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引发青春回想 徐璐“组团”忽悠蒋劲夫青春是一场狂欢,青春是最美好的纪念,电视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的主演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青春不要留白。
徐璐饰演的女汉子罗曼,为了保住父亲在学校里的工作,执着建立起了一支校园乐队,但组团的过程却是相当曲折。
从无人问津到好哥们的鼎力相助,从一人独挑大梁到乐队初具规模,从水平参差不齐到众人齐心协力。
虽然罗曼使用了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才成功忽悠蒋劲夫饰演的学生会主席李修齐加入乐队,但其中的坚持与努力也引发了众多网友关于学生时代的青春回想。
有网友表示“《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让我想到了曾经的社团活动、那些在食堂打饭的场景以及在学校图书馆占座的囧事,有一种往事历历在目的感觉。
”
自从14年以来每年必刷2回以上,有时候最喜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个,而是它有一些地方碰巧触及到了你心里,那么它就是特别的。
影视剧中的角色往往千人见千面。
我要聊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我念念不忘的舒晴。
作为本剧中唯一一个仿佛开了金手指的女性角色,编剧对她的偏爱可见一斑。
而她的争议也是最大的,“没表情、死鱼脸、见她就快进”是出现最多的弹幕。
我一直认为青春剧只要选对了演员就算成功一半,这部剧做到了,在舒晴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私心认为),于文文成功展现了这个角色的矛盾与魅力,这得益于她伯克利电吉他专业的背景和本人的外形气质,而这一点贯穿全剧始终。
对我来说,她的魅力散发始于圣托里尼小酒馆里弹唱的那首《I'll always be the same for you》,这首改编自经典老歌的舒缓情歌无比安宁,舒晴骨子里的浪漫自由随着旋律流淌出来,流进了有同样气质的灵魂,张灏的一见钟情显得那样顺理成章,他本就是因为父母的爱情才来到这里。
所以他最终打破了舒晴心里的薄冰,两人相识。
氛围很好
这是他妈妈生前最爱的歌很巧的是舒晴的两段感情都始于一见钟情,是的,两个男生都因为音乐对她一见倾心。
汤柏文虽然是家里安排的未婚夫,但是认识她却更早,医院的爱心演奏会上多看的那一眼,就对她念念不忘,得知她是联姻对象更是暗自窃喜。
真·天鹅
爸你干嘛,人家不想相亲啦
真香!
(所以说金手指,本穷人实在离富人的生活太远了,无法想象)这两次初见的音乐设计我理解为是安排的伏笔,张灏被弹吉他的舒晴吸引,汤柏文第一眼见到的是正在演奏大提琴的那个宛如白天鹅的女孩。
舒晴按照父母的意思学习大提琴,其实心中更青睐演奏吉他,常常偷跑出去和朋友一起练习,这也暗示了舒晴最终的选择是靠近家庭的。
在开拍之前就很关注的电视剧终于在今夏播出,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是期待演员大于剧情的。
随着剧集增多至完结,已经全然被剧情吸引无法自拔。
在狗血漫天撒没有婆媳没有家庭矛盾冲突就引不起爆点的电视剧观剧时代,能出现这样的一部清新校园剧集也让很多学生有了对国产剧的盼头。
韩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画面唯美,日剧是因为细腻,美剧是因为剧情幽默台词不受约束,国产剧,大概更多的是婆媳关系之类才会火爆一时。
好剧不怕人踩,就像你挖到一块玉拿去卖,识货的自然会高价买走,不识货的只是从表面断定价值。
