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這部跟蹤,依然是老班底。
游乃海導演,杜琪峯監製。
也是比較新的切入點——任達華帶隊的警方便衣跟蹤隊和梁家輝爲首的一夥金鋪劫匪見的鬥法。
看的是粵語版,比較純正些。
兩個對立的主角任和梁在各自的領域裏做的比較專業,加之警方跟監的科技與高素養,劫匪方面佈局策劃的嚴密,使影片起始階段顯得很緊湊。
但是可能是這一部的故事過於寫實化,缺少了比較豐富的戯份,使后半部分僅靠大腹便便的任用煽情冷笑話獨力支持起來,顯得比較單薄。
配角演員方面,林雪一如既往的光彩照人,在杜琪峯電影中,走到哪里他都是他,就像靜止的石頭或者樹,但是不是擺設,劇情依然要在他身上展開——成或者擺,他是那個無法預料的棋子,而他自己,神經大條,從來感覺不到也無所謂感覺得到不到。
張兆輝和邵美琪再度出現,本來是很期待兩人有《大事件》裡的精彩對台戯,但是卻令人失望,前者絲毫沒有《柔道龍虎榜》和《黑社會》中的神采,後者《PTU》中的光彩也讓人看不到。
未曾超越,所以有些失望,是不是對杜家班,對游乃海、韋家輝們的功力有些信心不足了呢?
恩,大可不必,這只是拍成了稍有點俗套的普通香港電影,歇一下,繼續前行,仍有完全超越的銀河映像傑作在等待我們。
說起來,結局部分有一點像非常突然——真的非常突然,可是最終那個落入俗套的善意又顛覆囘狗血的地步。
不過,這部電影的宗旨和另一部銀河映像的電影片名一致——《天開眼》,倒是蠻有趣的。
《跟踪》 游乃海,曾担任过长时间银河映像的编剧,作为银河的王牌编剧,他的作品早期的有《暗花》、《非常突然》的诡异精妙、出人意表;中期有《枪火》、《再见阿郎》的冷峻浪漫、苍凉厚重;后期有《大块头有个大智慧》、《PTU》、《龙城岁月》对哲理因果的表现,以及对社会问题大局观掌握和细致入微的再现,加上复杂的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显示出了小游的不凡魅力,此次亲自披挂上阵更是不容小嘘.也许是跟久了银河老总杜琪锋的缘故,《跟踪》的风格有几分杜佬的色彩. 影片把视点放在警方的跟踪队上,这支小队很少在电影中出现,像这次这么详细还是第一回吧,新鲜感游然而生.跟踪队的精英们都是长相极为平凡,就是那种让你看一眼就会忘的.任达华这次舍弃有型的外表,扮演一个挺着个大肚子的中年男人.形象之衰的程度在他的电影里绝无仅有,当然更贴近剧中的人物.跟踪队俗称"狗崽队".带头的就是代号"狗头"的任达华.有趣的是,他们把跟踪队唤作动物园,而里面的成员都有各自的代号:狗头、猪女、鸡丁、兔子、猫猫等等.这样更方便于交流又不至于暴露身份.华哥带领的跟踪小队要对付的就是由梁家辉带领的抢劫小队,此君非常不简单,听声辩位还谈不上,但他能感觉出附近出现的警察,一手策划的抢劫行动从未失手,他都精准地把握警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因而指挥弟兄们跑路,在兄弟间的威信是很大的.在《龙城岁月》中扮演过飞扬跋扈的大D一角,还因这一角色获得过最佳男主角的殊荣(香港金像奖).梁家辉在塑造老大这一形象上已经是游刃有余,叫人过瘾的跟踪和反跟踪之战就此上演. 有两位元老级别的演员加盟,演技方面就不用说了.至于女主角则由新人徐子珊担任.最近香港电影在扶植新人计划中是不遗余力,因为新人才是未来的市场.小徐的长相倒是很符合剧中人的形象:够平凡.女二号由另一位银河元老邵美琪担任,她在片中的角色是警局的大姐头,脾气火爆自然是不在话下,她饰演的角色大多跟"男人婆"靠上边,这次也不例外.故事到后来发展为三个人之间的跟踪大战.由于年轻的徐被精明的梁发现,生命危险,"狗头"华立刻前去营救,却中了梁的圈套,被梁刺中颈部大动脉,导致大量出血.之后就是本片最煽情的地方.任达华在讲完一个冷笑话后终于倒地.大家应该都以为他挂了,但最后还是没死(浪费我的感情).大任落到了小徐手中,原则性地不负众望,找到梁的老巢,一举歼灭了抢劫小队.梁在逃亡途中正好被悬挂的钩子刺中颈部大动脉,流血过多而死(坏人的运气就是背).着也应证了《跟踪》的英文片名《EYE IN THE SKY》(老天有眼). 虽然善于编剧,但有一点我、始终不能认同,那就是结尾处,明明梁已经逃走了,可雨一停,他还走在前面而被徐发现(走路的速度未免太慢了吧).游乃海的首部作品得到银河的力挺得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前途无可限量.
