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去动漫论坛的人会注意到,动画开播后,原作党几乎是清一色的唱衰,考虑到本作在制作上几乎无懈可击,论作画质量和画风堪称2020年一季度最强,这种唱衰就显得尤其异常。
原因是,原作真的是一个很另类的作品。
看简介的人会知道,本作是一个“已知真相,编造假象骗过大众”的反推理忽悠故事,而且也是靠这种神奇的创意获得了推理小说奖。
这个思路虽然新奇,但却缺乏悬念。
推理小说是悬疑类下面的一个分支,一旦故事没有悬疑,对读者就毫无吸引力了。
因此本作真正的卖点并不是案件和忽悠,而是前女友和现女友的撕逼,以及现女友清纯大小姐外表和昭和恶臭大叔内在的反差。
动画制作组对这一点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在动画前几集尽力安排琴子多出场,还把大蛇篇放到开头作为过渡。
但再好的改编也无法改变后半段那一大堆没意思的嘴炮剧情。
动画从第6集开始就会陷入大量对话分析当中,无聊得让人想睡觉。
由于这个故事长得离谱,因此编剧删除了琴子很多的骚话,让剧情进一步无聊了。
这还没提到鬼头明里用的声线年龄偏大,没法表现出合法萝莉那种奇妙的背德感。
如果原作都是像钢人七濑这个故事一样,那也就不会火了。
恰恰是在这个故事完结后,原作方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正。
从“已知真相,编造假象骗过大众”,变成“先甩给读者一个假象,然后慢慢将真相揭示给读者,最后再编一个假象骗过大众”,完全弥补了第一个案件缺乏悬念的缺陷。
动画倒霉就倒霉在,只预订了一季12集,勉强能做完钢人七濑和大蛇篇,而原作恰恰是从这以后才进入佳境的。
除了案件本身的魅力增加,撕逼也更上一层楼,变成了“真前女友和现任老婆之间的战争”。
如果有24集的话,这分明是一个五星的剧集,可惜日本动画业预订2020年完蛋,不合理的制作委员会制度拒绝给本作半年番的机会……
我并没有看过原作,只是谈谈我对这部动漫的个人感受新番上了一批后我就注意到了《虚构推理》这个名字,感觉会是一个烧脑推理片,但当我看了几集后,感觉...是个恋爱番?
哈哈哈哈哈哈,但不论怎么说女主还是非常可爱的!
以及男主的设定也挺有趣看到现在还有点喜欢男主姐姐,都是厉害的人物啊!
这部番最近的一个故事讲了太多集,感觉有点拖沓了
剧情解析:第1集 只眼只脚岩永琴子对在医院偶然相遇的樱川九郎一见锺情。
相遇后的两年后,一直虎视眈眈的琴子对九郎提出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的要求。
在九郎述说与前女友纱季分手的过程中,琴子向他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没过多久,妖怪狸现身来找琴子,告知图书馆的结界被破坏了。
第2集 沼主大蛇听在耳中深山中的筑奈沼之主大神派遣使者找琴子商量烦恼。
一起杀人事件的犯人谷尾葵把尸体遗弃在湖中,然而当中却发生了令大蛇无法理解之事。
琴子询问九郎拥有的“力量”真相后,邀请他当晚一起前往深山,但却被他用一个理由拒绝了。
第3集 钢人的传闻琴子被沼主大蛇询问犯人将尸体丢入湖中的真正原因,开口述说自己的推理。
那正是连大蛇都会感到恐惧颤栗的、谷尾葵的爱与后悔的故事。
时光飞逝,两年过后、在真仓坂市发生多起随机杀伤事件。
谣传其犯人竟为原偶像的亡灵·钢人七濑。
第4集 偶像死于钢筋琴子为了解决钢人七濑事件而来到真仓坂市,在这里遇见了成为警官的纱季。
纱季调查钢人七濑的相关讯息才得知原来其由来的原偶像.七濑花凛死因成谜,而要打倒钢人七濑,就不得不详细了解七濑花凛的死因。
第5集 想象力的怪物琴子看见一名男子正在与钢人七濑搏斗。
走近一看,竟是陷入苦战的九郎。
与赶来现场的纱季说着说着,琴子想起九郎以前提到过他小时候经历的奇怪体验。
注意到钢人七濑并非普通的怪异,要打倒它必须采取别的方法,琴子决定……第6集 合理性虚构 琴子注意到钢人七濑是从情报总结网站产生的怪异。
想要攻克藉由人们的想像力成为不死之身的钢人七濑,就只能构筑超越真正怪异的故事。
为了对抗钢人七濑,琴子向纱季寻求协助。
前往七濑花凛死亡现场的他们遇见了声称目击事件的幽灵。
第7集 钢人攻略战准备 寺田刑警被钢人七濑杀害了。
网络上传着钢人七濑杀人闹得沸沸扬扬。
琴子在和九郎谈话之际,确信事件背后的确存在着黑幕。
琴子一行人思量着说不定还会再出现牺牲者,下定决心要趁着今夜打倒钢人七濑。
第8集 构筑虚构之人 纱季回想起和九郎的堂姐.樱川六花初次见面时的事情。
听说六花已经过世了的纱季,试图从琴子口中探听传闻真?。
期间,情报总结网站的留言板又开始活跃了起来,钢人七濑渐渐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存在感。
第9集 钢人七濑攻略议会 做好了万全准备,钢人七濑攻略议会拉开序幕。
钢人七濑是否真实存在?
