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0年7月26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原生态的演出,苗圃的演技太厉害了,一个疯女人能演得如此惟妙惟肖,一个母亲能演得如此出神入化,挺感人的。
又是一个孤儿的故事,又是山里的故事,今天看的影片如此相似,都是亲情的爱,都是没有爱情主打的“污染”,山里的孩子早当家,山里的孩子有出息,山里的孩子生在苦中早懂事。
当春来来临的时候,满山的樱桃熟了,可是妈妈呢,为了给我摘樱桃,她失踪了,或许是永远地回不来了。
这大概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樱桃》:一部被误解的原生态的史诗 赵薇和刘烨正在芜湖拍电视剧,名字叫《一个女人的史诗》,不少市民前赴后继地前去一睹明星的风采,对电视剧本身却忽视了不少。
我也曾在某次开会的时候见过,但对这个生于芜湖的女明星没有丝毫兴趣,对这部史诗也一直淡然看之。
这绝对不是题外话,我想说的是另一部女人的史诗——《樱桃》。
这是一部曾被许多人误解的电影,因为电影中有不少全裸的镜头,这在依然重视电影尺度的中国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噱头,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那些切实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对其中的裸露部分特别在意,因为不多的几次裸露都被化解得淳朴自然。
或许,一再被误解不是导演的本意;或许,这仅仅只是一种宣传的手段,在这个需要不断制造看点和轰动效应的时候,它无可厚非,《左右》如此,《苹果》亦如此。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关于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个原生态的村庄、一个赤贫的家庭、一个残疾的父亲、一个智障的母亲、一个捡来的女儿、一个关于母亲和女儿的故事,还有满山红透的樱桃,这几乎是《樱桃》里所有的元素。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据说很多人都是流着眼泪看完了这部电影,据说这部电影还引发了一轮关于母爱的大讨论,但这些都只是一个侧面,客观存在的是这部电影,一部原生态的、关于女人的史诗。
最近几年,原生态的话题一直被各个艺术领域所提起和使用,2005年前后江少宾等人在新散文论坛倡导的原生态散文写作曾引起广泛关注,以孔雀舞为标志的舞蹈家杨丽萍也以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确立起舞蹈的另一种高度;与此同时,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旅游、原生态诗歌等等口号的提出更是屡见不鲜。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将对那些淳朴的自然和情感形成了无限追忆甚至遐想。
这个概念推出以来,不少人将之视为法宝,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定律。
2004年刘浩的《好大一对羊》、2006年丑丑的《阿娜依》等原生态电影的问世即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个名单里还要包括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贾樟柯的艺术层面似乎有更大的提高。
《樱桃》即是一部打上鲜明原生态标志的电影,旅日华人导演张家贝是个从前在圈外并不为人知的导演,但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张家贝突然从浩瀚的影人名单中跳了出来;同时,苗圃在电影中以她登峰造极到以假乱真的“扮丑”表演让更多人不得不暗暗叹服,相对于赵薇的《少林足球》和蒋雯丽的《立春》来说,苗圃的表演明显更胜一筹,她的表情、动作甚至是眼神,已经将所有人都死死套牢。
当厌恶的眼神从红红的眼睛里那样毫无遮掩地流露,樱桃追赶红色面包车的画面再次强烈地冲击着观者的神经,当樱桃不断向人们展示她肚皮上的娃娃贴画、当樱桃在镇上乞丐般地流浪、当樱桃被丈夫无奈地毒打、当樱桃平淡地死去,你还会像那个过河的和尚一样,依然放不下樱桃的裸泳吗?
2008/6/22
妈妈.那一天,您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把我降生到这个世上.从那一天开始,您的生活改变了,我这个小尾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缠着您,我哭闹的声音每时每刻都在揪着您的心.妈妈,原谅年幼我,曾经在自己喜欢的玩具前哭闹,好像您不卖给我我就要全世界都知道似地.妈妈,原谅年少的,我曾经赌气不好好练琴,您那么用心的教育我想把我培养成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我却不能理解.妈妈,原谅青春期叛逆的我,没有缘由的和您冷战,一次次恶语相对您诚恳的劝诫.妈妈,原谅现在的我,曾经20年陪在您的身边,如今远在他乡却很少找时间来给您打电话.妈妈,我爱你.什么时候,我才有勇气亲口对你说出这句话....