故事简单——匪徒犯案,警察追踪,故事结局则不言而喻。
电影叙述了匪徒的两次犯案,警察追踪犯案的匪徒成为电影所要描述的侧重点。
在警察追踪的部分,警察局内各部门分工明确、有条不紊,这一必然的‘高效’促成了故事发展到关键部分时的扣人心弦。
显然,镜头无声的移动将故事讲得简洁、高效;而随着故事高潮的逐渐到来,镜头语言亦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导演所预设的G点。
人物台词贴合故事情节变化的节奏——简练、从容不迫。
学生:“老罗,什么是牛奶路?
”罗永浩(懵):“什么牛奶路???
”——题记本文名词解释:牛奶路-Milkyway 银河印象墙泥凸-Johnny To 杜琪峰需要首先说的是,我还是把这个电影当一部墙泥凸(Johnny To)电影来看。
因为实在等墙泥凸的电影等的很着急,但《铁三角》让我失望了,当然,这个是后话和题外话。
接下来说对《跟踪》评价,就是:很好!
很强大!
很扎实!
如果墙泥凸开始向别的风格发展,那么,我决定开始转投游乃海的粉丝阵营。
《跟踪》好像是一个小习作,小练习,但扎实无比。
没有小聪明,没有什么故作另类的元素。
好像要再次告诉观众,好的电影不是好在讲什么,而是好在怎么讲。
其实这个只是我个人对好电影的评判标准。
俺很喜欢游乃海这种讲故事的方式。
特别是开场10多分钟,大牌一一出场,但没有给观众任何头绪,然后只用1分钟的时间让狗头和猪女就把前面10多分钟的一头雾水解开。
干净,简洁,不拖泥带水,很有节奏感。
《跟踪》的镜头也很有风格,如果跳着一段一段的看话,会发觉镜头很有特色,特别是猪女偶遇fatman那里,有些象实拍的电视节目。
有人说结局猪女跟踪梁家辉成功很假,应该让梁家辉出逃成功,但我觉得让梁被一个钩子挂死比较有杜琪峰电影因果报应或者宿命之类的意义(sorry, 我还是把这个电影当一部墙泥凸电影来看),而且和梁家辉师徒二人拜观音的一段呼应。
当然,片子里我也有觉得拍的不好的地方:1,大桥上枪战拍的很一般,不停在想,如果是墙泥凸会怎么拍。
2,结局的拍摄手法比较恶(注意,是拍摄手法,而不是结局的情节,情节怎么样都对我无所谓):猪女换成熟装,然后镜头俯拍猪女混迹人群,音乐为强劲电子乐,这个时候我甚至都害怕猪女都要脚一跺象《黑客帝国1》里面Neo那样超人般的飞起来了,害怕到担惊受怕的程度。
但总的来说,这是我最近看的最赞的一部片子,24小时内连看2遍,片尾的Cast & Crew也一字不落的看完,发现音乐还是《放逐》的Guy Zerafa 和 Dave Klotz做的,很赞。
中间一些段落(比如雨停,猪女跪地,路人收伞那段)很象explosions in the sky的一些曲子的前面比较沉静的部分(可参照explosions in the sky的《the moon is down》)。
但,看完这个Cast & Crew也产生了一个副作用,如下(以下内容与《跟踪》无关,且有愤青倾向,early warning)在《跟踪》的Cast & Crew放完之后,我下的那个RMVB里还有个预告片,不幸,正是《戏王之王》,在这个预告片里我看到了众多香港演员大牌,于是我屏弃我对Twins——特别是对那个大脸女人——的成见),奋不顾身的下载了这个电影。
在观影过程中,我甚至还发现了陈果、谷德昭(唐牛)还有亲爱可爱以及人见人爱的许鞍华以及等等和其他,但在看完之后,却万分愤怒,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这么烂的烂片怎么能把预告片放在《跟踪》后面!
