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电影影评,但是觉得这部《黄海》有一写的必要。
纯属个人理解,大家看看就好,不喜勿喷嗷先说一下电影重点讲述的金教授之死线 首先肯定是两拨人要杀教授,第一拨登场人物:(幕后)银行金科长→(找)绵先生→(指使)久南去杀杀人动机:金科长与金教授老婆偷情,不如直接买凶杀掉教授(要大拇指肯定是为了指纹,有可能是方便部分文件的批准和财产的获取)久南答应杀人的原因也很明确:为了找到去韩国的妻子和有钱还外债第二拨登场人物:金泰元社长→(叫)崔理事→(指使)司机→(派)2个杀手去杀杀人动机:金教授和社长情人偷情(从社长情人和教授妻子穿同一件衣服可以看出来,而且社长临死之前咕哝“那小子睡我女人“)两线交叉:2杀手先去杀教授被教授反杀,后司机上楼捅死教授,久南杀死司机后砍下教授大拇指结果被教授妻子看到,然后逃走这边金社长通过新闻也看到金教授死了,可是通缉犯竟然不是他们雇的司机,而是一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人(久南),因此他想杀掉久南来洗掉自己的嫌疑→找不到久南但判断出他是偷渡来的→查出幕后管理所有朝鲜族偷渡情况的是绵先生→想在延吉杀掉绵先生断掉链子但是被反杀三人→随即雇绵先生杀掉久南(绵先生因此到了韩国)→最终三死(绵先生死在车上,金社长死在地上,久南死在黄海海上)下一条是条次要线:男主妻子线久南到住处看到了女儿的照片和摔打的痕迹(碎掉的相框),后在电视上看到水产男肢解了一名30岁上下的朝鲜族女性(没有明说是不是男主的妻子)→久南随后找到水产男将其打了一顿→水产男只说认识,没说和他妻子有什么关系后面男主叫人帮忙认尸但是对方分辨不清,随口和男主说是他妻子(这里是不是他妻子都有可能,我个人认为不是他妻子)最后画面是久南妻子回国下火车的镜头,有人说是想象有人说是现实,我觉得是想象(因为他妻子穿的衣服和离开时一样)大概就说这么多,总之这电影看一遍是很难看懂的,因为我总是把教授妻子和男主妻子混在一起= =。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这剧本写的是真的很不容易,讲了一个完整动人的故事还深刻剖析了朝鲜族底层人民的无奈和绝望,在中国不被人待见,在韩国低人一等,他们就像电影里一样奋力拼搏避免像狗一样活着,却又无所苛求
第一次知道这部片子是上个月去韩国出差的时候,韩国的电视台里每天都在放预告片,看到里面讲述的是一个朝鲜族人的故事,本来打算去电影院看这部影片,最后还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看成。
昨天通过网上还是把这部片子看了一遍。
在首尔的戏里很多场景都很熟悉,比如聚集了很多朝鲜族的地方---家里峰,还有男主角逃跑时路过的首尔长途客运站(上个月我也在那里坐了车,呵呵)等等。
片子的题材太吸引我了,也许是因为我也是朝鲜族吧。
不过演员和导演还是都很给力的。
片子的很多画面都真实的反应了朝鲜族社会。
老婆举债出去打工,老公等待从韩国汇来的款,拿去还债。
好一点的也许1,,2年就能还清债务,操蛋一点的可能把这些拿去赌。
记得上学时,同学中有一半父母都去了韩国,留下来的只有老人和小孩。
很多小孩因为缺乏管教都学坏了。
在韩国,朝鲜族黑帮也是真实存在的,听表哥说他的一个朋友就差点被延边的黑帮削掉鼻子。
这些在影片里都有体现,影片里更加血淋淋。
我觉得朝鲜族骨子里有一股狠劲儿,而朝鲜族中极少一部分很坏的人是狠上加毒,当然,大多数还是很善良的,呵呵。
片子里有一段中文对白,骂男主角是高丽棒子。
这真是我们朝鲜族的尴尬啊。
听母亲说他们小的时候走在大街上都不敢说话,因为总会被汉族嘲笑为高丽棒子围追着。
现在总算感觉好点儿了吧,因为韩国种种的自大举动,棒子的口号似乎又开始抬头,再次殃及了在中国的朝鲜族同胞们。
嫌韩情绪一路高涨。
而在国境的另一端韩国,同样也不待见中国的朝鲜族,最脏最累的事都是朝鲜族来做,从不把朝鲜族当做自己的同胞。
朝鲜族就在这样的尴尬上徘徊着。
影片里揭露了很多朝鲜族社会不好的一面,也是要直面的一面。
同时我觉得,往好的方面想的话,其实也不乏一些阳光的一面的。
比如说年青一代的朝鲜族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了很多,看待问题更加理性,更加强烈的对理想有所追求。
而赚了钱的父辈们,也不一定回国后都游手好闲,很多都置了业,甚至培养子女出国留学什么的。
可能唯一的缺憾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太少,总是聚不到一块。
