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重生

灰烬重生,追·踪,Ash

主演:罗晋,聂远,辛鹏,姜珮瑶,李嘉琪,黄觉,方励,刘陆,杨一威,孙昊,史策,林津锋,聂君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灰烬重生》剧照

灰烬重生 剧照 NO.1灰烬重生 剧照 NO.2灰烬重生 剧照 NO.3灰烬重生 剧照 NO.4灰烬重生 剧照 NO.5灰烬重生 剧照 NO.6灰烬重生 剧照 NO.13灰烬重生 剧照 NO.14灰烬重生 剧照 NO.15灰烬重生 剧照 NO.16灰烬重生 剧照 NO.17灰烬重生 剧照 NO.18灰烬重生 剧照 NO.19灰烬重生 剧照 NO.20

《灰烬重生》剧情介绍

灰烬重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年前,九十年代末的斯城,工人徐峰在继父死后远走,警察陈维坤没有在命案中发现任何线索。 十年后,医生王栋偶然进入陈维坤的视野,徐峰也回到斯城,面目全非。新的角逐就此展开,属于曾经的心灵秘密慢慢释放出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恋爱迷宫午夜人魔混蛋我的野蛮初恋4拍4家族49日再一次闪耀热心肠神兵特攻战魂夏尔马吉的小吃小菊和狼摆动平成骑士对昭和骑士假面骑士大战feat.超级战队初恋黄天厚土天佑吾王呼叫助产士第一季豪斯医生第五季来拍怪兽电影吧!末路皇妃亚特兰大第二季盗圣一枝梅谁偷了我的侉子执行局长春去春又回俘虏雷锋的微笑收集没有说出的秘密

《灰烬重生》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整体上没什么惊喜感,但质量也还说的过去。

印象比较深的镜头有徐峰和渣男一起靠在泳池壁上以及王栋最后在剧场哭。

啊,还有徐峰蹦迪!

整体看下来,只想说王栋真坏 徐峰有点可惜了。

王栋很偏执,他可以为了他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去杀人,向他人展现他所想象的所谓“罪人”的阴暗。

他将自己拉进深渊的同时也将他人拉了进来。

在这场谋杀中,是王栋主导了一切。

他提出计划,拉拢徐峰加入他的邪恶行动。

他为了得到他所想要的,他不惜付出杀人的代价。

并且为了脱罪,去杀一个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

他是一个医学研究生,接受了较高的教育。

在他的世界里,他不会不理解徐峰继父打人是错但不该死这个道理。

只是为了自己,他扩大了继父的罪行,让徐峰进入愤怒的烈火当中,好达成自己除掉艺术渣男的目的。

当十年后徐峰回到了原先的城市还没劝他自首时,他就对徐峰产生了杀机。

他很自私很偏执,他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所想拥有的美好生活,只是一点点威胁也不可以。

而徐峰呢?

杀人的行为肯定是错误的,但我却觉得他可以成为一个好人。

在犯错的时候他是一个20岁的工人。

较小的年纪和不高的学历使得他冲动,易被他人左右想法。

但在他成长后,十年后,当他更为成熟的时候,他可以察觉出他当初的错误并愿意付出代价。

他也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人有错,但不该死,事情没有那么绝对。

如果没有当初王栋的引诱,我觉得他不会走到杀人这一步,但他仍会成长,会明白他继父对他这个家庭的复杂感情。

他的继父是坏,酗酒,赌博,殴打他的母亲,但他也有温情的一面,他会一个人在厨房忙碌,为全家准备午餐。

也许更成熟的他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所以我为他可惜,因为他的骨子里并不坏,但做错事就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曾想过,如果我是徐峰杀了人,十年后我知道我错了,我会怎么做?

我也会去自首,虽然这可能会付出死刑的代价。

我希望有人可以记录下我对杀人这个问题的态度的转变,再告诉别人我的教训。

我用生命的代价终于懂了有错不等于该死,我们也不应该随意的践踏他人的生命。

在我20岁的时候,我不懂这个道理,获得这个道理的代价又过于昂贵,所以我想告诉所有人徐峰的故事,让他们都免费获得这个道理,减少犯错的可能。

我不知道我写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也许是因为我话痨?

