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狮》恋爱向安利见: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89461/和《四月是你的谎言》无关,《三月的狮子》,是17年10月再度推出续作的TV动画,于18年3月完结。
作为将棋竞技题材的作品,半年番《三月的狮子(第二季)》,国内播放量(B站播放量571.4万)尚不及一月番黑马《博多豚骨拉面团》(B站单站播放量1463.3万)。
但从质量来说,却是同样不可错过的诚意之作。
它有着足够诚意的三观和表现力,与其称之为将棋番,不如说,它是因将棋而起、底色明亮的青春物语。
《三月的狮子》,“亲生”认证说起将棋题材,可能最初会吓跑一众萌新读者。
这部动画的原作和制作团队,又无法让人不入坑。
原作作者羽海野千花,代表作品《蜂蜜与四叶草》。
这个注解青春的高分之作,曾在豆瓣拿到9.3分的超高评价(约3.1万人评价)。
动画监督新房昭之,风格鲜明,代表作物语系列,将《三月的狮子》做成了近几年少见的亲自监督的作品、“亲儿子”。
这注定《三月的狮子》应有更高的话题度。
对这部将棋漫画,羽海野千花将它定位为与《蜂蜜与四叶草》完全不同、进攻性的故事。
备受“迷妹”羽海野千花期待的新房昭之,同样将《三月的狮子》称为没有做过的类型、有尝试的挑战。
动画上映前,曾有网友表示对新房操刀的担心。
但羽海野千花本人却十分期待这次碰撞,因为新房让人身临其境、模糊叙述与现实边界的制作功底,是一个值得信任的选择。
那么这个漫画大赏奖项头名作品,碰撞上新房昭之,催生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不“原作粉碎机”,这是天才的瑰丽世界据称,将棋于三月评定排名赛等级,“狮子王”又是作品中重要的头衔赛,花式暗示着作品的题材,于是有了《三月的狮子》这个作品名。
与《蜂蜜与四叶草》不同,带我们走进故事的,不是那个“普通人”竹本,而是将棋天才桐山零。
零一步步进入将棋世界,非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生存”。
起初是因为父亲喜欢而下棋,父亲去逝后,零假装喜欢将棋,得以被父亲的朋友收养。
因才能被养父偏爱、被后来家庭姐弟排斥疏远,零不得不依靠将棋比赛奖金,维持独立养活自己的生活。
将棋于零,原本是一种生存手段、排遣孤独的方式,因而在高度专注中,天赋转化为才能。
但他踏入的将棋世界,每一位对手都熠熠生辉:零少时的对手被病痛折磨、甚至因此被对手算计,仍为了在将棋留名而努力;来自偏远地区的前辈,承载着全家乡的希望,一次次向头衔冲击,以致熬出了脱发和胃病;年老的棋匠守护着头衔,带着所有离开将棋的老朋友的祝福和希望,燃烧着自己;真正的神级天才,太过专注下棋,失去了聆听外在世界的能力。
这个属于瑰丽的天才的领域,也因新房监督下的强意识流操作而表现力十足:炎日下追逐上升的气球、强大的榉树、燃烧的荒原和缠绕的和服束带、看不到头的暴风雪……新房的风格,恰好让将棋的战场震撼人心。
这一次,没有“原作粉碎机”,有的只是加分、再加分。
确认过眼神,新房就是那个正确选择。
没入将棋的潮水,零也逐渐明白,原先他认为将棋只是暴风雨中他暂时抓住的岛屿,但将棋更适合被称为不断会有人“坐在他对面”的列车。
他遇上了太多不想输、背负创痛、也背负心愿的旅客。
将棋,由生存变成牵绊,暴露着人生的创痛,也诉说着为人的坚强。
春来,昭示温润的情感本色与将棋故事并行的,是主角零与川本三姐妹的日常故事。
因偶然醉酒被大姐明里带回家,零开始与三姐妹相处,慢慢走出一个人的世界。
在第一季故事中,零将与哪个女性主角发展情感线成了最大悬念之一。
而这个问题,在第二季收获了答案。
欺凌篇中,二妹日向因帮助过被欺凌的同学,成为了欺凌者伤害的下一个对象。
与当年默默躲开无人关照的零不同,年轻的日向尽管不解,却坚信着自己并没有做错。
她敢于站在欺凌自己的对象面前大声质问,也反过来劝慰无力帮助自己的姐姐,说不要担心自己,因为“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人生因这些人付之一炬”。
