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部电影的画面还可以,和其他梦工厂的电影保持一致。。
但是有些槽点不吐不行啊!
1、这部电影的立意!!!
我想说有梦想是好的,追求梦想是好的,但是这梦想要根据自身情况出发好吗!!
本来现在的人过于浮躁居然还推出这种动画电影,这是在教坏小孩子们不要根据实际情况树立梦想!!
关键是梦想不符合实际就算了,这主角是靠自己能力上位的嘛!!!
这是红果果的基因变异好吗!!
难道这是要宣扬让孩子们都去做白日梦然后天天想着有一天被变异蜘蛛咬一口变成蜘蛛侠这类事情吗!!!
2、这电影奇葩的设定,不知道是我看的不仔细还是怎么的,我想说,这个蜗牛到底多大吗???
一开始觉得它大概怎么也得有4-5Cm才能操作遥控器吧,然后就是他们去摘番茄,一个蜗牛吃四分之一的番茄这也差不多符合这个大小,那么接下来这蜗牛进入引擎里的时候和蜜蜂总动员里高度相似是怎么情况,难道他只有蜜蜂大小(⊙_⊙)?
还是我的理解不对,我确实对车不大理解,但是要这4-5厘米的东西进入引擎这是得有多容易啊!
还有为毛蜗牛喝了那莫名其妙的东西就变赛车了呢?
蜗牛不是软体动物么!!!
软体动物跑那么快玩漂移会屎的好吗!!!!
他会被摩擦没得!!!!
还有变快就算了那车载CD的违和感是肿么回事啊!!!!!
3、我想说这部电影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啊!!!
蜗牛看赛车你们确定没在赛车总动员里看到类似情节吗!!!!
还有看赛车这个情节确定跟料理鼠王看厨师节目没关吗!!!
去摘番茄,大家确定这不是在放虫虫总动员或者别惹蚂蚁吗!!!!
还有掉进引擎那部分,你们确定掉进去的是蜗牛而不是蜜蜂总动员里的蜜蜂吗!!!!
所有我看过的动画电影,只有这部让我失望透顶啊!!!
打出的宣传多么诱人啊,疯狂原始人的团队,我想说这个团队是不是江郎才尽了呢??
为毛我觉得这部片子处处都是抄袭啊!!!!
说实话最反感的不是情节类似,这些情节我都很喜欢,但是这不切实际的设定让我实在不得不吐槽啊。
难道我们的梦想真的就是我们天天坚持不做任何努力,不与同伴合群,再抛出姓名瞎闹就能得到的吗!!!!
按照这个思维,我是不是天天躺床上幻想自己有钱,关注一下有钱人的微博,顺便训练一下自己数钱能力,我就能变成亿万富翁啊!!!!
这种扭曲的梦想观尼玛广电是怎么通过的!!!
居然可以在国内上映,国内那些小孩子们都成什么样啦!!
天天做白日梦,居然还引进这种电影!!!!
这部影片很多地方我是拖着看的,并非是因为我不喜欢蜗牛,也不是因为影片的技术不娴熟,更不是我否认影片所传扬的价值观,why?
因为影片太“平”,你几乎可以预测每个镜头下一分钟的发展,看不到剧情的起伏。
有人说了,turbo理想受挫,苦闷伤心,也曾差点死于非命,难道还不够跌宕起伏吗?
我只能说,这些,对于成熟的电影艺术来说,真的是太俗套了。
导演决定要颠覆蜗牛这种生物最大特点的:慢!
其实这是很难的,因为人们对蜗牛所有的印象都脱不开慢这一特征,想在这相反的维度里去描绘蜗牛,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让观众认为这是可信的,其本身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ok,这没关系,蜗牛变快,但是你要给个理由先啊。
难道蜗牛放一氧化二氮里面泡一泡速度就变快了吗?
你以为是曼妥思加可乐啊同志!
更别提这只神奇的蜗牛在“变身”为大神前居然毫发无损地在引擎的燃烧室待了一会儿,你妹的,这违反基本的常识好吗!
这样草率的超能力的获得方式直接让整部影片的合理性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虽然是动画片,但是想象也要有合理性啊,想象应该是天马行空而不是脱缰的野马啊!
