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好怪你说被遗弃的东西会出现在这里但 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恐怖……”金马奖 李心洁最佳女主角提名片《鬼域》留意部分镜头剪辑 很像网络电脑游戏找来看了今天下午一杯热气腾腾的白开水一盏台灯其实没有什么剧情的电影影片的2/3应该是电脑制作还是看得很投入因 像梦 光怪陆离的一个恶梦有鬼魂 被追 拼命跑 却逃不掉有楼梯 残破 走在上面 摇摇欲坠低头看 无尽深渊电梯突然停止 门开 进来 是魂魄……也许每个人都有做过这样的梦只是曾经有段时间的自己被困在梦里 每晚的恶梦里所以看影片时 得以足够时间去努力试图客观的想念分析那些梦的缘由 梦中的恐惧皆是因有所不愿 不甘心 或被遗弃谁都有东西想忘记有些自然而然被忘记有些逼迫自己必须要忘记那些林林总总原因被记不起的人和事在记忆的回收站中是否也在怨怼我们对它们毫不留情的遗弃?
那么 说抱歉吧对着被我们甘愿或不甘愿遗弃的忘记的道歉生活总是要继续告别 才可继续……
女主小李是一位作家,在写完一部新的小说之后,准备挑战自己从来没有挑战过的领域恐怖小说,决定写一部恐怖小说叫《鬼域》,不料 ,负责小李的经纪人为了保持她的热度,把这个事情爆料了出去,小李只是处于构思阶段,如果读者知道了肯定会摧更的,这天,办完记者招待会,小李的渣男前男友从国外长的回来,想要跟小李再续前缘,不过小李当时忙给读者签名,也没机会理他,等到晚上,小李在家里写作,感觉家里像是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前男友的妹妹打电话给小李,约她出来,其实前男友的妹妹是想创造机会让小李跟前男友相处。
女主回到家中,家里的脏东西变得越发活跃,不仅如此,电话中也传来了怪声,见到这样的情景,小李并没有逃跑,而是选择将这些场面都写进了恐怖小说,果然,艺术源于生活,而且小李惊奇地发现,家中发生的怪象跟她原来扔掉的一张草稿有关系,也就是说小李写的东西都会变成现实,这边渣男又把小李约了出来 ,原来当年小李是小三,因为妻子怀孕加上岳父去世,所以渣男并没有兑现跟妻子离婚的承诺,小李这一等就是八年,已经死心了,所以小李拒绝了渣男复合的请求。
回家途中,女主看到了天空中异象的情况,到家,小李立刻将天空中的意象也写到了《鬼域》当中,写着写着女主突然就晕倒了,醒来之后,女主又想到了《鬼域》当中的剧情,立刻起身出了家门,乘着电梯下楼,电梯行至半途,上来了一对很诡异的婆孙,等到女主都坐电梯到最后一层了,他们还在往下坐,小李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真正的鬼域,突然就出现了几个鬼要袭击女主,女主立刻跑,却跑到了鬼域的边界,可是鬼还在追,女主只能继续跑,跑到了无尽楼梯,然后又跑到了贫民窟,接着女主继续跑跑到了一个小区,小区中间有个游乐场,有个老伯叫住了女主,跟女主说,这个世界是一个被人遗弃的世界,所有被遗弃的东西都会来到这儿。
老伯还告诉小李,这个世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清理一次,这里的一部分也是被女主创造出来的,然后女主就看到了被清理的画面 ,女主只能接着跑,跑到了丧尸森林,遇到了一个戴鬼面具的红衣小女孩,红衣小女孩告诉了关于女主更多的这个世界的事情,她带着女主来到了这个世界的图书馆,告诉女主这个世界图书馆的馆长知道如何去中介站,只要通过了中介站就可以回到现实世界,图书馆的管理员就是女主之前在那个中间有游乐场的小区遇到的老伯,老伯不仅很热心肠地给女主指了路线,还让她带些纸钱,说路上用得上。
