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问,导演,你看过原版漫画吗?
就敢拍?
最原始,最低级的错误导致前功尽弃。
衣服的细节都还原得跟漫画一样。
高木跟真城的身高竟然就这么处理。
明显没拿我们当人啊。
你选角的时候间歇性失明了吗?
竟然就这么挺着了。
新妻的选角还可以。
亚豆的选角也还可以,
但是,我的香耶呢?
看了半个多小时等着香耶出场,结果竟然没有。
后来很重要的苍树红老师连个出场都没有。
更别说看到岩濑了。
我就想问导演一句,这些本该有的漂亮的女性角色,都让你吃啦?
前两天电视重放京都大火篇。
剑心和濑田宗次郎那段短战,可能算的上是剑心后二部曲里面最畅快淋漓的一张对战了。
于是想起来,必须还是要去看BAKUMAN。
除了对这对CP的爱不释手,还有对原作打心底的喜欢。
***小松菜奈流着泪微笑着对最高说,ずっと待っているのは無理、先に行くから。
然后一直到字幕开始爬上的时候,惊慌失色的发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等下。。。。
喂!!!。。。
我们的梦想呢!!!!!!!!!?
回家的路上,想到BAKUMAN原作的当年种种。
突然觉得,也许这也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结局——我是指站在一个女生成长的角度而言,只是,但是,理由真的太操蛋。
女生大约是有这样的经验,面对看不到未来的恋情,无奈流泪,离开,然后去独自成长。
小松菜奈没错,原作没错,但是,最高更没错。
以最高的所为,以剧情的发展,小松菜奈能抛弃最高的理由只可能推断为是,老娘一开始便是没有真爱的。
诶?
神马?
原作让人ドキメキ小鹿乱撞的纯爱就这么被现实轻而易举的毁了,怪不得一开始那场经典的告白以及两人的爱情铺垫几乎就被省略了:反正后面是要甩掉的。
因此在片里,我们完全可以把小松菜奈别于亜豆ちゃん看做一个事业优先爱情,为了梦想全身心的努力的新世纪女性。
只是………………喂!!!!!!!!!!!!!!!
真的好难过啊啊 ……在这个牺牲一切来成就主角的电影里面,最高是忠于原作的设定的。
但看着佐藤健,总觉得浮现不出最高的脸。
最高长什么样来着....混乱着忽然想起了双特别特别清澈的眼神。
是的,最高其实就是一个极普通极单纯的一个孩子。
绘画虽然不错但是也就是正常的会画画的那种孩子。
砂糖演剑心我真的是爱得不行,京都大火篇看了三遍。
緋村剣心是世故后的单纯,尤其是气场上的平静,砂糖把握的真的没话说。
但是最高是真的单纯,除了和秋人在一起穿着体育服蹦跳的瞬间,总觉得清澈的有点不够。
觉得有骨气,很硬,却总觉得少了一个高中生的直率坦诚。
青春可逝,血不可凉啊监督。
***想要说说角色。
■ 新妻エイジ原作看了没到几卷,便沉浸在对新妻老师的一发不可收的溺爱心中度过了余生(?
)。
BAKUMAN原作的一个极大优点便在于,没有坏人。
在一个极其社会尽力三次元的设定下毫无違和感的让人热血沸腾不止。
是的,这个社会,在你生活的大部分地方,你的学校,你的公司,你的家庭,没有所谓的坏人便是常态。
新妻君承担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该有的能力和责任,同时作为一个中二几乎不该具有的礼貌,谦让,高情商,好性格,让人爱不释手。
不同于当年大人气的L好歹也算是个主角,新妻君这样的好感度爆棚的宿命对手设定,真的是十年难出一个。
就这么生生的毁了。
染谷大眼在出来一瞬间,仿佛还看见了新妻的影子,只是转瞬即逝,然后监督极其简单粗暴的处理了这个角色。
甚至让他在最高的女神脸色画了一滴汗。
画!
你!
妈!
染谷大眼演不出新妻我可以原谅,因为连我都想象不出来新妻该是怎样的。
但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把他塑造成一个自大的中二真的好吗!
他真的为最高的努力起到作用了吗!