评价亦如此,有些人不喜欢演员,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抨击剧情降低评分,于演员来说没什么,于导演来说更没什么。
因为好马,从来不缺伯乐。
剧情贴合生活,观剧观影有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些华丽的道具服装冲击视觉,不需要狗血烂俗的台词和剧情毁三观,生活中有几个人会像电视里小说里那样要死要活,更多的无非就是小俏皮和平平淡淡。
青春没有那么多伤感不美好,小说里把它太过于风格化,一种悲剧,一种喜剧,从头到尾悲,从头到尾喜,其实真正的青春就像剧集里演的那样,平淡真实,考试前匆忙打小抄,偷偷在宿舍楼下接吻,暗恋一个男孩儿就想方设法想着更多的方式接近他,和他在一起,喜欢或热烈疯狂亦或平静如水。
张灏诠释了什么叫一见钟情,他的美国精神促使他从美国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找寻心爱的女孩儿,计划赶不上变化,喜欢也不由人控制,有些人说张灏花心,可是伸手紧抓过去就没办法拥抱未来。
陪伴会变成喜欢,就像李修齐对罗曼。
习惯也会变成喜欢,就像罗曼对张灏。
有人说忘记一段感情的最快方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马俊才和文婷婷是最好的认证。
相守相知,罗曼喜欢张灏的小心翼翼,李修齐对罗曼的百般照料,张灏对舒晴的割舍不下和对罗曼的逐渐情深,这是在生活中都找得到影子的剧情。
想起了一首歌,念白说“在青春的回忆里,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张了了。
”在青春的回忆里,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让你放不下的男孩儿或者女孩儿,你喜欢她的方式或平淡或热烈,TA都是你心里不可磨灭的存在。
或许两部戏两段人生不一样,张灏最终找到了罗曼,而白亮却只能去参加张了了和雷雨的婚礼,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路也不同。
青春如火如歌,无论未来如何都应该活在当下,才可不负今朝。
以前看青春偶像剧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随着情节的推移总惯性的将男女猪脚们配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完美的归宿。
导演们也总是在迎合我这样牵强的心理,比如在《浪漫满屋》中,民赫是很讨厌惠媛的,但是出于这样配对的心理,他们两人最后居然有了走在一起的可能。
对罗曼而言,这是一个选择题,关于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的选择题。
在她那样一个阶段,大概总是感性大于理性吧。
自始至终,没心没肺的罗曼爱过两个人,一个是他爸,还有个是张油条。
在修齐打给罗曼说张灏就离开的时候,罗曼赌气的不去,为什么不是他自己告诉我他的离开。
等到再回头赶到的时候,却再赶不上那可能是最后一面的道别。
生活大概总是不经意的和你开一些黑色幽默,有的时候为了一些不必要或者说自以为很重要的坚持和任性,而错过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
世界并不总是自己想的那样,没有人会明白你每时每刻的小心思,更多的时候需要你去承担。
刚强的修齐,无奈的修齐。
我原本以为你一直暗中收藏罗曼丢舍东西的那个百宝箱,会成为攻陷女神心墙的最后一计重力炮弹,却无奈天平上的砝码还不够,或许永远都不会够的。
你为什么不在张灏来之前早一些明白自己的心思,或者说坦然自己的心意,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难受、尴尬煎熬的境地中。
暗恋会慢慢杀死一个人的。
修齐究竟为罗曼做了多少事情呢?
