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

蔓延,Pirated Copy

主演:于博,胡晓光,王亚梅,娜仁其木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蔓延》剧照

《蔓延》剧情介绍

蔓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和女友越轨而被勒令退学的大学生申明(于博 饰),从此成了游走社会边缘的盗版盘小商贩。他穿梭酒吧、天桥、高校之间,为各色人等提供违禁的精神食粮。他会耐心的将影片放一遍以检验盘的质量,也会及时地为老主顾们提供上门服务。上到大专院校的教授,下到不为人齿的妓女,都成了他的主顾。艺术院校女老师梅小静(王亚梅 饰)的丈夫是同性恋,她将肉体和精神的压抑全部投射到生活中来,而一张张虐恋的光盘正是她所需要和模仿的;一对热爱暴力电影的夫妇(胡晓光 & 娜仁其木梅 饰)丢掉工作,为了帮儿子筹集学费,他们模仿《低俗小说》策划了一起抢劫;某摇滚乐队鼓手罹患艾滋病,在申明的建议下,他看了那部《大河之恋》;一个妓女热爱电影,她愿意用身体交换喜欢的片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你邻居的妻子色彩刺头青英雄的崛起下一世情歌画江湖之不良帅王牌贱谍:格林斯比还是觉得你最好2明天整个世界沉默的真相冰上狂欢一鸣惊人之以梦为马酒精计划脑洞大开白医生,余生请多指教星际之旅:奥德赛御饭团之后被队伍驱逐的治愈师,其实是最强的的士惊魂完美受害人鬼客战姬绝唱SymphogearAXZ愤怒的菩萨假面迷情布里奇顿第一季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独身一人爱嫁不嫁我在古代当萌探

《蔓延》长篇影评

 1 ) 《蔓延》:盗版碟和盗版生活

这部电影有很强的娱乐性,尤其是对热衷于买和看盗版碟的人来说。

片中的几段故事基本都是围绕盗版碟展开。

电影中的镜头不断出现在银幕中,好像《天堂电影院》里那样,屏幕对面则是和《天堂电影院》截然不同的中式生活。

盗版商贩申明喜欢到大街上卖碟,他熟悉盗版的行情和受众需求。

他还喜欢躲在黑暗的屋子里看碟。

这个动作给他赋予了文艺青年的气质,像很多年以前的马达(《苏州河》),但是这个片子却没有小资电影的那种矫情,而是慢慢的展现出影像或者生活粗粝的一面。

他被民警抓住了,同时抓住的还有抱孩子的妇女,在北京,这些妇女卖的大多是毛片。

但是男主角卖的很多都是“艺术片”,不过他没办法向民警解释《感官世界》不是毛片。

不是毛片又是什么呢,全是赤裸裸的人体。

他认识了一个妓女,这个妓女喜欢看电影,为了看《花样年华》,她没要申明的钱。

伴随着王家卫电影里的美妙的音乐,两人似乎都陶醉在虚幻的时空里。

这个段落可能是用于讽刺,就好像前些年说妓女的包里都塞着本余秋雨老师的书一样。

当然,也没必要讽刺。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变成王家卫电影,再穷也饿不死,看到女人就有故事,到处是爵士乐,晃晃悠悠,像城市边缘人……这样的生活值得盗版,但是盗版之后会发现其实并不好玩。

后来这位妓女被打劫了。

如果是在电影中,这个段落很常见。

但是在现实中,这个段落就很让人害怕了,还好,这还是电影。

他还认识了一个大学女老师。

这位女老师看起来端庄大方,其实闷骚的很。

丈夫是同性恋,她没能得到满足。

她在公交车上摸男人的鸡巴,还买一些毛片回家。

她喜欢看《捆着我,帮着我》、《关于我的母亲》、《红色高跟鞋》,不但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阿莫多瓦,还把阿莫多瓦影片中的理念带到了现实中,可以理解她的行为为欲望复苏,把盗版电影在现实中再盗版一遍,于是他们来到了空旷的教室,脱去了裤子……他的顾客还有一个是艾滋病人,他的生命已经不是很多了。

他喜欢买碟,但是从来不看。

在申明的推荐下,他看了《大河之恋》,整个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心态趋向平静和坦然……一对下岗在家的中年夫妇为自己孩子的学费发愁。

