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一直是港片类型很好的原材料,前些年的《寒战》系列,主要叙事战场也放在了廉政公署。
而反贪,缉毒,破案这些类型,也是港片最拿手也是吸引我们的地方。
《廉政风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全阵容的影帝影后作为主演,张家辉,刘青云,林嘉欣,袁咏仪,这些都是香港的老戏骨。
讲述了廉政公署正在追查一宗走私大案,这庄大案的唯一一位证人,是张家辉饰演的举报者许植尧,他曾经在涉案的金融公司做会计。
1.zangdejiang2002-2007年广东省委一把手。
2.张家辉问他病友滑板还行么?
被捐款的医院护士长说叶病友来复诊了而且没几天活了。
叶病友的个子和张家辉一般高。
张家辉将滑雪服卖了两套一样的。
所以最后在滑雪场被华南烟草总公司太子爷手下干掉的是叶病友。
3.张家辉告诉好兄弟感觉公司有问题,利用刘青云对胜利感觉的贪念——这点从刘青云大三时勾引日后同事胖子文当时的大学女友可以看出来刘青云是个喜欢挑战高难度不走寻常路的人——诱导刘青云安排自己做卧底,在庭审前告诉刘青云另一家公司也有问题,他算到刘青云会打草惊蛇,问题公司会转移资金,此时张家辉利用对方转移资金时资金在金融市场时将资金购成比特币,张家辉在开庭前给刘青云的U盘是特殊的——有个镜头是刘青云第一次将U盘插上ICAC办公电脑时U盘尾部闪烁红光。
完成上述后张家辉貌似无意的告知林嘉欣自己是卧底,因为张家辉知道自己是刘青云非法安排的卧底,根据“毒树之果”理论可知张家辉取得证据在诉讼审理的过程中将不能被采纳——即使该证据足以扭转裁判结果亦然,张家辉就是利用刘青云借ICAC之手打草惊蛇完成自己“侠盗罗宾汉”之举。
4.林嘉欣不是胖子文在大学时的女友,因为她不知道刘青云和张家辉大学同校。
5.当嫩嫩的大三学生刘青云和张家辉出现图书馆时真是时光倒流三十年。
6.行贿只为获得海关的巡查时间安排表,海关受贿比《反贪风暴1》强——起码不用高尔夫球袋装现金那么low了——直接海外开个上市公司或是收比特币,再低端点估计是指定买哪支股票或基金吧。
7.港版结局希望能编的合理些,大陆版结局为了过审刻意安排黑吃黑的“坏人”“难逃天地人寰”和《无双》结局一样的调调——那么牛掰的“反派”就草草结局很虎头蛇尾。
8.“大老虎”如果是香港官员该片可能会和《寒战》一样有续集,“大老虎”如果不是香港官员该片结局可能就这样了,因为该片大陆票房肯定不好——初一上午我这边一人包场而隔壁同时段《疯狂的外星人》满座,而且口碑不会像去年的《红海行动》那样逆转。
9.林嘉欣去悉尼就是为了听张家辉说自己女儿死了老婆走了的假话然后醒悟自己的婚姻问题吗?
