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部战争题材电影进入内地观众视线,《我的战争》与《仁川登陆作战》,非常巧合地涉及到了同一场战争——朝鲜战争。
自2000年以来,该题材一直是大陆影视作品的禁区去年一部工整的《暗杀》让内地观众叹服:抗日片原来可以这样拍!
“主旋律”电影在韩国导演的手中融入了商业大片的种种元素,极具观赏价值和娱乐性。
但到了《仁川登陆作战》,明显又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个”的“神剧”套路。
主角与反派本来同属一个民族,因为历史政治等原因走向了对立面,大韩民族黑起共产同胞来,简直手起刀落,刀刀见翔。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展现了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疯狂进攻与无端扭曲。
2016.9.17两部电影评分去你爸的主义,我是为了我妈李政宰饰演的张学秀参加麦克阿瑟的军队,被问到参战原因时,他回答“我想保护我母亲”,温暖又心酸的理由。
在意识形态的分类中,所谓的“普世价值”也算其中一种,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取向是最强大的意识形态之一。
《仁川登陆》非常巧妙,不,非常鸡贼地把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峙——资本主义VS共产主义,转换成普世价值对共产主义的反抗。
片中,共产主义的拥护者无一不被描绘成淡漠人伦的冷血动物。
大反派朴南哲为了试探张学秀,谈到了偶像米契柯夫,米契柯夫的妹妹因信仰基督教,而被哥哥连开三枪击中头部致死,当时留学的朝鲜学生一齐欢呼。
开场十余分钟,一起涉及宗教、谋杀、伦理的故事就将敌人疯狂、暴力、冷血的形象刻画完整。
电影赋予共产主义者的残暴、冷漠也是推动本片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人公张学秀年轻时是一名忠实的共产主义者,某天,同伴们押着他的父亲——一名资产阶级反动分子,要求张学秀亲自动手处决。
正在张学秀犹豫之间,他的挚友开枪杀死了其父,并说“主义是重于亲情的”。
张学秀自此逃到南韩,加入了反抗北朝鲜的阵营,于是有了本片这段往事,是他在女主角反抗时讲述的,紧接着,女主的间谍叔叔被朝鲜官兵抓住并处死。
因为没有及时“划清界限”,女主遭到同伴们的轻视和侮辱,痛不欲生的她顺势协助了张学秀等人的行动。
叔叔被处决后,遭到同事吐口水的女主角电影在此时释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残忍、冷酷的敌人终将遭到所有人的背弃。
共产不共产,资产不资产影片中,张学秀参加接风酒宴,在进入餐厅时,有一个小镜头,门口椅子上坐着一位朝鲜官兵,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为其擦鞋。
这个看似跟剧情毫无关系的短镜头,相当张狂地讽刺了共产主义的“不共产”。
而在韩国小队中,也有一对搭档恰如其分地呼应了这一点。
少爷与仆人,当这对人物身份表明时,必死的flag在风中飘扬,同时也展现了资产阶级队伍中互相尊重、消灭阶层的正义氛围。
影片过半,flag发挥作用,曾经的少爷与仆人,现在并肩作战的两位热血男性被朝军俘虏,即将处决。
在悲伤的曲调中,满脸是血的少爷笑着说:如果有来生,我会让你当大哥,泰忠哥。
这时的仆人也终于突破了阶层的枷锁,哭着喊出少爷的名字,然后子弹穿头,两人牺牲。
与这种共生死,无上下的美好情谊相比,朝军简直禽兽不如,朴南哲随意处死失职下属,作战过程中,不但不营救自己的对手,甚至随手抓平民为自己挡枪。
导演特意为挡枪身体拍了特写电影在此时释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残忍、冷酷的敌人不但会迫害反对者,更会加害拥护者,因为拥护者离得更近!