剧情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欺凌后续的处理。
欺凌事件被教导主任插手后,懦弱的老师展现出了她纵容欺凌的更深层原因:因为她多年找不到解决欺凌的道路,已经自暴自弃。
日向却清晰地选择不原谅欺凌者,因为她们对她朋友的伤害无可挽回。
日向这份坚定的正义和三观,给了零无可替代的救赎。
在零过去的岁月中,他失去家人,欺骗别人喜欢将棋,"鸠占鹊巢",又孤单出走,仅仅为了生存不得不撕裂困境前行。
而日向决不扭曲意志的行为第一次告诉他,遭受命运的伤害,这并不是因为他有错。
因这份救赎,零将日向视定自己的恩人,第一次从被拉一把的角色,变成了主动拉她一把的人。
咨询有经验的老师、攒钱、去陌生城市陪伴她、教她复习备考……日向照耀了当年被欺凌孤苦无依的零,零也因此成了日向这段晦暗岁月的光。
因将棋与他人结识,因彼此相遇而踏出自己划定的界线。
零的世界由路灯下的独行,变成了春日下朝三姐妹的奔跑。
三月如期到来,春花渐开。
挑战和变创,掩饰不住《三月的狮子》与《蜂蜜与四叶草》一脉相承的温润情感本色,真诚而治愈。
因将棋而起,因人与人的相遇而底色温然。
羽海野式治愈x新房表现力、有着春天之味的《三月的狮子》,值得与你相遇。
最触动我的是那个成熟大叔脸的学长问零要多强才可以不再输,不用怀着那种输掉后不甘和失落的心,零呆了,哪怕是宗谷名人,也只有70%的胜率,无论多强,都会输,只要行走在将棋之路,输就是人体内的脂肪,不离不弃,你既不能习惯于输,傲气没了,怎么能卷土重来,但也不能太沉浸于此,那么身上的输气怎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我,你,她他它从出生起就走在这条注定会输只是输率不确定的路上,终点是消亡,是的,我更喜欢消亡这个词,一切有机物最后都会消亡,因为动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恒的,那么能量转化时的瞬间就是我人生的起起伏伏点。
有起终会有伏,继续下去,足矣。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 三月第二季终于在这三月结束的第一天完结了,这或许是人生之中最喜欢的番剧吧,正因为太喜欢太喜欢它了,所以才希望它依旧能像现在这样,不为人所知,成为自己.以及那群无意间发现它的人们心中最干净最干净的那一部分温柔。
是的,温柔,这部番太温柔太温柔了,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们,才能造就这样一部温柔呢,在三月的这一年之中,经历了恋爱,亲情,群像剧,将棋,运动,校园霸凌,美食,拉面,梦想番,自由切换也太厉害了吧。
说是将棋番,并不是因为它是关于将棋的,而是它讲述了一群人们(或是已经成为ojisang老爷爷们,或是还正值青春拉的到赞助的少年)不断去追求那个自己怎么也不愿意放弃的事物,不想输,不想放弃,放弃了就会失去一切的感觉(感谢新房能把这个如此难表现出来的场景刻画的那么棒)(作为曾经的那个棋手,我能感受的共鸣太多太多了,对不起,我,还是,没有抓住)棋匠作为现役最长,不断不断的被人们追问什么时候退役、以及那一辈不断不断注入在他身上的期望所背负的孤独感。
师兄作为一个不算天才的棋手却在这个世界里不断不断的努力,创造出自己的一方天地,但面对总谷名人,终究连败。
名人如此一个天才的少年,他的厉害毋庸置疑,可是他失去听觉了竟无人知晓,面对不断的采访,他只是不断不断重复着en我会尽全力下棋之类的客套甚至令人摸不到头脑的话,成为一个只属于将棋的“神灵”。
而主角零,父母妹妹早逝,面对互相推辞的亲人,他寄养在父亲的棋友家,成为义子,可是他为这个家里带去的是另一重不幸,义父的两个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与零的差异,愤怒,暴躁,不理解接踵而至,零在这个家里,渐渐只拥有将棋,可是义父并未插手,把唯一棋手的称号给了零,媒体,孩子的不理解,是零更加无法在这个家里生活,很早便离开独立生活,温柔、孤独可想而知,可他从未在意,依旧只是一个人在那里默默的,默默的研究将棋,感谢三日月堂的那一对姐妹带给温柔却从来没有回报的零微笑。
还有,西尾你出来,是不是你强行让川本剪短发的!
