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有几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德尼罗以如此老迈之躯出演这样一部充满着血腥与打斗的影片;第二,第一眼竟然没有认出屈伏塔,这部影片中的屈伏塔和《巴黎谍影》中的屈伏塔判若两人;第三,没想到这场复仇竟是这样结果。
杀戮和以杀戮终结杀戮意义上也许不同,但本质上没有不同。
杀戮在幸存者和实施者心底都会留下不可愈合的创伤。
这部片子本意是对于战争和战争中的滥杀的一种反思,但是随着两个曾经的对手间的一次次的相互伤害,这种反思却变得有些玩笑了。
也许是德尼罗太老了,经不住连续的打斗的折腾,所以才将彼此间的相互搏杀弄成一次次的充满着偶然性的相互袭击,最后连德尼罗腿中不曾取出的导致他无休止的疼痛的那块单片都派上了用场。
再说屈伏塔,高高大大的一个曾经的杀手,竟然屡屡被一个拖着一条残腿的老人的一招一式就轻易的击倒,也是很让人不可思议的。
因为了这种种的不可思议,所以那种本应该沉重的反思变得轻飘了起来,最后两个人坐在悬崖边上,勉勉强强的完成了心灵的解脱。
这样的影片真的没啥看头,如果还能坐下来将电影从头到尾看完的,完全是出于对于德尼罗和屈伏塔两个人的喜爱,已经是和这部电影无关的事情了。
而这四星的评价,也是给予这两个人而不是给予这部电影的,如果电影能够再精彩一些,那就不只是五星级的评价了。
这些好莱坞的曾经的巨星们,很难得再造往日的辉煌了,因为很难得有适合他们的剧本,而剧本要同时适合两个人,难于上青天了。
这部电影,情节简单。
两个极端,复仇和救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掉的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精细化,此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并没有和其它的例如国产也好还是美国大片也罢,刻意的去表述一些现代商业片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发觉,情节上时间上还有人物之间,所有这些东西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共鸣,它并没有去表达什么,结尾处的那一句话把所有先前所没有精心表达出来的东西全部都很完整很哲理的表达出来了:"神父,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应不应该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了!"突然,你会发觉这部电影并不是只单单的去表达两个在战争中经历伤痛的男人而以.而是人生,其实也是这样.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学会适应.
男人是個神奇噠物種。
他們可以高興時互相稱兄道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他們也可以轉念就互相追殺拼噠妳死我活。
最神奇噠是他們在互相追殺後還可以繼續做朋友冰釋前嫌。
美國有很多士兵在戰爭後選擇自殺。
原因是受不暸死在自己手裏噠生命像鬼一樣在道德上Hunting他們。
戰爭總有起因。
可當戰爭持續很久以後人們往往忘記暸戰爭噠起因。
打著打著就忘記暸這一切都是為暸甚麼。
本來是個人之間噠矛盾。
最後變成民族之間噠矛盾。
隨著時間噠推移。
交戰過噠雙方應該都互相道歉握手言和然後共濟未來。
所以。
日本和中國就是兩個不懂人事兒噠混小子。
妳不道歉我就永遠辱駡妳這個民族。
妳辱駡我噠民族我就永不道歉。
一點兒紳士風度都沒有。
別忘記戰爭早就結束暸。
家裏還有妻兒等著妳。
因战争引起的杀戮,是战争的罪过,而不是个人的。
但是不能在战争结束后,还继续杀戮,继续犯罪。
告诉自己,战争结束了,结束了!
This old italian guy, he wants to confess to the local priest. He's getting on in age and wants to make it right with God.So he tells the priest, "Father, back in the war, there was this beautiful woman that came to my house, and asked me to protect her from the Nazis, so I hid her up in my attic." The priest says, "Well, that's a wonderful thing you did, my son. There's no reason to confess." The old man says, "But it gets worse, Father. She started to repay me with sexual favors, you know, like blowjobs and shit like that." The priest says, "Well, you both are in great danger, my son. War makes sinners of us all. So, you are forgiven." The old man says, "Well, thank you, Father. It's a great burden off my mind. But I have one more question." "What's that, my son?" "Should I have told her that the war was over?"========《杀戮季节/Killing Season》(2013)========
说句良心话,这不是一部烂片,至少我认为摄影相当不错。
导演以此种角度反映战争,可谓奇技淫巧。
好吧,结尾那个冷笑话我笑了。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神父,我是否应该告诉她战争已经结束?