还是只是捏造出来的都市传说?
围绕着钢人七濑的存在与否,谎言与真实的战斗正式展开。
琴子面对着电脑,开始把自己的推理写上情报统合站的留言板。
第10集 争夺虚构 才以为琴子提出的解决方案已经为留言板的人们所接受,那个推理却被立刻放弃了,不过琴子早已准备好下一个推理。
为了打倒钢人七濑所击出的第二、第三个解决方案、横挡在眼前的樱川六花和钢人七濑。
这样究竟能不能消灭亡灵呢……?
第11集 最后的虚构六花出于某种目的制作了网站,宣传钢人七濑,导致这个“想象力的怪物”越发强大。
琴子作为秩序的守护者,要消灭钢人七濑的传言。
对阵双方分别是琴子和六花,两边都有通过死亡控制未来的超能力,由于寺田警官被钢人七濑杀害,对决开始时六花占据绝对优势,琴子要做的就是利用九郎拖住钢人七濑,在这个夜晚扭转战局。
在初期,琴子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寺田警官之死,如果钢人七濑不是幽灵而是人类,她如何打败武功高强的寺田?
琴子模拟了当时的场景,寺田被神秘人约到加油站,被神秘人设置好的机关正面砸中脸部。
神秘人知晓寺田的身高,并且不能用其他的方式以免引起怀疑,琴子认为她就是寺田身边的某位女警官……钢人七濑的原型是偶像七濑花凛,生前曾被指控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琴子利用这个线索,编造了七濑花凛堕落的推理。
琴子首先承认钢人七濑确实存在,对她没能成佛的原因进行推理。
花凛的父亲在女儿成名之后产生了嫉妒之心,同时也产生了被害的妄想,因此留下了“女儿对自己有杀意”的信息,甚至不惜用自己的性命来陷害女儿,导致七濑花凛遭受到舆论的抨击,最后带着绝望死在钢筋之下。
七濑花凛死后得知了父亲对自己的恶意,因而堕落成魔重返人间。
第12集 秩序守护者由于九郎在和钢人七濑对战的时候,消耗了太多体力,于是琴子就赶紧拿了两根大香蕉给九郎补充体力。
九郎也很关心琴子,就劝琴子也歇一歇。
但是想到都这个时候了,琴子竟然又开起车来。
其实别看琴子平时喜欢开开车什么的,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异常坚定。
从一开始就的时候,就为了守护秩序,放弃了自己的一眼一足。
虽然自己经常会身处险境,但依然活跃在维护秩序的最前线。
既有趣,又有担当,这样的小萝莉谁会不喜欢呢?
季纱在和九郎再次相遇后,其实心里很是愧疚和自责。
但是在和琴子九郎的相处中,季纱发现,或许他们才是最合适的一对。
于是季纱便主动斩断了自己的情思,忠心的祝福琴子和九郎,并且劝九郎好好的珍惜琴子。
或许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吧,毕竟季纱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有点抗拒九郎的。
虽然在和琴子的一系列行动中,季纱多少也有些适应鬼怪什么的了,但是在季纱深处,多少还是有点排斥的。
而琴子就不一样了,琴子完全就是和九郎一个世界的人,完全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六花之所以想要创造出钢人七濑这这样想象力的怪物,直接原因是想测试一下自己决定未来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而根本原因则是想要变回普通人类。
这样说可能有些不明白,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六花想要用决定未来的能力,创造出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从而把自己变成普通人!
