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男女主角演技比较好,镜头的运用和人物特写都合格,男主角能很好地驾驭多个场合,表现的很好。
虽然有跌宕起伏,故事意外地转折,但是剧情总体比较一般,个别细节不合理,好像好牵强。
让我想到续集是男主角继续报复女主角,然后再想到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哈哈,也是比较牵强)
2020-10-26 移动盒子罗伊和贝蒂二人在网上相识并约了饭 二人互有隐瞒比如说不抽烟不喝酒 第一次在餐厅二人互留了电话 贝蒂的孙子斯蒂芬来接她 罗伊说就住在附近可以走回家罗伊来到夜店包间与几名投资人见面 众人商量骗俄罗斯人的钱 罗伊是个体银行家有个合伙人 一次与俄罗斯人谈生意 罗伊一伙人出资二十万让俄罗斯人拒绝 俄罗斯人愤而离开 第二次罗伊一伙人提高到四十万 俄罗斯人出资六十万 俄罗斯人与对方一投资人拥抱 投资人发现他背后有窃听器 此时警车来了 罗伊假装犯心脏病 两个投资人逃跑 其实罗伊与合伙人与俄罗斯人与前来抓人的是一起的 罗伊骗去投资人的钱罗伊接到贝蒂的电话一起看无耻混蛋 来到餐厅关门了 贝蒂全款买了新车带罗伊会加吃饭 斯蒂芬偶尔住在贝蒂家 贝蒂发现罗伊的腿不好让罗伊住到自己家 斯蒂芬很不开心 罗伊在贝蒂家门口抽烟喝咖啡发现有人监视他 贝蒂是牛津大学教授 斯蒂芬要去研究学术 三人在家吃饭 斯蒂芬询问罗伊是否当过兵 罗伊严肃回答最讨厌骗人 自己是当过兵但是关于伤疤不想回答 罗伊接着说是刮胡子弄的 俄罗斯人是屠夫要求罗伊分成 罗伊让人用锤子砸了俄罗斯人的手罗伊带合伙人来到贝蒂家假扮理财顾问 贝蒂说自己全款买的房子 自己大约有两百八十多万英镑 合伙人让她把钱和罗伊放在同一个户头这样可以瞒过国税局 贝蒂说考虑考虑 罗伊让合伙人再次来到贝蒂家假装罗伊投资挣了两万英镑 斯蒂芬回来了怒斥罗伊要骗祖母的钱 罗伊来到贝蒂房间贝蒂说XO不可以 贝蒂发现家中有人闯入 贝蒂晕倒医生来说是轻微中风 罗伊决定带贝蒂去巴黎柏林旅游 罗伊买了新礼帽 罗伊发现刚开始被骗的投资人跟踪他 罗伊让贝蒂去买衣服 自己引投资人来到地铁拨开监视器用硬物扎瞎投资人眼睛并推下站台斯蒂芬也来到了德国 是跟贝蒂约好的 三人参观柏林墙等 斯蒂芬带二人来到一间老房揭露罗伊来过这里还犯过命案 罗伊说自己是当过兵来过德国 与一个德国人去抓一个纳粹 就在这间屋里纳粹杀了德国人 自己受伤 斯蒂芬揭穿他说那名纳粹没死前几天刚被抓到 罗伊又说出另一版本 罗伊其实就是那个德国人 死的是英国兵 自己没有家人而且和英国兵长得像自己假扮英国兵从此隐姓埋名来到英国不想再回到德国 斯蒂芬怒斥他好有别的骗局 贝蒂不想听了轰走斯蒂芬 贝蒂与罗伊回家并同意开共同户头合伙人建议给贝蒂留一些钱 罗伊拒绝 转账完毕 罗伊说要去伦敦看儿子 罗伊来到酒店发现包里的银行小键盘没了 转账等等都是靠小键盘 罗伊給合伙人打电话不通 罗伊回到贝蒂家发现家具都没了 贝蒂独自坐在屋中拿着小键盘 罗伊说错一句话就按一次小键盘这样罗伊的钱就会转到别的卡里罗伊是德国人 十五岁的时候在化名贝蒂的莉莉家教英语 罗伊看上了莉莉姐姐 跳舞时要强吻未遂又踩坏莉莉姐姐裙子 罗伊qj了莉莉 莉莉父亲开除了他 罗伊去举报莉莉父亲 莉莉父亲的财产全部没收并处以绞刑 贝蒂让斯蒂芬查找罗伊下落 斯蒂芬不辱使命贝蒂在与罗伊旅游德国时回到自己家 家里已经变成福利机构 贝蒂从地毯下拿到一条项链里边有罗伊的头发在贝蒂家门口监视的是贝蒂的一个孙子 斯蒂芬是孙子的男友 斯蒂芬说服合伙人不要在助纣为虐 贝蒂的家是事前安排好 中风也是假的 一切都是为了骗罗伊 贝蒂给罗伊留下十万 罗伊要杀贝蒂 贝蒂给了罗伊一刀 之前的另一位受害者和俄罗斯人前来 罗伊仍然不愿给钱被打成中风 贝蒂住在庄园有一大家子人
什么优秀的撒谎者,撒谎还能用优秀来形容?
