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决定要写一篇长评。
对于我这个懒癌晚期患者来说,简直感天动地。
这一切最开始是因为二熊,作为同龄人,她怎么就能记住那么多细腻敏感到不可思议的年少时光?
后来呢,因为耿耿、因为余淮、因为余周周、洛枳,还有周末、简单、路星河。。。
这些振华中学的可爱的人儿们。
我算是原著党,看到路星河的出现稍有诧异,但这个角色带来莫名的喜感,因此接受了这个男二号,甚至在他旁若无人地为耿耿唱《姐姐妹妹站起来》的时候果断路转粉。
随着剧集的播出,开了挂的路星河受到越来越多人喜欢,耿耿星河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好多人认为耿耿不选路星河而坚持喜欢余淮简直就是脑残。
但不管怎样,我更希望耿耿和余淮在一起。
路星河是个让人没理由不爱的男生,他有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洒脱。
他也许给了青春一个所有人都羡慕的注解:课想上就上、老师想调戏就调戏、不想考试就敢交白卷、喜欢谁就敢当众表白,高考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好像从来就没有悬在他的头顶。
他不仅会画画会写诗还会弹吉他,他的才华和勇敢那么耀眼,更要命的是,还浪漫得不像话。
他为耿耿画下美丽动人的肖像,在抗日庆典上跳上台为她唱《姐姐妹妹站起来》,在火车呼啸而过的瞬间大声说耿耿我喜欢你,在振华围墙上嚣张地留下“后会有期”的涂鸦作为道别,他甚至还能向同一个女孩求57次婚。。。
他为耿耿做的每一件事,每个片段都美好的让人落泪,都像是青春期少女反复幻想过的恋爱仪式。
他更值得羡慕,他的人生闪闪发光,他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并永远相信自己对,所以,从来没有慌张惶恐的路星河。
和他相比,余淮显得太纠结太脆弱,一个总是提着一颗心却努力表现得满不在乎的少年,让人心疼。
他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做梦,他本应该什么专业热门挣钱就考什么,可是他却梦想着做物理学家去改变世界。
他知道高考决定前途,为了全家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喜欢物理,但也要权衡物理竞赛成绩是否能够保送清华,来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
他喜欢耿耿,花时间为她整理公式、辅导作业,提醒她要努力,甚至严厉地管教她学习。
他的世界和路星河不同,路星河不高考可以画画,学习不好可以出国,不想读书可以跟老爸做生意。
余淮不能,他的人生没有那么多可能。
高考是他的唯一出路,考清华去美国是他实现梦想的唯一路径。
他输不起。
他必须严阵以待,认真应对。
然而应了那句宿命般的话:认真你就输了。
过于看重必然导致紧张,余淮的所有重大考试几乎都以考砸告终。
中考失利、物理竞赛失利、高考失利。。。
上天给了他一个聪明的脑子和学物理的天分,却也给了他一个压力重重的家庭和焦虑的父母,一再期望,一再失望,以至于物理竞赛考砸后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像余淮这样,紧张兮兮地面对重大考试,明明关心成绩却装作满不在乎,希望喜欢的人一直崇拜自己,一定要高考过后才敢安心谈恋爱,是不是很像平凡世界中的你我他?