各种功课补习,乐队的组建,打工去买电瓶,还有想办法缝补张灏送给罗曼的喜洋洋,力所能及,事无巨细。
可是你为什么就不敢在某一天某一情景中让罗曼砰然心动,那只需要一个瞬间罢了。
你不会对罗曼说不,永远在她面前都是正义温柔的大哥哥形象,那么那么你所有的付出,对一个人的好,都会被那个人看成是一种习惯吧。
你情况危急的时候,她可能会伸出援助之手,可是她的心思却不在你身上了。
你痛苦,你难受,你愤懑,你守候已久,你心中万回千转,她知道,她都明白,可她也无可奈何。
原因很简单,也很残酷,她不喜欢你。
仅此而已。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到底是你最终爱的已不再是那个穿着白色长裙轻快飞舞的女孩,而只是不舍你的付出罢了,暗恋大都走向这样一个灰飞烟灭的结果。
大致情深不寿,大致人生无可奈何,大致放手才好过。
张灏和罗曼实在是很搭。
张灏其实很委屈,一个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去寻找自己在德国小岛上邂逅的女孩子,发现那个女孩成为了别人的未婚妻,然后莫名其妙被当做兄弟看待的罗曼表白,遭到修齐的敌视,在等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喜欢上罗曼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才把她推向了别人的怀抱。
我以为他没有勇敢的向罗曼告白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要回美国这样一件事情,回美国只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在这里待下去的理由了。
真正的理由,是因为他不想看到他的好兄弟伤心吧,或者说,给他自己多点时间,给罗曼多点时间,让自己想的更明白。
对不起,我知道这是逃避,但我无能为力。
大多数人的感情大概类似于马俊才和文婷婷。
被心中的女神男神们打击的体无完肤的时候,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不是那么完美的人,却发现这才是自己的真爱。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的美好祷告中,谁都不会黯然离去,谁都会与自己的归宿相拥而眠。
青春就是这样,有笑,有泪,有喜悦,有遗憾,仿佛没有了这些的青春就不是青春。
年少的我们,有追求,有志向,有希望,就是这么简单,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们的一生,充满了色彩。
*^-^*关于夏天。。。
结果让人意味深长~但“万万没想到”民强和冰冰在一起,哇喔导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个夏天就是有这部剧开始的。
虽然这部剧的标签一直是青春偶像剧,我却一直当做一部纪录片来看,因为导演选景真是太经典了:白与蓝完美结合的神圣的圣托里尼和充满文艺与古典气息的厦门。
这对于这对于截图癖来说简直不能自已,每一帧都是一幅画,截图接到手抽筋啊。
再说剧情,整部剧的一个矛盾的主题:你相信一见钟情么?
一见钟情到底能不能真的变成长久的爱情?
我觉得主题还是蛮棒的,会让人想要一边默默的支持他们一边在心里腹诽,一见钟情是不会长久的。
而且结局也挺有意思的,没有特意的营造一种HE的大欢喜场景,而是留给了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
但是对于细心的盆友们,结局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吧,裙子神马的分分钟浮想联翩啊!
对于演员阵容,剧里虽然不乏有名气的演员,也有很多第一次尝试演戏的新人,但是能感受到这些演员聚集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这是很奇妙的东西,会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对于尼坤的第一次主演尝试我觉得很棒!
起码摄影师杀手不是瞎扯的,他直视镜头的时候就感觉目光已经穿越镜头射到我身上,分分钟春心荡漾啊……而演技虽然不完美,却也没有新手的羞涩,很自然。
当然,配音我就不吐槽了。
至于其他演员们,特别是女猪脚,真的是太可爱了,让人不得不爱啊!
而蒋劲夫和魏大勋等等的男主演们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是剧里的亮点!
但也不是说这部剧是百分之百完美的,就剪辑来说,导演你选错电视台了……简直看完前几集电视剪辑版本分分钟想弃剧,有一种这剧非常垃圾的感觉,但是看完未剪辑版本之后感觉到了故事的主线与剧情进展,这才有一种紧凑的感觉,才会真正觉得这部剧真的太棒了!
总之,偶像剧经常不讨喜,但是这部剧缺真的值得一看!
每一个人的爱情观在这里总会得到体现!
