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社会主义
Film Socialisme,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电影(港),Socialisme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Catherine Tanvier,Christian Sinniger,帕蒂·史密斯,Jean-Marc Stehlé,Agatha Couture,Mathias Domahidy,康坦·格罗塞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0
简介:这部影片被形容为一部“三个乐章的交响乐”,片中集合了几位有着不同国家、种族背景的角色。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艘地中海豪华邮轮上,游轮行经六处著名的欧洲神话故事遗址,其中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希腊、敖德萨、那不勒斯、巴塞罗那。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说着不同语言的乘客在这里相遇。主要角色包括一位来自莫斯科警察局的探长,..详细 >
社会主义还是达达主义呢?还是达达社会主义,或社会达达主义?或者戈达尔说,我纯粹是在总结我的电影语法
欣赏不了了。。。。
我们操蛋的马克思老师叫我们写这部电影的影评!!!
老爷子好好炫技不行么非得扯zz
本片一定不是戈达尔最成功的作品,但一定是戈达尔最深刻的作品(至少之一)。除了在本片中出场的Allan Badiou之外,戈达尔调用了德波的异轨技术,或许还有奈格里的诸众思想,而其深思或许在于:如何在社会主义的政治框架下开辟和容纳奇异性的可能空间,并建立其与历史性生成的关系。
这种东西也只有这种大师敢拍。。。。。。
大银幕重看@23rdSIFF13
#siff 729 电影的“社会主义”看来是破坏性的再分配,其实也并未丧失视听的魅力(特别是海上的段落),但越到后边这些个群魔乱舞的欧洲问题就越令人厌烦。
戈达尔越走越远越走越决绝。
一知半解,之后有大银幕的机会一定重看。存在主义小诗、CCCP、高饱和度负片效果,影像很独特。One is part of the otherThe other is part of the oneand there are three people
新浪潮的极致?
从一开始角色之间因各自视点而冲突,再到后来让角色各自的视点共存,甚至会让我们以为这部戈达尔是理想主义的,但最后那枪击声和孩童的惨叫让我们知道戈达尔的忧虑依然凝滞不去(毕竟戈达尔的思想总是带着虚无主义倾向)。每次出现那交响乐的"震颤"都是战斗开始的响声。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只有在戈达尔的手上才能真正地活过来,并发挥出战斗的效力
说不出好坏 只能说看不懂~~
Cinefan forever Godard DCP 60$ AC 第二次cinema觀影第一次三個keywords useless subtitle(傳說中JLG的Navajo English ver😅)Godardian video essay, experimental film, male domination world上半大導演豪華郵輪vlog下半支離破碎劇情片,本人自制的Navajo English subtitle是他多年拍片的中心思想,音畫不同頻到本片的音畫字幕皆不同頻都在証實Godardian可打破流行電影之頑固老規矩,後續創作《再見語言》與《圖像策》更見一斑
看不懂😁
戈达尔错以为是持摄影机的人。
8.0/10。①正如工人在资本家面前缺乏自由,观众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电影里也会被明确的情节操纵,无法自由发散。所以片名为电影社会主义,指的是这片是关于「自由感」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再见语言》《影像之书》也是“电影社会主义”)。②自由感的营造:双声道不同内容/数字影像/声画分立/突然消音/停格/卡带/过曝画面/断裂的剧情等(同质于《再语》与《影书》)。③预告片以几十倍速播完全片,虽让观众完全无法理解情节但影像旋律却挺和谐,所以这种形式与正片的「自由感」吻合。④某种程度上同质于《爱的挽歌》的问题:影像的信息量可以处理地更少更模糊一些,现在各情节段落处理地太具体了导致影像难以视作彻底的旋律,而是充满了信息过载感。
只想学喵叫。。。
sfc上海影城在电脑上拿出来翻翻,突然发现也许戈达尔的方式也是一种把电影留在影院的办法。
2010/11/28 9:40pm Th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