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句话,最好的爱情是你不必等我。
可世界上哪有一直齐步走,永远同步合拍的理想恋人。
看似完美的恋人 也都是经过无数次的磨合才给人天生一对的错觉。
台湾爱情片里,女生超乎年龄的成熟经常让男生招架不住,像那些年里的沈佳宜,女主总宿命般的喜欢上忘记长大的男生。
男主努力想营造出一直与女生同在的假象,可女主的一句“你不在”立马又将俩人拉回现实。
两人思想成熟度的鸿沟一直存在。
在这段感情中,她看不到未来。
这个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美好的女主,好像也不想停下来脚步去等待这个忘记长大的男孩。
她渴望遇到的是一个不用说就懂自己的人,一个不用驯化磨合就合拍的人。
可惜男主不是,估计也没有人是。
很理想化的女生,和这位还没长大的小绿确实不搭。
分开不是谁的错,有些谁也说不清的东西,我们叫它没缘分。
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颗心还需要一双共同往一处眺望的眼睛
周末的早上,小雨,时间尚早,但我睡不着了,起来写笔记,一边放着歌,听到孙燕姿的(半句再见),发现这么久了,歌听了无数遍,可以它做主题曲的电影六弄咖啡馆都没看过,于是果断去看。
很青春,很作,但迷茫时的青春期之所以美好,就美好在当中的每个人都认为未来可期,都一本正经的异想天开,女生大多都像里面女主那样以为想,并朝着期许去努力就可以实现吧。
总认为同龄的男女,女生心里年龄要大过男生,但现在作为第三人看电影里的两人,觉得可能男生有时候大的方向更靠近现实。
很羡慕男主,很纯粹的人生不是谁都可以有,喜欢一个女生,就从暗恋两年到大学异地,到毕业,可以因为她想去西雅图,即便第二天考微积分,也在头天背单词。
我不会笑董子健的台湾腔,我觉得16年上映的这电影里,他演的很好了,不会用力过猛,也不会面部僵硬感觉不出内心波澜,反正我就认同他把这人物这样的方式表现在银幕上,原著我没看过。
看起来一辈子只喜欢一个女生,多凄美啊,虽然我不希望我的朋友里有这样的人。
小绿的朋友很够义气,绝对是我青春里最舍不下的那种朋友。
女主的演技不好说,女生有很多种,她表现的,从高中到小绿说“你变了”我都没有最直接的感觉。
但我对异地时差这个是看到的,需要的时候,你不在,所以女生不管你多努力会找人替代你给不了的“在身边”,尽管心系着你,但还是给猫取名叫小绿的方式,如果说这是渣,可能女生也委屈。
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这个时候陪陪她就好,多少男生就输给了这个当时不懂然后有了人生阅历经历后悟到的王八蛋感悟。
最后我们管它叫缘分——合适的地点时间没有遇到对的人,总之三者合一,才是缘分来了。
好巧不巧,今天下午遛狗,迎面遇到前男友,他脖子上被一个小女孩搂着,他环抱着小女孩,心里没有一丝波澜,本来想打招呼,但班马路上不方便。
还是那么黑,但比印象里矮了很多是怎么回事。
莫名其妙当时因为这个人离开哭的撕心裂肺,一周内瘦到变形是为什么。
真是搞不懂,他怎么值得我那样。
马路这边,我再看了他一眼,劈腿后,结婚生娃,你变节收获的家庭,希望幸福吧,不然成本有点大的,因为我心里你很low很垮了6年多了。
说来也感谢他劈腿,我在之后一月内遇到了先生,一年半以后养了我一直喜欢想养的狗。
先生高,帅,有才,和我一样爱看电影,和我一样喜欢猫和狗。
大家的生活都来之不易,我没有原谅你,但我也不介意过去,那段撕心裂肺现在想想看看也全不是因为失去你,而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设想过得有你的未来,就因为你的变节全不复存在。
但上天知道我值得好的,才会派先生来认识我吧。
人生没有波澜无趣,多久一弄也不好说。
努力的活着吧,回头看的时候,还是美的
其实按照我自己的观影体验来说,这部片子我只给三星,但是看到首页一大堆因为台独给一星的我也只好给四星拉拉评分。
多的不说,因为没给一星所以不爱国这逻辑我看也没谁了。
和台湾最近几年的校园青春片差不多,但是这个片子给我的最不舒服的地方是小智和小绿之间的戏份,青春片里有友情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然而再这部电影里小智这一角色比李心蕊重要的太多,甚至可以说这部片子小智比李心蕊更像主角,那么问题来了,一部青春片,而且是以爱情作为主线的青春片,兄弟情的戏份大过了爱情,不好吧?