通过种种设定,电影将北朝共产者刻画成自私自利、泯灭人性、冷血残暴的杀人机器,由内而外,焕然一黑。
奥斯托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电影中,主角张学秀死之前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他甚至因为为祖国牺牲了自己而对母亲感到抱歉。
而影片最煽动感情的部分,也是展现亲情的部分:小队成员偷偷地在墙边卡车上见自己的孩子;张学秀偷偷遥望自己的母亲;在迎军队伍中,母亲以为看到了自己儿子的笑脸。
电影无数次放大主角们的温情、悲伤、平等、友爱、坚韧,也一次次强调反派们的冷酷、残暴,这种单一的设定在普通类型片中也难称上佳,更何况正反两方分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
为黑而黑,削减价值。
但不可否认,对于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来说,哪怕这确实是部烂片,也真的黑到了信仰。
一个人死亡是悲剧,一百万人死亡是数据补充:关于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突然向大韩民国(韩国)发起进攻,三天之内长驱直入,攻下韩国首都汉城。
战事当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高票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朝鲜此举为侵略,并敦促其立即停火。
第82号决议投票情况,当时“中华民国”代表中国投了赞成票。
图然而,这场战争依旧在两大意识形态阵营的支持下进行了三年,战火绵延至整个朝鲜半岛,数十万平民被屠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3千1百零8人,中国为此战役从苏联方面负债15年,联合国军死亡人数接近63万。
其中,仁川登陆作战作为转折点,彻底扭转了韩国的败局,麦克阿瑟带领的联合国军给朝鲜人民军带来沉重打击,直到中国志愿军加入,才逐渐缓和其压力。
1971年,叛变的684部队同样从仁川登陆,杀往青瓦台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
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三八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
2013年3月5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发言人宣布,朝鲜将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
韩国电影《共同警备区》:板门店,朝韩官兵同框时至今日,韩国已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其强大的经济活跃度与文化输出为世界瞩目。
而志愿军为其挥洒热血的土地,却在另一个维度上遥遥领先,90年代陷入经济崩溃的朝鲜,依旧是全球最神秘、最专制、最闭塞、最贫穷的国度。
“抗美援朝”宣传海报(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巴塞电影微信公众号MovieBase,转载请寻求巴塞电影授权。
)
高丽棒子纯意淫,不交战时指挥权,还仁川登陆谁尿你。
一个战时指挥权都没有的国家!
就是你被打要还手,不行,漂亮国派个人来,教你还手。
纯意淫,就是打的再好看,战损再高,花里胡哨的各种秀,对不起与你无关,战时指挥权在漂亮国,打的好也是漂亮国指挥的,与你高丽棒子无关。
漂亮国指挥,还用想肯定高丽上去送,当炮灰,谁会听你高丽的,就是人家说啥你只能点头,哈腰,啥都不能干,只能跪着听别人的,狗腿子不是白叫的,死第一个,功劳肯定全是漂亮国的,人家有总指挥权,指挥的好!
管你屁事!
南韩是真的自欺欺人,可悲啊,也只能再电影里刷刷存在感,夸大下自己的功劳了。
朝鲜是真的厉害差点推完南韩,南韩最起码拿回自己的战时指挥权,指挥打一场,看看实力,吹上天才有人信。
全程看完一脸尴尬,一脸懵逼,有一种仁川登陆没你不行的感觉。
看个乐,就当看喜剧!
认真你就输了
《仁川登陆作战》堪称韩国继《太极旗飘扬》后的第二次飞跃!
全篇结构紧凑、一气呵成、不失水准!
开篇开门见山、一目了然,高潮部分氛围浓烈悲壮,结尾扣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在情节设置方面前后照应,叙事结构完整、通俗清晰、顺理成章,纪录了最真实、沉痛的历史岁月!
正如影片中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所言,“我所看到的是最终的胜利!
”、“岁月无情地给人带来皱纹,但人如果失去理想,人的灵魂便会充满皱纹!
”…启示无限人生哲理!
影片中朝鲜赤匪种种罪行惨无人道,无不令人心生憎恨!
朝鲜赤匪表面上打着那虚伪的“共产主义”旗号,实质阴险狡诈、无恶不作!
肆意地剥削他人自由、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算什么“共产主义”!
一味地亲和依赖苏联、协助苏维埃帝国主义开疆拓土才叫做“傀儡政权”!
其野心换来的比是最终的失败!
韩国义士们为了国家的自由、民主、独立,配合有序、有条不紊、团结协作。
其中也有因受共产主义洗脑而误入歧途,但最终终于意识到血浓于水,没有什么理念是能胜过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亲情!
韩国义士们先后英勇壮烈献身,换来了仁川登陆作战的成功,为最终的胜利谱写了壮丽凯歌!
《仁川登陆作战》开创了战争体裁的新篇章,可以说是世界战争片发展中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为此再一次致敬为了仁川登陆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韩国义士们!
我一般评价电影呢,是不太考虑创作者的个人立场的,只考虑艺术上的共鸣就好了。
但是这部电影做得实在太糟糕了。
关于朝鲜战争的性质,哪怕我以最中立的角度来说,也是美苏裹挟联合国暴力干涉他国内政,美国人自己都不愿意提这茬。
但凡这场战争有一丁点儿正义性,美国人还不得大书特书,你看看伊拉克战争都拍了多少电影了。
你韩国作为美国的狗腿子,哪儿来的脸从这儿鼓吹呢?
