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叫做《濑户内海》,看起来像是什么要去尾道拍摄的地理纪实电影,但其实濑户和内海是本片两位主角的姓氏。
本片的看点是虚度时光,我如此中意它大概也因为我很喜欢“虚度时光”。
大概就是吃薯条唠嗑发呆这种的。
阴郁、总让人觉得是看不起人的优等生内海,作为足球部主力却因为前辈欺压被迫退部的濑户,一个是上补习班前有段时间无处可去,一个是退部之后放学就无处可去,两个高中生在小河边的台阶上相遇了。
他们会谈论各种话题,包括河边有个大叔一动不动好像不是人类一样杵在那里啦,河边有个小丑在练习怎么当一个小丑啦,足球部不良前辈又来欺负人啦,我家里进了虫子啦,濑户喜欢的女生啦,爸爸的中年危机啦,老年痴呆在街上到处游荡的爷爷啦,家里的猫猫啦,或者没话说了就各发各的呆,偶尔濑户的妈妈会路过河边热情地和两个人打招呼。
多数时候是濑户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启一些零碎的话题。
内海则会随着话题提供很多莫名其妙的建议,当然了,更多时候是在吐槽濑户的种种举动。
捧哏和逗哏。
在两人一唱一和之间,细想一下,毫无表面逻辑的对话,却以高中生的视角透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
“虚度时光”好像是对生命本身的一个注解。
很多人将这部作品和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等作品类比。
确实也没错,片中有大量无意义的、冷热笑点交替的桥段。
不过,濑户内海也有稍显不同的地方;如果把讲故事的意图也分成三阶段来解构的话,濑户内海隐隐约约是第三阶段。
所谓三阶段论,在我看来,亦即我们从无意识开始,因为经验累积逐渐走向有意识,最后通过经历了无意识与有意识最终承认琐碎的无意识。
这是一部没有“意义”的电影。
不过换种方式来说,“意义”本身在一定普世价值之外是一种个人定义的标准。
厨师的意义是做可口的菜肴,文学家的意义是完成他的作品。
可以说,我们虽然在一个世界里生活,却存在着“价值”的平行世界。
照内海的价值观来说,在河边虚度人生是“无意义”的吗?
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运动参加部门活动呢?
内海是有点虚无主义想法的家伙吧。
还原日常是需要超乎寻常的观察力的,创作往往会为了有意识的目的,忽略无意识是如何展开的。
以至于我们虽未察觉,但在多数日常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对话都是不自然的。
如果让我举例的话,濑户内海类似于低配版的瓦尔特·本雅明的《柏林童年》。
它遵循的记忆的不可控性,去寻回“非意识”的东西,这使得它最终构建起来的世界有种奇妙的真实性。
当然,这大概是我多嘴多舌,作者未必会在意这些装模作样的东西吧。
濑户内海确实不是简单的高中生聊天。
比如对“对话的演技”那一段。
两个人在讨论中,内海回答濑户说,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话就是靠演技的。
人们彼此迎合然后持续下去。
还有关于“嗯”的讨论。