人物和剧情,因为短短2个多小时要收纳20卷的内容神马的我都可以理解。
全片的每一个加力点都中途半段就突然开始冲刺出结果:最高决定做漫画家的瞬间,最高振作起来继续画画的瞬间等等。
每段加力都觉得不够,应该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让自己全身热血沸腾才对啊啊啊的时候,就开始庆祝胜利了。
我的表情就是山田熊猫一般的无奈啊。
所以新妻要做一个合格的对手,要有多厉害,同时他的存在要能不断激励最高和秋人,还要能好感度爆棚,也许的确是太为难真人版了。
■ 平丸老师平丸老师到原作后期基本已被玩坏w因为其单纯不断被编辑威逼利诱人气急速飙升,别说蒼樹紅我都想嫁啊的新世纪好男人。
平丸老师的种种作死在真人版里面如昙花一现,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三白眼普通的工薪族的确是有点可惜了。
■ 服部さん服部先生也应该是人气很棒的,山田孝之想演出来,可以戏份不够。
初次拿稿子给服部先生的时候他的表现便是如此。
可惜那之后,就有点不伦不类何况编辑与作家的关系包括ネーム的指导全部被删去,必须是没有办法发挥服部さん的魅力的。
***BAKUMAN的热血,和他每一阶段的清晰的目标设定,然后不断clear是有必然关系的。
然后它又没有很多无奈,保持了一个少年漫画该有的纯净。
我们中绝大部分的人,在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了不顾一切为其奋斗的年龄了。
所以BAKUMAN是特别特别热血的,大约每个人都能通过它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小火苗,看到自己的血还没凉,想要叫出来,想要跑起来,想要不眠不休的为了梦想奋斗。
是会流着泪说不要碰我的女神却没想到女神原来是会背叛约定的。
没关系。
只要血还热着,便好办。
把这些夸张起来就是我的工作…梦是一种精彩纷呈……问题是做梦的时候不要害怕…噩梦和好梦……原来日本动漫人物是如此滑稽……画自己想不到做不到打不到的情景时,是如此快乐,如此自由。
只是不要把想法用在弯路上…就是因为梦是精彩的…最后是梦也是烦恼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越来越被梦所困扰……到最后把梦付诸行动造成不谅解……最后到害怕…沉溺于黑暗之中……其实梦是精彩的…只要不犯法…不触犯法律…就可以理直气壮…堂堂正正…
看了好几遍了。
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
几乎所有的演员表演都很到位,由于改编的原因女主戏份略少,忽略不计。
砂糖这个角色的不服输和他本人很像。
神木弟弟无论怎样都是可爱,好污挑剔。
染谷将太出场不多,但是非常抢戏,神态,动作,说话的节奏,让人过目难忘!
一众配角也没有一个是吃白饭的,熊猫扮演的编辑,少年jump的主编,宫九扮演的男主已故漫画家叔叔,还有获得手冢奖的各位新人漫画家,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鲜活可爱。
故事从开始就非常流畅,特别舒服,每一个阶段都设置了一个小的兴奋点,一步步努力,一点点进步,特别引人入胜,既不突兀,也不会让人看着累。
里面关于漫画的特效也是神来之笔了。
还有关于漫画创作的艰辛与残酷,作品也进行了描述和思考。
主编独自翻阅爆漫王,回忆已故的作者时,简单的场景却意味深长。
作为漫画产业的从业者和漫画家之间相互依存又充满矛盾的微妙关系,在这部电影中也娓娓道来。
电影中最感动我的情节不是真城和高木拿到读者评价的第一名,而是他们竭尽全力完成稿件新一期刊物出版后,各行各业的读者在不同的地方阅读他们的作品的场景。
对于作者来说,有更多的人阅读你的作品,这可能是最大的幸福。
作为小畑健和大场鸫自传式的漫画真人版改编,以漫画家的视角讲述漫画家行业下的漫画家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漫画家,而这个故事,我还是觉得漫画讲的要比真人版好,有兴趣的不妨读读。
我要在这里讲的,是日本漫画行业的衰落感。
8、90年代的日本漫画杂志在没有网络的年代可是支柱产业级的规模,这种长期以来的繁荣也就是近十年来为什么衰落的根本原因。
漫画行业只着眼于发行、动画、周边,电影也不过是周边产物之一。
相似的行业还有唱片业,但同样的处境唱片业可是更灵活变通。
现在大部分的音乐软件都是免费就可以收听大部分歌曲,付费获得全部收听和下载资格。