你把新房藏哪了!
a对,对于新房,这个番剧并没有我曾经熟知的新房风格(新房45·,背景里夹杂的字是细节),但却常常能感受到新房的那种厉害的点。
第二季完结的感觉要比第一节完结的感觉好很多呢hhh,一定是好好的告别了吧,感谢三月,有缘再见。
属于四慌的四月终究来临了。
最后立个flag,每年至少看一遍!
三月的狮子我平时基本不看动漫。
但今年夏天我打开了一部,并且马上爱上了。
三月的狮子讲的是一个将棋少年的故事。
讲的是他深深的孤独和与身边的人逐渐建起的羁绊。
桐山零是孤独的,他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妹妹,在养父家是一个多余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你的安身之处「居場所」。
”故事一开场,养父家的姐姐就这样说。
细腻敏感的桐山零知道他的存在让养父家的每一个人都不快乐。
他早早搬了出去,一个人生活着。
在学校,他也因为内向、和其他人不一样而没有一个朋友。
没有人关心他。
他一个人默默坐在楼梯口吃了十多年午饭。
在冷漠的人情、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和没有着落的物质生活的包裹中,将棋是桐山零唯一的出路。
只要好好下棋,不断赢得比赛,他就可以通过奖金养活自己;只要下将棋,他的对面永远有坐着的人(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对手们和他在棋馆的同学们);只要下将棋,他在世界上就有一个角色,就仿佛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生活、つらい、そして、くらい。
生活孤单又黑暗。
但零极其努力地活着,在看不见尽头的黑海中拼命挣扎。
他说他内心像一只动物,只要看见一丝生的线索就拼命向前挣。
他也没有期望得到什么,没有期望突然有谁会来爱他。
只是用力活着。
一个孤单的少年。
但在年复一年的孤单中,他突然发现逐渐有人在他身边。
川本家的三姐妹,温暖的色调,热乎乎的天妇罗、咖喱、红豆沙汤圆。
她们像收养流浪小狗一样把桐山收回家,常请他来吃饭,来帮忙。
但其实,三姐妹也有自己深深的孤单:最爱的妈妈和外婆都去世了;爸爸有了新的家庭,对她们从不理会。
妈妈去世时才十多岁的大姐被迫成了母亲,照顾着一家人。
幸好还有年迈的开和果子店的外公和开酒吧的婶婶可以做情感的依靠。
但除了这种失去亲人的孤单,还有在学校被欺凌的孤单:二姐日向因为帮助了一个被欺凌的同学,在这个同学转走后成了下一个被欺凌的人。
但日向在湖边大哭,很坚定地说她什么都没有做错,就是应该帮她的同学,那些欺凌别人的人是不对的。
听到这话的零感到自己被拯救了:在他一个人被身边人忽视、落下的这些年,他感到善良的日向跨过时空向他伸去了温暖的手。
三姐妹一直在零身边,温暖着他,零也不知不觉用贴心和温暖回馈着。
但除了这三姐妹,也还有其他的人,其中很多都是孤独的人。
孤独但坚持,孤独但有爱。
有七十好几、负担着同辈没有实现梦想的人的期望、用生命坚持下棋并愈战愈强的柳源朔太郎;有外貌平淡无味、三十出头发际线后退、但极度努力坚韧、从偏僻的小山村带着村里老人的爱和期望出发、通情达理能力超强的島田開;有家境富裕但体弱多病、从小孤单与将棋为伴、零的忠粉和「親友/心友」的ニ海堂晴信;有不被理解、喜欢孤独地下棋、孤独地养鸽子、在晴信生病后给他送去紫阳花的山崎順慶。
这些人都是在道路上默默坚持的人,都怀着一种在苦海中一往直前的决心和一种对身边人质朴的爱。
在苦海中游着,零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生活有了暖色。
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安身之所。
他发现自己不再一人。
生活依然艰难和残酷,但那些爱和温暖如此踏实。
“他变温柔了,”几年没见的养母看到他,想,“他长大了,他浑身上下都是柔和的光。
”画风也是,清寂但温暖,坚定但温柔。
故事也好、语言也好、画风也好,都有我最爱的两个特质:introspection and warmth. 太爱了。
