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回家”,心里是很难真正平静的,有些剧无需流泪,心里已像刀割一样难受,“回家”就是这样的剧,真实的残忍。
“回家”谈不上虐点,因为满剧都让人感到心酸压抑,甚至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沉重无奈悲凉贯穿始终,真的是要有点心理承受力的,残酷的斗争和死亡让人有种看不见光亮和希望的感觉。
可你依然觉得它好,它没有狭隘的国仇家恨,或无畏的英雄主义,而是真实地刻画了战争下的两国人民的生存状态,情感走向,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民众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生命,还有难以愈合的心里创伤,而1945下的中国局势又是错综复杂,国共和谈,国民党内部又明争暗斗,但这不是本片的重点,本片触及的是以往很少关注的抗日战争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被强征入伍的台湾籍日本兵,他们身份尴尬,甚至被中国民众视作汉奸,而故事就围绕其中的代表苏台英展开。
“回家”既指如苏台英般被强征入伍的台籍日本兵,他们饱受战争蹂躏,对故土归心似箭,也指在台湾与日本人作战,留在台湾却也迫切想回到家乡的国民党军人。
它是一部展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好剧。
该剧以舒缓沉静却又直接残忍的镜头语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中的人们饱受战乱之苦,尝尽悲欢离合。
又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深刻反映当时战争年代的残酷与颠沛流离。
正如苏台英所说老百姓的性命就像草芥,完全捏在当权者的手中,肆意地蹂躏,践踏,甚至没有决定自己生死的自由。
残酷的政治斗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当权者一手遮天,争权夺利,陷害忠良,手段残忍,苏台英卷入阴谋,权利斗争旋涡,几次死里逃生,何莺,张汉民,杨院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更映衬了乱世中人世浮沉犹如飘萍,漂泊无依。
它沉重压抑,充满历史的悲凉感,没有过多的煽情,静静地又有些平淡地诉说,却让人心底有种久久散不去的悲伤无奈,裹挟在历史旋涡中的人们在命运中挣扎抗争,坚持着自己的精神,没有撕心裂肺的渲染,却有种隐痛留在心中。
剧中总是出现的舒缓悲情的音乐烘托气氛,缓缓地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故事与情感。
该剧以客观地视角展现了1945年不同立场的人,日本人,中国人中的台湾人,大陆人的思想精神以及生存状态,战争从来没有彻底的胜利,那种在人们心里留下的创伤是永远铭刻的,那是种无法愈合的伤口。
镜头下没有民族之间程式化的隔阂仇恨,哪怕是战争两国的人民之间,也不只有敌对,你死我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最本真的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真诚善良温暖关怀,也有欺辱伤害卑鄙丑陋。
很难得的一部片子,思想性强,情感饱满,人物性格立体丰满,人物命运深深烙印着那个时代印记。
就冲着它的深度剖析,它的敢于直面伤痛,对历史的还原尊重,就值得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它满满的悲情与厚重虽不讨巧却足以让人心生敬意,对那段历史的再现与人物描画解析,是那种能长久留存于心底的好剧。
人们总是下意识回避悲剧和残酷的真实,害怕面对,所以欺骗自己的内心,心里抗拒躲避。