★个人观感: 如果不仔细并且沉浸于故事其中,很难搞懂故事。
这部番不算很难懂,但是为一件事而播出12集来阐述说明,很不理解,也不是太喜欢。
不过,番无好坏,喜吾往矣。
角度很新,也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用谎言掩盖真相去维护理应存在的秩序。
这一点前几集没有体现出来,尤其是女主解决大蛇的疑问时我甚至满脸问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她只是从万千可能中挑选了一个符合现实的解释,但这不一定是真相本身。
要不是剧情最后说明这只是为了解决事件,这样的推理就很扯。
前几集比较枯燥,但是如果看作是为了之后的钢人七濑事件构建世界观那么也是可以理解的。
角度的新颖加上女主在钢人七濑中精彩地一步步解构真相,是我给这部番好评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画风、喜欢男主,以及mamo!!!!!
也有缺点,全片说白了就是靠女主,其他都是工具人,尤其男主,太惨了太惨了根本就是工具人本人。
我更喜欢各角色都能尽情散发自己的魅力。
这部能出彩主要是靠推理,人物形象感觉也挺单薄的,op非常普通,ed甚至让我觉得有点尬。
给四星看在男主的份上。
喜欢画风,制作精良用心,给了三星。
但是首先声明,本人女,因为我觉得对《虚构推理》的不喜欢是不是会和性别相关?
原因如下:一,我不喜欢女主。
动画塑造的是冷艳萝莉,由于先入为主,回头看漫画的时候不自觉地也带入了。
我并不是不喜欢冷艳萝莉,《gosick》里的维多利亚我真的是爱死了!
长得美,智商高,有人格魅力!
对久城的爱,甜死我了!
至于岩永,我不喜欢她追着男主死缠烂打的剧情。
看完喜欢岩永的理由后,我最受不了的一条就是喜欢她说骚话……她说的这些骚话是什么前提条件下的呢?
是男主完全不喜欢她啊!
代入一下,一个女孩子缠着另一个不喜欢她的男孩子,什么咸湿之事之类的话挂在嘴上……早就被人骂了吧。
岩永和男主我锁不起来,反而我嗑男主和他前任。
而岩永喜欢男主的理由也很肤浅,就是长得好看,靠这个理由支撑了两年。
wtf?
因为好看单相思了两年,之后死缠烂打?
可能会有男生喜欢这种有美丽萝莉死缠烂打的剧情,而我看得难受到爆炸啊!
不自尊不自爱,很反感。
以及,我完全get不到分手之后的男主的人格魅力。
男主在和学姐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的。
男主被甩和与岩永在一起的时候,一直都是郁郁寡欢提不起精神,而一看到学姐,整个人才亮起来。
三角恋中,我喜欢七宫,喜欢牧之原,因为她们都知道成人之美,都希望自己爱的人可以幸福,,牧之原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自己爱的咲太和麻衣的幸福。
反观岩永,任性、用言语挑衅伤害有心理阴影的学姐,教唆鬼小孩骚扰学姐、吓学姐= =所以,岩永我真的喜欢不起来……二,我不是很理解究竟推理在了哪里。
女主的智慧体现在了哪里,遇事不决,去案发现场找鬼魂问一下。
我不赞成推理案情和鬼神挂钩,以及不重视真相,真的不支持这种观点。
大蛇篇,于是究竟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推理被证实了么?
