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网上褒贬不一,贬的居多。
我还是看了,跟许多人一样,是冲着主演去的,周迅、桂纶镁都是不错的演员,这一次又扮演不同以往的角色,应当颇有看点。
看完之后的感觉,怎么说呢?
挺有趣的。
简而言之,影片讲述了三个女人(或者说四个)的爱情是如何被费洛蒙搅乱的,或者说费洛蒙是如何帮助女人找到自己的真爱的,又或者说女人的爱情其实与费洛蒙之类的外在因素无关,只与自己内心的感受有关。
影片的前半段,也就是三个主角各行其是的时候,要好于后半段,三个人的事情搅和在一起的时候。
后面的情节发展感觉很乱,有点儿失控,很多头绪编不圆了,只好草草收尾。
作为一部电影,特别是这种主要人物比较多的电影,一开始可以采用发散思维,但是后面要收得回来才行,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导致影片的全面失败。
应该说徐克的想象力还是很旺盛的,影片中很多地方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对于张雨绮的感情用部队作战的形式来表现就很有意思,但是他缺少将这些想象力变得更合理、更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掌控力。
结果造成了整部影片有佳句无佳章的局面。
缺点很多,比如张雨绮的嗲声嗲气,桂纶镁的糟糕配音,简陋的特技,不投入的表演。
不细说了。
就认为它是一部童话吧,这样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很多缺点也变得可爱了。
《电影世界》盘点2008年中国电影时,用了两页的篇幅说《女人不坏》。
杂志上说,这部片子说的是徐克对于爱情和生命的态度。
爱情和生命本身就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东西,所以没必要搞清楚为什么,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简单来说就是不折腾。
我没看到这么深,关于爱情和生命的探讨什么的恕我眼拙。
不过看了这段评论,让我想到对待电影的态度问题。
对于某部电影,不是我们喜欢它,而应该是它让我们喜欢。
这两种说法看似相同,其实是有区别的。
前一种说法是我们要去迎合电影。
大家都说好的片子,我们觉得不好就似乎应该怀疑自己的审美;一部经典影片,看了之后没感觉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很没有品位。
不应该是这样的。
而后一种说法则是电影应该来迎合我们。
因为对于选择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看了之后的感受,这是很私人的事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抱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和成见,在看一部电影之前也会有一些预期。
如果电影符合我们的观点、成见或者达到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觉得它不错;如果背离了我们的观点、成见或者没达到预期,我们就会觉得它不好。
而所谓影评,也无非是借物抒情,用影片中符合我们要求的元素来浇我们胸中的块垒。
打个比方,我们是一首乐曲,看电影其实是在寻找一段能与我们产生共鸣的伴音。
虽然徐老怪这几年一直在做改变,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有着无数古怪想法的导演似乎正在对不同题材的尝试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如果说前几年的《七剑》尚且还算徐克的奋起之作,那么除此之外,这几年的徐克的作品实在是差强人意。
如果不是冠以徐克的大名,我几乎很难相信《女人不坏》这部电影会是鬼才徐老怪的作品。
从《女人不坏》中,我依然可以隐约感受到徐克的鬼才,那些信手拈来的点子以及天马行空的创意依然是大部分导演所不能及的,影片中如“僵硬症”、“费洛蒙”等元素的应用也让这部影片具备了折腾的资本,同时徐克也将这些元素做为串成整部影片的主要线索——一个好的元素以及一个完整的故事,《女人不坏》本该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凌乱。
然而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三个女主角所撑起的三条主线始终没有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影片用了大量的搞笑桥段来堆砌三位女主角的性格,却如同三个始终并行发展的故事一样,三个女主角的戏份呈均分之势,以至于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缺少一个轴心演员,从而使那一个多小时看起来是如此的松散。
徐克似乎在那段时间里在充分的享受自己的才华,却如同抓不住心的孩子一样,迟迟“不懂”自己在做什么。
因此当三个女主角最终终于互相认识并终于在一个主线上时,故事才真正变得有意思起来,摇滚晚会的那个桥段无疑是影片中最好看也最热烈的桥段。
故事到这里,本来可以用几个简单的镜头来讲述这三个女人最后的故事,徐克却在本该结束的时间里又“磨叽”了二十多分钟,这让影片120分钟的片长是显得如此的冗长。
很明显,这部影片和现在时新的贺岁影片一样,是一部几乎单纯用明星包装起来的影片,虽然影片看起来有一点后现代风格,但这一切只是为明星在镜头前的招摇看起来不是那么空洞,不过好在本片的三个女主角的表现还算合格,周迅的表演是影片中最出色的,尤其是影片开始的扮丑有点让人大跌眼镜,而桂纶镁一改以前清纯的路线,虽然她在影片中所呈现的那种暴躁还的稍显得做作了点,却也合格完成了任务,至于准花瓶张雨绮,她已经比在《长江七号》中表现出色的多了。
三个女人的表现多少使这部影片看起来不是那么无聊,《女人不坏》总归不会落到和《爱情呼叫转移2》“同病相怜”的地步。
作为一部贺岁片,《女人不坏》的表现不够出色,这电影不该是老愤青徐克的真实水准之作,我宁可相信这是徐老怪又是一次孩童般的玩票,同即将上映的《叶问》、《非诚勿扰》等影片相比,《女人不坏》所能吸引的估计只是女性观众,仅此而已。
刚看完随性写的。
爱情的真相就是费洛蒙?
