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摇晃

Lilting

主演:本·卫肖,郑佩佩,莫文·克里斯蒂,彼得·鲍勒斯,安德鲁·梁,肖恩·索尔特,娜奥米·杨,彼得·E··霍普金斯,约翰·马修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4

《轻轻摇晃》剧照

轻轻摇晃 剧照 NO.1轻轻摇晃 剧照 NO.2轻轻摇晃 剧照 NO.3轻轻摇晃 剧照 NO.4轻轻摇晃 剧照 NO.5轻轻摇晃 剧照 NO.6轻轻摇晃 剧照 NO.13轻轻摇晃 剧照 NO.14轻轻摇晃 剧照 NO.15轻轻摇晃 剧照 NO.16轻轻摇晃 剧照 NO.17轻轻摇晃 剧照 NO.18轻轻摇晃 剧照 NO.19轻轻摇晃 剧照 NO.20

《轻轻摇晃》剧情介绍

轻轻摇晃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华裔女性珍(郑佩佩 饰)与儿子凯(Andrew Leung 饰)相依为命,从柬埔寨金边移民到英国伦敦。不谙英文的她一直依靠儿子充当眼睛和耳朵,儿子就是她的全部。然而她并不知道凯的性取向,甚至长期以为凯和同居的英国人理查德(本·卫肖 Ben Whishaw 饰)只是“室友 ”。当凯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去世后,无助的珍惟有开始接触理查德,从而开始翻阅儿子生前不为人知的画面。一老一少将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生活——哪怕他们无法以言语沟通。 《轻轻摇晃》由英国微波电影基金和BBC联合投资拍摄,是亚裔导演许泰丰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它成功的结合了同志情感与移民故事,演员间细腻微妙的互动,让轻缓流动的画面与剧情有了饱满的张力与生动的趣味。《轻轻摇晃》获2014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云端吉米·卡尔:笑点狙击手孤岛第34条法则王者天下第三季茉莉花危机的X八仙传之铁拐李济世爱疯三次元亲爱的新年好富豪刑事最短的距离是圆的凛子小姐想试试下流之宴将军诺我们召唤黑暗爱如落雨海云台恋人们糊涂小天使沧海百年摘星之旅西游伏妖篇德九紧急追踪高楼惊魂海猿2咒报2405我的真正死因你在我的世界里第9节课浪荡子

《轻轻摇晃》长篇影评

 1 ) Petite yet Strong

电影看一半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写:Peaceful, that's the word that I was thinking of throughout the work. It feels like moments, flowing slowly, little by little, petty pieces. It unfolds the story with daily scenes and flashing memories, everything seems so gentle and nice. 郑佩佩的给人感觉到丧子的悲痛,却又不是歇斯底里的; Richard对Kai的感情也从点点滴滴被感受到,小而大

 2 ) 碎碎念

很晚很晚的时候看完本喵的轻轻摇晃。

说不出来的心疼,我是个看电影不会哭的坏人。

可是每次看到本喵泣不成声的时候心里都会像窒息一样难过。

父母渐渐老去,我们会内疚,我无法想象如果有天我父母有一方不在了,我又不在他身边,他会有多么寂寞。

空空的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

我不敢想,我害怕。

片中的儿子不敢和母亲出柜,本喵说他怕如果说出口了,他母亲会不爱他。

其实我一直不理解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性取向而和孩子断绝关系。

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这么和我说,我会告诉他,不用怕,爱本就没有错。

同性这条路会很辛苦,可是只要坚持你的本心,爱自己爱的人就好了。

我真的是个反应很迟钝的人吧,看电影的时候不怎么难过,直到落笔写点什么,才开始心疼。

午夜,零零碎碎写了一些东西。

我还是太幼稚。

好梦。

 3 ) 我们都缩在自己的壳中

之前在别人的评论里回复了以下一段话,先贴在这儿:“看之前期望很高,但是观影过程中,却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内涵有些苍白了,尽管情感的表达细腻温婉,但是当镜头语言过于强调情绪时,故事的架构不免显得有几分零散空洞。

