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线
Természetes fény,Natural Light
导演:迪奈施·纳吉
主演:费伦茨·萨博,拉斯洛·巴伊科,塔玛斯·加巴兹,Gyula Franczia,Stuhl Erno,Szilágyi Gyula,Mareks Lapeskis,Kozó Krisztián,Nánási Csaba,Fodor Zsolt,Mondovics Mihály,Barta József,Illés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拉脱维亚,法国,德国语言:匈牙利语,俄语年份:2021
简介: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占领的苏联即将迎来漫长的冬天。István Semetka是一支匈牙利特种部队的一员,他的任务是挨家挨户搜寻游击队员。一天,部队在向一个偏僻的村庄行军时,遭到敌人的炮火袭击。指挥官被击毙,作为最高级别的军官,Semetka必须接任。穿过一片沼泽地,他把幸存者领到一个被占领的村庄,..详细 >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影像层面的自然主义与左右人物的理念介入都略有相悖,前者作为先在的设定成为架构视觉感知的美学核心——以不加修饰的方式重现人眼所见之原态,而后者则被植入更深的人性议题,同时明确的呈现了两种观点的冲突——一种「兽性」的面向被批评,取而代之是对积极运作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肯定。但依然觉得似乎如贝拉·塔尔或至少像《被涂污的鸟》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承载如此偏居一隅的影像特质。
看的时候一直关注士兵们吃的哪来的(开头应是士兵夺走当地打的一头牛),不禁觉得士兵们经过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入侵以及掠夺。一个鲜活的人到哪都会有点故事吧。【2021.6.19 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 南京荔枝广场】
空乏。
光线画面很美,我也挺喜欢中立视角描述战争的片,但感觉剧情确实有点没看懂
6.0
85/100 风格突出的战争片。减少戏剧冲突、配乐、对话、煽情、说教等,放大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摄影、构图等真的加分。电影让你沉浸式感受战争下的人性日常罪恶与无助。没有战争英雄事迹,只有普通人煎熬的战争生活与危机。
静,美,雕塑般的男主,但却看着无力
终于把匈牙利军队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拉出去单独展示了。自然光线就是没有光线,应该就是讽刺匈牙利军队在德国纳粹身后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55/100 #VilniusFF# 以面孔引领描摹战场空间上的空壳幽魂,即使在石头那一方也依然缺乏新意。No warmth is fine, but no insight is usually not.
二战苏联战场阴云密布,大地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但是天空绝不会像本片制造的那样阴暗,从头至尾灰蒙蒙一片;或许这是影片刻意为之,试图营造出战争的肃杀气氛,但是让观影人看不到所谓“自然光线”,心生沉闷感。片中角色有一个算一个,面无表情目光呆滞,说话温温吞吞或不紧不慢,故意拉慢叙事节奏,这是何必呢?二战期间匈牙利是纳粹德国的忠实盟友,在苏联领土上犯下了侵略罪行,本片就是以匈军追踪围剿苏联游击队为背景,以一个预备役下士亲临战斗的视角,来记录这段沉痛的历史。当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时,他们心里明白罪孽深重,可他们仍然找出、说出那些荒唐无稽的理由。故事是个好故事,就是这色调、节奏等俺不太适应。6.6分。
这一部期待了好几个月了,在陆家嘴百丽宫观影体验极佳。同样也是查了一点资料,匈牙利军官是普通农民出身,因为战事在军中服役,不知他面对后来被挖掉双目悬挂于村口的老村长时是何种心情,也会有战栗、恐惧,直到事态失控。然后学到了starosta在俄语里是村长的意思。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的意义在于在战争中活下来,什么国家、党派都是第二位的。加入游击战争尤其不要冲动,不要被轻易裹挟,这种战争是以平民的血肉在做防御盾牌,是最邪恶的一类战争。加入游击队,就没有战俘这种待遇的,是与死神时刻相伴。
大特写,小人物。无声的白桦林,愤怒的伐木工,麻木的外来者。冰封的河道,打翻的牛奶,燃烧的仓房,沉底的水杯。罪恶无言,沉默顺从。时代或已越来越远,门后的一直在伺机。
战争是残酷的,虽然心底善良,但是面对敌人还是要冷酷,即使对方是老人妇女乃至儿童。看到火烧谷仓的时候才入戏,前面铺垫太多,太沉闷了!
摄影很。。。黑。强调沉浸感,聚焦男主内心。但是就这点意思的话还不如拍个短片。作为长片有些羸弱了。
拍的质感不错,别再拍了,慢吞吞平淡无奇
元史记载,过了高加索铁门关,就是神放逐恶魔之地,遂止步于此
昏暗,凝重,缓慢,残酷。
每一帧都像一幅油画,剧情基本可以忽略。
后半部分有几场戏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