动物形象与人类的交互也是一大问题。
通常,由于动物的拟人化,已经可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与人的关系描绘则成为了难点,所以大多影片都是尽量淡化人与动物(动漫)形象的直接接触,而是着力刻画其在人类世界中自身的活动。
但是这部片子过多地让双方介入到了对方的世界,不说蜗牛的表情、言语人类无法理解,更别说后面居然让蜗牛参加了印地500大奖赛……本片的剧情也过于简单,就是傻傻蜗牛获得了超能力,然后参加了大奖赛,然后获得了冠军,太平淡了。
这样的剧情让人连蜗牛赛车的场景都可以拖着进度条看了,因为turbo从来没真正输过好不好,尼玛就是各种哥灵魂附体的节奏啊!
台词的平庸更不必说了,开头一句“no dream is too big, and no dreamer too small”道出了影片的主旨,除了这句,台词几无亮点。
好好的一个dream活活变成daydream了。
不过,影片至少传达出了这样一种情怀: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恰如歌中所唱:the dreams that you dare to dream really do come true.
是不是没有任何期待的片子有时候反倒出离好看呢,<极速蜗牛>是2013年迄今看过3D效果最棒的。
堪称蜗牛版的屌丝逆袭。
美丽宁静的菜园子,尘土飞扬的赛车场,逼真写实的美国社会,荒诞的构思,瑰丽的色彩,丰满的情节,一个半小时的成人动漫煞是动人。
尽管剧中大BOSS不可一世地戳出真相:人们总是需要小人物的成功来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美梦成真的一天,而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可是,当一群乐观善良的屌丝们联合起来做梦的时候,管他结果如何,过程中迸发的光彩足以照亮生命。
这就是美国梦照亮世界的灯塔。
不知不觉地,最近三年我已经看了3.5部赛车题材的动画电影了:《赛车总动员2》、《波鲁鲁大冒险》和《极速蜗牛》,所谓的0.5部是去年的《无敌破坏王》。
所以,当我知道《极速蜗牛》要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并没有为它准备多少心理期待。
事实上,你还能期待它什么呢?
难道期待主角经过不懈地努力、朋友的帮助、心情的低落与复燃之后,仍然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吗?
这个题材已成鸡肋的最核心原因就是,观众还没有看就猜到了全部结局。
更何况美国动画向来只是在过程中胆大如牛,对于结局却一向胆小如鼠。
考虑到一部动画片不是一天就做出来的,而是经过至少两三年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题材库来衡量这部影片在策划时是否足够新颖。
我查阅了资料,关于影片最早的公开信息,是2011年2月梦工厂动画官方发布的截至2014年的电影排期,而根据导演David Soren的一段阐述,我们知道这部影片其实早在10年前就开始酝酿了。
当时David Soren参加了梦工厂公司内部的题材招标会,并成功凭借把慢速蜗牛和快速车赛结合的绝妙创意而中标。
可是Soren参加了《鲨鱼黑帮》、《怪物史莱克》、《驯龙高手》等多部影片的创作,等他真的有时间全力制作自己这部影片的时候,环顾四周却发现赛车题材已经不再新颖。
如果《极速蜗牛》在《赛车总动员》之前推出来,或者至少在《赛车总动员1》和《赛车总动员2》之间推出来,那它的竞争力至少会提升50%。
赛车题材沦为鸡肋的另一个原因,或许不能算这个题材独有的原因,而是一个美国动画普遍的特点,就是它往往表现了主人公自我认可后必然成功的一个理想主义路径。
一个小人物拥有梦想,坚持饯行,最终它总能实现梦想,无论那个梦想有多么遥远与艰难。
这种东西看一个两个是感动,看三个四个是接受,看五个六个是平淡,看七个八个是作呕,全都是这个你就根本不用再看了。
真的有这么多么?
