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

Калашников,Kalashnikov,AK-47

主演:尤拉·鲍里索夫,奥尔佳·勒曼,亚瑟·斯莫里亚尼诺夫,谢尔盖·加扎罗夫,维塔利·哈耶夫,阿纳托利·洛博茨基,瓦列里·巴林诺夫,瓦列里·阿法纳谢夫,伊戈尔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卡拉什尼科夫》剧照

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2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3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4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5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6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3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4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5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6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7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8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9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20

《卡拉什尼科夫》剧情介绍

卡拉什尼科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法西斯德国正在积极进攻苏联。 战斗在各个方面进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战场上死亡。 在前线,显然缺少弹药和物资。 而且,武器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而此时,在一场战斗中,一名年轻的普通士兵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收到了一颗子弹。 他在苏联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长大,是最有才华的人之一。 在战斗中,他受了重伤,最终住进了一家野战医院。 传奇人物AK-47突击步枪使这个举世闻名的人的传记和生活故事。 毕竟,这名年轻但雄心勃勃的士兵是在医院严重受伤后的康复期间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命运。 没有机会回到前线。 但是这个人确实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全心全意地为自己的祖国哭泣。 因此,他甚至没有机会拿着武器在战场上作战,而是发明了著名的突击步枪,这一名字至今仍以他的名字命名。 一个坚强的人精神和内心的故事。 影片展示了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生活,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离狼之歌我的小狗斯齐普不安感第三季怪兽之岛大河正义压力第一季熊猫人冰雨人造天堂蜡笔和小新的故事西游记女儿国密室逃生2敌营芳翠我的砍价女王替天行道悖论麦尔斯东京无印女子物语丁丁历险记搜救僵尸世界大战青鸟石纪元第三季Part2极道兵器石之痛寒栗王家一家人非法交易一乡之长

《卡拉什尼科夫》长篇影评

 1 ) .

据说当时的卫国战争很残酷的,平均每个士兵的生命都可以按分来计算了。

男主角开始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拿去参加评比结果却输掉了。

但也借此机会认识了女主角,她是一位单亲妈妈。

在评比的前一天晚上男主角送她回家,半路上她说想跳舞。

但却被大魔王截胡了,男主角感觉放在公文包里的Ak已经按耐不住了。

好在最终大魔王被男主角的杀气镇住了,大魔王知趣的离开了。

虽然男主角这次没有获奖,但是也让上司注意到了他的才华。

于是还是重用了男主角,虽然中途有一个小插曲。

有内卫怀疑男主角是奸细,因为男主角的哥哥出事了。

但是男主角主动交代了自己的问题,说明自己早在1935年的时候已经和家里人划清界限了。

最终男主角的Ak真的研制了出来,他获得了大奖。

女主角为了奖励他,告诉他快要当爸爸了。

男主角也升官了,获得了足够含金量的勋章。

还受到元帅的亲自接见。

特许可以度假回家看老娘了。

 2 ) 一把神枪和它的“父亲”

卡拉什尼科夫很有名,因为他设计的一把枪,AK47。

这把神枪总共生产了2亿把以上,但凡有战乱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AK47的综合性能相当地稳定,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都能够发挥优异的性能,可谓轻武器之王。

一把轻武器,生产数量以亿计,全球的军人都熟悉它,要知道人类总人口也不过数十亿而已,平均下来几个人头就能分到一把AK47,这个数据是很惊人的。

AK47有名,但它的设计者则相对来讲,没有那么有名。

除了武器发烧友外,一般人知道设计者的一般很少。

一个是保密的需要,一个武器作为杀人的工具,一般人也很少接触到它。

这本电影《卡拉什尼科夫》就是叙述这位著名武器设计师的电影,俄国人自己拍的。

俄国人拍的俄国电影与西方人拍的俄国电影,真的是很有大的区别的!

前两天看过一本法国人等西欧国家拍的俄国潜艇事故片《库尔斯克》,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实在太重了。

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沉没是一个悲剧,也是俄国海军力量无可奈何衰弱的象征。

由于经费的短缺,设备没有得到了应有的保养甚至短缺,给海军官兵带来了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

库尔斯克的沉没就是俄国国力绝对衰退过程中偶然发生的悲剧。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就跟战乱地区人们缺衣少穿,孩子们自然营养不良一样。

这个结果的发生并不是俄国的政治制度。

要知道苏联解体的时候,俄国人是一心想要融入西方世界,只不过到最后发现自己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叶利钦时代,俄国人过得怎么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亲眼目睹的。

不是普京拯救了俄国,而是俄国人选择了普京!