他们两人都喜欢看暴力的电影并模仿。

有一天他们看了《低俗小说》,于是也拿着枪走上了街头。

他们意外的救了前面提到的妓女,但这样的义举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

像《低俗小说》中说的那样,男女主人公到了饭馆。

饭菜和酒都是有中国特色的。

花生米和二锅头。

外国电影中可能是百威和炸牛排。

他们壮大了胆子想打劫饭店老板,没想到老板比他们还惨,少了一条腿。

绝望的夫妇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他们没有盗版成功。

就这样,我们疯狂的盗版着世界各国的DVD,也疯狂的盗版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同时怀疑着我们自己的文化和生活。

我们盗版的生活并不像盗版碟中说的那样有意思,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自己的生活更没有意思。

生活本来就没有意思,生命本身就是无聊。

所以要找些事来摆脱无聊。

当然,结果可能更无聊。

但总比无聊的什么都不做好。

这样看来就有些存在主义的味道了。

《蔓延》是一部很闹腾的片子,非常具有娱乐性。

快节奏,犯罪,暴力,情色,这些元素使得电影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电影。

电影本身就是电影,没必要把自己装作成社会学历史学视频教材。

最后的男女主人公的奔跑的镜头却让人心里觉得想说些什么……《蔓延》英文名:pirated copy制片人:朱日坤编剧: 崔子恩 / 何建军导演: 何建军主演: 于博 / 胡晓光 / 王亚梅 / 娜仁其木梅上映年度: 2004魏晓波2008.7.18于长沙科教新村

 2 ) 不错的题材,牵强的故事

片子的前半部近乎纪实的手法,看得人很激动,看到小贩被条子按倒,无名的愤怒之火燃起,烧向了制度,烧向了那个阉割精神生殖器的党。

不过坦白来讲,故事讲的过于牵强,妓女,小贩,下岗夫妇,大学老师,这几个角色串起来总是觉得生硬。

不过也许导演并不是要将一个故事,也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将一种社会的,身体的,精神的压抑,假托片中的人物发泄出来。

关于盗版:人民群众需要啊,如同人有性需要,需要有性工作行业一样,甭管和不合法,存在就合理啊,你这边合你的理,阉党那边有它的道理。

大家就那么处着吧!

如果我们要消灭盗版:前提一:消灭那个阉党,现在看不到现实的可能性;前提二:在满足前提一的基础上,正版做的和盗版一样便宜,这基本不可能,因为有知识产权成本;前提三:电影院的票价和盗版碟一样,也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也许;盗版看来上述前提的任何一个眼把前的都不可能,结论是盗版将长期存在,不过宽带事业的发达,盗版碟越发变得“专业”人士的爱好了。

 3 ) 卖碟是个不错的工作

如果有一天我衣食无忧,心情开朗,人生已经很完满,已无追求时,我想就可以开始做些无意义但是有趣味的事儿了,比如给香港电影国语配音或者卖盗版碟。

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下我也会做这两件事儿,比如命运的安排或者生计的逼迫。

不能小看这两件事儿,国语配音那是个技术活,估计我已经过了练声的好时光,怕是没什么潜力可挖崛了,卖盗版碟,倒是还有些信心,凭我对电影史的了解,和几年如一日的逛碟店地毯式的翻看每一张碟的经历,这方面应该是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就是我眼疾手快,百米跑得过校际亚军,城管同志估计是追不上了,因此这个是最好的一个后路,进货渠道搞掂就可以开张了。

一个小伙子,提早实现了我的梦想,他上大学时,因为和班上女生干那种事儿被开除,又不敢回家,于是就在北京开了盗版碟档,客户需要的每张碟他都会仔细看过,以确保质量,他喜欢在大街上酒吧里卖碟,认识许多陌生人,有时候遇到有文化没品味的小姐买碟还提供“碟债肉尝”的服务,原来听说过打网游肉体换装备的故事,肉体换影碟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禁令我肃然起敬,那位姑娘比谁都有资格说“为了电影艺术献身”这句话,况且,人家喜欢的都是《花样年华》、阿尔莫多瓦之类的文艺电影哦。

小伙的搭档有次跑得慢了,被城管抓去,碟子也被没收,他倒是很老实告诉城管叔叔,自己家里穷,种地和来北京当服务员都不挣钱,只好干起卖碟的营生,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赚200多,和他一起受审的还有一个带着2岁小孩儿的大嫂,这位大嫂面对城管的质询一言不发,因为她不需要辩解,她卖的是A片儿,一定会转交公安机关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刑,她只看着她的孩子,孩子还小,不明白这一切,不明白他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妈妈。

尽管他一直宣称《感官王国》是艺术片儿,城管叔叔还是指着画面中那唯美的镜头严厉的质问:这是什么?