也许导演的本意只是在爱情中穿插着兄弟情来使青春不那么空洞,但是我觉得,在这点上显然没有做好。
特别是!
六弄咖啡馆的老板是小智!
真!
的!
太!
突!
兀!
就算这老板是个影片中的小小小配角我都不会有这种感觉!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刨去了片头片尾(不包括最后的彩蛋),以及适当修改中间小智和小绿的“感情戏”的话,这部电影是值得四星半的。
最后,不得不说台湾的青春类型的片子真的拍的出花,就算类型是一个类型,但看不同的剧情就像在看不同的爱情一样,让人沉迷其中。
朋友推荐电影,结尾曲出现的那一刻让我激动不已,说过的每一句话总能被你记起。
阿智这个人物比较酣畅淋漓,说了和做了我们一直都不敢去想的事,最后的咖啡馆,不要太甜的卡布奇诺,将友情升华到最高点,听说大陆版有被删减,但也无法掩盖所有的表达。
而我喜欢这里青涩的爱情(这个拥抱像一种宣示,拥抱时的温度,让我们彼此都清楚了一点,也确定了一点,就是清楚了情感,确定了归属)也因为爱情,也因为你。
2017夏上海动车观影。
是青春,和人生。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類似的青春,卻有不一樣的人生。
只是因為想法和立場的不同,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開展。
有的故事留下了憾恨,有的故事是個快樂結局。
歡笑和淚水織就了起伏的生命,悲欣交集。
當花火綻放時候,真的很漂亮,不是嗎?
那讓人留戀不已的燦爛,而它轉眼就要這樣逝去。
命运弄人,有時候一切都是註定。
註定了我渴望你在的時候,你不在。
註定了,就算你的形体與我的形体同在,我渴望你的了解,而你不一定能夠了解。
如同我,也不一定能了解你。
我們的心靈,有交融的渴望,也有共鳴,卻不一定能真正彼此交付和相通。
孤獨的心,曾經如此盡力的,願能"與你同在"。
(與你永遠的同在。
那,不是神才能做到的事嗎?
)你沒有改變的心,沒有長大,仍在原地等待。
渴望讓心的距離縮短,再一次接近,回憶裡的温暖。
人生難,難在你想留的,未必留得住。
有些人,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留住。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沈佳宜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年齡的男孩成熟; 女孩的成熟,沒一個男孩招架得住。
」對心蕊而言,未來是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追尋和出發;對小綠而言,未來是和心蕊同在一起,留住,不再失去。
他們看著不同的方向,一個看向遠方天空,一個凝視著對方側臉;他們也認取不同的現實,一個已備妥行李確定未來的計畫,一個除了當下的自己一無所有。
在命運的交叉點,走上了不一樣的路。
电影《山河故人》裡,女主角對兒子說:「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阿智体現的是可以持守一生一世的友誼,同甘共苦。
小綠也許想珍惜阿智的情誼,卻已有心無力。
我記得我父親,在他好友自殺過逝時的傷慟。
難過對方因著不想麻煩他,沒有把心事說出口的心情;懊悔自己沒能及時察覚,對朋友伸出援手。
父親反覆聽著童安格的那首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怎樣才能不枉走這一遭?
當命运弄你的時候,你要怎麼選擇?