在通过一座要憋气才能通过的桥时,女主憋气失败,无可奈何跳进了一旁的井里,红衣小女孩也紧跟随着她,结果这个井通向这个世界的子宫,在这里面有很多弃婴,看到女主之后却全都苏醒了,女主在红衣小女孩的指引下,闭着眼睛一口气冲了过去,这样子,两个人就更加接近中介站了,因为更加接近中介站,所以阳气更重,红衣小女孩快支撑不住,但是她保证一定要帮助女主重返人间,二人按照之前老伯的吩咐收集了一些花,可是因为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收集地也不多,来到一片坟区,无数的尸体伸手向两个人要花,小李把花都分了出去,但是尸体实在太多,那些拿不到花的“伸手党”开始暴走,女主无奈只能把纸钱撒了出去,趁着那些尸体在争夺值钱的时候趁乱通过,快接近中介站,红衣小女孩已经完全动不了,这个时候一大批的丧尸又向女主冲了过来,他们都是女主作品中的人物,写了又被删了,可是因为女主的故事就写到了这儿,所以所有的丧尸都不动弹了,因为故事到这儿中断了。
就在这个时候,红衣小女孩也表明了身份,她就是女主之前堕胎堕掉的婴儿,当年,女主和渣男的妻子都怀孕了,但是渣男选择了妻子,女主一气之下就去堕了胎,而之前帮助女主的老伯其实是女主的爷爷,本来红衣小女孩非常恨女主,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帮了女主,回到现实世界中以后,女主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但是等她出门的时候,却发现有另一个自己正在写《鬼域》这本小说,原来是小李打算写《鬼域》这本小说,但是写到一半又放弃了,小李本来就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也就是说,是小李的故事中又虚构了一个自己,然后这个自己也来到了现实中,就在这个时候,电话中传来了怪声,故事到此结束。
虚拟与现实相互交织,最后,虚拟来到了现实 ,而现实似乎也成了虚拟,到底是故事,还是真实,似乎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一样相互缠绕在了一起,非常棒的一部恐怖电影,而且 ,还阐述了一个道理,挖的“坑”,一定要填。
看完“奥雷卡尔克斯”剧透而来的,下面附上链接:https://b23.tv/h20mEF。
完。
我们是不是曾经遗弃过什么已经忘记,渐行渐远的路上,来不及与他们说再见便转身离去;他们是不是曾经把我们遗弃,岁月沧海,一口气把我们扔去冥界,永世不相见面;我找不到我自己,你找不到你,然后,我们又遗弃了彼此,谁又抛弃了谁,谁又被谁抛弃。
导演:彭氏兄弟编剧:彭氏兄弟剪辑:彭氏兄弟 主演:李心洁 刘兆铭 曾雅琪 李彩华 周俊伟 Jetrin Wattanasin级数:IIB片长:109分钟出品:寰宇娱乐有限公司上映日期:2006年7月1日(香港)剧情简介:一切被遗弃的,将在另一空间再次灵现!
一个年青新晋作家徐寻,第一部爱情小说已令她成为当红作家,她在小说所展现的爱情描写,感动了每一位读者。
在一次书展中,她公布了下一个著作计划,一本探讨灵异世界的小说,书名名为——鬼域!
所有读者都期待《鬼域》的面世,因为每人都相信,以她的文笔,定必能虚构出一个如幻如真的空间,再次让读者投入引人入胜的“凶间”。
徐寻开始着手撰写《鬼域》,苦苦思索却始终未能满意,重遇旧情人,令她的思绪更纷乱,她随手把草稿弃掉,却开始产生不寻常幻觉,室内似有神秘物体出现,断了的长发散落在地上,徐寻感觉室内并不只她一个人!
神秘黑影再三出现令她更加恐惧,一些恐怖现象仿佛就是由她弃掉的草稿里重生,在现实里重现她眼前。
虚构小说与现实之间,因何连系?
一夜,徐寻在电梯内惊遇诡异婆婆,牵引她忽然进入了另一个离奇空间……一个不可思议的鬼域世界!