一个妹子,一坐坐一晚上,讲了两集,全是虚拟和假设,以及钢人篇,明明三人成虎的道理,之前就有暗示,又花了一集多来阐述道理,这个剧情节奏真是拉了胯。
如果说动漫看不下去,那么漫画我也不行。
成篇女主的独白,真的不符合推理啊,都是主观臆断。
哎,我这不喜欢的两点,正是戳中喜欢的人的两点,各抒己见吧。
评分:8分6.11岩永的设定非常有趣,只眼只腿的巫女和对九郎坚若磐石的爱情。
剧名明明叫《虚构推理》却涉及了日本鬼怪的题材,格外新意。
剧情连贯性很强,我用了一晚上时间一口气追完了,可惜篇幅太短,剧情内容太少,期待下一季。
追完后特地去查了漫画,更新进度和番剧内容差不多,其实可以再过些时间,有足够的剧情做基础后再动画化也不迟,与其做12集的季番不如做成24集的半年番。
音乐我很喜欢,但还未做相关功课,查询后来补作业。
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6.13看完两天了,在闲暇时间思考了一下,发现我觉得这部剧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应该是七濑花凛。
六花小姐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创造了“钢人七濑”,从而引发了网络上数十万人的关注,但人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七濑花凛一开始是天才的成功少女,却被现实压垮,违法吸烟时遇到意外自杀身亡,细节很戳到我。
原本这部剧我只给了它7分,但思考后因为这个角色决定追加一分。
原发B站我是看过《虚构推理》原始小说的。
而且还是这本书刚刚出版简体中文的 2011 年年底。
所以当我起笔的时候,总会不经意的把动画感想写成读后感。
本格推理小说,除去中间可以添加的任何怪力乱神,根本上依然是利用严密的逻辑证明最初设置的迷题。
实际上《虚构推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传统本格推理是解开迷题,发现真相。
而城平京却要用已经发现的真相(姑且不论这些真相是怎么来的,但是从完全无利益的第三方口中获得的证词可信这个原则完全正确,不管这个第三方是鬼还是人。
),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虚构另一个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命名为《虚构推理》。
原作小说本身的写法是四平八稳式的,而推理作品越四平八稳,意味着它会让人发困。
正常对话里或许耍一些小手段活跃气氛,但是办正事儿的时候,风格就严肃起来。
虽然漫画作者为了打破这种沉闷感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说画了夸张的颜艺(各位津津乐道的开车部分倒是原作小说里就有)画了更多的动作部分活跃气氛,或者加入了一些原作小说并没有的情节,比如说纱季和琴子在调查钢人网站之前,都互相搜索了一下对方的特征,然后感叹为什么九郎会喜欢这种类型,这个活跃气氛的段落在动画里被舍去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努力在钢人篇沉闷的基调之下,依然显得有些苍白。
而动画整体的节奏缓慢、严实、不急不躁。
又长量又足的对白不仅我们看着很累,估计声优念起来也够呛。
不管是动画还是小说,字里行间所有的逻辑条件像理书柜一般,一件一件的展示在观众的面前。
这种手法在小说慢节奏的阅读下可以牵引读者,在动画里却让人觉得剧情非常沉闷。
关于城平京,最早在他写《推理之绊》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人虽然很会讲故事,但是说话过于啰嗦。
不论好坏,这都算是他的一种特点。
虽然推理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逻辑轨迹清晰的告诉读者,但是话痨成他这样事无巨细甚至强迫症的,也并不是很多。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然结束的时候,他写完了《虚构推理》。
这本书当时我和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几乎同时看完,而两本相隔时间整整十年的书,都围绕着网络匿名版这个在日本至今流行的文化符号,写出了两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
日本对于匿名版有多痴迷呢?
岩井俊二写出莉莉周开始,到2004年“电车男”这个网络奇迹。
整个日本社会对于网络能够引发社会现象的讨论不知道进行了多少轮。
在年少时代,我也确实靠着自己自学的三脚猫日文爬上2ch瞻仰过一番,结果发现这地方是匿名ip时代的贴吧区别不大,大失所望。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日文网络社区的了解逐渐深入。
我也得以能够明白当年一些自己并不能明白的现象,究竟因何而产生。
《虚构推理》究其核心,实质上就是这种匿名版系统下才能产生的虚构。
如果换一种我们能够听得懂的词语,就是“带节奏”。
网络言论里,有一个“集体无责任”概念。