“感官王国是艺术片,讲人性的”他小声地嘀咕着。。。。

失去了搭档的大学生变得很敏感,他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碟档里,有个电影学院的老师,因为授课的片源都来自他的碟档,于是找上门儿寻碟,她要找的碟的确比较稀缺《捆着我,帮着我》、《关于我的母亲》、《红色高跟鞋》。。。。。

他的碟不光卖给教电影欣赏的老师,还买给一对儿下岗工人,男人问:有没有暴力点儿的,他推荐了《低俗小说》,男人拿回家看并且立刻喜欢上了“我就是那个牧羊人”那一段,儿子的学校又要钱了,夫妻双双都下岗,他没办法了,看了几遍《低俗小说后》便决定和老婆一起去抢银行,后来,他的抢劫行动失败了,无意中除暴安良了一次,杀完人的夫妇心情紧张于是折进小饭店要了一瓶小二和一盘花生米,他喝完小二,掏出枪要打劫店老板,谁知店老板不怕死,于是他自己死了,老婆哭了几声之后拔出自己的枪伸进嘴里扣了扳机,夫妻死在一起,没有成为鸳鸯大盗倒是成了黄泉路上的两只蝴蝶。

盗版碟都卖给什么人?

爱看电影的,爱收集但是不看电影的,一个鼓手,因为输血感染了艾滋病毒,他喜欢收集电影,但是一部都不看,在卖碟人的建议下,他看了《大河之恋》然后人生第一次去看了海 。

卖碟的人似乎很懂电影和人生:大海冬天的时候像个男人,夏天更像女人。

大学生赚了很多钱,这是肯定的,但是他不快乐,他最快乐的是背着包装上碟在酒吧、行人天桥卖碟子,讲价还价、给固定客户送碟、偶尔拜访一下同行,看他们又进什么新碟没有“我最近去了一次广州,进了一次货,那边又出了许多新片儿”“都是些艺术片儿啊”“你随便拿吧”电影给了我们什么?

稀缺难找的艺术片儿给了老师上课的片源,一些A片儿改善了夫妻关系,《花样年华》给了一个小姐除了吸中南海之外的文化品味,给一个濒死的人以死亡前的平静,甚至给一对儿下岗夫妇提供了一条错误的发财之路,当然最重要的,给那些卖盗版碟的小民一条既陶冶自己又能发财的谋生之路。

以上就是《蔓延》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故事。

这也算部文艺片儿吧,文艺片儿一向不会讲故事,何建军也不例外,但是开始那些偷拍的盗版碟市场交易的情景应该成为珍贵的记忆,到有一天人们要想梳理电影在中国的历史,这是个可贵的镜头,导演应该是认同“教养理论”(有没记错)的,他觉得看了《低俗小说》就会萌生抢银行的念头,这和兰州市委宣传部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觉得《天下无贼》美化了小偷这种角色,青少年因为喜欢刘德华这个又帅技术又高的贼转而苦练剥鸡蛋功。

其实《古惑仔》更能体现电影的教唆功能,而美国这几年流行的所谓的“预防接种”理论看来是苍白了些(该理论认为电影帮人宣泄了暴力的念头,可以减少犯罪)这部电影千万不能介绍到国外,当老外们看到我们的盗版碟生产、销售渠道如此高档,顾客源从小姐到教授林林种种时,他们会崩溃的,继而又要在联合国施压让我们保护知识产权。

2003年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昨晚上又看了一次,电影喜欢用逆光拍摄,那些逆光的画面看得我很不爽,当然,如果是为了避免引用的各国电影侵犯知识产权,那我就原谅导演了

 4 ) 无题

我莫名其妙的把能找到的崔子恩的片子都找来看了,起因是因为看了《哭泣的女人》十分喜欢。

结果其他的片子完全不在一路的,全像是DV习作。

大概没钱的缘故。

勉勉强强就这么都看了。

但这部《蔓延》个人觉得比前几个好看。

里面描述盗版碟贩卖的场面我很喜欢。

还有那几个碟老板谈电影的桥段。

给个小推荐。

我看完后,马上跟一个家里藏碟上万的家伙说,你这个碟痴该看看这部片子。

而且如果我没听错的话,里面还有一段joyside的音乐做背景声。

 5 ) 当性爱与电影结合到一起

说实话,突然想写这个片子的影评,是因为刚刚看完了《milk》这个今年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电影。