他們說,讓過去(的鳥事)就此過去,要勇敢。
看一看生命中曾愛著你守著你的那些人,道一声感謝。
也許他們帶給你的不是煙花的璨美,而是護守的燭火。
讓心中的星星之火不滅,相信生命裡仍有盼望。
原諒自己,寬恕他人,學著去愛己愛人的能力,每個人一定都有。
因為心與心,是相同的。
願此心如彼心,永遠同在。
ps 請把电影字幕看完再走,最後还有喔
“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 第一弄,他生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没有父亲的关爱,只有母亲的陪伴,单亲家庭便是一个死胡同。
第二弄,他爱上了一个可爱,如穿透雾气的阳光般灿烂的女孩,爱得无法自拔,走进了死胡同。
第三弄,他与相爱的人隔着三百六十公里,距离是浇灭爱情的第一桶冷水,使他的“我与你同在”无法得以实现,在需要陪伴的时候,你不在,在需要依靠的时候,你不在,在需要倾诉的时候,你不在。
最终变成了“你不在”。
第四弄,他与她可能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三年的异地恋使双方产生差距。
他选择了停留在原地,而她选择了继续前进,双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她想学习英语去西雅图进修与咖啡馆相关的知识,而他只想她大学毕业后回到高雄,去与他过平淡的日子。
他在她被抢钱包后立刻乘夜班车去到她所在的城市见她,却极力地问仅仅需要他陪伴在身边的她想要什么,这便是观念上的差距。
这也注定了他会失去她。
第五弄,他在毫无防备之下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变得更加的痛苦,在同学会的前一天便产生了死的念头,眼前没有一点光芒,躲进了死胡同。
第六弄,他与她兑现了承诺——一起放烟花。
在高中同学聚会当晚,他载着她去到了海边,放着烟花,天空的烟火尽情地燃放着,她的侧脸在火光之下是那么地美丽,他牵着熟悉的手,望着熟悉的脸,一切都那么熟悉......最终他在她离开后,选择了拥抱大海,选择了离开世界,再见,世界。
“再见,世界”或许是他唯一的出口,是他唯一的解脱。
六弄人生,对他而言,只有唯一的出口,便是选择与世界分离。
在六弄咖啡馆里,萧柏智读着他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信中的他无法实现与最好的朋友相见的约定,并委托为其开一间咖啡馆......一只名叫小绿的猫依偎在阿智身旁,静静地陪着阿智,入神地看着信......
六年咖啡馆ps:推荐电影与原著一起看。
观影前毫无期待,观影中嘲笑董子健的台湾腔说的辣耳朵,结果观影后哭的稀里哗啦的竟然是我!
同行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哭?
我默不作声,一时间整理不清楚语言来表达“真正想说的话”。
开始哭就没忍住,小绿的那封信和独白、那段回忆杀让人心疼,这样的结局是开篇时完全想不到的,就如同心蕊多次强调的”未知数“理论,人心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我们不问对错的坚持一件事情,最后都败给了未知. 讲回电影吧,典型的台湾青春电影,影片中几处静态的场景美得让人以为是泼上的油画,青春的鲜明,洋溢的都是新鲜的气息. 偏偏他们又讲了“青春电影”里最惹人共鸣的暗恋. 桥段是老套的学渣追求女学霸,单纯而美好的小暗恋,为了追上女神把自己变得更好,做了很多努力,最终追上却因异地而分手的故事。
贯穿电影之中的,就是年少的小绿和心蕊,以及小绿的好兄弟阿智。
当小绿为了能和心蕊在同一座城市而努力的时候,心蕊却想去留学去看这大千世界,两个人的矛盾逐渐加深,情侣之间一旦努力的方向不一样,接踵而来的便只有吵架和辩论,最终的结果就是分手。
他们都没有错,只是一开始的美好掩饰掉两个人本就不是同路人的事实罢了。
我并不觉得心蕊想去留学有什么错,人该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我坚信小绿想和心蕊在一起的心情,只是人生啊,很难,当我们想两全其美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注定有一件事情不会很漂亮。
记得电影里小绿和心蕊分手的那晚,小绿对她说“我与你同在” 很久后心蕊回了一句“你不在”。
与你同在不只是心和你在一起,女生需要的同在就是实实在在的“在身边”. 分手的异地恋情侣们也大多没能逃过“你不在”吧. 很想说几句董子健,他真的算是90后男演员里演技最好的一位了吧,不高不帅演技在线,一看就是朝着老艺术家方向走没想吃青春饭。
影片最后他和心蕊放烟火的那一晚,看着曾经约定好的烟花,他含泪望着她,心蕊最美的侧脸,旁边的这个女孩子就是他的整个青春,当时小绿是用什么勇气和心态,残忍的对着青春告别的呢。
如果心蕊知道那晚将会是他们这辈子的最后一面,在回答小绿的那些问题时,多考虑一些,会不会一切不同了呢。
小绿离开了,他的遗言里还不忘记嘱咐阿智替他完成心蕊的梦想“开一间咖啡店”,或许整部片子下来,感动到我的还有小绿和阿智之间的友情,一起逃过的课打过的架追过的女孩,后来替小绿完成遗愿,其实阿智才是另一个中心,一个新故事的中心。
我不太湖讲故事,片子被剪辑的有些bug在,不影响整体观看,建议去看看,或许你不会哭、但应该会感动吧!