《戏王之王》一片除了恶搞一下《无间道》那段有些小聪明(“小聪明”在和“扎实”相比时是缺点,但和大烂片相比,就可以算优点了)其他基本一无是处。
属于烂的非常严重的那种烂片。
我为我生命中的1.5个小时浪费在这样一部烂片上而悲伤。
而我,不能悲伤的坐在烂片身旁。
特别是看完《跟踪》这样很好,很强大,很扎实,很和谐的片子以后,谁又能忍受《戏王之王》这样的烂片呢?
同样是港片,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1、徐子珊、林雪、邵美琪、任达华、梁家辉。。。。
又是你们!
2、任达华的肚子是亮点3、小白兔的故事还真是够流行啊4、小心你旁边玩数独的人5、小心你身旁长得像明星的人6、林雪还是离不开食物,这显然是在给7-11做广告7、血还真是稀得像水血水血水,原来是这样8、在你觉得要死的时候一定要讲笑话,这样你才不会悲剧9、难得的happy ending,难得的雷人ending10、那个脱衣女绝对是本片的卖点!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跟踪》:银河映像的例牌出品 □文/火神纪 一路前行。
谁又曾知道,我们所前往的所在; 又在何处呢。
——火神纪。
题记。
谁曾经告诉过我,任何一个港片影迷如果不看银河映像的话,那都只能算是不完整的。
于是我在某个时期按照出品的时间几乎集中而系统地看完了银河映像的大部分作品。
打上银河映像标签的电影基本上很少让人失望。
说到银河映像,几乎可以马上联想到一些特定的字眼;比如黑色电影、畅快有序的紧凑节奏、紧张的场景气氛、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巧妙精密的情节编排、晃动不定的视角手提镜头、沉重无法被救赎的宿合味道、警匪与枪火、以狭角的特写镜头描绘一个平静的场景却用来表现一种紧张的戏剧张力……等等。
可以说,银河映像的电影的大多数电影都带有一种相对比较统一的电影风格。
当这种风格可以突破到它的导演之后,银河映像本身的电影风格就形成了。
银河映像的电影许多都可以直接忽略导演的,因为银河映像的导演虽说各有不同,可是银河映像的整体风格却明显也强烈得多。
作为一个新晋的电影制作公司,能够保持电影的高水准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在高水准的制作水平的同时又能坚持住自己基本上固定统一的风格则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也许跟银河映像本身拥有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主创团队有关。
看到大多数的银河映像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他们有一个近乎是固定的主创团队,这对形成并且保持住银河映像的整体风格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创团队,银河映像所出品的电影才能保持着自己特有的电影风格,并且有了一大批喜欢该种风格的影迷之后,叫座又叫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部电影也一样,打着银河映像深深的铬印,带着浓烈银河映像的电影风格。
就算杜琪峰一直在强调,他并不希望作为他的御用剧编的游乃海不要再重复他自己的风格而必须形成自己的电影风格,所以这将是一部游乃海个人风格的电影。
然而,这样的强调有些欲盖弥彰了。
妄然的强调只会让那些对游乃海抱有期盼的人们更加失望,在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作品,同样的一个主创团队所打造出来的电影也许可以不再带着老杜那种昭然的味道,可是却永远也逃不出银河映像本身。
如果这样的电影风格代表了游乃海的电影风格的话;那么,银河映像的风格又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跟其它的银河映像作品差别并不大,依旧只是银河映像的例牌出品而已。
游乃海,只是延续并且发展了这种已经因有的电影风格。
所以我说失望,不是对这部电影失望,不是对银河映像失望,不是对游乃海失望,而仅仅只是对新风格期待的失望。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部银河映像的作品,而杜琪峰所说的游乃海的个人风格也接近银河映像的整体风格;或者,这就变得容易接受而且是我所欣喜乐见的。
毕竟,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很少让人失望。
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
饰演匪首的梁家辉沉着冷静凶狠冷漠,果断机智,所有的抢劫案布置周密,仔细地对一个抢劫对象做了多次踩点并且计算了作案的时间,部署了多起抢劫案而自己总是置身事外地站在高处俯瞰所有一切。
如果说是高瞻远瞩,那么也许在这部电影里,他完成了一个最形象生动的表演范本。
而饰演跟踪队员狗头的任达华却完全展示了另处一种人物形象。
在工作时机灵、记忆力强、随机应变能力极强,而在生活里他却处处表现了一个长者对新丁的关爱和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
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比梁家辉的角色更有立体感也更具难度。
梁家辉和任达华这两位影帝的表现可谓是不相伯仲,至少都非常完整地表达了他们所饰演的角色所应该表达出来的一切。
而这部电影里,也许可以说,他们并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反而是他们所极力烘托的那个新丁猪女的扮演者徐子珊。
至少在角色和剧情的编排上,不论是凶悍的梁家辉还是内敛的任达华,他们都服从于同样的剧情需要,那就是为了更丰满徐子珊所演绎的这个角色。
梁家辉和她斗智斗勇,而任达华则对她言传身教。
由她的成长来完成整部电影的剧情交待。
这部电影同时也犯了银河映像作品里的某些通病,比如为了追求它们固有的宿命味道,电影的最后给梁家辉安排的那个结局让我很是郁闷,颇有点狗尾续貂的味道。
在飞奔的时候回头,刚好将自己脖颈上的大动脉挂到了港口上的尖钩。
而这些之前他对任达华下手也正是用剪刀刺穿了同一个部位的大动脉。
这是巧合吗?