高中生活在路星河那里是偶像剧,在余淮这,却是平凡世界的纪录片。
他是,耿耿也是。
耿耿之所以没有爱上路星河,因为她是耿耿,不是余周周也不是简单,她不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
在踩到狗屎运考上振华以后,她没有觉得“老娘原来这么牛逼”,而是认为迟早会有报应。
她感性到从照片中读取陌生人的情感世界,却也清醒地知道“陪爸爸度过余生的是齐阿姨而不是我”因而不能任性。
耿耿的可爱和难得,在于她单纯而不天真,懂事而不世故,努力周全别人但也不忍心委屈自己。
像陈雪君那样一竿子插到底的率性当然很好,但七年音讯全无却仍然对余淮念念不忘的,只有耿耿,连喜欢都不曾说出口的耿耿。
余淮没有为耿耿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就是,在她分到破物理书的时候丢过去自己的新书,在她听不懂讲课的时候举手说“老师再讲一遍”,在她跟数学怎么都熟不起来的时候连夜整理一本公式集,在她考试惨不忍睹准备放弃理科的时候说“哎呀你怎么又错了我再给你讲一遍吧”。
在要献宝的鸵鸟蛋打碎了以后,又不甘心地用蛋壳种上花,放到她的窗前。
在家长会上母亲的唐突可能会伤到她的时候大声喝止。
在心情烦闷的时候默默在耿耿楼下徘徊。
在高考失利以后,把耿耿画的对钩永远地纹在身上,发誓复读去北京。
在人间蒸发的那七年,一个人悄悄去看耿耿余淮的小树苗。。。
高中那些年,少年余淮努力着,在命运画好的轨道里前行,期待考上清华、实现梦想、向耿耿表白两个人一起去北京。
而后来的七年,却是考上清华却必须放弃的残忍,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三年修完学分考取公费留学的操劳,眼看梦想离他越来越远,而他硬是咬紧牙关努力挣扎,终于逆袭成功去美国读博。
可是最后,还是不得不辍学照顾病危的妈妈,彻底放弃做物理学家的梦想。
那七年,对于耿耿来说,是念念不忘的不甘和忧伤,对余淮来说,应该就是分分钟想死的绝望和无助吧。
所以耿耿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原谅了余淮,毕竟,心疼多过于责怪。
他的一切脆弱逃避,不过是希望“你要继续崇拜小爷我”,而事实上,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一无所有的少年,还反复被命运捉弄。
当初看小说的时候,觉得二熊简直是把余淮虐的不像话,一个那么温暖阳光的少年啊,是怎么下得去手?
不过幸好,他有耿耿。
了解、懂得、心疼他的耿耿。
比年少时更加勇敢坚定的耿耿。
一直给他温暖和信任的耿耿。
对于余淮来说,遇上耿耿,是真的值得唱一首小幸运。
记得二熊曾经说过,她最喜欢振华三部曲中的耿耿余淮,因为他们更像是真实世界平凡的我们。
我也是。
没有几个人的人生能活成偶像剧,但平凡而认真的我们仍然值得精彩、值得爱、值得毫不打折的幸福。
耿耿多年,终是余淮,喜欢这个夏天。
希望昊然、松韵、二熊能够永远阳光明媚,前途大好,活成牛逼闪闪没有悲伤的偶像剧。
谢谢你们,带来的这个美好快乐的夏天。
他是理科极强的尖子生,考试从不跌出前三名,尽管外表大大咧咧,但性格阳光、待人热心,还非常尽力帮助同桌耿耿,余淮在班里人缘很好,他喜欢打篮球,担任了体育委员。
刘昊然不仅在剧中饰演“学霸”,现实生活中他也是学霸,从小的梦想就是当物理学家,很早开始学奥数、参加各种比赛。
该部剧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片,它没有把任何美好的东西撕碎给谁看,和大多数人上学的时候一样平淡无奇,但又像没什么味道的白开水,满溢着青春本该有的样子。
满满的青春元素让人兴奋又怀念,为观众呈现了自然纯粹、阳光健康的正能量。
《最好的我们》致力于传递正能量,其风格怀旧又不失温暖,打破了“青春剧必狗血”以及“IP剧泛滥”的瓶颈,用一个“真”字穿起了全剧的脉络,用平实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画面满分,调色和镜头都直逼电影的质感,镜头的转换也很有水准。
就电视剧的选角来讲,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余淮不能用杨洋来演,太精致太漂亮太出挑了,余淮不是偶像剧男主,余淮是现实生活当中可能出现的非常优秀的男生,帅地恰到好处(不会让一大票女生在后面追着喊江直树江直树),聪明的恰到好处(随便读读书每天十点钟睡觉还是学习超好的天才不是不存在而是很稀有),连对待友情对待爱情都是恰到好处的天真和市侩(对,我就是对能和同性处好关系的男生有一种迷之好感,相较于盛淮南光环效应所带来的人际交往难题很明显余淮如鱼得水的多),而刘昊然就恰恰一个恰恰好的男生,从他出现的那一刻,在我心中他就是余淮。
而“淳贵人”版的耿耿不是不好看,但恰恰好是那种看一眼顺眼看久了还是顺眼但偏偏不会是班花校花候补队员的类型(特别是和洛枳一比),她长得就是一副有青春烦恼还不会讨人厌的模样。
至于其他演员也通通有一种演技上线的感觉,尤其是β,即便看上去不够年轻,偏偏因为自然的演技而增色不少,甚至非常抢镜,以至于将简单这个演员衬托的略显苍白,β她怕考试,和徐延亮打闹,暗恋了自己的老师,在她的演绎下一切变得开始合理起来。
那么出问题的到底是什么?
