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连着把三部cube都看完了,Zero姑且不说,比较无聊了一点。
Cube和HyperCube里,我更喜欢这部。
CubeI研究的是空间,在数学天才美少女和数字过敏自闭少年的通力协作下,三维空间是可以穷举的,最终他们找到了bridge!
(虽然从Zero的讲述来看,找到了Bridge也活不了!
)CubeII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四维空间,common sense告诉我们多出来的一维是时间,而爱因斯坦又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好了,这下麻烦了!
这是一个时空无限的Cube,最后的破解,是突破expiration,冲破生死之涅磐!
真的可以吗?
Kate破译了密码,可突破不了生命的警戒。
其实,人都难免一死,那时候,就是我们的next expiration,生活就是一个大大的Cube,从一个Cube爬到另一个,始终还是一样,陷阱无处不在,左边的cube里,也许是通向出口的bridge,也可能是trap,兜兜转转,生命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过往,在四维cube里,你可以杀死一个人4次,也可以走出6条通路,时间在这个cube里很快,在那个cube中却很慢,仿佛经历着快乐或折磨。
时空的无限是从cube的角度来说,从subject这方面看,时间终究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
在cube expire的时候,无人幸免。
人最终是逃不过生死的啊!
西方电影几乎都带有宗教色彩,这部cube系列在我看来更是如此。
如果cube隐射着尘世,cube中的人们隐射着凡人,那么,cube的设计和制造者无疑是上帝的代表:生时不知来时路,死亦未明去何踪!
就算有人幸运超脱,与上帝见了一面,可上帝未必见得高兴,因为,这不是游戏规则!
我想,既然这样,我们不如在next expiration到来之前,在我们自己的cube中,去爱每一个经过的人吧!
先说明一下四维空间和四维时空不一样,四维空间指的就是超立方体,是个理论模型,不容易理解,而四维时空是指三维空间+时间。
该片严格来说是五维时空,其中的现象完全不符合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里面的所有现象都是程序员设计的。
而且里面的人应该是通过某种脑机接口被放入程序中的。
未来字数我也是蛮拼的了,
假想是,这里面所有的人,除了那个女医生,都是已经死了的,或者是近乎于死了的,只不过残留一些电波。
至于他们怎么死的,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是被杀害的,或者被注射拿来做实验的。
那问题出现了,军方这么做目的是什么,女医生被派遣去取的那个元件是什么?
整个立方体是一个幻觉,或者说是一种高级幻觉,它能够穿梭于人的脑电波中,并且从中找到需要的信息。
所以女医生手上的东西其实是一个存储介质,类似于手表,刀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物体作存储介质,当女医生找到真正的信息人后,将信息储入其中,带出来,所以说,军方要的是他们某个人大脑里的信息,来真正控制这个立方体系统所以军方控制了他们的肉体,但是得不到他们脑子里的信息,借助这个虚拟的系统,来探索每个人的内心,从而获得他们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女医生不希望任何人死的原因,不是因为博爱,而是为了那个信息人不能早死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多平行宇宙因为只有制造无限种场景和机会,才能碰到那么一次机会,揪出军方想要的信息而里面的时光墙和空间折叠,证明了这个立方体系统是不稳定的,相互之间存在交错,所以军方需要那个信息来完善立方体系统。
如果这个系统被完善了,那么就不会存在时空交错,军方可以用这个系统制造无限个平行宇宙(虚拟的)把犯人放进去,就可以用无限种场景,套出犯人的信息这么解释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吧,《盗梦空间》《源代码》都引用到了脑电波的话题,参考片头那几个人被包裹着躺着,所以这里面人一直强调这不是幻觉,也一直强调四维空间不存在等话题,因为他们一直在抵抗这个虚拟的环境,但是这个虚拟的立方体不是梦境,所以他们醒不过来
一开头好像就是四维的cube的组合而已,时间维度很酷,其他米有看出太多的东西。
要么就是不同职能的社会成员每个人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却不知自己正是造就庞大杀人机器的关键一人,最后却被锁禁其中,真是冤孽呀,现代社会的产业链细化分工更让人无法知道自己被包括进了什么事。
比如某哥们在造楼,某哥们设计水库,某哥们供应纤细钢筋,某哥们在办公室写公文……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站在一条街上,地震了,楼往自己头上砸下来……在死亡夹缝中,身处其中游离法律边缘的辅助“执法者”侦探,为求生存在历史上反反复复杀死和啃食善良的工程师,”热爱家庭社会建设者“”和自己的服务对象、雇主之女”无辜民众“;“理性、规则”的律师美女和“想象力,娱乐“的游戏设计师帅哥合体,醉生梦死但求一快;建造杀人机器的主导力量”军队“心知肚明,赶早上吊一了百了;只有一路照料所有人的“清醒的主角”身负使命不断拼搏。
还有谁我忘了。
艾利克斯和大妈都是很酷的人,艾利克斯以绝世天才设计出这个潘多拉盒子,又后悔而为了阻止它葬身其中,所以果然“应用科技”的发展是盲目的,设置这个超人般的形象为最害怕被伤害、对灭亡预感最敏锐的盲女,贴切……物理学家阿姨对理论化为现实充满兴奋和好奇,但搞不清楚自己的“宠物,自己的爱好”和“军火商,知识的滥用”之间的分别,最后见到概念成为实体也可谓死得其所,也体现了生死关头“理论”对现实没有啥子帮助。
最后,心系使命的女主好不容易穿越时空逃出生天,居然立地销差后被一枪爆头,这算尝尽百态后最后一刻看破红尘而瞑目吗?