银河映像里的巧合总会巧合得过于牵强。
这样的剧情编排在我看来也许还远远不如让他死于狙击手的枪口下也许显得更合理一些。
又或者猪女在遇到同事遇害而惊慌失措地前去救助的时候,她又为什么不回答对讲机里的全体人员的问话呢。
也许这仅仅只是为了表现这个角色的见义勇为,或者是冲动和稚嫩以及经验不足;可是后来她在跟踪那宗绑架案的时候,以及救助受伤的任达华时却都依旧犯下同样的错误,为了任务之外的事情而离开了工作岗位,为了救人而忘却了自己的目标。
这样的情节编排似乎显得煽情有余而说服力不足了。
大量的手提镜头,以及更多的镜头切换,从视角到监视器屏幕的切换。
这些拍摄手法都以前的银河映像的作品里并不少见。
总体来说,这依旧是一部标准的银河映像作品。
情节剧情都还可以,如果不去寻找类似前面所提到的小弊病的话。
而且气氛的拿捏把握非常不错,紧张而且足以把我们的胃口一直吊到了最后。
这是一部可视性很不错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流畅足以让人雀跃的电影。
闲来无事的时候,看看这部电影,如果我们不去考究杜琪峰所说的话,至少,这不会是一部让人失望的电影。
2007-07-08;丁亥年丁未月癸卯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跟踪》 ■译名:《Eye in the Sky》 ■导演:游乃海(Nai-Hoi Yau) ■主演:梁家辉(Tony Leung)、任达华(Simon Yam)、徐子珊(Kate Tsui) ■类型:悬疑、犯罪 ■片长:90分钟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发行:ARP Sélection ■上映:2007年6月21日
欲扬先抑,之前几部港片都说得比较一般,提下《跟踪》。
面对这部“可以做得更好,却已然下档”的《跟踪》,好话坏话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不提它基本就要错过了。
毫无预警信号的开场,但有山雨欲来的迹象,好和坏都是未知数,这是《跟踪》在前一小段时间的良好进入。
最好看的自然是狗仔队的跟踪本身,说不上大开眼界,但觉得新鲜有味。
固然是有个比较弱的高潮,在《跟踪》片长短促情况,乃至形成常说的“伪高潮”,就觉得赶,赶着要让梁家辉一伙人束手就擒,死得还怕观众看着不明不白。
但实际上结局却还不至于成为冷笑话本身,只是,立场分明,反而失真,冷笑话是类似《龙城岁月》改动过的结尾,意图进入大陆的港片似乎已然学乖。
“宿命感”在银河作品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非常突然》最后死光光,有些失误无法弥补挽救,还有《暗花》、《暗战》。
《跟踪》抛弃了以上路线,转而树立一个善恶分明的世界,好人为了抓坏人,好绝对是好,坏也必然是坏。
梁家辉跑路前突然冒出的师傅也没什么下文,倒是作为不合格狗仔队的猪女,徐子珊用她表演的“失真稚嫩”证明了这个角色的存在准确与合理自然(即便可能是通过表演体现)。
游乃海解释天降大雨,又突然停歇到众人收伞是为了表现“老天有眼”(Eye in the Sky?!
