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跳舞吧!
大象》。
因为评分很低,起初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舞蹈爱好者,因为它讲的是跳舞的故事,而且也有专业舞者参与其中,便本着好奇心一探究竟。
▲《跳舞吧!
大象》确实,电影本身有很多问题,比如剧情俗套、转折生硬、硬熬鸡汤、贩卖梦想、消费胖子等…但是,观影过程中还是有那么几个点戳中了我,让我鼻子发酸。
影视作品,是对生活的提炼和艺术化处理。
尽管这部电影的处理并不十分理想,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见生活,获得某种启发和共鸣。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被作品打动,从来都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自身,而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己。
所以,这里不讨论和评价电影本身,只想说说这些点。
🐘01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直到大学毕业前,我几乎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想要做什么。
我只是,顺利地学习、升学、工作。
偶尔尝试一下似乎有点感兴趣的东西,也只限于浅尝辄止。
当初入工作的新鲜感和经济上不再依赖父母的快乐渐渐化为了平淡,日复一日的枯燥,时时让我觉得空虚、乏味和沉闷。
渐渐感觉自己的活力和灵气都快要磨没了,就像一株植物在一天天地“枯萎”。
我感受到心里有一股劲儿,像茶壶里煮的饺子,倒不出来,憋得难受。
我不甘心。
然而。
虽然偶尔有爆发,跟随自己的心,做一次当下最想做的事,但总体上还是在战战兢兢地、一点点地试探着改变的可能性。
毕竟,“脚踏实地”才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我羡慕电影中的黎春夏,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可以像傻子一样,不顾一切地追寻。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问后果。
当闺蜜芊芊质问她:“你现在应该做的是那些成年人做的事情,减肥相亲挣钱买房,你听明白了吗?
”她说:“这十几年我躺着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我耳边絮叨,说,北舞附中还没考上呢,咱们那支舞还没跳呢。
就是这些话让我醒来的。
”
▲黎春夏和姐妹们在疲惫忙碌、一地鸡毛的生活里,依然愿意相信自己,去争取一次。
没错,这是傻,但是许多人连这种傻的勇气都没有,而是从一开始就放弃了。
而这,并不比她高尚。
想起《月亮与六便士》 中的银行家查尔斯,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放弃一切去追寻,直到生命的终结。
▲《月亮与六便士》于他们而言,有些东西,是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
若精神饥饿,纵然物质优渥,也依旧是贫瘠的一生。
前段时间看了关于街舞舞者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街舞精神。
对他们来说,跳舞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跳舞。
在一次街舞比赛中,舞者阿K因为跳舞时过度卖力,体力不支,在后台晕倒。
我很欣赏他们有这样一种值得付出所有、奋力一搏的“信仰”。
不只是宗教才有信仰,我们内心的渴望、想要到达的彼岸,就是信仰。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一点儿念想地活着,岂不是很无趣?
🐘02 “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电影中的皮老师是一个小众文化爱好者,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娘炮”,就连父亲也一直不理解他。
身为一个落魄的舞蹈老师,他每次回家,都要换上西装,戴上工牌,假装是个“正经的上班族”。
一次,妈妈对他说:“你这身衣服啊,是在瞒我们,还是瞒你自个儿呢?
”电影的尾声,他穿上带着翅膀的演出服、戴上“王冠”来到父亲面前,虽然父亲情绪失控将“王冠”打落,他依然戴上。
那一刻,他走出来了,也终于和父亲达成了和解。
▲皮老师和父亲无独有偶。
台湾的“玫瑰少年”叶永志,因为长相清秀,遭到同学霸凌。
一次,叶永志为了去厕所,在他最爱的音乐课上提早五分钟下课,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让人心痛不已。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大多活在别人的评价和社会的条条框框中。
然而,这个社会对少数群体并不友好。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少数派,你很可能会受到各种排挤甚至打击。
我们都害怕变成少数派,同时,却又在排挤着少数派。
世界的复杂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注定了会有多数和少数。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某种少数。
但是,即便身为少数,和别人不一样,也并没有任何错。
所以,请对这个世界、对和你不一样的人多一些包容和尊重吧!