你反人类,我去解放人类;你杀了我的战友,我杀了你的战友;你把我绑起来,揍了我一顿,我跑了;我又回来把你绑起来,揍了你一顿,你也跑了;你又把我绑起来,揍我一顿,我又跑了;我回来再把你绑你来,狠K了你一顿;最后,去他妹的复仇,握握手还是好朋友,你和你的小酒说着“www.ycbdt.com”,我跑去看我的孙儿。
一开始流畅的风格还是看得蛮舒服的,毫不拖拉,两人间的对话也相当有趣。
但战斗还没到一半的时候各种反转就真是让人怀疑他们脑袋是不是出问题了,而且一些刻意而为的镜头也比较明显,感觉就像写作文的时候,这里要引用名言,那里要点题一样 直到影片最后,全片唠叨了那么多,已经不大记得说过什么,也没体会到两个主角的心情,就这方面来说,《杀戮季节》不大成功啊
从头看到尾,没有任何的惊喜,白白浪费了两位实力派老影星.唯一惊喜的,只有那个德尼罗讲的那个故事: 老头最后问神父:我是否该告诉那个美女战争已经结束了. 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跟片子本身没有多大关系.硬要把人性和救赎 跟战争对人的摧残扯在一起有点牵强.从故事的结构来看,太老套了,猎人和猎物的角色不断互换,然后互相折磨,最后大家彼此坦诚相向,原来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而已.最后,happy ending, 两位主角都很开心,从来回到自己的生活,也重新打开自己的内心,投入到世俗的温暖中去.从德尼罗的儿子开车离开的那一刻,我们知道游戏开始了,而且我们也很容易猜中游戏怎么进行: 既然你是来复仇的,自然是有心结打不开,那么我就通过游戏打开你的心结,最后发现自己的心结也打开了.这样的故事显然是土的掉渣的故事.---它是多么刻意的说教. 当然, 对于大多数来说,也许我们没法理解这些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感受,但我相信,从战争中幸存的人, 绝对不会只记住个人的恩怨情仇,他们会思考战争给人性带来的摧残,会珍惜生命的美好,而不是仅仅记住那个拿枪对着自己的那个人的脸.也许,我是错的.
故事讲得很出色,来来回回的狩猎与被狩猎中揭示人性中的那一点善。
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就永远的发生了,我们不能改变什么,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犯了错,不去改正,还要一错再错下去?
影片画面很有味道,在不急不缓的讲故事,然后把思想一点一点的表述出来。
这本就是一个有点超现实的电影,非要追求完美无暇,那这个故事就不会出现。
人性本就是在对和错中上下浮沉,最终找到一个自己能过接受的平衡点。
五颗星……
下午看了马克的《杀戮季节》,两个男主角也都是大牌,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美国老兵福特,约翰·特拉沃尔塔饰演赛尔维亚老兵科瓦奇。
虽然故事情节单一,但内涵却很是丰富。
信仰这东西,在西方人看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于是为了信仰,便产生了两大元素,战争与宗教。
作为影片背景的波塞尼亚战争和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让这部两个人的影片笼罩上了恐怖的气氛,加上洛基山脉里荒草丛生、死寂幽暗的丛林,心灵的压抑始终难以拭去。
两个老兵为了各自的信仰,像两头巨兽一般在黑暗里互相倾轧,直至其一于死地。
这一过程当然是整部片子的重头戏,情节与很多战争片相似,但有些细节却显示了在晦暗的环境里人性的暂时性扭曲,与那种若即若离的苏醒。
如,被用线穿透小腿肌肉倒挂着;被用柠檬盐水浇灌流血的两腮;在张弓却又未射下逃脱的儿女;彼此为赎罪重复着忏悔辞。
最终,当金色的阳光驱散阴霾,仿佛也照亮了缺失光明的灵魂,一切罪孽都被原谅,人活着才是最好的救赎。
就像酒吧女郎送来的酒:Live long。
看完了,最让我震撼的镜头是两个死敌并排的坐在山崖边,看旭日的初生,其中颇具深意。
喜欢外国的电影,就像喜欢外国作家的小说一样,因为里面没有多少宏大的叙事,而是通过环境、心理等真实的影像打动读者。