整部戏可说是由这个串联起来,每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都不同。
她们三人各自选择了自己所坚持的爱情。
欧泛泛最后不也还是选择了依靠费洛蒙。
她说,我可以保证我自己,但无法保证小刚。
为了得到一个能陪伴我一生一世的人,我愿意永远这样做下去。
斩钉截铁,果断坚定。
张雨绮扮演的唐露,却是恐怖爱情只是因为依靠所谓的费洛蒙,全身上下地搜寻直至得到泛泛的肯定答复“没有在你身上放费洛蒙”,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爱,仍碍于面子,决绝地摇头,转身大步而泪流满面地离开。
我真的很喜爱张雨绮在这部戏的表现。
铁菱是很干脆地放弃,发现包里有费洛蒙药物在时,直接就不随着从小就仰慕的偶像去香港。
桂纶镁的表演出乎意料,演摇滚少女很狂。
喜欢她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扳着自己假想的X聊天,帮他弄杂酱面的认真与幸福。
从《蓝色大门》《不能说的秘密》到现在的《女人不坏》,很高兴看到她的另一面,可以在暴跳如雷时撂狠话、砸椅子、一身朋克装扮,叫嚣着生活。
张雨绮的声音真是奇怪,不过扮演角色很有味道。
周迅表演驾轻就熟。
整部戏没很大意义或是值得深思的东西,不必看完后好好反省,过年看看打发时间不错。
三个女人,三条线结合得挺好,三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错,三者之间故事衔接自然,说到底,这部戏看的是人物,而不是故事。
但大体上来说故事没多少让人记忆深刻,特别出彩的地方,有几个场景倒也不错。
如周迅最后见小刚时的乐队表演、小刚说忘不了她,但担心是不是费洛蒙的作用时,她一脸纯真地撩起袖子、甩起头发证明身上没有施加费洛蒙的药效,两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孰不知男人嘛,始终逃不出女人的五指山,腿伤所打的石膏里贴满了费洛蒙贴片。
唐露的爱情状态常常与战争场面相融,这样的处理方法挺好玩,她,名副其实的将军。
在婚礼时第一次看到她如此憔悴无斗气的模样,失了爱的女人,以及后面的骄傲,拒绝依靠费洛蒙,拒绝得手的爱情。
还有在摇滚演唱会上她拿过一把二胡,即兴演奏起来的自信。
这里的她,真的很迷人。
我挺喜欢很自然地把她们三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情节处理。
三人差异极大,甚至于可说没任何相同点。
可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怎么说呢,有种微妙的关系在吧。
泛泛与唐露谈不上交情,但是最后也不帮了她一把吗?
唐露是不是因为感觉对不起铁菱才帮她保住整个音乐村,这点我们不知道,但是她确实做了。
铁菱告诉泛泛,小刚快要回成都了,才有了演唱会上的重新相恋。
这三个女人嘛,真的谈不上什么关系,但这些事情进行得又很自然,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
所以,也许费洛蒙什么的,爱情什么的才是影片的主题,我却是喜欢她们之间的女生情谊。
从我的男性角度分析这些问题,我觉得徐克压根就没想到让我这样的男性观众看这部片子。
所以把片子拍得男人都跟动物一样,反应极端迟钝没有半个脑子。
好吧,如果是这样表达女性观点,也许拍得简单一点,带点闹剧性质,会比较好,令女人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女性观众其实是被徐克的混吃等死江郎才尽给耍了,而因为男性不爱看,也就没耍到男性。
和两个女性朋友一起看片,一个觉得还好,看得比较安静,一个觉得很enjoy,整场很兴奋,我则看得很尴尬,前半个小时就想离场,后半个小时crap不离嘴。
写这个东西又和看赤壁上时的感觉不一样,起码赤壁上让我笑了整场,女人不坏让我有点头痛,就是明明不想笑还得抽个空硬笑,比如桂纶镁很病态地和幻想的男友一起唱歌演出那段,我真的是无奈地笑了,又比如僵硬症,又比如那些莫名其妙的特效之类。
如果赤壁是部史诗喜剧片,那女人不坏应该叫爱情科幻片。
打着艺术的牌,演着荒诞的剧。
我跟我哥说我去电影院看了片子觉得感觉很不好,老哥说:啊 电影院 这片也上影院?