 2 ) 灰烬重生观后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陈哇唔(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687324电影中导演费墨描写的女人有三位——萱慧(姜珮瑶饰)、余莹莹(李嘉琪饰)、徐峰母亲(刘陆饰)。

三个女人每个人都有她们的感情,萱慧美丽而单纯,爱情至上,周旋在王栋和杜国金(黄觉饰)之间,余莹莹本来是一位美丽的舞者,却在徐峰失手将她致残后依旧不离不弃,而徐峰母亲,里面最悲惨的女人,带着孩子嫁给了马旭东(杨一威饰),说不清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为了生活,垂死维系着关系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旭东,两起命案里的死者之一,脾气暴躁、家暴、素质低下,却也会给流浪狗喂食,为家人做好一桌菜;杜国金身处于上流社会,只顾追求自由与浪漫,却是个没有担当的男 人,女人在他看来只是个享乐的工具。

在画画这场戏里,他的眼中只有柿子,对半裸的女人毫不侧目(这里让我想起了《燃烧》里的富二代Ben,满身魅力却乐于玩弄各种女人,与李沧东一样,本片也探讨了社会贫富差距给人、人性所带来的变化),但是他也会把萱慧的照片放在钱包里。

导演在细节上表达了死者二人虽有可恨之处但也罪不至死。

所以里面到底谁是玛丝洛娃?

是美丽单纯的萱慧?

还是温柔体贴的莹莹?

亦或是受尽委屈的徐峰母亲?

我想,她们都是。

导演似乎比较偏爱影片里的女性,除了萱慧在接受王栋之后还爱着前男友,里面的女性大都隐忍而不计付出, 权利、金钱向来不是她们所追求的,反而这些都是“肮脏”的男性们所追求的,这些男性们也许都是聂赫留朵夫,所以为什么“马斯洛娃们”会爱上“聂赫留朵夫们”呢?

我觉得,影片里关于爱情的部分都可以单拎出来写一些东西,上流人士的、普通底层的、男人的、女人的……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不细聊。

个人感觉不错值得推荐

 3 ) 推荐

犯罪悬疑题材的作品, 充满了紧张和悬疑的氛围 ,这样的剧情,总是能够反映人性。

罗晋在《灰烬重生》里的 表演十分的细腻 ,演技很棒,第一次看他出演这样的角色,成功的诠释出了人物角色。

整部 影片以王栋、徐峰两个主角,灰烬般消逝的命运为主线,整体悬疑的着力点在于氛围的营造,而不是案情的揭秘 ,更好的烘托出了,整部剧的紧张感。

很好的一部剧,力荐观看。

 4 )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昨天被我哥逼着看了这部电影,这个类型的绝对不是我喜欢的。

而且逼着我写个影评。

看这部电影是由于我哥给我发了个视频,视频的标题是爱而不得,但是我觉得这里没有爱,男主对女主的感情称不上爱情。

只是他自卑的舔狗生活,他设计杀了黄觉的角色也是为了他自己的自尊。

而且电影的细节,我觉得女主并没有打掉孩子,从影片显示10年后开始,女主女儿的年龄,包括女主在和男主跳舞,男主的思维里面是黄觉再和女主跳舞,他只是充当了黄觉而已。

如果男主没杀死黄觉我想女主应该可以和黄觉结婚的。

从老院长夸黄觉的话里面能体现,一个父亲不会夸一个把自己女儿肚子搞大,而且抛弃她的男人的。

再来就是女主唱歌时,女主的爸爸邀请男主坐旁边,应该是那时候黄觉的角色以死,男主当了接盘侠。

而后对应女主看女儿唱歌,男主赶来,始终没有看台上的女儿,只是问了句你爱没爱过我,而女主却没正眼看过男主,回了句杀人不对。

 5 ) 好

很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顿河(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8873396不文一名的国企混混在礼堂被手术刀精妙割喉,不可一世的官二代在河畔被利斧残忍钝击,看似与世无争的花店小哥,也在最匪夷所思的地方丢了性命。

横亘十年,发生在重庆的三桩凶杀案,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互为因果。

如果硬要做一个不太剧透的简介,《追·踪》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

有悬疑、有凶杀,亦有浓烈的爱恨情仇,《追·踪》可以有一百种方式来拍摄,但导演李霄峰选择了最高起低落的那种:从商业悬疑的构架出发,又用充满文学性的符号化视听语言拆解时空和真相,片中裹藏了对少年纯炙的眷顾,对是非曲直的执念。

沉重的凶杀罪案被导演强烈的自省意识挥刀乱舞,人和事在刀光剑影中碎成吉光片羽,落定成被遗忘的灰烬。

真相在三分之二处就已明了,而对人性的追踪才刚刚开始,讲述者和观看者能默契地感对方的一声叹息。

这是最好的方式吗?