有一天,濑户接着内海的话说有些人回答“嗯”的时候真的很麻烦。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自己突然讲到太宰治之类的作家很不错啊,虽然是想分享,但是对方回答了“嗯”。
这个“嗯”其实是不太清楚的意思,这个时候自己只好跳出来解释太宰治的作品,这样一来反而显得自己好像在装模作样了。
本来冷着脸的内海,在这段对话开始的时候对濑户笑了起来,这也是他表示“有兴趣”的举动。
实际上,他们两个的“一期一会”,就如内海所说,好像是因为两个人有一些相似点。
足球部退部的体育男和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的阴郁优等生,却在对人事的看法上有一些基本一致。
濑户有某种直感,内海能顺着这种直感寻找琐碎事物的乐趣;而且,濑户不会让刺猬一样的内海有多余的不适,他不会担心他过多地来和他套近乎、或者读懂他的弱点,虽然濑户能纯凭直感踩到这种弱点(这也是两个人关系最可爱的地方)。
比如在濑户生日的那一小节中,抠门的优等生内海买了个便宜的扭蛋给濑户,可是濑户家的猫死了使得他心情郁结,看到什么都没了兴致。
从来都高高在上的内海一瞬间手足无措,不仅被批评生日礼物选得很辣鸡,在濑户的要求下扮了丑,最后还答应给他买超过一千日元的手机壳作为补偿。
电影的收束很牵强,可是那场戏也可爱得紧。
最后的最后,在飘雪的下午,内海找到了抱着流浪猫缩在河边台阶下面的濑户,濑户因为自己喜欢的女生喜欢内海心情沮丧,一方面安慰女生、另一方面又在短信里对内海大发脾气。
内海照常在台阶上坐下,从包里掏出一罐热奶茶喝了起来,濑户一个激灵坐直了死死盯着内海手里的奶茶,此时作为观众甚至能看到濑户的背影写满了“特喵的自己喝热的不给我”一行大字。
内海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把手里的奶茶递给了濑户,然后又从包里掏出另一罐热奶茶喝了起来。
未来在哪罐奶茶的热汽里飘着呢?
虽然不知道。
这就是浮生平日。
作者:度柿 (微信公众号Trapnesto长驻主笔)“我们致力于抵抗时间的侵袭。
”
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真正苦难的人隐藏在背后,逃避的人却能把痛苦“演”出来,接受别人的安慰。
也不是多不能认同两个主角的做法,就是这种逃避、带点消极,最后感慨啊,这才是青春,这才是男性友谊啊,让我挺无语的…他只是不帮拿了巨多东西的母亲提重物,嫌弃母亲每天做的菜重复,看到母亲独自在河边照顾醉酒的父亲累倒在一边也不管而已啊,毕竟他可是因为父母要离婚很痛苦呢。
所以,他也是受到这种压力才吼猫怎么不去死,虽然后来猫真的死了,但是他也很痛苦啊,并且之后又安排了一只和自家猫长得非常像的猫来寄托自己的忏悔呢。
他也只不过是看到离家出走的爷爷也不带回家,还感慨他是一直在寻找那样的奶奶,好像很善解人意又为他们的爱情感动一样呢,毕竟他也是搞纯爱,深陷好兄弟、深爱的女人三角恋关系中依旧很“亚撒西”的人呢。
他只是除了濑户之外别的男女都不爱搭理,把喜欢自己的女生模仿成喜欢援交、吸烟,教授好兄弟的“御女之道”是pua,在别人提出他和好兄弟关系密切的不像只是兄弟情时,说出“女孩子只要对方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动不动就说这种话,不这样做就无法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吗?