看完了之后我和那位enjoy的朋友之间的关于影片的矛盾就很尖锐了,貌似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觉得还好的那位有点动摇,貌似这时候两位女性站到了同一战线上,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走着走着我就觉得很好笑,然后一个人骂着crap傻笑。
再然后我上豆瓣,惊异于看到豆瓣上的结果似乎也是这样,觉得是烂片的人还是很少。
觉得还好和不错的究竟占了先。
有的也是看着周迅和彭于晏的面子。
所以有时候在想是不是真的徐克比较懂女人,而我其实是比较苛刻。
很多女人要看的东西就是很浅显,那么这些东西就没有必要搞得很复杂,比如重口味音乐、生化科技、职场事业这样的东西没有那么严重了,女人感觉轻松了,自然就开心了,所以看着看着就很有喜剧色彩。
而且只要有部分情节能让她们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应该有人回家想着想着就能哭出来。
看到最后我也明白过来这部片子的荒谬之处了。
徐克为什么要叫这部电影女人不坏,是因为显得女人在爱情里不该负那么多责任么?
不是。
其实是因为主角不是女人也不是爱情,是费洛蒙。
女人不坏是因为费洛蒙,爱情无罪是因为费洛蒙。
所以这部片子要是不正二八经地叫个什么费洛蒙的故事,叫个男人不坏按照徐克的逻辑也是通顺的。
除了费洛蒙到底是女人专用还是应该男女共用这样的愚蠢辩题之外,我们三个人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点将话题导向和平的领域:方中信从非诚勿扰里走出来怎么演的还是这种走了狗屎运的中年asshole。
无理的无厘头——华丽音乐中对科学原理、电影本性和爱情本质的无视文/caesarphoenix今天看第十放映室的香港无厘头电影专题,对无厘头风格和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论述颇为精到。
无厘头在形式上颇似后现代,但仅仅如此也止步于如此。
《女人不坏》之所以敢在夸张和现实之间随意游走,也正是因为有香港无厘头电影这块肥沃的土壤。
无厘头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秩序的破坏(并不是刻意颠覆,很多时候它不具有这种觉悟)。
杂糅和拼贴使得它可能兼得数家之长(几种类型甚至几门艺术的),但更可能适得其反:1.伪科学的狂欢费洛蒙?
一种气味可以让人神魂颠倒地爱上别人?
你还不如相信灰姑娘的水晶鞋。
最起码它还可以把女孩垫高些,显得身材高挑。
小时候我喜欢读一本叫《365夜》的杂志,后来还有《奥妙》、《科幻世界》以及《读者》的各种小寓言,据说美国还有一份已经停刊了的周报。
如今你我应该过了把这些当真的年纪,还是多看看科学松鼠会的博客吧。
水变油?
一个人如果学过初中化学和初中物理,在对高等物理有点皮毛的了解,就会知道水变油有那么一点理论上的可能,那就是改变原子结构,这种对微小粒子进行本质变化的工程难度比实现可控核聚变要难上无数倍。
人类要是能实现这个技术,我相信星际旅行早已比坐地铁便宜。
当然该片中所谓的“水变油”是一种通过微波将水汽化再液化来释放能量,不过这类不涉及本质变化的物理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一定大于等于释放的能量,该技术说明中也没有涉及可以使其不守衡的层面。
2.对电影本性的无视电影有着数不尽的风格样式,有没有一种可以称为电影本性的东西?
