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新中国伟人毛主席的元素很浓。
像、抽烟、大炼钢铁、军大衣,很多元素在。
还有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都有,其实与叶眉还有点浪漫主义。
还有台词里提到列宁的电影——这也说明是一种象征意味。
在2000年这个千年之交,也是呼唤改革伟人的一种希望吧。
中华民族几千年,从神话里夸父逐日,再到三皇五帝,再到各朝代一个个为民办事的伟人,有些我们知道名字,有些我们知道,铁肩担道义,这是中华魂之所在。
2、最后一集龙集团的溃败显得仓促,但是也是一种立场,这一出戏本来就是省里要换掉龙的计划。
也许还有一点导演的讽刺意味。
也是代表着导演对改革的悲观。
3、还是最后一集,这一集是整部剧的精神内涵的集中展示。
核心是为老百姓做事,一是粉身碎骨浑不怕,二是无悔无怨。
一,原著中的许怀琴并不支持罗成,她是龙福海的忠实打手,电视剧中马立凤开会时攻击罗成的那些话在原著中多出自于许怀琴之口。
马立凤擅长做具体工作,长于钻营,善搞夫人外交,但是原著中的她很少跟罗成发生直接言语冲突,背后捅刀子和游走在天州主要领导的夫人之间大搞合纵连横才是她的强项,孙大治和老婆闹离婚是她说和的,为了打探自己两个亲弟弟的案情多次到公安局关局长家打着龙福海的旗号给关云山老婆画饼。
二,龙福海的夫人白宝珍并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而是市妇联主任,市人事局长白宝贵是她亲弟弟。
白宝珍在原著中也是人物关系网的一条线,和魏国白宝贵万汉山关系十分密切。
从原著中可以判断出,龙福海对万汉山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是很欣赏,万汉山能当上县委书记跟他会按摩捏好了白宝珍的肩周炎关系很大,原著中万汉山落马之后龙福海动不动就要拿万汉山来揶揄白宝珍。
三,原著中最后龙福海去党校学习,罗成主持天州工作,他对许怀琴、马立凤和龚青琏这几个龙的忠实打手做到了既往不咎,罗成主持工作后马立凤甚至找到罗成在罗成面前痛哭流涕,完全没有电视剧结局时的那般强硬蛮横。
实际上马立凤和龚青琏这两个人段位很低,只有耍耍小聪明的本事,毫无政治智慧可言,也正因如此,皮部长调查匿名信事件的时候首先找他们两个个别谈话,因为他俩道行最浅,易成为调查的突破口。
龚青琏开会讲话经常不得要领,给龙福海帮过不少倒忙,龙福海给他画饼许愿了一个政法委书记之后他便着了龙福海的道,马立凤在和皮部长个别谈话的时候居然天马行空的编起了谎话,一步步掉进了皮部长的彀中,二人的智商下限由此可见一斑。
四,孙大治有个情人叫艾小丽,是机关打字员,电视剧中对这件事虽然只字未提,但也在一场戏中进行了暗示,关局长到孙大治家汇报工作,进屋第一句话就是:“怎么一股化妆品味啊?
我记得嫂夫人是不化妆的。
”原著中艾小丽当时就藏在孙大治家的卧室中。
五,叶眉在原著中还曾经跟省委书记夏光远的儿子夏飞关系暧昧,叶眉人设很讨人厌这不假,但是她扮演的角色并不是龙套。
实际上叶眉的能量很大,文章文笔老辣且人脉很广,并且她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是罗成的崇拜者,她是罗成在天州打舆论战的重要武器,原著中龙福海为了跟罗成打舆论战动辄将宣传部张部长叫到办公室和家里面授机宜,双方都十分重视对舆论阵地的争夺。
六,在事关生死的最后一场常委会上,电视剧里孙大治许怀琴贾尚文都站在罗成一边,在原著中的会上许怀琴跟龙跟的最紧,孙大治和贾尚文选择了弃权,残酷的1比9,电视剧已经将其改编的非常友好了。
七,这部电视剧对原著人物进行了删减整合,让故事情节更加精炼紧凑了,剧本去掉了原著中的赵彪和赵平原父子,将赵彪与曹部长合二为一,将赵平原与龙少伟合二为一。
八,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觉得罗成脸谱化严重,在工作中只会横冲直撞,实则不然。
将电视剧和原著刷过几遍之后你也许就会发现,罗成做事雷厉风行但并不莽撞,他是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对龙福海进行针对性爆破。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他是怎么用非常手段拿下的万汉山?