结局张家辉说给女儿挠痒五分钟让人觉得她女儿绝不像他和林嘉欣说的那样遗传了他的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如果张家辉不怕林嘉欣这样告诉刘青云——他看到林嘉欣手机锁屏用的是林嘉欣和刘青云合照——说明张家辉估计以前也是这样忽悠刘青云的,布局时间真长。
几个闪回有效穿插,能够服务于角色。
还间接反映了现代监控设施的无孔不入。
整部影片带着一股黑色电影的调子和疲态。
前2/3一直都四平八稳,结果最后烂尾了,强行把几个主要人物拧成童年小伙伴,几个死法太007了。
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
这样的结尾,真是雷到让人瞎了眼。
看完这部电影后会觉得特别失望。
影片中没有太多一般悬疑电影该有的各种推理悬疑元素。
剧情也是毫无逻辑,有关真正的幕后主使的情节只在最后一笔带过,甚至真面目都没几个镜头。
查案的过程以及警匪对抗的大场面有着香港犯罪片一贯的套路,一点没有新颖之处。
剧情反转得也非常突兀,一点没有铺垫。
影片越往后叙事节奏越快。
张家辉和刘青云两位影帝在片中都有着不少精彩的表演,他俩全程都演技在线,但终究招架不住槽点颇多的剧情。
反贪风暴的热映让人想起了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廉政风云,由方中信、刘青云、林嘉欣三大实力派领衔的廉政公署阵容并不算差,口碑扑街或许是人们太过于关注反贪和案件,而忽略了电影的真正主角张家辉。
直到观影结束,整部电影不过是张家辉精心谋划的一个局,为了完成幼时的心愿。
所以故事的起点不是案件而是福利院,廉政公署反贪只是借势而已,想表达的内容太多,没能呈现1+1>2的效果。
但电影前半小时已经叙述铺垫得很好了,开局三连问足够引爆吸睛。
张家辉作为年入千万的会计师,举报烟草走私和海关受贿的目的是什么?
绝对不会是因为正义感爆棚才有此举。
他作为即将出庭的重要证人,在明知身份会曝光的情况下,选择变卦拒绝出庭尚能理解,逃到澳洲的意义是什么?
廉政公署发现有两个人一直在跟踪张家辉,是威胁还是保护?
让剧情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问题牵涉越来越多,从刘青云不得不伪造证据试探,到袁咏仪反水转为污点证人,其实调查进展很有限。
随后张家辉遭绑架、廉政公署人员被炸伤、证人被炸死、律师被杀死,剧情发展与矛盾冲突不断加码,反观案件进展依旧原地踏步。
说明廉政公署的作用已经结束,该轮到情感推动反转,张家辉算无遗策定输赢了。
张家辉一系列的小动作都是黑吃黑的预示,对于心脏病随时会死的人来说,贪犯罪集团巨额财富又不能自救,动机令人好奇。
这就要再说回福利院,他和刘青云等小孩各有疾病互为朋友,他们曾有一个梦想,就是为福利院捐钱当院长。
或许大家成年后早已忘记了这个玩笑,可张家辉却在努力实现它,这个不忘初心的举动值得加鸡腿。
搞这么大阵仗总是要死人的,福利院的张松枝本就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帮张家辉替死不意外,骗过了刘青云才是怪。
原来故事最大的破绽不是杀人灭口,而是人心与健忘。
如果刘青云早一点想起张松枝这个幼时朋友,即便不能阻止张家辉,也能猜测到他的意图。
刘青云丢了工作好歹也挽回了爱情,这波不亏,但张家辉好不容易逃过了大老板追杀,却被自己闺女误杀,这设计可是真欠揍。
如果是为了表达任何人都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那其实大可不必上纲上线,难以接受的结局还不如没有呢。
据悉廉政风云计划还有两部,张家辉之后下一个与刘青云过招的会是谁,还是蛮令人期待的。
《廉政风云》放在一众贺岁喜剧之间,显得别具一格,它将故事的设定聚焦在热门话题反腐之上,而底子则仍是我们熟悉的港片风味。
作为反贪题材的悬疑片,它竟然选择了一种暗流涌动的慢热风格来讲故事。
从导演到演员都很沉得住气,铺了很大的场子,处理地扎实、稳当。
虽然在剧作的结构、节奏上,电影的确存在些许问题,倒也不至于获得如今这么多的差评。
电影讲述的,是廉政公署一宗经历多年调查的严重非法内销行贿案件,所引发的烟雾谜团。
这起案件因被告陈超群弃保潜逃,唯一重要证人兼举报者许植尧(张家辉)缺席出庭,导致法庭勒令延审一周。
为了7天后案件顺利重审,ICAC展开全面行动。
负责此案的队长陈敬慈(刘青云)和负责寻找证人的江雪儿(林嘉欣)原是廉政公署一对恩爱夫妻,如今已分居,为了案件不得不联手合作。