它建立在网络畅所欲言的言论自由之上——言论自由则是一个二战后冷战时期的产物,这是一个在经历了思想审查、官方言论封锁、煽动性国家言论引导之后的一种思潮:去掉那些因为现代白左利用它来当遮羞布导致的污名化,言论自由的根本,是保证任何一个普通人不会因言获罪,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本上,网络的集体无责任来自于网络对于身份的一种遮盖,使得一些人敢说出自己现实里不敢说的话。
姑且不论这些不敢说或者不能说的话内容如何,然而本质上,即使脱开国情导致的差异,《虚构推理》的内容依然适用于国内的各种公开网站评论区,因为那里和匿名留言板并无本质不同——我国的实名制和网络言论自由产生的集体无责任并不相悖。
这时候我们才能发现,角色设置的重要性。
一个无法行走的智慧之神和一个不死的、能决定未来的怪物,对付另一个有着相同能力的怪物。
本质上你可以看做是两套拥有不同价值观的网络舆论群体:极端一些,将九郎和六花两个人死亡之后决定未来的能力,看做是所有现今媒体的舆论引导手段。
那么琴子就成了一个关键——所以钢人篇的对手不论如何,都只可能是六花。
因为只有她才能将九郎决定未来的能力抵消,最终让六花和琴子两个人的智慧在留言板之上王见王。
所以我同意一些弹幕里对于钢人篇留言板作战时候的看法:用杠精打败杠精。
实际上九郎反复的死亡中不断决定着未来,与琴子不断创造未来可能性的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这些行为即使丢掉这些超现实元素,依然具备可操作性:选择性的评论排序、有引导性的发言、随之附和的水军——《虚构推理》实际上是在所有观众的面前,结结实实的展现了一次现实网络舆论的风控大战。
在所有事不关己的看客们被炒热的情绪里,舆论本身就是一团光源。
加之人类本身既有的猎奇本性,用标新立异的论点、耸人听闻的谣言、逻辑严密的虚构,击溃了钢人这个虚构的名词。
并非任何网络行为背后都含有这样清晰的目的——正是在现实里,真实目的往往也需要蹭蹭的掩盖和一步一步的推进。
一个又一个假说,煽动着观者的情绪。
其中到底有多少虚构、多少真实呢?
你知道吗?
反正我不知道。
作者:白疤牧师苍爵爷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922441 出处:bilibili
首先说下这是之前写的评论,所以提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前几集的内容,后面出现的剧情等到播出完结之际再修改做个总评。
第一次上豆瓣不能像大佬那样表达的文艺,只能简单罗列下观感和想法,也没什么格式,望包涵。
目前为止,看到这部番我要先给3星观望,期待后续情节展开,如果有令人惊喜的地方会改评分,反之亦然。
首先是这三星,1星给女主人设,这种倒追型女生自然会得到我们大部分看番男生的好感。
1星就给op和ed了,听起来很魔性,就抖起来了。。。。。
1星给画面,三集下来画面一直基本都保持完美,人物都画的都很靓丽帅气(这里要多提一句,就画面目前来看存在水分,多少因为对话原因,有将近一半画面其实算是ppt,一三两集的战斗一手一脚略微感觉有些儿戏了,但目前不影响大局)。
这里我并没有挑刺打戏,客观来讲只是既然三集内有一半是对白,而且其中又出现了两场战斗,那这两场战斗势必最引人注目了吧。
主观来说只是个人感觉上有些简单了。
但这点小瑕疵不影响观看体验。
接下来就是我认为的几个不足的地方了1.首先是我看本作在新番导视的时候,再加上之前各种up主科普,评论弹幕科普的意思是:通过虚构真相来让本来的幽灵事件变成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以此来隐藏世上存在灵异。
奈何没文化,看到这样的设定就是一句卧槽,也太叼了吧,一种高大上的感觉,逼格满满。
本着这样的心情看完第一集,哦呦,可以,女主有点骚,,妖怪有点萌,男主有点面瘫,有点意思,吹爆。
然后迎来第二集,我看的就贼难受了,本人也算看过一些番剧,哔哔哔的就整整哔哔了一集,当然就又是一个卧槽写在心头,在说啥呢,然后一个星期后再点开第三集,上来就又说了半天,说完现任前任说。
说实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感觉番剧居然这么长,当时女警说完话以后我还以为这集快结束了,一看进度条,居然才进度过半,像极了我高中上数学课的样子,讲了这么多才半节课。。。。。
2.本作的核心--虚构。
本来这事我上面提到的感觉逼格最高的东西,从第二集开始虚构,结果看的我人都傻眼了,先说虚构的形式,从那之后弹幕上一直有人在刷这是忽悠,然后有人刷屏蔽忽悠弹幕,但稍微想想就发觉,这说的高大上点叫忽悠,说的直白点不就是胡说八道吗?
这和很多动漫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是为了营造出搞笑的氛围,我们看的也好玩,这倒好,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单纯为了目的而强行寻找一种可以解释的原因,但是其中人为的添加了很多自我认为的条件,还得让我们接受这种情况,属实有些睿智,对于大蛇的种种类似行为反而到觉得好了,我还在想,高中我说作业没带老师咋不信我呢。
苍白的对话实在是让人无法提起兴趣来(这和隔壁的达尔文游戏第三集太像了,但好歹也就那一集),实在是无心想去看第二遍。
再者从对话本身来说,就是看的太心累了,十分枯燥的单口相声,没有给人共鸣和反思的地方,真就单单一件普通的案件。
看完了这件事我都不记得之前女主又是咋推理的了,此时可以想想,你还记得女主说了啥那?
