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末路重生

24 Hours To Live,24小时生存,一日求生,只活24小时

主演:伊桑·霍克,许晴,保罗·安德森,鲁格·豪尔,利亚姆·坎宁安,娜塔莉·博尔特,坦娅·范·格拉恩,哈基姆·凯-卡西姆,珍娜·厄普顿,艾丹·怀托克,蒂龙·基奥,杰瑞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中国大陆,南非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24小时:末路重生》剧照

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2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3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4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5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6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3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4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5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6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7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8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1924小时:末路重生 剧照 NO.20

《24小时:末路重生》剧情介绍

24小时:末路重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永远不要点燃一个职业杀手的怒火,就算面临重重包围,他也能杀个片甲不留!杀手特拉维斯(伊桑∙霍克 饰)得知了犯罪组织“红山”的惊天阴谋,他在国际刑警“琳”(许晴 饰)的影响下,决定重整目标、直捣红山“老巢”。可是,特拉维斯只能存活24个小时,他能否阻止邪恶计划、救赎自我?时间愈发紧迫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中央舞台:踮起脚尖吧嗒吧嗒:他和她心跳的声音乐咒一起来看流星雨无罪之最解梦少林寺传奇2深宅如渊电锯少女血肉之华:红结局终将壮烈荡寇警徽与背叛虫暴危机神探伍士德童子护宝我叫张思德阴阳路17:监房有鬼旧爱重拍红色幽灵一根神棍马赛克铁鸡谍网种情花我的存在蚁型危机风味原产地·潮汕单人房的天使田耕纪总裁误宠替身甜妻破茧之王者归来追爱100天

《24小时:末路重生》长篇影评

 1 ) 末路就是重生、

这部作品开场叙事比较熟套,人物许晴也设定的国际关系比较简单,全剧人物交代的比较拖沓,人物关系设定的还比较明了,许晴或许不适合演这类电影,伊桑演技还比较好一点,勉强走上了正轨。

老套的复仇戏,编剧太敷衍了事,过多的回忆和毫无必要的插入科幻,以及最后反二送死拖垮了电影质量。

整部电影不断的在追赶复仇,争分夺秒的不断发展,然而使剧情会更一步显得苍白无聊,本来就是一部期待不是太高的电影,感谢这次豆瓣的活动,总体来说还比较老套,规规矩矩套老路电影。

 2 ) 24小时究竟有多么冗长?!

文/梦里诗书好莱坞级枪林弹雨的动作戏码却无从掩盖其本质的空洞,《24小时:末路重生》说白了就是一部尤为套路的硬汉电影,而生硬尴尬的转折,莫名其妙的情感,以及智商无下线的所谓交锋,都使电影在一个套路的模板中都做的乏善可陈,使本当充满紧迫感的24小时倒计时,变的冗长平庸。

《24小时:末路重生》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其所沿用的就是好莱坞最为习以为常的动作英雄模式。

在电影里伊桑·霍克饰演的特拉维斯,其给他的主人公设定是一个任务失败后,被杀然后复活只有24小时生命的职业杀手,女主则是许晴饰演的国际刑警琳,在她的影响帮助下,特拉维斯打败叻反派,完成了复仇和自我救赎,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本当高潮迭起的故事,在呈现上却尤为糟糕。

24小时的时间设定,在我的理解上,它应该是电影最为核心的关键,然而纵观全片其只是把时间作为了一个拨人眼球的噱头,在主人公特拉维斯的身上,我完全感受不到那种为了求生而分秒必争的紧迫感,相反平铺直叙,匮乏亮点的转折里,那东拉西扯的种种老梗不仅使电影变的让人倍感困倦,也暴露了电影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导演除了知道自己在拍一部动作片外,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为电影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内核。

在《24小时:末路重生》里其确有着足够充沛的动作元素,但电影既想着赋予主人公特拉维斯以足够的悲情渲染,又想着玩转出足够的英雄浪漫格调,还想在最后对家庭做出落足,这使电影所塑造的主人公在很多时候其自身就是个矛盾,而种种突兀的情感发展,以及许晴那与国际刑警完全不相符的气质,都使电影几乎完全无法让人找到何般真挚之处,反而处处让人感觉到了电影在人物情感上的敷衍,只是做着照葫芦画瓢的圈钱把戏。

没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逻辑,也没有何般真正属于自身的内在,《24小时:末路重生》,只是用90分钟的时间为观众证明了24小时究竟会有多么的冗长。

 3 ) 论演技,全片也就记住了伊桑一个……

赵本山在他的小品《心病》里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

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

二十多岁的我们还感觉人生还有好久,殊不知细算一下也只有两万多天了。

两万多天…过一天就少一天,知道真相的你们慌不慌?!