今天又是眼泪哗哗哗往下掉落的一天,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弥漫着爱与关怀,眼泪也呼了自己满怀;故事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在故事里面,那些人爆发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却让我由内而外地感动,让我泪满衣襟。
永远忘不了葛望说的那句话:“没有你妈妈,就不会有你的今天。
”
爱与亲情: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说樱桃好吃了,你赶紧回来嘛 母亲篇:爱是妈妈爬到树枝上面摘下了很多的樱桃,全都送到了红红的手心里面;爱是妈妈担心红红劳累,抱着红红上床休息,然后坐在灯下帮红红做作业;爱是妈妈想学会写的第一个字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红红的名字;爱是下雨了,妈妈爬着窗户出去也要给红红送一把雨伞;爱是有人欺负红红了,妈妈冲上前去拉着小男孩狠狠地揍了一顿;爱是有人抱走了自己的孩子,妈妈流浪了好几日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爱也是妈妈寸步不离,坚守在孩子的身畔;爱还是妈妈把书上最好吃的果子都给了孩子;爱也是妈妈怕孩子挨吵帮孩子一笔一划的胡乱书写... 爱太沉重了,可是红红曾经得到了来自母亲的完整的爱与关怀,这难道不是红红的幸运之处嘛?
孩子篇:爱也是孩子对着爸爸说,“爸爸,什么是傻子?
” 爸爸说:“你妈妈对你那么好,不要说傻子这样的话。
” 孩子说:“我知道了,我妈妈摘了很多樱桃给我吃。
” 爸爸说:“就是嘛,你妈妈对你那么好,没有你妈妈,就不会有你的今天。
” 妈妈会在下雨天的时间跑很远很远去给孩子送一把雨伞;妈妈也会在有人欺负孩子的时候挺身向前;妈妈还会到书上摘下很多的樱桃给红红吃,让红红吃的开开心心的;孩子觉得那样的日子真是让人快乐无比,虽然别人的爸爸妈妈不是傻子,但是他们的妈妈也不会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对自己这么这么好; 红红说:“从那天起,我才真正明白,我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真的是太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我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 妈妈消失不见的时候,孩子对着大江大河不停地喊着:“妈妈,你在哪里啊?
我是红红,都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说樱桃好吃了,妈妈,你赶紧回来嘛...”可是妈妈再也回不来了,妈妈对于自己的爱永远成为了一份回忆,永远永远刻在了自己的心底。
孟郊在《游子吟》里面讲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妈妈,我现在有心报答你了,可是你在哪里嘛?
爱与乡村:故事很短,充满遗憾 故事的开头讲说:“这个小村子叫爱村,我们家就住在这儿,我要讲的是我跟我妈妈的事情。
那是上世界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家里面很穷,我有个奶奶会生活,我们才过得下去;但是后面,我奶奶已经走了,不在了,家里就变得一团乱麻。
” “这个是我们村里的小卖铺,这个地方,好多人都喜欢来玩,干完了一天活以后,他们就喜欢来这里闲聊,拉拉家常,最重要一点,是听我爸爸拉二胡。
” 乡村很贫穷,娃娃们脱光了衣服踩在水稻田里面跑来跑去,脸庞上面泥泞不堪,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我们一边赶着小猪,一边跑来跑去。
妈妈会摘了好多樱桃给我吃,爸爸会在家做好饭菜等待我们; 妈妈想要一个孩子,有一次,她把娃娃图片的脑袋减下来,塞在自己的肚皮上面,假装自己有了孩子,而且还到外面街上面去,一遇到人就掀开肚皮给人家看,仿佛自己真的有了娃娃一般... 别人哈哈大笑,母亲开心得不行。
就是那一天,母亲被父亲赶了出去,她躺在路边睡着了,一下子听到了我啼哭的声音,于是就把我带回了家,抱着年幼的我就像是抱着一个宝贝一般;妈妈喂我喝奶,帮我把尿,一点点把我带大,宝贝得不得了,寸步不离。
就是这样,没有我的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
村子里面很破旧,但是因为有了妈妈的爱与关怀,这个乡村成了我成年之后最喜欢回忆起来的地方,尤其是妈妈手里面那一把把的樱桃。
在电影里面,她的衣服始终没有干净过,总是带着污渍,脏兮兮的,那里面夹杂着潮湿发霉的味道,也夹杂着猪圈的味道,还夹杂着汗水的味道; 她自始至终没有台词,只有智障者发出的浑然听不清楚的嗓音。