”这种,完全一点都不厌女的话的高智商学霸呢。
两个男的看起来像基佬一样,还不让人说,最后还要让女生来表示对他们两个的友情的理解,“我们男同胞的友情一期一会很伟大哦,女生之间就不这样,我可和其他女生不一样呢”,既要又要还要,看似很简单轻松的小故事,其实非常能反映现实男性女性处境呢。
真的是为了看青春期无聊而又无心触动生活现实的大实话而去看的《濑户内海》。
只有一个半小时,比较短。
但是可能真的过了那种看《海贼王》中的友情,热血沸腾的年纪了。
这些生活琐事,好玩却没有太多意义,无法觉得太有趣。
电影是分成一个回合,一个回合的故事。
最近看的都是青春期的电影。
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男生,火一样直率,冰一样睿智。
会面对青春期那些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烦恼,喜欢一个女孩子、校园欺凌、父母离婚、宠物去世等。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是化沉重为琐碎,化琐碎为平常,平静的讲出来,开玩笑的戏谑,消解了那些悲伤而痛苦的事情,仔细回味起来,还有那么几分哲理。
也有那么几点温情时刻,即使是同样喜欢一个女孩子,也不是嫉妒的争抢,反倒其中一个为另一个男生向女孩子解释。
小猫去世了,一个男生会笨拙的安慰另一个,有一点滑稽。
本来演的就不是那么深刻,开心,日常的小事。
可能想看更有深度的电影吧。
首先说,大晚上看这样一部片子,的确挺闷的。
影片开头,在两个男孩坐在台阶上说了十分钟话后,我朋友说,不会整部片子都是他俩坐在这说话吧。
我当时脑海里有一丝不好的预感,结果,果然。
不过,我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同时像某些影评人写的那样,我把自己当成内海,度过了曾经的青春岁月,还有之后的不青春的岁月。
而像濑户这样的朋友,总是会有一些,他们身上有某些濑户的特点。
在这样一个静静的深夜里,因为这部影片,就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也挺好的。
某人曾说我写的东西太平淡了。
恐怕真的是这样,我会一直平淡下去,就像我的生活一样,那话怎么说的,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的苟且。
就这样。
“离补习班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做些什么好呢?
”“距离七十岁死之前还有一万五千天,做些什么好呢?
”不如来对话,无聊的琐碎的庸常的,被荷尔蒙冲昏头脑的,被拒绝的,难堪的费力的。
补习班开始前的一个半小时,和七十岁死去之前的一万五千天,到底有什么不同。
大概都可以坐在河堤台阶上,你一句我一句,像无人光顾的破落剧场,凭着男子高中生们无处可去的表述的欲望,彼此倾吐。
看着猫一样冷漠的疲懒内海和犬一样元气的笨蛋濑户,一唱一和,忽然觉得青春的可贵。
什么东西都有最佳赏味日期,正如他们穿着一板一眼的立领高校制服,梳着冲天的怒发,或是毫不介怀地让刘海长成毫无章法的样子,大大咧咧的坐姿,骨节分明的手,都带着青春里不自觉的肆意。
话题里尽是绿豆芝麻的日常。
哪怕局促和苦闷,却还透着令人艳羡直球式的坦率。
凡能够被尽情挥霍的,都必定是拥有的所有值溢出需要被如数家珍般的小家子气。
对于高中生而言,漫长到荒诞的人生或者未来,不怀着何以遣怀的嬉笑怒骂便不知如何打发。
谁都有过的十来岁光阴里,读过罗曼罗兰的书。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青春总被讴歌,就是因为这人生最佳的赏味期,这么短暂,短暂到仿佛它就是人生的全部。
但人生本就是虚度,更何况青春。
“谁规定了青春一定要跑步流汗却不能在河岸虚度”。
在狭窄得只有几阶台阶的河岸,小小的舞台,参演走过的只有寥寥数人。
遛狗的大叔,霸凌的学长,失意的气球艺人,要离婚而扭打成一团的父母,人生几乎也能被概括出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色意味。
还看不太懂人生,却大肆地谈论着在顿悟,一生里再难有小时候的快乐。
成为大人的乐趣什么的,怎么想也觉得可怕到不可思议。
有一个瞬间,夏日的风吹动树梢,各自静默片刻的脸在阳光下画出流畅的线条。