其实也不用仔细去算,仅仅今年暑期,好莱坞就给我们带来三部这个主题的作品:《怪兽大学》、《飞机总动员》、《极速蜗牛》。
或许也正是因为毫无期待了,所以影片反倒还能带给我一些简单的思考。
这部影片立足于赛车题材的影片之林,还是有一点独创性的。
最主要的是两点:第一,蜗牛做主人公,此前在动画中是个绝对的冷门。
如何把蜗牛做可爱——本片发布的第一款海报上的那只蜗牛看上去很张狂,到了后期海报就回归到一种可爱的味道上;以及如何描写蜗牛的世界——本片开头部分菜园子里形形色色的蜗牛,还是很有想象冲击感的。
第二,蜗牛与赛车的结合。
这是影片的重点,也是其成立的价值所在,所以影片一直在创造可信性,让观众相信蜗牛与速度不仅是可以结合的,而且结合起来是很酷的。
比如,它安排了专属于极速蜗牛Turbo的蓝色光迹,它安排了Turbo独特的赛车策略——可以从墙上走或者从别人的车下超车,它安排了蜗牛团队与人类团队两大阵营来为Turbo的取胜保驾护航,当然它安排的Turbo之所以可以极速起来的那个科学依据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它还安排了一个偶像,承载着Turbo的梦想,并最终成为它的终极对手。
我个人觉得,赛车世界冠军从偶像变为对手,从正义英雄变为道貌岸然,最终让Turbo从速度与道德两个方面进行赶超,从而完成自己成为新英雄的成人礼,有点不妥。
它让我感到原来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英雄都是假的,甚至他们最后要用踩死敌人的恶毒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地位,这种道德沦丧本不应是“偶像”这个词来承载的。
更妥贴的策略或许是,让Turbo继承前世界冠军、它的偶像未完成的事业,挑战一个新的敌人,这样可能观众更容易接受一些。
我对影片的另外一个直观感受是,前后分裂感。
菜园的30分钟演出,很接地气,很生活化,无论是对蜗牛的生活状态还是他们与西红柿的关系的讲述都让人沉浸在其中。
我们几乎可以确信,这部分能如此生动的原因一定是,导演家中有这样一个菜园子,有这样一个骑着玩具车的小孩子,菜园子里有这样一群蜗牛在栖息和生活着。
然而,当影片来到修车店的场景以及终极赛场的场景时,我们就逐渐脱离了一种生活化的舒适状态,进入到导演所刻意描写、精心安排和故意拔高的一些情态之中,之前的那种舒心感就逐渐消逝了。
从这个角度看,蜗牛是生活化的,但是极速蜗牛无论怎样都是人为造作的东西。
这个创意虽然出类拔萃,但想表现出现实感和可信度容易,想表现出生活感来那就很难了。
关于该影片,个人感觉比蓝精灵2好,可能每个人被戳中的点不一样。
从技术上来看,其中的3D效果不错,尤其是树叶纷飞的时候,有些模糊的小树叶好像真的在眼前晃荡。
因为我不是技术控,所以不是很了解。
当你拥有梦想没有魔法时 你需要坚持你的梦想,因为外界会质疑你西奥一只坚守赛车与速度梦想的蜗牛,奇特一只坚守爱与包容的蜗牛,菜蜗牛一群得过且过的群体这是一部讲述梦想与坚持的故事,当一个人的梦想不被其所在群体所接受的时候,甚至是嘲笑与戏弄,相比外人,你的亲人或者是最好的朋友可能不会奚落和践踏你的梦想,但是他们仍然会规劝你要实际一点。
他们的出发点是,怕你受伤,虽然不支持你的梦想但是也不会反对,甚至会在你遭遇现实时,给于你支持和帮助和温暖的怀抱。
也许朋友就是这样,我不认同你的梦想,但是我尊重你追求梦想的权利。
当你拥有梦想拥有魔法时,你需要坚持你的梦想,因为环境会考验你西奥一只因偶然机遇得到魔法的蜗牛,奇特一只坚守在一起被赶出群体的蜗牛,菜蜗牛一群得过且过的群体只要上路就是有庆典,这是从一位朋友哪里得来的感悟,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梦想需要你去行动,当你在行动的过程积攒了实现梦想的力量时,你需要坚持并去实现你的梦想,因为当魔法来临时,困难也伴随而来,这时你要勇敢的主动出击。
魔法只是给你了你实现梦想的工具,只有行动才能克服现实困境,获得新生,获得属于你坚持的回赠。
当你拥有梦想失去魔法时,你需要坚持你的梦想,因为你还有朋友在去往晒车的途中,奇特问:“西奥,如果你明天失去了魔法,那该怎么办?