我唯有这么想感觉才好一点。
虽然不免爆头,毕竟她彻悟了,555。
看cube第一部时想到奇门遁甲之开、杜、休、生、死、伤、惊、景八门,但每个房间只有六门,如今加上时间维度过去未来两个方向,也就真的有八门了。
经云:穷则变,变则通也。
动者,生吉凶也。
动何能生吉凶?由时间,空间配合而生之差异,配合之妙,自由吉祥;配合不妙,便有凶事。
时间,吉日良晨也。
空间,方位也。
两者合之,古人之奇门遁甲者也。
(网上找来的,错别字懒得改了)降生人间,也就是被放进天地一cube罢了,站在每个时刻,我们都在做决定,只是凶险程度没这么高。
最后一样是个死,慢慢享受喽,试问古今能找到出口的有几人……这时我想借用Cube Zero里面那句话,do you believe in god?
建议大家去WIKI查下对于正八胞体的介绍(超正方体)里面有一个投影动画,看到那个可能大家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影片了
这是偶在豆瓣的第一篇影评。
因为个人对科幻电影的热爱,所以处女贴还是献给科幻吧。
首先要承认,第二部比第一部
如果之前对量子力学以及一些基本的现行宇宙观没有基本的了解,看起来确实是比较枯燥和费劲的。
但是如果你恰好是一个科幻迷,而且恰好是一个对量子力学有浓厚兴趣的科学迷(对,是科学迷,因为科幻其实就是多年以后的科学,从这一层面我们可以认为是科学迷),那就恭喜你了,这是一部非全理论性却又引用了一些当今世界最认可的量子力学理论的电影。
娱乐性和悬疑程度比第一部少了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证明它的经典所在。
在影片中出现那个可以杀人的超级立方体的瞬间,我脑海里立刻蹦出了四个字——梅塔特隆。
是的,就是梅塔特隆立方体。
如果之前未曾听闻这个东西,那可以Google或者百度一下,这是个非常神秘的模型。
“Metatron,中译名梅塔特隆。
创建梅塔特隆立方体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以一个立方体开始,延着一条对角线而变平面化,经过它的中心,这样它就变成了一个二维图形,经过它自己的对角线而分成等分,进入六个等边三角形上。
这个二维图形的至高点然后就与另外的线条连接起来。
几个步骤之后,整个梅塔特隆立方体就成形了。
”这下是不是觉得比较清晰了?
就是影片中那个超级杀人武器立方体。
影片中也很清晰明确地揭示了这个立方体从1维到N维的过程。
而每个六面体的房间出现的每个人,在六个维度的房间都是存在的。
只是系统的失误让一切失序导致在四维空间的人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另外空间的自己或者别人。
这样的后果就是说其实你可以杀死对方6次。
也可以杀死自己5次。
前段时间2012热播引起的世界末日论里面很有名的一个帖子里翻译的:“梅塔特隆立方体从宏观和围观上描述了我们的宇宙。
自然万物都遵循这一法则。
自然的最高法则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以'神圣之星四面体'为参照的,而在梅塔特隆立方体中,就蕴含着'神圣之星四面体'。
梅塔特隆立方体加上'神圣之星四面体'在不同图案中的组合,可能体现了自然的演变过程。
”在至今未解的麦田怪圈里,梅塔特隆立方体是最著名也最无解的一个。
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是外星生物传达给地球的信息,正确向我们这些生活在四维空间里的生物展示宇宙的真正形态。
正如爱因斯塔所说,宇宙不是线性的,允许有平行宇宙的存在。
它们不会因为我们看不到而不存在。
Hypercube所以说可以看做是一个平行宇宙的模型,这个模型很形象得向我们解释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真正形态。
我们无法在现实中看到的,导演可以用一种娱乐的方式带给我们。
另外影片中那个连接每个房间的黑色门洞,个人觉得其实就是宇宙中的虫洞,那个可以连接各个平行宇宙带领我们时空穿行和瞬间移动的时光隧道。
另外几个平行宇宙的世界杯,也许昨天的两个误判也许也不会出现,但是结果肯定还是一样的。
哈。
2002加拿大科幻片《心慌方2:超立方体》,又名《异次元杀阵2:超级立方体》,全球累计票房356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6.8,时光网评分6.4,IMDb评分5.5。
有了第一部以小博大的高性价比,续集明显加大了投资,续集是三部曲中投资最大的,房间更大,角色更多,视效更强,科幻色彩更浓,不再是第一部的阴暗密室,而是明亮密室。