”所以这篇影评,也不打算对叙事作什么点评了。

既然故事的重心都放在情绪的表达上,而且郑佩佩和Ben的演出也确实精湛到位,我觉得我还是来絮叨下感性的理解吧。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壳中,活在让自己感到安全的疏离感中。

不管是探出这层保护壳,或是让他人踏入自己的领域,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

可是我们又总是对他人的世界感到好奇,总是像Junn一样,忍不住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

Junn无疑是一个过度自我保护的形象。

丈夫离世,身在他乡,语言不通,无依无靠,画地为牢。

她像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希望彻底融入儿子的生活,可是儿子却一直不敢告诉她自己的隐私。

她不去学英语,看别人的眼神也充满戒备,独居的房间里固执地飘荡着东方色彩的《夜来香》,儿子意外身亡后,她在自己的回忆里一遍遍问儿子,为什么你要把我囚禁在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里。

但是到底是谁囚禁了谁呢。

无论儿子在与否,她身上的寂寞总是如影随形。

她不喜欢孤独、不喜欢不被理解,可是也许是孤独惯了,只有在与人保持距离的时候才能让她安然自如,就像她深信,在不懂中文的Alan眼中,自己是独具魅力的东方女郎一样。

Kai也是纠结于沟通与理解中,烦恼无比。

东西方的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伦理与情爱的矛盾在他身上碰撞着,令他进退两难。

爱人和母亲都对自己很好,可是自己却无法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情感需求。

他把母亲安置在养老院,暂时做起了鸵鸟,但是伴侣却Richard尖锐地指出,这不是长久之道。

Richard说,you have my absolute support,Richard说,you have to tell her。

Kai终于下定决心要走出长期以来的保护壳,好好跟母亲解释一番,不料却遭飞来横祸。

像是个冰冷的讽刺一样,刚要迈出的关键一步,就这样戛然而止。

不去沟通自然没有共识,但是就算沟通了,就一定换来理解吗。

Alan这个形象就很有意思。

在Junn和Alan两人鸡同鸭讲的阶段,他们的关系亲昵温馨。

他送花,她跳舞,他们散步,看似甜蜜情侣。

但是他们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对方所思所想。

Alan有家庭却没有亲情,他说自己住在养老院,就是令大家都快乐的最好决定;Junn没有了亲人,却妄想着在Alan的身上找回儿子的体温。

谁知道当他们每次笑意盈盈地看向彼此时,到底在对方身上投射了怎样的感情呢。

Alan与Junn之间存在的,不仅是语言的隔阂,更是价值观的分歧。

一心想帮Junn的Richard找来Van,以为让他们二人通过翻译了解彼此是最好的办法。

谁知语言的隔阂打破后,深层的价值冲突也接踵而来,更何况,有些时候,那些情绪、那些隐私,根本就不敢跨过语言的藩篱——就像Alan不肯让Van说出自己的酒癖一样。

Junn和Richard都察觉到了和翻译共处时场面的尴尬和拘谨,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的在场,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未知的真实的隐隐恐惧。

而当Junn难得地想主动了解Alan的缺点时,我们不妨将其看作Junn尝试向外踏出的标志一步。

然而在这具有进步意义的一刻,美好的动机却没有结出香甜的果实。

两个老人从最开始的彬彬有礼,到渐渐挂不住面子,发展至互相指责、撕破老脸。

一番唇枪舌战后,终究不欢而散——那就是各自面具被揭开后丑陋的真实。

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之前,亲手拆穿精心编制的温柔假象,总会有人受伤。

Richard原以为这样能让Junn老怀安慰,却没想到Junn会因为了解到Alan的真实后而加倍失落。

Junn不去见Alan,可能是因为被真相打击而失望,也可能是以为被真相刺伤而醒悟。

原以为结识Alan是走出过往,实则自己不过是沉浸在幻觉里逃避现实、原地踏步。

Alan是Junn丧子后给自己打的麻醉药,虽能暂别疼痛,清醒后却痛彻心扉。

并非建基于真正的理解之上的温情,不过是虚幻的空中楼阁罢了。

Kai与Junn的沟通,还未开始便匆匆结束;Alan与Junn的沟通,令虚假的美好彻底破灭。

然而影片的意图自然不是要观众从此封锁自我,因此在Kai和Alan两段令人沮丧的互动之后,片中的Richard便成为了灰暗的人际之壁中仍存的那一丝光亮。

片中最勇敢的角色当属Ben扮演的Richard。

不管对象是谁,不管对方态度如何,每一次都是他在鼓励和牵引着别人走出自我圈禁。

爱人逝世后,Richard的脆弱和内疚让人动容,而与此同时体现出的那份坚强,则更让人钦佩。

他也会沉浸在对Kai的追思中,他也会默默地红透了双眼,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沉沦,更没有放弃孤僻自闭的Junn。