但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怎么过,你会最想去干什么事?

伊桑霍克用他最新的电影告诉你,当他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他会干什么。

《24小时生存》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老套,讲述了伊桑·霍克饰演的职业杀手在执行任务时失败身亡,复活后被告知仅能生存24小时。

在许晴饰演的国际女刑警(伊桑的目标)的影响下,伊桑·霍克重设了任务目标,最后孤身复仇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初看预告片,电影中伊桑死而复生的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菌叔的,再加上枪战元素满满的宣传海报,一种伊桑要化身超级英雄的感觉扑面而来。

可惜,全片看下来,伊桑的演技那是没的说,能文能武,但片子中的几个硬伤还是让电影没能跻身经典之列,顶多算差强人意吧。

电影中的枪战动作戏是该片的重头,另外导演还以回忆闪回的方式插叙了伊桑死去的妻儿情节,以此想塑造一个有故事、略显悲情的超级杀手形象。

如果全片重点去演绎伊桑重生后从疑惑到惆怅到挣扎最后再释然的行为举动和内心情绪变化,那一定是一场飙演技的视觉盛宴,但全片看下来,电影是“挂羊头卖狗肉”了。

电影中,24小时的生存时间没有发挥出它该营造出的紧迫感和分秒必夺感的作用。

它好像只是电影中一个道具一个噱头,伊桑也只是抬眼看了几次剩下的时间,出现了几次幻觉,然后就继续各种枪战飙车了。

这样无所谓、神经大条的表现,完全不符合一个人面对一点点消逝的生命所应该有的表现。

如果单纯想拍一部枪战动作片,去掉这种“24小时生存时间”的设定会让整个片子更加流畅完整,单单加一个噱头却不补完它,只能说是“画蛇添足”了。

另外,电影中的一些其他小细节也让该片减分不少。

比如在机场中伊桑初次与许晴相遇,伊桑拿填字游戏搭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许晴不理伊桑高冷地离开座位后,因为飞机延误,立马就返回座位上钩,然后一起晚餐、睡觉……

这样的安排很让人错愕,首先许晴经历了开头被暗杀团灭,只剩一人与证人的情况下,应该是时刻保持警惕,说惊弓之鸟都不为过。

下一秒就放松了所以警惕,虽说是套路之中,但又是逻辑之外。

接着这个镜头,第二天后,许晴莫名就发现了伊桑是杀手。

随后两人的一段枪战可以说是精彩至极,但帅不过三秒,下一刻伊桑就被两枪毙命了。

这是顶级杀手该有的表现?

说你因为妻儿的去世而放过杀死许晴的最好机会还可以理解,但正面刚的时候还技不如人,这就说不过去了,没办法,只能说一切是剧情需要。

此外电影中像这样的槽点比比皆是,比如:每次遭到暗杀前,许晴总能提前一秒钟发现,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全队的人除了她都会死。

许晴你是扫把星下凡吗,走哪死哪。

再比如反派们也是脑残,除了话多的惯有毛病,都21世纪了,你们还能死在非洲兄弟冷兵器的斧头锄头下,手里的枪都是烧火棍吗?

战术配合不会吗?

吐槽了这么多,当然这部片子也不是一无是处。

首先伊桑·霍克凭着无可挑剔的演技还是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很有味道的温情杀手角色。

导演方面,担任该片导演的布莱恩·史莫兹曾掌镜的作品有:《猩球崛起》、《钢铁侠3》、《X战警:逆转未来》、《终结者:创世纪》等。

电影中的枪战、动作戏还是很合格的,一些航拍、镜头切入感也很有大片的既视感。

出品方还特意请来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及澳洲学院奖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怒之路》的美术科林·吉布森担任该片的视觉指导。

对比同样在非洲取景的电影《战狼2》,《24小时生存》还是保持了好莱坞水准的视觉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影的弱势。

这部片子菌叔打分3星,其中一星还是因为有伊桑霍克的存在,对比他在16年的电影《莫娣》中表现,看来伊叔还是更适合演爱情题材的电影,毕竟有谁能抵抗那个慵懒又痞帅的伊桑霍克呢?