是怎么反守为攻应对的匿名信?
罗成做事手段非常老辣,可以说完全不逊于龙福海,政治智慧甚至比龙福海更高。
龙福海在天州经营多年,树大根深,上下关系网盘根错节,罗成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处于了被包围的状态,一张越收越紧的网在时刻笼罩着他,所以他开始有计划有意识的对龙福海开展定点爆破,从调查龙福海题字的非法出版物到曝光西关县虚假繁荣,从拿龙福海的亲信万汉山开刀到最后勇闯黑三角,他心里清楚,他如果不把龙福海彻底爆破掉,他就是下一个郭市长。
换言之,或许从本质上来讲他就是带着夏光远的尚方宝剑来的天州。
B站上有一位up主从公务员面试和人际沟通的多个角度对这部电视剧的很多精彩细节进行了破茧抽丝般的分析,名字叫“直击面试专访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接近神剧!
已经过去两周了,我再来写影评依旧记忆如新。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最佳角色龙福海书记,一颦一笑都值得深度揣摩和模仿,堪比《岁月》里的闻庆臣局长,真实、严谨、有深度。
只4星原因是影视剧的前半段还可以,后半段剧本有问题,情节脱离了现实,另外罗市长这个角色也脱离了现实,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都应该比较清楚,真正想办实事,要到一定高度,在抵达的路上要讲究方式方法,不然过刚则折。
另外,这个影视剧的罗市长也有一些现实中清官的影子,比如陈行甲的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我当时看到了罗市长,就浮现出了陈行甲书记,感觉世间还是有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官的。
陈行甲的自传很真实,里面讲他英语好,所以被调为县/市的对外招商局工作,这个情节在曹德旺的《心若菩提》中有写到,当时那个年代,各个地方都要对外招商引资,需要英语好的人,发展机会更大。
一二把手间的矛盾,发展与公平的矛盾。
这也都是官场剧的母题了,从这部剧来看前者是亮点,后者略显不足,以现在的角度看本剧仍旧是青天大老爷的叙事,好像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坏人在做对,事情只要按照沙书记的指示干早就解决了。
但问题真的只是那一两个贪官吗,龙书记下面的人真的会全是些草包恶霸吗,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发展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性的工程,如果真的有一条明路摆在眼前,那相信一把手也不会不做。
好在无论主角配角都演技在线,几场常委会表决尤其精彩,整部剧除叶记者略感突兀,不过也无伤大雅,即便在00年代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政治反腐剧。
既然说到官场反腐剧,那就不得不提《人民的名义》。
大家都说这部剧远强于《人》,我这里要给《人》辩驳几句:首先配角来看,这两部剧都非常出彩,但高育良和李达康的表演显然更胜本剧其他配角一筹,更不提侯勇老师影帝级别的开场了。