对片子的评论快成了对朝鲜族情结的诉说了,不过影片的很多画面都深深的震撼了我,这部影片对于我们这些朝鲜族来说已经脱离了影片本身的意义。
2009年的一部《追击者》让罗宏镇和河正宇 、金允石成为了令人瞩目的金三角。
这部《追击者》故事性并不复杂,甚至有些简单。
最大的成功就是答案提前,着重体现如何追击。
影片略略几个场景,相对固定的时间,使得这部影片虽然很精彩,但小剧场意味较浓。
可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罗宏镇花了一年的时间,拍摄了颇具传奇色彩的《黄海》。
从名字上看,极像一部纪录片。
但从一开场,河正宇穿着李宁牌夹克在烟熏火燎的麻将馆里赌钱,我就知道,这是一部我喜欢的写实风格影片。
影片在第一章出租司机中,罗导拍摄延吉的感觉很奇特,典型的九十年代中期东北小城,破旧、寒冷、夹杂着灰暗的天空。
据说整个摄制组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许可,全程包括大连的场景都是偷拍的;这样也恰好符合了罗宏镇喜欢手持的风格。
可能是东北人的原因,我对这个章节尤其喜欢,那金允石讲的普通话和延吉人一摸一样,在麻将馆里一个汉族大喊;高丽棒子时,我浑身鸡皮疙瘩就起来了,记忆猛厉的把我拉回到了1994年上学的时光,那时学校里有几十人朝鲜族学生,他们在当时简直就是时尚和彪悍的结合体,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干着我们不敢想的事。
比如;喝白酒时连玻璃杯子咬碎一起咽肚........ 扯远了,回来。
整部影片分为四章;这第一章是我最喜欢的章节。
第二章是杀人者。
这章节完全是河正宇方法派的独角戏,台词不多,全靠动作和眼神奉献,尤其他那双像极了我一孙姓同学的眼睛,太有料了。
杀人计划和实施、出逃占据了所有线索,这样的场景是罗宏镇最擅长的,局促的空间和时间做最急迫的事情,太棒了。
何正宇同时在这一章节同样奉献了树林里痛哭的精彩场面,让这部冷冰冰的故事,更添悲剧性。
第三、四章分别叫朝鲜族和黄海。
朝鲜族这章的血腥程度,是我始料不及的,尖刀、砍刀、斧头和吃剩下的大骨头棒,金允石犹如战神一般骁勇善战,绝对挑战了观众们的神经,一刀、一斧声效绝对震撼。
但最出彩的是大骨头棒打头颅的声音,无语了,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对。
但正是由于打的太多,故事的线索在这一章显得有些凌乱,甚至我都想到了可能会看不明白要求救豆瓣的可能性,但还好,第三章节临近结束时,我磕磕绊绊的终于看懂了,原来最毒妇人心。
第四章黄海。
在这里有必要简要的描述一下黄海的定义: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
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缓是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沿海城市有大连、丹东、天津、汉城、青岛、烟台、连云港等。
就是在这么一个海上,河正宇死在了渔船上,最后被渔夫相对人道的进行了海葬,与之同行的还有他老婆的骨灰盒。
影片的结尾很有意境,一语双关。
但不论是梦还是现实,何正宇都可以长眠于黄海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天很疯狂,像他之前养的那条疯狗一样。
不同的是,他不会被人挖出来吃掉,因为这是黄海,一个结束他漂流人生的墓地。
【图文版】http://www.douban.com/note/138681770/买凶:金泰元(社长)=》崔胜男(理事)=》朴司机=》两个混混————》金承贤(教授、金泰元社长他哥)金正焕(银行科长)+金承贤教授的老婆=》【被脱衣服包扎伤口】那家伙=》【我老婆一朋友的老公】绵正鹤=》金久南(男主)————》金承贤(教授)三个女人引发的血案:教授妻子与银行科长通奸谋害丈夫,奸夫在洗脚房听说有门路找绵正鹤买凶,扰乱了黑帮的内讧。
教授睡了社长小三(衣服,遗言),社长冲冠一怒派理事和司机处理,结果一不小心沾染了北帮,惹到男主角。
丈夫为了还债和找回韩国打工的妻子,走上杀手的不归路。
而他妻子,一直思念着家庭,从没有过不忠,后被人谋害。
两人最终共赴黄海。
-PS关于男主妻子下场: 他老婆就是死了。
最终那个无人火车站只是个意象而已。
你们啥时候见过中国有无人火车站啊?