是编剧,是剧本,是她用成年人的想法去揣度青少年的世界,把他们的情怀臆想成自己以为的样子。
青春期复杂吗?
青春很简单它被构建在卷子和书本中,局限在老师和同学当中,被压抑在分数和暗恋之中。
青春简单吗?
青春不简单,因为青春实际上是成长呀,不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有一段轰轰烈烈或者唯美致死的爱情,但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伴随着成长,也许成长成一个大家所期许的样子,也许成长为一个自己内心期许的样子,也许成长成一个自己和社会都没有想到的样子,但是不变的是成长,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多么让人动容值得思考和扩充的事情呀。
然而编剧显然认为成长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没有三角恋,还有什么观众,还怎么能谈爱情?
没有男主角和男二号的经典对峙,没有男二号的痴心不改一往情深,轰轰烈烈还怎么能谈戏剧冲突?
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一次又一次的巧遇,一次又一次的大开大合的事件怎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可是,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在心中的某个地方弱弱的告诉我自己,不是这样的,青春不是这样,青春期的爱恋不是这样,八月长安笔下的故事也不是这样。
耿耿是一个平凡人,而编剧却屡次将她推到风口浪尖,散发着不能忽视的主角光环,从军训被潘主任在全校之中盯上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可能便拒绝的平凡的耿耿不能承载一段纯爱,然而我却觉得平凡的耿耿并不平凡,从她能在高中时代坚持除了高考之外的事情(摄影),从她对于自己重组家庭当中微妙关系的练达,从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重新发力的坚韧,从她学生时代起就为了余淮改变文理志向长大之后扑上去想要亲吻那个不是最好的少年的勇气,我知道,哪怕没有光环,她也值得一段可以写成故事的爱情,拥有色彩丰富的人生。
不得不说,编剧实在是把人性想的太简单也太天真,就像想要考清华却中考失利的余淮一定不会把上清华挂在嘴上,优等生考试之后绝对不会说这题好简单(只有成绩不好的人才这么天真这么直白)他们不管考的多好哪怕是年纪第三也会说题好难我差点做错,真是又考砸了,八月长安的原作是现实向的小说,但是路星河的出现让这部剧硬生生拗成了偶像剧,偏偏还是不够梦幻,于是让这部剧站在了一个比较两难的路口,其实这部小说扩写成剧确实有难度,但是也没有那么难,如果仅仅重点将集中在班级的小群体当中不可谓不精彩,光余淮对于竞赛和清华的矛盾心理都能衍生出无数个动作和眼神,比如一个名额所引发的血案:每个有机会的人不同的脸都是一出好戏,比如说感情,重点学校的感情是以内敛和含蓄著称,我碰到了谁的手,他进班的时候看了我一眼,水杯的使用和摆放,两份正好挨在一起发的卷子才是青春期的爱情。
相对而言,原作是有密度的作品,她记录青春也尊重我们的智商,然而编剧很显然只是以为我们的青春就是那样度过,在她的臆想当中,我们的青春就是那个样子,我们的爱情也就长成那副脸孔。
平淡未必不成书,《请回答》系列早就为我们交上了非常让人满意的答卷。
然而我还是给了较高分,毕竟我们曾经经历过八月长安笔下的青春。
最好的我们无疑是近年来我看过最好看的青春片,没有车祸、出国、堕胎这些狗血性因素,找的演员也是如此的合适。
谭松韵和刘昊然一个有着高中的脸,一个正值高中的年纪,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青春。
此外,不得不说,路星河这个原创角色加的很好,所以说作为原著党不是不能接受改编,而是不能接受不符合人设的改编、以及很烂的改编。
八月长安在原著里讲述的故事,就是很平凡的故事。
里面的余淮不是完美的,没有刘昊然表现的那么帅;里面的高中生活不是完美的,他们的生活大多都是淹没在书山题海。
电视剧改编的不能说完全符合小说,但是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活让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的高中。
