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题外话,这部片子是别人给我推荐的,然后昨晚花了两小时看到凌晨才看完的,两个小时,其实对我这个没有耐心的人来讲挺烦躁的,但片子的质量在于精,一部长的电影总需要细细品味方才懂得其个中滋味,加上全影后的卖力出演,这片很值得一看。
韩影的题材选择得益于其宽松的审核制度,所以韩影所表达出来的内涵是很多中国电影都达不到的。
有人戏称,韩影每年都要出几部批判政府的片子,把政府黑的一无是处。
其实想想,艺术本来就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该电影加了一个前提,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更能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
故事讲述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个平凡的韩国主妇在法国奥利机场被误会藏毒,被囚禁在距离韩国飞行时间长达22个小时才能到达的、位於马丁尼克岛的监狱,以及为了救出妻子而向全世界求助的丈夫之间展开的真实的故事。
故事是以双线进行的,一条线是在异国他乡狱中受尽苦难的女主宋静妍,另一条是在韩国辛苦努力想要为妻子平反的男主,两条线穿插进行,直到后来男女主历尽艰难终于相见,两条线汇在了一起。
影片主题是回家的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到了女主身上,竟成了一道永远也跨越不了的鸿沟。
且不说男女主为了能回家受尽磨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张地图,女主贴在墙上,用自己粗糙的手在上面画了一条线,隔了整整一个大洋。
细节的表达往往比言语更能让人深思,漫漫回家路,那不仅仅只是一条路,更是女主心底里唯一燃起的希望之光。
法庭辩论那场戏,女主声嘶力竭的说着,我要回家,我只是想回家,我因贪念而犯罪,不求饶恕,只是想我的家人。
在此处,全剧的主题得到了一个高程度的升华,任何在现场的人都无不为之感动。
全姐演技自然不做作,凄凉中透露无限悲情,赞个。
关于影片的现实意义,我浅层次的理解是不仅赞扬了男女主在困难艰险中的相互扶持以及他们身上展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更犀利而明确的指出了政府的弊病与无能。
当你在异国他乡奄奄一息,孤立无援时,你的国家也抛弃了你,这时你能怎么办?
影片里的韩国大使馆恰好反映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端,无能的人坐在办公室喝茶,丝毫不理会底层小人物在命运捉弄下的无声呐喊。
一份文件,被锁在了柜子里,同时锁住了一个人的命,黑漆漆的柜子更像一个牢笼,将女主死死的禁锢在里面,经过数月之后,误拿到碾纸机前,成了细细小小的碎片,女主想要回家的梦想顿时化为泡沫了。
最讽刺还是结尾那个电话,男主毫不犹豫的挂掉了,笑着和家人一起照相。
当政府无能至此,还有什么好期盼的了。
片中女主能够成功回家完全得益于网络舆论的力量,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若无人能救,就只有自救了。
网民的谩骂和控诉将舆论推向高处,政府不得已才出面处理。
在最后法庭辩论的时候,翻译声称韩国大使馆来人了,女主不屑的眼光,那是一种失望透顶的寒。
编剧注重刻画人性和对比反差。
如女主在国外监狱遇的到那个同病相怜的女孩,真心相对,温暖人心,比起政府的那些公务员的丑恶嘴脸,实在是好太多。
浅谈一下从女主身上能够学到的东西,那就是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女主是很普通的群众,若没遇见此事可能相夫教子,一辈子过得清贫但也温馨。
从她入狱的那天起,她就有想要回家的信念,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受尽欺凌,心里的信念从未改变。
最难过的一场戏是女主被人强暴,女主艰难逃脱。
来到了她曾经梦想和丈夫一起去的加勒比海,女主站在蓝色海水中,任风肆意的吹,广阔天地中只有她一人。
蓝色在电影艺术里表平和,冷静之意,但放在此片里,更多的渲染了女主在现实打压下的孤苦无力,有一种极强程度的抑郁和悲苦之感。
纵使年华逝去,岁月匆匆,等了一月再一月,一年又一年,只要心中有路,回家的大道必会豁然开朗,女主在苦等两年多之后终于回到了家。
尤记片尾女主一家照相,天上下起雪花,丈夫无视挂掉了政府的电话,白为纯洁之意,而在这个场景却显得极为讽刺,茫茫大雪能够掩盖得了什么,是罪恶还是无耻。
高修出演的是本剧男主角,和女主全度妍相比,某些方面明显较弱。
但也有值得称赞之处,在用汽油浇自己全身以控诉政府那场戏时,演技的爆发力还是很强的。
说实话,看到他被政府官员强压在地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熔炉里的孔侑,一样的悲伤,一样的绝望,把底层小人物被踩在脚底下的命运崭露无疑。
这部片子是位女导演导的,女导演和男导演的不同之处是,女导演更注重对细节方面的刻画。
片子整体来说其实显得过长了,节奏很缓慢,以时间为顺序叙述整个故事的发展。
煽情部分也有,但恰如其分引发人们的思考,关于一个电影,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冲着全影后的精彩演技,俺给五星。
在韩国电影最出色的几大类型中,除了带有黑帮元素的犯罪电影外,另一个吸引我的当属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