一直也不明白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六弄,补看了简介亚马孙上买了原著小说。
原来.........六弄,是男主角关闵绿人生中的六件事,也是咖啡店门前那条小巷子的名字。
人生,像走在一条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
也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生在一个与一般人不同的家庭中,是我人生的第一弄;爱上了你,是我人生的第二弄;注定般的三百六十公里,是我人生的第三弄;失去了你,是我人生的第四弄;母亲的逝去,是我人生的第五弄;在这五弄里,我看不见所谓的出口,出现在我面前的,尽是死胡同。
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世界,是我人生的第六弄。
.再见小绿,人生很难,你现在好么。
为了听完孙燕姿的歌迟迟不肯离场,因我好多好多的青春都在她的歌声里.
我自己本身很少看青春片,更少会喜欢一部青春片,当然这一部没有例外。
一开始期待这部电影的理由也比较纯粹,董子健+颜卓灵,恰好是我最喜欢的两个90后演员,而且也没看过男女主角分别来自内地和香港的台湾青春片。
前几天在豆瓣同城参加了这部电影的观影活动,看了才知道还是未删减版,删减版貌似删掉了所有戴立忍的戏,各位打一星的朋友们可以放心了。
但是对于电影本身来说,这是一部本来就不那么优秀的电影,删掉戴立忍的戏基本就等于删掉了一头一尾,特别是电影结尾在戴立忍的部分玩了一点小聪明,那几乎是这部片子少有的亮点之一。
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大概就是高中到大学,董子健的角色设定很像他在《青春派》里面的角色设定,默默付出型,好在颜卓灵实在比《青春派》的女主可爱不少,嗯,当她的这份可爱消失殆尽的时候,这部电影基本上也就完了。
我总觉得青春是个美好的东西,但是有一段时间,国内青春片都把青春搞得太痛苦了,最近的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听说最近不流行堕胎车祸了,可喜可贺。
《六弄咖啡馆》的青春一开始一开始还是彩色的,鲜活的,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恣意的与混混干架,互相督促学习,羞涩的告白,明媚的笑容。
到了大学之后却渐渐变成灰色,没日没夜的兼职,理想的差异,家乡到台北的距离,深夜被尾随,下不完的雨。
两个追求不同三观不同的人的爱情夭折似乎是必然的,怪就怪在男主太执着,骑着电瓶车到台北,讲真挺玄幻的,或者其实是台湾太小电瓶车电瓶比较大,总之在女主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没到,骑车赶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说真的,除了骑电瓶车到台北还有男主过分痴心之外,作为不是很讲逻辑性的青春片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很差。
但是当剧情急转直下,过度伤痛的时候,不适感就扑面而来。
我就不明白,失恋是成长的痛,失母也是成长的痛,成长是很痛,但是不至于每一次都要痛得撕心裂肺直至绝望。
难道不能学会放下,释然,豁达随便哪个吗,可能我是法海我不懂爱吧。
还有一个想说的,男二很出彩很可爱,我说怎么会这么可爱,原来老了之后就变成了戴立忍(剧透也无所谓了吧,反正内地版也没有戴立忍)。
男二和男主才是真爱,毕竟陪着男主冒着风雨骑着电瓶车到了台北。
另外和朋友一块儿看这片,她迟到了四十分钟,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没上高中了,我之前一直给她说颜卓灵很可爱,她一直不信,看完之后她对此更是嗤之以鼻。
我想,如果只看了前面四十分钟她可能还是会信的。
为啥写这篇,就是感觉写评论的好多都是水军,要不就是身负家国大义的同志,感觉啥都不是的我该写一写平衡一发。
Ps.这片不算烂,当然更不能算好,加上戴立忍的戏我给三星,无关其他,就是戏[围笑]至于内地人和香港人说台湾腔的问题,是有点好笑,但不算特别出戏,嗯,有时候还能莫名GET到萌点。
And颜卓灵你短发比长发可爱好多啊
很久没有看过有关于青春的电影了 看完这部,感触颇多。
比如我突然发现我一点也不心疼男主,也不讨厌女主。
比如我感觉我的学生时代已经离我而去了,看完只觉得幼稚。
在刻板印象里,我们对青春的描述一定要是轰轰烈烈,一定有爱情,一定有失恋的伤痛。
如果是以前我觉得我会觉得电影中的这种爱情是败给了现实,还会为其惋惜,甚至共情。
但现在并不会,只会觉得好可笑,果然只有幼稚的学生会干出来这种事儿。
男主完全就是个恋爱脑,只会自我感动的那种,以为自己的来回往返会得到女主的欣慰以及感动,荒废学业,忽略亲情,一味的在爱河里,到最后一无所有。