很难讲,但这是最诚恳的李霄峰的方式,也许也是《追·踪》这个故事最适合呈现的样子。

在李霄峰的处女作《少女哪吒》里,女儿对老爸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的活着。

」《追·踪》的故事一脉相承,不过是换了一个更强烈的叙事环境,又诚实地讲了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在一个「成年人只讲利弊,只有小孩才分对错」会被当做金句抄到大街小巷的年代,导演的这点坚定显得更加珍贵。

 6 ) 好

好很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顿河(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8873396 不文一名的国企混混在礼堂被手术刀精妙割喉,不可一世的官二代在河畔被利斧残忍钝击,看似与世无争的花店小哥,也在最匪夷所思的地方丢了性命。

横亘十年,发生在重庆的三桩凶杀案,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互为因果。

如果硬要做一个不太剧透的简介,《追·踪》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的。

有悬疑、有凶杀,亦有浓烈的爱恨情仇,《追·踪》可以有一百种方式来拍摄,但导演李霄峰选择了最高起低落的那种:从商业悬疑的构架出发,又用充满文学性的符号化视听语言拆解时空和真相,片中裹藏了对少年纯炙的眷顾,对是非曲直的执念。

沉重的凶杀罪案被导演强烈的自省意识挥刀乱舞,人和事在刀光剑影中碎成吉光片羽,落定成被遗忘的灰烬。

真相在三分之二处就已明了,而对人性的追踪才刚刚开始,讲述者和观看者能默契地感对方的一声叹息。

这是最好的方式吗?

很难讲,但这是最诚恳的李霄峰的方式,也许也是《追·踪》这个故事最适合呈现的样子。

在李霄峰的处女作《少女哪吒》里,女儿对老爸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活法,就是诚实的活着。

」《追·踪》的故事一脉相承,不过是换了一个更强烈的叙事环境,又诚实地讲了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在一个「成年人只讲利弊,只有小孩才分对错」会被当做金句抄到大街小巷的年代,导演的这点坚定显得更加珍贵。

 7 ) 讨论感情杀人的一部电影

这是一部讨论因为感情而杀人的电影。

从这点上还是要给导演一些肯定的。

因为要说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为了情感而杀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现实中我们不难见到这种以爱为名的凶杀案。

剧里主要讲了两起凶杀案,王栋为了喜欢的女生被渣男抛弃而愤而杀人。

徐峰为了母亲和自己免受家暴而心起凶念。

两人因为交换杀人,十年时间都得以逍遥法外,但杀人后的感觉并不痛快,如影随形的罪恶感侵蚀两个人的其他所有情感。

最后都走向悲剧的命运。

徐峰因此十年后向女朋友和宣慧坦白并希望自首以得解脱,但还是死于王栋之手。

王栋最后也是因为自己妻子的告发而落入法网,并且他最希望得到的妻子的爱和谅解也没有得到,可能这也是对他犯下的罪最好的惩罚。

剧里没有交代宣慧跟王栋哭诉了什么:杜强奸了自己?

还是只是说自己被杜抛弃了?

我们无从推断是什么成了压倒王栋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起了杀心。

但善恶往往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又有谁说的清楚谁是谁非呢,所以还是认可导演对这部分的处理。

无论别人是否完全无辜,但无论如何以爱为名的犯罪,到最后承担后果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所以虽然导演的拍摄手法还不算非常成熟,有些细节没有很明白的交代给观众,表达的过于隐晦和模棱两可,但勇于探讨这类社会话题,还是值得我们的鼓励和肯定的,看过这个电影还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的。

 8 ) 灰烬重生

比起导演自身叙述功力的心余力绌,罗晋的表演显得很脱颖而出,渴望、压抑、徘徊深渊的恨与怕,希冀救赎和佯装无事的复杂情绪,诠释得都很准确,像他这样戏有品质的演员,早应获得更好的大银幕机会,不该继续被看过就算的流水剧耽误;这是一部2017年的电影,经历不停改档到2020年,终于在网络平台播出了。

电影的形式很强烈,叙事和画面讲究很好。

虽然作为“悬疑”元素为主打,但“悬疑”并不强烈,反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探讨。

罗晋和辛鹏表演都很克制自然,角色塑造的都非常立体,摄影灯光和美术在小成本电影里做得算精致了,片子如果能更写实一点,节奏更到位一点会更好。

 9 ) 我们在坚持什么,使它成为了正确?