祝每一个人都会得到真爱
电视剧仿佛想用一个夏天的故事,让我们喜欢上吃面包,让我们理解敏感的双鱼座。。。
也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归真,让我们朝气蓬勃。
张灏的融入,仿佛一粒石子投入到了水面,在周围人的生活中溅起了不大不小的涟漪。
不大,虽会在这个节点上产生偏差,可我们每个人依然会按照生活的大方向继续渐行渐远。
不小,也许这一点点轨迹的改变,将对一生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一个有交集的人,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辐射。
我们的圈子是有限的,电话簿里那么多人,真正关系好的,也许就那几个。
朋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各方面差距都非常大的人。
他那种灿烂的外国式微笑真的很有感染力,足够秒杀身边情窦初开的妹纸。
他的圣托里尼,他的生活方式,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思吧。
连知心哥这种三官正的人,也不知不觉中有被他改变。
修齐,则是好好学生的榜样。
大人们期望所有迈入大学生活的孩纸们都可以像知心哥一样。
无所不能,解决问题,作为榜样的知心哥,面对生活,却无法像面对高数题一样游刃有余。
超市做推销时的尴尬,暗恋遇瓶颈时的无措。。
生活并不像学习考试那么单一,它是多元的,是寻求综合更优解的。
还好知心哥的设定并不像普通学霸那么闷,他会去思考改进,不然肿麽和美国友人帅小伙拼。
那一小木箱的收藏品,可真是感动我。
深情的男生总会赢得女生的赞美,可这么久却都不表白,如果不是你告白罗曼,我都会以为你是否不敢。
如果不是张灏的介入,你会不会就这么自然而然一直到老。
罗曼,女主为了这个角色真是抛弃了形象。
演出来的效果还不错,但咋咋呼呼和虚张声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觉得女主真心有点混淆。
每次一遇到事情都要虚张声势的怒吼,已让我烦了很多次。
在年轻时喜欢一个优秀的男生,因为这种纯粹的喜欢去努力、去改变,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心情像是天气一样说变就变,会做出很多冲动却又怀念的事情,看起来真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舒晴,完美演绎女神形象,就是这么的随性和自我。
能碰上汤柏文酱紫的男生,真心是天公作美,不然这又要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了。
虽然是配乐,不过女神拿着吉他摇晃的感觉要多有魅力就多有魅力。
马俊才,敏感的双鱼座,搞笑的双鱼座。
包括看到他的杯子和存钱罐都是那么欢乐的存在。
汪民强。。。
这么黑我大计算机的IT男,是有多大仇。
修齐说,“我假定了一百种结局,而现实,往往是那一百零一种”。
对于这第一百零一种美的文艺,假的彻底的结局,我只能说,编剧泥垢了。
生活在继续,生活在改变。
我们都曾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被矛盾淡淡环绕,我们也都曾在那个年轻的夏天被友谊暖暖包围。
看这部剧,我想起了很多关于夏天的故事,它们像是昨夜的雨滴,下过了就杳无音讯,唯有被滋润的人怀念。
少女情怀综合征,看过很多小言情,看这部剧纯属闲暇偶然绝非是因为是剧中某人的粉,所以是抱以平淡的观赏态度来看的。
厦门取景所以自带海洋清新风。
日常剧,几乎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浪漫情节,没有穿不完不重复的漂亮衣服,只有同我原来生活过约莫相似的大学宿舍,公共澡堂,满座图书馆,路边小馆子,这样说来似乎欠缺了包装偶像剧的众多元素,也或许这就是大部分人抱怨说这部片子过于平淡的一部分原因。
很多时候,大部分的我们会容易被那些炽热着的、绝望着的、情节动人的爱情故事吸引、感染,这再自然不过了,日常的我们何曾经历那些,那些不曾经历过的只能通过影像文字以戏剧的张力令我们感同身受,弥补平淡生活中缺失的轰烈、凄美、美满。