如果他明白自己永远是第一顺位,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味剂不是必需品,就好了,或许一切都可以补救。
只讲情节了,主要是这部视听语言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细细品味的。
没有细节,没有绝妙的镜头。
回忆画面的堆砌只会让我觉得导演在凑时长。
年少时的爱情固然可贵,但当你真正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不必如此,爱情也会到你的身边。
自我感动真的没有必要,只会徒增笑柄。
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起长大,为什么不带着我成长,说话啊,你说话啊,不说话我怎么知道你想什么,我尽力了,有看到我的努力么,我很听话的啊,你说的我都能做到,但是有这么一天你不对我说了,该怎么办我活在一个美丽的童话里,能触摸到回忆的每分每秒,在陌生的城市,我们有一个熟悉的角落,你在我心里,但是我却把你丢了,渐行渐远,无力和绝望,我没变啊,原来我错了,这个状态特别不好,你常说你没上心啊,敷衍,糊弄,不认真,这些成了这段感情所患的绝症,我清晰明显的感受到你的无能为力,让我有更多的自责,我太错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原地踏步,地球在转,日子在走,生活在继续,时间不会仁慈。
道理我都懂,但做起来好难,人生真的好难,tough,每个选择都只有一次,组合起来成就了每个人的命运,我不会就此被丢下,在此给你说半句再见。
也没有什么谁对谁错,不是一类人罢了,就算不是远距离也会分开的。人生真的好难啊。故事有点平淡也很真实。挺爱看董子健的~
合拍片基本都很难看。。而且演员里面有台独吧
不该剪掉戴立忍跟张榕容的部分,现在这版剧情破碎故事断断续续令人失望。四星是出于对董子健的私心,他在这几个人里演技简直好到有点委屈。结尾年度最丧。啊,要低落一阵子了。
讨厌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剧情,青春期的爱情没有危险只有过家家
蛮俗的
最可怕的是,在一部青春片中,最值得称道的居然是演员们的表演。相比那些小花小鲜肉吗,片中董子健,林伯宏,颜卓灵的表现简直是老艺术家啊!
虽然我讨厌怀旧叙事 但真的不应该删去成年部分 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删了之后友情线大伤元气 即使这样友情线还是比爱情线动人 董子健台普有点搞笑
演员都挺赞,剧情就那样吧。董子健的演技真惊人,其实少年班就看出来演技了。
原本以为是一部甜甜的剧,就算结尾不美好,也不至于失了希望。没想到的是,俩人突然的分手,母亲的突然离世,提及的复合,被告知的“长大就会改变啊!你怎么还没长大?”眼看着是在笑,心里其实是有好大一个窟窿的悲伤,强撑着。直到撑不住,寄希望于好友把生前的希望变成现实。多么希望,还能有一些希望,至少是坚强的活下去,至少还有好兄弟啊!2020.4.25
现在风潮流行批判恋爱脑。我只想说,两个恋爱脑的相遇也许是爱情的幸运。只可惜小绿没这个运气。
在众多沸腾癫狂的青春片里,这是一部克制而动人的电影。因为异地恋渐渐拉开的距离,用力爱而得不到的相似,以及少年最后毅然决然的死亡。没有太煽情,已足够感动。最后一星给戴立忍,这片值更高分。
滥俗!浪费时间!
差強人意的商業片。缺點不少,但偶有些不錯的場景。如中年柏智在海邊跳起學生時的傻舞。而比起男女主愛情過程,其實更好的是林柏宏與董子健的友情。董和顏演得不差,尤其颱風天那段前後。兩人有努力改變口音,但還是聽得出不是高雄孩子,人物帶入感就削弱了...主角結局的鋪墊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邊收拾東西邊看完,比預期好些。友情比愛情感人多了,最後中年蕭柏智獨自在海邊跳高中時代那支兩人專屬的二人舞,莫名心酸。遠距離戀愛確實有諸多造成分手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沒有那麼愛你了,所以不再非你不可。台灣男生慣用的粗話,講的不太自然,剛看完花甲男孩,對比特明顯。
好蠢,准翻拍那些年
滚!
关闵绿和萧柏智的友情比他和李心蕊的爱情更让人感动
好好的一个人,有啥想不开要去谈异地恋。
心疼小绿,你是我生命的光,为了你可拼尽全力,我没有变过,始终如一。人生无常,可能遇上各种的弯弯绕绕,有希望,有动力,就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人生暗谷期,最可怕是,你生命中所有你最爱的最在乎的人都离你而去。感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道光。
思想落后的人不能渴望思想进步的人陪他过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