痛失所爱,却仍敞开自我,接纳一个痛苦不堪的老人,对话这个充满敌意的老人。

我只能说,Richard身上大概背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人格,在生活黯淡之际,仍能救人与自救。

每一次Ben的无声落泪,都让人喉头哽咽;每一次Ben的温柔凝视,都让人心中一颤。

他坚拒归还骨灰、他温柔地偎在爱人肩头、他默默地在自己的幻想里潸然泪下、他被Alan和Junn赶离餐桌只能看着他们共进晚餐而无奈又俏皮地猜测他们的对话、他在听到Junn拒绝Alan的消息时敏感地认为是Junn在针对自己——每一个镜头都描绘出他的诚恳和真挚。

但他也不是毫无保留。

至少有几次,他也要求Van不能完全实话实翻,在听到Van说出了自己是Gay的玩笑时,甚至有几分恼怒。

但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主动地开口告诉Junn, 我是你儿子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过了四年了。

这就是Richard的勇气和担当。

他无法从内心的责任感和交流欲中逃离。

Junn跟他相当疏离,没有血缘,没有法律关联,甚至没有情感联系。

Kai死后按理说两人更应当互不干扰,但是他却主动照顾起了老人的起居。

明知对方抗拒自己,却不懈地强势地尝试着读懂这个老人的心。

当每个人都缩进自己的壳中,他却努力地朝着外界挥舞着自己的触角。

我猜测,某种程度上,这近乎“尽孝道”的行为,是东方价值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的体现,如同他对筷子的使用、他做中餐的好手艺一样,Kai带来的点点滴滴在四年里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无法抽离,就像呼吸一般自然。

而被人问起再之前的生活习惯时,他也只是稍微想了想,淡淡地说,I can't remember. 对Kai的爱已经向更辽远、更广阔的方向延伸着,仿佛一张巨网,令他和世界的联系倍加紧密。

爱人的离世并不能令爱消褪,反而令他爱屋及乌地关心起Junn的生活状况。

真心终于换来真心,所有的敌意和矛盾都在最后冰消雪融。

一切话都说开了。

Junn坦承自己是嫉妒Richard,嫉妒他来夺走儿子的爱,也告诉他儿女对于父母的老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愧疚之情,所以各人身上的紧缚感,如同原罪一般无解。

但是慢慢地就会明白,压抑和痛苦的日子在人生里总是更多些,看开了,也就明白日子还将继续,明日的阳光还将照进窗台。

两个缅怀着同一个男人的人,跌跌撞撞地探寻着彼此的心灵,终究分享着对这个男人同样的爱而达至和解。

长久以来的僵局,终究不过是因为众人都活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步自封,拒绝倾诉和聆听。

然而最缺乏的也是最渴望的,人人又恐惧又向往的,不过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直面尖锐真相的底气。

我们都希望脱去重壳,彼此接近,如影片结尾时那般,借着音乐,彼此相依,放松身心,轻轻摇摆。

***Kai进入母亲房间并低头闻绣球花(hydrangea)的镜头出现了两次。

一次在影片开头,Kai穿着蓝色衣服,一次在影片中段,穿着黄衣。

而最后Junn登门拜访Richard时,Richard匆匆起床穿上了黄色T恤。

我猜想蓝衣的Kai是Junn幻想里的影子,实际上黄衣的Kai才是真实的回忆。

这里是暗示在Kai去世后,Richard穿上了爱人的故衣。

在某种程度上,Richard变成了Kai...爱一个人到深处便变成了他...***第一篇长篇影评就献给小本了。

写完才知道自己文笔的稚嫩生涩,以后绝不班门弄斧....

