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我一直对徐铮太有好感还是什么,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始终都不觉得是徐铮杀了小可的父母。
记得有个镜头,林木和一个男的抽烟,我觉得那的男的才是送手表给他的那个杀手。
而林木去餐厅问他的时候,何伟也很坦诚,说我叫何伟可我不是你的小学同学,我不是在这里读的小学。
总举得一切的都在说明徐铮不是凶手。
或者在wenge的时候,徐铮也做过类似的事,所以他在后来面对小可时能编得那么顺溜说他怎么怎么杀了她的父母。
车门的问题时我觉得唯一有力量能说明徐铮心里有结的。
但是,那也许是说小可打开了他多年来不愿意面对的过去的一些事情,但并不是杀小可父母。
再来,小可和何伟的对话中始终没有提到林木这个人的名字,好蹊跷,既然要对质,为何不把名字说出来,徐铮只是说陌生人陌生人。。。
一切都在走向庸俗化,徐铮说了几次这个话,这其实和某些理想是很矛盾的,人的理想要想实现,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善良的,正如希特勒,其实他的理想也是想让他所爱的那部分人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这兴许是太狭隘了,可是,当善良了,这一切也实现不了了,说什么天下一家人的那些话也很没意思了,谁能把天下都用善良聚在一起啊?
人和人之间总是有隔阂的。
然后理想没了,剩下的只有庸俗。
没说庸俗不好,这也许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很少有人能带着极强的激情和理想活到死的那一天吧!
徐铮只不过遇到小风,早点走向庸俗而已。
徐铮说他以前没有杀人,以后也不会,已经善良了,又何必再去杀人呢!
再来说说小可为何怀疑何伟吧,首先是名字,毋庸置疑,林木说出这个名字,小可肯定把他指向徐铮。
但是我在想,有没有可能这里体现了一种很爱,但是得不到,于是我们需要出口,把爱变成了恨,极端的恨,逼徐铮,最后徐铮QJ了她,她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可是心里的心魔终于还是出来了,不再折磨她了,虽死,但也比较好了。
其实第三个人可能是很多东西,可能是人的意念,小可极端的念头可以是第三个人,差点让他杀死徐铮。
而wenge时期人们的念头也是第三个人,杀死了那么多的人。
最后,影片的结尾,林木杀死徐铮,在我看来是怕他们当初做的事暴露,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凶手。
这也是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惜伤害自己的念头。
unshined girl ,或许是指小可的命运吧!
有病,死或者不死,这很难说。
她和林木在一起,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她和真正的凶手在一起,而且是杀父丑人,而她和姐姐都不知道。
一切都是未知,未来会有多少的第三个人,我们不得而知。
肖可因为父母死于非命常年郁结于心,又因脑瘤的折磨痛苦孤独,唯一给她关心的异性就是姐夫,所以她在长年累月中爱上了姐夫。
直到她突然认识了一个男人林默,被其吸引,某日在林默的家里发现了一个相框,肖可的父母死的那天,曾丢失了一个相框和一只手表,去向不明,她一直认为是凶手拿走的。
在追问之下林默告诉她是当年他的同学何伟送给他的。
由此肖可怀疑了也叫何伟的姐夫,并央求林默帮他去试探姐夫的反应。
其实何伟和林默真的是同学,相框也是当年姐夫送给林默的,但是试探的时候姐夫矢口否认了和林默的相识,将伪造的过去拿来搪塞,并在此时因为听到了肖可手表的定时声音得知了肖可也在场,在怀疑他。