我认同巴赞的观点。
摄影的美学潜在特性在于揭示真实,布莱希特或是孟京辉实验戏剧式的间离当然可以存在,但如果生切硬挤破坏了影片的完整肌体,则是不妥的。
一些戏剧通过多机位拍摄和后期剪辑也能成为杰出的影像作品,但那不是电影。
即使不管其是否是电影,一个作品的风格必须是完整的(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层次),《女人不坏》没能拥有完整的风格。
3.爱情远非如此夸大变型的人物具有了某种象征意味,但无论是坚定的要找个男人的欧泛泛,还是坚持独立的万人迷唐露抑或沉浸于幻想爱人的铁菱,面对爱情都是草率的,既没有一见倾心的激情也没有相互试探的技巧甚或柴米油盐的平淡。
有着执着欲望的传统女性、都市培养起来的现代女性、主流之外的幻想女孩关于爱情都交了随遇而安的白卷。
一切的起承转合都过于突然,经不起思考和推敲。
王菲有一首歌叫《如果你是假的》:玩一个游戏探索一下爱情到底有多神秘有没有逻辑我问我自己如果你的样子变成史奴比是否留下一样的回忆如果你是玛莉是茱莉查理还是坂本龙一会不会有很大关系啊如果你是假的思想灵魂住在别的身体我还爱不爱你……“费洛蒙”这个噱头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吧:“你到底爱的是什么?
”以上说了这么多问题,其实这些在其他无厘头电影中也都会存在,但杰出的无厘头影片要么无理的更加彻底,要么运用更加巧妙。
《女人不坏》在迎合观众上其实还不错,开始不久我还蛮喜欢这个片子的,轻松活泼不用思考,但到最后的时候几次“加时”,显得拖沓了,使本身就不精细的全片顿时破绽百出。
当然桂纶镁依旧很好看,影片中的音乐都很好听,其中“拿我做实验一天,刺我这颗心一剑”、“下完大雨的路口 该往前走的我”很有感觉。
最后:听了老汪的热烈推荐下了此片来看,片子虽然不是很好,还是值得一看的,就冲周迅和桂纶镁也值得。
费洛蒙的英文名叫pheromone,它是无形无味又无所不在的化学分子.它源于体内的类固醇,可以从汗腺及皮肤表层细胞中发散,费洛蒙最密集的部位在额头,人中以及腋下.每一个释放出去的费洛蒙分子都承载着你独一无二的个人信息和化学信号。
人造的费洛蒙可以成为获取爱情的不二法门,电影《女人不坏》提供了完整详实的使用说明书。
本人才疏学浅,谨通过观影记忆总结出以下十大须知呈献给广大影迷,如有疏漏,请多多指教:【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一:不要期望费洛蒙对错误的对象产生效用。
】每个男人都有与之配对的独特的费洛蒙,就像每个人男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一样。
如果你想在男人身上使用费洛蒙,请记住——千万别用错了对象。
影片开头,周迅研制出了费洛蒙,但是显然对费洛蒙的适用缺乏经验。
她在公交车上、游泳池边频频遭遇尴尬,白费了时间精力不算,还伤了自尊。
究其原因只有一点:期望费洛蒙对错误的对象产生效用。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二:人造的费洛蒙只能产生暂时的效用,如果你不仅仅满足于ONS的话,请千万不要停止用药。
】周迅在遭遇数次失败之后,终于盼到了久违的成功。
在同冯德伦共度良宵之后,醒来的周迅却发现,冯帅帅竟然提起裤子翻脸不认账。
怎么办?