在抓捕陈超群和寻找许植尧的过程中,一个谜团的解开成为了另一个谜团的开启。
“麦庄”组合其实并没有玩砸。
和去年庄文强的《无双》一样,麦兆辉的这部作品无法被剧透,但不剧透又无法写评论,所以还是希望: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刷评论。
从结局开始往前推,会发现这个结局的几重反转在前面的铺陈绵密。
很多观众估计不会想到,操控棋盘并不断逢场作戏的幕后大BOSS是许植尧。
而当第二个反转还没回气,他居然折在了自己女儿手里。
但实际上,这样的结局并不是真正的结局。
反转的暗线里有三个点,而这些估计会被拿来做下一部的引线:一是叶永强的“替杀羊”行为(涉及儿时的住院病房四人组);二是许植尧的生死问题(他可没有那么容易就死);三是廉政公署的上司拿走的U盘。
其实从前面很多细节就能看出来,“麦庄”这次的廉政风云三部曲,下了很大的一盘棋。
一开始,许植尧看似简单的举报,背后的目的并不是出于所谓良心发现,而是因为陈敬慈和许植尧从小就相识。
许植尧本想考入廉政公署,最后却做了会计。
他向陈敬慈透露,自己发现公司的账目不对劲,老板将没交税的出口烟在香港进行返销,背后就是贿赂海关和涉嫌洗黑钱。
陈敬慈听后决定让他深入其中做卧底。
许植尧确实成了陈敬慈的卧底,利用工作之便,一直在调查、分析账目,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
但这样做涉嫌了司法公正,并不是明面上能被接受的做法,所以最终陈敬慈也被查,被迫辞职。
也就是在辞职之时,陈敬慈才意识到许植尧这个庞大布局背后的线索和其中真相:许植尧最大的梦想是考进廉政公署,无奈先天心脏有问题,最后做了会计,而自己则意外考进廉署,许对此始终耿耿于怀。
发现公司账目有问题后,许植尧就策划了一出细密的自导自演戏码。
他逐渐将自己当成“廉政公署”,并利用好友,使其控告“大老虎”下线,在这过程里一步步将二十多亿财产转移。
换言之,就是一方面,通过陈敬慈装作卧底;另一边,又将自己演成一个受到生命威胁的软弱之人。
最终,他既因卧底取证无效而逃脱廉政公署的追查,又骗来了儿时的住院病房四人组、如今已病入膏肓的另一个“发小”叶永强,穿着同样的滑雪服混淆视听,被杀手错杀,成了“替杀羊”。
为了实现儿时和陈敬慈的承诺,许植尧从卷走的27亿美金巨款里,拿出了几个亿,以陈敬慈的名义捐献医院。
“麦庄”的电影常常如此,如同《无间道》、《窃听风云》或去年的《无双》相似的,最终的幕后玩家总是要深挖才会找到,往往前面都是草蛇灰线,有无数个“苍蝇”来不断地扰乱视听,而背后之人也常常都会演一些“自导自演”的戏码。
《廉政风云》里的这件行贿、逃税、洗钱案件,算是一应俱全。
从这个结局回溯,会发现《廉政风云》从头到尾都暗流涌动,这不仅是它的叙事风格,同时也给这个故事增添了吸引力。
就像《无双》里的郭富城把自己演成一个了一个善良、憨傻的普通人,神情语态皆未失分毫,从头可怜到尾;但实际上,成不了艺术家的李问,才是幕后的真正BOSS,成了复制假钞的高手。
在《廉政风云》中,张家辉饰演的没考进廉政公署的许植尧,也一直埋藏自己的真心实意,直到最后放大招把整个廉政公署都算计了一轮——策划缜密的计划将众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轻松制造了假死。
此外,林嘉欣、刘青云、张家辉三人的演技也都恰如其分,显得十分贴合人物。
值得一提的,便是许久未见的林嘉欣饰演的独立女性江雪儿,她像是这部戏的“润滑剂”,让电影的气质在两个男主之间获得了平衡。
江雪儿虽然是陈敬慈的妻子,但在戏中基本都是和许植尧在一起。
有个细节是,当她想要劝说许植尧回港的时候,也常常会顺便抱怨自己的老公不够爱自己。
许植尧本来并不知道江的丈夫是谁,但当他发现手机屏保上陈、江二人的合照时,便嘴角一笑,心生说谎一计。
许植尧故意骗江雪儿,自己女儿遗传了他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夭折,老婆因此与自己离婚。
趁机博取她的同情,还向她透露自己是陈敬慈的卧底,从而引发江雪儿向上司汇报这一违规操作,从而将自己的身份彻底洗白。
第一部“烟幕”,目前只是作为一个“烟幕初起”的开头。
希望之后的第二部《黑幕》和第三部《内幕》中,会呈现出比这部更为复杂的案件。
因为时间关系,电影开始自发强行结尾。
整个事件的策划人渣渣辉给自己找了死亡替身,又故意引导廉政公署认为妻女也不在人世,一家人隐身于早年购置的房产开始换身份的新生活。
谁知道假话成真,他因为意外真的死掉了。
这样的结局是在说明惩恶扬善?