“什么最珍贵?

”有的人混到政府高官,因贪污受贿只能在牢里度过余生;有的人曾是风光体面的医院院长,却老来痴呆没有家人陪伴。

黄金屋、颜如玉,到底什么是最珍贵的?

《追·踪》国际海报《追踪》前导预告:罗晋黄觉聂远组暗杀迷局10月14日上午,华语导演李霄峰的第二部长片巨作《追·踪》(Ash,2017)在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

同时,该片还入围了今年新设的金智奭奖,与另外9部影片展开激烈竞逐。

李霄峰导演在拍摄现场给罗晋说戏,photo by 黄觉片中可以看到与导演处女作《少女哪吒》(Nezha,2014)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以死去的尸体开场、都在讲两个同性伙伴的友谊成长;以及他们都曾拥有只属于两人的秘密,却有一方将它交给了别人,且都以某本小说为纽带。

不过,本片在色彩、声效、场面调度和叙事结构的整体配合之下,浓缩了更为丰富可思的细节。

本片故事的重心在于一场三角恋,或说单相思。

官二代的儿子杜国金(黄觉 饰)爱画画,院长的女儿萱慧(姜珮瑶 饰)擅歌舞。

当他们相拥在泳池,欢快嬉戏,另一位暗恋萱慧的医学生王栋(罗晋 饰)早在岸边嫉妒不已,他要得到身边最好的东西。

私下照镜子、出门戴口罩是他不自信的表现,不自信的他用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把笔友、钢铁厂的工人徐峰(辛鹏 饰)和自己一起拖入了道德审判的深渊。

《追·踪》剧照,聂远饰演警察陈维坤在陈维坤同事的婚礼上,嘉宾座位暗淡,台上结婚的新人戴上婚戒光亮;陈维坤与同事去选项链时,店里周遭暗淡,玻璃柜台光亮。

航拍白天重庆成排低低的墓地与夜晚霓虹通亮的高楼。

仿佛在述说,闪亮的才是实在的:生前有钱,死后可与生时一样住得豪华;生前没钱,死后同样落魄。

在这不断推倒重建的都市里,钱,是最珍贵的吗?

王栋一直都是医生,陈维坤一直都是警察,他们都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信念,都有掌控他人生死的能力,最终却走向不同的结局。

陈维坤的同事从警察变成商人,徐峰从钢铁厂工人变成送花的人;前者放弃减少人间罪恶的职位而去积累财富,后者放弃将事物埋葬在熔炉里而让生命在手中传递。

《追·踪》剧照,角色王栋与徐峰在地狱般的红色墓地十年后王栋和徐峰重逢,王栋揣着手术刀打量徐峰,徐峰捧着花、穿着当年杜国金死去时的夹克来到他家——刀与花割裂了两人的共识。

那种感觉就像意大利诗人朱泽培·翁加雷蒂在诗作《永恒》中所写的:在一朵摘下的花与另一朵赠与的花之间,是那难以形容的虚无。

当年的命案如果没有人再追问,那么它即便不被肯定,也算是被默许。

似乎在规约的法律之外,还有一条不成文的条令:只要不被抓住就不算犯法。

这个道德的缝隙,因王栋的坚持、妻子萱慧的不支持而不断在撕裂,因徐峰的醒悟、女友余莹莹(李嘉琪 饰)的支持而不断想弥合。

不再戴手表这种物质性的、时间性的东西,妻子在一次醉酒应酬后也不再出现,一直追捕当年命案的警察陈维坤(聂远 饰)变成了一根串起全片的纯粹的针线。

徐峰也不惜抛弃与莹莹的甜美生活,而去劝王栋和自己一起自首。

当人们都在坚持其他东西的时候,道德又是最珍贵的吗?