每次看三月的狮子,我都会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想哭。。。
就是平平淡淡温馨的日常,有痛苦有挣扎有黑暗,也有开心有治愈有梦想有亲情友情和爱情。
看到不同的棋手背负着不同的压力,无论是天赋卓绝的综谷还是天赋一般的岛田,亦或是年迈浑身是伤病的柳原或者出生起就有病症无法自由活动的二阶堂,他们都有各自的压力和负担,但为了将棋都在挣扎,在前进,那么顽强又美好,这种平淡的热血反而是最让我感动的。
真的只有羽海野老师才能创作出这样的故事和意境。
一点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治愈到让你想哭的漫画。
能看到这么优秀的作品,真的太好了!
无论从视觉、人物塑造、叙事等大的方面来说,《三月的狮子》都是一部佳作,哪怕仅仅只待在由萌萌的女孩塑造出的轻松自在的氛围里,我都已经很满足了。
但这部动漫让我感受最深的并非这些,而是它所传达出的思想和对人的生命形态的理解。
我认为第二季18集教导主任所说的话最能体现这部动漫想讲述的核心道理:生活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的确让人琢磨不透,但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身处于空虚、害怕中的人。
这些人不敢投身于一件事或追求一个目标,他们害怕做无意义的事情,以为这就能让生活朝有意义的方向进发,其实那不过是对自己的无力的逃避而已。
对于生活、激情、献身、追求的无意义的论述只是为了遮盖自己心灵的荒芜,而其实只要愿意踏出“未经论证”的第一步,生活才会开始,真实的体验才会告诉你它有没有意义,以及这个问题本身重要不重要。
教导主任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这个问题有多重要,我认为这是这部动漫的深刻之处。
为什么这个时代我们这些青年人总是会去寻求意义问题,恰恰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在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
以前,没有吃的,要去赚钱买吃的;没有乐趣,要去找乐子;没有什么要追求的,就简单地工作、生活,再有一点乐趣。
一切都是从实际的经验出发的,非常单纯的事情,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地多么深刻。
比如80年代的社会,人们重视学术与文化,愿意写诗,听摇滚乐,探讨政治问题,看起来是非常有生机、有理想的一代,但我听到一个说法,这其实只是因为80年代的人没有事情干。
工作完了,开始有闲暇,文革中被压抑的文化产品又开始流通,精神世界成为一个非常诱人的新领域。
并非因为这些事情,像我们经常想问的,有没有意义,才让很多人投身于此。
一切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
就像我们今天看英雄联盟总决赛,追美英日韩剧,一切是非常自然的,并没有多么不得了的所谓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是普通的,因为每个时代的精神(或者说一种气氛),并非崇高精神的表现,而只是将就着人的弱点而已。
而我们这个时代和以前的时代有何不同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看透了这些能带给我们乐趣的东西的浅薄。
对于80年代的人来说,萨特、朦胧诗并不是作为什么生命意义的解释而受到人们欢迎的,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
鲁迅先生也说:“文学不过是余裕的产物”,用文学作为革命的工具是不可取的。
其实这些精神文化产品的意义,并不在于回答终极问题,不在于对现实的作用。
也许它们确是深刻的,但它们的被接受绝非因为其深刻,而是因为它们符合了普通人的口味。
对于20年代的中国人,人文主义和进化论是时代主流,所谓“五四精神”,但真正对“人文主义”和“进化论”的复杂著作有多少人去看呢?