那如果世上的人都去讨巧迎合了,谁还来追求艺术的品质,所以给主创人员的用心与勇气真心点个赞。
有时我们不需要庸俗的迎合,我们需要敢于直面伤痛,通过艺术进行求真的探索和历史的反思。
这部片子有太多光彩的角色:一生以守护弟弟为其使命的好大哥苏台昌;一身傲骨,正义凛然,为国浴血奋战的国民党将领蒋景星;宽厚仁善,默默为孩子付出的苏台英母亲;直率忠义,正直悲情的张汉民;隐忍美丽,温婉娴静的雪子。
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真实立体鲜活,走心难忘。
我还是将更多笔墨留给了男主苏台英,“回家”中的周先生不俊美,不洒脱,很落魄,很颓丧,善感自责,什么都放不下,为没能救活的生命而痛苦。
苏台英的人物命运就像是在波涛骇浪中一叶小舟,受尽了命运的多舛与波折。
但就是这样一个渺小的人物,却自有他的人格魅力,他有一颗悲悯之心,他眼里只有生命,没有敌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珍视每一个生命,悲天悯人,始终恪守着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和使命;他有着知识分子的傲骨,内心有股坚韧的力量,乱世不能选择生死,但能选择尊严,在乱世中再难也要守住做人的原则,他宁愿放弃知晓哥哥下落,也坚守底线,坚持不愿做伪证诬陷蒋师长,展现了军人医生风骨。
可就是这样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因为台籍日本兵的身份不容于世,被视作汉奸,有口难辩,卷入阴谋,深陷权利斗争中,几次死里逃生,每次看到他出场,心就不自禁地揪起来,战争的创伤,不断的颠沛流离,死里逃生,命运不由掌控,悲剧无法阻止,他心里有太深的伤痛。
周先生站在那儿,眉眼之间就足够忧郁,但光有忧郁的皮囊,没有忧郁的灵魂是不够的,周先生演出了人物灵魂深处的苦闷,忧伤与哀情,他很少展眉,很少展颜,多数时候深锁眉头,他将一个满腔心事无处诉,伤痛灵魂无处安放的苏台英演绎得恰到好处,周先生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人物的温润儒雅,内敛深沉,外柔内刚,坚韧执着的可贵精神品质,也将人物内心深处苦痛展现淋漓尽致,让人过目难忘,感同身受。
苏台英那种漂泊游子心的无依,灵魂无处安放的心境,突然让我想到了毛不易的“消愁”,忽然觉得毛不易的“消愁”歌词很适合他:他心头有雨,眼底有霜,他心怀故乡,难看见远方,守着善良情义,放不下过往,望不到明天,明天难期许,奢望自由,死亡相伴,救死扶伤支撑身体,肩膀沉重,偏要担负,扳着指头数着没有救活的性命,两岸的路好似漫长,也没有心里的距离遥远,走过了千山万水,却跨不过心里的鸿沟,灵魂何处安放?
我不知道当初请周先生演这一角色,是否会想到他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但的确真正的演员还是需要好剧来磨,据说周先生那段时间从不出戏,体重锐减八公斤,所以形象和以往大不相同,呈现一种病弱之姿,估计这种角色演久了真的会憋出内伤,敬业形象跃然纸上,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投入才成就了悲到骨子里,却也硬到骨子里的苏台英。
我忽然发现,多年了,他静静地认真地演戏,这么多年他早已甩脱了偶像的包袱,以演技来证明自己。
.
片子刚开头我觉得还不错,周渝民终于不演偶像剧了。
除了演蒋文的那个人其他演员都很到位,比如水枝婶,苏老大,蒋师长等等。
但是,到台湾后编剧就开始在这种年代剧里撒“典型性台湾偶像剧”的狗血了!!!
凸(゜皿゜メ) 靠!
好好一部片子!!!
本来我都快要捏着鼻子无视蒋文那张脸给这片打四星了!!!
尼玛你又是多角恋又是兄弟恋上同一个女人的!!!
次奥!
不来点儿这种桥段就显示不出你有台湾血统啊?!!!
从剧情转移到台湾开始的后面部分,就感觉好像没有资金拍不下去,硬生生挤出来的一样,不是前半部分的戏的扎底,这部戏不亏死,也会被观众骂死.