她的表演真的很棒,大爱无声,她无声地把这份感情升华了,把这份感情强化了,从她追着车子疯跑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眼泪便扑簌簌地往下掉,掉的多了,人就也变得难过了不少。
某一刻,她融入了这个乡村之中,她就是那个傻子,那个深深爱着自己孩子的傻子。
爱与樱桃:樱桃真甜 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樱桃,樱桃真甜,又甜又好吃,在我跟妈妈吵架之前,妈妈就经常摘樱桃给我吃,在我进入青春期之后,我忘记了樱桃的甜;好在后面我重新记起来了樱桃的甜,但是妈妈已经消失不见。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小时候,记得以前冬天大学下得很深,到我的小腿肚;但是我妈妈每天早上都要喊我起床,而且是做好了饭菜之后,她把刚做好的热汤在冷水里面冰好,把菜端上桌;又去门口把雪铲掉,让我上学的路上能有一条平坦的道路可以行走;去到学校的时候,我的肚子饱饱的,同学们却要在学校门口买饭来吃。
樱桃很甜,我突然记起来,我妈做的饭菜也很甜。
那个年月里面生活也很贫困,但是父母之爱子,让妈妈坚持每天早上起床给我做早饭,一遍又一遍地喊我起床,让我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他们没有学问,但是他们爱人的方式那么纯粹又简单,我站在经年时光之外,还是能够回忆起来当时的甜。
《我是山姆》《樱桃》都告诉我们:爱与陪伴最重要 看《我是山姆》这部电影的时候,觉得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爱和陪伴,那种对于自己无私无畏的爱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这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完完全全的爱。
一个疯疯癫癫的山姆演绎出了这种爱,演绎了这种最好的感情,演绎出了这种满眼都是对方的情感,所以,我们聪明吗?
我们聪明的时候得到的比山姆更多吗?
樱桃也一样,傻子樱桃想要一个孩子,于是樱桃每一天都要脱掉葛望的裤子;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樱桃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把葛望撵到了一边去。
樱桃的眼睛里面只有红红,山姆的眼睛里面也只有露西。
虽然他们的智力不高,但是他们给出的爱却让人无法忽视;我们普通人的父母对于我们的爱可能是有条件的,因为我们学习好,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孩子,因为我们乖,听话;但是樱桃的爱没有条件,因为红红是红红,所以樱桃爱她;因为红红是红红,所以樱桃无条件对她好。
山姆也是,因为露西是露西,不管她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山姆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给她最深的关怀,为他做一切事情,让她开心。
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就是爱,但是我也没有得到过别人无条件无底线的爱与关怀,真是让人有了一点点的凄凉与无奈。
其实不忍心批评这样一部影片。
因为相较于冯小刚那些号称看了不哭不用付钱、而实际上骗了我钱还不能让我哭的电影,起码这部影片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或者说,它起码比较真诚。
因为它起码还是有些镜头触动了我的情感、让我感动了的。
但,瑜不掩瑕,仅仅催下观众几颗眼泪不足以成为纵容的理由,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一个催人眼泪的题材,倘如此一个好题材都拍不到感天动地的水平,那我会有足够的理由来规劝这个导演是否该考虑换个职业去发展了--显而易见,在电影处理手法方面,《樱桃》在很多方面使用的处理手法都是不成熟的,它太注重其文学性而忽略了作为电影本身而存在的艺术性,以至于明明应该可以拍得很好的镜头却被导演分割得支离破碎乃至破败,以至于明明可以很有把握的把观众情结调理成高潮的时候,画面和音乐却突趋平淡而显得无比的败笔。
观众情结把握得不到位,这实在是一部情感题材的影片所不能容忍的。
我一直说我认为一个好的导演应该也是一位很会调情的大师,因为电影如同小说绝不仅仅是籍某一故事情节便可以说道,其张力来自于对观众心理的把握,火候不到显低沉、火候太过显骄情,只有火候把握得刚刚好,观众才会给你银子还对你感恩戴德。
下面各从三个方面来说说这部影片的好以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国际骂人标准,即先把你抬上天然后一砖头拍下来的惯例,在批评之前,我先说说这影片的好。
总体来说,影片还是不错的,这得益于其特殊的据说是由真人真理改编的电影题材。
好的方面说三点:首先是影片表现了一种大爱。