人们,包括很多知识分子都是很感性地去理解它而已。
生活天生不是复杂的,生活只能以简单的方式组织起来。
所以,说文化精神产品,比如哲学,对生活多重要,那是很无稽的。
除非是一个人通过艰难的阅读之后理解或感受到了一本书的精髓,并能用一句话讲出它,否则,这本书对于人的生活不会造成任何改变。
于是,80、90年代之后,我们开始逐渐理解到文化精神领域的无趣,开始转向看电视、上网、看网络小说、追剧的有趣生活。
当然,这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在其中感到充实,那就不会有什么意义的追问。
但看电视、上网、看网络小说、追剧的无趣也被很多聪明人看穿了。
于是他们便不再自然地生活,而是希望依靠自己的选择去追求自己希望的所谓充实的生活。
但选择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但人的本性是懒惰的,这种在我们想象中的“选择的乐趣”违背人的天性,于是人便痛苦,为了逃避痛苦而变得麻木、沉默、绝望、随波逐流,或者,有些人会寻求刺激,甚至自残。
但没有一种选择是自然而然的。
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的含义,自由让人感到恐慌,因为人因此失去了自然地、将就惰性的生存模式。
但这只是一部分人。
还有很多人,看直播,就觉得很开心;有很多女生追星,就觉得很开心。
他们依然过着被动自然的生活,成为感受到独立之痛苦的人眼中既蔑视又羡慕的“lucky dog”。
他们从不追问意义问题也能活得很满足,虽然某些人会说,这是愚蠢的满足。
但正如中国的古理讲的,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好,如果从幸福的角度来说,智者还不如不智者。
这个问题并没有对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起来不同而已。
而对于那些已经看透了所谓“乐趣”的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哈佛大学06年统计的全美轻度抑郁率是大约40%),《三月的狮子》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忘记意义问题,先勇敢地踏入一个”无意义“的领域中。
所谓的“追求”没有意义,所谓的“乐趣”也没有意义,但它们没有意义恰恰是因为你太在意它们有没有意义。
其实生命得到安放的秘诀就是忘记意义问题,而欣赏向你走来的“无意义”的一切中蕴含着的东西。
棋手们对于胜利的执着从宇宙的角度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但当一个人真的置身于那种处境,像零、八海堂、师兄,他才能真正切切的体会到这种处境的感受以及追求的动机。
这是任何推理都不能带来的具体感受,一种奇怪而自然的感觉。
而很多生命都仅仅靠着这样的感觉便乐观而自然地走在泥泞的道路上。
第二季谈到的话题真的太多了,而且我能隐约感觉到,有些东西并没有完全看懂。
新房的作品就是这样,让观众在生活与岁月中慢慢去感悟。
最想提一下的是这部作品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校园暴力。
以前看《少年的你》、《声之形》等作品,虽然也很不错,却总感觉少点味。
但《三狮》第二季,花了一半的篇幅去谈这个话题,用细节去刻画,真正揣摩了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微妙心理。
十分震撼。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将霸凌这一话题探讨的最为深刻的一部作品】。
不仅仅是施暴者,其实更为可怕的,是助纣为虐的家长、是睁眼闭眼事不关己的老师,以及这不允许对被害者抱有同理心的环境。
“知识分子是敢于在一切公共场合运用理性的人”,康德如是说。
我会在意“公共场合”这个词,反思自己,脑中想想自己肯定会是正义的伙伴,但真的遇到了那种事,会有勇气挺身而出吗?