这些电影多属商业与艺术俱佳的中低成本作品,往往与大多数韩国民众的生命体验或当下生活息息相关。
《熔炉》、《素媛》、《辩护人》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它们以开放的姿态直击民族的现实困境、历史创伤、政治迫害、司法不公等社会严肃命题,在撩拨民族文化神经之余,对作为邻国的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素媛》和《辩护人》同在2013年上映的《回家的路》亦属于这类电影。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2004年10月,一位韩国妇女被丈夫的朋友利用运送毒品,并在没有受审的情况下,被囚禁在位于加勒比地区的法属马提尼克岛长达两年多的时间。
改编真实事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讨巧处在于省去了编剧对于故事逻辑性的推敲和再创造,而挑战处在于,如何在保持事件基本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引人入胜,如何在触及大众心理底线和公共良知的基础上与观众产生共鸣。
显然,同样是处理真实事件,《素媛》或者《回家的路》的改编及演绎方式,走的是与《杀人回忆》之类的影片完全不同的另一条路子,少了点悬疑惊悚,多了些人性关怀。
和大多数弱势群体抗争的影片一样,《回家的路》的人物设置也是对立的,矛盾的一方是普通家庭妇女宋静妍,可以引申为底层平民的代表,另一方是韩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引申为掌握国家权力的公务员。
作为一个女性导演,方恩珍把视角更多地对准了前者,或者说用对小人物强大内心和自我救赎的更多着墨来批判国家公职人员的尸位素餐。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编导力求还原事件的客观原貌,辗转法国、多米尼加、马提尼克等地进行实景拍摄,包括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获准在法国机场进行拍摄,甚至耗时两年才拿到马提尼克监狱的拍摄权。
正是如此,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代入到角色所处的环境之中,感受到角色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各种煎熬。
同时,导演也用了大量的内心戏和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来渲染宋静妍一家的喜怒哀乐。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影片的最大亮点——全度妍。
这位模特出身的演员之所以被韩国观众称为「千面鬼才」,是因为她的适应面很广,从专情保守的寡妇到放荡的卖淫女,从山村女孩到凄苦母亲,全度妍的表演既有多面性又始终保持着亲民现实的风格。
在《回家的路》中亦是如此,特别是宋静妍被囚禁在语言不通的加勒比海岛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审判又一拖再拖,心灵与身体遭到了双重打击乃至想要走上绝路,其情其景着实令人动容。
另外,影片还展现了当「宋静妍事件」被媒体及网络曝光后,社会大众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声援与帮助,为该事件的持续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见民众力量的团结强大是此类事件产生转机甚至转折的决定性因素。
与此相对的是,虽然影片也揭露了公务员们的丑恶嘴脸,但与主角相比,他们就显得扁平化、脸谱化。
当然,这些角色形象的模糊是可以理解的,编导意不在个别人等,而是针对整个政府的「不作为」现象。
宋静妍经过756天的海外漂泊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她的坚忍和毅力让人肃然起敬,然而我们却无从知晓当她再度踏上国土时对这个国家的态度。
有家难奔、有国难回、在自己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祖国居然也遗弃了自己,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难不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怨忿。
《回家的路》在关注弱者的同时,也没忘对于社会的责任担当,传达了社会疗救的声音。
「请求各国有关部门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几乎每个国家的护照上都有类似的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绝不应是一句空话,不仅需要一个国家的国力来进行客观保障,也需要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驻外公职人员)自身主观上竭尽全力为本国的公民提供一切帮助和保护。
「以人民的民义保护国民」,这是各国政府和官员的职责所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试问我们的驻外公务员们,你们做到了吗?