这就是成功。
你只知道耿耿余淮,却不知道耿耿星河。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其实相比较而言,和路星河在一起会更开心,只是可惜的是他迟了一步,他比余淮晚出现了一步,就注定在耿耿心里迟到了一步。
于是他成了局外人,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王栎鑫将这个角色演绎的很成功,玩世不恭的样子、对耿耿的与众不同表现的很好,完全看不出他的年纪,他在这里面就是18岁的少年。
“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过了很多年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是如何奔跑也无法跨越的青春”。
说的是耿耿余淮,说的也是我们。
想到了那时的自己,现在的自己,那时的你,现在的你。
最好的我终于出现,可是时间转换,你早已不再留在原地。
最好的我们之间间隔的,是青春、是时间、是空间、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时差。
这部青春剧之所以让人触动,是因为它真的很接近现实。
在高中时代,其实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爱恋,那时的我们还不够成熟,更多的是一种懵懂的爱恋、是一种模糊的好感,生活中充斥的更多是学习。
所以,电视剧里的情节时时充斥着学习,有着很多的无可奈何,像贝塔一样无奈的转学,像路星河一样为了梦想离开。
这才是青春的我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把控。
这才是青春,有留在记忆中最好的少年、最好的少女。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深夜看完这本青春小说,以而立之上的年龄重回高中岁月,竟然一颗心被抓的很紧的看完了。
配合看着爱奇艺正更新的剧版——改编挺大,加了一个男二,将很多内心戏变成了情节的冲突,但依然好看,刘昊然挑的好,他确实像高中时大多数女生都会多看一眼再看一眼的男生,挺拔,骄傲,学习优秀又幽默的倜傥不羁,甚至家贫早熟也是优点。
他是小眼睛,这本是缺点,但是多么好,“他”应该是小眼睛,笑起来是月牙一般的小眼睛。
青春的岁月里,总会站着一个笑的很好看的小眼睛男生。
站在阴影里,站在阳光里,看着他,心跳就加快起来,脸上就红起来,那是最初的最初的爱情在敲门。
其实耿耿是值得羡慕的,如《橘生淮南 暗恋》的女主洛枳在本书中与她的交集时所说的话,至少你可以借着同桌的身份和你爱的人说话交往,至少你天天可以看到他,至少你们不是陌生人。
她另一个值得羡慕的是,她其实一直清醒的知道自己喜欢余淮,她一直清醒的知道自己喜欢余淮什么,了解余淮什么,又不了解余淮什么,她仰望他,追赶他,多年后,真相揭露,她不仅追赶甚至超越了他,她还知道了她当年不知道他的那部分。
而这一切都在岁月的河里水落石出之时,那个挺拔的少年依然挺拔的站在那里,他只是被绊住走不快而已,他只是被命运的双手玩弄的暂时不能展翅飞翔而已,但是他的翅膀还在,他依然和她在同一个国度,他的骄傲还在,他的爱也还在,沧海并没有变成桑田,他们努力跨一跨,依然可以走到彼此跟前,命运的门并没有向他们彻底关闭。
而生活中更多的比这个淡然,灰白。
当时默默的开的粲然,后来不知何时却凋落的无声无息。
命运从此岔上另一条路,两个人只能越走越远,远到有一天只会偶然想起,哦,曾经我们有过交集。
类似这样。
多年后再见,哦,他早已不在我的世界,哦,他还结婚了。
哦,他永远不知道你曾经暗恋他。
那些碎片只是你一个人的独舞,舞的华丽,舞的颤颤巍巍,却无人知晓——这是《橘生淮南 暗恋》的上半部分所讲,但是她最终还是追上了他,他最终还是知道了,她可以笑着向他讲述黑暗过往,他疼爱的望着她讲。
而现实中大部分却是,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曾经孤独的在舞蹈,没有人多年后会体谅呵护你当年舞的有多狼狈有多好看有多心悸有多期待,再过多年,或许你自己也忘了,你曾经在某一段岁月里,还有过这么一段青涩难以下咽,却又美丽不能形容的感情。
淡忘,才是生命中最无言的痛。
你曾因之而有百转千回的心灵,你曾因之而有夜不能寐的辗转,你曾因之有繁星满空的喜悦,你曾因之有不能诉之于口的奢望,你曾因之有痛彻入骨的眼泪,但是无人理会,你渐渐朝前走,直到有一天,你有新的故事,你回头,只看到回忆淡淡的影子。