『长发丝』她在那么一瞬间创造了长发丝,身材高挑得有点奇怪的女人,不需思考,又抛弃了她。
长发丝那么会缠绕人,把回忆,往事一下子都缠绕了出来,堆在她面前,让人畏惧,她一步一步地靠近,探究真相,又一次次地被自己看到的冥界所恐吓。
回头,已没有退路。
『国荣』一直以为国荣会出现在冥界中,可是他没有。
回想才发现,她从来都没有抛弃过国荣,一次又一次地劝说自己去忘记,去抛弃,又一次一次地舍不得把他放到那个空间中。
如果有机会,我想看看国荣的冥界,是不是有无数个她的存在,挣扎求全。
那个国荣,是他,是你,是我。
『自己』那个冥界中,有很多带着面具,没有表情的自己。
她们曾经都那么鲜活的存在,可是一念间都被抛弃,然后她们来到这个世界,疯狂地怨恨那个创造者。
谁没有创造了自己后,又抛弃了自己呢。
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她们会存在,会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会仇恨。
曾经那么痛下决心,现在却因为抛弃了她们而感到畏惧。
真个悲凉。
所以,爷爷告诉她,要手捧鲜花,撒下白黄蓝绿紫的冥币去拜祭她们。
『女儿』那就是一个小生命,因为那些说服自己的原因,把他、她中途抛下。
你们看到了吗,她是个穿着红色衣服,纯洁,稚幼的发光生命体。
可是因为被抛弃,失去了和她一起生活的权利。
她的红衣都残破了,光芒都黯淡了,孤寂地留在这个冥界去仇恨,去思考为何她把她抛下。
最有的结局是原谅,是拯救,可是如果不呢?
我也曾经对我自己说,万一这些小生命在不对的时间来到我的生命中,会毫不犹豫地把她们舍弃,肤浅地觉得,我没有办法承担,给她们好的生活,所以要跟她们告别。
我错了,谁都有权利来到这个世界,谁都没有权利把她们舍弃。
冥界那么恐怖,我们让她独自承受,却把自己留在人间,看尽风花雪月。
···我没有办法从这个电影走出来了,难怪一直都认为脑袋那么沉重,原来冥界一直在脑子中缠绕,不断把那些偏执的认为该抛弃该遗忘的放进去,就这样挥挥手,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告别,便离它们而去。
这样,是不是错了。
《异域》:紊乱定位造就的不伦不类 (文:火神纪)
恐怖题材里的文艺电影。
恐怖无味,反而抒情来得很抒情。
——火神纪。
题记。
如果不是因为以前看过了韩国电影《人形师》的话,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喝彩的电影。
然而之前的《人形师》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不时想起《人形师》来,虽说有些地方总存在着一些差别,可是总体上来说,那暗藏着的内涵上的东西很是相似。
同是恐怖片的题材,《人形师》讲的是被遗弃的玩偶复仇的故事,《异域》讲的是被遗弃的还没开始长成的胎儿罢了。
也许,这一部因为讲被人工流产的孩子所以也许显得更深沉些。
可是说到底,同样是遗弃和被遗弃的主题。
这部电影不应该是恐怖片。
港产的恐怖电影在我看来似乎还停留在《双瞳》和《见鬼》的时代,它们有着大量恐怖片的现代因素看起来也不过如此,何况这部《异域》。
开头的那一段恐怖片的经典元素重组看起来毫无新意,而后面的那整段的异域风情看起来也似乎更像是神怪电影。
这部电影的文艺味道太浓烈了。
或者可以说,这是一部牺牲了恐怖因素而造就了文艺的电影。
这一点上来说,这部电影很清新,很抒情。
纵然这种抒情来得多少有点悲怆。
就算和《人形师》有点相似。
当某些东西被遗弃,所有的一切将被堆积在另外的世界里。
这样的概念无疑是一个很让人惊叹的。
带着一个人的妄念和无辜的悲凉,被彻底地舍弃。
这部电影里那些所有被舍弃的东西其实已经算是很温顺了。
没有暴戾,也没有被遗弃的怨恨和报复的快意。
更多的时候甚至带着对抛弃自己的那个世界满怀着眷恋和温情。
这不应该是恐怖片,而应该是一部教育片。
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们也许都会想到,以后不管怎么样再也不去堕胎了。
当恐怖片被拍成公益广告式的教育片时,香港的恐怖电影还有什么是值得我期待的呢。
我似乎只能接着观望。
带着半点不愿死寂的期待。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制作方赋予了这部电影太多的思索,赋予了这部电影太迫切的表达欲望,以至于把电影拍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恐怖不够纯粹,而文艺底蕴如此深沉。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让定如不再那么讨人喜欢,而变成一个被遗弃而满怀怨恨的回来报复母亲的遗胎,那样也许惊悚效果更甚,而教育效果也更甚。
只是这样的效果也许更接近于一种恫吓的味道,而制作方只是想温和地说理和辩证,所以舍弃了惊悚而倾向于现在这种温情的方式。
从另一方面想,这其实是不是制作方那种自欺欺人过分自我的一厢情愿呢。
也许,制作方本身也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一种教育片的效果,或者真的就如外界所传闻的恐怖片的效果。