 4 ) 引人深思

轻轻摇晃 观看完毕。

找了无数网站终于找到了片源…没有字幕纯靠听,幸好郑佩佩说中文减轻一小半负担…清晰度渣不能全屏,只能睁大眼睛使劲看…剧情简单主要靠情感线和人物关系线,情节层次比较模糊,理解上很费脑子。

总之是看一部顶一套题的强大电影!

主要讨论了面对父母老去,子女感受到的压力和愧疚,以及面对老去,老年人对子女的依靠和对未来必有所失的恐惧、伤感和心存希望。

涉及了文化差异的问题,母亲讨厌儿子的室友,没有什么理由,交了一个外国老伴,有了翻译之后很快就分手了,正如男主所说,她并不愿意去尝试融入、理解。

这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年过六十的中老年人的一种特点,一种更隐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导致这一点的原因之一,电影给出的是面对老去感受到的无力、寻求依靠的愿望。

尽管主角是母亲的儿子的男友,但是同性元素在电影里只起到了一些表层作用,它象征着子女独立于父母的个人生活,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个人生活中的因素子女不愿告知父母,从而成为了阻碍的一部分。

而养老院则是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生活氛围,物质配置齐全、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电影里的评价是桎梏般的鬼地方,而事实上这种鬼地方是心理上的而非地理上的,男主不愿让母亲搬到公寓同住,而即使同住又能如何,思维模式、生活习惯等等,老年人无可避免地在老去中落后于年轻人的生活,这种落后带来的孤独无依感不是单纯的陪伴可以抵消的。

电影把中国人心目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观念放置到一个残酷的境地,对母亲来说,异国丧子、语言不通,唯一友善积极想帮助她的男主是惹她讨厌的,在这个即使有良好的医疗保障和安全的食品卫生的国家,养儿防老的期望到底只是徒增悲痛。

而其中一些争执个人很欣赏,把典型的中国老人的惯性思维和年轻人的想法碰撞,尽管让人皱眉咋舌但的确典型。

演员方面,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个点上去了,所以对Wishaw的表演无暇欣赏,角色个性比较弱化反而主要体现的是身份和一些元素的集合体现,母亲角色也是如此,尽管有性格体现,但仍然是身份和一些特定元素占了主导。

总的来说,切入点很好,但是电影的情节安排和台词上可以做得更好。

不得不说母亲最后的一番话的确突出了主题,但是也的确有些生硬,而人物两两慢跳华尔兹来照应 轻轻摇晃的标题恐怕有些不自然。

内涵丰富的电影,但是表现表达上我个人并不觉得它很优秀。

 5 ) 只是在轻轻地,摇晃。

今天乘着欧盟电影展的东风,和漆小姐去了高端的法国文化中心看了《轻轻摇晃》,没错,就是那部小本和郑佩佩合作的让我期待已久的电影。

导演洪皓也来了现场做Q&A,作为一个越南裔,从伦敦坐飞机来北京参加这个活动还是挺敬业的。

整部电影就像题目lilting一样,从叙事到摄影到对白到氛围,就是一种轻轻摇晃着的柔和感,很多段落还算是有味道,(小本的一举一动都好看到让我颤抖)可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交流过程中,导演说这是一部半自传的片子,自己确实出生在柬埔寨生活在伦敦,母亲也是久久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

他不断提到这不仅仅是一部描述同性恋和出柜的片子,它在着重表述文化与语言的隔阂。

我和漆小姐讨论一番便发现了问题何在。

导演对他要着重表达的东西看的实在有些浅薄,把妈塑造成了一个倔强无理可怜之人,作为一位母亲,丈夫去世,孩子去世,身处异乡,孤单无助,对于孩子的同性恋男友怀有复杂的视角,这么复杂的人物,可片子中的有建树的心理描写实在少的可怜,片子自然上不了很高的档次。

仔细想想倒像是导演作为一个儿子用一部电影来表现自己对于母亲那么多年生活状态的反感与不解。

应该看到的,复杂深刻的文化隔阂,以及导演在其中挣扎的面对它的态度,显得羸弱而冷酷。

附:导演在交流中提到一句话:“因为kai(死了的男主)还太年轻,他完全不懂得其实自己是同性恋根本不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情。

”本人听完以后无限感慨,谨以此句献给一位刚刚离我远去的朋友。

 6 ) Every Christmas I feel so lonely.