”西奥回到说:“我会好好的享受今天”。
享受当下,以平和的心态过好今天,而不是用你持有的天赋去患得患失不可知的明天。
也许有一天在追寻梦想的路上,你遗失了前进的动量,尽管梦想触手可及,可你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那么,请抬头看看天,你的天赋与生俱来;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你的朋友与你同在。
纵使你没有魔法,你还可以通过朋友获得再出发的勇气,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写在蜗牛与梦想后面的话西奥最开始是与菜蜗牛群居在一起,一个没有正能量的团体,西奥最后是与机械改装蜗牛在一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群体。
所以朋友圈很重要。
西奥入赛得利于盖的推荐和呼吁,盖是想通过小人物的白日梦来完成自己的超越,奇特从开头到最后,都劝导西奥放弃,却在西奥放弃时劝导西奥坚持,所以力挺你的不一定是为你好,劝导你的不一定是不为你好。
西奥为了奇特,潜力爆发,奇特为了,潜力爆发,奇特为了梦想,潜力爆发。
亲情、友情、梦想、坚持,他们就是你的魔法。
你是否曾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在同类看来你奇葩了,连你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正常?
小蜗牛TURBO渴望速度,赛车手说“做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于是他相信了,虽然这很成功学。
去找几个疯子,和你一样发疯的人才知道你的乐趣。
补一句,兄弟就是那个永远在打击,关键时刻却挺你的SB,真好!
吐槽还是要的。
事实上不是谁都有蜘蛛侠的幸运,若一辈子没奇遇发生,那就是悲剧了!
所谓成功,常是运气。
最要吐槽的是中秋假日排期,影院真的已完全丧失了优劣判断力了吗?
在茫茫失望里找部可以看、时间好的电影,难极!
不要在黄金档塞垃圾了好吗?
拜托!
会让观众想花钱都很不容易。
这仍然是一部主流化的动画电影,主题绕不开好莱坞动画一直推崇的追梦和励志,离不开美国人一直向外推崇的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
因此即便它在外包装上加入了种种酷炫元素,它在本质上也还是一部主题很传统的动画电影,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本作为何在今年的北美暑期档遭遇惨败的原因:除了动画电影扎堆和档期问题之外,美国人也早已吃惯了这种套餐,即便拿到中国市场,本国观众也基本熟悉了这类好莱坞动画的套路,也就当快餐在影院里享受一下而已,至少观众“吃”的时候还是比较爽的。
不过就笔者个人而言,本作尽管平庸,多少还是带给了我一部分感触。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立志成为赛车手的蜗牛Turbo(英文原意为涡轮)如何真正走上赛道实现自己梦想的历程,这种类型在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开始(对主人公的描述,梦想实际环境的反差)——过渡(遭遇外界和亲友的冷嘲热讽、自我沮丧和怀疑)——奇遇(偶然间获得神奇的力量、来到全新的环境中学习磨练)——过渡(开始铺垫走向影片终极舞台的种种努力)——低谷(遭遇某种背叛,或是获知真相后的失意)——走向高潮(踏上最终舞台,决战或是最终赛事,中间一定要穿插各种意外事故和重重困难)——大团圆(获得最终的胜利,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得到扭转)。
只是好莱坞很巧妙地用各种娱乐元素及细节弥补了故事上的单薄,让观众无心去察觉商品本质上的单一。
模式化这一点在人物塑造上也是同理,受制于已经固化的人物塑造,主角只是整部电影主题的一个载体而不具有灵魂,他是冲动的,爱做梦的,励志到底的,但本身很难让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倒是主角的哥哥,那只早已对生活认命的胖蜗牛让我稍有触动。
影片中这只胖胖的蓝蜗牛既是主角的兄长也相当于父亲,他对于生活的想法是很简单的,有的吃,有的事做,便足矣,哪怕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日子,逐渐变得麻木——比如看着每天早上被乌鸦逮走的同伴也无动于衷——他对于生活早已没有了幻想。
他生活目标的另一部分就是维护自己唯一的亲人。
他相当于主角的反面,起着衬托和塑造主角的作用:一面不断打击着主角的白日梦,一面却又不断护着自己弟弟的短,哪怕弟弟后来毁掉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安稳日子。