为了“得到一生一世的爱人”,周迅只得铁下心来再次用药······【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三:费洛蒙的使用是单方面秘密使用,绝对不能让被使用者发现,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当冯德伦发现了周迅在对他使用费洛蒙之后,他大骂周迅一通后扬长而去,让MM的努力刹那间前功尽弃。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四:费洛蒙不是产生爱情的唯一方法,有些女人天生就具有吸引男性的天赋,不需借助费洛蒙。
】张雨绮饰演的公司女总裁绰号“无敌唐露”就是个典型例子。
她国色天香沉鱼落雁,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甚至还有帅帅为了一睹她的芳容而焚毁了半个胳膊。
这种女人,生来具有不借助费洛蒙就能产生接近于费洛蒙效用的魔力。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五:接近于费洛蒙的魔力并不等于真正的费洛蒙,充其量也只是接近而已。
】张雨绮指使女秘书沈畅使用了费洛蒙,结果所有的男人都毫不犹豫地碾过她去追求沈畅。
可见,再倾国倾城的魅力同费洛蒙比起来,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六:骄傲的女人为什么可以在情场上维持不败,那是因为她没有遇见正确的费洛蒙。
】“无敌唐露”一直是情场上的不败神话,但方中信却打败了她,因为他身上具有能够适用于唐露的独特费洛蒙。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七:万一你无心地使用了费洛蒙,谨记:它令你得到意外惊喜的同时也可能令你错失真爱。
】周迅的费洛蒙偶然飘进了桂纶镁的手袋,使得万人迷X疯狂地迷恋上了这个摇滚女青年,但也差点使她错失了同彭于晏的真爱。
幸亏桂纶镁足够清醒并及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八:费洛蒙的使用必须恪守一对一的的原则,如果你对多个对象使用了费洛蒙,局面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张雨绮的女秘书沈畅使用了大量不同的费洛蒙,结果引发了一场骚动:老少爷们群起追之,各种皮鞋、衣物饰品甚至棒棒糖漫天飞舞,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市容市貌。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九:费洛蒙的效果是完全可逆的,在不期望的结局促成之前,你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扭转局势。
】当方中信同沈畅即将喜结连理的最后一秒,周迅逆转费洛蒙效能的药片成功地发挥了作用,及时制止了这场“人间悲剧”的发生。
【pheromone使用须知之十:以上须知通通只适用于异性,"GAY"和“LES”们可要当心啦!
】《女人不坏》中的所有费洛蒙使用都是在异性之间,丝毫没有涉及到同性之间的使用,徐克同志可太伤"GAY"和“LES”们的感情了!
不过没关系,不涉及的结果只是表明费洛蒙在同性间的效果未经证实,却并不表明这种使用完全没有效用。
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同性间的费洛蒙使用须知呢?
```````恐怕要等到《女人不坏》的续集出来才能见分晓了。
你是谁的费洛蒙?
如果费洛蒙使女人不坏,那么男人就会显得愚钝。
周迅,一个看似爱情试验狂,看似没把爱情当回事,把自己心仪对象当作试验品的怪怪女医生,其实她对爱情还是抱有一片痴心的,只不过在寻觅自己的Mr Right的同时发现了重大的爱情秘密——费洛蒙。
张雨绮,一个表面高傲拒绝爱情,玩弄各类男人于她的名牌礼服裙摆之下的女强人,内心却有着对爱情的最原始的渴望。
我不得怀疑:有一个这样风情万种的万人迷老板,员工们会努力工作还是无心做事呢?
桂纶镁,一个刚烈冷酷非主流的Hard Core Girl,却单纯地在自己的世界幻化出与偶像的恋情,最终发现真爱不在X那里,就收回了自己的芳心,又回到了拳击台上。
周迅第一次搞怪,却在冯德伦狠狠的撕去了贴在她左臂的费洛蒙时,哭了,回到了悲剧中的她。
张雨绮从CJ7号的温婉老师形象直角转弯变成了性感美艳的老板,当她为了要强,下决心离开她中意的方中信时候,还是哭了。
桂纶镁也可以反叛了,剧中插叙了一段她是如何从小就疯狂迷恋过气歌星的成长历程,让我又看到了她最初的纯真模样。
都说徐克拍的是一部爱情武侠片, 都说徐克只用了七成功力 其实我觉得应该说是徐克人到中年对男女之情的另一种体会。
剧中那帮摇滚青年的对未来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劲头,让我对未来又重拾了一点信心。
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有拉磨一点点露骨,美之源的"美丽果"估计要跟果粒橙一样火了,新浪的征婚专栏,苹果电脑... 好吧...我也插播一则广告,红叶影院门口的珍珠奶茶味道也不赖。
当阿拉丁召唤出关在神灯中的蓝色精灵后,精灵承诺可以帮助他实现任意三个愿望,同时又告诫有三样东西无法实现: 一,帮助他杀人 二,让死去的人起死回生 三,使一个人爱上他 可见,自《一千零一夜》之前,“我爱的人不爱我”就早已成为继死亡之后困扰人类的最大苦恼之一。
千百年来,无数智者都在试图揭示爱情的神秘,从而彻底破除人类这一巨大苦恼。
时至今日,人类却不得不承认,我们依然对“爱情”这种东西所知甚少。
《女人不坏》里的周迅做到了神灯精灵无法做到的事情,神奇地发明出了一种人造的费洛蒙,可以对爱情造成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科幻元素令广大女性心生向往的同时,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困扰:商人将它无耻地用做合同谈判的秘密武器,成功地诱使英俊多金的方中信爱上了相貌平庸又自私俗气的女秘书;携带费洛蒙的女孩引发的追求者造成了严重的垃圾污染;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因费洛蒙的介入而差点各奔东西。
无论费洛蒙这种东西它到底是什么,不论它是否能够被发明出来,它所带来的危害恐怕会大大地高于它的益处,甚至比克隆技术还要更加值得警惕。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讲,人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所有的人每天做的都是为自己在谋取利益。
适用于人体的费洛蒙一旦被发明出来,那就意味着将会被推向市场(除非个别国家想做为军事武器)想想看,都会是些什么人在打费洛蒙的主意: 那些想要拆散别人的小三们,那些唯利是图者,还有各种各样动机不纯的人·······对,也许你要补充说:别忘了,可还有那些抱着简单想法只是安安心心找个人来爱自己的普通人。
可也别忘了,一旦能够选择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去选择最好的,而不会像善良的你一样只选择最“适合你的”,甚至会有很多人因为虚荣甚至各种各样原因,不会将药物只适用于单个个体身上,最后引发的结果将是什么?