于是,当我们见到这样一个我们不曾缺乏的故事,它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但抱歉了,我却被这样一部片子中些许情节莫名打动了,或者说是循着片子勾勒出的青涩时的自己所打动。
青春年少时,某个班级里、某个社团中我们一定会鬼使神差地跟一些人认识、相处、成为没心没肺、小打小闹的死党,没有刻意挑选、利益驱使。
而在与他们相处的某个瞬间,突地对身边的某个男生产生里异样的情愫。
分明见面就争得面红耳赤,分明经常被他气得火冒三丈,分明他从未给予过自己温柔···然而却毫无征兆的,后知后觉的发现会因为他的某个不经意的碰触而面红心跳,某句随意的话语而愁云惨淡。
不经意回忆起关于他的细节,会突地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男孩,有些英俊,有些才华,有些温柔,有些倔强。
而此时的自己确是个十足的假小子,不讲究的T恤,随意剪的头发,唐突冒失的个性,单纯的认为故意气他挖苦他就是博取他注意的最好相处方式,绞尽脑汁的制造与他相处的机会,将对他的好用蹩脚的借口掩盖蒙混不让他发觉···引人入胜而转和顺畅的故事固然叫人流连忘返,而那个没有经历过刻苦铭心却横冲直撞做着傻事的曾经的自己却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的自己早已不是那个莽撞的不修边幅的傻姑娘,有了尚可的品貌,懂得伪装与深思熟虑,已然无法那样毫无保留与顾忌的追寻一段纯粹的情感,无法同原来那样默默并口是心非的暗恋着一个男孩,并逐渐将曾经的自己忽略隐藏。
是的,是这样的故事令我发现曾经的自己,曾经觉着平淡如水的日子是如此可贵,如此叫人动容。
当然,并非是说这个故事是完美的,即便是日常剧也应该主线明确些,既然是乐队的同学至少关于乐队的情节处理的就不该那么含混,体现乐队青涩感所以技术可以不专业,但作为主题的歌曲却不能随性粗糙。
其实还想弱弱表扬下男主,不知是题材的原因或是什么,这是我看过的所有从韩国来演戏的演员中最不会觉着水土不服的一位,无论从表演还是扮相来说,配音选的也很用心。
现在似乎仅能感叹一句青葱尚好了,但谁又能笃定现在的年岁不是最好的年岁呢,曾经的自己无法复原,错过的人不会再有,守拙过去会止步不前,望能带着曾经的本真继续前行···
最近在看《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感觉剧虽然表面清新搞笑,内里却充斥着淡淡的忧伤。
几个主人公都很优秀,但却都没有收获爱情的圆满,除了俊才和婷婷,四个主角都有点爱而不得的感觉。
修齐爱罗曼,罗曼爱张灝,张灝爱舒晴,偶像剧中很俗套的多角恋,但过程却并不狗血。
有人青梅竹马,但不知什么时候发现身边的女孩已经渐渐长大,于是分不清自己对她的呵护到底是朋友的照顾还是恋人的喜欢,这条故事线的男主角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默默地关注着女孩的一切,他像守护神,也像及时雨,总是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出现,可惜的是,他的表白来得太迟,女孩只是习惯了她的照顾,心里却偷偷住进另一个男孩,等他发现时,为时已晚。
有人一见钟情,在美丽的圣托里尼岛邂逅了自己心中的女神,她美丽的外表和浪漫自由的气质让他移不开眼,而三次在岛上的偶然相遇也一度让他以为她就是自己的“命中注定”。
女孩喜欢他吗?
也喜欢。
女孩的家庭家教严格,她从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一切,包括她的婚姻。
她很压抑,来到希腊,她那渴望自由的激情终于可以尽情的释放,而男孩的主动和浪漫也时不时撩拨着她躁动不安的心。
在男孩的主动追求下,她终于打破了内心跟外界那层若即若离的薄冰,和他走在了一起。
海风、夕阳、爱自己的人,这一切都太美好了。
在落日的余辉下,她和自己喜欢的男孩忘记了一切,只沉浸于当下的所想所爱中,望情地接吻。
本来,两个人约好了每天在教堂前见面,可是这一天,女孩突然消失了,没有电话,没有预兆,甚至也没有留下只语片言。
女孩终究还是醒了,她知道这种浪漫对于有婚约的她而言不可能持久,所以她果断从这段“艳遇”中抽身,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她逃了,所以他疯了。
他不能接受心爱的女孩凭空消失的现实,所以不惜跨越大半个地球从美国跑到中国来找她,他,需要一个答案。