你们要是吹李承晚我都不说啥,好歹是个韩国人。
结果这片全程在吹麦克阿瑟我真是一脸问号……属实是脑子被殖民殖出毛病来了。
你要非拍这题材,要么写写小人物在战争洪流中的悲惨境遇,像《MY WAY》那样。
要么从人文角度写写战争对双方战士的摧残,像《高地战》那样。
结果这片选的角度是黑共产主义?
这创作思路简直梦回冷战时期了。
用的还是非常低级的手法,就是把人民军这边色调调暗,人物弄得癫狂、冷血、无脑。
说什么“主义大于血缘”,天呐,我寻思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这不是白统区的特色吗?
我就问问你韩国人这边出个共产党,你们还管不管血亲这套?
看着韩国特务伴随着高昂的《国际歌》去执行任务,我时不时就会把正邪双方搞反,非常别扭。
我个人觉得哈,作为韩国导演,拍涉及朝韩的电影,主题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谋求民族统一,拒绝外国干涉。
像《高地战》《共同警备区》等都是往这个调子上靠的,都很不错。
千万别搞冷战思维,你韩国自己现在连独立的国家主权都没有,这难道也是共产主义害的?
批判起来太露怯了,估计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
这个电影说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鉴定完毕。
这个故事说的热血人物一样值得别人尊重和缅怀,毕竟胜利属于他们。
这个故事是别人家的内务事情,毕竟人家统一了一千多年,别人包括我们不去掺和,也就不会今天分裂几十年,所以,作为当事人,站在历史长河里,我们不能以恩人自居。
同样今天我们没有感谢苏联,没有感谢帮我们抗战的当时美国给财力,给武器,给物资,甚至给参战人员。
他们说什么了吗?
为了家人和自由,我死而无憾韩国电影自从新世纪以来,越来越精进,经常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优质电影出现,相比逐渐没落的香港电影,简直就是发展的两头,一个冉冉升起,一个日薄西山。
仁川登陆战将最宏大的事件用一个谍报小队的故事来进行渲染,通过特工小队的人物,来映衬一个个铺的韩国人,为了家人和自由,不惧死亡,奋勇战斗。
谍报小队的8个人都牺牲了,留在仁川的谍报队员也牺牲了,张学秀有一个在街头偷偷观望母亲,副队长看着妻儿留下不忍分别的泪水,他们的殊死战斗,为了就是自己的家人,为了就是家人的自由,他们知道,他们死的值得。
张学秀凝视母亲而没有上前的时刻,他做出了抉择,就是要以自己的牺牲捍卫“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捍卫“自由”,捍卫“正义”。
仁川登陆作战…Sorry,哪怕有李政宰我也很难给高分[凋谢]战争片无非2种模板,一种是客观还原历史,另一种就是战乱中的人物情感,国仇家恨。
哦,还有一种就是失败的案例,刻意丑化一方,无底线抬高另一方,顶着主角光环硬是以一敌百,百折不摧,死而不僵😒很不幸被拍成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李政宰还是演反派比较带感,《观相》和《暗杀》都是很成功的作品,这次的角色嘛英雄形象过分突出,我有点接受不了!
我总觉得,战争持续到一定阶段,支撑人的应该是强烈的求生欲和再看一眼家人的迫切信念,“活着回家”应该比“民族荣誉”更加实际。
因此才说《太极旗飘扬》《高地战》《登陆之日》更接地气,也更真实残酷。
李凡秀难得演反派,眉眼之间尽是演技,老奸巨猾,狠辣独断,演得实在是太棒太棒太棒😘话说,战争片里确实有必要插入一个女性角色,方便切换节奏,带动情感。
But…刻意制造感情线是否不妥?
顶多也就是革命战友关系,怎么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男女之情了?
我有理由怀疑金世妍的经济公司强行要求加戏🤔好吧,完全冲着俩男主演勉强给个及格分吧!