话说觉得韩国电影比中国电影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熔炉》《素媛》又到《回家的路》,真是让人唏嘘,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电影出现,《天注定》甚至国内都无法上映。
一开始觉得挺恨高修演的丈夫的,总想说就凭他交朋友这眼光,总是落得个“不识人,半世苦”的下场,果然,给自杀的借贷者当了垫背的后,还会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丈夫不认错还在家耍横、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的时候我真是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被法国警方逮捕后,语言不通、大使馆的冷漠、监狱的虐待,真是虐心的节奏啊,还好导演没有把它弄成苦情剧,而是始终将矛头对准“不作为”和失职的大使馆。
出门在外,最能依靠的不还是同胞么?
想《花儿与少年》中李菲儿弄丢护照后不也是在大使馆和国民“妹夫”的帮助下才能在24小时内搞定那么多糟心的事儿嘛。
而宋静妍却被抛弃,当领事冷冷甩出那句“真是丢了大韩民国的脸”时我真想打脸,就像高修后来在当权者面前浇汽油时说的话“犯错的人就不是公民了吗”。
的确,宋静妍从没说过自己是无辜的,毕竟她也知道这一定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想走捷径挣钱而已,是无知和贪心造就了悲剧,如果没有网友的帮助,流落在异国他乡的人必定成为最无助的人。
有几个镜头让人感触很深:1、高修在翻看衣箱时,才发现老婆这些年连一件好衣服都没穿上,内衣都是破的;2、宋静妍遭到监狱长强奸短暂逃跑时,站在加勒比海的岸边,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来到了梦想中的度假胜地;3、宋静妍跪坐在床上看那张法文版的世界地图,总让我想起《登陆之日》中张东健站在欧洲的海水中对小田切让说“从这里跑回去要很久吧”。
一时心酸......
看似荒诞但又让人不得不警醒的电影,后劲儿太大了,全度妍的哭戏感染力太强了,她一哭,观众就想跟着哭!
高修颜值是真高,为家人打拼的成熟男人还能帅气十足!
给电影增加了很大的看头!
看电影的愤怒不亚于看校暴题材,不作为的gj,视普通人为草芥,这何尝不是一种暴力,比肢体暴力更让人疼!
佩服人家影视作品的自黑,娃娃鱼说“我们gj的网络可是很厉害的”这是黑键盘侠吗。
男主:懦弱懦弱懦弱!!
交友不慎不是你的错,但是连累妻子孩子住在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几平米的小屋里还怼妻子的这种男人女主真的是性格好。
属于窝里横品种,面对警察,大使馆,安保?
总是唯唯诺诺,连我都要发飙了。
最后面对韩驻法大使终于按捺不住,谁想只说了两句又哭了。。。
我心里无数只草泥马飞奔而过。。
能不能强硬一次,有记者在你怕什么!
你哭什么呢!
女主:很明显没什么文化,也是走投无路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从被抓到被换了一个个监狱,感觉特像一个受苦受难的白莲花,最后面对大使的冷漠、指责、威胁时居然还想着低声下气我也真是无语了。。
我看完最大得感受交友一定要谨慎,钱财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轻易决定生养一个孩子(这姑娘全篇哭的我闹心死了。。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观后感,不喜勿喷
韩剧和韩影的差别是,韩剧哪怕是死人都带完整的妆,太不生活化了个个妆容精致,每次受伤都是眼角额头嘴角,受伤还要又美又帅又我见犹怜?