肖可确认了姐夫是凶手,所以决定在临死前先让两人同归于尽,但是她仍然想要得知并想让姐夫说出杀死父母的真相,没想到姐夫何伟各种狡辩,在她心灰意冷打算杀了姐夫再自杀时,却让姐夫何伟逃脱捆绑反而把她制服。
何伟此时是不想说出真相的,他还想着偃旗息鼓继续以前大家和平平淡的日子,但是没想到肖可杀他的决心如此强烈,偷袭让他彻底失去了自己情绪的控制,他强,暴了肖可,应该说,他一直以来都是喜欢她的。
他说出了当年的真相,十三岁的他嫉妒着肖家的富裕气派,嫉妒肖家的幸福,甚至嫉妒就算穿着睡衣都优雅美丽的肖夫人。
他在那一天带着几个人,砸掉了肖家气派的铁门,毁掉了庭院里美丽的花朵,他开心极了。
却没想到他在晚上再次回来到肖家时,肖父却未因被破坏的家而生气,反而招呼他喝水,而美丽的肖夫人还穿着那件他常看到的睡衣。
他愤怒了,他带着几人殴打肖家父母,不停的打,他们每个人捅了一刀,然后离去。
他在走时,顺手拿走了肖家父母合影的相框和桌上肖家父亲的手表。
他觉得拿走这两样东西,玷污了他的品格,这两样东西时刻提醒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抱负并且自律的人却偷了东西,而他并不是偷东西才去的肖家。
他把这两样东西随手送给了同学。
他换了地方读书,却没有改掉名字。
他长大后重遇了当年高傲的肖家大小姐肖风,他从当年就那么恨肖风的高傲,恨肖风的与众不同,他心里埋了肖风父母的死,他觉得他报复肖风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肖风爱上他,伺候他一辈子,甚至为他生儿育女,让从前高傲的肖风为自己的杀父杀母的仇人低头匍匐一辈子。
可后来他爱上了肖风,甚至喜欢上了得病的肖可,他心里开始有了温暖,他开始害怕过去会影响到现在的平淡安稳。
当他发现肖可怀疑了他,甚至不惜同归于尽也要杀了他时,他安心了。
已经心如死灰的肖可不想杀他了,让他走。
他开车来到当年肖家门前的路口,回忆过去痛哭流涕,而这时早已在遇到肖可前就有死志的林默,决定帮肖可解决她郁结一生的难题杀了何伟。
这是林默死前决定做的善事,我想是因为他在这世上唯一的留恋和爱都给了肖可。
第三个人 - 肖可的命运 Unfinished Girl - 小女孩将来的命运,另一个肖可?
声明:一部悬疑片可以在最后给你一个明确结尾,也可以从头到尾只有悬疑。
而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类。
以下是我把电影里的信息构成我‘要’的内容。
林先生是肖可虚构出来的第三个人: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的家说的那一段对白(1...我寂寞...)(2...可能因为你[指林某]年龄跟我姐夫差不多...)(3...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一点[说明她很敏感,不能接受一点的隐瞒])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家那一段:肖可说的话(以上的对白123,眼神,镜头,整体感觉都让人觉得她在自言自语。
- 肖可说完以上对白后没有林某回应的片段。
- 现实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肖可遇到林某;肖可发现她家被偷的东西在林某家;林某认识肖可姐夫可伟;东西是可伟给林某的;那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犯罪的证据)。
肖可的父母不是可伟杀的: - 地点:医院 可伟在得知肖可病情恶化后难过 - 可伟性侵肖可是欲念,还有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以后所致。
(当然也因为有肖可的告白作为部分理由) - 可伟承认他杀死肖可父母(事实上他没有)的那一段对白的最后一句问道(你[肖可]得到你想象中的满足了么?
)注意,他是说‘想象’而不是‘想要’。
通常我们会问(你得到你想要的‘满足’,‘答案’ 了吗?