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脑子里面的思路给别人是及其不同。

一个是政客,为了同性恋的群体说话的公众人物,这个蔓延里面的女教师只是一个苛求性爱得到满足的母体。

尽管她那么挑剔着自己的生活和性爱。

可是就一个盗版小贩就把她所有的隐忍和压抑给毫无保留的释放开来了。

那种酣畅淋漓的喷薄如同我现在的状态,没有了工作,不再对工作抱有任何看法的时候突然一个决定让我明天就能上班。

谁都体会不了这种深切的感知,只能变态和低级到用这个电影中的场景和情节来替代吧。

那是一个遥远的大学生活,看到了这个片子。

那个时侯我只是冲着导演何建军去的,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地下的导演。

知道导演在场景里面放的是《天堂电影院》的片段,知道导演怀有一种对那些贩卖盗版光碟的文艺爱好者的莫名的负责感情。

我知道,我都知道。

因为我也有过。

我有过。

与任何人无关,我谁都不想说。

尽管这样的电影很不受群体所接受,可是故事的载体和意识形态有的时候就很简单,只需要某一透露出的细节,某一简单而过的动作,我都明白。

我都明白。

剩下的就是你的问题。

 6 ) 现实

看完了就感觉片子里出现的几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最后都因为生活的压力,扭曲了自己的命运。

电影里说:干什么都觉得没劲。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老实巴交地沉迷于<低俗小说>的下岗中年夫妇,解救了一个差点被假警察QJ的妓女之后无奈地还是只能双双开枪自杀;小吃店的老板摔在桌子上他的两条假腿之后说:如果不是这两条腿,我早就抢去了;因为在小医院输血而感染AIDS的同性恋艺术家,在看了<大河之恋>后,到了海边还了自己看下大海的愿望;年轻漂亮的电影学院女老师因为自己的丈夫是GAY,她对性就怀有很强烈的欲望,甚至在地铁里抚摸身边男人的下体;最后申明到她学校给她送了碟,两人在无人的教室里发生了关系……等等等等,激烈的戏剧冲突在慢慢地上演,在电影的演员慢慢悠悠,不经意的对白和动作中上演这个无奈的社会,彻底扭曲了好多人的命运。

现实中的社会又是如何?

 7 ) 蔓延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做"Pirated Copy",与中文名字可算风马牛不相及。

电影的头10分钟拍摄的都是DVD小贩在街上向路人兜售盗版DVD的场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为生活所迫,才走上这条违法的道路的。

其实这一行径虽然违法,但他们把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影普及给了大众,让他们能从精神的层面,灵魂的层面对自己进行一番彻底的洗礼,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行径却又是至高无上的。

导演还特别设定了一个场景,把执法者(警察)对电影艺术的无知暴露的体无完肤:当警察和小贩在争论《感官世界》到底是毛片还是艺术片的时候,我不禁哑然失笑,是啊,执法者执行的是至高无上的法律,违法者兜售的是见不得光的盗版,这其中的黑与白,是与非无论你怎么折腾,得出来的结论也只有一个。

到了这里,导演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在特殊的环境下,将电影(艺术)与人性捆绑在一起说事儿。

影片大约到了20分钟的时候,有名有姓的人物才陆续登场:梅小静,一位艺术院校的老师,讲解阿尔莫多瓦电影专题课程的时候,突然为片源犯了愁,阴差阳错的认识了音像店老板申明,一个因为在大学期间与女同学在教室做爱而被开除的大学生,而他在酒吧里向顾客兜售DVD的时候,又遇见了一位喜欢文艺片的兼职小姐。

梅小静婚姻不幸,老公是同性恋,自己的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边看情色电影边自慰来发泄。

申明似乎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没有正当的职业,也没有既定的目标,影片最后一个拍摄他为了躲避警察追捕而玩儿命奔跑的长镜头中,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兼职小姐由于生活所迫,干起了这一行,但骨子里又渗透着一种与其他妓女不一样的气质,她喜欢看文艺片,与申明做爱之后,她提出不要钱,而拿50张盘作为交换的条件。

三个身份、职业、地位迥异的人,却因为盗版DVD(电影)走到了一起。

人性是共有的,思想是共通的,欲望是普遍的,所以,艺术,这种人类思想的升华形式,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可以被任何一个人所理解的。

从大学教师到小商小贩到兼职妓女,社会地位的金字塔可谓从顶走到了底,可是他们却被艺术串联在了一起。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虚伪,太多的伪善,太多的言不由衷,太多的口是心非。

