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好评 动画片拍出了电影的质感 分镜 配乐 op ed均属上乘。
看完之后想到了自己的第一本新华字典,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忽略的事物往往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与热情。
词典,人类互相理解的工具。
一本词典就像语言之海中的一叶扁舟。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职业梦想的书和动画,我也开始思考,我的业究竟是什么呢……太严肃了,中间卖萌的四本小词典很可爱,十三公主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
最开始看番是为了强大的声优阵容 后来就真的是看剧情了。
买了原著小说,拜读一下,希望会有不一样的感动吧
有些书,读了第一句就再也放不下了。
有些歌,听了第一段就永远记住了旋律。
有些动画片,看了第一集,甚至哪怕只看几分钟,也都会爱上它一辈子。
《编舟记》就是这样一部动画片。
先说句题外话吧。
最近我有个课题要结题,还有几万字的报告要写,所以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烦躁的。
不过,我还是决定休息一下,抽空看看这个新近存下来的日本动画《编舟记》。
本来就是想放松一下,没想到竟然被感动得无以言表。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以编撰字典为主题的动画片。
主人公是个天然呆,典型的平民相儿,背还有点驼。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生活却给了他自己的无可替代的使命。
当他莫名就会对一个词汇进行精辟定义的时候,当即将退休的辞书编辑部主任在众多的推销员里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时候,当整个编辑部都在朝着一本叫做《大渡海》的辞书开始奋斗的时候,不仅片中的人物眼光闪亮,观众仿佛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是否,生命也给了我们每个人无可替代的使命了呢?
辞书是人们渡过语言之海的一叶扁舟。
没有语言,没法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思念,也不能深切感受别人的心情。
人们乘着语言这一叶扁舟,寻找最恰当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所谓“浮上黑暗的海面,收集微弱的光芒”,语言就是这个光芒。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有人不能寻找到合适的词汇,失去目的地的茫然在心中滋长。
为了让这些人安心的乘上小舟,《大渡海》就是为此而编纂的词典。
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些意义。
辞书的意义,语言的意义,“大渡海”三个字的意义,一旦开始思考这些意义,生活就会瞬间变得充满意义。
影片不仅提示我们思考辞书的意义,思考语言的意义,更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如此这样或者那样的一群人,在不为人所知或者为人所知、但却不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之地,在精彩地生活着,在不停地前行,在执着地付出,在默默地实现着人生的意义。
一只名为“小虎”的猫,和一位慈祥的、时不常会说出特别朴素但特别有哲理的话的老奶奶,构成了主人公原本的生活。
显然,那只小猫填补了主人公不善与人交际的空白,却恰到好处地成为了其邂逅挚爱的钥匙。
影片画面与镜头的纤细感,如同一首精美的诗歌一样耐人寻味。
更不用提,那本来就非常到位的对白和词句了。
或许,也只有在日本动画中,我们才能见到编撰辞书这样根本不可想象的题材,或许也只有在日本动画中,我们才能感到充满梦想的真实感,和为了有意义地活着而倍感欣慰的那种内心激励。
无论是表面上激动的流泪,内心中热血澎湃,还是表面上平淡地微笑着,内心却流着感动的泪水,这类片子就是这样的走心。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这一群编撰辞书的人将怎样的面对生活了,将怎样从千篇一律地乏味中寻找趣味,将怎样从那浩瀚无垠的辞藻中遴选出最符合“大渡海”精神的那一艘艘“渡船”了。
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挖掘在自己生活的周围,那些精彩地活着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故事。
什么叫艺术来自于生活呢,什么叫追寻梦想呢,我想看看这部动画片就会找到答案的。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刚刚突然很生气,豆瓣《编舟记》点赞第一的短评是嘲讽作品没激情如白开水怪不得没人看。
那种每天都吃麻辣烫的人舌头是坏掉了吗?
比起飞天遁地啦惊险刺激啦,这些一拍脑门就能脑洞出来的各种黑科技,或者狗血打脸的桥段。
去构造真实可感的众多细节我觉得更加困难。
@因为我是那个唯一 同我说,编词典这事儿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没啥特别,但是他们能豪言壮志把它比作编舟,比作一次航海远行。
把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做成大事业的精神,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为它投入百倍热情。
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工匠精神,构筑了我们所处的社会,作者写出这样的温暖人心的故事,这是所谓的“没激情”吗!
非要第一集劈腿第二集离婚,或者第一集遇见猿人第二集掉悬崖底下,这种才叫做有激情吗!
味觉只能接受麻辣的吃坏了吧!