)但这里他用‘想象’来暗示我们他编造他杀死肖可父母的故事是为了配合肖可的‘想象’。
- 在肖可家停车场 ,可伟的车门开窗口打开不了(暗示不祥的遭遇)。
过后可伟也因此有了阴影(在他被撞之前打开车门那一幕)说明他不大可能会杀人。
我不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在豆瓣只有5.1分,光是徐铮加高圆圆就值得再加两分了。
首先影片的名字,我有三种理解。
其一是从何伟(徐铮),肖风(高圆圆),林先生三个人的关系,对于何伟来说,另两人之间是恋人,对于肖风来说,另两个是小学同学,对于林先生来说,另两个是家人关系。
其二,在何伟心里爆发之后,他到底怎么想的,没准肖风就是他杀的第三个人。
其三,林某根本不存在,肖风幻想了他(杀手阿一)。
全片感觉很压抑,就快赶上“迷失东京”。
这部电影不是一下子就能全懂,但如果你认真看,可以发现很多东西。
1何伟一直都自己从里面打不开车门,当向肖风倾诉了一切后,门突然就能打开了,这是很明显的心理外化。
2有辆前灯掉下来了的车,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徐铮看到了用手去安上去,第二次是林某开着该车于何伟同归于尽了。
3何伟杀人的年代,和他仇富,把资产阶级变无产的所谓“伟大理想”,我想应该影射了文革吧(和谐。。。
)。
4有人说何伟为什么要死,他明明好像被肖风他姐同化成好人了,还拿钱给脑瘤的小女孩治病,把自己保险改成她的。
其实这是本片一大亮点,所以说是悬疑片。
5林某一个人在家不开灯(想起了让雷诺)。
一出场就是在阳台上孤独的背影,搞得我还以为他要跳了。
这样一内心藏着罪恶感(应该是他和何为一起杀了肖风父母)阴郁的人,碰上了同样孤独压抑,身患绝症的美女,竟然还是与他心结有关的,也许相遇的那一刻,悲剧,也许该说解脱的结局,就已经开始酝酿了。
6其实整个情节可以推翻。
肖风一直受着脑瘤的折磨,现在有知道了自己时日不多,每天看着自己喜欢的何伟和姐姐幸福的样子,终于崩溃了。
凭着自己的幻想,偏执地对何伟一次又一次疯狂地逼问,终于也将何伟整得抓狂。
于是何伟撒了一个连自己也可骗过得的慌,为了结束这一切,他不惜黑化自己,承认杀了她父母。
7何伟强奸了肖风。
很多人问这有没必要(徐峥高圆圆,这太刺激了,他么导演镜头切太快了,嘎嘎),这绝不是一时兴起,其中的小九九大家自己想吧?
8这部电影据说是改编自池莉总的来说这不能说是一部烂片,情节还算凑合,徐铮演这种风格的电影算是一种自我挑战,高圆圆不够疯,不过也不算花瓶,能打三星半吧。
最后一段对话很经典,附上:肖可:何伟,你杀过人吗?
何伟:是的,我杀过。
杀过两个人,确实是你父母。
肖可:(扭头,泣不成声) 何伟:说出这句话的感觉真好。
我是故意不给你药的,因为我知道你在怀疑我,我早就知道了。
你第一次问我什么小学同学我就知道了,我活得比谁都警觉。
我担惊受怕了20多年了,我从来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我洗车的时候都能睡着你知道吗?
那天在餐厅里,你的手表响了,我听见了。
所以我才故意不给你药,我在犹豫,我在想,如果你迟早要死的话,早一点也许对所有的人都好。
(转身问肖可)现在你还想知道什么?
(闪回) 所有的材料我都已经准备齐了。
你放心这个文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你按照上面写的时间,正常地先交几个月。
不要急着去取保险金,先正常交几个月,交得越多越好,等你什么时候没有钱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去取,懂了吗?
(对方点头)就这样。
(对方言谢)不要谢我,千万不要谢我。
你下车吧。
(对方下车)如果,如果你女儿能够度过这个难关,我希望她能够有顺利的一生。
再见。
(闪回毕) 何伟:为什么要这样?
你是问我为什么要杀害你父母?
我怎么跟你解释呢……但我不是为了去偷东西,那手表恰巧就在桌上我顺手就拿了。
但我不是为了偷东西,我不是一个小偷小摸的人。
我从小就有理想,非常勇敢而且懂得自律。
后来我一直为偷东西的事情感到羞愧,我觉得这有损我的品格,对此我耿耿于怀。
所以我把它们随便就送了别人。
除了那块手表,还有这个银色的相框。
我怎么跟你解释呀?
这是一种仇恨的力量。
我讨厌你们,非常讨厌。
你们家的房子太大了,还有院子,院子里种了花,还装了大铁门。
你爸爸他整天戴着手表,你妈她擦粉,还穿睡衣。
那天晚上,你们家的铁门被砸烂了,我路过你们家院子的时候我就走了进去。
院子里的花被拔掉了,那是那天下午我们干的。
我们打他们,让他们跪在碎玻璃上。
我突然很想看看他们现在什么样子。
你爸爸他好像是把我认出来了,他看我满头大汗就问我要不要喝点水,就好像下午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我气坏了。
你妈她睡着了,她睡得那么安静,她居然还穿着那件睡衣。
我想也不想就多给她一刀。
临走的时候又每人补了一刀。
肖可:你那个时候多大?
何伟:十三岁,我在念小学。
肖可:你认识我姐姐的时候知道她是谁吗?