🐘03 大象也能跳舞。
这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你要为那一次,拼尽全力啊。
”我认为,这个“赢一次的权利”,并不是一定是最终赢得成功、实现理想,而是一种奋力向上的劲儿,一种“老子拼尽全力了,所以没有遗憾”的气魄。
电影的结局挺好,并没有胖女孩变瘦变美的逆袭,也没有四人团结振作一路过关斩将,更没有赢得冠军成功出道。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谢幕词我很喜欢——“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
”尽管身体沉重笨拙,但谁说大象不可以翩翩起舞?
尽管一身重担,我们也依然可以努力活得漂亮。
- End -「本文由 @粥粥Laraine 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事实上,我也不太理解女主为何要坚持跳完舞,虽然剧情挺老套的,但这引起了我的共鸣,试问当一个13岁女孩因一觉醒来发现原本自信的身材不再苗条,白白浪费十几年光阴,一切只因一个意外改变了人生,甚至也一定程度上耽误了要好的姐妹,这样的悲催结果还真不是以一个13岁年龄女孩能承受的,有人说她们不努力,早上八点半白起的,放弃了之前为之拼搏已久的目标也不能叫做努力?
15年不是白过的OK?
还有比赛时间有限,一个胖女孩短时间内瘦下来也不太理想吧,但我觉得她在改变,以上。
在完全没有打算的情况下看了这部片 没有那么差啊 给差评的人是有多见多识广品味不俗呀 在剧情的转折和人物的塑造上确实有不那么完善的地方 但是小人物的又可怜又可笑的地方也是拍出来了啊 我还是被感动到了 在一些生活情境下 我们何尝不是那头又笨拙又不知所措又努力struggle的大象呀 而且结尾挺不俗的 他们没得奖 而且得不得奖也不重要了 因为最重要最给予希望的反而是和朋友们一起努力的自己呀~
“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们”看《跳舞吧,大象!
》这部电影,是我加班回到家,无意中点开的,老公看到一半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就在他的呼噜声里哭了大半个小时。
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那么感人,我没法判断。
最近我的工作特别不顺利,我对自己很失望,这感觉糟糕透了。
看到拖着肥胖身躯却想完成跳舞梦想的黎春夏,在领导面前扮演小丑努力想要留下工作的老黎,拖着孩子和生病母亲在酒吧跳钢管舞的刘芊芊,考了五次托福都失败的成小果,在洗脚城被经理泼洗脚水屡遭失业的白糖,我知道,我也是那个笨拙,沉重却又不想认输的人。
我哭,因为我很难过,难过自己没有轰轰烈烈地活着,为梦想,为想成为赢的人奋不顾身的努力过。
我哭,因为春夏带着她的无敌美少女组合站在了那个舞台上,我为她们感到开心,即使舞蹈不专业,舞姿不优美,那又如何,因为大家为梦想努力的那段时光,让他们自信和快乐,这就够了。
所以,赢可能并不是众人所定义的金钱、权利,而真的是因为想做那件事的执着,快乐,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如果,你有想要去做的事,那就去做吧,不要害怕嘲笑,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去做,你就有收获。
送给自己,也送给不想认输的你。
应该是看了一期天天向上,那期刚好有艾伦,说是来宣传新电影,第二天就刚好看到腾讯上线了《跳舞吧,大象》。
不用看也知道是个笑点和泪点密集的电影。
今天看了,大概总是哭哭笑笑,眼泪流个不停。
其实我早就猜到故事的结局,但就是忍受不住细节的锻造。
第一次掉眼泪是《姗姗》响起的时候,四个人都在遭受各自的苦痛,却都保留着年少时的蝴蝶发夹,就好像被尘封的梦想依旧在熠熠闪光。
《姗姗》是我在看电影前就听过好多好多遍的歌,金玟岐的声音一开口,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然后是有一点点俗套的故事啊。
年轻的舞者被生活不认可,被生活背叛之后一蹶不振,独独这个胖女孩的坚持和自信重新让他相信,现在认输太早了啊。
史盖哥哥念信的时候,我流眼泪得都有点头疼了,原来那些听的话都是真的,你们从未放弃过彼此和年少的梦想,即便我们早就被生活揍趴下。
白糖在门口看着出院的春夏。
在春夏要放弃自己的时候把宣传单扔进了她的家里,这个姑娘是我最爱的。
第二首歌就是《莫妮卡》哥哥的《莫妮卡》我也循环过很久很久,那个少年穿着自己做的演出服被轰下台,被男同学揍得看不清脸。
十多年后,他重新穿上演出服,狂奔回家。
最见不得父母亲情。
“你戴啊,你戴啊,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你不受旁人的白眼,一边嚷嚷着丢人,一边为你留饭。
我们谁也怪不来,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人注定要遭遇更多的苦难。
另一段就是年迈的父亲独自承受着,看着心智只有13岁的女儿去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穿着滑稽的小丑服,在地上打跟斗。
他领着春夏去看年迈的阿童木。
童年的记忆和现在重叠。
还有最后演出的时候。
我以为该结局了,没想到阿童木和春夏交叉的那段,这也是最后一段让我流泪的地方,“不就是摔跤吗?
