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电影,满嘴神,教条,甚至听到性都会有负罪感的一家,竟然是那么淫秽肮脏,片中女主的母亲扔掉圣经抱起钱袋的镜头强烈的讽刺着虚伪的信仰者,片中最善良的竟然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头目,何为善何为恶?
当看起来善良朴实的农民手里掌握着力量和在利益面前他们还能是善良的?
所谓善良有时候只是没有从恶的能力与力量而已!
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在剧中已经说的很直白了:“我们有时候决定走错误的路,我们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出乎意料的是,我们走上了不归路”。
劫匪觉得自己是正义的,觉得自己有理由抢银行。
台词说:我们不是杀人狂,我们是银行劫匪,因为银行一直在打劫我们。
劫匪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
警察觉得自己追凶是正义的,有个赏金猎人说:”我们不能死啊,死了就领不到赏金了”,然后被警察痛打一顿,因为这话说的太不正义了。
最后警察死的很讽刺。
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最后守护的是钱袋子,放下圣经捡起钱袋。
女主人公杀了一堆人,把自己家“灭门”了,每个人都有该杀的理由,但女主却不是因为正义的理由杀的这些人。
是因为仇恨,是因为贪婪,不论赏金多么干净,女主也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片中一直凶残的男主最后打死了胖子,杀了人却得到了救赎,因为什么?
因为爱,因为爱杀了人,并没有因为女主杀他尔怨恨,因为什么?
因为爱。
上帝用爱战斗。
所有的人在做一个错误的决定时,都要找一个借口,让自己看起来正义,当你告诉自己这么做是出于正义时,你就已经走上了不归路。
心中有爱才是人间正道。
佛家有道:天堂地狱一念之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个凶残的人,你从亡命徒变成天使。
做为一部反结构类型电影。
本片是对美国符号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一个边远农家,一个哥特教堂。
非常符号性地展现《美国哥特式》这幅名画。
哥特本来就是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流行文化象征。
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
《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在当下美国本身就是人们自嘲的工具。
它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论其画的内涵本身就有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它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隘和压抑;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你看不出画中的人物关系是父女、是兄妹、还是夫妻。
本片展现了教堂边上的一户道貌岸然的美国家庭。
表面上信仰上帝,实际上利用信仰来遮盖自己内心之丑恶。
因为有了宗教解释,所有自己做的禽兽事都可以归罪于魔鬼。
妈妈吃饭时候说:“威士忌里面有魔鬼,(父女乱伦)都是魔鬼害的。
魔鬼是不对的,这种事必须制止。
”这时候大女儿像情人一样握住父亲的手。
父亲劝妻子:“亲爱的,别太上火”仔细看这场戏的布局
母亲拿着圣经仰拍,中正式构图。
象征一切高大上的东西。
接着同样是中正式构图,却是轻俯的角度,上帝的视角。
父亲和大女儿紧握的双手让整个画面失衡,产生一种病态效果。
这场戏已经提前展现出一个压抑的病态家庭关系。
妈妈同时还说:“夜间百兽降临,年轻的狮子吼叫,向上帝争取食物,它们寻求食物。