你竟然不太记得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但耿耿和余淮,他们却不是。
最好的余淮和不那么好的耿耿,他们在一起度过了那么快乐的三年,三年后他们被命运捉弄,他们终于印证了彼此的名字——耿耿于怀,多么美丽的暗示续写未来的四个字。
在不那么好的耿耿心里,狼狈而痛苦的高中三年,那白色窗帘飘飞的窗边,多年后回忆起来,永远有余淮月牙般的小眼睛和一口整齐的小白牙,他好看的侧面映着阳光,他少年的从容和自信永远让人那么骄傲,安心。
真好,他在你身边时,让你欢喜,他后来不在你身边时,又让你耿耿于怀不能爱上另一个人,他后来归来时,单身,且有隐情,且灵魂尚在,他虽然没有飞起来,他也没有堕下去,他依然具备和你一起飞的能力,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堕下去。
命运很残酷,但命运也很宽容,它关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
大熟话说的真有道理。
所谓最好,只是相对而言。
每个丑小鸭般的女孩子都想在变成白天鹅时,遇到那个他,但是谁知道呢,或许有个小太阳般的男孩子就喜欢你丑小鸭的笨拙呢,你慢慢变成白天鹅,他也爱着,那是你啊,过去的你,现在的你,初心不变,执着不变,就是最好。
2 、和其他青春故事的对比——说说改编的影视剧爱奇艺正在独播《最好的我们》(24集),目前刚更新到第6集。
为了矛盾冲突更好看,剧版增加了一个男二——路星河——星河耿耿,与“耿耿于怀”组成对立。
两男争一女的模式,淡化了耿耿暗恋的部门,加强了余淮吃醋的部分,更像韩剧模式,男二的出现,让男主和女主相爱变得更困难却也更光明。
说实话,观看起来更好看了一些,因为完全按照小说拍,很多心理变化,没有外化的情节,不太容易拍,而且情节量也少了一些。
这是影视画面和小说文字的不同,没有办法,改编还是必要的,这个改编不能说不好——还有18集没有看,先说这么多,以后看完,可以再来讨论。
不过我想,剧版故事的大致走向和男女主的命运冲突应该和小说无二,剧版让过程更热闹了些,剧版让“暗恋”的心酸都晒在了阳光下,耿耿不再是个可怜少女了,她成了被两个少年争来争去的“玛丽苏”了。
《最好的我们》里青春故事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其他青春故事。
举例来说。
目前流行的青春故事的几大要素都非常极端、惨烈。
堕胎,撞车,失忆,表白被拒,等等等。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郑微向陈孝正大声表白,陈孝正回应“你神经病啊”,激烈执着的表白,铿锵有力的拒绝。
郑微的好友阮莞毫无预兆被车撞。
《匆匆那年》里有倪妮“不打麻药”堕胎。
《万物生长》里有女生跳着脚想要将孩子跳掉。
《左耳》里吧啦被车撞死。
《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琛和赵默笙两个隔着家仇,隔着七年的分离都没问题,多么理想,多么戏剧化。
《少女哪吒》里,少女的反叛和沉沦,“哪吒”的最后结局,都是青春里的逆反和成长之痛。
《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里,侧重讲述了青春里的冲动,满屏幕大陆要禁的冲动之词,而最后男男强力的一吻,给青春画了强力的一个句号。
《我的少女时代》是台湾式的夸张搞笑,有“丑女无敌”式的丑小鸭追校草,有“古惑仔”式校霸追校花,是弱弱联盟假戏真做的青春爱情故事。
最后一个例子,《小时代》,集各种青春故事之大成,同居怀孕,堕胎撞车,偷情绝症全占全了,不仅如此,全屏幕的金钱社会的味道。
这其实是一小撮人的“小时代”。
以上的青春故事,都激烈而极端,都戏剧而小众,可能在细节和情绪上会引起部分共鸣,但这里的主人公,都是青春回忆里比较特殊的一群人,他们激烈的演绎着青春,不计代价,屏幕上一片兵荒马乱。
说到高中,最重要的是书本和学习,是老师的耳提面命,是高考这个紧箍咒的如影随形。
但是你在这些影视剧里是找不到书本的,书本只是道具,也找不到学习的,学习只是短暂的场景,更找不到高考,高考只是个有催化作用的背景而已。
普通中国高中生的生活和情感,你找不到的。
但是,《最好的我们》却清新的向我们展示了一群普通高中生是怎样在学习、生活、默默的滋生小情感的。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所有人的高中,但至少他在向真实靠近。