这种制作上的紊乱的让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常常有一种迷茫的疑惑。
我宁愿自己会相信,这是一部好电影。
牺牲了惊悚造就悲情,我会试图说服自己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开始感觉自己其实有点过分天真了。
《人形师》那种似曾相联系识的味道让我看不到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而惊悚上的失望让我对这部电影开始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
所有被遗弃的东西都将被堆积在另一个空间世界里,这是这部电影里唯一一个让我迷恋的概念。
堆积;堆积如山。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的另一个平面上;平行,或者交叉。
虚构,彻底的虚构。
因为不只是我们所遗弃的东西会出现在这个世界里,而且我们曾经虚构过而后被我们所遗弃的那些念头也会出现在这个世界里。
于是这个世界里会有一些是实体的,还有另一些仅仅只是虚妄。
当定言突然被投放在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惊惶失措本身意味着的是一种对熟悉的眷恋和对陌生的恐惧。
我们害怕所有那些陌生而不熟悉的地方,我们对我们一无所知的东西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担忧和惊恐。
这永远是恐怖电影不二的法则。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一个新奇的概念里制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前所未见的陌生。
而淡色的运用在这部电影里随处可以,在那个所有颜色都漫延着一种淡化的味道,定如身上的那个鲜红色的小裙子很明艳,类似一种光亮的祈盼或者希望。
无可否认,这部电影里对于颜色和声效的运用是这部电影里最出彩的地方。
可是当一部恐怖电影只剩下声音制造氛围,而颜色没有办法替惊悚加分的时候,这只能算是一部失败的恐怖电影了。
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依旧是一部好电影,我想。
至少在情感上得到了一定的分数。
无疑,堕胎是应该被谴责的,毕竟不管制造这个胎儿的双方出于任何理由,胎儿也有生命,胎儿无辜。
当我们只是逞一时之快的时候,那些努力向前的精子终于冲过了层层的阻碍而最终获得的胜利,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何其讽刺的事。
他们的胜利成了我们的意外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如此厚颜无耻地满脸安逸地活着。
异域,在我看来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奢华世界。
纵然里面透着一种暗淡和颓破的味道,可是奢华依旧。
作为恐怖片来看,毋庸置疑我的很失望的。
但是作为文艺片来看的话,我突然感觉很惊喜,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2006-07-25 丙戌年七月初一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异域》(《Re-cycle 》) ■导演:彭氏兄弟 ■类型:恐怖 ■语言:普通话 ■时长:93 min ■颜色:彩色 ■出品:寰宇娱乐有限公司 ■地区:香港 ■首映:2006年5月26日/法国 ■推荐指数:★★★★☆☆
坚持着看完了整部电影,从刚开始看的恐怖逐渐演变到后来的说教,除了在场面上有点视觉冲击力之外,真的没有让人感到害怕。
尤其是电影结尾出现的那段话,使这个片子彻底的失去了作为一个恐怖片的意义。
一切恐怖阴暗的根源来自内心,这个主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和李心洁以往的恐怖电影相比,这个影片仿佛是在走一条回头路,让她那被阴影和恐惧所包围了许久的心重新感到温暖,只要面对阳光,就不会站在黑暗中。
这样看来,电影当作是一部告诉人们如何人生的伦理片更合适。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结尾,但其实结尾和开头是一个完整的呼应,如果不清楚就不明白全片的意旨了。
其实鬼域是在讲一个关于遗忘的故事。
玩具娃娃,弃婴。。。
只有被遗忘的人和物,才有资格进入到鬼域。
其实定言亦是女作家创作的角色,因为太像作家本人,所以女作家在电话里对朋友说她准备放弃定言这个角色重新创作。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鬼域,那么这部片子就成功了。