”直接为整个影片的故事走向做了提前剧透。
接着,几只野兽(劫匪)真的降临了他们家。
让他们家的年轻狮子(小女儿)开始吼叫,开始争取食物(疯狂杀戮)。
后面的情节为整部电影的开篇旁白做了完美诠释开篇旁白:何时开始拿起武器为生活 为生存 为自由要是幸运,将获得真爱要是背运,将遭受挫折,变得坚毅我们违背心愿我们迫不得已是啊,他们杀人、他们抢劫,都是迫不得已,都是为了生存,为了自由。
同时,他们被杀、他们被抢,也是迫不得已,也是别人为了生存,为了自由。
老子们恶就恶了,至少恶得坦荡。
绝不会冠冕堂皇地披上善良的外衣。
同样是死,死在荒野的劫匪,在感官上,比死在教堂旁边的那些伪君子高大了很多。
导演在这个主题的表达上还不忘随大流对《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做了一个反向恶搞。
搭配边远农民,荒凉的岩石比做作的教堂看起来更自然和谐一些。
姐妹两练枪间隙,姐姐欺负妹妹。
导演用了很直观的象征手法。
欺负妹妹可以打、可以骂,很少看到拿手伸人嘴里抠的。
这场戏一面展现姐姐的变态,同时还明确地表示了姐姐的行为让妹妹作呕,姐姐就是妹妹呕吐的源泉。
直接得不能再直接。
美国有句俚语叫“play chicken”不是字面上玩鸡的意思,正确的语境翻译应该是“危险游戏”或者叫做“勇气考验”。
影片中的变态父亲就常常被导演安排“play chicken”
吃饭前玩母鸡
躺床上玩公鸡导演好像忍不住一样,反复暗示这位父亲的行为在各种花式作死。
包括小女儿也一样,电影开始的时候,小女儿坐在教堂前,也是在“play chicken”。
这里的镜头应该是一种倒叙,是小女儿杀完所有人,处理完尸体夺得金币获得自由后的现实表达。
这一系列行为确实也是一种“危险游戏”,同时也是一种“勇气考验”。
为了自由,她可以放弃亲情,背叛爱情。
就像对《美国哥特式》的其中一派解读:乡村农民站在教堂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金钱是获得自由的最好的工具。
小女儿为了自由付出这么多,难道不是另外一个角度的积极向上吗?
快结束的时候,亡命徒因为爱变化身天使,看得我泪眼婆娑切肤之爱切肤之痛
她的眼睛好美好亮两性关系,不是责任关系、付出关系、义务关系。
两性关系=亲密关系。
之所以叫亲密关系,就是因为,维系两性关系最重要的,是亲密感。
什么是亲密感?
亲密感就是彼此有接纳,彼此有呼应,情感能量可以自然流动的状态。
亡命天涯的悍匪,需要这种纯然的,和谐的,与经济和物质无关的爱。
在这种爱里,两个人都可以不调查对方背景,可以不防御,不控制,不彼此利用,不权衡得失。
只是一个男人遇见一个女人,心生喜乐,愉悦和谐,像水一样,自然地流动,安然地绽放。
即使杀死同伴即使失去生命,至少那一刻是值得的是本能和呵护.那些做过的恶,不可饶恕的罪,在最后,温暖澎湃……爱的匮乏,需要充沛、清明、纯粹、无所保留的爱,才能慢慢填补。
唯一填不满的,是欲望和野心.而能给出这种爱的人,不会是同样恐惧的人,也不会是对世事充满警惕、审判、对错判断、利害算计的人。
唯有真爱美好,唯有真情让人感慨。。。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电影有血腥暴力镜头,请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血腥暴力也不是很多,这是一部另类的西部片,没有正义的牛仔,也没有精彩的打斗情节,虽然什么都没有,但还是一部值得花2小时看的电影。
半个多月前被朋友安利了这部电影,当时正好在看《西部世界》,对这种西部片子也比较有兴趣就看了,但是由于片子前面过于拖沓,实在是看不进去就放弃了,虽说西部世界前面也比较让人容易弃剧,但谁让有小姐姐们的**镜头呢。
正好今天看完了《西部世界》的最后一集,又点开了《亡命徒与天使》认真的看完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耐着性子看完这个片子,我想多半你也会认为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片子,导演用真恶的劫匪与伪善的警察、道貌岸然的家庭做对比,让观众在心里对善恶的评价举棋不定。
剧情的反转和出乎意料的结局也能让人忘记前面故事的拖沓,看完也许也会在心里问自己很多哲学的问题,比如……恶与伪善一样么?