看到目前第八集,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之前因为烈火如歌的原因,感受到仔仔的颜值,所以又开始翻看他的经典剧作,痞子英雄,但是我觉得痞子英雄里面,仔仔更喜欢去使用他的面部表情,做很多多余的面部动作,虽然他黑化时非常的帅气,转折也非常的强烈,但是依然觉得面部表情过多是他的硬伤,是他的败笔。
四年后这一部片子,让我感觉到他整个人的蜕变。
面部肌肉的控制比以前要更加流畅,而且没有那么多多余的动作更多的是靠自己的眼神来给观众传递他的情绪。
整部片子基本上格调以及背景渲染,都是由他一个人来带动出来的,给人感觉就是一种沉浸式的深深的忧伤,以及在这种国难和背井离乡的大环境下,一种无奈以及非常深刻的思乡之情。
目前看到这里还没有太多的后续发展,只能就仔仔个人的形象及表演,发表一些观感,我看的是台湾版本的闽南话,日语,英语,国语交织,真的非常考验我的耐力呀。
好吧 我承认这部剧 我是因为张小姐来看的。
好吧 我承认 我一直把她当成女主角好吧。
我推荐这部剧 绝对不是因为张小姐。
因为 我们都有责任去了解彼岸1945。
我们一直都在反复记诵在那个年代 我们的父辈多么辛苦为我们创造一些美好的现在。
只是 我们一直忘了去关心那个烽火年代 彼岸的他们过着怎么样不堪 不能承受的痛苦。
我不是在放大 也不是在夸张。
我一直说 电视剧 永远是美化的生活。
如果看了结局 你不胜唏嘘,那么当你了解历史后 你会更难过。
我支持敢说真话的电视剧。
中国的电视剧太需要了。
因为周先生特意去刷的剧,金钟封帝作品必须不能错过。
这应该是周先生最瘦削的一个时期了,然而无论如何不修边幅尘土满面神情沮丧,颜值还是始终那么在线啊!
偶像剧鼻祖的实力即使在如此严肃悲怆的战争剧里也丝毫不会被埋没,每一次孤身一人的场景画面都忧郁而完美到偶像剧水准,见缝插针的感情戏竟能不受悲剧基调的影响,真挚到一蹙眉一拥抱都足以让人心头一颤。
全剧节奏整体还算紧凑,只是一直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中,观影代入,仿佛一直处在被人追杀的焦虑中(苏台英本人恐怕都没那么焦虑,因为他都不知道从头开始就一直有人变着法儿在谋划弄死他..),真的不是太舒服的观影体验,中间一小段节奏减慢后几乎一度弃剧。
索性女主追到台湾爱情线展开才又多了点看头,坚持看完了全剧。
虽然太悲惨,但又很真实,那个年代的人命确实就如同小草,只能风雨中飘摇,即使地位到上将这样的级别也不例外,最终连妻女都保全不了。
苏台英这样的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那从未舒展的眉头一次次随着身边生命的消逝而愈发深锁,周先生的眼神就如同自带独白各种情绪都直接表达在里面了。
比起整容式演技,周先生的表现应该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式演技了,苏台英的身上看不到他以往任何一个角色的影子,他只属于那个在战争创伤中沉浮的苏台英。
最后说说结局,也是高频大量的配角人物集中下线,和战长沙很像。
但战长沙中每个人物的牺牲在社会中都是各具代表性的,而且都有一个因为战争而成长升华的过程,极为悲壮而富有感染力,眼泪一次次忍不住流淌。
相对而言彼岸的人物牺牲更多让人感觉到的是悲惨与无奈,有些甚至是不必要的送死,有点刻意了。
除了蒋师长那段,其他基本没有踩到我的泪点过。
只可怜苏台英被虐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眼神都破碎了。。。
然而瑕不掩瑜,这部作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领我们去思考和感受那个时代平民的喜怒哀乐,了解了台湾在光复前后的心路历程,也对这个太平盛世愈发珍惜了。
死生之外无大事,确实是没有什么比家人团聚更重要更不可放弃的了。
以前看抗战剧,觉得奔赴战场是个特帅的活,而这部剧则让观众体会到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不管谁输谁赢,老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周渝民演技越来越好,这部剧提升好多……他就是一个在战火乱世里打滚的小知识分子,从年轻演到年迈,过渡圆融完整。
人物立体完整,衔接充分,他对角色的理解比很多演惯了戏的老演员还要强得多,如果说非要挑剔,就要说台词不够有起伏,一直是低气压的气声。