另外,伊桑·霍克在宣传电影《莫娣》时曾接受采访表示:下一部《爱在》系列电影仍有希望。

你期待吗?

 4 ) 一个雇佣兵在任务中跑炮未遂被枪杀后被雇主强行救活但活不过24小时便开始自我救赎

年过半百的许大婶居然还上演激情戏,虽然被很突兀地剪了(如果不是被剪那剪辑师的功力也太差了),但是还不至于辣眼睛!

剧情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雇佣兵在某任务中试图学007骗炮单亲妈妈许大婶后逃跑未遂被许大婶一枪毙命却又被财大气粗的雇主强行救活但得知活不过24小时后开始一系列莫名奇妙的自我救赎!

是不是很神奇?

最神奇的是片尾最后暗示着男主又被续命24小时,这是想拍续集的节奏啊,脚跟都站不稳还想连蹦带跳,哎,心真大~

 5 ) 高科技的尴尬

一个雇佣兵(伊桑·霍克)在执行任务中死亡被组织复活却只有24小时,重生后的他表现得从疑惑到惆怅到挣扎最后再释然,而饰演国际刑警的许晴唤醒他自我救赎转身灭了红山公司的故事。

作为动作片血腥是够了,当一个人还剩下24小时,你还想干什么?

紧张啊,桑叔一路飙车打斗枪战,要去干掉所有人,手腕上的计时器简直废了,毛用,桑叔根本不紧张时间的流逝,作为杀手对垒许晴时,两下就被毙了,感情线上,初次相遇的许晴突然飞机延误就和杀手共度晚餐..睡觉?

而后桑叔死去的老婆孩子时不时幽冥般幻境出现救赎杀手的灵魂,另一边的大反派们弱智到爆,说的是巨头公司不止你一个雇佣兵,结果全是用来吃鸡打靶的,动作片的现代武器和巨头公司的高科技产品在哪里?

除了那只毛用的“手表”,突然想起这里唯一的女主是国际刑警..

 6 ) 这电影的结尾很牛逼啊

这电影的主题就是红山公司花了240亿,搞死无数人,研究复活技术。

除了男主角,其他人都死了。

他们本以为男主角也会很快就死的,二十四小时其实不是他可以活的时间,而是人为设定的一个开关,估计目的是为了让战场上死去的优秀士兵复活以后有强大的紧迫感去完成剩下的任务,并且可以在完成任务以后完美的死去,免得泄露信息。

但是男主角没死啊?

没死说明什么,说明技术成功了啊,唯一的活体啊,地球上唯一一个价值240亿的活体。

按照红山公司电脑的尿性,他这一天的每一个细节都不会逃过记录的,他这一天完美呈现了技术成功以后所有应该表现出的价值。

洋葱爵士只是红山公司的一个高层吧,高层之上还有董事会呢?

难道眼看着这个耗费无数金钱和时间的实验结果死去吗?

国际刑警组织?

可笑!!!!!!

国际刑警组织能值240亿美元吗?

国际刑警组织能抗衡半个国会山吗?

即便是成功揭发红山公司?

人家能花240亿,就不能再花240亿换个豁免权吗?

所以必须有续集啊男主为毛不会像其他试验品一样很快就挂了?

因为他没有灵魂啊,开头他岳父就说了,鱼恨你,鱼可以看到,听到,闻到你没有灵魂……于是这种没有灵魂的特殊体质造成了他可以活过来,而且活很久,于是24小时结束以后,他又被那个女医生用同样的技术复活了。

男主做事的风格也说明他没有灵魂啊,第一次复活逃出来以后,他给岳父打个电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他怎么说的:去找岳父度假,不是为了为了他的妻儿,毫无借口。

他本来应该打死许晴的,也没有。

他复活以后应该复仇打死许晴,打死所有人的,他也没有。

他也没杀亲手干掉他妻儿的好朋友。

反而是他的好朋友替他杀了洋葱骑士。

这人就像他自己说的,确实没有灵魂!!!!

 7 ) 反派结尾犯傻,许晴裸戏被cut,《24小时:末路重生》好!不!爽!啊!