然而在艺术的面前,他们脱去了伪装,剥去了面具,赤身裸体的纠缠在一起,用心,用肉体去交流,去感受。

其实,电影对他们也只是一剂强力的催化剂,让他们把压抑心中的欲望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将属于他们的人性展现出来,然后缓缓的蔓延开去……影片中还有一对穷困潦倒,却同样热爱电影的夫妇,他们的故事反应的也是同样的主题,这里不再赘述。

虽然影片的用镜还有不太考究的地方,故事叙述也有不太流畅的部分,但是立意高深,剖析直入,使这部影片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8 ) 非常糟糕

非常的不喜欢,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

这样就叫反映社会的黑暗现实了吗?

拍电影先得把故事讲好了,可里面的几段哪都不挨哪。

卖毛片的,城管,假警察,变态女老师,文艺妓女,下岗抢劫犯……哪个人物都显得虚头八脑。

要猎奇有的是可找的人物,可讲故事的话哪个都没讲好。

最真实的一场戏就是城管抓小贩的过程,大概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熟悉的场景了。

真是非常糟糕的片子!

 9 ) 如液体般蔓延开去

虽然只是一些边缘群体的罗列,不深入,浮光掠影。

其实有时候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情绪。

是一种情绪而不是一种思考。

 10 ) 卖碟小贩的魔幻现实主义生涯

刚开始喜欢淘碟的时候,总觉得卖碟是挺幸福的一件事。

可以第一时间看自己喜欢看的电影,然后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几句最近热门的片子。

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比如公务员、商人、小贩、白领,职业给他们不同的气质,但聊电影时大家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你当官的少收你几块钱。

那些年也买了很多DVD,弄了几个碟包,装的好好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送了人,相当于送了一小部分大学记忆。

朋友想还回来,我笑笑说算了,家里连个放碟的机器都没有,留在你那至少有个念想。

其实,那些碟我也只是看了小半,淘碟的快乐远远大于观影的快感。

更多的电影是在露天电影,租录像带,租VCD、DVD、BT下载、百度云资源里观看的。

但买碟确实是观影长河里的重要一节,卖碟小贩到现在还存在,只是在渐渐消亡。

《蔓延》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卖碟小贩,他叫申明,明明很闷,却喜欢去天桥、酒吧、路边去卖碟。

他的合伙人小王因为贩卖黄碟已经进了局子,他却毫不死心,放在好好的店不看,冲进汹涌的人流去卖碟。

他遇到了性苦闷的大学老师、走投无路的无业者、风骚的妓女、大限将近的艾滋病患者。

这与我的印象不一样,我以为买碟的至少是温饱以上人群,也许那个年代人们精神生活集体苦闷,也许野百合也有春天,底层边缘人群也有精神需求。

这些顾客都因为看碟,生活有了些许改变。

大学老师温柔知性,但偏偏老公是个同性恋,生活苦闷无比。

她从电影里找到了自己,也许觉得以前那些年都白活了,会在地铁里偷偷抚摸男乘客的下体,会和突然上门的小贩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来一发。

偏爱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电影。

比如《捆着我,绑着我》,比如《活色生香》。

无业者夫妻下岗没钱吃饭,看了《低俗小说》就想一起去抢银行。

他们在大街上看到穿的美艳的少妇,就去尾随等待时机抢劫。

结果他们却遇到了假警察准备强暴这位少妇,意外还把少妇救了。

他们抢劫小吃店,结果被店主损了一顿双双自杀了。

这剧情也太扯了…妓女是与申明在酒吧认识,一心想要看《花样年华》。

她看碟不付钱,用肉偿,剩下来的用碟抵。

她还故意留下几张碟,以期待下一次相遇。

在那个微信还没有的年代,这种关系确实难得。

妓女甚至成了小王的知心姐姐,还耐心听他说自己的私人故事。

那位艾滋病病人的生活也缺乏铺垫,对以前的过往只是一带而过。

只是看了《大河恋》,就想去海边看看,可是电影里是大河呀,非青岛的海边浴场呀。

也许命不久矣,想去散散心而已,《大河恋》其实不是好的选择,还不如听《加州梦想》呢。

题材的切入点确实不错,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投资资金短缺,导致导演只想拍这么一个题材,忽视了内容的合理性。

导演连拿奖的野心都没有,都没有好好雕琢一下细节,拍的还不如30岁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虽然绝望,但演员表演真挚,让观众有共情。