很静很暖[心]尽管表达很拙劣,但对于喜欢的东西还是喜欢叨叨记录点什么_(:з」∠)_起初看名字并未想到是讲述关于编辞典的番,看第一集的时候是觉得题材很新颖很棒,而且从一开始几处关于词语的解释,就让人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可以说看完第一集就比以前要喜欢上语言了吧,将辞典比作大海中的孤舟,名字就很独具匠心,编纂辞典为陷入语言沟通旋涡中的他人提供帮助,可以说剧情朴实又浪漫吧马缔很闷,但是一股较真的劲对于编辞典这一工作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从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感觉到最后,马缔在编大渡海的过程中改变了很多,但对喜欢事物的从一而终却依旧没有改变。
再看到马缔那么多年后对林香具矢的称呼一如初,有点小震惊,但是再想想,这种依旧相敬如宾的情感确也是长久不淡的,很美好,这两个都是对自己喜欢事物抱有极端执着的人,很厉害。
[心]荒木和松本老师更是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编纂字典吧,一生的事业。
岸边的融入增添了新鲜的流动,也为她能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而感到开心。
最后是这部番里我私心喜欢的角色,西冈。
[心]最初的他给人感觉擅长交际,甚至可能有点滑头,但从他很认真的在为辞典部的运营而努力,知道自己这样高调一定会引来对自己的处分,但依旧发挥自己的长处很拼,在知道自己要调离部门时候的隐忍,从这里开始我就喜欢西冈,到后来准备要下跪那里简直觉得西冈这个人太好了,而在他明明逐渐开始喜欢上编辞典,却要调离部门那里,真的真的很庆幸他有三好这样一个女朋友,他们这一对的情感也是着实的喜欢。
词汇、语言是怎样都繁衍不息的,整篇的节奏、镜头都特别让人感到舒心,灵魂的宁静,坚定、柔韧、让人动容的故事,没有特别大的高潮和转折,没有刻意的卖点,但真的可以沉下心,乘着这样一叶扁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他们的热情十几年从未消退。
轻简的基调,能让人变得柔软却稳健地向前走。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词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词典的扁舟航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
那是找到独一无二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词典,那就是《大渡海》。
”一部可以涨知识安静感受下去的番,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样的番。
在国外有些辞典是在当权者的主持之下进行编纂,你觉得为什么他们要花国家的钱去编词典呢?
因为他们认为本国语言的辞典应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威信吧。
正是如此。
而在日本,还没有任何一本国语辞典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编纂的。
《言海》也是大槻文彦耗费毕生精力一个人名义编纂,而且是自掏腰包出版发行的。
当得知这一事实时,日本政府对文化的这种漠然态度让我气愤不已。
不过现在我觉得这么做也不无道理。
这是作何解?
因为一旦国家投入了资金,就无法避免辞典的内容遭到指手画脚。
语言的定位不可以是提高权威和控制他人的道具。
语言是自由的,编制语言的人心也应该是自由的。
即使再缺钱,我们也要以一个人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编纂辞典,而不是代表国家。
并且要为此感到自豪。
到了现在我依然能深刻体会这一点。
编织语言对我这样的白菜来说真的很难呢,但想着能为自己喜欢的剧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想真的是件十分欣喜的事情。
谢谢让我遇上这部动漫,遇见对语言痴迷不善交际的马蹄,遇见开朗乐观一直卡酷依的西岗,遇见在生命终站依然放不下笔坚持记录的松本先生,遇见对工作负责的岸边......因为有每一个认真的你们,才会有发行出如此令人感叹《大渡海》
从强风吹拂那边慕名而来。
没想到,明明是同一个作者,却可以写出完全不一样风格的作品。
平时一直喜欢热血运动,剧情带劲的我,没想到会被平淡细致的编舟记吸引。
真的很喜欢马蹄这样的人物(cv懒懒的声线也很棒√),不善长交际,对喜欢的事情极其认真。
真的很羡慕一整屋子的书了,睡在里面一定很舒服吧。
☆完全是我喜欢的类型
啊啊啊这张超好看这种认真的男人,写情书都能引今据典的写上十五页,但由于太隐晦了搞得人家以为不是情书233
给西岗递情书(×雾)感觉西岗真的和马蹄是超级适合的搭档,性格也很互补。
人生难得啊不管多少年我们都是朋友,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帮忙哦的友情太让人羡慕啦。
西岗也有超温柔的一面最后两人也各自结了婚
马蹄和林香小姐真的对工作都是热爱且认真的人,相敬如宾的爱情戏水长流的厮守。
真好呢
西岗老了呜呜西岗和夫人其实很早在一起了,但是是同一个公司不能公开恋情,(他们也超级暖啊特别是西岗每天工作很晚,一天喝酒醉之后躺着夫人怀里,夫人轻轻拍打他的背“不要太勉强自己哦”)没想到多年后还是没有分开而且已经拥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了。
幸福的一家
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日本的工匠精神,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考虑所以用户感受,一次次修改重来只为达到最好。
日复一日的做同一种工作。
血潮来临也完全不气馁,大家一起合作成功的那一刻,可以说很感动了!