既然如此,俄国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也就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作为悲剧事件的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如果让俄国导演来拍,虽然会也悲情,但绝对不会这么黑化!

说回卡拉什尼科夫。

看完电影有两个意外:一是卡拉什尼科夫学历如此之低,而年纪轻轻想发明一把好武器的信念是如此之强。

学历低,说明人家起点低,没有多少文化。

但是架不住小伙子天赋高。

正如电影里设计组的组长对卡拉什尼科夫说,上帝把手放在了你的额头。

信念强,明明从前线受伤回来,可以回家休息。

结果卡氏中途中从火车上跳下来,找了一个火车工务段,通过工人们的帮助,硬是手工制造了一把能够代表他设计理念的自动步枪。

最后他还跑到阿拉木图,在那里开始了他的设计师之路。

二是苏联人给科研人员的待遇真心不高。

看着卡氏设计过程,有一种看到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科研人员研发二弹一星的即视感。

卡氏一直就是一个中士,直到最后才从士兵晋升到军官。

在一个所有待遇物资都得依赖级别的国家和年代,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就是对于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俄国人拍的主旋律电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上个世纪的后半期,苏联人是老师,我们是学生。

有一些精髓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在艰苦奋斗的主旋律电影常常不受年青人的待见,其实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慢慢看,有一些电影还是挺好看的,至少符合我的三观。

最后,俄国姑娘年轻的时候真的挺好看。

虽然不知道电影里卡拉什尼科夫爱情是不是真的,但好人一生平安,我们希望我们喜爱的人物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家庭,不是很自然的么?

卡氏的爱情

 3 ) 随便写的,不喜勿喷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AK,关于阿卡的记忆最早就是来源于cs1.5里的土匪专用b41,直到现在,CSgo的世界里AK也仍然是最经典最受欢迎的武器之一,在吃鸡里面很多人喜欢用416,我独爱ak。

这部电影很早之前就想看了,真的看完后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故事都忠于老卡的人生经历,整体的感觉其实有点像苏联版无问西东。

专注力max的老卡从火车上跳下去的那一刻开始就改变了整个世界武器史、世界阵营博弈中的单兵力量的天平,甚至改变了二战后反恐战争的力量天平。

虽然如此,武器永远是政治家的工具,杀人的其实并不是枪,而是背后的操纵者。

这部电影展现在大众眼前的其实是一个设计师对于产品的执着,对于理想的追随。

抛却作品带来的光环,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无法回去的家、温暖对待爱人的丈夫、友善的朋友。

老卡的性格固然坚毅,在AK成功的时候他的心无波澜便可见一斑,但在妻子的孕腹之下所展现的才是真正打动我的老卡。

但是(聪明人都喜欢说但是),这部电影的男主情感过于扁平,似乎一开始的他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正如他在遇到女绘图员的时候俩人似乎都知道他们会爱彼此一样。

正应了无问西东中所说的“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人生你还会选择走这一遭吗”。

当然了,这部电影虽然在情感上有这样的踪迹但却没有升华,既没有将老卡致力于保卫祖国的初心体现出来,也没有体现出与无问相似的情感和主题。

导致电影就像是一部爽片。

在故事线上,电影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讲述他的第一把枪,等AK出世时电影都快结束了(我想看到老卡的名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等AK47),而且AK来的太过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男主情绪在急于测试AK这里是最好的,也算是爽片的高潮点了,这就像是等了一夜最终昙花一现。

总的来说,毕竟是传记,从第一把枪开始并没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重心略有失衡和主题升华不够到位。