续集将第一部的轻科幻的现实走向完全切换为了硬科幻路线,密室之间的门变成了触摸式,各种超现实的杀人机关,平行宇宙,重力反转,可谓脑洞大开。
续集科幻片式的超现实味道,明显让第一部的粉丝感到距离疏远,感同身受的压迫感变淡,所以续集豆瓣大幅下滑,是三部曲中评分最低的。
虽然是续集,但是和第一部没有任何关联,剧情上没做任何联系,没建立在第一部的故事背景之下,这是续集非常失败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看了一部升级版的《心慌方》,第一部之后的很多疑问完全没在续集中给出交代,这显然令观众大失所望。
第一部几乎没什么特效,续集则加大了CG特效的比重,但却是五毛钱特效的水准,完全对不住2002年这个时代,CG特效很水很稚嫩,与真人实景的融合度很差,令影片呈现出来的真实感大打折扣。
续集的科幻元素不仅体现在视效上,还创造性加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这让我想到了《彗星来的那一夜》),大大提高了故事的娱乐性,这一点值得点赞。
而且续集为不同的密室设计了不同的特性,令未知的悬疑感和惊悚感大增,这个构思非常好。
在角色设计上,第一部的人物彼此之间毫无关联,续集做了改变,将角色们做了关联,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令故事内核更为饱满。
续集的风格和第一部相差很大,就像是两部独立电影。
第一部的数学元素,在续集中几乎没有。
第一部基本上走的是密室逃生的路线,而续集则走的是悬疑片的路线,扑朔迷离,悬疑感强,设计了多处剧情反转。
续集的画面尺度和第一部相差很大。
第一部的血腥在续集中完全没有,第一部定级是R,而续集则是PG-13(虽然续集定级也是R),几乎没什么吓人场景。
第一部结尾戛然而止,没有引出幕后,而续集则出现了幕后,为第三部做好了准备。
但可惜的是,标准的第三部夭折了,所谓的《心慌方3》是与第一部相衔接的前传,并非本片的续作。
值得一提的是,续集中所说的四维空间的超立方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一种数学模型,本片将其设计为了杀人立方。
还没看前传,但我也觉得2比1更加有意思。
如果说1是惊悚类型的,2更多的是科幻感觉。
白色的空间很是漂亮,而且里面特技和概念上采用了很多纯几何造型,非常纯净完美的视觉享受,看的时候想起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读建筑学的应该都会有一点感觉吧。
悬念设计得也不错,我一直看得津津有味;不过最后的结局确实有点落俗套,那个数字60659也交代得牵强。
总而言之是部优点和缺点并存的电影,看你喜欢哪方面的风格了。
我虽然不认识这部影片的编剧或导演,但我觉得,可能导演更想把这部影片编成一款游戏而不是电影。
这一点在电影之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似乎已经有所展现。
什么事Hypercube?
他是电脑游戏设计师Max多年前构思的一款游戏,后来被izon研究院的人偷来创意构造出了一个真实的HyperCube。
如果这真的是一款玩家可以像影片中的那些被试一样参与的游戏,那么游戏的可玩性将会比电影强百倍。
也许你会质疑这样一款游戏是否好玩?
其实好玩不好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一种创意。
广义说开来,所谓的艺术品就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人工造物。
这样,电影这种人工物比绘画高了一层(加上了时间轴),而游戏则比电影有高了一层(因为,游戏本质将是允许观众和它互动的,电影则不行)。
所以,游戏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能创造的最高阶段的人工物。
人工物的最高境界就是虚拟世界,即一种假想的世界。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用电脑去仿真各种现实事物和过程,所以电脑游戏一个比一个逼真,甚至细致到人物的皮肤,可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发展趋势。
因为虚拟世界的一大优势就是你可以任意创造你想要的世界,而不一定去模拟现实。
不要一套到创造就联想到诸如魔兽世界这样的奇幻游戏,其实这种创造可以是更加底层的,更根本的。
例如,一个万有斥力构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摩擦力能够加速物体的运动会怎样?
甚至,如果1+1=2这种逻辑被打破会怎样?