主题很好,切入点非常的新颖,不会再是那种共产党无敌的存在,兰博一条街的小学生日本兵。
日本兵在国产片中成了主角也算逆天了,创意和胆识是非常值得赞赏了,有求真精神,很感动,除了结尾有点凌乱,其他的都很不错,很入戏,但是有几个问题,周帅的声音感觉永远都是含在口里的感觉有点不舒服,你这样讲话除非和你睡在一起的应该没人听的到,结尾草率,死的太牵强,几个主角的死真是 俺不礼佛博 首先反派BOSS收到一个电报就当场和师长血拼,这聪明绝顶的脑子突然进水,强行互刚,完全没道理,共产党员还是牛逼,无敌的存在,他们是怎么从里面出来的,都有枪声了外面都没动静。
雪子的死,雪子也算成年人了,邀请去喝酒卖肉这事说是一起吃餐盘,崩及芭蕾,问问现在的小学生把。
大哥死了切喜了几次,心思缜密强夺人夫,机关也是算尽,最后忍辱负重,强行1换1也算功德圆满,按理说就收货战利品结束了把,早不自杀,强行结婚那天自杀,这哪是爱别人,强行给别人心里阴影嘛,费尽心思最后怎么会甘心自杀,蹦极芭蕾。
蒋文蒋母强行死,我是医生不杀人,最后逼急了还是杀人了,所以说主题都不要了,最后栾城一锅汤,没有参考价值了,本来挺伤心的,结尾强行边闹剧了。
一开始为了周渝民去看的片子,也诧异他会演这么一部风格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题材电视剧。
所谓的战争场面并不是主线,但是开头靠它赚足眼球不失为一步好棋。
这部片子的台版叫《回家》,英文名叫HOME,所以,我从一开始便知道真枪实弹的战争、不见硝烟的暗斗会一次次阻碍着主角回家,回家,才是贯穿始终的主旨。
当忘却了看帅哥的初衷,深入吸引后,才觉得不论是被批评的演员怎么台词说成这样还是转型不成功之类的吐槽,都无法磨灭这是部很有诚意的作品。
它叙事的视角至少我从来没见过,电视荧幕上只能看到共产党今天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明天成功解放了哪片区域,歌功颂德,神勇无比。
而这次,尽管不一定是史实,但是我看到了更多能够振动人心的东西。
哪个士兵会想要一直打仗,哪个在异国作战的士兵会不想回家,在大陆作战的日本兵如此,派驻到台湾的大陆士兵亦如此,《彼岸1945》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这些。
长这么大,被灌输那么多抗战知识,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被日本侵占了50年的台湾那段时间是什么样子的,从来不知道他们在被接受的过度时期又经历了些什么,风雨飘零,百废待兴。
我看过很沉重的历史剧,以及即使穿插轻松但是我还是看得不轻松的历史剧,但是《彼岸1945》却并不走老路子,家庭的琐碎事,邻里的互助情,小地方的洋洋热情,即使世道大乱仍然有条不紊地要生活要工作,这些看在眼里都让我动容。
传统母亲的教养,儒家正统的兄友弟恭,可能在另一半的人眼里这是自然而然的,我竟然觉得很久违。
时间一晃跨到了新世纪,乱世情更长,往事尤唏嘘,只盼此后无灾无难,平安顺遂,不论是海的这头,还是海的那头。
这部电视一定会勾起许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的感怀。
比如我,当然我没有经历。
其实提及的也无非是那些敏感字眼,那个听爸爸讲了许多次的故事,也从小见证爷爷是怎样煎熬着并深受其害。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发誓不加入XXX,在我甚至都无法完全明白那代表什么的时候。
那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爷爷发病,看他跪地痛苦到连自己也不认识的时候,对身处的这片土地深深的厌恶和疲惫几乎让我窒息。
那时我不到十岁。
只懂得用这样的稚言作为对至亲的疼惜和对尊严的捍卫。
那个年代,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太多的人因为那一场残酷的战事回不了家。
爷爷唯一的哥哥便是这样的。
终于在上个世纪某次大动荡后,因为立场不同,他二人从此陌路,隔海相望。
而这一别,竟是永远。
在爷爷发病的那些年,我一次次走进精神病院,眼见爷爷和那些我曾不懂事讥笑过的人别无他样时,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值得吗?