韩影基本还原本身。
全度妍算是素颜了吧,她绝不是那种很漂亮的,或者整容脸,那是种沉淀后的美丽。
全度妍演技没的说,高修也不差。
完全颓废。
原来韩国人民纳税也能养出来这么不负责的公务员啊,哈哈。
既然是真实事件,那电影也就不会太差。
力度绝对够,艺术张力嘛。
男女主角以这样的方式回到梦想的加勒比海应该是导演在灰暗的两年中加的一点美好吧。
网吧的老板说,美国有核弹,我们国家就有网民!
我们国家的网民是最厉害的(虽然韩国网民是逼死了好多人),但是!
我们大天朝的网民惊为天人的神回复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多圈好吗?
不过网络确实可以改变世界啊。
网络舆论讨伐救人也给力。。
果真韩国好网民!
一再讽刺大使馆!!
那两人完全是小丑!
结局还讽刺外交or大使馆的办事速度。
好电影,虽然也煽情。
我最喜欢还是监狱那部分,无力挽回没有希望,被亲情支撑的感觉。
再次感叹监狱是个好恐怖的地方,不要犯罪!
批判讽刺韩国政府,生在中国的我们,不需要过多讨论,大家都懂。
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还是给你展现了一个家庭被撕裂,女主被抛弃在海外两年。
其实这事新闻上也能看到,但是好电影就是挖掘细节,触动你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女主在监狱的时候,一定怀念哪怕是租房子的时光吧。
但是如果没有这档子事,也许她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怨妇。
现实中的我们,其实也是一样,有家有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但是我们每天都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纷扰,没有工夫去顾暇拥有的美好。
只有失去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些珍贵。
人总是这么傻。
有人说,一个故事,看完觉得自己渺小,就是正能量,反之,就是毒鸡汤。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它很触动我,他会激励我更爱我的生活,我的家,我周遭所有美好的东西。
而讽刺和挖苦,对我来说,好像一点都不重要。
最近恶补电影,各种类型、多国,甚至于略为厌恶的韩国电影。
好吧,公平的讲这个厌恶并不是来自于“韩国”这个标签,而是某类的表演特质。
总觉得韩国某些演员在喜怒哀类的表演上很小气,表达范畴不够宽域,表情上非常地一如既往,而且大多数演员均如此,颇有几分早年以马江涛为代表的“哭爹喊娘、大声吆喝剧”的范。
其实对于韩国电影本身,我个人还是有几分肯定的,这也是我偶尔还是会有选择性的观看之原因,而不是完全将韩国电影拒之千里。
比如近期刚看过的《恐怖直播》,名字虽听起来非常美式和俗套,但剧情和表演绝对是可以送上一个“赞”的。
这部亦是如此。
首先是全度妍的表演。
表演由浅入深,拿捏精准,即没有太过,也不会太板,看来作为韩国的高阶女演员之一,还是实至名归的。
然后就是本片的题材和改编的水平。
这个题材如果让国人导演来拍,我想要么就完全是表现大苦大悲,要么就是处处暗喻,想说却又不敢说,反而轻视掉主题。
前者就不说了,国内这种题材已不少,连咱“贺岁娱乐之王”的冯导都拍过;而后者类似又比较有嚼劲的我看应该就是《子弹飞》了吧。
嚼劲是好,但没味道的口香糖即便再经嚼那也就是根橡皮筋吧,在我看来真也没多大意思。
人金老《侠客行》里一首诗都内藏绝世武功呢,都是胡编乱造,金老的还更有娱乐气质吧。
之所以说本片题材好水平高,主要是因为选料来自真实事件,真实事件因为“真实”让剧情的感染大大的上升;其次,真实也导致结局固定,可揉捏的空间较少,改变的难度较大;最后,本片主要还是让关注聚焦这个普通家庭,有牵挂主角的发展来穿插抨击和控诉某些现象,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抨击过程即大胆也有礼有节。
即不“愤青”,也不“五毛”,果然是恰到好处。
所以说,我对该片高度认同。
反观我们自己,也许是因为机体制不同,我们的导演也许也想拍,可能水平也很高,但却有“地球人都知道”的“难言之隐”。
就好像前段时间的一部《天注定》,可能也有几分意思在里面,但不得不说最后也变成完全迎合商业行为的一个大杂烩,一部事不关己围观看热闹的娱乐片,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注定”这个名字还真是贴切,毕竟导演想要告诉大家,在神奇的国度悲剧往往都是自找的,no zuo no die嘛。