这就好玩了,而且这种奇思妙想绝对是那些没有科学训练的头脑想象不出来的东西。
据我所知,现在的游戏中还没有干大胆试验这种想法的人。
然而,HyperCube这个电影做到了。
这部电影就是要探索在不一样的物理规则的虚拟世界中,会产生什么现象?
于是,导演首先要把思路从3维空间拓展到4维空间,然后让不同的时间上面的因果关系相互缠接起来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这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好玩的现象,如看到未来的场景,不停杀死处于不同维度上面的人等等。
对4维空间的探讨必然导致这类怪异现象的涌现。
当然,作者在探讨这些科学问题的同时,还不忘探讨诸如反引力世界、各种四维Object等可能性的问题。
总之,这是用电影尝试从物理规则层面动摇虚拟世界基础的伟大尝试!
我们为什么不去设计这样一款独特的游戏呢?
设想一个玩家可以在现在遇到将来的自己,或者在将来遇到现在的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怪异景象?
更有意思的是,在Hypercube最后,时间开始浓缩成一点,也就是说未来的你和现在的你之间的因果关系开始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如果做到游戏中,这会是什么样呢?
一个玩家要非常小心翼翼的作出一些动作,因为很可能他要打的老板就是它在上一时刻的自己!
这样的游戏卖点在哪?
好奇心!
同样是人被困。
相比这部,或者没有第一部的血腥,但中间的剧情也让我为之一振。
在错乱的空间,交错的空间,如果打开一扇门,对面是另一个自己。
会不会感觉很惊恐?
这也是我认为本剧最出彩的一部分了。
当被丢在错乱的四维空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其实更期待的是发生的更多有趣的事情,可惜这不是这电影的主线。
很遗憾看完了这片子也记不住太多的人,但是有个抓狂的私家侦探让我印象深刻,也许是被逼出来的歇斯底里吧。
他开始疯狂的杀人,他想活下来,上一秒被杀的人下一秒又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这部分让我不禁喝彩。
但是片子要顺着节奏走,最后当心理学家出来的时候,故事才有了最终的结局,原来她是间谍,负责拿出一个东西。
让这部看似超科幻的电影立刻接地气了。
这部片子也没有那么出彩,唯一认为的就是当中的重力改变,和时空错乱让人觉得新鲜有趣吧。
鸡肋的人物出现,后面鸡肋的剧情。
死亡手法也并不太高明。
好吧,看在他不是科幻片是禁闭片我也就不要求高了。
跟第一部差好多啊····失望
7.6分,高概念的硬科幻电影,虽然剧情不好看,但关于四维空间的设定值得加一星。这电影肯定许多人没看懂,关于解析可以看看一个叫万年潜水的用户的长评。在我看来,这一部与第一部各有千秋。最没意思的反倒是前传,才过去一年多,剧情我已经忘光了。爱奇艺上还是删减了几十秒。。。
cube系列最好的一部 建议观看顺序 hypercube,cube,cube zero
以时间、空间,和超现实的想象力博得我爱。
除了结尾非要扯上点什么无知人类的阴谋论其他都挺好的。
神奇!我居然大半夜不睡觉就为了看这坨屎!
真心想给三星半,相对人物矛盾集中,内容比较深刻的第一部来说,续集显然更着眼在科学所不能解释的抽象世界中。房间的门由手动变成了触屏,金属感和厚重感真实感大大降低,作为一部吸引眼球和费脑子的商业片来说还算交上了一份比价满意的答卷。话说真想吐槽西蒙啊,嫩究竟吃了多少小伙伴儿们啊!
科幻小品,最恐惧的是绝望,反正都一死,反而淡定了
怎么说捏~感觉没有第一部震撼,也许是因为更深奥了吧……肤浅的我稍有看不明白了……
延续了cube1的有趣场景,喜欢。
跟第一部比起来,这一部显得很一般,只是在重复第一部的模式却也没有什么突破。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拍第二部的。
想法很好,但是拍得实在是一般啊。一是一部人性寓言,二则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了。
完全是故弄玄虚嘛、时间交错这个概念也不算新鲜了、个人口味不同吧
用摧人泪下的特效,调戏了各种物理极限
结局没怎么看懂...内个心理医生女原来是派进去研究其他人心理并做记录的么 而且已知晓自己会被毙掉的事实
超级变态大魔方啊...编剧真能想,但是已经没有第一集那么缜密了...
加入了时间维度,让不同时间的同一个人可以会面,这本身就是个卖点。显然比第一集单纯地爬来爬去要复杂得多。但那种苍白的空间布景,让不清晰的片源变得难看许多。但卡司选得实在太土,不像是闪耀的电影明星而更像是粗糙连续剧的演员。美国片另一个特点是人物都太脆弱,易怒易惧易失控
镜头老转来转去的....看得我头晕眼花....
直到结束我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进方阵
NND故弄玄虚一个半小时讲了个神马玩意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