其次大风车的设计倒是真有点像改开留下的纠结难题,产权到底属于工人还是山水集团,这确实是一个难解又复杂的问题,这里要q一下另一部剧,胡玫导演的《忠诚》,里面的轧钢厂也有这种感觉,都比本剧的几个设定要好。
最后说一下主演,大家都看的出来,陆毅被沙书记秒到渣都不剩,演演偶像剧耍帅还行,但演这种正剧简直就是一股小人得志的德行,可正是这股味儿反倒现在让《人》这样一部反腐剧拔上了一个高度,这里不是玩烂梗或者标新立异,而是真的很难在反腐剧中再找出如此反差的演员阵容,真不知是导演故意安排,还是天作之合。
本剧主要表现一位具有改革进取心的强势官吏为了心中的人民正义下到地方担任市长,凭借自身能力与人格魅力打动基层和部分原站在对立的常委,最终突破顽固恋权伪善的市委书记重重阻力,闯出一片天。
本剧年限较远,但常委会上争论、会后角力、基层官员处境、部分官民间的事件都非常精彩、接近真实,具有启发意义。
看过此剧后,对于过去的电视剧质量、过去的社会环境以及对照过往,如今的种种变与不变(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有政治、有经济、有人治)都有了新一个层次的认知。
最后想说,演员颜值真高。
我喜欢看老剧,而不喜欢看新剧。
因为老剧的演员是真的,干啥是真上,新剧的演员是假的,可以抠图、配音、用替身。
如同剧中一个真干事的市长和一个搞虚假的书记。
剧中真真假假,有人不敢说真话,有人偏要说假话。
有评论说:“剧中什么都是真的,只有这个市长是假的。
”这便是这部剧中的风气,政治腐败,看似安稳的局面下风起云涌,龙福海搞一言堂,挤走了上任市长,罗成初来乍到,如何破局?
1 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真理,即便是强势的龙书记,他也要认事实。
罗成在太子县调研,太子县县委书记万汉山欺上瞒下,上报虚假信息,各项指标有巨大水分,便成了龙福海集团的一个突破口。
2 民心。
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是记在心里的。
罗成上任解决群众上访的各项问题,为拴娃家宅基地被占主持公道,补发教师拖欠的工资,平息国企职工闹事。
每一件都办到了实处,解决了群众的困难。
3 人才。
想干事,没有人是不行的。
罗成再强,一个人也是独木难支,他光有百姓支持是不够的,他还要有高层支持。
在罢免万汉山问题上,他先通过人大的评价投票,后在常委会上,以辞职要挟必须通过罢免万汉山的决定。
这个时候的罗成是势单力薄的,他只能走这一条路。
将心比心,罗成是一位好市长,洪主任帮助他了解天州市情况,贾副市长开始支持他,组织部长许书记支持他,政法委书记孙大治也算支持他,公安局长支持他,调研时也收获两员大将:太子县县委书记焦天良、西关县县委书记孔亮,生活上小田帮助他,舆论上小叶帮助他。
有了这些人,罗成才有力量做大事。
4 魄力。
罗成一直坚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成,他有魄力。
他对孔亮说:“你要在一个理顺的好体制中,才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在一个没理顺的环境中,就做一个不好不坏的人,都那样,那还有什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呢?