虽然这个角色在整部片子中对于主角的作用基本都是反向的(除了最后领悟到弟弟的努力和坚持之外),可他确实是在生活中很真实的一个存在。
在身边的很多亲人眼里,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傻后辈往往是让他们操烦不已的对象。
父辈和兄长都会感叹于这些年轻后辈太单纯,还未经历过生活的锤炼和风吹雨打,总把生活想象的太美好。
这些理由并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诚如影片中主角是靠一次次近乎不可能的行动,才最终打动了自己的哥哥。
比起一天到晚的异想天开,经历过生活洗礼的哥哥显然更愿意相信脚踏实地的行动,这也是他在西红柿园里一直在反对弟弟的理由:你拿不出实际行动给我看,凭什么让我相信你的梦想能实现? 另一个反对的缘由则是出于亲情。
当主角都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赛车场,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劝阻,多少让观众感觉这个兄长实在太固执和不可理喻,但细想之下,他并非出于对生活的胆怯和认命。
一路走来,他心底其实已经承认了自己弟弟的成就超越了一个蜗牛的存在,但他害怕自己的弟弟会死在凶险的赛道上,所以他选择反对,相比周围那些朋友对他弟弟的支持,这个哥哥的立场显得那么扎眼,却又是发自内心:“你们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可曾像亲人一样担忧过他的生死及安全呢?”他反对,因为那是他唯一的弟弟。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近乎溺爱的周护行为,因为那扼杀了无数年轻人的想法,但对其背后的动机多少能理解。
而对于主人公来说,兄长的认可是比任何其他的外在认同都要重要的东西,一如现实生活中父辈对于子女的认同,每一代的年轻一辈都是这样,他们一边嘲弄和不屑于长辈的生活和观念,可另一方面又急切渴望着长辈的肯定。
通观全片,主角一直都在争取着自己兄长的认同,他希望哥哥支持他的梦想,支持他去参赛,希望他能在赛前鼓励他,赞许他,尽管他得到的多是一盆冷水,但足可见他对自己哥哥看法的重视。
当他最终抵达终点,享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时,这只蜗牛真的在乎或者说理解那数万观众对它的关注吗?我想未必,反倒是哥哥第一时间冲上来拥抱的那一刻,是他最意外和高兴的。
这对兄弟间的关系塑造铺的很细,可说是整部影片乏善可陈的人物关系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电视上看的,比较不错,等会看一下是哪个公司出的,这部电影是以梦想为主题,用蜗牛视角跟人类视角来讲这个故事,不够全片比较喜欢的是那一个蜗牛车队,我擦酷到爆!
(相见恨晚)特别是我选海报的这一段,超级酷。
剧情什么的跟《汽车总动员》一样,到后面成功了跑了第一名就是了,不过我今天上午看玩大鱼,感觉像这些动漫就应该在电影院看3D 呀,在电视上看跟在电影院看的3D 根本不一样呀。
不过这部剧好评,谁让我是动漫电影爱好者呢。
为了梦想!!
我是不怎么看动画片的人,看的寥寥的动画片也是宫崎骏先生《千与千寻》,电脑中收藏的许多动画片也没有认真去看。
正巧,KX小盆友一直想尝试一下去图书馆看电影的感觉,所以在一个下着阵阵大雨的天气,我们两个“黑白双煞”就去了图书馆。
电影整体说来非常搞笑,剧情不算新颖,小型的美国梦追梦故事。
不过对我而言,电影之类的娱乐活动最大的追求的是放松,所以也并不在乎剧情的怎样。
观影过程中,有那么几句鸡汤语特别触动我,现在就把它们记录下来:1)No dream is too big, no dreamer is too small.梦想多伟大也不算大,逐梦者多渺小也不算小。
2)Chet: What happens if your wake up tomorrow, and your power is gone?
Turbo: I better make the most of them today.如果明日醒来,你这酷炫的超能力消失了该怎么办?
那就把握当下,好好享受今天!
3)Don't try to race like a car, you are a snail, so race like a snail.你是车吗?
你只是一直蜗牛,所以做你自己就好。
我是一个非常关心故事的人,所以对于故事中出现的细节所反映出来背后的东西非常感兴趣:首先就是人性的膨胀。
我非常喜欢看的一类电视节目就是名人的采访,有不少明星在回忆起自己以前的岁月时都说过——红起来之后有一段时间,自己就膨胀了。
这是人性,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取得了一些非常小成功之后就特别得意呢?