而唱片本身成为了一个收藏品。
虽然发行量下降了,但应该总体收入还是会蹭蹭蹭的上去。
美国的漫画目前也是按这种模式运营。
以积极采用新人漫画家起家的JUMP如今严重依赖几部有生之年作品,新作让人有兴趣的寥寥无几,8,9年前我就弃了火影,直到快完结的时候才捧了个尾场。
海贼王大概也有2年没追了。
日漫让我提的起劲的除了小畑健的另类题材和富坚义博的有生之年,也就大概只有一些特色小作了。
有生之年的动画也是快10年没追过了,印象中完整看完的又印象深刻的动画还要数06年的虫师,新出的虫师2画质似乎还没当年的好。
现在看到比比皆是的偷工减料的萝莉画法和人物背景颜色不协调,还有偷工减料的万年念叨。
我都不知道那20分钟为什么会这么难熬。
这种态度和水平很难让人感觉到精致和魅力,只剩下几句幼稚和无聊的叹息了。
现在洋洋洒洒上百集都是这样凑起来的,那电影水平也是让人不敢期待。
历来真人版都要浓缩一部动漫的精华同时又要兼顾粉丝与路人感受。
漫威宇宙DC世界什么的我就不谈了,这种差距有目共睹。
美漫的DC世界还没出来,就蝙蝠侠大战超人而言简直就是逻辑有问题,三巨头还没讲完就讲联盟什么鬼?
另一边循序渐进的漫威宇宙却做到了一个高度:单个看可以消磨时间,配合食用更佳。
越做越烂的变形金刚一直轰隆隆都拍了4部,下部还在来。
漫威的爆米花哗啦啦也有了所谓的漫威宇宙。
然而在题材丰富度高出几个量级的日漫却是剧场版无脑真人版吐槽。
当年EVA真心为你的REAL ENDING真是惊鸿一瞥,圈钱大法无出其右!!
其他的我还真想不出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剧场版。
新EVA系列好像重开了一个时间轴,但缺少了根基。
攻壳机动队倒是本作延续,但与TV版相隔遥远所以受众有限。
火影海贼王HUNTER的剧场版都不过是各种回忆杀和无脑杀。
现在剧场版的概况大抵如此。
而投入更高的真人版简直就是为吐槽而生,各种长歪的面目和偏离设定的角色。
以上几种情况都让人觉得日漫电影只剩下圈钱,更别说扩大影响力。
最后吐槽:人家千辛万苦创作出打斗以外的斗争形式,结果到了真人版还是成了三英战吕布的打斗。
而且与其在字幕时候搞掂细节不如在画漫画的时候弄点漫画角色的CG创作出一段剧情来。
这种水平对目前的日本动漫产业来说应该是超预算的。。。
食梦者漫画有趣的地方是其中漫画家的众生相,形形色色,却创造着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会喜欢的一部作品。
小畑健并不是为了漫画生的热血创作人,所以这种记录式的题材很适合他,但是电影却力图从原故事提炼出主流的意识—友情奋斗什么的,拿弱项做卖点,看的人也觉得很没劲。
一星给电影中漫画的表现方式,一星给落选后最高探望已经开始连载的同伴的那段。
都说王道不适合他们了,还煽情。
另外自由职业正如高木所言,真是要有拼上一生赌博的觉悟啊。
人太容易堕落了,失败、生病,天气变化都会影响前进的步伐,更别提什么糖衣炮弹了。
没办法无论如何都不断前行,每天只想着怎么享受的人,就是不适合做自由职业的人,不适合做漫画家的人。
<图片3>在学习和社团方面都一事无成的高木秋人(神木隆之介饰演)却有作家才华和动员能力,发现了同样因为目睹漫画家叔父的残酷职业生涯而迷茫的真城最高(佐藤健饰演)的绘画天赋劝说其从事漫画,最高虽开始拒绝又因暗恋的女孩亚豆美保(小松菜奈饰演)答应其如果成功就结婚的约定而投入到自己的漫画和爱情理想中……《食梦者 真人版》是典型的日本励志片,又是真正的青春片。
如果说日本电影更专注人物心理,那日本漫画就是把青少年心理刻画发挥到极致的绝佳载体了。
我们80后90后小时候大部分都被日本漫画吸引过,《七龙珠》《灌篮高手》《北斗神拳》等让我们自由,欢乐,有活力。
我们也感受到了在当时的父母那里和学校中不容易找到的东西……该片做到了既热血燃烧,又理性真实。
描写了外人看来轻松有趣的漫画行业,其实是多么辛苦枯燥竞争残酷。
但就像帮助人们成长的许多作品一样,这里也暗示出认清了艰辛苦痛仍然坚持向前并不断超越自己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青春历程中除了热血和成功之外更多的是悔恨和遗憾,该片的爱情方面虽然唯美淡雅,但以悲剧收场,想想倒也符合实际,和高中大学同学结婚固然美好,但真实生活中因为地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心理准备,又有多少成功案例呢。
但最终没结婚就可以否定这些酸甜味闪着光的经历了么?