《追·踪》剧照,辛鹏在片中饰演工人徐峰从看到王栋与萱慧的第一次相处开始,他衬衣纽扣处的细小红线就和萱慧连衣裙上大片的绿色相对比。

之后有场超离现实感的野炊场景,萱慧趴着的绿草地又与王栋给她撑起的红伞相对比。

十年后,陈维坤偶遇王栋,在停车场跟踪他时,也是从绿色的区域走向红色。

这些时刻,都在暗示着王栋欲望之强烈;被绿色包裹的、活泼开朗的萱慧在后景,前景挡住她的是一架医用骷髅,这是王栋唯一熟悉的东西。

他不会像萱慧一样跳交谊舞,不会像杜国金一样画画,也不像徐峰那么会游泳。

《追·踪》剧照,罗晋在片中饰演医生王栋当他学会交谊舞后,他自己一个人跳;当他学会画画,他照着镜子画自己。

他那么自恋,可又那么自卑,在饰品店被陈维坤认出来的时候就因为他还带着口罩。

另一组黄色与蓝色,运用在他现在的生活:家里是金黄明亮的,在厨房的他脸上泛着蓝光;杜国金的别墅是金黄明亮的,他医院办公的帘幕是蓝色的。

这拥有强占有欲的黄、他的渴望,透出了他那蓝光下的谨小慎微。

片中音效多处有加速的鼓点、密集的虫鸣鸟叫,都是在王栋的戏份。

他永远都在害怕着失去,随时警惕着会对他的占有物造成威胁的人事。

如此纠结复杂的内心表现,在渐渐展开的故事中,无疑使他成为了真正的主轴。

在“老公”“主任”这些称号的欢乐之下,霸权称得上是最珍贵的吗?

《追·踪》剧照,黄觉在片中饰演官二代杜国金回到本文开头,杜国金不屑父亲为钱荒废一生,而投向游泳、画画、交谊舞;萱慧反感父亲喜欢王栋这样的好好学生。

徐峰的父亲马旭东(杨一威 饰)之死,也是因为他酗酒赌博对徐峰和徐母(史策 饰)家暴,让他失足僭越道德的红线。

唯独王栋是在父亲的强压之下,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而顺应了父亲的教育,总要争得最光鲜亮丽的样子。

有意思的是,在主要的角色之中,只有警察陈维坤和徐峰的女友余莹莹从没提过父亲的事,他们就像片尾处王栋的女儿演唱的“茉莉花”一样纯贞。

可以说,是余莹莹解脱了徐峰、陈维坤解脱了王栋。

杜国金别墅里悬挂的那幅罗中立《父亲》,几乎每次被角色看到时都有噪点式的电音强调。

罗中立《父亲》画中这位农民父亲,好比这幢属于杜国金爷爷的别墅,它是苍老的,但苍老之中又内里遒劲;他褶皱的脸庞像被开垦的土地,那表情又似长江大桥边的女神雕像,从容平和。

让人想起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前,两人临别的面庞。

同时,画作本身也有很强的时代感。

中国从九十年代走向新世纪,舞厅变夜pub,手表、房屋、礼堂变豪华,警服也从绿装变成了蓝装,但我们还会唱《在银色的月光下》,还会唱《茉莉花》。

命案发生、秘密开始的那天夜里,陈维坤走进现场前,门的两旁各自高挂着一块牌匾。

上面的字句,我想可以作为本文的结语:时移世转,情怀不变。

 10 ) 都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这样?

随着年纪的增长,最怕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其实是天真。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具备的是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日益远大的前景,你应该相信线性的进步的价值,并且承认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人总是身不由己,你应该已经接受,世界从来都是不公正的,为了生存下去犯一点错不过是权宜之计,应酬、攀附、自我吹嘘,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缺点,你应该早就习惯独自一人走在路上,自己取悦和保护自己,不再需要人群。

天真,唯独只有天真,不再是你的权力。

在电影《追踪》里,聂远扮演的警察,在看上去已经在生意场上出人头地的前同事的婚礼上,因为劝自己的女人少喝一点,被老友数落,“都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这样?

”这个始终没有改行,并且对多年前一桩悬案念念不忘的老警察,皱了皱眉,冷静,而不解,回了一句,“我哪样啊?