文/列文《24小时:末路重生》的预告片看起来蛮猛蛮刺激的,“死而复生”、“24小时死亡倒计时”的剧情设定对观众亦有一定的吸引力,主演除了伊森·霍克之外,还有许晴,更让中国观众多了一个关注本片的理由。

所以在看之前,毒舌君满心期待这是一部优质的B级枪战动作片,结果看了之后发现,本片虽然有一些精彩之处,但总体表现平平,尤其是结尾高潮戏相当糟糕,两个反派大佬同时犯傻,几乎是放弃抵抗,任由男主角伊森·霍克大显神威。

“24小时死亡倒计时”亦未营造出应有的紧迫感,影片居然还有两处非常明显的删减点,观众看了应该能够意会删的是许晴和伊森·霍克的激情戏和裸戏,又没有露点,露肉也很有限,就这剪刀手都不放过?

最近审查尺度这是又收紧了吗?

呵呵!

所以,毒舌君感觉有必要在大家观影前预警一下,也许大家应该在观影时降低期待值,这样才不会过于失望!

下面这篇“分析影评”,毒舌君就来详述一下影片以及优缺点。

“死而复生”+“死亡倒计时”,《24小时:末路重生》貌似有一个蛮神妙的科幻设定,但影片主创依然并不意在科幻,也没有任何科幻方面的深入开掘,而仅仅是将之作为动作戏的一种新意和噱头罢了。

经由“死而复生”这个科幻噱头,实现伊森·霍克扮演的雇佣兵杀手的性格转变,“死亡倒数”亦成为他实现自我救赎的动力,从而将他和许晴扮演的联合国探员连接在一起。

影片设定了一个“雇佣兵公司无法无天”的故事背景,现实中亦有美国“黑水公司”在伊拉克的无法无天,所以这成了启发电影人创造新的反派势力的灵感,近年来不少好莱坞影片中,这种雇佣兵公司或者保安公司,都成为一手遮天、财雄势大的幕后黑手,吴京《战狼2》里的大反派,就是典型代表。

这部中国和南非合拍的《24小时:末路重生》亦用了同样的模式。

许晴扮演的联合国探员从非洲押送一名投诚的“红山公司”雇员,准备曝光公司的巨大黑幕。

“红山公司”收买当地的黑叔叔武装分子截杀许晴等人,开场枪战戏蛮给力的,紧张刺激感不错,结果许晴杀出重围,将证人隐藏在南非开普敦的秘密地点。

于是“红山公司”想到了已经退休的得力干将——伊森·霍克,让他的雇佣兵“好基友”去当说客,用巨额薪水引诱他出山接近许晴,施展“美男计”。

但他在获得情报之后一时心软,并没有杀人灭口,结果反被许晴开枪击中胸口毙命!

科幻噱头及时登场,伊森·霍克在“红山公司”的秘密据点死而复生,公司大boss问出了证人的隐藏地点之后,就准备让人结束他本就短暂的生命,但却被伊森·霍克反杀逃生,手臂上的倒计时显示他还有不到24小时的生命。

而在联合国的秘密据点中,证人也在视频证词中说出他见到公司在非洲利用贫苦黑人进行残忍的人体实验,观众看到人体实验的场景,就知道这是在研制“起死回生”之术了。

毒舌君实在搞不懂一个雇佣兵公司,研制这种生命科学高科技干什么,反正不重要了,这种大黑幕足够成为“红山公司”不惜杀人灭口了。

伊森·霍克的雇佣兵“好基友”带领手下突袭联合国秘密据点,大狙透过玻璃窗,将一个个联合国探员直接轰飞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许晴再度带着证人展开逃亡,危机关头,伊森·霍克开车来救。

影片对于伊森·霍克从一名冷血杀手到义勇侠客的心理转变,铺垫得还算合理吧。

此前我们通过他对于老婆孩子的记忆闪回可知,他是算是个爱家好男人,只是为了执行任务赚钱养家,经常无法陪伴家人而遭遇家庭危机。

而当他决心退休陪伴家人时,妻子和孩子却惨遭意外身亡,导致他的人生顿时失去了“意义”,成为了一个中年颓废油腻男。

而这次“死而复生”的经历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出手营救许晴,就成为他在人生最后时刻实现“人生意义”的方式。

而后来许晴的儿子遭遇绑架,威胁许晴交出证人作供视频,就更让伊森·霍克对许晴母子产生了仿佛是在拯救自己妻儿的“移情效应”。

最后为了确保许晴母子的安全,他干脆单枪匹马杀到“红山公司”的总部,跟“好基友”和大boss做个了断。

影片对于伊森·霍克和许晴这对“末路搭档”的关系营造还算OK吧,两人说不上有啥强烈的化学反应,但彼此之间的对手戏也并不违和。

不过影片为了简化叙事,还是利用观众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稍微糊弄了下,观众看过伊森·霍克死而复生的过程,但许晴并不知晓,所以当伊森·霍克神兵天降营救许晴和证人时,许晴见到这个“死人”居然一点都不诧异和惊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再强调一遍,两人的激情戏和许晴裸戏被删让人很不爽!