所有的女人都去找金城武吴尊木村拓哉了,非要在他们身上用药,然后这些个可怜的帅哥就废了,见了所有的女人都要爱,所有的女人都可以拿去用····然后个子低相貌过于爷们有怪癖口臭的同胞们就要遭受感情危机了,怎么办?
大家都去求助费洛蒙去吧,结果弄得一团糟,天翻地覆,搞不好还会引发一场费洛蒙战争!
那么好吧,有人会说,不会立法,限制使用啊?
那咱们看看,这又会是怎样情景: 费洛蒙被限制使用了,想要搞到它就会付出很高的成本,然后那些既得利益者,手中掌握着军权、财权、各种权的人就会来霸占这些东西。
爱情将会变成只能供强势人群享用的稀缺资源,到那时候咱们的社会就不止是贫富不均了,就连爱情都将形成霸权。
(当然,不用费洛蒙依然会有这种征兆,不过进程显然要缓慢的多)即使立法,那也行不通,为什么呢?
你得先研究一下制订法律者的身份,他们毕竟是强势阶层选出来的,就算是美国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法制社会,也会出现一些像“辛普森杀妻案”这样的让强势人群钻漏洞的典型,更何况是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人治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怎么办?
费洛蒙还要不要制造了?
我的答案是最好不要。
不要巴望着现实生活中会有太多“泛泛”那样的女孩,那是不可能滴。
“泛泛”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钦佩,但是她利用费洛蒙留住爱情的做法,不单是值得商榷,而是根本应该杜绝!
从三亿精子的菲尔普斯中衍生出的我们身上独一无二的费洛蒙,如果它真能决定爱情归宿的话,当然应当珍稀。
即使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要忽略掉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够遇到配对费洛蒙的几率到底有多小?
我相信能遇见生命中真爱的应该只会是人群中的少数。
所以真的不要巴望太多费洛蒙带来的奇迹。
况且费洛蒙的说法实际上还远不足以解释爱情的问题。
很多人都有过日久生情的经验,如果说费洛蒙能够变质的话,那所谓的一见钟情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费洛蒙也解释不了男人为什么会同时爱上两个以上女人的成因。
况且费洛蒙的实用性真的尚未明晰,想想看如果它真的只有一种唯一的配对方案的话,那我们岂不是要办身份证登记似的建立起全球所有人民的费洛蒙标签吗?
不这样的话,我们靠什么依据来寻找另一半,而且到那时候,谈恋爱起码会损失80%的乐趣。
然而,编剧郭在容在制造“泛泛”这个人物出来的时候,却激起了观众们的极大认同。
我有时候在想,这到底会是什么原因。
不单单是周迅的个人魅力,我想: 也许是太多的人在爱情的世界里寻觅的精疲力尽了,这一切,我们与“泛泛”感同身受。
我们不断把对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的胸膛,再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
为了一个迟到的约定,我们不知守候了多久。
任何烛光都照不出爱情的答案,因为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而是一个个不眠长夜以及痛彻心扉的抉择。
我们曾经在床单上铺满花瓣来期待一个天长地久的承诺,到头来却往往落得形单影只孑身彳亍。
然后有一天我们结婚了,我们找到真爱了吗?