”这句听上去没什么用处的台词,就是我说的那种“天真”的声音。

我想象这句话其实在大多数人心中都经常升起,但更经常的是,一张嘴就吞了回去,像一句不该说的气话,一句没有用的慨叹,一句不属于自己的台词,被自己的理智及时枪毙,连筋带肉把那些不服、困扰、怅然若失的情绪一起都平息了。

而天真的人如这个警察,连自己有多天真还不知情。

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就对聂远和他的角色印象深刻。

看他出现在案发地点,四处张望,寻找证据,带家属认尸,属于那种不用穿警服就知道他是警察的类型。

看他带着必要的忧愁和痛苦,像一团巨大的决心,也像我的舅舅,像某个在地方派出所执勤的初中同学,像那些不需要联系就知道他们的人生过得多么倔强的故人——他们如同失修的船,都停泊在过去。

在这部电影灼热、诡谲的气氛里,他的角色最有血肉,也最平凡。

和导演李霄峰的处女作《少女哪吒》一样,主体故事中的所有角色都具有“原型”色彩,被赋予了许多想象和引申的空间,当他们起飞,只有这个警察还站在原地,站在过去和未来的现场,站在一个可以预料的地方。

因此我说,不论从表演风格或影片结构上来看,他都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根基。

只有一个始终工作在一线、对经手的案件了如指掌、对这个职业本身的正义感有知觉的警察,才能在血案中看见不公,看见所有的不公在时空碎片中残存的证据。

如果不是他,这个故事便不存在。

他是整部电影的眼睛。

但他不拥有讲述故事的权力,他不是唯一的视点。

案件从他这里开启的那一刻,就被另外的力量掌管了。

甚至当银幕尚未亮起的时刻,你就能听到某种幽灵的轰鸣,它拖着乌黑而透明、沉重又轻盈的身子,紧紧地贴地逡巡,划出巨大的噪音,却不留痕迹。

在所有情节发展的地方,这种音效(以及整部电影的声音叙事)一再出现,不仅作为一种美学提示,也作为一支自主的力量,几乎和镜头运动同时推进,不停地交汇又错开,真正统治了这个故事。

电影的悬疑气质也来自于此,它的悬念并不在于一桩案件的解法,而在于总有一种解法是必然的。

这种必然性从一开始就寄生在死人和活人的身体里,被一点点喂养、逼迫、召唤出来。

好的戏剧绝不是偶然的,或者说所有看上去精妙绝伦的偶然,本质上都在等待一个确凿的证明。

而聂远所扮演的警察,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个“原型”,是这个更高、更神秘、更不可撼动的力量在这个故事中的代理。

至于这个必然的怪物到底是什么,是这部电影真正的秘密。

在公映之前,很难完整地谈论它。

尽管我向来相信,能轻易被剧透毁掉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像前面说的,所有案件中人都具有超越现实主义的色彩,经过凝练的电影语言,他们的形象像是一面又一面棱镜,冷冽,迅速,短兵相接。

有人会突然问,什么最珍贵?

有人会突然答,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有人像哲学家,说,心软的人未必都善良。

每一句都需要停顿,需要琢磨,像鱼刺一样卡在那里。

我想象那些习惯了来电影院找乐子、图刺激的观众,大概会觉得说这些话的人奇怪。

“哪里奇怪啊?

”天真的人会这么回应。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尽量不流露真情?

电影偏要重拾这样的瞬间,把大多数人咽下去的那些话,连同我们的迟疑、悔恨、不平和叹息,重新说出来。

这反而让他们显得“可疑”。

明明大家都醉了,为什么你还醒着?

明明明大家都在追逐快乐,为什么你要扫兴?

这种可疑并不是指他们心怀不轨,而正相反,在一个人人有所图谋的年代,图谋却不能完全满足你,这显得非常不合常理。

更容易理解的角色是罗晋扮演的医生,只有他的道路清晰可见,从小要拿最高分,要娶最漂亮的姑娘,要做人上人,这是唯一合理的动机。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正是这种雕像被粉碎、常识被颠倒、价值分崩离析的声音。

从处女作《少女哪吒》开始,李霄峰就是同代人中少有地直接面对和处理改革开放的社会遗产的一位导演。

作为伴随改革开放长大的一代,他脱胎于这个母体,也受益于此。

但当所有人都在高歌我们在这次辉煌的转型中所收获的一切的时候,他转身发现,原来哀鸿遍野,到处散落着我们失去的东西。

它们像太重的行李,在航行中被抛入海中,成为必须的耗损和牺牲。

有的被捞出来,在片子里出现,比如,钢铁厂的特写,罗中立的名画《父亲》,托尔斯泰的《复活》,前苏联的调子,背景里一对相互搀扶的老人走过去,合唱团的姑娘们唱着,寻找往事踪影……但人们未必能够认出来,因为时代真的不同了,求生的意志胜过一切。