不矛盾吗。
可能结果也是为了说明撒谎的后果吧,就是这样,诚实的好孩子才有胜利的可能,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๑>ڡ<)☆还得写够一百四十个字,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凑够了没???
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但是这部电影真的有一些差强人意。
从男主骗了投资人的钱,而女主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外孙,再到男主搬过去住,我就知道这部电影必定是男主被算计的电影。
因此男主每一个计划,每一个谎言,在我看来就会变得分外可笑。
尤其是对着那幅画说true的时候,其实越来越同情男主,毕竟我能感受到,他对女主还是有感情的。
最让我感动的,也许是面对火车,他说他不想走了,他想留下来跟女主共度余生,真的有点同情他。
但这也是我说电影差强人意的地方。
这么大年龄了,要那么多钱干嘛?
正如他搭档说的,追求肾上腺素的分泌吗?
已经习惯性说谎的人还会有说谎那种快感吗?
不好意思,我真的get不到那个点。
还有共同账号的事情,男主为何非要把钱全存进去呢?
迷之自信,再加上之前在德国已经揭露过他的真实身份,一点也不放着这个老太婆也是没谁了。
最后,女主说她早已经原谅过男主,但是后面做的事情不像原谅他的样子。
最后一个百思不得解的事情,男主说要去见儿子,我看着他把键盘放进包里的,没想到到家了又不见了。
虽然可以强行解释,但是多十几秒女主偷键盘也好的啊!
虽然女主后面家里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是真的能把所有后果都算在男主头上吗?
最后男主的遭遇确实罪有应得,但是我只看到了一个想要家庭的老人在最有希望得到家庭的时候一无所有。
还是比较压抑的一个结局。
哎,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电影《谎言大师》(2019),逐年追影评分:6.9分。
逐年追影的电影评分,是通过对电影的七项要素分别评分,然后经过计算而来。
下面逐项进行解析。
硬度:4分电影的主要角色都是老年人,对年轻观众来说,观影兴趣大打折扣。
但是,有两位老戏骨撑场面。
因此,硬度为4分。
需要说明的是,硬度是减分项,硬度越高,总分越低。
值得庆幸的是,男主角是《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的伊恩·麦克莱恩。
女主角是2006年的电影《女王》里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扮演者,海伦·米伦。
这二位并肩出现在电影海报上,大大增强了观众的观影兴趣。
出于这个原因,硬度没有给到5分。
两位老人家,从逐年追影的小时候,就扮演老者角色。
如今更是高龄,一位80岁,一位74岁。
仍然有如此活跃的表现,令人钦佩。
情感:3分贝蒂少女时代的耻辱,坑家败产的血海深仇,发酵了半个世纪,跨越半个地球的恨意。
3分送给这浓烈的情感。
女主人公贝蒂,从10几岁时,本来纯洁的少女时代,却被自己爱慕的男孩侵犯,这个男孩就是罗伊。
罗伊15岁时,是贝蒂的英语老师,那时罗伊还叫汉斯陶布,贝蒂还名叫莉莉施罗德。