最后我想说,电影并不是新闻,不需要导演您站在第三方中立的立场去围观和调侃,如果只是关注事件的发生和结果,那我拜托国内的某些导演,请您还是秉持“娱乐至死,钞票至上”的精神吧,比起你们的电影,我还是看新闻好了。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每次想到这几个字的时候都会一下子像被揪住一样疼得说不出话,就像看完熔炉时一样,没办法言表的难受。
只是幸好这件事的结局远好过熔炉,才能觉得不是那么昏天黑地。
欢迎回家。
韩国影视业远超于我们的很大原因不光是他们有着好演技好手法好导演好镜头,这些都是我们也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他们这种亮晃晃的曝光我们没有而已。
韩国影视业做到的是超越电影本身给社会的贡献,超越给人们娱乐和放松,这类电影而更多了给领导者重要的一耳光。
而我们虽然也有心想要拍出这样的片子,但放送与否就是另一件事。
我泪点低于常人所以对于我来说大概是从二人几万里相隔后第一次打电话被掐断就开始哭之后一直断断续续哭到结束。
最戳泪点的是贯穿全片全度妍表现的孤独感,在被假释后跑回监狱和室友遥遥互喊【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简直哭到不能自已。
所有难以想象的孤独痛苦愤慨委屈都集中在一起,如果没有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
所以从头到尾都强调着【家】的重要,包括【回家的路】这样的片名,看完整部片子后听到【家】的字眼心头还会涌出暖流眼角泛湿。
每次写信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和对话用的都是平语,只有一次用了敬语。
【亲爱的金宗裴先生,我是你的妻子】后说着两人的回忆。
后半部分的煽情连得很流畅没有什么一下子全是泪点的突兀感,信的告白时绝望感几乎包围了整部片子。
其实我还挺享受这种把人论起来反复扔来扔去的快感的,不过前提是必须要有个好的交代。
再来就是两人在小岛上见面抱在一起和牵手走海边逛街的场景,就像强哲里面宗秀九死一生吃爸爸做的饭时候的样子,【在经历磨难后只要平凡就是幸福】这样的感动。
哭得最上气不接下气的倒是从网友评论开始一直到法庭上的那段话,无论如何还是感恩社会,感恩组成这个虽然养着错误的官员但还是有正确国民的国家。
高修的选片一直都是我心尖上的那种好,从圣雪喜欢上开始后接连追了创可贴和黄金帝国,不过这次这部更要赞叹一些。
虽然比不上我对白夜行的喜爱,但这次角色的演绎依然可以惊艳。
真是朝着未来老戏骨发展的男人,每次看完一部后就感叹庆幸没有爱错人。
而全度妍这种岁月沉淀素颜的美和气质也完美配合这这部片子,还有神演技...很喜欢。
此片据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正因如此也才有这么大的关注度,再加上全度妍的加入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
看过好多全度妍的电影,但很多都是那种大尺度的影片,所以她在此片中诠释的一个家庭主妇角色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影片讲述了一个家庭主妇迫于经济压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贩毒,而后被一直羁押的国外,想回家却因种种因素有家不能回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全度妍用她精湛的演技再次征服了我,我会因为她没有食物而拣地上的面包充饥时难过,也会因为她看着女儿的照片哭泣时而落泪,我想这就是一个优秀演员的成功,她足以让你感受到一个中年妇女的喜怒哀乐,痛苦与悲伤。
韩国的电影无论什么题材总是对人性有或多或少的反映,此片也不列外,对政府人员的抨击达到了顶端,因为公务人员的屡屡出错才导致了这个无辜的女人在国外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及身体上的伤害,直到媒体的介入事件才得以解决。
这是一部煽情的影片,一个原本事关政府失责的事情,被缩小在一个情绪化的故事上,但无疑它很成功,所以,我喜欢。
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感人至深的片段越多,越让观影的观众感受到韩国政府的冷漠嘴脸!