如此,便喜欢深林,喜欢枯萎的老树,喜欢忧伤的旋律,喜欢不卑不亢的坚持。
这两位可太能折腾了。
也难为德爷爷了,那么大岁数。
不说遭那么多虐,就在家自己做引体向上,俯卧撑就够可以的了。
约翰叔百变造型又来了,一出场居然没认出来。
两个在战场上的对手,这么多年后又重逢,为了当初的复仇。
一给我一箭,我又给你一箭。
你打我小腿,我就得钉你脸上。
你给我一刀,我就得踹你一下。
其实,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光是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更多的是心里上的,残忍,暴力甚至变态畸形。
也许每一个战士,在开枪的一瞬间,都会有一丝的怜悯滑过脑海,但容不得他多想,对面的是敌人,而不是“人”。
前一个小时,一直觉得,也就三星了。
但是,最后,人性的升华。
爷爷没杀叔,是因为不想再把罪恶加深,而叔把孙子的照片还给爷爷,也证明,两个人的心里还是向善的,美好的。
爷爷回到家,儿子说,我带你见个人。
其实,我想说,难道,他老妈又离婚了,可以和爷爷复婚了嘛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猎人前往山中猎熊,遭遇,力有不逮,被熊爆菊;时隔数日,心有不甘的猎人再次上山,遇熊,爆菊x2;卧薪尝胆的猎人修养许久第三次进山,殊死较量后,熊一边剔牙一边对胯下的猎人说“你丫是来打猎的,还是来找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直面内心真正的渴望,不要用谎言欺骗自己,到头来遭人鄙视。
《杀戮季节》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和上面的故事殊途同归。
罗伯特德尼罗、约翰屈伏塔这两位年纪加在一起超过110的老大哥在森林小屋里以复仇之名证明了基情万岁的真理。
影片开始,有模有样的加入战争背景,让观众了解这场记恨几十年的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从二十世纪等到二十一世纪,眼看着仇家老到脖子都快埋进黄土了,老兵A一脸忠良地接近老兵B,为了复仇不惜卖笑陪唱,直到条件成熟,老兵B简直就快把他当成莫逆之交相见恨晚之际,老兵A突然反水,告诉老兵B“妈蛋,谁跟你嬉皮笑脸,老子是来杀人的”。
后面的情节就突然进入了AB循环模式,一会是屈伏塔把德尼罗吊起来玩绳缚艺术,一会又是德尼罗将屈伏塔绑在案板上大搞男体盛,在之后的互博追逐戏中,山林里不时传来两位男主角愉悦的嬉戏打闹声。
当我已经出离愤怒,觉得“导演你玩够了吧”的时候,两个人竟然在影片结尾面对夕阳手牵着手坐了下来,顿时我心中数万头草泥马以大合唱的形式念出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所以说老年人的情感世界,我们终究不懂啊
腕儿真多,话真密,梗真单一,歌舞真好看
主题表达力度不够五色令人目盲
总的来说,《疯狂马戏团》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印度电影。它用独特的视角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友情、信念与梦想的力量。如果你喜欢印度电影或者对马戏团题材感兴趣,那么这部电影绝对不容错过!
以前小瞧印度电影水平了,就这么一部烂片都远比国内的烂片制作精良。
分不清谁是谁,看得我都晕了。夸张的搞笑
片名应该叫《电人》,整个跟马戏团没有太多关系,还是双胞胎互相认错人的老梗,所有笑点基本都来自这里。很多场景明显是布景,影片的色彩调到饱和、极致,赏心悦目,故事、动作都夸张到爆。
我只想说院长真该死啊,结尾身世曝光的时候,我是真的期待主角上去铲他俩耳屎。这人往大了说为了全人类,往小了说就是一己私欲,这种拿别人做实验的事,跟灭霸有啥区别,一点都不人道。整片看完,不知道咋的,就是气不顺。----而且这片哪来的迪皮卡???我怎么没看到??
谁是谁没看懂
剧情非常弱于是塞了一堆非常刻意的笑点,演员演得过于夸张
在飞机上看的,真的很有印度电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