何伟:我当然知道。
要不然我为什么娶她。
你姐小时候永远穿的干干净净的,她走路的样子那么傲慢谁都不理,她深深地伤害了我。
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报复她。
现在她每天伺候我,还怀了我的孩子。
你懂吗?
这就是一种仇恨的力量。
这种力量与生俱来十分顽强。
(语气转柔)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
现在所有人都这么说,觉得这么一来就客观、人性。
每一个坏事做尽的人在被揭发出来的时候,都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可即便是在那个年代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选择去杀死别人的。
有些人宁可选择被别人打死,也没有能力去选择打死别人。
因为他们很善良。
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杀人算得了什么?
我是有理想的,你懂吗?
可能你觉得我心眼坏、丑陋、残忍、缺少教养,但我也有梦想的。
我不是一个庸俗的人、不思考的人,我想要改造世界。
我只是生错了年代,你懂吗?
我生错了年代。
但是我也害怕,我非常害怕。
我晚上做噩梦,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耻。
(叹气)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如果这一切,就这样被人发现也挺好的,至少我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而现在,这所有的痛苦都结束了。
至少我不用再害怕了,不用害怕你、害怕你姐姐,不用担心你们在意什么,不用担心你们是不是怀疑我。
肖风她改变了我。
真的。
(点头)我们之间的生活很平静,她改变了我。
我记得在结婚之前,有一次她带我去绑牙。
(背景音乐起)那是一个很闷热的下午,我记得那个医院,我还记得那个医生,他一面给我拔牙一面抽着烟。
我躺在那里我一动都不能动,我张着嘴,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烟灰掉到我嘴巴里,我张大了嘴巴,眼睛乱转,那个时候我惊恐极了。
我看到了你姐姐,她站在那里。
我看到她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
从此以后我全身心地依赖于她,我被她改变了。
我开始觉得善良很好,我开始觉得整齐的牙很好。
我不是在忏悔也不是在赎罪,我只是觉得善良很好。
我爱上了从前我憎恨的。
你懂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躺在床上,那个时候我很想跟我小时候的自己谈一谈。
我和你姐姐的生活很平静,我们很幸福,我被改变了。
我变得庸俗化了。
而我爱上了这一切,我留恋这庸俗化了的一切,我依赖这庸俗化了的一切。
(语气转折)而现在这一切都被你毁了,你把这一切都给毁了。
你满足了吗?
你确实感受到你想像中的满足了吗?
肖可:满足?
一点也不。
但是却让我彻底地解脱了,真是奇怪。
伤痛过去了。
过去我以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
你杀了我父母,刚刚你甚至强奸了我。
可是我突然发现,其实强奸可能也算不了什么。
我就要死了,再多一段痛苦的回忆又有什么关系呢?
倒是你。
(向何伟侧过头)我不再想你非死不可了。
你有你扭曲的思想,我不赞同,但是我愿意试着去理解。
你杀害我的父母,这些年,痛苦已经淡去了。
你说你想和小时候的自己谈一谈,我把这看作是最真实的悔意。
(叹气)对于我,可能这样就已经够了。
你绑牙的故事打动了我。
只是你所谓的留恋、依赖、被改变的,这些并不是庸俗化的。
相信我,问题在于你。
我就要死了。
可是我看着自己,我觉得我比你健康多了。
(深呼吸,短暂沉默,流泪)何伟,你走吧。
姐姐就要回来了。
(直面前方,仰头闭眼,音乐起)
每当晚上睡不着,就会找程导的片子来看,已经是习惯了。
这是一部能让我在徐峥那长长独白中很快便入睡的作品(真的是夸奖)。
因为高圆圆尤为难以传情达意的演出,这是我唯一打四星的耳导作品,女演员不知道是害怕打破面容美,还是不懂得运用面部表情,而奉献出强行拉扯的神态,真让人出戏,空有明萌但是却不懂善睐,真木头美女不如人啊。
但即便如此要说恋爱脑作死类影片,这十几年前的第三个人,不比现今的消失的她之流高级了何止几个台阶,寓意深挖了何止几个层次?