驯化了利维坦,还有科层行政难以驯化,遇到难处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力救济是最原始也是最管用的方式。导演用了太多拍催泪弹的套路,其实不适合这个题材。
全度妍太适合演这种角色了
“真实事件”已然成为韩国电影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只是除开事件本身的震撼外,片子在电影技法上并没有太大提升。但还是看哭了。一些情感戏的处理还是花了心思,小细节很容易把人击中。另外,海报也搞得太洪尚秀了吧。
韩国政府又被黑的体无完肤啊,有时候我都在想是不是有点太过了,韩国社会的某些黑暗面是不是被过度夸大了。总之这是一部好片,尤其是女主角的表演相当感染人。在这加上一句,总有网友单纯地质问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来,看《素媛》的时候有人这样问,《熔炉》也是,我想说的是,中国电影人比韩国强一千倍不止,不是拍不出来,而是你看不到,为什么你看不到,因为过不了审。麻烦你们以后说话前动动脑子好不好?!
有洞的内裤。
又是一部坏电影里面的好电影,不觉得感人,男主人公那么可恨,女主只余可怜。最后外事交通局的电话讽刺得够厉害。无论国外国内,不敢指望国家政府有什么关怀,维持个基本安定,让我能安心赚钱就好,吾辈升斗小民只能老实做人小心过活,也就免去求告无门呼救无路的痛苦
韩国电影,国人自嗨,看见底下的评论就想吐👎
好几次想弃剧。最终看到110分钟还是没看完,结局什么的根本不重要了,实在没一点吸引我的地方,即便是我喜欢的全度妍也不行。还有,运毒是事实,即便是不知情被骗的运毒,看看TVB经典剧《灰网》里程浩的结局吧!
作作更健康系列
剧情
“美国有核弹,我们有网民”。着急赚钱的家庭主妇,被熟人忽悠去法国运毒被捕,在等待事实澄清的两年里受困马提尼克。属于热点事件改编电影的常规操作:玩忽职守的政府人员(驻法使馆工作人员未递送翻译好的庭审材料导致羁押无端延长)、新闻媒体的强势介入与发端于网络的群众力量。编导水平都不理想,全度妍和高修的平行叙述里,可能为了彰显全度妍的演技,加了些狱中友谊、恶毒狱监的刻意的类型化看点,但其实高修那边联络黑白两道、自焚闹事什么的,充满了动感,全度妍这边完全可以静态处理,强化她狱中语言不通的孤绝、假释后病理性的崩溃……当然这样处理比较依赖导演的调度能力,方银振回避了这点,其实她是个很俗气的导演,开场不久就用了三四次女儿的哭戏来贩卖苦情气氛。本来黑白两道抓人那里进度很快,可使馆搞丢材料后整个节奏就松下来了
女主在有词典、有人交流的情况下在国外几年都没学会门外语是最骚的。
全度妍是演得真好,不过韩影这种批判政府的三把斧基本都看透了,没什么特别的
强行煽情?可能不在同一个国度不在女主的位置,真心感动不起来,毕竟在这个混蛋老公私自担保还拒不认错态度恶劣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还会为了这个家一个人出国运明显是骗局的原石?
以前羡慕韩国能拍这种题材,现在不了,已拍不改有什么拍出来的必要,乐,这算是另类糖衣炮弹不?结局是真的不喜欢,但毕竟已拍不改,还能拍出啥结局嘛……
拍了部电影来骂公务员
我还是坚持那个观点,韩国高分电影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骨子里挺恶心人的。
看的抑郁了。岁数大了看不了这种电影。1.不能随便给别人担保。2.不能给别人带东西过海关。3.好好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当绝望和无能为力的时候。
铺陈多,力道小。亲情线太潦草导致煽情戏很刻意,着重于讽刺让角色过于黑白分明而毫无立体感。题材本身更适合拍纪录片(现实中那个电视台导演拍的应该不错),拍电影实在太难为导演和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