莉莉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工厂,施罗德家的生活还算富裕,施罗德夫妇膝下有四个女儿,莉莉是最年幼的一个。
汉斯伤害莉莉的动机很纯粹,只是为了羞辱莉莉,甚至不是因为对莉莉起了色心。
他觉得自己受到莉莉姐姐们的戏弄,所以迁怒于莉莉。
汉斯在莉莉姐姐们那里受到的羞辱,全都宣泄在年幼的莉莉身上。
汉斯对施罗德家的报复没有就此结束。
几天后,莉莉的父亲被人告发,定为叛国罪。
告发施罗德的人就是罗伊。
汉斯在会客厅等待给莉莉上课时,无意间听到,书房里大人们的谈话。
当时,大人们没拿这个15岁的少年当一回事。
从此之后,本来家境殷实的施罗德一家,父亲被绞死,母亲自杀,落了一个家破人亡。
姐妹四个成了孤儿,靠出租房子惨淡度日。
更悲惨的是,战争快要结束时,一颗炸弹炸死了莉莉的三个姐姐。
年龄最小的莉莉,被姐姐们疼爱,提早去睡觉,逃过一劫。
莉莉孤身一人,说谎,成了生存的必需品,于是,莉莉越来越精通此道。
时隔60年,莉莉成为了贝蒂,她的孙子辈儿们仍然在全世界寻找汉斯陶布这个仇人。
人海茫茫,老天有眼,一位外孙的伴侣,追踪到了罗伊。
才有了《谎言大师》的故事。
见解:3分虽然电影见解的浓度不高,但是有深刻之处。
因此给出3分。
见解独到之处,比如。
故事开始时,老罗伊一伙人的骗术秀。
只要投资5万英镑就能在几天内变成10万。
先用低投资吸引受害者入局。
等到谈判时,同伙假扮的大金主,佯装被受害者惹怒不欢而散。
要知道,这个摔了门就走的俄罗斯人,本来打算承担起80万的投资本金。
现在可好,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还是自己替鸭子开的窗户,你说心里悔不悔?
结果,为了表达歉意,2个受害者同意老罗伊的建议,每人再追加5万投资,让俄罗斯朋友看看英国绅士的诚意。
终于,眼看就要凉透了的买卖,又起死回生,一不留神又多赚了5万块钱。
两个受害者还陪着加害者开香槟,喜滋滋的庆祝自己身上的肥肉掉进了别人的锅里。
这一套操作着实让人开了眼界。
价值:5分影片对自己所持观点的阐述十分清晰,证明足够有力。
因此给出5分的满分首先,加害者变成受害者。
原本的捕猎者变成猎物,原本猎物却是伪装的猎手。
另一层面,风光无限,拥有超越年龄活力的谎言大师,最终被谎言反噬,成了无法行动,连喝水都困难的普通老人。
作恶者必将受到惩罚。
因为他做了足够多的坏事,所以,或早或晚,会给其他人造成可怕的伤害,并且,伤害的程度,足以让一些受害者穷毕生精力寻仇。
最终,这些受害者中,会出现一位复仇者,比他更有耐心,也更聪明,是一位更出色的谎言大师。
这就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价值。
逻辑:4分《谎言大师》是一部主打悬念的电影,槽点太多会成为硬伤。
所以开篇布局花了很大的心思,却在收尾时略显笔墨不足。
因此逻辑评分为4分。
故事:4分故事的4分是通过逻辑、见解、情感和价值的分值综合计算而来。
所以,此处仅仅梳理一下电影的故事线索。
主线故事是罗伊从社交网站上钓到贝蒂这条大鱼。
也可以换句话说,罗伊咬住了贝蒂投下的香饵。
原本,罗伊策划了一个骗局,企图骗走贝蒂全部存款,结果却遭到贝蒂反欺诈,一生的积蓄都被骗光。
最后,贝蒂还引来罗伊的仇家,将他打成中风,连喝水都不能自理。
这一主线故事中嵌套着3个次情节。
结尾暴打罗伊的仇家,他们和罗伊如何结下梁子?