不能奢望于费洛蒙,也不能不被歌颂爱情的电影感动。
不懂得它深沉的苦痛,就无法确知它的甜蜜。
当我们在寻寻觅觅患得患失的时候,我们也在丰富着生命和爱情本身的内容。
每一个成熟的个体都必须拒绝对所谓真爱偏执的坚守,如果你只是一再得斟酌、彷徨、犹豫、怀疑,你就会沦为比“剩男剩女”更加可悲的实在。
你永远要说服自己相信、忍耐、折衷出一个无限接近的可能,从而把握住那可贵又可叹的点滴幸福。
如果你已做到了这些,所谓配不配对的费洛蒙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服自己你是快乐的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
之前期待此片,是因为三位女主角;而看过之后,我不幸地发现,好看的也就是这三位女主角了。
一说张雨绮张雨绮不仅脸蛋漂亮,身材劲爆,更难得的是身上带有一股英气,所以演起片中的女强人来还是比较适合的。
这角色要是让范冰冰来演就完全不对味了,她脸上不见英气只见媚气,演个女强人,估计这发迹史也是不甚光彩的。
在我看来,女人有材不露是可惜的,无材要露是可笑的,有材瞎露是可怕的(比如芙蓉姐姐),有材巧露才是可心的。
片中的张雨绮正是如此,露得可心,活脱脱就是中国版的莫妮卡•贝鲁奇,绝对能让男人血脉膨胀。
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声音有点太小孩儿了。
二说周迅周迅今年《画皮》《李米的猜想》《女人不坏》三弹齐发,着实让人见识了她的人气。
《画》《李》两片,让人们看到了她演技的日臻成熟,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而此片更多的是展示了其偶像的一面,将一接触男人就全身僵硬的泛泛演绎得十分可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她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饰演的杜心雨一角,同样傻傻的可爱,却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
周迅对这种角色的诠释也已经是驾轻就熟了,不复赘言。
三说桂纶镁对于桂纶镁这个小妮子,从我知道有这个名字起,就对她特别的关注,原因很简单,五百年前是一家。
之前对她的印象都是源自她参演的片子,比如《蓝色大门》《最遥远的距离》《不能说的秘密》等等,就是那种纯纯的,干干净净的邻家女孩模样。
而她在此片中的形象绝对是颠覆性的,朋克装,唱摇滚,打拳击,脾气暴躁,没有一样能和之前的形象联系起来。
但是我最后不得不承认,漂亮的女孩儿无论打扮成什么样子都是好看啊(作花痴状……)最后说徐老怪徐老怪着实怪。
一般新人导演的片子都是局部小心思、小创意很多很有趣,可在影片的整体把握上欠缺火候;而老导演则是在大局掌控上技法纯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影片的整体构造之上,无暇构思局部细节的处理。
可徐老怪却是反其道行之,近年来的作品屡屡小惊喜不断,却在大局掌控上显得力不从心。
比如上一部作品《深海寻人》,曾有人总结道到能依次从中看出鬼片、喜剧片、文艺片、广告片、环保公益片等特质,这正说明了影片风格的不一致,东一枪西一枪,乱打一通。
当然如果真能糅杂各种风格而自成一体也堪称不易,可偏偏徐老怪的这顿乱射仿佛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果这口收不好,那么最多也只是一堆无用的竹条罢了,没有太大意义。
此片也是将各种情节编排在一起,触男僵硬症、婚礼抢男症、偶像臆想恋等等,无论哪个情节单拿出来都可以说是构思巧妙,可堆在一起却完全没有达到1+1>2的效果,整体效果非常混乱,着实让人感到可惜。
徐老怪,我已经充分领教过你身上的“怪”异了,希望能在你接下来的片子里看到“老”道。
因为再这样下去,你曾经依靠《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等片在我心中攒集起来的信誉度就将透支殆尽了。
徐老怪,我再信你一次,最后一次。
白胡子的徐克用两个小时的电影解释了一枚名词的曼妙。
费洛蒙。
三个女人因为费洛蒙而性感可爱有魅力,戴大眼镜的周迅很爱摇滚青年冯德伦,曾经是结婚狂的她为获感情从尿液里提取了这样一个物质,身为冯德伦的乐队主唱的桂纶镁执着的热爱画片里的X先生,是画片上那个英俊男子陪伴她走过了曾经颠沛流离的时光,北京最美丽的CEO张雨绮小姐雇佣了X先生做了公司的形象大使,于是一连串的复杂关系让这个城市异彩纷呈。
影院的声效非常好,咆哮的桂纶镁再不是之前那个温和的姑娘,唯独喋喋不休的和臆想中的X先生说话时,她才难得温柔,这是一个完全肆虐的女孩,肆虐在她的拳击手套里,肆虐在她弹唱时候的吼叫中,肆虐在她对爱情的执迷不悔,我想她是可爱的。