2021年,我去看了这部将近5年前的电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韩国人拍的非常克制,比较客观真实,这一点非常难得。
全片节奏紧凑,惊心动魄,没有尿点。
战争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战争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到底谁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已经显而易见。
战争的各位主角们,都是有血有肉有自己的生活的,有父母,有妻儿,看到他们偷偷看望自己母亲孩子那一刻,我的内心一阵抽搐,一下子击中了人最柔软的地方。
麦克阿瑟的形象也非常好,有人说麦克阿瑟怎么突然变成鸡汤大师了,大家都在用功利的目的揣测麦克阿瑟,其实老油条,往往都有理想主义的一面,很多事情别人看起来很复杂,有时候确出乎意料的简单。
没有那么多计算,老头就是被那个坚强的16岁士兵打动了。
被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毅力打动了。
我们通常对韩国总是看不起的样子,不可否认,韩国人有缺点,哪个国家没有呢?
韩国人的决绝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同样不可小视。
朝鲜战争后,韩国的崛起非常困难,本身条件差,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美国给的帮助非常有限。
对比北方,韩国完全是白手起家。
但是最终能够逆袭,靠的就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几十年前的那天,麦克阿瑟正是看到了韩国的民族精神,看到了韩国未来的希望。
自助者,天助!
一只备受风雨摧残的雏鹰啊,让我来帮你一下,给你一阵风,起飞吧!
一向对韩国电影无感。
这个国家的电影故事模仿和做作的痕迹太浓。
当然也有几部还不错的电影,比如罗宏镇导演的《黄海》,姜帝圭导演的《太极旗飘扬》,还有姜帝圭早期的作品《生死谍变》。
虽然也有尿点,但还是能看的。
尤其是姜帝圭,以《太极旗飘扬》牛逼韩国电影界。
那部电影还算公允,站在韩国人的立场上,讲述国家一分为二的故事,抛开政治立场,其实就是赤裸裸的杀戮。
有人说这影片黑我天朝志愿军,我倒觉得天朝上军出现的镜头,姜导演是怀着敬畏拍摄的——刚刚还牛逼哄哄的韩国军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头鞋的出现后立刻被摧枯拉朽。
根本就没做多余交代,大家都明白咋回事。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不解释。
然后这部神作出现了。
距离那部《太极旗飘扬》堪堪20年。
这部叫做《仁川登陆作战》的电影横空出世,据说刚上映就连续两周票房冠军,而且至今依然第一名。
看名字好像是战争片,应该有大场面!
荧幕上应该有B52满天飞,航母序列排满海,登陆艇挤做一团!
而且演员表里有老戏骨连森.尼姆饰演的麦克阿瑟。
想想应该挺好看。
看看导演,李宰汉?
什么鬼?
脑补了一下,好像有一部《我脑中的橡皮擦》是这个导演的电影。
菊花不禁一紧,那不是个韩国叽歪耐情片吗?
这样的导演拍战争片?
能好看吗?
2个小时的电影看完,我彻底惊呆了。
我国愤青动不动就批评我们自己拍摄的抗日神剧,什么手撕鬼子啊,裤裆里藏手榴弹啊,手雷炸飞机啊等等。
其实这都没有啥,如果你观赏了这部《仁川登陆作战》,你就会发现,那真的都没有啥。
影片讲述八位韩国军人,秘密潜入敌方,偷窃仁川登陆布防图,八位好汉钢筋铁骨,目的明确,百战百胜,面对凶残的北朝鲜死共党,不仅政治正确,而且以一当百,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战斗至最后一人,开了最后一枪。
死共党出动大批军队,卡车,肩扛式火箭筒,战车,坦克,可是动摇不了韩国军人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情怀。
几百人抓几个人就是抓不住,然后百式冲锋枪和芝加哥打字机齐飞,手雷与榴弹炮共鸣,扫射死共党就和割麦子一样痛快,最后麦克阿瑟对着英雄的尸首低下了美帝的头颅。
并且深情的给了一个飞吻。。
哦不是,是深情的敬了一个军礼。。。。。
就这种吹牛逼的故事,也好意思起这个名字?!
是韩国百姓集体失忆,才让这种违背历史常识的电影成为票房冠军?
最近网上批判《我的战争》非常厉害,甚至连史航都发微博说这电影对着那样一个温和的韩国女孩,调侃自己当年怎么举着红旗进汉城,是我们自己有问题。
是我们心态不对云云。
可是看看温和的韩国人吧,看看他们眼里的历史!
仁川登陆之后,就是抗美援朝,对于这段历史,朝韩两国都选择了失忆!
而且这部电影的政治口吻,真的有点刷仇恨的意思。
意识形态之争被说的那么咬牙切齿,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明显不合时宜。
而且仁川登陆跟你韩国有啥关系?
没有美帝,这部电影还能在原来叫做汉城现在改名首尔的电影院里装逼?
跟着瞎起哄个啥劲啊!