谁也说不清,青春是不是在数不清的时光碎片里,被镶在了蜜色的琥珀里。
这些无足轻重的鸡毛蒜皮组成了课后的全部生活,从来没有期待过轰轰烈烈,或许这已经是人生全部的真相。
日后一定要记得,有过一个能和自己在河堤点着线香花火打最无聊赌约的伙伴,曾带着热奶茶,拉开盖环坏心地先喝了一口,才把罐子递到自己的手上。
把无聊当做有趣消磨,这或许也是另一种青春的注脚。
思春期的一期一会,春夏秋冬一事无成虚度过,意义不明抱怨过,很高兴曾于高中时代在无所事事的河岸遇见你。
取景地在堺市的戎公园附近可以在大阪坐去关西的电车,堺或者堺东下。
学校的图是大阪府立泉阳高中,其他取景的地方好像不在附近。
对面有个咖啡店,里面有菅田将晖的亲签,和花束般的恋爱圣地巡礼时面包店的亲签一样。
奶奶很热情,问我是不是特意来看苏打的,还把墙上的寒山寺画作指给我看问我知不知道这里,没事的话可以点杯咖啡在里面坐着。
大阪府立泉阳高中大阪府立泉陽高等学校
吉里吉里咖啡店
亲签
结尾时,一期姑娘看着坐在台阶上的濑户和内海,说“他们也是在珍惜「一期一会」”吧,对这词陌生又熟悉的我查了查它的意思。
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日本茶道关联语。
「“一期”指人的一生,“一会”表示仅有一次的相会。
茶会的宾主在此时、此地相遇,一生之中仅有一次机会,所以要珍惜这一瞬间,应付出全部真情来对待」「一期一会,不执著于某一次的相会,而是,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每一口水,每一息呼吸,每一步,每一次见面,都要抱着日常、自然、专注、平静的心态。
」濑户和内海的相识十分“日常”,不是“不打不相识”,更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两人只是同时段间选择坐在了河边的阶梯上,濑户开口说话,关系线便自然绕在了两人身上。
有人说「一期一会大致如此。
不问前缘,不求后会,唯余斗室、二人、一碗茶。
俯仰之间,便是整个世界」。
直到影片最后也没有两人的离别场景,两人的一次次交谈中更未出现过“今后是不是无法相见”此类话语和情绪。
在我看来,河边的阶梯这一主场景好比茶盘,作为观影者的我在适当距离处欣赏一场茶艺表演。
我无法将眼睛安放在茶艺人的双手之间,把杯中茶水的相配相溶与茶叶的旋转上升盯看得透透彻彻,所能见的仅是茶艺人的手势和茶具位置的变动。
同样,我能了解的也只有濑户和内海在河边阶梯上的嬉笑交谈,至多插入内海在上补习课之前走去河边路上的一些零碎画面。
那些生活中不发生在河边的具体事情,都是那碗茶水自己的故事,我无法写实描绘,却可以寻茶香肆意幻想。
至于那些乐事趣言,不想透露过多了:)
二刷濑户内海,整理一下觉得很出彩的点,作为借鉴,可能会用于下下周的发表中。
摄影地:全片95%在同一个地点转场:音乐(钢琴曲,同一首)+ 黑幕特效:升格 灰度 静帧 叠化主题:青春的虚无与迷惘(大森立嗣较为偏爱的题材)革新点:尝试将电影以舞台剧的形式来呈现不足点:虽然按照季节来拍摄,结构上较为松散和不统一
二刷。
再次体会了苏打的颜艺,池松壮亮波澜不惊的声音,越发的喜欢了。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河边偶然相遇,从陌生的同学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两个人坐在河边,无所事事的打发时间,聊些有的没的,有时候打打闹闹,有时候就静静的坐着。
过往的行人,河边的小丑,学长和离婚的爸爸,走失的爷爷,就这样组成了一幅幅平凡的日常画面。
如果我们身处其中,一定不会觉得有趣,但导演通过镜头展现出来的却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每个人都在想自己或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无聊的高中男生,是否也和某个曾经亲密的人聊过类似的话题,也在夏日的晚上放烟花,给过生日的朋友送莫名其妙的礼物。
电影的场景单一,动作简单,坐在河边的时候,池松壮亮的姿势都没有怎么变,但我们看的很有趣,非常有趣,这得归功于导演的功底还有两位主演的演技。
一刷的时候觉得苏打演技不如池松壮亮那么自然,二刷这种感觉少了些,毕竟人设不同。
但仍然被池松壮亮圈粉,外型并无少年感的他把一位高智商有颜值不合群的高中生演的入木三分。
70多分钟真的太短了,想看他们的日常一百集!