至于两人各自的表演嘛,伊森·霍克这种好莱坞老戏骨演这种挑战难度不大的B级动作片,还是游刃有余的,上一分钟他还是个颓废油腻中年男,下一分钟就能变身风流倜傥白领男,形象和气质的转变简直信手拈来。

而许晴则少见地出演打女,一方面算是演出了女汉子的铁血气质,另一方面又能演出女人味儿和母性柔情,英语也说得倍儿溜,以后可以叫许晴“国际许”了哈!

许晴唯一的不足在于,在演绎一些枪战动作戏时,开枪的身手稍显不够凌厉有劲,虽然影片已经通过凌厉的剪辑尽量弥补这一点了,但还是能让人看出来她在这方面的不足。

此外,作为一部中国和南非的合拍片,影片为了将两个国家扯在一起也稍显违和,“红山公司”的总部设在南非开普敦,而许晴作为联合国探员则生活在香港。

“红山公司”为了胁迫许晴,在香港绑架了她的儿子并空运到开普敦。

从执行绑架任务再加上从香港飞到开普敦,所耗费的时间是否能够完美对应伊森·霍克的死亡倒计时呢?

有心人可以计算一下。

本来《24小时:末路重生》即便不能成为一部B级动作片佳作,但成为一部合格之作还是不难的,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运转得也不错,枪战戏的火爆刺激感在结尾大战前也都基本在线,影片幕后团队对于枪战戏和追车戏的视觉冲击力的营造还是蛮不错的,但两个槽点拉低了影片的整体水准。

一是没有让“24小时死亡倒计时”产生足够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强劲节奏感。

相信许多影迷看到这个设定,心中都是拿杰森·斯坦森的《怒火攻心》作参照的,但本片显然没有《怒火攻心》那种命悬一线的紧张感和节奏感。

“死亡倒计时”的设定其实更多地作用于伊森·霍克的情感戏,每当他生命流逝、意识混乱时,都会产生死去儿子的幻象,折射他内心对逝去家人的爱与悔,而对于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和紧张感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

但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影片结尾高潮打戏的烂尾。

伊森·霍克单枪匹马杀进“红山公司”开普敦总部,又是大爆炸又是火爆枪战一路杀到大boss的高层办公室。

虽然影片将伊森·霍克渲染得十分勇猛无敌,但也有落于下风和露出破绽之时,但此时“红山公司”两位牛人“好基友”和大boss却摆出一副“束手待毙”的架势,呈现出一种极为可笑的“逼格”——在伊森·霍克跟他们的手下火爆枪战之时,“好基友”却坐在一边淡定地喝酒,而大boss仿佛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在枪林弹雨中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一动不动!

其实,观众都能够看出,如果在伊森·霍克处于下风之时,“好基友”和大boss加入战团干他一下,伊森·霍克基本就撑不住了,但这俩人就愣是看着伊森·霍克将他们的手下全杀光而无动于衷。

如果说“好基友”是出于心中对于伊森·霍克的愧意而选择旁观的话——影片又用了一个非常俗套的设定,伊森·霍克妻儿的死最终被揭示为“红山公司”为了留住伊森·霍克而让“好基友”去杀了他的家人——这还算有那么一丝合理性吧。

但大boss一直没出手就相当奇葩了,而且他既不出手也不逃跑,更是奇葩中的奇葩。

仿佛是当他手下都死光了,他才想起要逃跑这回事,这才出手跟伊森·霍克拼命,但为时已晚,最终还是被伊森·霍克反杀,这都是什么鬼啊!!!

哦,对了,在影片最后一个镜头里,伊森·霍克又复活了,为拍摄续集留下了可能,当然,只有票房大卖才有这种可能,呵呵!

以上内容也算是对本片的优缺点总结得蛮全面蛮细致了吧,听了毒舌君的描述,你是否会去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呢?