原发于自己的LFT,但是被屏蔽了。

因为之前翻译的文的作者PencilMonkey的推荐,我今天下午又没有什么事情,就把Lilting看掉了。

印象里去年绵羊国国际电影节这片子有参,但我当时心里只有Frank。

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看完家长就来召唤视频,手忙脚乱一通幸亏手机像素不好家长又年纪大了没听出来我的鼻音,万岁。

怎么说呢,豆瓣上评论稍显苛刻,我觉得挺不错的。

包大娘(喂)一回头儿子根本不在那里的镜头搞得我一下就懂了,唔。

但其实,看完了之后让我觉得更难过的事情是,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和所爱的人说真话”感到如此恐惧呢。

之前看平常心的时候男主角问他哥哥“我们有什么不同”,哥哥迟疑了好久坚定地告诉他,我们就是不一样。

这一幕才让我心碎。

Istherethatmuchdifferencebetweenus?身边的人,我知道的,都不敢和家长摊牌。

所以这就是问题了,到底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恐惧呢。

就像不敢把考砸的试卷拿给家长看一样,也无法面对他们说出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明明没有错啊,不是到处都在宣传爱是没有错的吗。

嫁给一个傻逼会更幸福吗。

为什么在那之前,我们自己就因为愧疚而无法开口了呢。

难道是因为违背了作为生物一定要繁殖的本能吗。

电影里有不少空镜头,让我看的十分难过,我也不懂为什么。

说不定只是怀念那样的冬天。

冬天永远阴沉的天空和迷蒙的日光。

 7 ) He's my life

凯,对于Richard和珍,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也正是因为凯,Richard和珍这两个人之间才会有看起来那么深的“恩怨”。

凯是谭珍的独生子,也是她身在异乡唯一的依靠。

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女人,而且岁数已大,谭珍对儿子的依赖与爱,也只有她自己能懂吧。

郑佩佩女士的演戏功底真的很深厚很足,在她饰演的谭珍身上,真能看出很多中国母亲的影子:不善表达自己的爱,特别是向儿子表达(到了最后,她也失去了向儿子表达的机会)。

反而总是很擅长让别人产生误会。

而凯与Richard是一对同性情侣,虽然在英国,法律已经对这个群体表示认可,但对于中国母亲谭珍来说,也许是一件天大的事。

不但是有文化差异的因素,无法割舍的母爱也使谭珍对一个俗物谋面的人Richard产生抗拒感,甚至与儿子之间也产生隔阂。

Richard是很希望凯可以很勇敢的向家人出柜的,他希望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对凯的母亲遮遮掩掩。

然而当他亲自面对悲伤的谭珍,凯的母亲,Richard也失去了坦白的勇气。

毕竟凯的母亲对Richard仍心存抗拒,她认为之前儿子“疏远”她的原因就是Richard,而且凯刚刚去世,谭珍的内心受到重创,Richard也不敢再让她受刺激。

尽管Richard试图替凯照顾好凯的母亲,但固执的老年人总是在疏远这个英国人Richard。

即使Richard和谭珍之间有隔阂,由于两人也对凯有深沉的爱——一人是怀有母爱,另一人是怀有爱情。

最终也会相互扶持继续向前走,带着存有凯的点点滴滴的回忆。

时间总是好的疗伤大夫。

这部影片富有生活气息,甚至带给我一种纪录片的感觉(是太真实细腻了吧),演员们的表现自然也是很优秀的,郑佩佩女士的自然实在,本喵的敏感细腻,都是影片的看点。

影片中,故事发生在英国的冬季,但不会给人带来冰冷的感觉。

电影的场景基调是温暖的:公园里的树木;艾伦送给谭珍的花束;养老院的墙壁;谭珍喜欢的CD;凯与Richard同居的房子;Richard亲手烹饪的中国菜......我能感受到当中人们呼出的气息都是暖和的。

这个故事哀而不伤。

 8 ) 小本啊小本

记得几年前,刚开始看到《The Hour》的时候,我就想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主呢?