白描好像是主旋律

 4 ) 俄罗斯电影之耻

看完 卡拉什尼科夫 只有一个词,震惊。

震惊能拍的如此的烂。

看完电影又搜了一下百度百科,百度百科都比电影的剧本精彩。

如果是讲设计师本人,那剧本就是一份简历而已,时间加工作单位。

如果是讲AK47的诞生,更是满纸荒唐,完全比不过各种纪录片。

剧本的错误已经惊为天人,视听上错误更让人啼笑皆非。

从开篇就用恢宏大气的结尾配乐贯穿始终,开始还以为是故意造成和画面的对比感,多次出现这样错误时才发现是导演根本不懂节奏。

做为爱森斯坦的祖国,往日俄罗斯电影多少会用一些蒙太奇学派的桥段。

但在这片子里,蒙太奇只是剪辑,更出现了夜里天空延时直接同景别同机位生切到白天正常速度天空的大笑话。

不知道爱森斯坦会不会气的从天堂里下来给这导演一耳光。

这两年俄罗斯电影质量惨不忍睹,去年的 巴尔干边界 已经堪比战狼。

这卡拉尼什科夫又烂成这样。

如此下去,俄罗斯除了能在好莱坞大片里当反派,几乎失去了在全世界发声的可能。

也没必要嘲笑俄罗斯的自嗨。

豆瓣对这电影评分很高,因为卡拉尼什科夫来自乡下,触动了很多同样背景中国网友,觉得自己也是被打压的天才。

亲,花呗和京东白条的借款额度该满了吧。

 5 ) 卡拉什尼科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德国进攻苏联的一场战役中,年轻的普通士兵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中弹受伤,住进了野战医院的他,无法在回到前线战场,然而,这位爱国者并没有善罢甘休,虽然他不能手握武器重返战场,却让战场上的战士们都用起了一把以他名字命名的突击步枪——AK47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德国进攻苏联的一场战役中,年轻的普通士兵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中弹受伤,住进了野战医院的他,无法在回到前线战场,然而,这位爱国者并没有善罢甘休,虽然他不能手握武器重返战场,却让战场上的战士们都用起了一把以他名字命名的突击步枪——AK47

 6 ) 被上帝亲吻的人

2022.02.06

天才发明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先天要有天赋,上帝赋予的禀赋;后天要热爱,那种痴迷的酷爱;再加上勤奋,废寝忘食的刻苦;最后是坚持,逆境中的坚守。

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从小就喜欢枪,从十字弓,弹枪,到摆弄做火药枪,成年后在一个铁路机车大修厂工作,竟然私自做出一把真枪,害得经理安德烈季奇被警方足足拷问了两天,还好那把枪不能射击,否则经理就要蹲大牢了。

经理不知道,其实那把枪能把钢板射穿,只是那天警方查获那把枪时凑齐卡拉什尼科夫把枪栓卸下来去修理。

二战爆发,卡拉什尼科夫作为一名坦克手上了战场,看到苏联士兵的步枪设计落后,质量低劣,经常卡壳,两军对峙时常常处于劣势。

就一直琢磨着设计一款性能优良的自动步枪,还画了草图,但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负伤回家养伤,路过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卡拉什尼科夫又萌发此念,跃跃欲试,他不惜放弃回家和母亲重逢的机会。

可是对那件痛苦的事情记忆犹新的经理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严词拒绝,直接把他赶出了办公室。

沮丧之际,遇到了来自阿拉木图的高阶检察官巴萨罗夫中校,卡拉什尼科夫直接面对中校,坦陈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竟然得到了中校的批准。

看到巴萨罗夫的推荐信,经理最好同意,从此,卡拉什尼科夫开始夜以继日的制造他的自动步枪样品,困了在工作台的椅子上打个盹。

卡拉什尼科夫向经理要帮手被拒绝,正当他用一只手艰难的努力时,一批优秀技工站了出来,他们愿意业余时间帮助他。

试射的那一天,上班的工人都停下手里的活来观看。

谁会想到,卡拉什尼科夫在一个叫马太小镇的铁路机车大修厂,做出了他的第一支自动步枪。

去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找巴萨罗夫中校,不想中校被调去前线,而卡拉什尼科夫被关了起来,没收的枪被阴差阳错的送到了枪械专家安德烈·卡扎科夫手里,这把人工制作的枪,样子丑陋,很有意思的是螺栓结构别具一格,可以看出和正规枪比完全是不同的路子,试射效果很好。