电影很糟糕,老尼姆成了噱头,使麦克阿瑟也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最后吐槽一句,1950年,北朝鲜居然就装配了PF89式肩扛式火箭筒?
这个牛逼吹的,我给99分!
仁川登陆战:名字起的有点大。
其实应该叫 仁川谍战队 更合适。
本片表现了以张学秀为首的一行人,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涯。
在我看来,本片算得上是全程无尿点,当然前提是要忽略那些BUG。
场景看着好熟悉,很多地方怎么看都像是 暗杀 里的场景。
连姆尼森,不愧是奥斯卡影帝,气场强大,只是我感觉他演的不太像麦克阿瑟,更像是 超级战舰 里 将军那个角色。
那个大反派,朝鲜人民军的长官,简直可以用人性泯灭来形容,让人看了,恨得牙根痒痒。
片中几个女性角色都没什么好下场,朝鲜餐厅里美女服务员,被那个朝鲜军官拿来当了人肉盾牌,死得好惨。
韩护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叔叔被枪杀,自己脸上也被打的留下一道疤,还被同事吐了口水。
女游击队员,在突围过程中受伤,流血过多牺牲了......这片最大的问题是BUG太多,把朝鲜人民军描写得傻傻的,战斗力低下。
这也倒罢了,不是第一次看见了。
那个韩护士,被李政宰说了几句话就叛变了?
中间有一段,李政宰在卡车上和敌人厮打,结果双双掉下了车。
正愁要赶不上大部队了,没想到敌人给他“送”来一辆摩托车。
最后在海滩上,李政宰一炮下去,太准了,把敌人弹药库给打中了,发生大爆炸。
这还没完,在弹药库附近的大反派没被炸死,居然还开着坦克来找 李 报仇了。
李又一次神准,一炮打中坦克,大反派居然还不死,从坦克里爬出来,用“盒子炮”在 李身上打了好几个洞,要不是最后关键时刻没子弹了,估计 李 就被打成 “蜂窝煤 ”了。
太雷了。
这不是说《麦克阿瑟》吗?怎美国五星上将成了配角,韩国特工成了主角。本来想看一部大场面的登陆战争片,结果都是一晃而过,几个棒子从头帅到尾。按这部YY片,若没棒子特工,连联合国军打金一胖都会失败告终了
这片子很不错啊,尤其李政宰的表现,为什么那么低分。当然,硬伤也不少。
至少普通上映的这个版本不咋吸引人。
岁月会让人长皱纹,放弃理想会让灵魂长皱纹。人类正义的事业少不了牺牲,英雄的事迹永远值得歌颂。
三星-,关于“韩战主旋律”,除了【太极旗飘扬】以及【太白山脉】【一去不回的海兵】等少数几部之外,其他的还真没啥话说。本片cg效果一般,尤其是韩军特种部队战斗力完全神级般的存在,确实“不可思议‘。失望之余,一是等加长版,看看那被删掉的30分钟,二是找找65年的版本。
林桂镇演员不错呀
韩国主旋律战争片,拍的还行。
抛开主义不讲,剧情还是很符号化的,从开挂的李政宰到毫无存在感满口鸡汤的麦克阿瑟,都流于表面,倒是配乐挺煽情的,韩国人的民族情感真是高涨
那么好的题材被拍成这样!!
牵强的煽情,大而空洞的剧情,我还以为是在看国产片。
這。。。其實我也不是多喜歡的,不過李政宰確實演的不錯。。。
不错的题材,但拍得很一般,朝鲜军官演技加一星。
脑中橡皮擦,第三种爱情,仁川撕同胞,记住这个导演:李宰汗,拍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大烂片!
??????蜜汁低分
片拍的不错,就是麦克阿瑟说服范登堡的那个故事就是bullshit,根本就没有回答人家的问题。李政宰和李凡秀二人的对手戏很精彩。
过于宣传政治目的,2016.9.15看过
看哭了 即使主旋律了点
这故事放哪儿都还行,但放仁川就成手撕鬼子了,女主丧病差评
本来觉得太极旗不是很好 看来太极旗还可以。。共产猛兽就算汹涌,你又算是个什么东西 翻译官从日本找来的狗屁学生,讲道理不是皇民?一个朝战电影居然没有日语,不信服 反正麦克阿瑟就是你救得呗?人民军固然野蛮,你大韩国军从日本陆军继承的狗传统还少吗?多拍拍抗日民族英雄,少意淫有的没的 服了
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春风下吹拂长大的孩子 真的是看不来韩国这种战争片 全程一直在控制自己不要骂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