还是暗讽想得多的人也并没有什么好活?
渣渣辉作为全片戏眼,他应该是这样的心理动态才可以撑起全片:作为高等会计师,一直记得小时候给自己治病的医院,想要做慈善。
但在百科全书派霍尔巴赫男爵提出的人类会“自我保存”的本性作祟之下,他不想花自己一年百万千万薪水,这些钱是要留给自己的小家的。
他希望化身为罗宾汉,来一手移花接木、乾坤大挪移,以他人之财解澳洲某医院之渴,得以还了自己从小就要报答医院的心思。
同时,学生时代想要考香港廉政公署,未果,但正义感还在,烧杀掠抢的事情自己不愿意做,正好对准那些不要脸的财阀,让他们剥削工人阶级,让他们恬不知耻地贿赂,我就罗宾汉在他们身上!
取之于奸人,用之于良民。
但即便专业素质极其过硬,做账能力属于顶级水平,从财阀兜里掏出几十亿也不是闹着玩的,怎么能拔刀不见血?
既花了别人的钱又还了自己的愿?
设个局吧。
这么复杂的人物心理,哪个电影能拍出来?
也没人愿意拍这样一个损人利己、投机取巧、藏污纳垢、做派不干净不道义、不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人。
这样的人不值得被弘扬,不值得拍电影立传。
《廉政风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双男主弱化了渣渣辉的个人心理独大,让整部电影的节奏、脉络极其混乱,每个人物都是如此单薄,他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走着他人无法看懂的行动轨迹。
因为没有了武装力量,生死存亡的窒息感只好通过悬疑来营造,但导演仅仅能凭借着单一的镜头语言给出,是完全脱离于剧情的,确实过于肤浅。
几个最说不通的问题:1.渣渣辉经济犯罪把一部分钱捐给了医院,大部分钱留给自己,所以还是人之恶多过人之善,他的目的还是为自己敛财,实现终身财富自由。
这样就凸显捐款只是次要,是烟雾弹,那拍他学生时去考廉政公署形成的正义感是为了点什么呢?
2.主次实在太模糊,渣渣辉兜了这么一大圈,到底为了什么?
捐款?
还愿?
实现世外桃源?
导演心中一模糊,电影根本没法看。
3.刘青云并没有第一时间认出那两位陪衬的儿时医院朋友,他们在整个事件中是干嘛的?
其中一位还替渣渣辉就义,为什么?
渣渣辉穿着滑雪服上山时,刘青云还在电话里喊,“那个谁生病了就要死了,你知道不知道呀!
”不出2分钟,那个谁就自愿为渣渣辉死去了,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现在来看,他们出现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林嘉欣在澳大利亚的部分行动有了一些悬疑感,和剧情无关。
就为了捐款了事?
无病呻吟。
4.刘青云和渣渣辉的关系不错,林嘉欣作为刘青云的太太,渣渣辉完全没见过,也可以说得通,但是他知道两人关系之后,和不知道有什么变化吗?
有什么信息是必须通过刘青云太太才能传递的吗?
没有。
电影想要体现的应该是渣渣辉故意说漏刘青云让自己做卧底,林嘉欣知道这是破坏规矩,上报上级,于是渣渣辉光明正大地不用再回港出庭,案子不了了之。
但渣渣辉是怎么知道刘青云并没有报备自己的间谍身份从而犯错的呢?