都风调雨顺了谁不会干,就是要在风不调雨不顺的体制中,才要去射,去补。
”他敢做、愿做一个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式的人物。
所以,在结尾他一个市长下巷道救工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5 龙福海集团有致命弱点。
老龙在管理上还是有能力的,很有威望,他不贪财但贪权,他是政治上的腐败,但比经济腐败还严重,他会带出一个长歪的班子。
他手下的人很有能力,但都走了歪路。
马立凤,包庇兄弟杀人,和龙福海关系不清不楚;魏国副市长,经济腐败;万汉山,经济腐败;魏二猛,经济腐败,欺上瞒下。
他们都有抹不去的污点,他们越掩饰,越能暴露出他们的弱点,抓住弱点,便能一击即溃。
这便是罗成能够破局的关键因素,每一点看似简单,都需真抓实干下苦功夫。
真希望多一些罗成式的干部,为老百姓做实事。
看完此剧,不禁感慨:“贪官奸,清官要更奸。
”说个题外话,万汉山这个角色我是真喜欢,影帝级表演,金句频出,关于干部升迁的那一段话更是鞭辟入里,对人心的把握极为老道,心态还稳得一批,喜欢打拳,还会推拿,身体倍儿棒。
他要是走正道,还真做一番事业。
要不是受贿巨额资产被发现,罗成还真难扳倒万汉山打开局面。
罗成虽然理想化了点,但是在张丰毅的精彩演绎下显得层次感十足、人物的形象非常饱满,看得我正气凝然。
龙福海老谋深算,政治嗅觉灵敏,各派利益协调和控制得非常好,自始至终都牢牢把控住市委常委,同样演绎得非常精彩。
万汉山智商情商了得,在太子县就是土皇帝,牢牢掌控住了县里各级干部的心里痛点和要害,尤其在11集里把从政的心理和年龄焦虑分析得入木三分,实在让人大呼过瘾。
其他角色譬如:马立凤、贾尚文、孙大治、皮部长、魏国、洪平安等等也都各有亮点,可以说很精彩。
可惜有两点败笔,第一是叶眉这个角色太过于突兀,完全就是一个傻白甜的角色,缺乏逻辑和常识,可偏偏这个角色占了大部份篇幅,尤其最后一集她和罗成的感情戏简直让人尬得抓地板,偏偏要下到煤井里,难道不知道煤井、隧道里不允许女人进去的吗?!
这是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吗?!
这里扣掉一分。
第二是结尾太过于仓促,马立凤、龙少伟、魏国等这么出彩的配角寥寥几句就带过了,最后一集宁愿把大部份篇幅都给叶眉向罗成表白的感情镜头都不给其他重要配角更多交代,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这里必须扣掉一分。
评论仅仅代表一种逻辑推理和猜测,不代表对现实的判断,仅供参考。
所有逻辑推荐仅仅根据剧情设定的格局猜测,如果剧情虚构的成分较多,那么就当我放屁行了。
现实里面有没有罗成这样的干部呢?
说实话,本人从未见过。
过着和尚道士一般清心寡欲的生活,做着高危风险的工作,拿着仅仅比屌丝多那么一点的收入。
一般,不排除有理想主义者或者傻逼会选择做这样的工作。
那么罗成是不是个傻逼呢?
从电视剧反映的内容看来,好像不是。
从头到尾,罗成做着高危风险的工作,但一直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态度。
罗成的图谋是什么?
钱,好像不是。
美女,也好像不是。
貌似从剧中情况推断,唯一可行的解释是罗成的政治野心---不甘心做一个棋子,想往上走做个下棋的人。
这部剧很明显是夏书记的一盘大棋:一箭双雕的大棋。
既让罗成下去打破了龙书记一统江湖的天州格局;又打破了既得利益,推进了改革进程。
那么罗成究竟是否算一个合格的改革者?
很显然,不算。
具体从剧中细节可以考证,做事用力过猛,过犹不及特别在天州黑三角开发区煤矿关闭的决策上,是不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际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财政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低成本的发展经济搞GDP。
在这个问题上,我倒是非常佩服龙书记的观点,那就是要着重解决安全生产问题,而不是马上把开发区进行转型当然龙书记也是一个光说不做的典型。
罗成的搞法虽然从底层的观点会得到认同,但同时也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引发了太大的社会动荡,使得改革本身从推进上来说是不稳定的,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天州当时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程度并不符合那么夏书记为何还要派罗成下去呢?
很显然这种猛打猛冲的风格夏书记非常赏识,对于夏书记打破天州格局的目的非常适合。
那又回到开头的观点,罗成可能并非傻逼,大概也猜到了夏书记的意图,随行就市,顺水推舟的就做了下去,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从奴隶变将军对于本剧的结局,罗成一统天州,其实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结果。
至少从本人的观点看,罗成一统天州,继续贯彻其自身的风格,一是不符合天州实际情况,二是最终这个格局与一开始龙书记的格局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一个比较专制缺乏民主的格局。
以罗成的性格,在某种程度而言,或许还没有龙书记刚到天州那阵对决策的火候把握那么好。
如何在民主与执政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剧没有回答,也给观众留下了比较大的现象空间。
2003年拍的电视剧,没有在各大卫视播放,却在今天网络见到,只能说来的太晚也来的正好。
最精彩的还是剧情,虽然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夸张,但毫无违和感,主演的角色也正好比较体现正面阳刚的气质,剧中揭露的事件放在今天,这SC我很担忧是否可以通过,主演的人设正是我们需要的好的leader 形象!