如果说《少女哪吒》失去的还仅仅是爱与青春,一种诚实生活的可能性,那么到这一部《追踪》,失去的是生命本身,是这种可能性在付诸实践之后、仍注定走向毁灭的悲剧。

导演把故事设定在重庆,在这座空间落差天生具有张力的城市,用了好几个触目惊心的俯视镜头。

只见那怪物掠过高楼、掠过墓地、掠过死人的眼睛,它看到亚当和夏娃,看到他们的孩子纷纷坠落,起伏的大地上露出赤裸裸的阶级。

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本质上都臣服于这种秩序,成为它的奴隶。

影片中所有暴力动作的音效和肢体语言,都是象征性的,仿佛是与另一个空间发生的共振,令人震颤的感觉,真实的击打或者屠杀不具有那样的速率。

那分明是一种道德感在涌动,在撞击,在追捕。

最后凶手被抓住,还是在剧场里,在公有制时代那种工人文化宫,灯光照耀在柱子上,从银幕里溢出来,他痛哭流涕,完全是宗教里救赎与受难的氛围,是报应。

“杀人是不对的。

”“好人不多了。

”李霄峰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造一所遗世独立的房子,用鲜艳的颜色装饰它,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看起来人迹罕至,却总有路可以到达,也的确有人曾到过那里。

这些房子是一个电影导演的神龛,里面放着他相信的东西。

现实主义的方法不能完全概括,但脱离开现实和历史的参照又无法理解,山高路远,只留给他那么一条遥远的窄路,为那些逐渐沉没、黯淡下去的物品,重新涂上明媚、纯粹、严厉的色彩。

这也是他的电影一贯以来的审美特性。

这来自他对电影本体的基本观点,他相信电影制造的不是幻觉,而是彼岸,是梦境。

《追踪》里面就有好几幕,主角深爱的女孩在小城里一个老旧的舞台上跳芭蕾,在偌大的重庆开了一家花店,他用最柔和的光笼罩着这些地方,和其他残酷冷冽的部分形成对比,让它们看上去是天堂一样的存在。

无非只是在说,仅仅有一种生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精神世界,仅仅有痛苦是不足够的,还应该有创造,仅仅有此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未来。

无非是在说,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人都有选择,出路就在那里,看你愿不愿意承担它的后果罢了。

姑且就称之为天真吧。

让这个词承担、消解所有的罪责,不必把它过度修饰成一种美德,也不要把它当做一句想当然的骂人话。

它是真实存在的情感事物,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更是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一部分。

如今,他们被嘲笑、忽略、抹去,被沉默压得抬不起头来。

因为所有人的潜台词都是,认真你就输了,谁撂狠话谁傻逼。

承认吧,历史早就证明对人心存过高的期待是虚妄的,得过且过就行了,生活很容易蒙混过关,而且科技这么发达,只会越来越容易。

但既然李霄峰坚持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了,就会有更多天真尚存的人感到一种义务——把话接着说下去。

哪怕只是一句最轻慢的提醒,下次再遇到天真的人,千万别以为他们只是配角。

失败者拥有最珍贵的命运。

《灰烬重生》短评

新光影城。承蒙力昕,看到这部大陆类型片。有些惊喜,有些用力过猛。

6分钟前
  • 礼物啊
  • 还行

有太多妥协的部分了,这种调性的片就是要血溅一地脑浆横飞才立得住。而且罗晋的放不开也和影片的气质极度不符,辛鹏的味很正,水面露出半个头那段很赞。

11分钟前
  • 卫斯理
  • 较差

警察那条线处理的不好。灯光和镜头有设计感,几乎打光的镜头都有强烈的影调对比,对着空气练舞的那个镜头和剧院里问这十年有没有爱过自己印象深刻。

16分钟前
  • ahbing
  • 推荐

一场实验。光色像湿热的气候,景别像废墟的回音。

19分钟前
  • [未注销]
  • 还行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劇本、台詞、剪輯、表演和每場戲都是災難。尷尬至死。還搞亂敘玩攝影弄調色?笑話!警察角色有毛用?2年前我對《少女哪吒》的評價,完全可照搬:“做作,生硬,割裂。难看得要命。除了叙事的省略与跳跃,人物行为动机莫名其妙,均如提线木偶般做作”。今後再見李霄峰電影我躲著走