反正我不记得了,也没有意愿去再看一遍。
此时就必须要@异度侵入。
就是吹爆了,不说表现力了,就每个案件的小细节每次看的心里都直哆嗦,酒井户和烟火师对线,还有听说小女孩死亡之后的惊诧的表情,感觉有股中二之魂在颤动,真的太爽了。
此时类比一下冰果神回的19集,就冰果来看,而且那集讲的确实有趣,本身男女主发糖,再加上给人视觉冲击力的推理逻辑形式,至少能让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而且我认为奉太郎的推理和这个推理有本质上的区别,奉太郎明显是从一个条件开始一个一个推理,得出结论作为条件继续推理,这也才是人之常理,无论真假,姑且我们可以称之为推理。
然而,这个能被称为推理?
大蛇给出条件,女主直接把事件整个过程给出来了,这不是为了自圆其说而自圆其说吗?
也正因为如此,每次出现逻辑漏洞就必须要重新构造故事线,一根线穿到头,而不是一根线一根线串起来,完全没有推理的感觉。
最后,三集下来了,一半的内容全是干瘪瘪的对白,推理番剧里我是找不到这样来表现的作品了。
3.男主塑造的比较差强人意,像是伪面瘫系+做饭max,比较像黑叔吧,总体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也没什么亮点。
同时我认为这里有个隐患就是,男主三集下来的已经出场画面真的相对太少了,再考虑到这应该是季番12集的话,戏份较少,男主的塑造可能会比较的浅显单调,一个两年后,有种制造了既定事实的样子,可能细节的情感发展不多了。
(此时给出一套我的推理逻辑模板:本作目前来看的三大场景描写:1.推理 2.日常描写 3.战斗 就目前来看,毋庸置疑推理对白占了大头,其次在日常和战斗之间,基于男主冷淡的设定,估计对女主情感不会有过多的表现,考虑到制作组似乎是想把本作塑造成硬核推理剧,女主单方面的倒贴日常行为不仅影响本作塑造,也影响观感,然后结合男主的设定,可以推测认为男女主的日常发糖会相对较少。
最后结合前任见鬼就上的武力值,女主单脚踩钢棍,空中360°飞龙在天,男主的王之力来看,剧情又和警察有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番剧可能主要会由推理和打怪组成。
以上纯属自我推理,没看过原著不知道剧情,更不知道制作组会如何制定动画。
但没播出来前谁也不知道真假,毕竟看弹幕可以了解到大蛇剧情被提前了)。
所有的只针对动画,我知道有漫画,没去看也不准备去看,因为我都只针对动画本身来看的,考虑到一些漫画里后续描述了而动画里删减或者修改,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我对这动画作品主观的评价。
当然这些都只是目前3集的印象,有神展开或者改进都会修改评价PS:河童说的对,像男主那样吃野味的人类太可怕了,不,是太可恶了!
其实刚开始看的第一季特别吸引我,吸引我到什么地步呢,看完的当天就买了书,骚话连篇的女主、温柔冷静的男主,这个cp搭配还蛮少见得,然后弹幕都是一片推荐一片好评。
第二集开始它在我的心中就垮掉了,那个什么沼主大蛇只让我感觉到了杠精附身,女主的故事性推理也十分牵强,完全就是大蛇有什么疑问就纯粹解答式的推理,全凭女主的我想象力,没有将线索串起来,虽说这也是推理,但是我感觉很牵强,不是很吃这一套呢。
后来的“钢人七濑”更是直接讲了十集?!
开始我就隐隐约约猜到事实,网络语言的强大也是一种现状,“因为人类的言语诞生出精怪”这个设定在很多作品中都有用到,但是这部番的最后,特别是女主和六花互搏,提出四种假设推理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罗里吧嗦的人在那里ペラペラ讲个不停,我完全没有耐心去看,而且推理过程简直太牵强,即使是故事性推理,感觉也没有逻辑。
同样是文戏很多的物语系列,那主人公更是能打机关枪似的说一集,但是物语系列的画面很精美,转场也处理的很好,台词也很棒,逻辑强,观众共鸣性很强,同样是带点故事性推理的《冰菓》,但是也处理的很棒,这部番怎么说的,推理感觉就是瞎猜还没有什么逻辑,从女二的角度反复夸赞女主的聪明,但是我是没感受出来,只觉得,女主说的啥玩意?