其实影片里提到的阿尔莫多瓦电影也是类似的题材,投资也不高,没有打斗也没有场面。

只不过阿尔莫多瓦对细节很雕琢,从一个小故事出发,揭示现代生活中人类的感情纠葛,还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结尾。

《捆着我,绑着我》就是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位粉丝追求女明星的故事。

从画册里抚摸,偷偷潜入她的更衣室,跟踪、送礼物,到最后的捆绑。

捆绑让人失望,没有所谓的SM感,但却悄悄地拉进两人的距离。

最后女主角虽然成功逃离,但却回到男主角身边,还和姐姐一起接纳了男主角。

西班牙的狂野奔放,电影里可管中窥豹。

虽然电影最后有激情镜头,但只是两人关系的延伸,并非让你感觉到猥亵之感。

大师就是这么来的,美国有大片,欧洲有艺术片,中国电影在这两者之间徘徊。

但中国观众总喜欢骂艺术片太闷,商业片剧情太套路,总有不满意,缺乏宽容。

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你生活的一个出口,让你从自己的小角落里跳出来,生活在别处。

所谓电影延长你的生命长度三倍以上,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犯罪电影绝对不是教你去犯罪,情色电影绝对不是教你去出轨放纵。

不要将电影“妖魔化”,觉得要区分好电影和坏电影,好的电影能培养正确的“三观”等等。

其实,只有拍的好的电影,而没有内容好的电影。

在那个不太开放的年代,电影是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窗口。

电影有的浪漫,有的现实,但很少会曲解。

观众并不傻,恶意嘲弄本身就不是生活本色,也更不是好电影的特点。

如今,电影是表达导演个人想法的重要载体。

不管是他想赚钱,还是他想创新,还是他想记录一段生活。

《蔓延》短评

这部独立电影真的很好看,我是从那时候长起来的,所以深有体会

8分钟前
  • 益飞冲天
  • 推荐

这里面通过盗版碟的蔓延悉数罗列了若干电影,还大多都是牛逼的文艺片,什么阿莫多瓦塔可夫斯基……里面模仿[低俗小说]那个场景很有笑点,有点宁浩的感觉,我最不满的就是你为什么在做爱的时候电视机里面放[花样年华]!!!还有……最后一个长镜头,一定是致敬[四百击]……一定是……

10分钟前
  • 跑步去流浪
  • 较差

崔子恩正弦理论

15分钟前
  • 女神的座便
  • 还行

看完事了闹逼心,就讨厌装逼的文艺电影。社会整体上还不是那么傻逼,极端情况哪都有

16分钟前
  • wing
  • 很差

😑

17分钟前
  • M.R.
  • 还行

7.3分。有点做作,还有点扯。

19分钟前
  • 倾城之雨
  • 还行

愤青意淫

21分钟前
  • 醉生梦死
  • 还行

应景

26分钟前
  • 洋蓟钟
  • 力荐

这么有感觉的国片....干吗要禁呢?写实的边缘人,底层人的生活....

31分钟前
  • Lane_
  • 推荐

极度装逼。。

33分钟前
  • taming
  • 很差

一切跟电影有关的东西

36分钟前
  • 困难户
  • 推荐

这几组边缘人形象与故事都太傻逼,尤其是下岗夫妇抢劫那段瞬间把片的风格改为搞笑了。不过连小姐都用50张盗版碟结账了,表明天朝人民文化素质着实高啊,连出去卖的张嘴都是阿莫多瓦伯格曼塔可夫斯基。

39分钟前
  • 杨花落
  • 很差

这种片子就算再怎么无聊,有十部,我一定还是会看十部。喜欢他们的接头暗号,地下的观影方式,也感谢盗火者们。

44分钟前
  • 徐颂
  • 还行

导演的一次松散无力的个人恶趣味猎奇集锦。

47分钟前
  • 王NO宏
  • 较差

考盗版碟解压的当代人

49分钟前
  • 云端的日子
  • 推荐

不错的电影,看看吧

53分钟前
  • 迷茫光影
  • 力荐

剧情不拖沓,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格也很大胆

55分钟前
  • 游离
  • 力荐

想法不足,撑不起成熟的作品,隐约感到几点闪光。

58分钟前
  • 走光的鹰
  • 还行

伪迷影电影,除了猎奇一无是处。倒是勾起了好多看盗版影碟的回忆。

60分钟前
  • 王绛绿
  • 较差

很想看

1小时前
  • 沈飞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