女主是个被命运眷顾的差生,上课听不懂,文理分科大纠结,高中重理轻文的现实。
男主虽然优秀却也不是“天是老大,我的老二”的校草级人物,他有骄傲,也有忐忑,他有坚持,也有权衡,他有努力,也有失败。
这里的学生都不是超人,都是学生。
这里没有吊炸天的高富帅,也没有娇艳欲滴的大众情人玛丽苏,都是我们身边可能有的高中同学。
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他们被学习烦恼,被高考威压,但是他们在如火如荼的间隙间还是偷偷的相爱,偷偷的坚持自己的爱,坚持不了了就默默中途退出,坚持下去的却又被命运捉弄。。。。。。
这部剧的情节和人物,让我们切实想到自己的高中。
甚至这里的老师,也都不是脸谱化的,不是一味强大或一味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他们也迷茫,他们也失望,他们也在自己的生活里喜怒哀乐。
所以,这部剧让我重新想起自己的高中,不再以沉重的心情,而是以一种回忆审慎的态度,它有什么坏,它还有什么好。
不喜欢那时的自己,太沉重,学不会举重若轻的微笑,太紧张,急着冲出去,以至于回忆起来,像是阴天里在奔跑,却怎么也跑不到晴天。
但是这部剧清新的画面和美好的情感,令我觉得,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是值得回忆和珍惜的,阴天有可能下雨,雨后却有彩虹,况且阴天也有阴天的美。
这里的青春是普通平凡的青春,这里的青春触手可及。
从这种意义上说,《最好的我们》被改编,对青春剧故事的荧屏来说,是一股比较不同的清新风,吹走惨烈不真实的青春,送来普通却可感可信的青春。
拭目以待之后的剧情。
希望和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且好看。
2016-4-24晚一点小推广:谢谢大家的喜欢,本人读书时,本科读的教育,研究生时入了古典文献,工作时又偶进了媒体行业,天天看的是国产抗日神剧,但工作之余却仍喜欢古诗词,喜欢看书,之后又喜欢上电影,也爱看各种流行好看的电视剧(不分国别)。
一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那些感动和触动到自己的人、事、光影。
工作结婚稳定下来后,年龄稍大了一点后,有时会感到人生和生活的一点单调无聊,以及无奈,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赖以生存的快乐的是那些美好的东西。
是那些生命中体悟到的美好和感动让自己得以对抗无数个觉得难过单调的瞬间。
什么是美好?
好书是,漂亮的光影世界是,摄影是,绘画是,旅游是,古诗词是,一切让你觉得安宁,觉得心里有丝丝喜悦的都是。
欲罢不能,安然陪伴,都可。
当然你若拥有美好的爱情和舒服的婚姻,那更是。
我想,有一些感动和想法,如果分享出来是不是能开出更璀璨的花来?
我看花是花,你看花也是花,我们共同看到这朵美丽的花,在阳光下盛绽,这是一件多美的事。
为此,我开了公众号:jinshizhi2017,分享好电影好剧,以及在光影中体悟到的人生、婚姻、情感,以及看到的一些好书,以及一些有趣的事,以及一切让我们感到美好和快乐的人或事。
会时常分享让人感到美好的古诗词(包括自己点评赏析)。
还会推荐一些好文章好故事。
或许还有我们非常关注的热点和八卦。
文中除特殊配图外,所有配图均为自己拍摄,文章也都是原创。
喜欢的话,加我吧~豆瓣让我们相遇,微信让我们更方便分享交流~当然关于影视剧和一些书之类的评,我还会同时分享在豆瓣上,如果您更喜欢豆瓣王国,也没关系~能够遇到并有共鸣已经是缘分~感谢!
~个人公众号:jinshizhi2017(锦时志)再次感谢!
一直都很喜欢简单这个角色,总是屁颠屁颠儿的跟在韩旭背后,带着羞涩的笑容帮他做这做那。
韩旭和她讲很少的话都可以让她开心半天。
妈蛋那跟朵花儿似的笑容和我和男神讲完话后一摸一样。
看着她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的样子,屏幕前的我心情也会变好,但也没有特别注意这个角色。
从文理分班那件事开始她就不是我眼中简简单单的简单了。
都知道她学习不好,理科根本就不是她的大脑可以解读的东西。
理科的弯弯绕绕以是她简单学不好的。
可是她最后还是学理了。
注意,她和耿耿不一样。
耿耿最后为了她的余淮留在理科班是因为她知道,不擅长文科的余淮也曾想过为她去学问。
她心里有一种笃定的温暖,她知道余淮是喜欢她的。
可是简单呢?