)。
八个字:不近人情,信以天意。
但谁都知道那是导演设置的,好人必有好报一生平安,恶人逞强却难逃天网恢恢。
对于《跟踪》的好感一半可能是在电影院,观赏效果不错,似乎是第一部在影院中欣赏的银河映像。
银河的打光果然是一路的,侧脸之间,亮暗分明。
任达华的几个笑话也很冷——虽然后一个有些因反感英雄倒下的气氛渲染而分神,倒是邵美琪的粗口很突兀,突兀,不是冷不防,是觉得怎么用上那样一句去年被用烂的话语。
最后一段里梁家辉盯着远处隐蔽的监视器N秒钟后说,肥仔,走!
看过盗火线的都记得罗伯特德尼罗也有此桥段。
梁家辉表现很好,已经向我们一直尊敬的表演大师们靠拢过去,但可惜剧情到此已经虎头蛇尾的一毕了,任达华在医院抢救,没办法高手决战,就只能让梁家辉自行了了断。
梁家辉的脸又比以前宽了些许,还是很精炼的成功小商人行头,饰演不动声色但怀有苦衷的反面角色已经拿捏得很合适了,但跟罗伯特德尼罗在盗火线里还是多了一点点没有根源的杀气。
我看已经很受用了给九分任达华自从跟杜琪峰混了以后脸就没消过肿,捣持的越来越大叔。
这回还有了肚子,这次因为饰演正面角色,除了很大叔以外没有太大的性格反差,跟黑社会里他演的那个角色比有点平,跟艾尔帕西诺在盗火线里比,只能再次衬托我偶像地位的至高无上了。
林雪总还是能从另一个风格发光发亮,每部片子里都在吃,这次终于吃出了事儿。
要特别提下的是任达华第一次讲笑话的那段,一个人在车里讲,一票暗哨在不同的地方,伪装成不同的角色在听,每个人都有非常轻微的反应,挺有意思。
个人觉得比《枪火》里的一帮人不苟言笑的踢纸团高级点。
很想再学习一遍《盗火线》--- 绝对的警匪片样板戏。
其实还不错啦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犯困。
色调不黑,音乐不黑,竟然有阳光型女主角,太不黑了。
不是说不好,要是能黑点就更好了。
应该这样:任达华酷一点不要像个和气的老伯,干脆的死掉,雨也不停,最好把女主角改成男的嗯,这样应该还差不多
一个新兵蛋子,靠一个大哥和运气才跟得上目标,的开挂之路。
启事一:一定要汇报工作,回复领导,要不怎么帮你?
启事二,苍天有眼,菩萨不会保护坏人。
你扎了狗头大动脉,自己就被钩子歌喉,本以为下雨逃了结果天放晴了。
关键本来能跑的结果师傅下午放出来要看师傅。。。。
是的下游最后被抓了,可是上游,帮他们销赃的利益链还在,辛辛苦苦拿命去抢结果才拿三成。
只要这个销赃渠道还在,就会有一个一个的梁家辉出现。
任达华难道是非烂片不拍?
没觉得有说的那么好
梁家辉4星
警匪港片一贯的风格,镜头节奏走得连凑到位,紧张的气氛渲染扣人心弦,有爆发力。无奈不错的故事被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对任达华刻画不足只在最后稍有凸显,梁任两人的冲突表现也不够。
有BUG,很烂~
游乃海不是游达志 银河风有,但味道却很淡,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真心坑爹。
真垃圾,这么好的题材给游乃海他整成这副德行。最后猪女趴在车顶上监视是哪个山炮编剧的狗屎主意?一枪干死他算了。拿我们香港市民和如此机智的辉哥当瞎子傻子了是不是?她怎么上去的???!你敢趴我车顶上试试,我非把我手里的啤酒瓶子砸你脑门上!!!
题材新鲜
一搬
香港新生代演员真压不住场子
boss都确定了你还在跟踪个几把!你只跟踪不行动有个毛用!节奏挺不错,仅此而已
趴车顶太雷了
黑狠风格不够明显,但最终的宿命论展示又是银河映像的传统,故事紧凑,人物互峙,但现在来看,节奏已经明显有些跟不上了。
显然翻拍的绝密跟踪逻辑更加通顺
重温,加1星。这片当年感觉中规中矩,现在重看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前半部镜头和剪接都处理的很精到很利落,叙事也很紧凑很沉稳,只是后半段有点乏力感。PS:刚注意到,原来这是唯一一部由游乃海执导的片子。
平庸之作。
一般
从来没遇到过一部电影像这个这样看后完全没有存在感~并不是他不好~其实~我是想说~我真的觉得他不咋地!
故作阴凉的作秀故事,故弄玄虚的银河总是有自己的一堆fans
这有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