在语言的大海里,无论风浪大雨依然扬帆前行。
找到我们心中的词语。
真的是把匠人精神诠释到淋漓尽致。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一部词典需要费这么大的心力。
词典是什么,是连接人与语言之海的扁舟,人通过语言才能够相互交流理解。
能够找到自己一生所热爱的事情,并且能够投入全身心去做,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
《大渡海》所经历的一波三折,其实在我们工作中也很类似,我们能否遇到各种预期之外的意外,都能坚持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事情给坚持下去呢?
剧情的立意真的很深远第一重,是语言。
这是小说改编的动漫,本身的载体就是集语言精华为一体的文章。
作者更是懂得言语的灵性。
但是这篇小说没有将视角放在“天才小说家”这类更能体现文字灵气的人物上,而是向我们娓娓道来一本字典的编撰过程。
字典,是我们认识语言的第一课,也是打开我们对文字,言语理解的第一课。
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文,传递着我们的艰难描述的感情。
其实,语言并不是只有高深美妙的文章才能拥有的词汇,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不都是相同的出发点吗?
虽然有所谓造诣上的高低,但在使用上是不分你我的。
第二重,是永远的进行时。
不是宣扬所谓的“永远的工作”,工作也只是人身的一个阶段,没有什么为了一个目标就用尽一生的力气,难道刚好在你死亡的那一天,你完成你的任务与理想吗?
人身是多端的彩虹色,一个阶段完成后是另外一个阶段,不用去过分纠结这个阶段的完美成功,人生总是要一直走下去的。
两个阶段之间也许没有界限清晰的分割,而是渐变的颜色,慢慢走下去就好了,边走边看,你无法阻挡,也不用纠结。
不是完成大渡海后,马谛就没有工作了,后续还会有其他的工作。
在完成大渡海的过程中,他也成为了丈夫,西岗也成为了丈夫与父亲。
以婚姻为界限,这是否又是另外的阶段呢?
慢慢走,边走边看。
第三重,是协调。
动漫的主角,是编辑。
不是字典的实际撰写人,而是负责所谓背后工作的“工作人员”,是内页中的名字,而不是封面上的作者。
但这么大的工作量,离不开大家的配合,把视角放在所谓“配角”身上,更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配合。
字典本身也是在配合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文字与感情的配合,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在人生历练中有了充分表达自身的可能性。
一星期以前在《编舟记》和《间谍一家人》?
之间选了一下,喜欢这个名字,就先打开了这个。
看了第一集之后,我就有了“一见倾心”的感觉。
为啥呢?
我是一个学了3门语言的人。
我买了一个电子辞典(我们一般称它为卡老师,dddd),从来没坏过,今年刚好用到第10年了。
可以说,辞典陪伴了我超过10年的语言学习,但看这部动漫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卡老师内部的这么多部字典本身是怎么出生的。
男主角名字也很有意思,人的气质很老干部,叫majime,真的人如其名,够认真。
日本很多这类匠人感觉都对工作有一点偏执。
能够长达十几年钻研一件事情,确实非常不容易,专心程度极高。
第一次看到动漫,两集中突然跨了13年。
等到最后看到字典出来,真是很感慨,编辑部的老人都已经去世了。
现在这种浮躁的时代,能常年专心做这种工作的人大概不多吧。
几年前看公众号推荐这部动漫,感觉还是蛮冷门但很有哲思的动漫,但是被推荐完以为看的人可能会变多,结果今天看弹幕还是少少的。
曾经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日本动漫拥有把一切主题都变得很燃的能力。
如果有一部以家庭主妇为主角的作品,我也毫不怀疑它可以把家庭主妇诠释得多么重要。
看完这部动漫还是有失落,可能像这样有些“燃”的动漫看得多就麻木了。
编舟记其实算是比较平淡叙事的,没有特别宏大和中二的情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都很温馨美好。
剧情十分拖拉,我这种 四月、四叠半神、都能坚持看完的人,居然没能坚持下去。
温吞水,太淡
说实话看了电影后来对比确实处理有不同,时间多的有些细节反而煤处理好
不如电影。。。