动画片中Turbo也是这样,当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超能力后,对五只蜗牛想请他进行比赛的邀约不屑一顾,这是人性中的自我膨胀当Turbo以最后一名的身份惨败之后,心态才逐渐走向正常。
另外,名赛车手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狭隘也是人性的体现。
另外是片中所出现的亲情。
Turbo哥哥Chet对他的关心,从劝说他走一条平凡之路,到比赛时Turbo缩回壳儿中时对他继续比赛的鼓励;Tacos哥哥对弟弟们梦想的表面吐槽,实际支持……都是拳拳亲情的体现。
以前我不是一个会用感情去做事的人,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最终做完为前提的,可能丝毫不会考虑别人感受。
但是一年的经历使我成长,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并且人必须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在情感方面尤其如此。
真的想做好事情,就一定会有情感的付出,否则人又和机器有什么区别?
最后,当缩进壳里以一壳儿的优势取得成功的Turbo滚过终点线时,真为这一只为自己梦想而不懈努力的小蜗牛鼓掌喝彩虽然是很不切实际的动画片。
刷豆瓣时,看到“玫瑰狗”的一句话很触动我——“如果你所追寻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你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
”“追寻梦想本身就是意义。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PS. 电影的名字真棒——T. U. R. B. O.(涡轮);韩寒为Turbo国语配音<图片1><图片2>
从K(Zhao)X(Xiu)大师那儿盗的图
再大的梦想也不嫌大,再小的梦想也不嫌小。
这时这部影片中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影片中那只蜗牛主角,当其他蜗牛在面对困难来临时,都选择躲避,甚至有些蜗牛也妥协自己的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一切只因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只渺小的蜗牛。
但主角蜗牛和其他蜗牛的想法不一样,它敢于面对恶势力,它敢于挑战,它有自己的梦想!
就是成为一名赛车手。
当身边所有伙伴都不相信它的时候,甚至有些还嘲笑他,但它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最后它被一个卖卷饼的人捡到,当他发现这只蜗牛有这样技能的时候,高兴坏了,于是开始了蜗牛的赛车的故事。
最终蜗牛超越了它曾经的偶像,拿到了冠军。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其实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的也是不少呢,有多少人像这只蜗牛一样,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选择面临挑战,有多少人像其他蜗牛一样,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遇到困难只选择逃避。
安逸的人生确实不错,但也是在经历风雨之后才值得拥有。
现在就选择安逸,以后的日子你还会努力拼搏吗?
我也是一样,不想在平庸中度过,在追寻梦想的这条道路上,我选择直面人生,迎接挑战!
氧化亚氮刺激下的极速蜗牛。载誉而归,建设乡里。这样的举动在我这个村里人眼里看起来很是了不起。
够励志够温情。作为目前几大动画照片上驾轻就熟的制作套路,这部电影还是沿着套路的模板走得比较中规中矩。中文配音是亮点。以上。
梦工厂的我给却给两星,知道这片子多烂了么,Epic都比这个好得多。而且还不是技术层面上的,纯剧情上的差!
电影院 宋
还不错~
谈到片子最能给你触动的地方,肯定不是那些励志的桥段(天朝人民早已见过奥运会上的刘翔),也不会是过耳即忘的小角色成就大梦想的美(zhōng)国梦标配,而绝对是全剧让你不断口爆WAF的爆棚想象力。动画就应该这样,让你撇开一切的不合理过一把瘾,毕竟再荒诞的现实也敌不过你那颗呼之欲出的童心。
蜗牛侠吗?
如法炮制的剧情,不过画面真的没的说
好烂的动画片。。。。。。
追梦屌丝
恕我直言 好烂。
好看~~~
是影片太幼稚还是我太严肃
汽车总动员的感觉,搞笑,励志,速度
梦想永远不切实际 适合低龄儿童励志观看。
忒俗不可耐,还能再老套点么,而且一点都不萌……
故事很老套,但是依然很欢乐,可以看看。
以后就算有《建国大业》的配音阵容我也不去看译制片了......最不能接受的是蜗牛是软体动物啊,他在砂石路上跑的那样快,早就应该挂掉了吧
能把这么无爱的形象拍圆乎了也不易了,不过实在不知道目标受众到底是啥
俗套的剧情,老套的制作,还算新鲜的猪脚,又一部总动员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