我们说爱是这个世界最为奇妙的东西,它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却能让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感受,恰如疼痛。
在电影中,女主角特殊的身份让这份爱益显得可贵,因为这份爱是那么的真诚、纯洁、高尚以及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这是一份最接近于动物普遍感官体验的爱。
其次是演员很敬业。
我一直看好苗圃的演技。
说实话,这部片也是冲着苗圃的名气才看的。
我现在对文艺片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以及总是似曾相识的镜头让我说不出的的腻味,典型的审美疲劳。
所以如果这部片没有苗圃的出演、或者回溯过去如果没有苗圃在《凤凰》中带给我的感动,我是绝不会有看这部片的念头--且不管他在网上是炒得多么的火、评价是多么的高。
这里顺便说一句:我认为国内的部分媒体以及宣传行业的部分从业人员是世界上最操蛋的傻逼。
比如炒这部片的媒体,几乎众口一辞地在宣传苗圃在戏中如何如何的裸体演出、如何最大尺度出镜,完全是一堆引人想入非非之辞而不顾电影本身所表达的一些本质上的东西,泯灭良知、空耗笔墨以误导,还自以为是评头论足,实在可恶。
我在看这部片之前看了海报,绿色的背景上,是苗圃凝立湖面全裸的背影,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这海报挺恶心的,因此也无比鄙视电影投资方的宣传人员:都什么年头了,在这A片无处不在的时代,你们还试图玩这种不着边际的下流之手段,你以为大伙都跟你们一样傻逼落后呀?
智商连芙蓉姐姐都不如。
我在一个星期前就看到这海报了,没看介绍之前对这部片毫无观赏的欲望,由此可见这海报是多么的失败。
当然,不管宣传是多么的失败,演员的敬业演出无疑是这部影片最美的地方,苗圃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逼真,我见过真正的智障者,其模样和苗圃扮演的角色相差无几,这绝对是考验演员演技的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做一个傻逼容易,但装一个傻逼却很难。
假装智障时,最容易暴露你真面目的地方就是眼神,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苗圃的眼神,有没有从中看出点诸如无助、迷茫之类的东西,演得相当的逼真,值得称赞。
三是细节的处理很细腻。
这一点不想多说,大家在看电影的过程当中稍加留心便可以发现很多,比如:葛望从熟睡的樱桃身边抱走了红红,樱桃醒来时三根手指的动作,以及樱桃紧张时不自觉地用手抓右肩膀衣服的动作。
说过这部片的好,下面就是拍砖的时候了。
一、音乐处理上的败笔。
相信对电影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音乐在电影里的重要性,它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剂。
但在这部影片里面,音乐的处理实在是让我无语,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有好几处都让我感觉怪怪的,总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
仔细一想才知道是音乐,举例说明:如红红小时候,樱桃在树上为小红红摘樱桃的镜头、樱桃冒雨给红红送雨伞的整个过程、后面红红知道樱桃死去之后从山坡上往下滚的过程。
这些地方导演都用的原声,让我十分不解。
我记得几年前看周传基的讲座(老韩注:周传基是中国现在那三位大牛导共同的老师,电影导演行业的教父级人物),中间就特别提到过音乐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音乐几乎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由此可见这部影响的导演专业水平不怎么地。
而且,由这些问题也可以想象电影在后期剪辑时处理得多么的粗糙--我不记得哪个大导演说过:一部好的电影,后期的重要性甚至比前期拍摄还重要。
所以我觉得这位导演要么缺少灵气、要么专业知识没有学好。
二、情节进度上的败笔。
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在我面前叽叽歪歪了半天,结果说的全是我早就明白了的废话,这种人我亲切称之为复读机,脑子进水型。
从这部影片来看,这个导演显然有这个讨厌的毛病,观众情绪把握不好尚可原谅,毕竟他是别人感官层面上的东西,而且可能还涉及到诸如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但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把握不好,那就实在无法原谅了,用一句下流的话来讲就是:你把握不了别人的生殖器,你怎么连自己生殖器都把握不了?