可当她找到女孩,女孩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一样跟他解释自己离开的原因。
女孩拒绝跟他相认,而且头也不回地走上了未婚夫的车。
他的心碎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现实告诉他,他们已经不可能,因为女孩马上就要结婚。
其实女孩何尝不痛苦,她渴望和他在一起,可她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不能接受自己持续地“脱轨”。
她很矛盾,但她没有跟那个喜欢的男孩在一起的勇气。
面对男孩的质问,她多想跟他解释几句,可解释了又怎么样呢,只会给男孩留下继续找她的希望。
为了快刀斩乱麻,她不得不拼命压抑自己对男孩的感情。
如果这个时候女孩再勇敢一点,或者女孩的未婚夫没有在她喜欢的男孩面前出现,再或者,男孩身边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女孩,那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可未婚夫和另一个喜欢这个男孩的女孩的出现让这段本就摇摇欲坠的关系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
男孩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面对女孩的冷漠,尽管他很伤心,但仍然坚持每天去她的学校等她,因为她总觉得她有难言之隐。
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再炽热的心也经受不起一次又一次来自心爱的人不给回应的打击。
徘徊在理智和感性之间,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很痛苦,很无奈,似乎结束这段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他尝试过了,他不后悔。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 他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童话故事都有浪漫的结局 。
爱人走了,可生活还要继续,与其苦苦纠缠她,不如让自己对女孩的爱得到升华。
他想明白了,只要她幸福,他不在乎她能否跟他在一起。
因为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本就是很难的一件事事情。
说了这么多,没有提到剧里的女主角,你没看错,剧里女主角并不是希腊圣托里尼的“白月光”女神,而是另有其人。
她叫罗曼,名字听起来以为跟浪漫有关,但性格实在是跟浪漫毫无关系。
罗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人送外号“罗师兄”。
她虽大大咧咧但却勇敢善良,热情仗义。
不同于“圣托里尼”女孩的高贵冷艳,她说话不拘小节,打扮随性自然,很像我们身边走过的每一个普通女孩。
对普通女孩来说,爱情是怎么产生的呢?
可能是某个男孩不经意地身体接触带给自己的心动,可能是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和对方产生的灵魂的碰撞和沟通,也可能是在无数的小事中和对方的互相尊重……总之,跟他在一起,她是如此开心和放松,一想到他要离开或者跟其他人在一起,她又是如此伤心和心痛。
罗曼知道那个男孩心一直装着圣托里尼的“女神”人,所以她吃醋、她自卑、她嫉妒。
但是爱情这个事情是不讲道理的,在对方有别人时,你很难和另一个人一起走进他的心中。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等待,等待那个女孩在他的心中慢慢退出。
这个剧的结局是开放的,在那个夏天,他们付出过,猜测过,执着过,迷茫过,但还是没有收获圆满的爱情。
我的夏天是完整的“1”,因为我真挚而热烈地追求过心中所爱,但你给我的是“½”,因为你还没有给我百分之百的回应。
相遇的时机很重要,在对的时间遇到一个跟自己基本同频又合适自己的人似乎真的有点太难。
青年的人的爱情总是富有激情,但爱而不得时,这种激情转化成的忧伤也往往比任何年龄阶段都浓。