这种我拍10%,剩下90%由观众自己去想象发挥,实在让人诟病。
5.上级说了,案子还有几天时间,我们尽好本分就可以了,不要太努力,他也没有挣扎就辞职了,让廉政公署的形象怎么高大起来呢?
这不就是一般事业单位的肌无力状态的再现吗?
方中信作为疑似“大老虎”的虎爪,若隐若现,半推半就,有什么演技都让人觉得腻腻歪歪。
6.让袁咏仪都很害怕的“大老虎”只是财阀大太子?
导演、编剧是不是对“大老虎”有什么误解呀?
问题越想越多,一切都过于牵强。
剧透大全 本文不是影评,而是故事复盘,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千万不要再读了,涉及到全部剧透。
大年初一先选了《廉政风云》,也不是专门冲着这部电影来的,想着避开高峰。
反正除了《新喜剧之王》是俺提前预购票之外,其余新片都要看滴,只能买现成的票。
总觉得这部港片在春节档里是“最不应景”的一部,其他几款大家一窝蜂上去,早就没有好位置了,隐约感觉这片票相对比较富余。
想的挺好,结果买票时才发现我太天真了,春节档几家都不是省油灯,这片也是爆满,结果还是买到了最边儿上的位置。。。
看完这片,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肯定有朋友会说是《无间道》或者《窃听风云》,毕竟本片的导演是《无间道》的导演之一麦兆辉(另一位是刘伟强),而且也是导演旧作“风云”系列类型相仿,都是涉及到金融案件,但并不是这样。
《廉政风云》真正让我想到的是《寒战》,确切的说,本片跟《寒战》的路数是完全相反的。
看过《寒战》系列的朋友,仔细梳理一下故事,就会发现电影的故事是非常简单的,但该片编导却“擅长”添油加醋造气氛,在其中融入了政*治角力,增添了好几方势力,熙熙攘攘的角色众多,大量增强戏剧冲突,看上去很唬人。
其实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主线故事其实简单的要死,丢个冲锋车演了两集,最后揭秘则是有内鬼把卫星关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但就因为表面文章做得足,造成挺刺激的观感,故事完全不用动脑子,就看故事节奏和情节张力就好了。
所以我就挺佩服这片的俩导演梁乐民和陆剑青,他们这种“春秋笔法”的拍摄方式确实很有一套。
而《廉政风云》正好相反,这是一部需要琢磨的电影。
看上去很简单的故事,就是一个证人出庭作证的起因,主角顺藤摸瓜追查线索,涉及到的角色不算多,实际上故事内部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再加上电影节奏很快,我看完片要消化好半天。
其实,这部电影表面所呈现的内容,相对偏于“爆米花”feel,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通顺,观众理解无碍,但有些一些深度信息并没有表现的很明显,会造成观感上的缺失。
该片明面上讲出来的内容只占整个故事的70%,而剩下30%则是暗藏在情节中,需要琢磨才能出来。
并不是导演不会拍,因为该片表现的就是:明明可以拍得很复杂很曲折,但故意往简单的方向拍。
可能考虑到春节档的商业因素,观众快餐时代下都不爱动脑子,或者也可能涉及到了删改(除了那个“开放式”的结局一看就是和谐过的),这些咱就不知道了。
只知道该片其实是“市场限定款”,可能是牺牲了部分深度,但没有过于肤浅也没有太繁琐,在快餐时代下委曲求全。
所以,俺这里要顺一下故事,以便观众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由于涉及到角色名称,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里一律用演员名字来代替。