明明情节都进展到用诗歌表白了,彼此间却还是没有一点爱意涌现,甚至一季都要结束了,我却还在怀疑男主到底是不是gay。

那种长年西装马甲的文艺青年形象,就像是烙印般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Freddie自顾自的喋喋不休,理智却又情绪饱满的咄咄逼人,你不由得想象,在这副柔弱的身躯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这是我对小本的最初印象。

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看了很多小本其他的作品。

从孤独天才的杀人犯到复杂霸气的英格兰帝王,角色千差万别,我却始终能从中感受到些微的只属于小本的色彩。

那不可言说的孤独,想要从孱弱的身体下爆发出的骇人力量,让人不可忽视的同时,却也忍不住心生不舍,心疼他的过分坚强。

然后,到了《Lighting》,小成本独立片,小规模上映,却因为是他公开出柜后的第一部影片而变得意义非凡。

这不是小本第一次演同性恋,却是最让我感觉舒服的一次。

和他的眼泪相比,沉浸在爱中的微笑才更让我动容。

看着他和爱人躺在床上,互相凝视,互诉衷肠的时候,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那双眸中快要溢出来的深情,爱人之间不经意的小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最让我欣喜的是,小本在里面流露出的柔弱一面。

他可以赤裸着身体在爱人身上翻滚,恶作剧地伸出手拽掉胸前的细毛,也可以忍不住落泪,恳求离去中的人再闻一次自己身上的味道。

这样生活化的小本,让人想要隔着屏幕去拥抱一下。

看着小本雪白的身体,我总忍不住恍惚,觉得还是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年,可是一抬眼,脖子上两道深深的细纹却把我拉回了现实。

尽管容颜依旧,小本也早已跨过而立之年了。

低调、谦逊、羞涩的特性没有改变,但真实生活中,小本一定是个有自己想法的成熟男人。

作为影迷,不能强求他什么,但只要小本对表演热爱的心不变,更多更好的作品一定会不断呈现,至于私下的生活,就留给小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9 ) 淡淡的爱情,淡淡的感动

听着Jolene写这篇真正意义上的影评。

淡淡的吉他,淡淡的嗓音,不疾不徐,就像这部电影,一切都淡淡的。

悲伤淡淡的,快乐淡淡的,散发淡淡的忧伤。

我不知道电影的技巧,就说说心里觉得这部电影最让我深刻的特点吧。

是他们的眼神和一些小小的细节。

珍和凯先出场的。

那时候凯处在要不要和母亲出柜的纠结和紧张边缘,而珍,处在抱怨儿子把自己关在这里的生气情绪中,用她的话来讲,叫作“囚困”。

凯的眼神里充满了深深的,从头至尾的愁苦,以及烦闷。

刚开始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总是这么轻易地就对爱他的人发火,对母亲的抱怨,对理查不经意的口误,都表现出莫名其妙的强烈的怒火。

后来当理查听到珍不想再见亚伦的时候,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生了气,说,就是因为你不肯融入这里的文化,才给了凯巨大的压力。

这里让我理解了凯怒火的来源,一边是失去父亲的孤独的母亲,一边是陪伴了自己四年的挚爱,他实在是不敢赌,这样无奈的境况让他发疯。

任是谁都会发疯吧。

珍从一开始眼里是不开心和担心,即使是和亚伦在一起的开心,也是淡淡的,暂时的。

面对儿子以外的别人时,总觉得她的状态是游离的,只要一想到儿子,便会涌起巨大的悲伤,儿子的死让她更孤独无助,身边陌生人对她莫名其妙的好让她困惑和怀疑,甚至是愤怒,愤怒到不能觉知自己,不能觉知身边的爱。

后来到凯的房间里,眼神里满满的想念。

一次又一次,面对理查的好,她慢慢学会了接受和理解,眼神从愤怒转为了理解,从夸他做中国菜好吃,和理查争得了儿子的骨灰,以及最后看到理查熟练的用筷子煎培根时,听到理查的痛苦和后悔以及对自己儿子的想念时,她终于明白,儿子是遇到了一个多么好的爱人,终于能够释怀。