我是看了这张不错的海报和海报上高圆圆这三个字才决定免费去看的剧本像水果硬糖 年轻女孩绑架老男人 不过女孩发现男人是坏人的过程又嫩么点儿牵强剪辑像21克 打乱了很多顺序 感觉还不错 当时就不禁想起21克了 但还差点意思演员的演技也还说的过去 尤其是有两个超长的情感独白一个镜头下来没切高圆圆和徐峥都算是很专业了 特喜欢高对于人们说话爱兜圈子现象的那段蔑视 挺共鸣的不过看完之后怎么都无法与上面提到的两部电影相提并论不过算是国内电影里相当不迎合主流了 而且关于徐峥年轻时候干的事儿 我猜应该是文革时候吧 估计肯定是被和谐掉了结局我以为徐峥忏悔忏悔流流泪也就差不多开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了 但是突如其来的撞车倒是令人一惊 还有关于对患病小女孩的拯救 意图是好的 表现徐峥的悔过 但是怎么就讲的嫩么干涩呢!! 那个绝对配角小女孩醒来的瞬间跟贞子俯身了似的 特灵异 堪称该片最吓人镜头 不过删掉这个情节也没啥大影响有个细节我觉得处理得不错 就是高去男人家 门口还没敢进的时候楼道就灯灭了 高处于黑暗一言不发 然后那个男人把自己家的灯开了(他在家从来不开灯) 用画面来代替那句:“你进来吧” 而且也预示着后来是他给高带来了温暖和光亮那个开车门的情节也不错作为鼓励给了3颗星星 但看总体趋势很差的样子 如果这种有些新尝试的大陆片都只给打1星 那像《我的左手》这种片该打几颗星?!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兜圈子呢?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说重点,我下午才认识你,晚上我就来找你,你不会不清楚我为什么不想回家。
因为我寂寞,因为我对你有期待,你知道答案,可是你还是要那么问,好象不这样我们的话就谈不下去,为什么我们一直就要兜圈子呢。
我需要人陪,我需要安慰,我需要倾诉,来不及了,没有时间了,我不想再说那些废话,我们之间完全陌生,可是绕过这些话,我们还是可以互相安慰。
” 看<<第三个人>>,因为这段话喜欢上高圆圆.她得了绝症,她坐在沙发上,她说着说着眼泪流了下来,活的犯腻歪的鄢泼听着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应该很爽吧,活得麻木毫无知觉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对我说这样的话,定会有宣泄的快感. 徐峥演她姐夫,他把姐妹俩的父母给杀了.高圆圆确认他是凶手就绑架了他逼他承认,他一开始还不承认.后来莫名其妙招了.他说的是:“这是一种仇恨的力量,我讨厌你们,非常讨厌,你们家房子太大了,还有院子,院子里有花,你爸整天戴着手表,你妈她擦粉,还穿睡衣”。
这算是嫉妒吗? 可又把姐姐给娶了,让姐姐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做负责任状,人都很奇怪,仇恨的力量竟变成了长相厮守的行为.最后终于承认了,心里觉得巨爽,以前自己死活打不开的车门也能打开了,有点像<<暗恋桃花源>>里那个被带绿帽子的男人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以前自己死活打不开的酒瓶子盖也能打开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择手段地说出压在心底的话,有些烦就不烦了.还那段也挺逗的,高圆圆绑架了徐峥,给他喝水却不让他尿尿,还有憋的过程,觉得他演的特别好,好象真憋着一样.其实也很正常,人家在绑架他呢,让他去上厕所还怎么绑架.后来实在憋不住就尿裤子了,你说说,要早尿裤子就不用憋的那么难受了.人啊,总是这样,总跟自己过不去.不折腾折腾自己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很喜欢高圆圆戴的那个手表,还可以当闹钟.还有一个小发现,也没大看清,徐峥的车好象是鲁F,烟台哒车,是在最后出车祸的时候发现的.