PS,麦兆辉真是一位被低估的导演,片中那几处镜头语言和剧情张力那真是太赞了,尤其是“恐怖片那段”
开场设定廉政公署一宗经历多年调查的严重非法内销行贿案件即将开庭审判,但开庭之前,第一被告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弃保潜逃。
看见被告跑了,本案的唯一的重要证人兼举报者、理达的前任财务总监张家辉也吓得不敢出庭作证了,还一口气跑到了澳洲。
根据香港本土的法规,法庭勒令延审一星期。
【相关角色】★廉政公署:调查调查处主任刘青云负责该案件,她的妻子是谈判专家林嘉欣,夫妻俩正在离婚的边缘,二位的上司是方中信。
★被调查者:跑路的那位是理达贸易集团负责人林威,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以及隐藏在贸易集团背后的大老虎。
★证人:张家辉的设定跟《肖申克救赎》里的提姆罗宾斯差不多,负责帮助公司洗钱做账,因为“良心不安”所以决定举报。
【主要动机】由于牵扯到背后庞大的财团势力,刘青云打算让张家辉作证,把幕后势力一锅端。
但张家辉担心的是,目前掌握的资料也就能把林威的贸易公司扳倒而已,背后势力大老虎,找不到证据是拿他们无可奈何,反而会惹祸上身,不太敢作证。
二位因为这个撕逼,且从开场两位的对话的语气中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调查主任和证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可能相互认识。
张家辉跑路之前,给刘青云留了一个U盘,里面帮理达贸易公司洗钱的年代公司的资料,意思就是“只能帮到你这儿了,兄弟我先撤了,不要来找我”
【目的】廉政公署要在七天之内完成两件事,其一就是把张家辉给找回来,其二就是接着找蛛丝马迹,看是否能在林威不出庭的情况下把他定罪。
否则七天之后,案件就会被撤销。
故事经过廉政公署成立专案组,结果夫妻俩成了同事,主任刘青云在香港继续寻找证据,谈判专家林嘉欣飞往澳洲,游说张家辉回来作证,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廉政公署线】刘青云先用张家辉留下的U盘,冻结了洗钱公司的账户,也发现了洗钱公司与海关受贿嫌疑人袁咏仪之间的关系。
为了给林威定罪,刘青云说服袁咏仪转做污点证人,明白了受贿的方式(股票套现,提前告诉她要在什么时间段具体买哪支股,那5%是变相受贿),以及林威的公司做走私烟的暴利贸易。
结果查出两个疑点:★其一就是这些暴利的走私贸易,在冻结洗钱公司之前,已经被转移走了,钱都去了哪儿?
★其二就是洗钱公司账目有问题,其中有6000美元被转移到了电脑中。
经过下属提醒,刘青云知道了这个数字应该是一个比特币的价格,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比特币的去处,竟然在廉政公署的某台电脑上。
【谈判专家线】林嘉欣飞往澳洲,与香港同事里应外合,发现张家辉身边总是跟着两个人——叶永强、杜志明,察觉被张家辉应该被人监视了。
索性留在澳洲,一边游说一边保护对方。
期间林嘉欣知道了张家辉的身世(自己先天心脏病,女儿夭折,老婆跑路),也暗中发现张家辉要搞事情,因为他一直关注着洗钱公司的资金流向,经过追问知道了张家辉利用工作便利,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的经过。
结果有一天,张家辉险些被杀手搞死,他突然明白了幕后大老虎要灭他口,所以决定回到香港作证,并寻求保护。
风云突变林嘉欣在了解张家辉收集证据的过往中,偶然发现他跟自己老公刘青云有联系,原来刘青云和张家辉早就相识,张家辉是刘青云安插在公司的卧底!