会融入大环境,想着不多管闲事就不会有麻烦找上来,把自己保护起来,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想想从小到大自己的成长故事,好像也有成为受害者和施暴者的经历。
成为受害者时,我只会哭,不想反抗施暴者,因为会受到更多伤害,只会嚷嚷着“我告老师!
我回家找我妈妈!
” 所幸,我遇到的都是十分好的老师,会认真处理这些事,会告诉学生,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是做人。
所幸,我也总是能从妈妈那里得到温暖,去坚持心中的善,去努力地、勇敢地生活。
我成为施暴者的那段时间,准确的说,是喜欢拿别人开玩笑,但确实也是我做得不对呀,哎。
我现在想真诚地对你们说,如果曾经给你们造成过伤害,真的对不起。
想到比自己年轻的小同学、甚至是如果自己以后的孩子,遇到类似的事,到底应该怎么做,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想的事情。
剧中日向妹妹问:“我不想惩罚她们,但我可以不原谅她们吗”,当然可以啊!
你至今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啊!
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霸凌也必然还会长期存在,虽然改变不了什么,但抛开“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善意,是一定要、必须要去坚持的。
《3狮》的其他话题也颇有感触呢,简单讲讲吧。
“我怎么就这么不上不下呢”,是桐山零遇到自己职业瓶颈期的迷茫,是那种努力只是为了不变得更差,却又无法再精进一步的迷茫。
后来,他遇到了三姐妹一家,父母都早早离开的三姐妹,与外公相濡以沫,坚强地生活着。
三姐妹拯救了境遇相似的桐山零,那颗孤独的心,在一个素不相识的家庭找到归宿。
桐山零的心灵补完之路,也将自己对于生活、对于将棋的态度传递出去。
从大山走出来的岛田叔,为山里的村民朴实的笑容而战斗;还有背负着年轻时同伴落下的梦想,年过花甲仍在战斗的柳原爷爷;把桐山零作为挚友、对手与进步伙伴,虽然先天疾病却仍在坚持的二海棠小天使;那个被人们称为“将棋之鬼”,到达将棋之根源的最强者宗谷名人……这些角色都在这小小的81格世界中得到救赎,人生更加完整。
我喜欢动漫的原因就在这里,动漫这种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真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放大,呈现在观众面前。
说实话是有点羡慕他们的,在二次元世界中,早早地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也希望这份温暖,能够长久地存放在我的心中。
第一季看得十分、十分、十分艰难,经常会有一种沙漠中脱水亦或深潭中溺毙的窒息感,节奏慢到想要深呼吸,必须暂停狂刷两局2048才有精气神儿回来继续。
也很奇怪,竟然从没想过弃番诶…………Maybe …是因为脱水后尝到的水才会语无伦次的甘甜?
所以就像是受虐一样在遍地玻璃渣里等一颗糖,等它炫彩的包装纸反射出不一样的七彩光。
不知道原刊漫画是什么样的,就动画来说,这两季的完整性、节奏感似乎是整体设计好再着手制作的一样,经过一整季的蓄力,在第二季厚积薄发,爆点频出,然后故事线慢慢地、完整地、有回味空间地,收束,剧终。
厉害之处在于,人物鲜活到,没有第三季,没关系的。
我知道他们会在那个平行宇宙里好好的幸福下去的,不会没有冲突、只余平淡,而是会如海浪一般,高高腾起,又稳稳落地,回到天使般温暖的浓浓情意之中,我看不到了,但没关系。
不过虽说第二季比第一季分数还高算是理所应当了,然而每个细节都过于圆融的冲突解决方式,也会反向激起人的警惕,毕竟完美无缺的画面,只能存在于梦境,第二季的美走向了失真,过于明显的安慰姿态,就像是明理姐的“宠爱乌冬面”一样,明白告诉你:大丈夫我煮面给你啊想要的,都可以有谢谢,有被温暖到!