(文/列文)

 8 ) 说了多少遍了干你们这行的没退出之前不要成家

把长评短评都看完了,如果不带脑的话这片其实能看下去的。

说伊桑叛变太突然之类的绝对是没好好看,不过我看的不是国内剪刀版,想也想剪刀版观感不可能好。

说一些可能大部分人没怎么提到的:整个片最大的底层逻辑槽点就是标题:就说男主男二你们俩专心好好搞基,不要成家,还会有这些p事???

当杀手还干着活就敢成家,不拿捏你俩拿捏谁啊???

干这行没这点觉悟就超现实离谱。

其次,男主时不时跟基友神交这个真的很……无论是回忆还是什么的,你俩绝配好吗,搭配那厢基友总是忧郁含泪欲语还休的表情,这拍出来的效果就像是你俩通过神交的方式搭上线了,基友的愧疚和悔恨竟有如此神力。

第三,“我不想杀你,我想要鱼喜欢我。

”别说这个词真的挺戳心……但是,我好像不记得男主你和基友聊过这方面吧,没聊过的话他都能听懂,直接就是一个怜爱的大动作,你俩还不是真爱???

第四,质疑完了男主和基友男二的关系,质疑一下反派Boss和反二的关系——巧了,反二和男二是一个人。

1.反派 Boss 对待最好的杀手用后即抛,哪怕花了大价钱,也不物尽其用非得毫不留情提前销毁,直接导致男主反水。

2. Boss 对屡次任务失败的反二倒很宽容,看起来他除了这俩人没别人可用了。

虽然中间拿家人威胁什么的看着好像挺咋呼,但是最后你这个能跟你共享智能家居权限的反二直接当着你的面消极抵抗甚至罢工,你就没有啥反应吗?

3.结果看到最后我发现我错了,反二岂止是能跟 Boss 共享智能家居权限,反二是能直接控制武装人员、对其直接通话下令决定其行动的,Boss 你只有智能家居的权限只能在边上看着无能狂怒你不觉得有啥问题吗……反派的bug和神操作太多是这个片评分顶天3星的原因。

中西合拍在我这儿算2星,整个看下来顶天3星,但是我多给一颗星是为了Paul Anderson(Boycey)。

导演真的懂的,他和巴雷特就是绝配,美人配好枪,我勒个莫兰啊。

而且他眼睛含泪真的很美,看得很满足。

 9 ) 《24小时:末路重生》:极速复仇,枪火战场

犯罪,动作融合在一起,总会给人无限的想象,不仅是因为它充斥着男儿本色般的血腥与刺激,还在于它会给人一种启示——爱与正义。

这可以说是犯罪动作电影的一般规则,而要将其拍出新意,并将暴力美学与枪战美学,与娱乐完美地融合为一,则需要超脱于常规的剧作和枪战、爆炸的不同表现方式。

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具有了这股气质,因为它将R级电影的表现方式,通过颇具风格化的动作和与众不同的镜头调度,完成了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与此同时,它挖掘了人的本性,或者说这是“旧”道德与“新”道德的触碰,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斗争。

由布莱恩·史莫兹执导,伊桑·霍克和许晴领衔主演的犯罪动作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以24小时为限,讲述了职业杀手特拉维斯(伊桑·霍克饰)与国际刑警琳(许晴饰)因机缘巧合,不得不联合一起,共同摧毁犯罪组织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导演布莱恩·史莫兹一开场就以死亡来凸显人命运的不可捉摸与可怖性,毕竟一开场travis的死,给影片营造了一股“杀”气腾腾的类似于暴力美学的氛围。

片中,琳驱车到非洲,押送犯罪嫌疑人,却遭到埋伏,枪与枪之间的对决变成了一场枪战式的暴力美学。

这种随机性的枪火,是无形中给予观众的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快感,让人紧绷神经,进入到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界。

然而,关于红山组织,特拉维斯在再次执行任务时,发现了其真正的阴谋后,开始与琳联合,反击。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特拉维斯与琳遭遇到了红山组织的追杀。

片中,无论是街道中琳的质问,反身的回击,还是酒店里琳遭遇犯罪份子疯狂的追杀;无论是汽车飞驰,横冲直撞,夹杂着数不尽的子弹横飞,还是非洲村落里的弹药炸飞汽车,以及建筑物等,都构成了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真实动作与枪火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系列的动作戏、枪战戏都具有了新的属性,亦即,导演通过不同镜头的转换和速度的把握,较为顺畅地表现出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枪战之戏,还是颇具看点。