在香港这种行为属于钓鱼执法,违规操作,张家辉是无法当证人的(未经正式申报的卧底取证无效)。
让林嘉欣气愤的是,老公竟然瞒着自己,夫妻进一步猜忌,林嘉欣随即向方中信揭发老公违规。
此举让张家辉无法回港作证了,林嘉欣也撤销了对张家辉的保护,刘青云也几乎丢掉饭碗。
随后,林威的律师、妻子儿女都遭遇不测,张家辉的合伙人也被杀,没有了保护的张家辉,在一次滑雪中也出了意外,幕后大老虎开始全面灭口了。
而当刘青云辞职之际,消失已久的林威突然出现,自首并寻求保护,而刘青云也收到一条信息:“我履行了承诺(I made my promise)”。
案件复盘刘青云、张家辉、叶永强、杜志明四个人是发小,都在一家医院里认识,小时候他们发誓,将来要给这家医院捐钱,成为院长(为了开除让他们罚站的护士长)。
张家辉年少时最大的梦想是考进廉政公署。
大学时,张家辉要报考廉政公署,并忽悠刘青云也一块考。
结果造化弄人,张家辉没考上(先天心脏病),刘青云反倒考上了。
心灰意冷的张家辉考了会计师,但他并不甘心,一个惊天计划运筹帷幄之中:首先,他借着刘青云的关系,在廉政公署当卧底,搜集相关行贿受贿的证据。
其次,他利用工作便利,瞒着公司的人捣腾账目,熟络洗钱公司的每一笔账务流通。
张家辉给刘青云U盘、曝光洗钱公司之前,他已经把钱全部提走,并主动曝光了“鸡蛋理论”“我偷了一个鸡蛋,只有放在鸡蛋最多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等到没人注意的时候再把它拿走,而很多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那就是金融市场!
你(刘青云)只要监视这些资金到期就被谁拿走,那么这个人就是幕后大老虎。
“张家辉知道刘青云查不到谁拿走了钱的,因为他把钱变成了很难追踪的比特币。
这时候,张家辉真的成了《肖申克救赎》里那个“杀妻的银行家”,成功瞒天过海。
但这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张家辉找到另外两个发小叶永强、杜志明,拉他们入伙,原来这俩人并不是监视张家辉,而是保护张家辉。
他利用刘青云和林嘉欣的不睦的夫妻关系,编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引发林嘉欣同情,并故意透漏出自己是刘青云卧底的事实,导致自己无法回港作证。
随后,张家辉利用身患绝症的叶永强,骗他一起滑雪,为后者定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滑雪装备,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
这个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编导似乎没打算把张家辉塑造成十恶不赦之人。
“让叶永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是事实,但或许也是身患绝症的叶永强是自愿的,是跟张家辉做了交易。
因为之前有情节展示他们之间产生过争执,张家辉有点不太愿意的感觉。
后来上雪山时候,二位似乎还在商量,叶永强还在让张家辉放心。
至此,张家辉不但不用回港,也成功躲避了大老虎的追杀,彻底逍遥。
计划最后一步。
他履行了小时候的诺言,给那家医院捐款。
而且自己利用了刘青云,为了报答,还利用U盘给刘青云留下一笔钱:还记得在廉政公署电脑里的6000美元(1比特币)吗?
就在U盘里面,买时6000美金约等于一个比特币,而后来已涨到2万多美金。
而且U盘里的比特币是一个复制程序,点击一下复制了很多,吓得青云哥把U盘拔掉了
开放性结局张家辉跟女儿嬉闹时,被女儿推进了泳池,貌似心脏病发作,生死暂时不明(一看就为了审查)U盘被上司方中信拿走了,刘青云后来才知道那个复制的“病毒“,是比特币,他该如何是好?
方中信能否发现里面的猫腻?