张雨绮或者是狮子座,有严重的自恋倾向。
整天把自己放在15厘米的高跟鞋里,便觉得世界尽是渺小,因为费洛蒙爱上来讲课的方中信,她是叼着雪茄去参加他的婚礼的,墨镜里的样子总是让我想起林青霞,非常落寞,他出来找她,求婚,她把眼泪随着跑车洒了一路,她终于开始不自信,这是自己坚持而得的爱情,还是费洛蒙的力量。
作为费洛蒙的发明者,周迅始终在追寻自己的爱情,当她在演唱会上被一群人从头顶上传递到舞台上冯德伦身边时,我想这或者就是她的归宿。
影片最后,她帮助张雨绮获得爱情,洞察一切的她嫣然一笑便走开了,我突然就想起了她在《画皮》里的扮相,天真却恍若有魔力,不记得谁说过,周迅越来越像张曼玉,其实我并不能完全苟同,只是二人都是天赐的精灵罢了。
影片的音乐非常好听,主题歌叫《用力爱》,不知道是说给有力量的桂纶镁,还是安全感缺失的周迅,或者只有在爱情里才不自信的张雨绮。
桂纶镁的声嘶力竭里总有隐约的绝望,涂着咖啡色唇膏的她看起来很张狂,拍摄地点是13club。
结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happy ending,画面定格在桂纶镁的又一次暴力性的挥拳里。
但是我宁可相信,假如她们都已幸福,那么所有故事就都不会落幕。
或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迥异的费洛蒙存活。
它不朽。
我不推荐人看,但是又想让人看过后评价看是否跟我想法一样。这片子的确不娱乐大众,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广遭人诟病。不过我想看过的人都能够理解到电影要表达的主题:不要想着什么神丹妙药,一点点机缘再加上自己诚心的努力,爱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本人认为导演用来表现这个主题的展现手法真的无法让我认同,真的是太不吸引人了,甚至看起来挺痛苦。主题无罪,但也经不起这么不靠谱的折腾。好比我认同一个丑男简单却也算高尚的灵魂,但他的脸实在让我不忍看。。他应该去质问神,为了这么个小高尚,怎么值得让他连稍微看得过去的容貌都失去。
很喜欢张雨绮 中性强悍的造型 都是会演戏的人
徐克导演武侠拍多了吧,这片飘的很一般人要想想才能得转过来
徐克一直喜欢尝新求变,但是这是需要代价的,自深海寻人失败后,又派出了一部,怪异的爱情电影。。。
明快有都市气息,老妖的画面剪辑依然锐利。可惜在演唱会后就该有的收尾被延迟拖沓了。
2008.12月 with yvonne 通宵电影
很多情況看來,導演的音樂品味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成功與否。徐克的音樂品味,太不可思議了。
坏不坏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一切都是因为费洛蒙。唐璐的美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悲剧,掩盖真正的才华,同时又拿不下架子去爱一个人。
喜欢张雨绮!!!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电影。其实人设很有意思,原声音乐还不错,想象力也蛮丰富的,可是总觉得故事本身还是不够圆融,费洛蒙只是把人物硬凑起来的道具。好吧,好像不应该对喜剧片要求太高,凑合看看吧……P.S:里面型男多得跟米一样,相当造福好男色的观众啊
我还是那句话,徐克只能拍武侠片,而且最好还是那种深奥的让人看不懂的,拍其它的他都不怎么地。
风格还真是诡异,虽然徐克向来诡异。看之前有个姐姐告诉我说片子很傻,里面三个女人一个比一个傻。看过之后觉得的确是这样,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得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爱情里感觉是很重要,但要保持爱情却不是靠感觉,所以像周迅说的,费洛蒙能用来让一个人一辈子和自己在一起,那就用啊~
3大213上演她们的213故事。
呵呵,费罗蒙?我想曾经我和我的那个费罗蒙擦肩而过。
超现实主义,不着边际,徐老怪怪异到家了。拍这样毫无逻辑的疑似科幻片??还好有美女养眼。
剧本挺新鲜的。不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x 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女人一台戏,给这三个女人各一星。
1,即使是徐克。2,桂纶镁超不协。3高以翔超僵。
徐克表示一个成功的导演在成功之后,不拍一两部骗钱的烂片还真对不起自己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