需要在第一个次情节中寻找答案。
这个事件起于罗伊和贝蒂接触之前,是罗伊骗子生涯中无数骗局中极为普通的一场。
这一骗局的前情未做过多交代,因为它发生在影片之外,属于背景故事。
不过,借由罗伊勾引贝蒂上钩的手法,我们也大致能猜到,罗伊和两位受害者搭上关系的套路。
影片中展示的是罗伊团伙收网的过程。
行云流水、配合默契、游刃有余、以假乱真。
这段戏中戏比这部电影还优秀。
我们从此了解了罗伊的身份,并且推断出,贝蒂是罗伊的下一个猎物。
该事件并没有就此了结,始终游走于主线故事的字里行间。
首先,罗伊在和贝蒂约会的间歇,带着打手,教训了对分成不满的同伙,敲断别人手指时,顺手买了和贝蒂共进晚餐的食材。
随后,是和贝蒂在商店购物时,巧遇一名受害者。
罗伊不动声色的将其引入地铁站,将对方推入疾驰的列车轮下。
年近80的老人,杀个把人就和公园遛鸟一样从容。
紧接着,在片尾,贝蒂击垮罗伊,却给罗伊手中留下十万英镑的存款。
这十万英镑就是狗熊最爱吃的蜂蜜,贝蒂将蜂蜜扣在罗伊头上之后,又放出两只狗熊,然后,优雅的离去。
这两只狗熊,一只是,前面提到的,被罗伊砸断手指的前同伙,一位俄罗斯大汉;另一只是,骗局中,除了罗伊杀掉的那位受害者之外,的另一位受害者,一位黑人大汉,他被罗伊骗走的钱数,刚好是十万。
至于这十万英镑,这兄弟俩怎么分?
钱是罗伊欠黑人大汉的。
罗伊欠俄罗斯大汉的,肯定是手指头了。
从片尾罗伊的惨状可以看出,俄国大汉比较善于抛开现象看本质,不执着于手指这个表象,本质上,是打断骨头,无论长在哪儿都行。
第二个次情节,是罗伊的真实身份,他是一个德国人,真名叫做汉斯陶布,从十四岁教授他人英语,讲起英语比英国人还地道。
因为汉斯的语言天赋,在二战结束之后,当了一名德语翻译,效力于一个英国秘密组织。
该组织的职责是,抓捕流落在德国民间的纳粹分子。
汉斯的搭档,是英国中尉罗伊科特尼,也就是真正的罗伊。
汉斯和罗伊在抓捕一名纳粹分子时,不会德语的罗伊暴露了身份,二人和罪犯搏斗时,罗伊脸部中枪,当场身亡。
案发现场除了三个当事人,再无其他见证者。
罗伊的脸被子弹炸掉了,德国人汉斯看着罗伊的尸体,脑中闪现一个灵感。
眼前这具无脸男尸,将代替他,汉斯陶布,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汉斯则代替罗伊,活着回到英国,成为战胜国的公民。
第三个次情节,是罗伊和贝蒂年少时的纠葛,也是这部电影主线故事的起源。
前面分析情感得分时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反转:3分过度追求反转,用力过猛,破坏了电影的代入感。
电影开篇,罗伊是一个神奇老人。
就像《骡子》里的老厄尔。
后来带着打手,砸断同伙手骨时,还有几分黑道老大的霸气。
在地铁杀人灭口的一段,罗伊身上看到的是《纸牌屋》中的主人公弗兰克,以同样的手法,灭口女记者的影子。
可以理解为,罗伊是一个像弗兰克一样,能做大事的人。
紧接着,陈年往事揭开,德国人汉斯脱胎换骨成了英国军官罗伊。
再到15岁的罗伊就因为一时上头,骚扰莉莉姐姐不成,反被羞辱,一个转身对莉莉施暴。
更邪门的是,汉斯在被施罗德赶出家门之后,一不做二不休,告发莉莉父亲叛国。
一言不合就要坑你个家破人亡。
老罗伊本来是一个狠辣、果决的迷人角色,观众一直以他的视角,借由他的身份,进入电影之中,结果,为了实现剧情的反转,罗伊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无论是谁,其第一反应都将是,从这幅不堪的躯壳中脱离。
电影执着于反转的效果,掰断了好不容易营造的代入感。
《谎言大师》成功的将观众带入电影营造的情景,却在接近尾声时,用冷水将观众浇醒。
观众在最后一刻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看热闹的。
人海茫茫,因光影相遇。
相隔万里,伴文字相识。
我的公众号【逐年追影】,有空常来。
如果我们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您向我们发出权利通知,我们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类似于这种类型的电影,要么可以做的比较烧脑,走抽象逻辑的路线,这样即便观众看不懂,注意本身电影体现出来的神秘感,也会称赞有加。
要么就是玩线索,看反转。
在很平实的环境下得到乐趣。
这样的电影一定会得到好评。
所以这部电影明显不具备以上两种类型的特质。
所以说这部电影最大的可看之处并不是情节而是两位主演。
两位老戏骨的精彩表演最大程度上弥补了剧本设计的不足。
举手投足的那种技巧,不是一般演员可以做到的。
剧本弱演员补,全世界都是如此吧。
谎言大师 工整而老套。
不能剧透,剧透就没法看了,因为老套的简单。
只能说受众不同,并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所以看评论说没看到老戏骨飙戏很失望。