这么看,《廉政风云》的故事,还是不错的。
特别提示最后需要强调一点,这种故事复盘类文章不是影评,但也不是指导性文章。
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看了文章就不用看电影,而是大家看完电影之后,感兴趣的话,您可以选择性的看看文章,可能会帮助诸位更能理解整个故事,以及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跟一些“5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的UP主是不一样的。
更何况,文字和影像是不同的载体,我上述的内容只是复盘了主线故事,其余元素都没有涉及。
包括刘青云和林嘉欣的感情戏,“年轻时期”的张家辉和刘青云的造型,张家辉的内心揣摩等等,上述都是我一家之言,欢迎不同观点。
我不想因为一篇文章让大家产生误解,也不想损害一部作品,只是挖掘一下电影的潜力,而且前提是“有潜力可挖”。
我觉得该片值得挖潜,才写本文的,假如是烂片的话我根本不会碰。
喜欢港片 这部一般 看了几篇影评 基本的细节也都留意到了 只是把钱捐给医院 让我理解不了 看到jack hui活着不意外 总体感觉很平 没有太多的惊喜或者wow的元素 喜欢张家辉 袁咏仪演技在线 林嘉欣让人惊喜 影片里年轻的张和刘让我震惊😢 不知道后来的U盘咋样了 刘有没有丢掉工作 总感觉文仔应该还有更精彩的戏份 有点遗憾
讲述的是一桩香港廉政公署调查的私烟走私案。
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背景,权力争斗,心机深沉的故事。
电影中,香港廉政公署的总调查主任陈敬慈一直在跟踪办理这个案件,涉及香港政府高层和内地高层。
他所面对的,是如何在复杂的关系网中寻找真相,捍卫公正的挑战。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对于权力和公正的深刻探讨。
电影中,陈敬慈作为一个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坚守公正,坚守法律,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他也从未放弃。
而许植尧,他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权力背后的阴暗面。
他的阴谋,他的欺骗,都让我深感震惊。
精致烂。
大年初一和家人一起看的粤语版,感觉还行。 2019.02.05 广州市二宫
在看过了几部闹闹哄哄张牙舞爪的贺岁档之后,再看这部真觉得是三伏天喝了冰可乐一样清爽,香港演员沉稳不浮夸的表演实在让人舒服。但还是感觉有些烂尾了,或者说画蛇添足,这样的电影最害怕的就是无节制的反转。
求许植尧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开局设置了这么多问题,结果最后草草了事,典型的虎头蛇尾。
结尾的坑爹有点意思,然和全片气质不符,如果是个黑色片才可以这样玩,不然一直绷着的劲就谢了。片中的年轻磨皮一段是用的snapchat吧,估计以后很多电影都会这样玩一玩
真的没有什么亮点,最后更是狗血,矛盾和冲突处理的不好,港片是越来越不好看了
不想被剧透,于是买了初一第一场,emmm大老虎……有点儿戏啊?请看了粤语版的同学告诉我,这结尾是特供吗?大学时期的特效化妆还挺好玩的啊。文仔好萌~(豆瓣真的不考虑增加半星吗)
反派怎么查都查不出来,怎么杀都杀不死,所有人都拿Ta没办法,结果被熊孩子弄死了。什么廉政公署、海关指挥官、会计师、双面间谍、烟草公司太子、大老虎通通弱爆了,熊孩子才是大BOSS,熊孩子真是太可怕了。表面上是“反腐片”,其实是“反熊孩子片”,号召人们打倒熊孩子,在春节档上映很应景。
后面反转太大,其余非常不错。尤其选角很好
我是来看刘青云的,麦兆辉没让人失望
贱人自有天收是没错,但是编剧你们有计算过张家辉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吗?此外,像方中信这样的极品男星一直都上不了一线我也是非常不解的。
阵容得我心但剧情毫无波澜的主旋律大片,还行的。
还可以嘛
很真实啊,整个过程细节都蛮真实
后半段崩了……
确实很大篇幅都还没讲到戏肉,信息含量不高。最后结尾这样处理大老虎也过于仓促吧。假如没有续集,jacky就这样被女儿推死了。有续集的话就不一定。希望有续集吧。年轻版很有趣啊,家辉年轻版做的比青云自然真实一点。
“piece of shit”女主用来形容老公的话,可以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尬得不行的硬桥剧情,慢得不行的剧情节奏,还有重返二十岁的shit妆容,真的是让人昏昏欲睡还想骂它浪费时间。前面烘托得大老虎仿佛某个政界大佬,最后不过是被自己会计坑的烟草太子爷,林嘉欣被车撞没死,撞她的人死了…这都是些什么鬼!硬反转你以为惊喜观众?不会,没有好的理由就是一场闹剧。
稀烂,林嘉欣的角色来侮辱智商的吧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 观众们的大脑跳跃到极度兴奋的状态 因为结局的耐人寻味 所以大家拼命回忆影片中的剧情和线索 企图梳理出整个故事的脉络 不得不说 选择看《廉政风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导演在讲述故事时一层又一层地铺下陷阱 直到最后一刻才揭开案件的神秘面纱 让人恍然大悟 不由地拍案叫绝 值得一看
犯罪片强行穿插感情戏好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