理查的眼神从头至尾令人动容,满满的委屈,满满的不知所措和歉意。

恋人的母亲对他没有理由的讨厌,造成了恋人向母亲出柜的障碍,因为自己那天的失误,恋人车祸离去,因为自己房子不够大,让恋人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竭尽所能帮助珍希望她能融入这里来达成恋人最后的遗愿,而珍却不肯接受。

小心翼翼的说话,即使是珍听不懂英语,在说到不该说的话时,还是会小心翼翼的,珍一生气就开始抱怨自己搞砸了所有事,请来翻译珍却以人太多为由让他离开,珍要来看儿子的房间,为了不让她看到他的东西起疑心伤心,便说是自己实在受不了先前的小房间而在凯一去世就迫不及待搬来他的大房间,珍责怪他,为什么要搬得这么快,他低着头默默承受所有委屈。

凯怪他说话不恰当,他小心翼翼地道歉。

一切的一切,理查让人心疼。

珍是悲伤的,理查的悲伤并不比珍少。

他忍不住哭了很多次,只要谈到凯,总是抑制不住的啜泣,总是隐忍的,一言不发,默默坐在一边,尽力帮忙。

天知道他的心碎有多少。

后来当珍终于接受自己,珍用中文说她的释怀,理查用英文说他的想念,此时终于不再需要翻译,他们终于明白了对方,让人动容。

最后理查终于可以痛快地哭出来,在珍面前,坦坦荡荡地,诉说自己对凯的愧疚和想念,凯走了之后的日子,他一个人,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影片从头至尾都是克制的,没有极大的起伏,爱情线部分只有床上的部分,二人光洁的身体,淡淡的絮语,唯一一次,是凯在走出房间,准备向母亲出柜时,身后的理查哽咽地请求:“可以再请你轻嗅我的胳肢窝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动作。

”凯匆匆离去,没有回答,之后永远不回再有回答。

最后一幕,是凯在车祸前问母亲是否愿意去家里吃晚饭,母亲珍回答说好啊,凯说,那你来做饭,珍回答,好啊。

镜头一转,再也没有凯,只有珍一个人站在窗前。

我想,她回答“好啊”的时候,应该已经是接受的了吧。

在疗养院里游离的珍

儿子离开之后来到儿子房间的珍

请母亲珍去家里吃晚饭时的凯

被珍赶到一边的理查

 10 ) 我只是为了推荐小本的眼泪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同志电影,影片里母亲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儿子是不是GAY没有直接关联,小本与小梁子的爱情起码从影片呈现上来看也不是那么深刻。

这是影片究竟想摇晃的是什么很让人费思。

当然,就像影片介绍的那样,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两个人因失去了同一个挚爱后互相扶持的事(这话说得也有点牵强,权且把多愁善感的小本照顾佩佩麻麻的动机是因为他只能藉此想念死去的小梁子)。

整部影片都很平淡,这不是褒义也不是贬义的评价,总之就是很平淡,实实在在的平淡。

但喜欢小本的人还是可以看一下这部影片的,小本在该片中飚了很多tear居然没让人觉得做作,可见这真是一个好演员。

小本会是个真正的GAY吗,I HOPE SO。

影片拍得很干净,冬季略显萧条的英伦在画面中意境十足,我想什么时候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那样的画面里散散步,希望有那么一天。

影片有几处还是比较动人的,譬如小梁子为麻麻的事烦心的时候,小本伸手舒展他紧锁的眉头,再譬如两人在滚床单的时候,那画面实在是干净,尤其是两人都睡眼惺忪头发散乱地随意耳语时,让我不得不坚信他们的爱也一定纯净如此。

《轻轻摇晃》短评

http://www.meihaodeyitian.com/file/32635#

6分钟前
  • WJN
  • 推荐

分镜剪辑和演技真的都太好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设计在两条线里都做的好好。但是非常容易短评说的,最后的十几分钟破坏了全片的小心翼翼的温柔。最后这段独白真的太差评了。非要上这种会好好活下去的价值观是做什么。。。