就在被关在禁闭室的卡拉什尼科夫被卫兵嘲笑的时候,不想少校回来后直接放了他,并称他为发明家,让卫兵们目瞪口呆。

卡拉什尼科夫一边大口的吃着罐头一边聆听专家的评价,设计很有创意,但要改善发射紧密度和减重,然后参加全联盟武器设计比赛。

中亚军区指挥官图尔巴特金将军亲自测试了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非常满意。

是金子总会发光,卡拉什尼科夫终于要发光了。

一身戎装的卡拉什尼科夫来到了莫斯科,在去舒罗夫斯基山脉的路上认识了另一位发明家阿列克谢·苏达耶夫少校,少校看出卡拉什尼科夫身上有某种特征,看好他,两人还打了赌。

在古鲁特文休罗夫斯基测试基地,一大批驰名遐迩的苏联专家云集,卡拉什尼科夫疑惑的问“我真的在与这些著名的设计师竞争吗?

搞笑的是卡拉什尼科夫竟然不会画技术图纸。

组织上安排一个叫叶卡捷琳娜·莫伊谢娃的美女加班帮他画技术图纸,美女提出一个条件,不许挑逗她。

卡拉什尼科夫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苏联人信奉东正教,男女之间没有东方佛教那么多清规戒律,因此男子都天生自然会搭讪美女,所以叶卡捷琳娜要先打预防针。

不想在舞会上,一个中尉邀叶卡捷琳娜跳了一支舞并要送她回家,这下惹得卡拉什尼科夫醋意大发。

在叶卡捷琳娜家门口分手,卡拉什尼科夫知道了叶卡捷琳娜没有了丈夫,有个女儿。

天才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充满荆棘坎坷,卡拉什尼科夫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沮丧的他准备重返前线去杀敌,却偏偏体检不合格。

此时突然传来德国投降,苏联二战胜利的消息,正当设计人员为战后找出路的时候,卡拉什尼科夫却接到由他带领一个团队为苏军研制自动步枪的新任务。

新枪模型制造出来了,捷佳里亚罗夫将军亲自看了卡拉什尼科夫的枪后评价“组装方式很随意,但却完全契合,看来我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测试了,你的枪比我的好多了,设计非常前卫,我的模型锁柜子里,不要再让人看到了”,将军主动认输,高风亮节令人可敬。

测试开始了,前两款枪经过浸水和埋入沙堆后均出现射击故障,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上场了,浸水、埋沙后测试均合格。

莫斯科,因发明AK-47自动步枪而成为斯大林获得者的卡拉什尼科夫受到炮兵元帅沃罗诺夫接见,并带他检阅部队,直到此时卡拉什尼科夫才告别中士得到晋升,应该说,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自动步枪没有赶上二战,没有在二战中发挥作用,但是这并不影响这款枪在世界各个冲突地区发挥作用,检验它的优良性能,最终成为一款世界名枪,创造苏联武器的辉煌。

AK-47自动步枪量产超过2亿件,并成为二十世纪武器的象征,世界各国总统和国王以与他拍照为荣。

更开心的是元帅亲自批准卡拉什尼科夫探家,终于能见到母亲了,这对于十几年没有回家的卡拉什尼科夫来说是头等喜事。

当他领着妻子和两个女儿走到家门口,在院子里拾劈材的母亲快步迎上前去,拥入他怀抱的那一刻,他是最幸福的人。

 7 )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设计的轻武器,常年在杀人排行榜排第一

说起重武器,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东西。

你可以说导弹,也可以说电磁炮,当然还可以说核弹等等。

这些大型武器一定程度上有着等级门槛。

一般的国家很难拥有比较全面的武器系统,但是轻武器就不一样了。

一个小国家可以没有导弹,但是一定不能没有枪械。

而在众多枪械中,有一种枪械可以单独拥有枪王的美誉。

而且是不接受任何反驳的拥有,因为人们在事实面前永远是心服口服的。

虽然很多人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过枪械,但是在射击游戏中,有一种枪械是非常受欢迎的,那就是AK-47。