别孩子气了。
该影片就告诉你,积极向上永远是成功者的特质,就算遗憾和失败也只是成功前的插曲和重新上路的动力。
最后,除了JUMP 的信条:友情 努力 胜利(这就是我上文提到的80后90后在日本漫画中找到的东西)以外,每个人都应该在此生中找到起码一次的高峰体验。
就是那种即使没有钱,没有称赞,甚至身边亲友全都反对,自己也还是要投身其中,为了自己热爱的事。
只有有过身心俱疲,沮丧崩溃,深夜痛哭,然而选择绝地反击,最终大获全胜的体验的人,才能体会主人公在结尾时的尽情释放~希望朋友们都能找到~
5年前的片子,一直没看,纯是忘了。
原著漫画是当年追着看的,jump编辑部史上最牛的策划之一了。
顺便,漫画国内的引进版非常便宜,印刷用纸都很好,还送22张封面明信片,淘宝最低才130块钱左右,你不卖一套简直亏大了。
神木和砂糖从外形气质上绝对是反了……当初电影演员确定的时候,谁都是觉得砂糖演高木的,所以电影里这个身高差太违和了。
虽然享受电影,但是职业习惯边看边会脑内改稿……算不得影评,就是边看边写吧。
毕竟面相普通观众的电影,很多地方夸张和简化了,很正常,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吐槽哈哈哈哈。
这个真诚的速写本,大概率可能是小畑健亲自上阵,看过小畑健的草稿,风格习惯跟速写本上很一致。
江口太郎竟然是宫藤官九郎上阵,这个片子的演员阵容太可怕了。
江口的房子产权应该是自己的,不然东京这房价,真诚怎么给供8年。
尽管是用蘸水笔的新人,但是把自己弄的这么脏的,肯定不是合格的漫画家。
一个八卦,近些年因为新技术和新文具的更新,很多还在坚持纸上作业的日本漫画家也慢慢减少了蘸水笔的使用,比如九井谅子,能用针管笔就用针管笔。
(但是国内漫画家的话,赵佳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全部用针管笔作画了)
集英社和少年jump编辑部都是实景,至少到走廊部分应该都是实景,编辑部内部如果是搭的景,那道具组可太牛逼了,基本上是完全还原。
一般来说,去少年jump编辑部投稿的话,是前台打电话给编辑,编辑部谁接电话谁去接待,当然也会有编辑组长接了电话然后指派编辑的,这个很随机,看命。
而且编辑是去楼下大堂或者接待会议室和投稿者见面的,不会让投稿者上来编辑部。
服部看稿子很快,这是肯定的,对有经验的编辑来说,第一遍看稿子,就是要以正常的读者看漫画的习惯来看,看这个作品有没有意思,而不是弹幕上瞎扯的什么第一遍看画功第二遍看故事,纯就是瞎几把臆想完了在这不懂装懂的胡逼咧咧。
这是后面的一个情节,这句台词说的就非常对,编辑是作品的第一读者如果看完第一遍觉得稿子够了及格线,有调教修改的余地,就会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脑内会同步整理意见想法,所以看得会慢一些。
意见的三个维度就是故事有没有意思,叙事流不流畅,画面表达有没有到位。
能不能刊载都是很靠后的事儿了。
新妻咻咻的描画的全是没必要再添笔的角色部分,按照情节和气氛,这时候他咻咻的画速度线是最合适的。
另外,这个用的纸这么软薄,最多是在做人设。
真诚改过的稿子,画工上并没有什么长足进步(感觉造型能力还不如上回),但是表现力上提升了(角色表情生动了一些,还给了两个满p的大张力画面)。
得手冢赏的这个稿子肯定直接换其他人画了哈哈哈哈,印象里应该跟漫画原著保持一致的,如果是小畑健画的,那大概只使出3成功力的样子。
新妻的稿子肯定是小畑健画的,大概使出了7成的功力。
啊,常盘庄,圣地,话说最近找到了《常盘庄青春》的清晰资源,但是只有外挂英语字幕,手头另一份带中文字幕的资源是vcd画质……我正在一点点根据后者的字幕把前者改成中文,不知道啥时候能做完。
服部说编辑会站在漫画家这边,但是实际上,编辑不应该站在任何一方,编辑是桥梁,是沟通者,是调和者,如果没有编辑这个角色,作者,读者,编辑部,就完蛋了。
所以编辑应该站在所有的地方。
不过话说可能篇幅所限吧,电影里就算作为编辑代表的服部,也并没有比较丰满的描写,并且跟原著的性格相差很大。
哈哈哈哈,给眼镜哈气cos安西教练哈哈哈哈!