前两天刚把《追击者》看完,这片悲观点看待结局基本上是靠谱的,导演就这操行。
1 这个片子2010上映,看里面的车型也有最近几年的新款,为什么韩国的大城市看上去跟咱们镇上差不多?
社长办公室也是相当的简陋啊,水泥墙好像是。
2 民族英雄绵师傅跟男猪脚生命力为什么超强啊,我只马马虎虎看了一遍,印象中两人都是被捅了好几刀的啊,特别是绵师傅更是要赞一个,被捅了几刀后来到地下室时更好似闲庭信步,血都看不到流一滴的,绝对是SUPERMAN级别的3 社长为什么就这么悲摧呢。
他的手下去搞人,没一次是搞定了的。
这老大怎么当的呢4 韩国的警察都是饭桶吗,久男在巴士上被查身份证,警察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
我还是认为银行职员雇凶很牵强!
这个片子在雇凶这件事上只交代清楚了一条线。
金老大因为知道自己的情妇和金教授有染,指派崔理事雇凶杀人,崔本来是要金的司机做的。
结果事件被媒体报道之后,金老大和崔都很恐慌——事情是办成了,杀手跑了——他们都搞不清这个被通缉的杀手是谁,搞不清楚这个杀手知道多少事(因为崔的下线朴司机也死了),因为怕被牵扯进来才一路追杀,还把绵也扯了进来。
直到抓到那个龌龊的酒店老板才知道绵和被通缉的“朝鲜族”——久男——都和他们没关系,那么警方在调查的“雇凶”也和他们没关系。
所以金老大恼羞成怒打电话要把崔抓回来(此事发生在崔已经被久男逼供中……发生在绵铁狼杀到之前……)同时,剧情也交代出了,金老大在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杀掉了自己的情妇——他最后问自己的情妇“你有事情要和我说吗?
”情妇装傻。
他站在自己的车前犹豫地看着自己手下的另一辆车停了很久——大约他是不舍得那个美人。
而雇凶的另一条线指向一个在最后时刻才出现,只有一句台词“请输入密码”(和柜员机的戏份差不多)的银行职员。
两次被指认为雇凶者都是从第三者那里。
一次是龌龊的酒店老板,一次是企图杀掉久男的板锹笨蛋,两次都拿出了那个职员的名片。
这是一个明显的假象。
试想哪个人干这种雇凶的事会透露自己真实的身份(黑社会的老大除外),不但透露身份还给人一张留着自己各种信息的名片?
有这样的蠢人吗?
我认为没有。
最后,大家在银行陪着久男看到了这个原本应当是最凶险的,但却是最普通的银行雇员的时候,金教授的老婆出现了。
她才是真正的雇凶者。
她只是拿了那个雇员的名片当自己的挡箭牌而已。
至于说“银行雇员知道怎么分遗产”这点我不懂韩文,不知道电影中是不是有交代,我感觉太牵强了。
最后时刻,久男在银行看到金教授的妻子时不一定全部明白了。
只能说他意识到要杀他的两个笨蛋和金的妻子有联系,至于是什么联系他还能查得清吗?
他放弃了。
有一点我很同意别人的说法,久男来韩国主要是为了找自己的妻子,他拿到妻子骨灰的时候心已经死了。
最后时刻,银行雇员看到久男的表情并不复杂。
天天在电视上看到的通缉犯跑到自己的银行来了,那还不多看两眼。
换成是我看清楚了立马掏手机给警察局打电话,没准还能领点奖金呢。
试想他如果是买凶者,看到自己要杀的人终于杀到自己门上了他还不得望风而逃,还能沉得住气?