除此之外,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还留存着一丝的真情。

这种真情的表达与回忆,是不同于枪火中的世界,它更为干净,更为纯粹,更为理想。

片中,特拉维斯脑海中的世界,虽是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但却是一次正视自己,让自己找回到失去自我本真的一个过程。

这就好比,公路片的模式,最终是男女主人公的心灵救赎。

透过影片发现,作为国际刑警的琳是一个引路人,引特拉维斯走向正道,回归到人性本善的一个过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代价是惨痛的,也是艰难的,因为他们要在枪火中决出胜负,维护那一以贯之的正义,将邪恶彻底地毁灭。

可以说,真情与正义是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的留给,留给观赏者思考的一个传声筒,甚至说是一个借口。

正义与邪恶,有钱人与穷人,古老道德与新道德,构成了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的双重命题,不仅彰显出了枪战、格斗的暴力美学与快速复仇所带来的快感,也流露出了战胜后的欢喜与快乐,以及通过人死之前的人生来表现新的人生态度。

文/王为一

 10 ) 24小时:末路重生,有一种死亡,叫回家

商业片,杀手倒戈,幕后大佬说,没有家庭就没有牵挂。

爱在三部曲的男主,大飒蜜许晴,文艺的男神女神,在枪林弹雨中,飙车互怼中,同行了一路。

许晴的英语流利,戏份不是花瓶。

文艺男主,硬汉起来也有说服力。

两性关系的剧情转折,有点牵强,只能说,孩子是救赎的关键点,用剩余的最后24小时,弥补当年没救出的妻儿,让男主的愧疚心好过一点。

亮点有三个,最强杀手的岳父,没当人质被杀,反而手刃两个手下……杀手之间的忠诚,在保护自己家人和兄弟家人中,自私的选了前者,而在男主用生命选择了放过时,手刃了大佬,也以死谢罪……最后镜头,男主要么没死进入生死循环,或者还有续集。

家庭妻儿,对男人来说,真的始终那么重要么,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

我的公众号,光影拾光

《24小时:末路重生》短评

剧情太无聊,但伊桑霍克简直演技太棒了

9分钟前
  • ViGgO
  • 还行

看之前还挺期待的,可惜了....

10分钟前
  • TAN愛
  • 较差

804~~~后天去新疆~~~

15分钟前
  • 不散的宴席
  • 力荐

50分。

18分钟前
  • 生长
  • 还行

这片。可能不够深度或者BUG过多。所以分数偏低吧。但总体感觉是值得一看的。希望看到我评论的人看一下吧。。没有5分这么差。起码7分。比大鱼好看。。。

20分钟前
  • 杂草
  • 推荐

是很多场面还是很好的,虽然评价不是很高

21分钟前
  • thesame
  • 推荐

豆瓣的评分还是比较靠谱的,我自问自己为什么要浪费一个半小时。

22分钟前
  • 张博
  • 较差

毫无逻辑+不说人话,男神也救不回的无聊。BTW说好的激情戏呢!?

25分钟前
  • 臭魚本魚
  • 较差

伊桑霍克内心戏这么多,这么多愁善感。。真的是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杀手了吗。。。。

27分钟前
  • ┢落┦
  • 较差

活死人版John wick

28分钟前
  • 锅里粮多
  • 较差

有生之年能看到许晴的打戏和裸背沐浴还要啥自行车?

30分钟前
  • 东北偏北
  • 推荐

与众不同的类型片

34分钟前
  • 潇潇雨歇
  • 力荐

好莱坞级枪林弹雨的动作戏码却无从掩盖其本质的空洞,《24小时:末路重生》说白了就是一部尤为套路的硬汉电影,而生硬尴尬的转折,莫名其妙的情感,以及智商无下线的所谓交锋,都使电影在一个套路的模板中都做的乏善可陈,使本当充满紧迫感的24小时倒计时,变的冗长平庸。

36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较差

这种看起来蛮爽的动作片,还想要求什么?!

41分钟前
  • 淡清
  • 力荐

海军陆战队的友谊是催吐剂

44分钟前
  • 曼特宁
  • 较差

不知道怎么评价许晴

47分钟前
  • april
  • 推荐

许晴太亮眼了不老女神

49分钟前
  • 电饭锅
  • 还行

只有伊桑霍克这个老帅哥是可以看的

51分钟前
  • 🙂
  • 较差

有点特别。

56分钟前
  • 他人之言
  • 还行

为了伊森和哈尔,这个也要看……

57分钟前
  • JACKAL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