太孙子了!
“漫画得有人看才能算漫画”,本来不想写这个点的,但还是忍不住。
作为私人日记性质的漫画无所谓,但是作为商品存在的,像jump的少年漫画一样要带给读者快乐、勇气和梦想的漫画,有一种理念是成为漫画家的基础,在日本称为“服务意识”,在国内的话,我叫它“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漫画”。
不要光图自己爽,一门心思的闷头画,你的故事能吸引人吗?
你的分镜叙事读者能看懂吗?
这个地方你自己笑的满地打滚,但是读者能get到这个点吗?
所有的艺术形式,价值都不仅仅在于表达,有人接收并接受了,才能最终形成价值的闭环,才有意义。
关于这点我以前写过一篇帖子,结果下面有画那种所谓小众漫画的跟我杠,杠你麻痹杠,真正有本事画的真正优秀的作者漫画的,人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你可以小众,清高孤傲,遗世孤立,众醉我醒,不希望有一万人接受你的作品,但是如果就俩人看得懂你的作品你能开心?
说白了,这种货,自渎而已。
话说回来,宫官的戏份也忒多了,你丫带资入组嘛?
讲漫画连载上刊流程这段里,出现的这些个所谓分镜稿,从完成度上来讲已经属于精草了,在上刊前还处于评比讨论的阶段,其实没必要画到这个份儿上(最多挑三五张画成成稿就可以了),浪费时间,就算是给助手指示用,也没必要画这么细,当然如果你手就是快,在编辑传阅的阶段画成这样也挺好,能更接近展现最终成品的样貌。
但是这块儿出现的稿子这么细,很大程度还是为了照顾观众。
福田的,作为动作漫画,动作的夸张度上却没做到极致,而且格子形状的使用有问题,根据情节和情绪,如果是我,会建议左页用斜切格,右页用正常稳定框。
平丸的稿子,格子大小的处理,景别的配置,漫画语言的使用,都做的很到位
就算看不懂对话,光看这个分镜的节奏就很舒服连载讨论会上,仅就这里出现的稿子来看,平丸的分镜叙事能力明显高出福田一大截,如果较真一点说平丸真的是完全没画过漫画的话,直接出这种水平的稿子,是不输于新妻的天才。
另外,在现实里,海獭先生这种作品在jump上连载的概率较小,很有可能会放到集英社其他漫画杂志上,比如ultra jump。
连载讨论会这一段的内容的很好,非常真实,给出的信息量比原著漫画的相同段落更多一些。
平丸关心的只有钱关于稿费,10年前集英社的老编辑跟我们普及过,如果没记错的话,少年jump的稿费应该是平均1万日元一页,现在涨到多少了不知道,新人和名作者的稿费差别不大,收入差距主要是在版权收入上。
少年jump周刊每回稿子是19p,一个月4期,照这么算,正常连载的作者每个月收入平均也有个70多万(含税),但是租房、耗材、助手工资(这个是大头)都得自己出,而且一旦没连载了就没收入了。
从这个表上看,日本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的初始月薪是24万,那漫画家的收入如果稳定的话,是真不算少。
怪不得少年jump的作者一旦连载了,编辑都会把作者连哄带骗的弄到东京来,看来是扛得起房租。
所以说,其实不少了!!