另外,配乐也非常棒。
哎妈……第二次写电影节影评。。。
(依旧是狗血的标题)《僕と君の大切な話》——不知各位看官有没有读过这部漫画。
在“车站篇”中,女主角为了能和心仪的男主角加深了解,常在他看着书候车时坐在长凳的另一端,想方设法与他展开各种匪夷所思的对谈。
与他俩相似,本片的两位男主角——内海与濑户同为中学生,放学后总会在某条河川前的石阶坐下,在打发百无聊赖的时光的同时展开妙(nao)趣(dong)横(da)生(kai)的对话。
与前者相同,本片赤果果是一出谈话类“恋爱”喜剧。
对,你没有看错,是恋、爱、喜、剧!
(……)内海与濑户是个性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内海看上去就很聪明,博学多闻,说话条条在理,但对人冷淡,总爱拒人于千里之外。
家里好像挺有钱,不过不常得到家人的关注和关心,一直独来独往,像一匹狼。
濑户则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平时毛毛躁躁,莽撞&直肚肠。
和稍显不良的外貌相反,骨子里有点软弱,内心偶尔会纤细得像个妹纸(……),平凡家庭出身,有一对笨蛋父母。
影片由数个单元小故事衔接而成,除了“缘起”的Story 0和epilogue,大都由内海与濑户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开始。
那他们平常都聊些什么呢?
从薯条到嫌疑犯,从猫粮到离婚危机,从手机邮箱到情人节巧克力,从赛马到量词用法,从蜘蛛到河川怪谈……由濑户起头的话题绝大部分是没有营养的。。。
换做别人,谈话估计难以继续下去。
可是内海不一样,他以奇妙的方式附和、而非迎合濑户的话题,通常能贬则贬,能吐槽便吐槽,能补刀就补刀——谁让濑户是缺乏常识、性格被动的M属性呢。
内海在谈话中总是占据主导,多次成功将无聊的话题升级为加倍无聊的话题,两人却还能乐在其中。。。
一个说着不想去补习班,一个说着不想回家啊,比起在校的时光,并排坐在石阶上的日子对他们而言或许是更重要的回忆吧。
(即便他们的对话在旁观者看来只能无力地概括为3个字——什么鬼。。。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都曾是内海。
为了避开麻烦,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为了维护自身的个性,坚持活在自我的世界之中。
听着Quruli的歌,品味孤独,仿佛看透世态炎凉,仿佛做到了清心寡欲,仿佛与世界为敌的自己无比帅气,其实心底的某个角落无时无刻都在渴求着他人的关怀,同时又探求着与自己合拍的对象,固执地认为这个对象不是谁都可以。
当内海与濑户相遇,他们就像熟悉的陌生人,展开了不冷不热、无关痛痒的对话。
对濑户而言,被迫退出社团让他沮丧无助,他希望能做点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对内海来说,他早已从他人之口听闻濑户的遭遇。
濑户就像撞在枪口上的命定之人,听听对方的牢骚,可能比独自消磨时间要有趣得多。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个会跪在地上抓蚂蚁来给捕蝇草开荤的家伙也算是蠢得可以了吧?
于是渐渐地,放学后相约在石阶变成了两人的习惯。
陪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谈话的内容。
“暑假不会结束就好了。
”我们都不会长大就好了。
永远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偶尔也会谈论一点像样的事情,偶尔也会没有防备地显露一些真心。
最后,我们来说说在epilogue成功刷出存在感的女主角——美丽的一期姑娘。
据说一期姑娘有个妹妹,名叫一会。。。
(原著的恶意?