感情对每个人都是考验,但愿这世间能多一些相信爱情同时也有圆满结局的有情人。
你以为你爱的是“她”,你以为你可以掩饰自己的感情,你以为爱可以不说出来,你以为吵吵闹闹就可以永远。
夏天告诉我们陪你一直一起的那个人有多好,大声告白有多美,朋友有多温暖。
国界,时间,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相守在一起,青春在一起,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美好的了。
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想着看《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因为khunnie一直对这部剧充满期待。
相较于总裁剧古装剧之类的,我更倾心于校园剧。
《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校园,一个学霸,一群学渣,几对恋人,还总有那么一个大家不爱听课的老师。
嘻嘻闹闹,分分合合,时间总是快乐而短暂。
张灏,一个大家都会喜欢的角色,为爱毅然决然的奔向他乡,这份勇气让多少人羡慕。
他总是微微笑着,尽管人生地不熟,尽管他一心青睐的女孩装作陌路,尽管好兄弟莫名的对他发脾气,尽管要归国却不能告白的那种痛苦,他全都笑着接受了,这个阳光大男孩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那天下着雨,张灏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爱情总让人痛苦不是吗,在那个转角他碰到了出来找他的罗师兄,紧紧相拥,就像是在茫茫大海里找到了一块浮木。
张灏哭得很伤心,太多的委屈,而罗师兄傻傻的抱着他轻拍他的背安抚他。
后来,傻傻的张灏终于意识到自己喜欢上罗师兄的时候,却看到罗师兄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相拥,他能说什么呢,人生总是这样,当我爱着她的时候你对我相望,当我回头发现深爱上你时,你已走向他人身旁。
那晚的灯光把张油条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寞而孤单,好像他不曾融入这个异国他乡不曾来过一般,我为了这一幕揪心了很久,以为会想一般电视剧那样,罗师兄发现了站在远处的张油条,尴尬的松开李修齐,可是到张油条离开为止,罗师兄始终没有看见。
幸好他有一群好朋友,各种恶搞照顾,幸好他懂得放手,幸好他要走了,他为自己能成全好友而松口气,尽管他无法掩藏自己的感情。
罗曼,I will miss you a lot。
罗曼,一个十足的女汉子,坚强而又倔强。
爸爸的人生并没有影响到她的乐观,相反的,她很爱自己的爸爸。
特别爱面包,永远穿着短T和休闲裤,刘海扎成一小撮,很贴近校园生活的我们。
神经大条,以至于那么多年仍没有发现李修齐对于自己的暗恋,走路经常摔跤,做事马马虎虎,李修齐总要帮他收拾,张油条总是调侃她。
暗恋有多苦,她知道,所以她偷偷跑出去喝酒,趁着醉意向张油条告白,哭着诉说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张油条我那么喜欢你,你怎么可以那么对我呢。
没有一点发现我对你的特别,对你的紧张。
她偷偷紧张那只张灏给的喜羊羊,偷偷打主意骗了张灏装情侣赢了那台她想要一起上下班的电动车,偷偷的去向小朋友要了张灏想要的碗莲,趴在张灏的背上偷笑,坐在张灏电动车后面偷开心张灏抱她的时候为他心疼,虽然她知道叫的并不是她。
最后,罗师兄去旅行了,周游各国,去做她想做的事,张灏走了,她终于没法欺骗自己爱的是李修齐,这个夏天随着她在圣托里尼的回眸结束了。
李修齐,学霸加完美男人的形象。
一直暗恋着罗曼注意她的每一刻却不曾说出口,默默收集她的小物品。
没错,他可以为了罗曼把自己写完的试卷写上罗曼的名字而自己交白卷,他可以为了罗曼低身下去帮他系鞋带,他可以看着张油条和罗师兄相依黯然神伤。
但是李修齐太努力了,总想着有太多的事要做,那份感情一直没有说出口,直到张灏的出现给他带来了危机感,他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不再开心,开始不甘默默的爱恋,如果他早早的将感情说出口,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理智已经没了,他只知道张灏会抢走罗曼,所以那场球赛一直孤立张灏自己表现,最后终于兄弟之间打架。