但这种老套应该会被老年观众喜欢吧,骡子 尚且有点奇观,谎言大师 就干脆目标老年观众。
其实很好,教科书版的工整而古典,毕竟写教科书的都是上个世纪的人了。
唯一的瑕疵是在09年伦敦街头出现了摩拜。
大概是老导演不认识吧。
一对老年网友线下见面,相谈甚欢,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彼此契合。
然而,老头并非良人,而是资深老千,贪婪残忍毫无人情味;老太太不但是牛津教授,名利双收,还有过世的丈夫留下大笔财富,还人美心善好哄,对自己的同龄人有天然的亲近感,妥妥一个完美猎物,就等老头出手了。
虽然有个烦人的侄子,总担心姑母被骗,怀疑老头图谋不轨,可老头是谁啊,高超演技扮乖扮惨,在侄子策划的企图将他扒皮的旅行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为国捐躯带着战争伤痛坚强活下去的英雄形象。
老太太终于成功入局,和老头建立共同账户理财投资。
美好的理财蓝图,妥妥的一本万利,只需要两人投入自己所有的财产,就可以日进斗金。
多么熟悉的配方,网络诈骗,团伙作案,骗财骗色。
情节向着熟悉的方向发展,骗子在老太太投入所有钱后脚底抹油——开溜,就等把账户里的钱全提走,之后就一夜暴富衣食无忧。
唯一的麻烦是,他把密钥键盘落在老太太家了,只好不情愿地回去取。
可是,一切怎么变得不一样了?
房子里空空如也,家具、壁画……通通不见,只是一座空房子。
老太太坐在客厅唯一的沙发上,拿着老头的键盘。
至此,整个事件真相大白,老太太和侄子策划了这一切,而所有事情的起点一直都挂在墙上——那幅百合花壁画。
Lily,老太太的闺名,当她还是小女孩时老头是他的英语家教,文质彬彬的外表掩盖着扭曲的人格与恶毒的本性。
老头对老太太与家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老太太要用用老头最擅长的伎俩向他复仇。
一切都是精心准备的:孤独的孀居老太太,独自住在城郊的高档社区的一幢town house里,乏味而毫无亮点的装修,安静而过于冷清的居住环境,愚蠢而多金,就像一块可口的肥肉,香气四溢又唾手可得,像老头这样的豺狼不可能不动心,于是一步一步走进猎人的陷阱里,终于投入自己所有的钱。
先前做孽攒下的仇家也终于找上门来,不还钱就得死,这里不得不佩服老头,天生的坏坯,死到临头,在被问到还不还钱时,回答依然是:Nein。
你以为你是个高明的猎手,一切被你看上的猎物都无处可逃,结果自己才是被盯上的那个,那个让你垂涎三尺的猎物,一转身将利爪伸向你,将你撕碎。
影片结尾老头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财,还重伤中风成了个活死人,说不出动不了,但能听能想。
他不但被困在那个房间里,也被困在自己的身体中,永远得不到解脱。
而Lily终于将自己从被困的房间中解放出来,不再受仇恨的折磨,可以全身心地拥抱家人,放声在阳光下欢笑。
她看着自己的的外孙女们在小池塘边嬉戏打闹,恍惚间应该看到了少年时的自己与姐姐们一起的欢乐时光。
关于骗局的电影,于影者,在于布局和破局,以及如何把维持骗局的情节设计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于观者,在于揣测、寻找和证实,到最后,无论猜中谜底的得意还是出乎意料的惊奇,都会长舒一口大气。
一部好的骗局电影,可以让你一直的猜下去,大故事套着小故事,大谜题套着小谜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紧的扣住你,屏住呼吸,欲罢不能。
这片儿不闷,节奏不快不慢,刚刚好。
两位老戏骨大师级的表演,每一个眼神,表情,语言表达,细微动作,背后的深意…都经过精巧的揣摩设计,上乘之作。
但后段转折缺少铺垫,很生硬。
我不相信一个靠行骗为生的老骗子会那么迟钝和大意,对那么多的漏洞视而不见,更因为莫须有的爱情去影响自己的判断。
在所有的骗子心中,感情,一文不值。
四星,推荐,可二刷。
Sir Ian McKellen 和 Helen Mirren老戏骨们的表演深沉稳重,从始至终没有歇斯底里的夸张,都是令观众拍案叫绝、忍俊不禁的小表情、小动作。
一张被岁月刻画的脸上不仅有皱纹还有纯真善良狡诈凶狠,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看到Mr. Carson出境,恍然觉得他是爵士的管家。
一直难以抗拒英国演员身上自带的绅士气息,一颦一笑间都是英伦风范。
剧情设置了些许悬念,但是过于套路,暂且不论。
摘录两句台词 secrets between you,God,the devil and the dead. Lying ,becoming a very good liar.