囧)在濑户喜欢上一期姑娘之前,一期姑娘就已被内海所吸引。
尽管她拼命努力想要博得内海的好感,却发现对方的眼里根本没有自己。
即便是理睬了她,嘴里也净说着濑户的事情。。。
还被认定是个肤浅的女生,一期姑娘气不过自然是挥了内海一巴掌。
不过神奇的是,在收到濑户发来的“求救”短信后,一期姑娘便不再深究内海是不是gay的问题了……她似乎已明白自己并非是内海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
感叹一期姑娘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也是杠杠的。
不但飞速认可了濑户与内海间非比寻常的羁绊,还把他们二人的关系定性为了“一期一会”。。。。。。
并露出了报以祝福的灿烂笑颜。。。
(这种微妙的超脱感绝逼是导演故意营造的。。。
另外,全片是以“间接接吻”收场的。
飘雪的天气里,在(莫名其妙)冻僵了的、怀揣着猫咪(可能是mi娘转世 ==)取暖的濑户面前站着的是抖S气场全开的内海,眼神和嘴角带着丝丝宠溺的笑意。。。
随后,他们像往常那样并肩而坐。
内海从书包里拿出一罐暖饮,不顾濑户的感受自顾自喝了一口,然后递给了濑户。
当濑户满怀感激地接过开始喝的时候,内海又从书包里掏出了另一罐一模一样的暖饮,起开拉环喝了一口。。。
这一幕实在是……太糟糕了……今天内海调戏濑户了吗?
Yes!今天内海向濑户告白了吗?
……P.S. 那个牵起嘴角却始终缺乏认同感的微笑,那个COS艳女郎叼着烟躺倒在石阶上的妖娆姿势,还有缩起两瓣嘴模仿白脸角鸮的模样……不得不表扬一下浑身都是戏的壮壮 -____- 比《MOZU》那会儿更加迷人了 -________-
我看电影不多,你别骗我,这也叫电影吗
这也算喜剧?两个杀马特少年的日常泡面番。
看不下去
老年人真是看不懂这种日本青春丧文化了,整片都是叨逼叨的
75分钟哪够!!!!!!!
3p不好吗?这种调色手持dv也tm配叫电影,日本电影沦落到这般田地了
如果初中看估计会很喜欢。一期一会没头没脑的聊天打屁真是那时爱做的事呢。
形式倒是挺有意思的。开头还行,但是后面的对话越发无趣。
一部电影如果90%的时间都是两个人坐在那里闲聊你还能看完,那就是了不起啊哈哈
超好看真的超好看了,这种和式丧逼,丧的心安理得,丧的理所当然。是啊,青春为什么非得要流汗热血轰轰烈烈,坐在河边吹着凉风丧一丧就足够了,足够了啊。太喜欢了,着眼未来真的太累了,我只想丧好每一天。
生活不就是有这样的废话构成的吗
男子高中生日常碎碎念之间,还夹杂着亲情友情爱情成长等元素,也会被偶尔突现的笑点搞得开怀大笑,所以:坐在河边虚度时光的青春不香吗?
看的过程充满趣味,浓缩出的青春期看待世界的眼光。这感情到最后确实浓浓的🐔味啦。
就是漫才吧…好在只有七十分钟
如果把这个故事交给三木聪来拍绝对不会这么在无聊中找无聊。
无所事事的青春真好啊
不喜欢。节奏慢到令人发指,大部分时间就是海报上这个镜头,笑点也笑不出来。可能生活节奏跟这部电影一样慢的人会喜欢这样的电影吧。
没错,直男间的友谊细究起来,那是相当腻歪肉麻的啊。
正是因为无聊才有趣啊,正是因为无聊才有趣啊?我快要死了!
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二中青年,各种莫民奇妙哈七八搭的对话,日子就这么晃啊晃啊,我好像吼一声,你们好无聊啊啊啊啊啊~~~~好吧,其实曾经我好像也这么过日子,啊,可能现在也是,装装逼,发发呆,时而郁闷,时而感性,时而十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