他的兄弟成全了他选择自己隐忍,李修齐如愿了,可他总感觉自己身边的这个女孩心并不在这里,可他欺骗自己,时间久了,罗曼总会爱上自己的。
李修齐让我又爱又恨。
爱他的执着和细心,恨他的固执和自欺欺人。
马俊才,敏感的双鱼座,容易猜忌,仗义。
在没遇见文婷婷之前,一直在为泡妞而奋斗。
他是李修齐和张灏之间的调节剂,他对于他的美国友人很照顾,总是嘲笑罗师兄是女汉子,后知后觉,全心全意爱着文婷婷,为了他们的将来而努力着。
他为了文婷婷偷偷买礼物的那段,着实憋屈。
文婷婷,傲娇的大小姐,罗曼的闺蜜,暗恋李修齐告白不成后和马俊才在一起,我觉得他们是天命钦点天生一对,无比秀恩爱,即使少不了误会。
是整个剧里面的开心果,又逗又搞。
罗海滨,一辈子想着自己能出专辑,为了自己的家庭,不惜放下自己摇滚梦想,去送快递,参加节目,组乐队希望赢奖金。
他和丁玲之间的搞笑爱情,很感人。
有些人,不必有车有房有钻戒吃大餐,你依旧会嫁给他,因为他是你命定的那个人。
舒晴,全篇女神范,会大提琴又驾驭得了摇滚。
在圣托里尼为了逃婚和张灏相遇,不可否认,她心动了,可是那又怎样,短暂的相遇总会分离,所以她选择隐瞒。
汤柏文是真心喜欢着舒晴,她的一点一滴,他都始终关心着,可舒晴却对他不冷不热。
张灏为了寻她而来,她想要与他陌路,可是在看到张灏背着罗师兄的那一刻,她不甘心了。
对汤柏文刚好的态度再次下降。
是大提琴,最终让摇摆的舒晴和汤柏文真正在一起。
或许说,大提琴只是一个触发点。
汤柏文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汤柏文,一个人就算再努力,也是可以让你喜欢的人看见你的。
这个夏天始终过去了,张灏走了,罗曼去旅游了,罗海滨和丁玲结婚了,舒晴和汤柏文圆满了,樊冰冰找到了不嫌弃她身材的汪明强。
结局那一刻,大家在最初开始故事的圣托里尼聚会,罗曼,李修齐,张灏的故事将会怎样呢,夕阳始终在那个海滩落下了。
还好
开始就因为尼坤的配音吐了。
喜欢蒋劲夫些
为颜给个3星吧
没劲
作为一名刚刚告别大三生活的大学狗来说,在暑假看这剧还算应景儿。but大三生活才不是这样!学生会会长才不长这样!
韩国的偶像剧男主角是全能的,专情的,多金的,帅得掉渣的。国产偶像剧男猪脚与韩剧唯一共同点是帅,其他的没有一样相同的了,只知道吃,卖萌,卖腐。
垃圾小言电视剧给它一分不用找算对得起看过的夏天了。
这部电视剧很小清新,至少在画面处理等技术方面在国产偶像剧方面是领先的,演员方面全部都是年龄接近人物角色年龄的演员,所以符合角色设定,不会出戏。剧情方面,非常贴近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爱情、友情、压力等等这些包含有正能量,至少我看到这部剧没有看到富二代之间的狗血,也没有F4那些夸张。
合拍剧里少有能看的
都把韩国明星请来大费周章的拍个戏,为什么不花钱请个编剧呢,这么肤浅的剧情是拍给幼稚园小朋友看的吗?
真实再现你在大学里经历过的各种逗比事件,没上过大学的可以看看大学里屌丝学长们的震撼面貌,90后的青春原来就是这么逗比,在萌男女汉子学霸等各式骚年中找到自己的终极定位吧
在火车上看完的。结局是什么啊!!!于文文和倪妮确定没血缘关系?
无语😶
为了看尼坤跟希腊o>_<o看几集下来觉得相比近几年国内浮夸的言情剧好很多啊,厦门的夏天拍得也很美,不过就是越发觉得蒋劲夫应该跟尼坤成CP,哈哈~第一集他们就在一起洗澡了!肥皂君还出现了!我心中一直高呼着捡肥皂!第八集高能到他们一起去开房了!导演你犯规!让男一男二在一起!!
说实话我没看完 看不下去了
可能是因为跳着看完的 倒没觉得剧情多么拖沓。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来说我觉得挺不错,有些地方挺好笑,大家演的也比较自然,暗恋来暗恋去的细节表演还挺真实的,比雷阵雨那些好太多太多,可惜当年没火起来
蒋劲夫尼坤couple
校园的友谊、爱情、亲情,说不清道不明的美好。
就像每个人都会有的青春,你总能在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找到曾经的自己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