要知道,在之前的情节中他可是被描述成喝多了连心里想杀什么人都往外说的人呀。
这点——我认为——再次证明了银行雇员的无辜。
最后时刻,金教授的妻子并没有看到久男,他只是随着雇员的视线张望。
看完杀人回忆,追击者,不可饶恕,都久久无法平静,每一部都能触及心底的痛处.还以为黄海也一样会给人震撼,刚开始看还以为是部有内涵的悲剧片,看到后半部分,硬着头皮看完了,一群恶MO整天你杀我我杀你,开始还以为有多么巨大的惊天恐怖阴谋,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为了女人,连自己的女人都搞不定的老大还混什么混?只会买凶杀人.一群猪啊. 绵正鹤还混充自己是狼,把前面两个被杀的人吃了(影片交代了一句,除了头其他全部煮了吃),一帮HEI社会A把另一帮HEI社会B全杀的只剩下一个头头绵正鹤,绵正鹤又回到A把人全部杀了,真是奇怪了,当时HEI社会A那么多人怎么就被一个受伤了的绵正鹤全杀了呢?HEI社会A那些都是站着的木偶任你砍吗?还有男主角久南在警察追他时,在那么急迫的情形下,他去哪里换了好几次衣服?有时间换吗?后来他不断被人追杀,身上好几处伤,又没有清洗,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难道不会感染吗?最后HEI社会A和HEI社会B老大对决时,久南是怎么知道他们在那里的? 还有人是绵正鹤叫久南去杀的,可后来久南取了手指准备回去, 绵正鹤为什么不让他回中国了?这种片子怎么有8.1分?要我打6分都太多了,不知道这样的片子怎么拿奖的?
我,延吉的,朝鲜族。
我来纠正纠正某些人对延边朝鲜族的认知。
1. 要知道,这是电影啊同志们!
不是真的!
反映的是几年前还是十几年前延边底层朝鲜族的生活。
所以,这个电影基本上不能反映大部分延边朝鲜族现在的生活情况。
就像《老炮儿》里的六爷也不是现在北京大爷们都有的经历啊!!!!
2. 在韩国人的印象里或者是韩国影视剧里,延边朝鲜族基本上就是个打工仔或者打手的形象,比如《新世界》里的丁青萌萌叫来的那几个,这几乎就是定式。
实际上,确实有很多朝鲜族去韩国打工,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我的亲戚都是合法的那种,拿f4签证去的也有,和中国一样类型的活,却比在中国赚得多。
他们都是我上一辈,大部分上的朝鲜族学校,汉语说得一般,在延吉赚得不多,所以去韩国啦。
所以不要被韩国影视剧误导啊,我们这不是穷山恶水,我们也不是刁民啊!!!
3. 刚才看有个影评说汉族歧视朝族,我就问问看我这篇吐槽的旁友们,你们歧视少数民族吗?
我从小上的汉校,身边也没人骂我高丽棒子,还羡慕我会说韩语(其实我不咋会),高考少数民族还有然并卵的加分,怎么就被某些人意淫成受歧视的底层人民了?
其实像我这种从小上汉校,汉语比朝语说得溜,全家全朝族,跟汉族不一样的可能就是生活习惯方面的孩子现在特别多。
56个民族,56枝花好吗!
4. 接着说,有人说他们身边的朝鲜族都特向往韩国。
大部分是这样的。
他们认为韩国比中国发达、文明、干净。
估计这帮人韩剧看多了,延边能看到韩国三大台,韩剧什么的你懂的,哪有限制级内容,整天都是情啊爱啊家长里短。
你天天给他们放《黄海》试试。
甚至有些人瞧不上其他中国人。
反正我觉得有些朝鲜族有着骨子里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所以我不怎么爱跟有些朝鲜族相处。
顺便吐槽下,前几年在韩国陪一朋友买袜子,朋友觉得太贵,我们就走了,那卖袜子的大妈在后面用韩语特轻蔑地喊,“这是made in korea啊!!
”井底之蛙。
5. 别再问我我是不是朝鲜人了,我是中国人。
常识性问题出门右转找百科。
暂时就想到这些,轻喷。
以前觉得影视剧片头“本故事纯属虚构”等乱七八糟的话太多余了,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
短评写不下了,才写长评,简单的标注一下。
一、好的部分:1、首先,这片儿最让人有好感的地方是扑面而来的写实味儿,并且,镜头数真的太多了!