“以后再也没有人想你一样对我好了。
”对,就是这么一句话。
且不说韩旭对简单哪及得上余淮对耿耿,光论这句话,只能感觉到一直不敢淡淡的惆怅感。
是和那个经常请你吃点心笑容灿烂的邻居要搬家了的惆怅感,是一向严厉的英语老师辞职回家带孙子不管你了的惆怅感。
就是这么句话,让简单留下来了。
看到这里我真的快要泪目了,当初转学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转了,转了才有更好的前程,才有精彩的未来。。。
呸,那些都是虚的,我转是因为我知道他不会像余淮那样,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可能。
我用我全部的理智逼着自己转学了。
简单做了我一直想做不敢做的事。
请相信,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前途,为了那个人做一个任性的选择。。。
真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啊。
看到最近那集,简单看见韩旭书里一字一句和贝霖的亲密交谈,那句“放学要不要我送你”,谈着那些她听不懂的话,说着他们的“得天独厚”,想终于被稻草压倒的骆驼,趴在在桌上慢慢红了眼眶。
屏幕前的我早已哭得泣不成声。
我想起那个天台上挚友困难的慢慢吐出“他给我表白了。。。
我好像喜欢上他了”,课间亲密的欢笑打闹,就像耿耿于怀那样美好,他们会为了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争论不休。
每一个音节就像一把匕首,每个课间我都躲到厕所去。
简单,简单,你别哭,我也曾像你也一样,我真得好想穿过屏幕,给街角的你一个用力的拥抱。
那种自己的好朋友,早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就不动声色地渗入他的世界,什么时候,他们变成了“我们”。
偏偏你还觉得,他们真的好配啊。
那种无能为力的自卑感,那种不同世界的无力感。
我以为我都忘了啊
谭松韵留给我的印象,始于甄嬛传里稚气未脱的淳儿。
不算是最漂亮的女孩子,却是最少女的。
刘昊然给我的最初印象,来自去年微博上各种热搜(别打我)。
王栎鑫……那是我闺蜜少女时期的小墙头,嗯那时候还是个青涩小帅哥。
所以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没什么不好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轻松自然的带我回到了高中的气氛里。
那朴素的蓝白色校服,清清爽爽,又干干净净。
青春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纷纷扰扰的事,但是占据我们生活主流的,还是成长路上不断的碰撞。
和父母的,和学校的,和即将进入的这个社会的。
少女时代的我,没有耿耿出其不意的经历,虽然也有学霸男同胞的存在,但那是和我不同年级的。
没有路星河这样的守护者,也没有贝塔那种女汉子式的朋友。
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我们里的一切,都似曾相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喜欢这剧的原因吧。
余淮耿耿的摸头杀,看起来真是又可爱又纯真。
这两个演员身上恰好具备青春的特质,谭松韵也确确实看不出来年纪,非常适合诠释小女孩。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而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很可惜 我的青春里没有如余淮一般的少年 相对而言 我更希望身边能出现像路星河般的男孩子路星河喜欢耿耿 大家都知道 耿耿星河欲曙天 满船星梦压星河
这部剧用了大量的篇幅讲了高中时期的校园故事,看着让人好怀念青春。
耿耿余淮是官配,看完后觉得男二号路星河也是挺好的……大结局的时候竟然把我给看哭了,好久没有看到能这么打动人的青春片了。
很喜欢洛枳学姐,好美!
洛枳的这一条感情线也是挺感人的。
那个时候简单纯粹的爱情很让人羡慕。
那时候最好的我们……
很不错的校园剧,全宿舍一块追的。
一群正青春的才叫校园剧,30多的就不要来凑热闹了。
而我们的青春就像剧里的一样,一群人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会对一个人有好感,却很多年后才知道也许那就是最初懵懂的爱情。
其实余淮还是有点懦弱的,更心疼耿耿这样的女孩子,不过那种家庭环境下,余淮的表现也是情有可原的,整体来说很不错。
谁还没有个耿耿于怀的青春呢?