站起来啊。
”不要怕了呀。
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被人抛弃,你都不能抛弃自己啊。
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做的事很可笑了,那还有谁来相信你。
全片我最喜欢的是皮老师在偌大的练舞场的独舞,世界是偌大的黑白,只剩下玻璃窗里投进来的光,那么安静又那么有力。
所以,有些情绪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
它都留在你的舞步里了。
最后一点点小闲话拿来夸人。
少年皮老师的男孩子真的很好看,你跳《莫妮卡》的时候太漂亮了,是自信和飒爽。
还有就是白糖,我真的很喜欢这个角色。
最后,艾伦老师,每次都能让我忽略掉颜值觉得你好帅呀。
原写于19.9.1诚然有点俗套,但人总是因为有做梦的权利才充满希望,所以对鸡汤也温柔一点。
至少它在那一晚感动到我了。
还好女主表面上足够乐观,还好女主还有三个要好的朋友。
这部电影中讲到了亲情和友情,友情的比重更大一些。
跌倒了,再爬起来就好了,never give up。
皮老师的遭遇我相信在现实中会有很多很多的人遭遇过,他父亲的不接受让人心塞,他父亲说自己的儿子丢脸,可我眼里,他父亲才是最丢脸的那个。
愚昧、腐朽,喝烂醉乱扔酒瓶,全世界最丢人的就是你。
女主看着乐观可也曾不接受自己,想要自杀,是朋友,是父亲拯救了她。
希望现实中所有遇到挫折的人也能够遇到拯救自己的人,希望你们能够获得救赎,活下去吧,活下去吧!
十三岁女孩黎春夏本来要和她的三个小伙伴一起参加舞蹈演出,结果比赛前出了车祸,春夏昏迷了十五年,醒来后,看见镜中的胖姑娘她崩溃了,卧床十五年,激素类药物造成严重肥胖,而且她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十三岁。
春夏刚开始回家的时候走路都很困难,一度怀疑自己的人生,这时候好朋友小果偷偷把舞蹈比赛的传单塞进了春夏的房间,春夏想和她的朋友们一起圆了未完成的舞蹈梦。
找到从前的朋友时,大家过得都不如意,生活所迫做着并不体面的工作。
但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还有那个舞蹈梦。
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皮老师(艾伦)是一个不得志的舞者,过着落魄的生活,遇到春夏以后,看到春夏的坚持,让他觉得人生路长,认输还太早。
于是皮老师教“四小天鹅”跳舞,准备参加比赛。
最后的比赛,她们的舞蹈感动了在场和观看直播的所有观众,当然也包括已泪流满面的我。
十三岁,有梦想,有坚持,有珍视的友谊,春夏是幸运的,她没有经历被生活折磨,没有被迫成长,而身边的亲情友情一直都在。
我想了好久,也想不起十三岁时候的梦想了,也许是当老师,当医生,甚至是飞行员,科学家,等等,可是我不记得了。
人的一生,真的需要不遗余力的去做一件事。
我跟看过这部电影的同事说,“我比春夏惨多了,我连梦想都没有,我是一条咸鱼。
”她说,“你过来我尝尝咸不咸。
”我们都笑了,然后我们都沉默了。
我们都是俗人,俗到忘了梦想,碌碌无为,平庸的沉没在茫茫人海。
又好像,有一点不甘心。
“我们这些被生活揍趴下的人 被逼到绝路的人 一辈子一定会有赢一次的权利 你要为那一次 拼尽全力啊!