但愿这个角色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上,更要在现实中可以触摸!
去年有个朋友带我去了他们在朝阳门SOHO的小讲座活动。
我忘了那天的主讲人叫什么名字,讲的是“罗伯特议事法则”如果要想形成一个“集体议事”的结论,那么这个集体人数一定是单数,所以你看到现实中不管是省市的常务委员一般总数都是单数。
但是这部电视剧里是双数,10人。
现实中这样的市长可是真不多,能主持公道就已经累的不行不行的。
毕竟大环境要求人必须那么做,而不是可以选择怎样做。
虽然槽点很多,这部剧还是让我停不下来追完。
我不喜欢罗市长的风格,也不喜欢叶记者的性格,我最喜欢的是那位关局长,他看的很明白,也做的很规矩,有方有圆。
第一集觉得很无聊,从罗成下乡开始好看,看的时候觉得罗成这样的不真实,结果查了一下还真有人民群众随时能找的市长。看完了还是觉得罗成像包公,最后和叶眉的对话指出体制问题,但罗成也只能做自己能做的事。刚开始觉得罗市长好低情商,当面训斥副市长和下属官员,得罪这么多人,还有人会帮他吗?再看一次发现,如果他要快速突破,只能快准狠的击破老龙的左膀右臂。破局不容易,有狠劲,还要有运气。
虎头蛇尾
有评论说全剧其他人都是真的,只有市长是假的。
当代版官场现形记,各级官员形象都入木三分,可惜最后一集太仓促了,看得让人不爽
大胆,怎么什么都说出来呢
略显夸大,尺度不小,尤其是政治腐败,有些地方虽点到即止,也比现在拍的各种隔靴搔痒强太多了。女记者这个角色处理的不好,演技更差,见谁都直呼其名或者“哎”,找死拦都不住,带资进组吗?舆论固然重要,但这个人不能自我自大。
以前还拍个青天大老爷的戏安抚一下民心,现在装都懒得装了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官场上的虚与委蛇、阴奉阳违、跟风站队、形形色色都很真,正派的很多作为都很假,演员们的演技很不错
讲话的艺术,值得学习了
男主太伟光正,反面角色又显得太无能,但是道出了很多如今无法再直言的官场不正之道。20年前这种反腐剧群星闪耀,现在倒退了好多。
國企改制、小學沒錢、省委調查組、小煤窯礦難、太子糊塗、女人添亂......論中國官場劇唯一模式之生產。
开会谈话句句都是阴谋阳谋,细致又精彩。唯一的败笔就是叶大记者,哪哪都出现,谁都要看她脸色,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一把手呢。。。
改革最难,难在人性。既得利益者,成了改革的叛徒。
名场面:龙书记点烟、万汉山打拳、马立凤送肠、小倩开门、叶眉拍照。节奏比较快。
一部难得的好剧,真实又发人深省!
正剧的套路都大同小异。
高评分都是情怀分吧。流水账一样的剧,还喜欢搞一些暧昧,那个什么记者是带资进组的吧,简直一塌糊涂。
剧情有点狗血,编剧一般,有太多情节不严谨,结局仓促还不足以颠覆这部剧,整体的剧情就是一个大缺陷,看这评分,心里落差极大,其中也没有高深的的较量,都是表面的摔摔打打,木意思极了,对我来说,能坚持看完已经很不容易了,推荐1996《官场现形记》
本来想给5星 但因为叶眉扣一星
有点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