这一点上根本是下足了功夫!
2、前一个小时太出色了,游刃有余,完全控制住场面,导演真的很能!
整个是由人物的状态和困境来推进,行为动机特别的明确(还钱、找不回家的老婆、接受任务),当然有小瑕疵,但瑕不掩瑜,后面说。
这个就看出来搞得精细,为什么,这个人物会一步一步走到一个结果,这个要讲清楚了。
其实,整部影片都是要由困境来推动的,也就是把人逼到了那个份上,没办法,只有一条路。
片中导演也给自己设置了好多绝路,比如,案发现场逃跑、公交车盘查、集装箱被骗、大撞车逃逸等,每一场当时看来根本就没有逃脱的可能!
但是事实它就是发生了!
好的剧作和导演就是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在看来,这些叙事上的推动力大体上是说的过去的。
3、细节太出彩。
比如,码头追逐段落,要到了船舱之类,这时候有一个在很狭窄很长的空间里的打打杀杀,这个拍得太好了!
老男孩里那个杀出重围的段落,其实空间是一样的,但是朴赞郁没正儿八经的拍,搞了一个失真的空间展示,横移长镜头,搞得和打游戏一样,当然那也之一种风格。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黄海里的处理,空间的压迫感,写实风味一下子全出来了,而且操作也更难!
绵老大用啃剩下的大骨头砸人真是神来之笔!
没办法让人看的时候不连连叫“哇靠”!
打火机这个细节铺的好。
绵老大在宾馆杀人这个做省略处理,和后面一样,好。
追车段落,好,很少见有这样的,手持到了极致,两个人的位置关系看不清楚了都,当然,也许这也是多快好省的一个法子。
二、不好的部分:1、让这个片子不能五星的最大原因,视点不统一。
前一个小时,之所以参与度那么高,是因为河正宇的视点完全主导。
两个段落之后,金社长出场,这个出场太早了!
换句话说就是,信息交代的太清晰了!
从第三部分开始,观众完全站在了全知全能的视角,就是知道了两拨人在对峙,这不是不可以,因为前面如果是单线,那后面他就变三条线,并且是交叉,可以是可以,但弊远大于利:第二部分苦心营造的悬念完全失效:到底另一拨杀金教授的是谁。
河正宇的存在感荡然无存,因为我们比他率先知道了更多事情,以至于后来他的介入很无力,其实他这个陷入危机——跑路——主动调查真相是非常好的,可惜被导演搞坏了。
由于缺乏人物的行为动机来指引,于是后面我们就只是看你杀我我杀你,有时候会问一下,为什么。
其实除过河正宇,金社长和绵老大这两条线都太无力了,搞那么复杂有什么好,又搞不清楚。
那不这么干怎么办,要适当的隐匿信息。
比如,第二部分完成后,河正宇开始了跑路生活,警察肯定是要追他,但是躲的时候,他发现还有另外一组不是警察的人要置他与死地,是谁,不知道!
我们也不知道!
悬念不就来了,刚好也和前面“还有谁要杀金教授”联系在一起了。
另外,走不了,发现被骗,那绵老大怎么回事儿?
又是悬念。
然后可略剪绵老大的线,但是金社长不要露面!
两个人应该在第一次会面时再让他出场,之前别出来,保留悬念!
中间有一大段是交叉剪金社长追杀和河正宇跑路,收效甚微,多余,俗气。
前面河正宇一个人干两件事是非常ok的(完成杀人任务、找跑掉的老婆),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两个人都参与实在是很low的。
从始自终应该让我们跟着河正宇走,困境,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死线,逼不得已,偶发事件,卷入事件,被迫跑路,被追杀,完成一个又一个绝处逢生,从被动转为主动,调查真相,渔翁得利,万念俱灰,葬身黄海。
这样不就挺好吗!
辅助绵老大线,仅仅是复线而已,怎么样对河正宇的主线起作用,促进作用。
2、主观的梦境幻觉有点多,这个不太好,有生硬的让人物推进的感觉。
比如一想和老婆上床什么就做出一个什么决定,有点low。
其实有时候决定做就做了,反而更真。
如果是为了搞出点香艳场面,那完全可以让他去嫖妓,不过他倒没嫖妓的钱。
后面金社长情人这个也哗众取宠了,就是其实不脱光了在床上摆pose也能拍,这说明了导演其实就不懂性感,那女的也太假了,完全可以另一种方式拍的香艳味十足。
3、警察是里面最low的,根本是弱爆了......然后还花费了小笔墨展现他们查案,根本多余,把他们都弄成“新闻摘要”就好了。
三、总结:1、比追击者好太多!