有时希望自己的结婚照能去校园拍,可惜我没有在学校找男朋友
刘昊然果然是潜力股哈哈哈哈不愧我一眼相中的小墙头www另外青春片很少能拍的不作的这片也不例外有的地方看的很尴尬不过无伤大雅该戳的点都戳了该苏的也苏了~另外一星期一集会不会太少啊摔!暴哭!
看了一点吧就emmm我还是接受不良吧
就还行吧……刘昊然真的是初恋脸啊!谭松韵虽说颜值不太可,但真的好元气,演高中生一点不违和,但我真的喜欢不起来她的颜值……可能太娃娃脸,成年后感觉好别扭。反而明明年纪很小的昊然弟弟,虽说演成人也有点装大人的感觉,但真的有沧桑大叔那个味儿,好帅!真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要分开十年,故意虐吗?不想拖累她最后不还是……白白浪费是十年最好的时光!而且等了十年找了十年,最后给自己找了个累赘,放弃高富帅,真的不太现实,爱情不是全部,再深的爱也会在贫瘠的鸡零狗碎中消磨殆尽!与其这样还不如就此结束把这份爱藏在心底。可能还是不太喜欢这类题材吧?或者真的没那么好看?可是当初看网剧匆匆那年和第十六个夏天时明明看哭好多次,这部剧一次也没哭,是我太沧桑世故心变硬了?
青春片的问题是很难拍出深度,听到高中生谈人生我就浑身难受。里面不少性别歧视言论,还有班集体荣誉那一套媚俗,令我生理性厌恶。但是,同桌之间那些小互动,还有年少懵懂不求回报的爱,还是带来了一些小感动,让我想起青春期的唯一一抹亮色。
就是感慨中国校园剧终于是(真)少年主演而不是奔三大叔装嫩了,刘昊然赶上了好时光~
希望所有拥有理科崇拜、骨子里低人一等还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女孩最后能求仁得仁,和你们的恶臭优秀男孩白头到老。至于王栎鑫,我看出百变大咖秀对他的演技有很大影响了!
给一颗星是因为知道了男女主角相差7年的姐弟恋……这种老牛吃嫩草的行为让我实在没眼看下去后面的剧情!
有点烂尾的感觉……不过选角很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竟然没有特别打动我。本身对路星河的期望比较高,网络上说最好的男二,结果怎么演得像个小混混呀……这个结局也是,非要等十年?男主的自尊比他的爱重要。3.5/5
我发现国产青春片都是这样的:男学霸无论喜欢女学渣还是女学霸,都是以甜为主,偶尔小虐怡情。但女学霸要是喜欢男学渣呢,那铁定是虐。女学渣时隔多年一般还是学渣(成绩开金手指这种事并不改变傻白甜本质),但不论其他学渣如何深爱女学渣,男学霸环境中出现多少优秀女性,哪怕多年不通音讯,他都必须老僧入定,守身如玉,等着和女学渣重逢热恋(否则就叫渣男)。可是女学霸和男学渣恋爱则往往是会因为双方环境差距过大,无法相互理解而最终悲剧,除非学渣一番逆袭脱胎换骨赢回美人心。反正我对高中生谈恋爱没什么兴趣。我高中时还在幻想要拯救世界。情情爱爱什么的,完全不是生活中心。(当然,我不是说我这样就对啊)
耿耿何德何能让两个男的爱的死去活来???????????????????????????????
真的欣赏不来
土味青春校园剧
没看过书,感觉电影实在不怎么样。故事情节都很小,谈不上一个十足的故事。最后极落俗套的来个整惨一个尿毒症死老妈骗点眼泪。还有老妈死的非常及时。
未必是最好的青春,却是最好的我们。
冲刘昊然的脸!!五星!!!颜狗就这么肤浅!!
又回顾了一遍,迄今为止看过最好的青春剧,看到他们很自然想到自己的高中生涯,每个角色都形象生动,这也是我最喜欢谭松韵的一部作品,耿耿余淮,青春回忆~张平老师,全世界欠我一个这样的班主任,一不小心就被他感动,不知道为什么
一起同过窗就是我心中的最佳校园片,其他校园剧都是老套剧。
校园题材的电视剧最近很少见这样高质量的了,男女主选的也真是很合适。尤其是耿耿,真的是高中少女的样子啊,主题曲也很好听,就是剧情发展到后面有些落入俗套。最后几集剧情漏洞有些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