《第三个人》颇令人惊喜的一部电影,程耳自编自导,第一部长片,非常用心,细节处理得当,电影的节奏感也很好,就是慢,通过慢来处理细节,缓缓而来的音乐,忧伤淡雅,让人物来蕴酿情感,带动观影者来体会人物,然后,使影片成就其独有的一种格调与味道。
我一直欣赏自编自导的导演,因为有话想说,总有些不错的观点。
很显然,程耳试图让人物在最后说话,通过徐峥和高圆圆这两个大明星,来表达观点,来揭示人性里的矛盾体,来探讨关于人的心理病理状态,可惜道理并不深沉,哲理也不够超人一步,但这样的尝试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要对投资商负责。
毎个人都有其天使与魔鬼的两面,冲动是魔鬼,所以我们必须冷静对待这个存在于每个人的问题,守住那最后的底线,才不至于越雷池一步,造成大错。
很可惜,这部影片并没有引起大关注,但我相信,程耳非常成功地接受了考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出更好的作品。
是以独白为主的电影,一直在描述心理活动。
有些话偏激,有些话真实,这样很好。
可情节上就不好说了,男主角说他有梦想,可是杀人还是因为嫉妒,男主角说他不庸俗,倒是强奸这个行为真是不高尚……或许是我的理解偏激……
第三个人,给的字幕是unfinish girl,不完全的女孩或者说不完整的女孩,不完整,意味着分裂,毫无疑问,肖可分裂了。
她用林木代替姐夫,这一点从三分半的自白就可以证实,另外姐夫一句也没提过林木,并且与林木的对话实际上也没有问题。
姐夫杀了父母,按时间顺序来说,第一是确实照片认得太快了,你会用心看你老婆妹妹父母的照片吗?
第二姐夫的自白很有力,没有人会把细节编的这么完整去撒一个谎。
从打开车门和哭泣可以证实,被自己的谎言感动到哭,我是不信的。
最后,就是年龄的问题,已经说了是在北方的一个小镇,小镇政策的落后或者说正是因为文革结束了姐夫杀人才能体现出他的恶。
让由恶到善的转变变得更明显。
最后姐夫是自杀,林木用一辆破车撞死了姐夫,而那辆车原来就是开着盖子在修理厂的,又怎么会有一辆车,什么也没修,从修理厂开出来。
另外,在已经证实林木是虚构的情况下,林木的自杀倾向也可以证实姐夫的自杀倾向。
个人觉得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有漏洞的话可以讨论。
个人认为,话剧化的语言形式不能掩盖演员在这部影片的出色发挥,无论是徐峥还是高圆圆都做出了生涯中较好的一段表演,如果换成是一部英文片,用一种大家区分不了的语言模式,绝不会是现在的评分和热度。
没看懂的说。。。
浪费时间的电影,挺无聊的。
大家都读过好多书,明白好多道理,为什么还是活得很痛苦,甚至比无知更痛苦。
演得都挺认真
不应该是电影,而是日记
评四颗星有些抬高这部片子,但是徐铮和高圆圆的演出值得这个评价;画面中出现了许多和我家一样的宜家家具
程耳确实是相当风格化的导演,独树一帜的非线性叙事和演员独白的长镜头都令人着迷。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不管什么样的演员都能被他调教得完美融入整个电影的节奏和风格,以前从来没觉得高圆圆的眼睛这么有戏,尤其是林默家的三分钟的独白,确实非常精彩。唯一的缺点是中间撒尿的情节和徐峥让高圆圆放开的情节太过冗长,没有进展和反转。
同一个剧本竟然拍了两遍,还都是大咖,真是神奇。犹记得最后徐峥憋尿,越来越急,最后终于彻底崩溃。徐峥演的太好。
印象只剩下徐峥被质问的出色表演功力。其他基本上没什么可值得书写的地方。
黑色有,就是难以自圆其说。
科班尖子生拍的烂片总还是比业余导演拍的烂片高明百倍的,至少还有些大卫.芬奇、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影子在里面。但程耳电影的短板也完全暴露出来了,叙事技巧虽然高超但立意和主题深度太过平庸,本片如果着眼于一个放下屠刀的恶人如何想做一个平庸的善良人、又纠结于自我救赎与以掩饰恶行之中的细节,而不是大段大段背台词,效果要好许多。
什么乱七八糟的。。。
怎么看怎么像话剧
剧本都写不囫囵
冲个徐峥去看的,镜头感可以,但是叙事逻辑较差,还有徐峥是演话剧出身,演这个应该是老本行。徐峥一星,镜头一星,加上触及文革的加一星,完毕!
话剧式电影,尤其是捆绑审讯那场戏,那高耸向上的书架形成的画面留白,那空旷感就像是在话剧舞台上
还不错~
徐峥大概吃了什么仙丹或者学了什么驻颜之术了吧,发客,最近看的罕见的烂片
故事本身没那么好,甚至狗血,因此解读的乐趣十分有限,更多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使用非线性叙事,大量闪回,话剧式台词,调用犯罪、心理等元素,长镜头技巧等,能看出程耳的个人风格。
呵呵。我真是有时间没处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