这里需要纠正很多人的错误读音。

“AK”并不是英文发音,而是俄语发音。

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阿卡”。

这就跟俄系战斗机序列中的“T”读作“特”是一样的。

扯远了,说说这把枪械。

迄今为止,AK-47已经生产了2亿支,这个产量远远的领先后来者M-16的800多万。

在这个产量之下,已经有超过2000万人倒在它的枪口之下,且这个数字以每年40多万的数字增长。

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广泛的一种轻型武器。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主要说的就是这款经典自动步枪的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的故事。

二战时候的坦克手负伤后,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战友因为波波沙卡壳而丧命。

此后的他,发誓要生产出来一种自动武器,这种自动武器需要克服种种不利的外界环境然后在战场上给战士们以坚实的后盾。

养伤期间的卡拉什尼科夫从火车站的维修车间一个小工作室开始做起,后来逐渐的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在他研究的步枪不断地失败之际,最终AK-47不断成型。

不过很遗憾,当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之后,战争却结束了。

壮志未酬的卡拉什尼科夫心灰意冷,不过好在苏联的一纸命令,研究没有中断。

最终,他研究的AK-47第一代原型机就此诞生。

卡拉什尼科夫也因此荣耀加身。

一代枪王最终诞生。

本片耗时并不长,因此,如果是介绍这种自动步枪的话,时间有点太短了,而熟悉很多主旋律电影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部电影的平庸之处。

还是那句话,电影虽然平庸,好歹将一个故事讲述得非常清楚。

时间就是这么多,这款全世界知名的步枪很明显并没有在片中扮演太多浓重的角色。

但是就深度发掘卡拉什尼科夫这个人的角度来看。

本片也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给这个人增加太多描写刻画,这就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电影对于人物的全方位刻画了。

俄罗斯电影的特点,尤其是这种主旋律电影的特点其实和我们国产电影差不多的。

强调人物攻击多于这个人物本身的自我性格描绘。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我们往往太看重这个人物的历史意义了,而忽视了人物本身作为一个自然人应有的情感以及性格。

这样不是很好,起码人物的形象并不全面。

但是对于卡拉什尼科夫这样具有着传奇色彩的人来说,这样的刻画是没问题的。

而我们需要在电影之外知道的是,卡拉什尼科夫的经典作品AK-47为什么能被称为枪王之王。

片中显然对于这一点描绘的不是很清楚。

因为这属于传记式电影,人物的形象远远的高于人物的作品本身。

从1947年被发明出来至今,这款经典的枪械已经献身于地球上很多有战乱的地方。

自他诞生后的每一次战乱中,这款枪械成功地跻身为双方都非常喜欢的轻武器。

北约成员国们保有量最多的经典步枪M-16的诞生就是为了制衡AK-47。

但正是因为有了M-16的对比,AK-47才变得更加的经典,最终被奉为枪王之王。

M-16虽然是一款可靠性非常高的武器,但是实际作用却不如AK-47.因为可靠性需要保养和零部件的支持。

本身过于高昂的维护代价已经远远的高于了可靠性这一点的价值。

而AK-47就不同了。

不论是外界环境多么的恶劣,由于零部件的简单维护起来方便。

实战中的AK-47比起来M-16优势尽显。

有人曾经做出这样一种实验,将一把枪管弯曲了的AK-47重新用石头砸正,组合起来依旧能继续开火。

怎么样?

你让M-16试试看。

正因为拆卸方便,使用简单。

自发明之日起,这款经典的自动步枪已经衍生出来了十几个版本。

且最终成为很多国家轻武器得到首选,虽然很多时候,这款经典步枪多出现在反派一方,但是更多的国家自己的军队也进行了武装。

之所以说这款步枪的作用,还是因为这款步枪实际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自身的意义。

在20世纪,这款步枪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

如果你知道这些知识,然后再去看这部电影,就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是电影本身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信息内,必须有所取舍。

即便是如此,即便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卡拉什尼科夫这个人,这也是一种成功。

起码纠正了我们的发音。

……你好,再见

 8 ) 人如其枪,看视平凡实则伟大

这电影太低调了,要是光看片名,我差点跳过不看,谁知道卡拉什尼科夫是干嘛的,还不如直接叫AK47呢。

但是呢,这也有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用最低调的名字,最平白的情节,来展现最不平凡的人生。