有点道理的样子哦,但是又好像没道理,女主到底在说啥?
怎么她这么说了就有网友信了?
这什么逻辑?
就这样,画面一般般,台词一般般,文戏还很多,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看完呢?
大概就是骚话连篇的女主和一脸冷漠的男主吧。
因为疫情书落在宿舍,也没有带回家,原作小说也还没有看,也不知道是不是动漫魔改的原因,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落差感挺大的。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念,这部番只是没有对我的胃口,我不是它合适的观众罢了,可爱的网友们别抨击我哈(强烈的求生欲)。
其实,这部在某种程度有对当今社会的反射,可能也可以说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部番才会被拍出。
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生活在一个被媒体塑造的网络社会,生活在一个被当权者刻意维持的社会当中。
大蛇篇女主琴子所做的事就是利用舆论,利用人的感情掩盖真相,而刚好男主有对未来的预知能力。
他们利用这种能力,引导舆论,让人们不发现可怕的真相。
关于情节,本来以为一集一个故事,结果后面是只有一个故事,稍微有点遗憾,番本身太短了。
姐姐番本身角度很好,如果愿意深入讲下去会是出彩的故事,另外一条的感情线也很圈粉(虽然我还是想让九郎和前任在一起)
修正一下:不是番本身很短,是只预订了12集。
以及不是让人们不发现可怕的真相,而是引导“想象力的怪物”让她毁灭,而“想象力的怪物”也可以解读为“后真相时代”的网络产物。
高开低走,前期设定吸引人,男女主角各有魅力,本来以为可以好好看这两位谈恋爱了……结果四个假设直接把人搞到昏昏欲睡,假设完了第一季也没了……
奇幻妖怪背景设定的反推理作品。推理的目的不是事实的真相,而是能让人信服的真相。沼泽弃尸案非常典型,大蛇抓住凶手一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反复追问,最后接受了女主根据线索提出的虚构推理,但事实其实没那么复杂,人的言行举止有时就是不合理无逻辑的。大蛇对所谓真相的态度与现在的网民何其相似。可惜监督水平太差,节奏缓慢剧情拖戏,动作戏更是灾难,白白浪费大好原著。
一般般吧,女主性格讨喜。
后半都在讲一件事,未免也拖了...没想到最后还送糖
多种可能性
当初看的时候还蛮喜欢的,刚看完第二季
偷跑源?岩永真可爱【这种嘴炮仗动画实在是有点难表现
剧情太拖了,而且话太多了。这个女主一直在这翻来覆去说,翻来覆去说,简单点说不行吗?听得我都烦了。男主戏份太少了,基本上一整集都是女主在那叨叨叨。也不是不喜欢女主,这里几个主角人设我都很喜欢,就是话太多了。这是对话番吧???不过这个结尾挺甜的,期待下季。
真的很虚构 很逻辑
就越看越觉得一般般。。。不继续了。。甚至有点儿后悔刚开始看的时候就推荐给了朋友。。。
没意思……
过于子供 告辞了
动画不是比角色设定。故事、编排、演出都很平庸
不爱萝莉,也不爱恋爱番。不过虚构推理的切题很不错,在事实存在后编造故事的设定也很有意思,本质上是操纵人心的游戏,而男主及堂姐在件和人鱼上的设定让我觉得有点过于复杂了,而且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吧。
偶像歌手lol
6,老套,人鱼肉,都市传说的剧集,虚构的口头安乐椅推理……好老套呀
以逻辑推理和情动的力建构一个(带有实用性正义的)新的现实,用魔法打败魔法,这不就是精神分析的日常实践嘛?
出发点很特别的番,女主适合当律师或者公关,把没得说成有的,撒谎撒得有鼻子有眼,圆谎大师
最大的问题还是台词太密太多了,虽然制作组已经尽量配合画面使动画看起来有趣,但是我觉得台词还是可以再精简一下,反复表达相同意思的台词不少。女主性格太有趣了,我基本上是为了她还有她和男主的相处追完的,这种女主真的多多益善好嘛~最后一集的发糖也超满足!【7.5】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