所以越到后面,我越期待棋社的故事,没有同情没有暧昧,温情与残酷界限分明、又须臾不离,窒息,真实,同时也在告诉你:大丈夫,无处回头,向前吧,向前,没关系!
以前别人提起二次元我都以为是聊数学方程式更别说知道追番为何物。
也许是我见识还浅薄,也许是羽海野千花的作品恰好是我喜欢的风格。
说实在的,无论是人物特点的刻画还是内在情感的细腻表达,幽默,哲理,泪点都很自然地融入其中。
《三月的狮子》,一部开头特别需要静下心才能看得下去的番,看完后发现原来动画也可以有这么正的三观,比如日向遭遇的校园霸凌事件。
无论姐姐还是爷爷还是零给到的支持实在太有力了。
尽管三姐妹没有父母,也尽管姐姐代表日向家长出席没有做到理直气壮地回击对方家长,但从川本一家跟日向说的那些话可以看出这一家的教育是多少家庭的教育所不能及。
日向的这番行为需要很大的勇气,如果没有姐姐站在她这一边,没有爷爷的鼓励与肯定,没有桐山零的默默守护,没有国分老师的公正,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日后的价值观会是怎样的扭曲?
最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以后她身边出现需要帮助的人,出于得不到认同与支持也许她会选择无视。
羽海擅长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他给每个角色都赋予了善意的一面,每个人成为现在的自己都有不得已的原因,即使表面上看着让人咬牙切齿的欺凌者高城同学,最后羽海也站在她的角度给了她为什么会犯错的理由。
所以羽海的作品为什么看着会很舒服,没有绝对的坏人角色也照样很精彩!
我不是宣扬她的作品,而是里面确实有让我产生共鸣的东西。
零和日向相互成长那段看哭了好几次,温暖,治愈,希望,无比渴望自己也能遇到一个能让自己的心踏实一辈子的人。
零的一段经历让我想起升高一的自己,那时开始有了跟桐山零一样的心态,尝试交新朋友但似乎并不擅长,怕孤身一人的自己太扎眼就总想办法逃离人群。
有着桐山零的孤独却没有他的天赋,挺羞愧的(这里自我反省两百字)。
高一时写过一段时间的日记,毕业后看了几页不敢看下去直接拿去烧了。
都说日记会带一个人回忆美好的东西,我却一直不想看到那时候的自己。
但看到那时候的桐山零,还是想起了自己那时候的心态,哈哈,看吧,烧日记是没用的。
不管怎样,看完这部剧,算是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吧。
谢谢推荐我看这部番的人。
谢谢你!
PS:这部剧值得重复看,个人觉得比《蜂蜜与四叶草》涵盖的东西更多,换一个视角就会发现新的东西~
人的成长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自简单逐渐复杂,每一层都存在可以连成线、密成面的相似点,足以承担一个人走向下一阶梯的所有。
朋友刚毕业时内心的迷茫、恐惧和无助透过屏幕望向我,想起彼时苛求现实的自己,最后又亲自扑灭内心不甘的燎燎火势向现实低头,沉默寡言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
“你毕业的时候没能进一个好的公司,现在又没一个好的职业,你要这样到什么时候?