原文
7分,有人说反转, 其实故事的两处最大反转(杀父姐和杀匪)在之前都是有铺垫的,细心的观众不会觉得很突兀和反转的。
电视剧是西部世界,今年的西部片代表就是本片了,很硬很精彩,赴汤蹈火是娓娓道来,该片则更接近传统西部片---观赏如饮一杯烈酒,就像开头就给妓女爆脸。
严厉的伪善的懦弱的母亲去死--艺术需要自由主义!
PS:人家圣丹斯的水准都快不逊色你们三大电影节了。
【分数范围6-7分】
整部电影都让我感到比较压抑,特别是15岁的女主如此心机,在一家人遭受凌辱时,挺身而出,在那个黑夜中,我内心中却更加感念现实生活的美好,有时电影的情怀就是和现实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好的体会黑暗痛苦和挣扎,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
总得来说,影片还是比较能够打动人心的,在人物塑造上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有打动人的地方,算是值得一看。
1.男主不仅是霜打的茄子,而且嘴里还含着茄子……2.前大半段真是要睡着了,越往后你觉得女主要反转要当场干死父母+姐姐……到了墨西哥的某个夜黑风高杀人夜,再干死劫匪们……从此财务自由滴过上女中豪杰的逍遥生活!
然并卵,只是梦幻中的雌雄大盗,在小河边撕逼,女主为了每颗2000大洋的人头"为民除害"了(男主一开始就说过,这8000大洋能让任何人反水,那您咋就认为自己魅力大无边嘞?
嗯,想一下,人类都有这臭毛病……)3.彩蛋竟然是胖哥哥劫匪在歌唱……4.最后河边拔枪对射有点不科学吖,这么近,女主毫发无损的干死三个人?!
最近看了这部西部片亡命徒与天使,可以说是看过的西部片中最喜欢的,其与八恶人有一丝相似,本以为是昆汀的新作,与八恶人相比个人喜欢这部,表面上这部的镜头与配乐让我很是激动,尤其是配乐上当面对魔鬼时却是一曲可爱的音乐,如此叛逆而给人如痴如醉之感,在整个内在思想上更是在八恶人之上,当然个人感觉不可求同,八恶人中模模糊糊有一丝人性的希望,而亡命徒与天使中却打破常规,这是丛林的深处只有野兽,野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成为天使亦可成为魔鬼,在片中亡命徒与天使并非单指一人,打眼一看貌似形容的即是那悍匪头子,一个亡命徒在生命的最终救了自己爱的人成为了天使,但是放眼整个影片它亦可指每个人,只是成了一个反向的运动,最为明显的是女主,女主从一个天使女孩变成最终的杀人取金的恶魔,但从家庭内部看,女主实则并非天使而是兽一只任由父母摆布玩弄的兽,当有了机会她将自己变成了魔鬼,而此时的父亲却又变为了一只兽,此前父亲充当着天使与魔鬼两角,当自己失去了地位便成了兽,其实片中父母都是穿着天使的外衣,父亲是魔鬼母亲则是兽,最终母亲这只兽为了金钱,也脱掉了天使的外衣拿起了恶魔之棍,很精彩的一幕母亲扔下了圣经拿起了钱袋又杀了那个夺金的警察,而那位警察是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那片中的那个姐姐又是什么,姐姐至始至终都是一只兽一只任魔鬼宰割的兽,回到男主悍匪头子,男主是唯一一个从魔鬼变为天使的,不是披着外衣的天使而是真正的天使,是因爱而变,看来我们人类的希望仍然在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兽,只不过我们可以有两件衣服,一个天使一个恶魔,至于穿那件那得看我们的需要,当然有时候我们很无奈,因为我们一件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是一只小野兽,在这丛林的深处任其宰割。
刚喷完新版《豪勇七蛟龙》,这部西部片就亮瞎我的眼,太攒劲了,七蛟龙 在这部片面前就是伪娘,讽刺的是 七蛟龙 还是七个 硬汉,而这片只有一个 弱女子果然不需要东木出马,东木的闺女演的这个“弱女子”直接在这部独立作品里暴走Rampage,实打实虎父无犬女,绝对Badass,风格纯熟得完全不像是导演的处女作,真心玩得喇!