8分钟前
  • 咸鱼
  • 推荐

[3+] 還好是很溫暖的,小品戲捉到小情小趣小細節是很重要的,而且導演對色調、光線的掌握實在不錯,不過我漸覺自己對此類電影無感了。

13分钟前
  • cowb
  • 还行

感觉太文艺了,不喜欢

18分钟前
  • Evil freedom
  • 还行

台词和表演太舞台化了,感觉都放不下身段。摄影颇为考究,朦朦胧胧,有种疲惫的忧伤之美。憔悴的本猫太叫人心疼了。

1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啊,我心都要碎了。轻轻一晃,留下涟漪还未散去。

24分钟前
  • 深山松下客
  • 推荐

想像不出初小本之外谁还能演这个角色,温柔到了骨子里,我本来不想周日晚上看太严肃的电影,只想点开看看画质,结果被开始不久后他那句"He's my life. Don't translate that. She doesn't know."一击戳中,再也不关不上了

25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可能因为新人新作,剧本什么的确还有瑕疵。但是能触碰到心底深处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29分钟前
  • 林小七
  • 力荐

本卫肖和郑佩佩的神奇组合。小本奋力替交往四年后意外身亡的华裔男友阿凯在伦敦照顾完全不懂英文的老妈的小故事。鸡同鸭讲的两人,东西文化的隔阂,共同面对失去挚爱的痛苦。本卫肖的哭戏太戳心肝,简直复活节岛的石头人看了都要抹泪哦!

32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还行

摄影加剪辑加卫肖同学的演技

37分钟前
  • 木叶
  • 还行

没看过也要给五星,只因为本本!

41分钟前
  • ali和axl
  • 力荐

打着同志爱人与母亲沟通不畅的旗号,结果发现侧重点可能在东西方文化关于养老的话题。作为习惯养儿防老说法的东方人,虽然我也不赞成把赡养担子交给年轻人,但从年轻人嘴里明确地说出,你的不独立性和依赖性给了你儿子很大的压力。就仿佛你天天对你小孩说的“你要再不能独立,我以后要是走了你怎么办”一样倒错。当然白发人送黑发人也不奇怪。我也能理解理查藏掖着的感情连对方死后放声哭似乎也得忍着是很遗憾。不过最后你瞧说开了其实反而更方便人老太太理解你不是吗?另外一个我个人以为逻辑不洽的是人柬埔寨华裔老太太老公还是法裔呢,在英国也挺长一段日子了,就语境来说不会写不会说也该学会听一些简单的英语了吧,还非要听那EBC翻译叨逼叨逼,最后还假装大和解。我真的是以为最后会演出她其实全部都听得懂这个梗,结果还是没有。无比乏味。

46分钟前
  • poo
  • 较差

画面太美,生肉也看了

48分钟前
  • 渡边Azalea
  • 推荐

关于同性爱人的死亡,联想到了纪录片《再见,我的新郎》;关于Gay与母亲的问题,前不久刚看了《面子》(母亲都是不会讲英语的华人);只不过,相比我想到的片子,《轻轻摇晃》就拍得有点小家子气了:全片几乎是室内对话戏,有蛮多都觉得拍得不够高级,一句中文一句翻译一句英文一句翻译…听得有点烦…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3.27@ HKIFF. 五星太昧良心了,暗搓搓地改掉了……导演根本不会讲故事,而且恰巧是对跨文化这个主题的表现最薄弱。总的来说是个60分的伦理片+80分的喜剧片+532947384627分的porn。60分的导演&编剧,75分的摄像,282462839187分的演员。【这片子要是给李安来拍一定特别好看

53分钟前
  • isolde
  • 推荐

剧本没意思,冲突不明显,台词念得都很假。

55分钟前
  • 子虚乌有亡是
  • 较差

对设定背景都感兴趣,心痒痒,很期待,看完之后觉得根本就是隔靴搔痒,完了那个大大的痒还没骚到,还时不时被小树枝捅上几下不舒服,啊呀真是不爽!不爽!

58分钟前
  • 台风俱乐部
  • 较差

沉重亲情问题在导演的力有不逮之下让观众的心轻轻摇晃。

59分钟前
  • 瞎说
  • 较差

全片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女翻译的那一句“Lazy bitch!”。台词很生硬,演员讲得也别扭,总之看完的观感就是怪怪的。

1小时前
  • 凉水
  • 较差

轻轻摇晃,不要停止……

1小时前
  • L.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