不管是剧情片也好(女作家写书,为写活角色表达了希望能身临其境的观点,最后果然见到被自己遗弃的角色——基本就是她自己的定言;其间有个局中局,就是写作的定言家中一系列怪事的出现,包括一直追她的恐怖女鬼-剧情是圆形结构,所以是“RE-CYCLE轮回”),再不然是解析其恐怖片元素也好,从弃婴的元素解释为伦理片也好,鬼域 始终是一部带给我们鲜有震撼的影片。
其实我倒宁愿把它读成一页温情脉脉的,充满彭氏兄弟美学与哲学态度的注解。
不同时期褐色或灰色的基调,奔跑的红裙子,破败的城市景观与悬崖上行将腐朽的城市,童话故事与木马,这一切美得凄迷而泛起紫色雾气。
关于废弃世界的探讨。
有人说,人类的忘记是最深刻的背叛,对于去世的亲人,分手的恋人,我们选择遗忘当下的痛苦,从而背对“记忆”,永远关上了感情的大门。
面对定言妈妈的失声痛哭,我所能体会的,是当现世的荒草再一次缠绕上我们的记忆,我要如何才能做到,不追悔。
关于玩具娃娃和旧书。
不管是堆积如山的生锈玩具,不断生长的的旧书山,还是从天而降的尸体,他们都会在我们背转身时分别去往属于他们的空间。
这个空间是不稳定的,随时准备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灰飞烟灭,轮回发生。
也许他们只是少了一个零件,或者只是在复杂的人类感情判断中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别忘了鬼域中也包括我们的构思但从未变为现实的事件),他们的命运,由我们主宰的命运,便要经历漫长而无之境的荒凉洗礼了。
动物植物,有机无机,在彭氏兄弟的哲学下也许都是平等的。
(如果大多数人都有了这样的情怀,起码推行环保观念不会像现在这么难了。
外卖的一次性筷子,从洗脸池水管汩汩流走的净水,为各种电器保持随时待机的电离子。。。
每次我在不同的家庭里看到这样相同的现象,心里就有藏不住的焦虑)其实不管定言和定如母女是否真实活在女作家的笔下,她们始终是彭氏兄弟创作的主体。
我们可以为精致而颓迷的灰色城市图景所蛊惑,对可怕的弃婴洞感觉到恐惧颤栗,更可以被定如的乖巧勇敢、对亲情的向往所打动。
至于结局的意义,又有什么紧要呢。
大约六或八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写了一篇小说,提到她在夜里感觉角落里有婴孩的哭泣声,她写道,相信那是几年前堕胎的孩子在阴间长大了,来找妈妈,在哭。
那个小说虽然写得晦涩,但这个情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看『鬼域』的介绍时,是觉得写灵异题材的女作家的线路很吸引人。
拿到片子首先两个失望,一是国语配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二是感觉进入很快,却转而不了了之。
一句话来形容的话,这部电影像是两个不完整的局部拼接在一起的结果,唯一的联系体就是李心洁所扮演的女作家。
大约不到15分钟的时候,在作家私宅中的诡异现象就已将故事引入“鬼途”。
不是所有恐怖片都能在15分钟内提供很多想象的空间。
但当我们被导入“笔下世界”和“异域”的接轨混和之后,竟然以一个登时扑倒在电脑前的动作将故事嫁接到另一个情节上,因而直到影片临尾声1分钟时,我还在期待中。。。。。
期待故事的套接。
按我来想,确实还有很多可以讲的故事。
但时间几乎全部贡献给了大场面的视觉效果。
阴间的孤寂寥落,第一次将鬼和被活人遗弃之物融合在一起,确实不同凡响。
我最爱的场景想必也是很多人最爱的,楼宇间的破旧摩天轮,以及专门积攒被丢弃的玩具和书本的地方。
照我想,还应该有无数被遗弃的手机和电脑,那些诡异的电话想必就是从这些手机里传到女作家的电话里吧。
但这是我看电影人的杜撰。
或许发展成小说也很不错。
从女性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虽然有“主情节单调之极”、“前言不搭后语”的嫌疑,但主心骨的主题是动人的,绝对可触及不少女人的伤心事。
其实贯穿了一种对“被抛弃”之物之事之人的伤怀,这一点,恐怕是最得我心之处。
情节的单薄致使这场看片体验少了很多震惊。
相信不少人看到大半时已经猜得出来,那小女孩是她的小孩。
我只是很遗憾很遗憾,制作花费巨大付给了散发锈迹和腐蚀气味般的危旧楼宇,却在关键性的“弃婴”场中潦草含糊,一开始我还以为她跳下井,是意味着转生投胎哪。
在叙事方面来说,本片还有相当迂腐的做法:所谓“真相”被轻而易举地说出来,既无悬念也无波折,人人都知道她将在“指引”下返回人间,完成作品。
说话,是影片中见仁见智的微妙部分,不少电影都毁在了毫无创意的台词上。
这显然又一次昭示出港片花大力气在制作上,却对剧本根本不讲究。
无论如何,遗憾盖过了惊喜,骤然收尾让人哭笑不得。
有个忘了出处的老段子,当你死了下葬后埋进棺材还不算死了,当你完全从所有知道你的人的记忆消失,你才算真的死了,用一个并不适用又适用的词来说叫“社死”。
一个人最害怕是什么,人还活着,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
或是,人活着,却已经被所有人遗忘。
我想着有些浪迹天涯的逃犯可能陷入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既希望所有人都忘了他,却又怕因被所有人遗忘导致做人的存在感丢失。
被遗忘被遗弃有多可怕?