”
挑选这部片子时以为是个喜剧来着,没想到自己会被这有些俗套剧情的电影给感动落泪,仔细回忆似乎没有泪点但不知为何看到那个画面不自觉心里就会扎一下,落泪好像也就顺理成章了。
听医生说春夏虽然醒了,但心智还停留在13岁时,我就不自主的开始代入,开始想一个刚初中的孩子躺了这么多年,完美错过了高中大学的时光,就要急切地被迫进入成人的世界,那是怎样的不安惶恐。
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那么陌生,自己也不知如何融入,我是带着这样的共情看完这部电影的,或许剧情是挺俗套,常常能猜到结局。
但电影中一些小点还是勾起了回忆带来了泪点。
记得有一个情节点是四人都有的一个发卡,我看着觉得有点好笑又感动。
好笑是因为觉得这个发卡真心幼稚,感动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孩最能理解这种小时候,总爱留着一些无用的小东西,那怕自己用不上只留在小盒子里,多次搬家仍舍不得扔掉的感觉。
我现在还留着小学同学送的钥匙扣,从来没有用过,和这个朋友现在也没了联系,但就是一直舍不得扔掉。
因为每个这样的小东西背后都有一个人,一段时光和记忆中的故事。
长大了,和那些人走散了,但看见这些小东西还是会想起,不一定想联系,但还是不想忘记。
还有三个画面也是一下戳到泪点,一张是芊芊和儿子母亲一桌吃饭那个画面,我自己都能给芊芊脑补出她一个单身母亲还有一个生病妈妈的不容易,一张成小果一家吃饭,她还没等爸妈说完就急着先保证先下承诺的不安无奈,还有一个是电台主持人说他已经好久没有粉丝的那一段。
我都能想象到时光推着我们走的感觉。
喜欢这个电影还因为电影中有很多我以前也有过的行为,小果看的那个网球王子动漫书,我也追过,喜欢张国荣的第一首歌就是莫妮卡。
这是一部比较符合现代人口味——笑中带泪的电影。
从某些情节来说,有点衔接不上,比如工厂里的哭戏,比如最后表演的摔倒,有些为了励志而励志的小小意味。
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它与观众们产生共鸣。
人的一生,难题很多,或许你早就已经被生活揍趴下了,你却有赢一次的权利,为了这一次拼尽全力又如何?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在观看一个热爱、执着于跳舞的快被社会遗弃的胖子绝地反击的故事,其实也是在感受一中信念——现在的我,或许还没有输。
选取“跳舞”这个切入点,能够融入有关梦想,有关友情、亲情的故事,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
还有在我看来很有感触的小细节,就是,皮、芊芊、小果、白糖这些人虽不甘于现状,却依然是选择任其发展,并没有改变的勇气。
最终,却是仅有十三岁心志的春夏,凭着信念,改变了别人对她自己、对她们的看法。
或许孩童的世界会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无畏,年幼的梦想往往是留存于心里最长久也是最有力量的吧!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也是这个道理。
笨拙而沉重,没关系,所有你认为的不可能只是在等待被完成的那天罢了。
有梦的人,就不会怕,追梦的路上回头,其实你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生活需要的是梦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生活在混沌的生活里, 感觉看似满足的生活却有一丝别人不懂的无奈和死寂。
让我觉得最戳中心的就是 就算是你的世界每天飘雪也但是也存在阳光 就算被生活打到 但是也会有人能拉你出这黑暗 生活不管怎么样都是需要赢一次 不能一直都是怂的 你不赢一次你真的不知道原来生活是这么美好的 原来你距离生活就是一步 没错生活可能说是有一点艰难困惑 可能让你停留在原地 但是你要是连前进的勇气都没有 那你连赢一次的机会都没有 也许你一事无成 但是那又如何 只要自己喜欢的就要勇敢 不应该是懦弱 不应该是被他打到的 一直打到的只有我们自己 从来不是别人 那种拼劲全力可能是很辛苦但是那又如何你还是觉得很值得 我知道有些话说的很简单 做起来很难 要是不难那还叫什么生活 生活的一盏明灯是自己给予的 若是不知道自己目标的方向就冷静下来想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喜欢白糖!