影片的进度好几个地方显冗余,而好几个地方显缺陷。
冗余方面举例如:樱桃从衣服里掏樱桃的细节过多实在是没有必要的,其实观众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傻,有一两个镜头观众就基本上能理解你要表达什么意思了,但我数了一下,关于这个动作的镜头居然达五个之多,真是暴殄天物。
而缺陷更多,比如后面樱桃失踪后,旁白居然说:五天过去了。
我当时就想操导演他大爷,傻不傻呀,都五天了,正常人无缘无故消失五天,家人都肯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何况是一个有智障的人。
而你镜头下的女二号居然还有心思坐得笔直地写作业,这段旁白无比的黑色幽默,让人想笑还笑不出声来。
败笔。
三、语言处理上的败笔。
如果是一个纯艺术片,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而用方言做为电影表述语言,我觉得无可厚非,但你这是文艺片呀我的导演,你用这种半普通话又不是普通话的语言来贯穿整个影片,你不觉得很傻吗?
你不觉得会很郁闷吗?
你不觉得很别扭吗?
反正我是一直别扭到影片结束。
《樱桃》号称入围第2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网上炒得很火,评价貌似也不错,但无论如何,一昧的溢美之辞无疑是一种形式上的倒退。
我以为,《樱桃》恰如樱桃,成熟点,更好吃。
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完全不在状态,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最近的为人变得越来越刻薄。
昨天同样是看过了《樱桃》,却丝毫没有动情,反而很恶劣得指指点点,勾勾画画了一番,最后总结出了两个险恶的字眼:做作。
写下这篇影评只为在一片赞誉之声之外,发出一点不满的声音。
就让板砖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地地道道的中国母亲,贫瘠的身躯承载着丰盈的情感,无私地付出着,爱就是她生活最大的幸福。
题材很地道,尤其在这个全民经历了巨大伤痛的时刻,母性的宽慰和温软,可以起到相当大的治愈作用。
但我不是情绪控,母爱的伟大,因为平实,因为无法比拟的天然和普遍才最动人。
但是,《樱桃》偏离了,那种百遭蹂躏的悲惨,和备受欺辱的隐忍,引起的不是我的感动,而是同情。
想起在看《再见,列宁》的时候,那个执着而天真的母亲,没有多余的苦难,没有让人心碎的哭嚎,却让我们禁不住动容。
我想,这是因为她是一个人。
那个给于过我们温暖的童年,有时严厉有时顽皮的母亲应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像传说中圣徒一样忍受不屈又遥不可及的神明。
另外,母性并不凌驾于人性至上。
在这一点,《樱桃》又太过了,为了突出母亲的光辉而把身边所有的人描黑的手法算什么呢?
疯妈在寻找红红得路上,我们看到的全部是旁人的冷眼和野蛮的踢打。
母爱是伟大的,但是一个丧失了人性的社会却让人寒心。
看过《中央车站》的人恐怕还记得,在同样是一个关于母性的歌颂,我们看到过母性的犹豫也看到过旁人的冷漠,但是那条回家的路却始终美好。
这个故事让孤独的孩子学会的是爱和感激。
如此的爱是博大的。
但《樱桃》,似乎要忍辱负重得多,爸爸说:“人穷就要受欺负”,红红凭命学习是为了让人看得起不在被人欺负。
如此的爱是自卑的也是狭隘的,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母爱除了悲悯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当然,不满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为了不搞得像个怨妇或者刻薄的妇人,转贴一点别人的评价:1.摔跟头这个桥段用得太多,摔得我都快没耐心了。
2.几个场面安排得过于情绪话,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离开事实基础的感情宣泄多少有点苍白吧。
3.裸戏,又是裸戏。
剧情真的有凉快的必要吗?