2、在我心中还没人比得上奉俊昊,因为他是在极端纯熟的掌握类型片法则的基础上还能有言外之意,并且深深的本土风味!
这根本是太难了,世界范围能做到的人都很少。
试想,片子拍的如此好看,又有言外之意,又能拔高,为什么不?
电影需要的就是奉俊昊这种人!
3、即使黄海不能五星,但依然看到其踏实做类型的良好品质!
其实能把类型做明白就不错了,第一步,好看,然后再说其他的,做类型你就好好做,不要还没学会就想说着说那,真没用!
无人区显然就是不好好做类型的!
你看到最后每个人物都难以树立认同感。
不严密嘛!
4、总的说来,我还是喜欢先把故事拍好的电影,把功夫下在好好推敲情节人物镜头剪辑上,别还没咋地的就整那些有的没的,文艺的,矫情的,无病呻吟的,太没意思了。
5、好的韩国男演员哪有细皮嫩肉白白净净花样年华的。。。。。。
河正宇确实好!
韩国四大牛逼男演员排序:宋康昊、崔岷植、河正宇、金允石。
如果上天再给金久南一次机会,他还会不会再偷渡韩国,寻找妻子。
抑或他会选择信任妻子的忠诚,耐心在家等候妻子归来呢?
我想他仍然会偷渡,“欲望”的力量总是让人失去理智,极端的欲望让人极端地疯狂,甘愿用任何代价来获取——哪怕是犯罪。
从踏上偷渡之船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是一个罪人,尽管他还没有杀人,但他已经甘愿背上“杀人”的罪。
从此他被卷入“罪恶”的漩涡,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
他本想挥起一次屠刀,就能结束这一切,却不料一次又一次被迫再挥动屠刀。
杀人者,人恒杀之!
导演用140分钟的篇幅来诠释自己对这句古语的理解。
没有罪恶能够逃脱罪恶,没有恶魔能够逃出地狱。
他们总是持刀相向,自相残杀。
难以抑制的欲望,扭曲的心灵,以及愚蠢的智慧,不可救药的自以为是,这一切让所有的角色成了令观众耻笑的对象,让这部电影变成了披着“悲剧”外衣的喜剧。
是的,这并不是一出悲剧。
导演如同一颗坚果,外表坚硬,内心柔软。
他为恶人安排了最悲惨的结局,足够让善良的观众们满意地含笑而睡。
他为犯了罪的主人公安排了最恰如其分的落脚之处——“黄海”,多么充满了“异域风情”和“浪漫主义味道”的地方。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悲剧吗?
比如说《美狄亚》,古今中外所有的复仇故事都不及它:美丽的女主人公为了爱人背叛父亲和国土,杀死弟弟,盗取国宝金羊毛与伊阿宋远走高飞;但她很快就遭到爱情的背叛,爱人为了权杖另娶他人。
于是美狄亚杀死情敌,杀死与爱人所生的两个孩子,乘太阳车远走雅典。
——善良的人受到背叛,犯罪的人远走高飞。
在《美狄亚》出现以后,后世所有的悲伤故事的悲伤程度都无出其右,它就是标杆,它就是模板,它就是原型。
“欲”“心”“罪”——三者在这个故事里拼合完整,天衣无缝,逻辑严密,不可辩驳,最后又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这多像电影编剧教科书里的一片学院派的样文。
导演是柔软的,他甚至不忍心让男主人公完成他的复仇,当他持刀坐在房间阴暗的角落里,等待妻子归来,想要手刃爱人。
导演却悄悄地安排另一个懦弱可恨凶残融为一体的家伙承担了这一不可原谅之罪。
作为一个“异邦人”,男主人公经历了一次多么不可思议而又充实的旅行啊!
