚冲力的方式。
和的妻子在《放逐》里的出现是一个为了戏剧存在的假定,因为没有她就没有了此后的假设和最后那场惨烈的枪战,导演过于渲染江湖义气而忽略了他们的身份是杀手,所以,最后为了义气而放弃黄金,我不知是杜棋峰为了进入内陆的机巧,还是被兄弟二字昏了头脑,造型、仪式感以及对于场面调度的迷恋让杜棋峰逐渐放弃了故事,片中五场枪战确实过瘾,日式的溅血让银幕上血雾迷漫却只是气氛营造的需要,作为场景调度和氛围每一场都可以说是经典,杜琪峰导演的黑帮电影非常迷恋氛围的营造甚至到了矫情的地步,就像本片开头的一幕,子弹横飞,而和的小屋里那热气腾腾的蒸锅正在等待兄弟的枪战比试,好在观众大抵明白只要戏没有结束,子弹是会顾及兄弟情份的,在招牌式的对峙和枪击之后,兄弟在火药的气息里嗅到了“出生入死”的情谊,回归真好,连杀手也立马回到童年的木马里,枪声也成了宝宝的风铃声,温情在男性戏剧里很有感染力,它似乎通向的是对于温馨的向往之地。
可,背负的血债需要自家的性命来还清宿债和今生的欠缺,我们想想为什么杜棋峰让和在火葬里结束此生恩怨,这个有着佛性的指涉关及因果,所以,我们大可放心孩子和母亲的命运,无辜者肯定会有生路的,有着关爷的地方必须有惩恶扬善的结尾。
杜棋峰的影像非常宿命,观音山、黄土尘埃和金子之间说明了最终的空相,至于翻硬币的把戏导演只是告诉你命运通向的只是你的必然因果,这五位不死无法向黎明后的大喜之日交代,死了也就全然结束了此生的情仇,放·逐的终点是现实电检和大义的尺度。
六十年代生的我们对于这些有情义的影片必然欢喜,那些探讨细节真实的大可去看好莱坞的经典叙事电影,杜棋峰的影像延续的是林岭栋、吴宇森、徐克等人男性电影情谊一路的,至于男风之说是近年来的风气,大抵是调侃附会,没有多大的意义。
男人是靠豪情相惜的,至于屁眼,那是唧唧歪歪愚记的话题,不要玷污了红脸式的义气!
至于反手相握在影片尺度上的争论,可见杯弓蛇影之大成,所以,对于易帜后的香港电影,对于那些不肯削足适履的导演我们还是鼓励一下吧!
有道之人必有义气!
这是中国之德!
【自己】某著名香港电影杂志侵权(盗用)了我2年的文字,被我在图书馆发现,现开始收集证据和侵权目录请律师告上法庭,不要以为香港仔就可以蔑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也敬告诸位影评同仁,任何纸媒文字都是需要付稿费的,请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附录:影片资料】《放·逐(Exiled)》2006香港导演: 杜琪峰主演: 黄秋生、吴镇宇、许绍雄、张耀扬、张家辉、任贤齐、何超仪 、任达华片长:108分钟(大陆画蛇添足版)奖项:2006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参赛片艺术性:7,欣赏性:7(形式过度的影片,但还是优秀电影)2006年10月28日 星期六 下午21时43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很少看杜其峰的片子,总觉得绕来绕去就几个人在演,万年不变的配角林雪,还有永远的大哥任达华,都是我不喜欢的演员,当时拿了很多奖的《PTU》也没看,但这次实在看很多杂志都好评《放·逐》,说和《枪火》很类似。
《放·逐》下下来放在E盘大概一个多月了,想如果再不看就只有删了。
一开篇多有阵仗的,果然还是那几个人,总之看港片,一有黄秋生,任达华,吴镇宇,那肯定和黑道脱不了干系,老是这些人,没人烦么?
我是很烦的,虽然黄秋生和吴镇宇一直很喜欢。
但每次看的都是配过音的,听起很不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声音,配音质量也不好,没有港片的原汁原味。
我怀疑我没看懂,如果很精彩很吸引人也不至于看得昏昏欲睡。
不过配乐很不错,一开始就很吸引人。
这段时间看了好几部片子都是电影本身不怎么样但配乐很出彩,果然没有很完美的东西。
没有枪火好哇哇哇
杜导想延续枪火系列 同样是五兄弟 张家辉顶了吕颂贤的位 但始终不如枪火那般一气呵成 仍旧有许多黑色幽默的片段
从头烂到尾,跟枪火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人拍的 老杜的实力我深表怀疑,白白浪费我半个小时。
永远最后一段最好看~2年前看我可能会更喜欢~
杜琪峰影像风格的最高展示
整部片子就是为耍帅服务的,但枪战场景拍得太不克制且混乱,还是更喜欢《枪火》里面更为冷峻凌厉的场景与镜头。
比《枪火》差远了。最佳配角是那罐红牛。
广州百丽宫天环店2016百老汇香港电影展开幕片,粤语经特殊处理版(手动消音遮字幕黑屏cut几处),尽管这样还是看得超震撼啊,鸡冻。
都知道,老杜喜欢讲宿命,这次他把他对于宿命的诠释推向了最高潮。我们熟悉的银河映像,熟悉的演员阵容,熟悉的画面效果,熟悉的氛围音乐,这就是他们的风格,有个性的艺术形式。看吧,这部片子结合着枪火去看,无敌了。一切都是宿命,跟着走,就好了。
8.5/10 杜琪峰的日落黄沙。
受不了的杜琪峰N部片之一。
有点动画的意思
“一吨梦想有多重,一吨辛苦有多重……”又是男人的群戏,枪战戏只见一顿乱射,没有枪火好看,但是也不错。吴生的风衣look很拽逼的。
放逐了没回去就好了
有人情味,结构虽然不太精密。5个人都很酷。华仔也很坏。还有杜琪峰典型的玩易拉罐。这就够了
所有不开枪的场景都没法看........太刻意了太做作了..............
调调挺好的,故事情节仍然很一般
肚脐疯 不装逼 你丫能死啊!
枪火的不完全意义续集。杜sir在追求风格的同时,也开始捕捉情调。
杜琪峰所有电影里最舞台剧的一部。男人,义气,耍酷。杀手其实是很寂寞的职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