还是仅仅为了挂在海报上搞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样一部打着母亲的招牌本意带来温暖的片子可真是让人寒心。
3.除了苗的专业演员外,其余应该都是业余演员,不过业余演员也都业余的太厉害了,看看《千里走单骑》人张导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的能力。
4.如果真想在母亲节抹把眼泪感恩一下,不如看看这篇小说,N年前的,至今想起仍觉得印象深刻,电影应该是根据这个改得吧。
原文地址:http://www.i35mm.cn/review/show/id/1312
我给了三颗星。
本来打算给两颗星,多出来的一颗就算是送给这个真实的故事以及表演出色的女主角。
苗圃演的不错。
凡是能把智商低下的人演出色的都值得表扬,可导演的两处硬伤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首先是片子的节奏,和给每个情节的时间分配实在是让人捏紧了拳头。
说明白点,就是该停不停,该走不走。
弃婴出现之前太冗长了,虽说看的出来,导演想要极力在这段时间里将这个智商低下的疯女人和这个贫困的家贫困的山区全面表述出来。
樱桃是女主角没错,围绕女主角开展情节也是没错,同之后的故事倒也有相同之处,就是太显做作了。
电影这种东西,在成功的表达某些情感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合理的给观众留白。
也就是说你总不能趁着观看者刚拿出纸巾准备着蹭眼泪就视野宽阔立马开怀了吧。
应该简短的地方做不到简短,那么之后的情感表达也应该稍微持久点,不能这么快就泻了吧。
举个例子,樱桃在女儿学校打了人,那孩子的父母纠结了一群人来打砸,要赔钱。
瘸子因为家穷陪不起这个钱,只有棒打樱桃给那些人看。
待那些人作罢离开之后,一家三口相拥而泣。
到了这个时候,理应留白。
长镜头万万少不了。
我刚准备酝酿情绪,好好感动一下,镜头一切,下一个场景就来了,显得太过突兀。
不过也有做的好的地方,樱桃的孩子被人抱走了之后,她一路追着面包车的场景就做的很好。
反正观众都知道最终她肯定是要摔一跤,然后一身尘土趴在地上望着镜头的。
可是这个时候留白做的很好,渐渐远离的人影,在灰蒙蒙的环境下让人觉得十分无奈和悲哀。
另一个硬伤就是旁白。
选择旁白无非是因为配合剧情的表述将未交待的事实交待出来,让观众更清楚事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
可是本片中小女孩的旁白在刚开始还不错,将人物关系,环境背景都交待的很清楚。
可是到了中后段以及后段就有点做作了。
一遍一遍的表达情感,以及渲染影片气氛。
物极必反之后倒让观众觉得很不自然。
事件如果在特定的时间里无法表述清楚,可以用旁白来完成和补充,但是对于情感这样的东西,导演毕竟不能把观众当白痴。
况且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看后的感觉就是导演明显把我当白痴,害怕我看不懂,接受不到他要表达的情感。
本来是很好的题材,演员找的也不错。
可是这几处硬伤总是很容易将人的情绪从看片里抽出来。
只能说是在可惜了。
http://weibo.com/ateb
其实在上初中的时候 梁老师就给我讲过樱桃的故事 我还记得那天她拿着打印出来的故事 念得声音哽咽 事情的起因是当时我们全班在排练节目 恰逢冬天 为了“风度” 我只穿了单服就在风里待了一下午 排练正在尽头上的时候 我妈来了 穿着大红袄 拿着我的棉背心 在校门口吆喝着我的名字 接着就有同学起哄 我突然一下子觉得尴尬无比 没接递过来的衣服 也没给那天风尘仆仆来的妈妈一点好脸色 后来老师给我说 你该有多幸福 才会在恰好冷的时候有妈妈送衣服 你看其他人都没有 再后来 老师就读了这个故事 可是后来 妈妈再也没有在我的学校附近出现 每每遇到 她都与我保持安全距离 说“生怕给我丢人”好像无形就伤了妈妈的心 又好像是反复明目张胆的伤害了他很多很多次 这个周回家 又惹她生气了 对她说话的态度还不及对陌生人温柔 我真的讨厌极了这样 所以好希望刚刚在地铁里看樱桃时的泪流满面记在心里 别再惹她生气了
这段时间,山东卫视一直在播出电视版《樱桃》也一直在有事没事的看了两集,感觉就是跟着剧情走,但是今天在山东卫视播出完电视版《樱桃》后播出了07年的电影版樱桃,让我感觉傻子的爱是那么强烈并且脆弱,强烈的是他心里只知道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爱,爱就是他的职业,他唯一能做的事,但是这个他唯一能做的事却让他做了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脆弱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他的爱,理解他的爱,而他更不懂隐藏自己的爱也不懂保护自己的爱,任由社会对他的讥笑,他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笑他,他只是想给小朋友樱桃,他不懂为什么他翻墙冒雨给女儿送雨伞,而别人却叫他傻子,他不懂为什么葛望打了他后,说是因为家里穷没办法,他只是想护住他的爱,不让他受任何的伤害,他总是傻傻的摘来好吃的樱桃,把他献给他想一直守护的红红,他甚至不懂什么是爱,却一直守护着自己的爱,红红要教樱桃写字,而樱桃却只是想写红红的名字,樱桃好像什么都不怕,他无敌的金刚,却唯独怕失去红红,一直到电影的结束,我都无法认同这个结局,因为他失踪了,也许是为红红去摘樱桃,但是他没有再出现,但愿他们终究团聚!