摄影各种亮点,尤其是胶片风格的画质配上老片的推镜特写镜头,复古的不要不要的,要不是影片实在是太黑暗了,肯定是要推荐的,只能说编剧太犀利了,犀利到不能随便推荐,故事的各种逆转简直就是带着观众往邪恶的坑里跳,不可多说,只突出一个主题——人性本恶PS 超神的女主角实在是长得太像她爹了,感觉就是在看 苍白骑士 ,毫无违和感,呵呵
这个片子应该定性为惊悚复仇片,有点结局反转的意思。阵容也就是电影海报上的那六七个人,却演绎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聪明有主见的女孩真可怕!为了摆脱以往在家里卑微的地位和不堪的命运,借亡命徒之手大义灭亲,玩手段吸引并干掉带头大哥。所以,影片结束我就在想这是个天使么?!
最后匪头宁杀同伙,也要救妹子,这是动了真情吧。故事太毁三观,是要扣分的
口味独到,阴暗泛滥,小有趣味。
3.5。
没看多少西部片的肯定立马被晃瞎,但是太小的格局注定成不了气候
以狂野暴力之西部为背景,以伪善堕落之家庭为舞台,以善恶众生为演员,演出这一复仇与残忍、救赎与沉沦之戏剧。
不知道导演究竟想把主题落在哪里,凌辱与复仇?角色的错置?正义的假象?内心的恶念与欲望?宗教与法理的荒谬性?感觉什么都露了点头,但什么都没碰到边。一部电影,总不能靠着“过瘾”二字自证其存在价值
相当神经质的暴力和变态的人性扭曲,尚且还称不上暴力美学。父女乱伦,母亲包庇,爆头砍头,鸡jian猥亵,手Yin取乐,亵渎宗教,血脉喷张……反正感觉所有的禁忌都冲突矛盾的展现了。什么是正义和邪恶,什么是对与错,什么是好与坏,其实没有标准。每个人都是受害人也都是帮凶。
前面都还挺好的,后面女主又杀了三个劫匪还喊口号“赏金是干净的”就有点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看评论有个网友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月光杯(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01070/女主杀男主的根本原因是丫没有蛋蛋。小木屋的晚上,女主给男主按摩完后,想和男主发生关系,但是男主拒绝了,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相拥而眠。再结合结尾时女主给母亲说的话,说:左轮手枪的第一发一定不能装子弹,否则不小心掉地上会伤了自己,说亨利(男主)讲过有个人伤了自己的蛋蛋,从此以后再也不能打炮了。 所以猜测男主就是这个人。 ”我觉得挺有道理。PS:伊斯特伍德的女儿这眼睛跟艾玛斯通有一拼啊!大眼儿灯似的,盯着你都瘆得慌
没昆汀爽
一不小心就碰到devil family了 = =...狗屎运
结尾导演编排的不好啊,什么叫清白的钱,把你救出火坑,把你当成同伙了,女主砍下人头去领赏金就是清白的钱吗?不值得救女主。这么爱杀人,为啥不早啥,不敢还是不忍心?为啥心突然变那么狠,本来五星,结尾减三星
Clint's daughter is also a badass.
各种脏,心机小婊图什么,家人爱人都没了要钱鸡巴用。
借西部片的外衣探讨人性的罪与恶,很小众但很喜欢。看完唯一的反应就是恶心,从人物形象到剧情,没有真正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只有利益和欲望才是始终如一的。
百无禁忌。
太过于真实。道出海盗文化的本性就是掠夺+洗白。
天使与恶魔的两面。有趣,有味
a story about penetration
风格类似昆汀《八恶人》的暗黑西部片。从片头两个谈笑风生的妓女的对白,就暗示了所有登场人物都非善辈。强盗烧杀抢掠,平民作奸犯科,都是一丘之貉。一脉相承重口味,爆头爆蛋爆菊花。老司机遇上会吹喇叭的白莲花,结果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