”来自父亲的语音瞬间沉下来。
上学的时候习惯他们放养式的圈养,突然来一句带着担忧的慰问,让人猜不透。
窝在休息日的间隙,刷着《三月的狮子》,整个人陷入暗沉的心绪中,接受沉闷的侵蚀。
“坚持自己,重视自己”的主题缀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在可望不可及的远方摇摇欲坠。
为了生存,把自己交给将棋且在其职业道路上有所成就的零面对一连串持续的打击也免不了自我的审视:为了生存说自己喜欢将棋是否是谎言——似乎把不清楚具体位置的将棋当做生存手段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
情绪跟着情节打转,循序渐进中逃不掉那种直击人心的阴郁和自我审视的镣铐:一旦对比,我们都成了一无所有的人。
没有家庭,没有家人,没有朋友,现在连自己赖以生存的将棋都怀疑是否属于自己——零现实中的你我仅仅是回头,便发现自己至今空无一物,所谓的梦想也已经不知去向。
刚毕业也好,毕业一年也罢,在社会中打滚了几十年也就那样。
回归校园,参加社团,陪日向走出校园霸凌,清楚自己对将棋还是喜欢……背景色彩逐渐明亮,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钝角的变化,时间会把过去的做出证明,把你疑惑的给出答案。
而每个人唯一能做的如《三月的狮子》里穿插的主题:坚持自己,重视自己——即便我们一无所有。
(真人版和动漫版的情节有些出入,早先刷完动漫版再来看真人版,感觉某些片段只适合在动漫里更具感染力,放在真实的世界里有些别扭。
)
被画风萌化了。校园霸凌占据了非常大的篇幅,以及最后,是要发展为纯爱番?
一般般啦,9.6分,感觉我被骗了,我是冲着高分才忍住看完44集的,前面真的很难坚持 ,后面开始有点入戏,如果你喜欢热血番,就别看这部,内心戏太多,没意思
快两个月过去了 还是拿不准怎么评论 感觉说啥都很多余 因为近乎完美
娓娓道来的力量,平静中的涟漪。一直等着希望感觉发展,但是当真开始步入正轨,还是希望慢一些了,突然。自己的不幸,其实并不是因为外人,但是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2期
三星半,第二季新房的痕迹越来越重,总觉得有违和感……
零踏出了将棋之外世界的冒险 有黑雾弥漫 有野火燎原 他发现自己并非只有不幸 金钱,才华,健康,周围人的友善,以至青春 这些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 对身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种奢侈 他可以接受众人善意 亦可以将善意传递出去 最终自己也成为灿烂的世界的一部分
零在最后觉醒了自己的短发控癖好。
第二季比起对局,更着力于刻画人本身,如日向,宗谷,柳原,高桥等棋士和普通人的感情和状态。并不是所有人只会渐行渐远,并不是所有事只会消失不见,出现在生命里的那些人那些事,绝对不能忘记。在真理慢慢浮现的面前,尽管我们的内心常常被自己的弱小所扰乱,也请不要忽略周遭的善意与沿途的风景。
其实我没看完。我不敢看这部动画+漫画。第一次“不敢看”一部作品却不是因为恐惧。因为主人公实在是太幸福了,他有着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有一帮子交心的朋友,虽然过往孤独,但最重要的是,他的身旁有着川本一家……这阳光,太耀眼了……
不用看也是满分的作品。不过我不太喜欢第二季校园欺凌的情节,我只想看男主的姐姐!
好溫柔的作品, 畫風有點女性向, 太多內心描寫, 有點寫實! 但主線劇情不多....沒什麼重點, 每一個人物都會描寫, 會好悶...
垃圾
补标
文案很好,画面很好,初高中生成长可以看咯
个人对霸凌、神童可没什么共鸣。还是更喜欢第一季男主自己的故事,我想看的香子的事情也没有讲清楚。
有了和友人的回忆就跑去买十年用日记本 在最寂寞的地方画条辅助线
春よ、来い。前半部的校园霸凌略苍白,后半部的老年棋士和家族羁绊出神入化。
8.5/9 人间冷暖 温柔常伴 对这种日式日常越来越没有抵抗力了 看第二季眼角不知湿了多少回;姐姐嫁给我 小生这辈子不会亏待你的(*'ω'*)
无法理解主人公,很多时候是不是太幸福了,有点无法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