24分钟前
  • 汪金卫
  • 很差

挺喜欢的风格,镜头稳重,配乐点缀到位。剧情也是十足的正能量,爱慕虚荣和嫉妒是人的本性,因为嫉妒而起杀机才是恶,手术刀能救人,同样也能害人,就这一点来讲,故事还是讲的比较到位。现在时和过去时的穿插并不显凌乱,但是个别地方过重的表演痕迹难免会让人出戏。最后说一下,名字改的不怎么样。

29分钟前
  • 禅达过客
  • 推荐

摄影非常好,剧本其实也行,讲述差了点。那个城市统一灯光的镜头,很下功夫啊。

30分钟前
  • 梁燃
  • 还行

这真是一部颇有争议的片子,评论几乎两极化,有褒有贬。其实无论从构图或色彩,我觉得做得还是很到位的,演员的演技的也都在线。但是从一部悬疑片的角度来看就差点意思了,基本没什么剥丝的感觉,一开始就以心理的角度切入,直到最后,让人看着很难有起伏,片子虽不长,但偶有拖沓之感。其实如果一开始就从两条线分别走,探员带路,到最后通过回忆汇合,我想效果会好很多。可惜,看得出导演很用力。

32分钟前
  • 夜零人
  • 还行

色彩基调比较特别,营造犯罪感。但剧情有点尴尬,交代的明明白白,一点悬念都没有。那还要警察这个角色干嘛?爱的畸形,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女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感化杀人犯自首的?

35分钟前
  • 口饭dex是奇葩
  • 较差

BIFF# 一部保证了质量的作品,演技和故事都在线,值得看。虽然题材与前作完全不同,但影像风格上依然保持着前作的质感,因此故事前部分太慢,缺少了犯罪片的凌厉。

37分钟前
  • 可科科
  • 还行

想看3小时版本,但也不知道警察一线丰富会否更好(毕竟婚礼上警察的表现也太大白话)从《少女哪吒》到《追踪》,稳健地走出一套自己的风格。完全可以脱离现实进入到封闭的疑案中,但联结追与踪的案件真相与现场,也成就了时代的节点。资本主义与阶级的现实问题被抽象成存在问题;船远渡后的乡愁与怀旧

38分钟前
  • 露丝玛莉很悲伤
  • 推荐

如果按照网剧的标准它是一部合格的作品,如果按照大银幕的标准显然这样老套的设计没有任何当下的突破性可言。优点确实有,每一个特写镜头的运用以及呼应的物体隐喻都做得挺工整的,但这些东西实在太普通了,普通到每个给出的场景符号都只有那么一个通俗的解释罢了。引用经典名著《复活》,抛出疑问,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有权有势”,我真的是,无言以对。商业元素设计过于刻板,聂远这条线几乎只表现出这个警察因为一个案子而颓废至今,毫无任何作用。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可是又太肤浅。

40分钟前
  • N次放映室
  • 较差

补标,叙事结构有新颖的尝试,对年代感的还原、影像塑造等也保持了较高水准,一部成熟的悬疑之作。

45分钟前
  • 海边的安托万
  • 推荐

故事的确讲得太乱。个人认为算及格吧。

49分钟前
  • 西门吹花
  • 还行

最先是冲着聂远跟罗晋来看的,但不得不说是好电影,年代、人物命运、好多东西都包含在里面了。推荐!

52分钟前
  • 青丘白浅
  • 推荐

罗晋很惊艳,黄觉一如既往地稳。

55分钟前
  • 小丹丹
  • 推荐

镜头会说话。

60分钟前
  • Ashley
  • 推荐

一开始我就看出萱慧不是被强奸的,只是王栋气不过所以杀了杜总,这样的爱真令人窒息。

1小时前
  • April
  • 还行

罗晋演技不错,片子逻辑上有点弱

1小时前
  • 蚂蚁移山
  • 还行

把文艺片的表面学会就行了,把简单故事整得故弄玄虚就行了。

1小时前
  • Lazy Captai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