当然了,电影里的设定平丸之前是美术设计师,那肯定工资会高一些,看家里这配置就知道了,水母是那么好养的嘛
中井这种没连载没漫画助理工作的,去工地打工简直是太正常了,有些有连载的作者也会在便利店打工
金钱世界的连载,从画风到漫画表现都是质的飞跃……小畑健功力输出达到6成了。
真诚二人和新妻的漫画排名对决这块儿的设计,算是比较直观吧,说不上精妙,不过不失,毕竟电影篇幅有限。
但是砂糖和神木奔跑的姿势实在是太剑心电影版了哈哈。
说起来,电影比原著漫画增加了很多新的画稿,小畑健团队真是辛苦了……
周更是很难的,但现在这个时代,不经历周更的话是没法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是职业漫画家的。
人气下降的时候,增加调动情绪的激烈场面和增加新人物都是常用的调整手法,杀死重要角色也是。
人气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长时间的剧情都维持在情绪高点也会造成读者的阅读疲劳,也可能是最近上了新作品导致了票数流失,所以这个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回到作品本身的话,最根本的还是要维持合理的剧情节奏,起伏得当。
看到神木贴网点纸的画面,真是唏嘘,国内新千年后的漫画读者应该大部分都不知道他这是在干嘛。
最后这个至暗时刻是原著的情节,选这个情节也合适,但是,危机设置的不好,仅仅是交不交得上稿子,保不保得住卷头彩页,从逻辑上是ok的,但是力度不够,有点浪费福田组的友情努力胜利。
以及,跨页原稿应该也用两页拼一起,直接用单张A3纸太小了!
这是前面出现过的福田的跨页,就是两张纸拼的。
话说这个成稿的表现力比编辑部讨论会上的好很多,但是动作的老问题依然,感觉福田不太会画大角度透视的东西,这点上尾田荣一郎就做的非常好。
最后的漫画书架太泪目了……太泪目了,细节做的太好了。
都是在jump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所谓的头部(竟然没有剑心?
),这里面国内读者最不熟悉的应该是江口寿史的《stop!
云雀》。
《乌龙派出所》毕竟现在还在连载。
演职人员名单全用书脊展示,这些书都是有原形的,对jump系漫画熟悉的应该能从中知道找到很多乐趣,比如美术是圣斗士,录音是银魂,服装组是北斗神拳,编辑是游戏王(但是话说的确有一部漫画叫《编辑王》)。
从左至右的原形,幽白,圣子到,暗杀教室,电影少女,魁男塾……
片尾曲是鱼韵的《新宝岛》,《新宝岛》是手冢在赤本时代的大卖作,算是手冢的成名作,手冢在这部作品里,首次将电影里的镜头景别运用到了漫画表现中,拓展了以往由四格漫画继承来的舞台剧式的全中景的分镜构图方式,创造了新的漫画阅读感受,所以《新宝岛》同时也可以说是现代日式漫画的起点。
整体来看,大根仁作为漫改导演,比三池崇史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整体架构维持了日式青春励志类型片的模板,但是种种细节非常用心,属于剧本表现60及格,细节+20分的类型。
作为漫改电影,本作算是日本漫改电影里面做的相当好的了,但是作为电影,属于正常水平,所以综合评定还是给个三星吧。
今天看了砂糖的《爆漫王》感觉十分惊艳,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将二次元的平面漫画变成真实立体世界的漫改真人电影,从头到尾都又燃又嗨,拍得中二又热血,让人看得笑中带泪。
众所周知日本的亚文化产业举世闻名,庞大的动漫产业链更是享誉全球。
几乎每一部动漫,都可以成为影视化作品,也就是漫改作品。
基本是先由漫画改编成动画,再由动画改编成真人电影。
不要小瞧了漫画,一部好的漫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漫画不只是给小孩子看的,也是给青少年甚至是给大人看的。
陪伴每一个少年青春岁月的,可能就是这些漫画。
而每一部漫画都凝聚着创作者们的心血和汗水。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漫画家们的故事,漫画家是指靠漫画过活一辈子的人,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漫画家。
做一个漫画家是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小到画分镜,填色,贴网点,大到故事走向,构思世界观框架。
不仅要画出来画稿,还要思考出故事情节。
在截稿日前拼命的去赶稿,面临人气低迷而被腰斩的压力,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过劳而猝死。
可以说,漫画家才是真正的高危职业。
这一行虽然艰苦,但仍有热爱它的人为之奋斗。
主人公便是两位梦想着成为职业漫画家的少年,他们一个擅长画画,一个擅长写故事,二人组成了搭档,为画出最棒的漫画而一起努力一同成长。
电影又名食梦者,可以理解为吃掉自己的梦想的人。
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说,是漫画让青春逃离了烦恼和寂寞;但对食梦者们来说,是青春让漫画变得如此热血澎湃。
友情,努力和胜利也绝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每一个漫画家单纯的信仰。
梦想无论实现与否,都值得我们为之努力与奋斗!