樱桃所带来这种异于常人的母爱,更加的触动人心,更加的强烈!
接连着看了几部关于母爱的片子,忍耐力已到底线平凡蕴藏的真情,无知的本能流露大爱无痕,想必如是的樱桃,一语双关的名樱桃以樱桃来表达爱,简单纯粹她是疯子,这不可抹去的事实触动着红红的成长年少的孩子仍然不能够读懂的母亲会厌恶她,会憎恨她,皆以一个孩子的眼睛为限如同曾经的我们,硬生生的把母亲的唠叨关在门外每一个母亲都是疯子毫无怨恨的接受持续为想为孩子付出爱的事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失去理智的,不求回报爱孩子胜过爱自已是从每个孩子降生的时候便被注定下来了的但愿我们能够早日明白,不必等到某日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最近照顾小孙女,疲累里亦有幸福只是每次电话里提及自已的事情,仍是止不住的焦虑是不是不应该再让她如此操劳了...关于故事情节,不必多说,很简单的路线只是每一点一滴仔细看来都是导演及演员的细致事实上,对母爱这样的主线的评价会高于故事本身苗圃向来知性清澈,而故事里至始至终的疯颠模样确实对演技有着实的考量无法评论,只知道心被触动,久久不能平静田小可在MSN笑话最近是不是打算做母亲了,母爱如此泛滥笑笑不可置否想要生养一个孩子,可性格里仍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不愿有这样单纯一个生命从出生开始流离希望能给她的是一个安稳平和的环境在健康里成长的孩子会有向阳的习惯及决心只是这么想来,念头退却下午因为亲爱几句话而泪流满面的自已,是不够有资格谈论的樱桃把情绪带走,远方空寂,爱之源,空灵悠远
这形象毁得够狠!
我爱我妈,我妈也老是买樱桃给我吃,我要善待她老人家,恩~~~
苗圃好强大的演技~把傻子给演神了母爱是女人的最伟大的天性
受不了再看第二遍的戏。。。
上帝一定将母爱注射进了每个女人的心里,哪怕这个女人是个傻子。苗圃的演技太厉害,我都没看出这个傻子是演员演得,我以为她就是个傻子。在我以为这个心酸的母爱故事只是一场电影时,它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上帝不公平,女子本弱,却还要很多女人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全部。
母爱的伟大 让我们善待自己的母亲
虽然很傻比 但那音乐一放 我还是哭了
这片子太坏了,你骂它吧,显得没人性,你说它好吧,MD它到底好在哪里?别以为你是原生态我就不扁你。PS:这片跟三级有屁关系啊!
苗圃表现的还挺让人意外
母爱啊母爱
母爱,是本能吧
母爱的伟大
傻子不好演,苗圃没一句台词但是演绎不错。但是问题在于叙事的无力,以及更深层次的,这种表达逻辑不合理,这种宣扬是一种肤浅的想象
5
智障的母亲伟大的爱,当时我就想哭了,因为它勾起了我好多小时候的回忆,,, ps:再赞苗苗一个,,觉得好认真。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不用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太做作的摔跟头
就记得当时被定为三级,尺度说是大,看了苗圃疯疯癫癫的,演得还行
演技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