他不劳而获,完成了“杀人任务”;凭借一双肉腿,跑赢了无数辆警车和警察的子弹。
这还不够,他甚至在中国黑帮、韩国黑帮、韩国警察三者追杀的夹缝之中逍遥自在,自由出没。
他如同伯恩附体般获得了不败的近身搏击技能与追踪追查特工能力,以及金刚狼般不死的体魄与自动愈合异能。
我还以为他真的会在结局时携美人归去,乘舟泛于黄海,隐于桃花之岛,从此号称“东邪”。
但此时导演突然想起,影片里死了上百号人,只不过是因为一个中国东北的朝鲜族男屌丝想要跟自己远走韩国的女神妻子再次“啪啪啪”。
于是导演放弃了让主人公全身而退的念头。
转而叙述了另一个道理:人们不经过罪恶,就不明白善良的美好,总是如此。
正如只有在坟墓上开出的鲜花,才是最鲜艳的。
总是如此。
当头发花白的老渔夫将罪恶与伤痕同样累身的金久南抛进浩瀚无垠的黄海,他所坚信的代表着最后爱意的妻子骨灰盒用白色的绢布包裹着,陪伴着他在海浪中摇晃,像是他生命中起伏不定的最后时光,终归会沉入平静深沉的海底。
此时蓝色的月光与蓝色的海水融为一体,我耳边似乎听见一曲不合时宜却又恰如其分的《一生所爱》——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回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天边的你飘荡白云内苦海,泛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一生所爱》是《大话西游》的主题曲。
而《黄海》整个故事结束之后那个温暖的彩蛋,又与《大话西游》的大结局多么的神似。
如同幻觉的情境之中,金久南的妻子走下火车,独自一人回到家乡。
是的,这部奇葩的韩国电影,开始于西方的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终止于中国的经典结构主义作品《大话西游》。
——对,这就是韩国电影人,总是能够在西方方法论与东方思维方式之间做到相对完美的平衡。
他们又一次成功了。
罪恶归海洋,善良回家乡。
这朴素的东方式的善恶观与骨子里的报应论啊!
这几天看过最不喜欢一部,竟然没看懂。。。杀到最后到底是谁杀谁。。
无人知晓
血腥又荒诞,所有男人都在杀,所有女人都有外遇,刻意,所以不深刻,但能看下去,不无聊。3星。
虽然还没到结束就猜到了最终结局肯定是三人都死了,但是撞车的场面还不错,不过,总觉得久南的压迫和恐慌没有表现得太好。
這片子看的我好累啊
手提摄影不错,质感很好,但是故事不扎实流于表面,人物太形式化,缺乏说服力,拖沓拉杂,枝枝蔓蔓太多。罗宏镇导演真是患上画蛇添足的烂尾症了,《追击者》到妓女街边小店被杀就该嘎然而止,可他忍住不射。《黄海》到杀手的尸体和妻子骨灰被船老大丢进黄海,就该结束了,多好的长镜头,可他旧病复发。
如果王家卫是形散神不散典范,这位就是神散形亦散的典型。
报看,因为故事本来就平平无奇,而且没拍出什么惊喜来。最让人反感的还是韩国电影最喜欢的提及中国人,相比于新世界的中国人主宰社会,这次是完完全全的污名化,忍不了一点
太长了 还是跳看+影评 比较合适
真为金社长的那个小三死的惋惜,多好看一姑娘啊
演的莫名其妙的,感觉片中的唯一主题就是韩国人很弱,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都不如一个中国赌徒。
影片的美德在于洋葱式的信息铺排,而动作,爱情与动作爱情场面均流于表面。
烂片一部,怎么死都死不了的棒子,韩国黑帮是有多囊啊⋯⋯
一部缺乏控制力的影片,头绪多,导演又没有控制的技巧,假模假式地分段啊分节啊去一段段地说,一门脑子地拍了两个半小时,好故事好演员就这样变成了裹脚布。要是这片子控制在100分钟内,那会是完全另外一幅模样。
支线过多。剧情应该可以更紧凑些,后面完全是勉强支撑着看完。
苦逼
介呢吗也太狠了,打不死啊!!!一堆堆血肉啊的,还有韩国警察太菜B 了吧,我朝一个城管灭他三千绰绰有余!!!!!157分钟,的垃圾!!!!
田径、马拉松、美式足球、拳击、自由散打、赛车、、、、整一个运动全能啊~
买凶杀人,只要一根手指当佐证,不合理;行凶现场,那么多警察不开枪、抓不住,不合理;发生这么大的凶案,男主角可以轻松跑来跑去,警察变成了空气,不合理。
韩国影坛两分天下的局面即将被三足鼎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