所以尽情燃烧吧,动漫之魂!!!
虽然情节略显老套,主角长得像超龄高中生,但是电影给我们这些漫画迷们好好普及了漫画的制作以及其中的艰辛,把漫画当作自己女友的这种近乎偏执的精神,又有几个人能理解或做得到的呢?
靠着心中的那个信念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纵使千难万险也不怕,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友情,努力,这就是他们的胜利之道!
万岁!
PS:希望自己那个正在漫画路上修行的朋友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生不就应该那样燃烧的嘛!
并且希望她一直健健康康的,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嘛!
\(≧▽≦)/期待!!
“我会一直等下去的!
”
小畑老师辛苦了
五星感动
改动也太大了吧。。。咋和eji只剩竞争了,友谊呢orz改的亲妈都不认识了,亚豆也成心机女了,把jump的友情努力还给我啊(吐血,友情没了爱情没了这个改编我给零分
我带个眼镜其实和神木DD差不多,不骗你
神木弟弟太可爱了
燃!就是女主太丑!
因为暗恋新妻英二所以才喜欢小豆妹子的,完全可以解释得通!
面目全非
看不下去
6.8。改编功力了得。剧本扎实,每次成绩变动都伴随着感情的积累与成长;热血闯关套路也玩出新花样,虚实结合让热血感提升。日本这帮新生代完成的也很到位,终于不用看藤原龙也那张哭丧的脸了
因主役的衬托,染谷将太的演技是碾压式的,。与之后的同题材【重版出来】明显借鉴此片几位创作者对于作品殚精竭虑和对受众期待的压力双线格局。此片的表现形式更燃更符合次元世界的表现。
两星半//看见佐藤健就点进来//被热血的中二少年们蠢哭 笑死我了//为所谓梦想埋头苦冲的人出现在银幕上实在很难讨厌
三星半。节奏有点怪异,转折很突兀,女主毫无作用,题材倒是挺好的加上一些镜头表现力很强所以整体来说还是比较燃的,但是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跟动画版差别实在是太大,不过场景还原倒让我非常惊喜。因为篇幅压缩而省去了大量对不同角色的性格塑造,而且有不少转折事件也一并除掉。跟动画相比,推进剧情就像坐火箭一样快,可能别人看到的是刺激热血,我倒是因为过快而倍感不适,说实话,俩真人主角根本就不像高木和秋人……
补卡
动画至少看了四遍,先入感太强,对真人版只能说失望。回眸对视没了闹解散没了集体罢稿没了我喜欢的绝大多数场景都没了甚至亚城木梦叶都没了,新妻成了酱油miho成了酱油吉见酱油都没得打简直心塞。只有看到原稿时能激动一下了。//抛开原作不谈大概是部好电影吧,制作挺用心,然而并没用
为了梦想拼上性命的老梗,但没有人比日本更适合拍热血漫画家的故事了!中间一段强行动作片也是服了,以钢笔为武器的二次元漫画大战特中二。全程主人公燃炸,360度无死角展现漫画的完全沉浸魅力,脑洞大开,片中想出了各种方式让漫画在大银幕上动起来。友情、努力、胜利,原来并不只存在于漫画里!
又一次证明了,难看的片OP或ED都好听。。。。。
原来这部的主题曲就是!新宝岛呀!因为容量的问题,整部电影其实更像是漫画前半段?的内容梗概。但表现形式很有意思,故事也讲得清晰吸引人,作为一部漫改电影来说还蛮OK的。友情努力胜利啊,当成jump宣传片来看也不错!就是,佐藤健,已经真的不再适合和神木还有小松演同龄人了。
我眼中鸡汤的正确卖法,就大大方方地少年热血一下多好,别总想着掺杂苦情好不好。虽然为了宣传jump的核心理念插入的多个作者一起赶一个稿子太不切实际,但我倒挺喜欢这个结局的,也把现实说清楚,爱情和面包可能都会搞丢,可是既然年轻就继续热血继续异想天开下去吧。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