难道回家回到亲人身边不是最重要的吗?
妥协隐忍换来的除了至亲的离散更是遭遇多年的不公对待,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爸爸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
是时代。
时代。
所以伯爷选择留在那个孤独的小岛,所以爷爷选择将一封封跨海信件永远埋葬。
一直记得在爷爷去世前和他通过的最后一个电话,依然是满满的担忧和嘱咐:坚持把书法练下去,好好学习DXP理论和3个代表,满招损,谦受益。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
只是常常祝福着,爷爷你们见面了吧?
终于你们都可以一起回家。
仔仔电视剧里最喜欢的一部
一把鼻涕一把泪TQT (金钟你把🏆还给仔仔😭😭😭
已阅
没有想象的好,王学圻和张晨光是亮点,李志毅演的弟弟也很不错,有点意外,李李仁戏份太少了,有点可惜,张钧甯演得还行,可惜台词念太慢,我不适应,仔仔开头和结尾表现尚可,中间有很多集不知道为啥眉头总是皱着,整个表情看着有点不自然,说台词也过于低沉,跟其他演员不太搭,总体来说这剧比一般偶
题材太喜欢了❤必须推一推,虽然还是觉得ZYM说话会笑场。-----------之前大陆版看完一直想再看一遍台版,结果台版是边下着其实却没有勇气去看第二遍,虐不起了。
仔仔的又一转型力作,看着苏台英,想想曾经的花泽类,真的是感慨万千。仔仔真的在一步一个脚印经营他的演艺事业,也让所有人看到了他的成绩,向偶像学习。
张钧甯总是不能跟周渝民在一起是如何啊!!
不知道为什么会错过这样一部反战好剧,一口气看完简直久久无法平静,影片的切入点非常特别,周渝民的演技也实在太棒,光靠眼神就让看片的人深刻感受到了战火纷飞带给人类的巨大痛苦和不幸,和平万岁!
台巴子们总有本事把一部正常的电视剧搞出偶像剧的味儿,本来是想围观某仔转型,结果意外发现呆湾也是有美人的,张钧甯虽然长得不错绝佳,不过配搭就是我喜欢的款~
周渝民拍这种题材的电视剧居然不会给人别扭的感觉,反而挺不错的
感觉大陆板块和对岸板块是两个导演拍的,然后组合到一起。仔仔的演技真心没的说。两岸各个老戏骨也非常棒,各个演技在线。看完后,有一种 怅然若失的感觉,久久不能平复。。。。。。
浪费这个立意……湾湾的表演就算了,台词也算了,配音为啥也!!!!
想看周渝民,看了这部剧,周渝民整个演技不错,把苏医生的压抑诠释的很好,如果没有王学圻周渝民可以说最精彩,可惜老戏骨太厉害,铁骨铮铮的军人,慈祥睿智的父亲,演绎的太好。太棒的一部剧。
脑残粉。
前面剧情很无聊,周渝民很帅,后面节奏慢慢紧凑起来。换个角度去看历史感觉还是不错的,不再反复咀嚼胜利的果实,而是从主人公的角度表现战争的残酷,分离的无奈。所以,到底哪一天,回来?
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淹没在茫茫大海中
心疼张钧甯
不!虐!我!周!仔!會!死!嗎!
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面前永远那么脆弱不堪……天煞孤星苏台英整部剧里笑的次数两只手就能数过来,而且刚刚开心一下就又马上节外生枝,简直不能更惨。一开始仔仔的低音声道和战场的枪林弹雨交替出现,让我频频以外是我家音箱坏掉了哈哈
太啰嗦,节奏太慢,水份太多,跳到了后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