挺顺的。
真的很尬,庆幸当时理智的没买电影票,不然要哭死在电影院。感觉是想表达的太多了,强硬的揉在一起,故事节奏感完全丧失,唯一几个比较自然的笑点还是艾伦的表演。为了让大家感动,也是很努力的煽,但是最后都变成扇自己
用了很多电影技巧 很真诚 感情很丰沛 但有点过于煽情了 总体不错
套路满满,笑点一般……
我觉得挺好的。笑点和泪点比哪吒多。虽然理想主义了一点,少女的友谊相当感人啊。伟大的友谊。。湾湾作品啊,感觉不出来,毕竟少年宫,钢铁厂这些太大陆了。
四天鹅的故事情节推动毫无逻辑可言,几次脑补何老师的《栀子花开》,几处笑点尴尬到想让人离场。可以看出导演对于肥胖和同性群体的关注,但在此基础上请给出故事的合理动机,而不是想当然得说跳就跳,说和解就和解,把反派当傻子,“伟大的友谊”可以看出强烈的求生欲。最后失败者的华丽舞台看看《阳光小美女》是如何塑造每个人物、展现整个过程的。
年纪大了,泪点总是莫名其妙。知道它荒谬,知道它不好,但也有那么几个瞬间画面,镜头和音乐的配合还是打动了我。辛劳的父亲,遗失的十五年,如果不是电影,一定残忍的可怕。
尬!
今天看的映后见面会场,见到了导演林育贤,艾伦,金春花,宋楠惜,很开心。但是电影真的很low,让我怀疑《翻滚吧!阿信》都不是导演拍的。
有很隐喻的lgbt线,也有讨论男性阴柔的层面在,也能看出在致敬张国荣,别的就.........
不否认影片充斥着国产喜剧常有的尬点,但单单就这条完整的 LGBT 线,已彰显了影片的时代意义。🌈 不再是《西虹市首富》里仓促的结尾彩蛋,《跳舞吧!大象》算得上在现有审查体制下含蓄体现 LGBT 元素的尝试中颇为浓重的一笔。私以为影片对胖子和 LGBT 的刻画没毛病。皮老师说 “你的问题不是胖,而是你的骨骼支撑不住你的体重。” 进而鼓励女主接受自己、加强锻炼、成长为结实、健康的个体。银幕上好不容易出现了脱离主流审美的角色,不少人指责影片在消费胖子,出现就是消费了?呈现出的歧视不也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吗?至于 LGBT 元素,我完全没被冒犯到,反倒是很感动(张国荣真是一代 gay icon)直男影评人不用急着跳脚说影片在消费 xx 元素 xx 元素,没觉得被电影消费了,反倒觉得被此类短评给消费了。
起码演员的演技过得去吧
一个灵活的拼搏的胖子,一个苦涩的不真实的梦,有笑也有泪。
绑架式感动,劲劲的,笑点也很腻
这公司特别低俗,1,总是贩卖八九十年代,2,总是表达一些loser不切实际实现梦想的三观不正
建议击毙主创团队
艾伦独舞那里,还有点小感动,以为要是另一部《立春》了…只是整体拍的还是稍欠火候。小时候谁的县城里没一个艺术团男舞蹈啊,被打断的“莫妮卡”,白闪闪的羽毛披肩只能成为偏见里的折翼天使。“反正我妈也说了,方圆十里之内,没有比你更娘的了” 哈哈哈~ 每一个被生活揍趴下的人,都有赢一次的权利。李泰延演的真人秀制作人几个镜头还以为胡歌客串了,舞蹈部分选曲张国荣的《莫妮卡》太加分,LGBT的潜剧情加分,最后的“师哥~师弟~”竟感受到了周星驰式的幽默…生活就是一边开着我们的玩笑,一边让我们继续前行,献给所有笨拙而沉重地活着的人。
真的很好看。
公司送的免费票,尬染尬笑,做为喜剧片它是失败的,春夏哥哥皮娜鲍什这些传奇的IP这么蹭真的好吗?LGBT貌似在国内也没那么大的反响吧为什么不刻画得再深入点只是打打擦边球?什么年代了还在给观众安利玛丽苏的鸡汤?当部爆米花电影在火把节开心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