片中,主角基本没有什么伟大人物的高光时刻,只是流水账式的表现了一下足迹,但是正式这种方式,才体现出一种真实的价值,就是伟大的人物也好伟大的事物也好,并不总是一开始就伟大,一辈子就比别人强,一辈子自带主角光环,不是的,一切都是从平凡中创造的。

不像以前的某些电影或者传记,总是表现主角的与众不同,甚至说为了表现主角光环,主角拉屎的样子都给你拍的很潇洒。

 9 ) 观后感

电影看完了,全剧平淡无奇。

没有深刻的人物写照,也没有在剧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我还是会推荐看一下这部电影,首先它叙述了ak的来历,也从侧面的看到了当时的苏联(当然电影的戏剧效果会和历史有所出入),还有一点电影里爱情的桥段,虽然没有过多的解释,但在我看来这是质朴无华但值得期待的爱情

 10 ) 枪非凶煞,戾在人心!

本片是讲述著名的“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早年经历的传记片。

这种英雄传记片大都走的是这种编剧套路:立志少年有梦想→热血青年战沙场→战友受伤促转折→国家理想遇伯乐→世纪战枪诞生记→服役军队受阻挠→收获爱情甜蜜蜜→轻狂不羁被打击→不断改进获赞誉→终成一代神枪王!

因AK-47其价格的低廉、性能的可靠、操作的简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和使用最多的自动步枪,生产数量超过M16的十倍不止。

这回“硬核”战斗民族走的是温情路线,淡化了战争本质的血腥和残酷。

男主颇有些神似年轻时代的老卡。

技术控会有些许的失望,但本身也没指望从这样的人物电影中看出武器纪录片的效果。

就像老卡在授勋时候说的那样:“没觉得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只不过造了一个杀人机器而已……”枪非凶煞,戾在人心!

《卡拉什尼科夫》短评

就是AK之父的一部浓缩史,妥妥人生赢家,套用老话,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气馁!

10分钟前
  • Adeel Akbar
  • 推荐

从上大学那会开始,我一直就是AK47用的最多,穿透力强,杀伤力超级印象深刻

13分钟前
  • 紅隼
  • 力荐

结果变成了省港旗兵的利器,不晓得卡氏爽不爽

16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苏联明丽的天空

21分钟前
  • 太空人
  • 力荐

ak47,中东的灾器,便宜是优点更是祸水

23分钟前
  • Sagittarius
  • 较差

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生于1919年11月10日(天蝎座),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AK-47自动步枪产量超过一亿支,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AK-47自动步枪也因此出现在五个国家的国旗上,卡拉什尼科夫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枪械设计师,没有之一

26分钟前
  • 外企搬砖人
  • 还行

狂徒 还得是2023冠军 因为taking away

30分钟前
  • 我是魏尼好
  • 还行

结果最关键的AK47讲的最少,整部片也就平铺直叙,并没有什么很精彩的地方,主角个性刻画的过于用力了,显得很片面

34分钟前
  • Putin 547
  • 还行

诚意很足,但内容不足。设计枪支就是在厂里带着一帮人走来走去。这个套路拍得也挺俗但是人物都挺可爱的。啊好想知道内务部要是和党卫军打一仗会是什么效果啊。

38分钟前
  • 丑嘴唇
  • 还行

大流水账,重点不明确

40分钟前
  • 生滚猪肝✘
  • 较差

最牛产品诞生记——AK47,75年经久不衰

43分钟前
  • Rocky
  • 力荐

his toy,no history。

46分钟前
  • nearly
  • 还行

题材不错 就是觉得剪辑和节奏都乱

50分钟前
  • 陈二球
  • 较差

卡拉什尼科夫创造了传奇的AK-47,这个故事很是吸引人了。但拍得太一般了。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都没有拍出来。

52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还行

都是你家卡拉什尼科夫的功劳,不问问德国STG44同意吗?

55分钟前
  • Akira Kubrick
  • 较差

毛子传记片,又名《AK47是怎么炼成的》。

59分钟前
  • 龙龙-FazoR
  • 推荐

寡淡如水

1小时前
  • 不加糖
  • 还行

难看死了

1小时前
  • 豆友12138
  • 较差

AK47的发明者,1947年

1小时前
  • 啸杨
  • 还行

一般

1小时前
  • 祥子没有骆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