整体感觉平淡,动画补充一些小说没有的场景,有的很不错。关于小说情节的改动大部分不喜欢。剧情平淡也是因为动画删去蛮多有意思的细节,导致人物动机不足,西岗那对改动后直接变鸡肋。最不满的是岸边进编辑部发展得太突兀,一点提示衔接都没有,这种地方倒很尊重原著。
怎么会沉闷呢?明明从剧情到配乐都让我内心无比雀跃啊!当男主说在地铁车站喜欢看行人走上手扶梯的样子时,我心想:啊,这世上竟然还有和我有同样爱好的人啊。小时候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翻字典,喜欢研究某个字如何写、怎么念、为何有那样的意思、如何组词……喜欢的还会在旁边画个小标记。语言与文学的海洋太广阔太美好了,够我幸福地在其中徜徉一辈子。
电影的改编完成度很高,充满了职人味道。而动画把原作那种宅味体现出来,原文中那些细碎的作为驱动的情感也收拾得十分妥帖
书影画齐活,依然很喜欢。没开始看的时候点开的欲望并不大,但是一开始就是一口气的事。不记得书里的比例了,差点以为动画没演到辞典出版。荒木和马缔初见的那一幕虽然有点夸张,不过还是很激动人心啊。虽然有点遗憾,即便描述得再美好,现在辞典这种东西还是难免在走下坡路,虽然我对语言也没有主人公们那样的敏感度,不过感觉我应该很喜欢这种工作,哪怕佐佐木那种雇佣工都行。
看着角色们认真地为编纂辞海,数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真的很感动,能够找到一件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
毫无疑问的本季最强番。作画方面,在本番季各种捉襟见肘之下仍然能勉力维持这个水准已属不易;故事方面,从电影拉长到一季的确从容很多,也细腻很多。叙述上,这是一个非常日本的故事,只属于日本的故事。
要以可看度趣味性来讲,那也就是刚刚合格,不过因为喜欢题材和原著所以多给了一颗星,偶尔吃饭的时候点开一集,11集每集二十分钟我断断续续的大概看了快一年,主要是不够吸引我就很难说惦记着想看,但也理解这种类型确实不好写不好制作,片里时间跨度还很长,人物没有办法太细致的去刻画,只能通过故事需要去创造推动剧情的角色,我猜电影可能会好些,毕竟真人的表演会生动很多。讲语言讲词汇的作品我总是难免偏心,字词语句带来的安全感可太舒适了。“语言不该是权力对抗和支配他人的工具。语言是自由的,使用语言的人心也该是自由的。”这句话在此时此刻更应该被记住。
面对浩瀚无垠的语言之海,找不到任何捷径渡海的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静静伫立,那些想传递给对方的思念和话语,就仿若似封存于内心深处。辞典,便是能跨越这语言之海的一叶扁舟。
讲匠心的故事。前几集还挺好看,到后来太赶了,一点转折都没有怎么就好几年都过去了?之前铺垫的冲突全白费了。
期待了老久 画风内容cv都挺喜欢 细致讲究到不行不行的 这才是日式动画该有的风骨 龙平君曾经靠这个真人版电影获过大奖 主角是个很有魅力的人设 可惜心情浮躁剧情沉闷 容我发功集中下注意力先
故事就不说了,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画相当好,有很多处异常精彩的原画
正坐等在门口的马缔好可爱!啊啊啊啊!书呆子我爱!西冈好棒啊,好爱这种看似花花肠子的人却被某种信念所折服为之奋斗的样子!虽然他一开始隐藏和学妹三好的恋爱关系让我觉得很渣,但是后来他也不在意了,而且他能感受到三好在顾及他的感受(真是好妹子~)最后一集看到马缔和香具矢两人慢慢走着,虽然我会诧异他俩没有小孩但也会觉得真有他俩的风格,同样西冈和三好生了两个可爱女孩,组建了热闹的家庭。很可惜松本老师没有见证到最后,但这份工作诚如马缔所言:永远不会结束。
三星半。本身是个平淡的故事,只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对语言的执着追求才点亮光环,但动画把故事处理得更平淡了……十一集看了半年,每一集都像在催眠……
長信上一句,相見時難别亦難,感慨萬千……我可否照抄呢句,再加上請和我拍拖,簡短些給她搞掂……答案明顯唔系……真要寫16頁紙先得……我都查四庫全書……
西 冈 正 志 是 理 想 型❗整体来讲完全不对味,大多角色做作生硬,分数不能高🤔
想拍男主的背让他直起腰来!第8话,突然13年后啊,是中间的辞典小剧场里交代了这是13年后。西冈问新来的妹子:“如果让你解释右,你会怎么说?” “面向北边的时候,东边所在的方向。” “你很适合编字典哦。” 好感动。西岗小天使。9西岗会玩,恭喜你找到这本秘籍,寻宝找到情书。选纸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