劇本太差
海伦米伦女王陛下!!!
糟老头子坏得很
被豆瓣简介骗了还以为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可爱夕阳红,半小时后开始不停卧槽,怎么这么硬核……且俗套啊
三星半。带有二战背景的复仇故事。男主这角色真的从小混蛋到老
节奏很优雅,复仇很解气。两位老戏骨的表演无懈可击。
【Netflix】双线诈骗并不新奇,关注点主要在戏骨飙戏;但结尾解密实在有些跳跃了,多些埋伏会好很多
故事太简单
突兀的二战和rape情节真是败笔,本以为会看到两个职业骗子拼技能的精彩大戏... 话说年纪一大把还要斗智斗勇看着真心累...为了两个老戏骨4星吧
电影看起来挺顺畅的 感觉海伦在憋大招 可惜最后大招太大 槽点太多 成了一部一般作品。。。遗憾
两个老戏骨,其实剧本可以有更多更有趣的走向的。意料之中,没惊喜到。
Highly watchable. "Fond is a very English word." 2333 PS.结合故事情节来看,配乐和色调营造的诡异感是相当成功了。。
狩猎与被狩猎。 复仇的故事看多了,这个其实并不算狠。反转早可料到,纯粹欣赏下老戏骨
年轻时的Roy眼神太阴鸷了,而且很狠毒,说谎成性心还狠毒。家庭教师怎么能请这样的人。他确实不配拥有大家庭,也值得所有被骗过的人的复仇。
剧情三星,戏骨演技加一星。观影前未做任何功课,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还习惯性地猜测剧情会否向老骗子最后良心发现放弃欺骗女主改邪归正安度晚年皆大欢喜这条线发展,但看到他心狠手辣将一个受骗者残忍推落地铁站台致其死亡后就觉得皆大欢喜这个目标是无法达成了,又猜测最终虽然痛改前非却因杀人而锒铛入狱与女主有缘无分,谁知还是猜错了!女主故事这条线反转得有点太简单粗糙,没处理好,让整部电影的完美度陡降,略憾!
什么乱七八糟的。前面老戏骨铺垫还行,后面就开始鬼扯二战间谍/性侵受害者复仇等等了。和前面完全脱节 生硬 真得很拙劣
两星半,《骗徒臭事多》和《龙凤斗智》的变种,可惜缺乏戏剧元素和张力,缺乏悬疑和紧张。结尾受害者的回忆部分无法产生共情,这一方面它就远不如《记住》深刻。当我以为它还会双重反转时没想到就这么落幕了,本可以成为更好的浪漫悬疑片,可惜。幸好还有两位老戏骨的动人表演和个人魅力撑场。
这种行骗电影看多了没个反转才叫奇怪,但是这骗术也太小儿科了吧!插入的仇恨渊源还算有点意思,但相比女主家破沦为妓的遭遇,这复仇也太不解恨了。如果临门一脚时男主良心发现,那这出戏到底还唱不唱了?虽然是2009年的时代背景,但感觉这部电影晚生了至少30年。
善恶终有报!性侵这个情节稍显生硬,但整体还是不错的。两位演员演技不要太棒!
爷爷奶奶同台飙戏身手矫捷互不相让(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