就是你能呼唤到它的名字,就能拿住它的命脉,让其就范。
魔鬼数量众多,当你拿着十字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它就狂啸着脱离附身跑回地狱。
妈呀,终于有人知道我是谁了,太激动了,老子威名不减,高兴死了,放过你们吧,我回地狱闭关500年后再出来测试!
白白了伙计们。
被遗弃遗忘的,就是断了线的牵线木偶,变成行尸走肉,入狱变成号码,走入人群变成之一,一旦这个群体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时候,个体的意识被削弱,而当这个整体共同无归宿漫游时,个体意识觉醒。
妈的我是谁啊我为啥在这,哦原来我是被遗忘遗弃了,跟着一群无主之魂在这枯萎飘呢。
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对此更加看重,比如东北人中总爱说,你认识那谁谁不,那是我哥,昨天我俩还一起喝酒呢,我那谁,你不记得了?
艹,你可真不够意思!
咋地,认不认识你能咋地,你是个吊啊。
啥玩意楞?
艹!
噼啪。
呯XXXXXXX
《异域》,又作“鬼域”。
但是本人还是觉得“异域”比较贴和。
又是一部李心洁主演的鬼片。
她的长相有一种天然的惊吓特质。
喜欢这个演员,在她还没演《见鬼》的时候,喜欢着她的歌,很活泼的歌。
其实这部电影并不惊吓,正如预期的,香港的鬼片已经很难让人有期待,彭氏兄弟也不例外。
所以就看看剧情。
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剧情,只是讲述一个女作家在自己笔下的异域的经历。
那个异域充满被遗弃的东西,所有被她遗弃的东西都在里面找到。
特效做得不太糟。
还过得去,看起来花了制片方不少钱,那种奇幻的意境已经可以感受到,黑暗,阴森,广阔。
这就是异域。
在那个世界里,她碰到被她遗弃的爷爷,还有打掉了八年的女儿。
很诡异的思想。
但是她和她并没有来到世界上,却在那个世界长大的女儿之间的感情才是感动我的地方。
那个她遗弃了的女儿,为她千难万险都愿意去,但是她却不知道她是谁。
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经历的感情,也有母女情。
每次看这类鬼片都会感动。
所以,这部电影对我来说不是恐怖片,而是一部亲情伦理片。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女人抢男人失败了.然后打掉了孩子.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在成功后转型的时候遇到了瓶颈.在瓶颈期她抢夺失败的男人回来找她。
这时他们的孩子想要给妈妈一个警告,不要发生之前的事。
于是就根据她母亲的小说内容虚拟了一个世界,并将其母亲带进来.最后的结局不得不说是个意外.个人觉得,女主角有两个人格,一个忧郁,一个开朗。
小女孩带走了忧郁的妈妈.留下了开朗的妈妈.因为两个妈妈相遇的前几秒钟.女主表现得很阳光.根本不像一个人。
两个女主最终会留下一个,小女孩让她的妈妈自己选择要做哪种人格的人。
本来挺好的电影,但是女主偏偏是个抢别人男人的女人.毁三观。
温情片
这个片我实在没看出来到底那点恐怖了,倒有种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感觉
看彭氏兄弟的电影,怎么看都不像电影,像“艾木踢微”,加长版的“艾木踢微”。
结局看似牛逼,但其实跟以前只有一丁点儿的关联度,等于完全放弃了中期最精彩的冥界剧情,显得割裂。其实不要结局也算很完整的一个电影了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异域,我们又会有多少被遗忘、遗弃、错过的东西呢?鬼域其实并没有鬼的,小女孩说:你曾经有机会和我一起生活的,可是是你自己放弃了呀~~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可以让我们少错过一些,多珍惜一点么~
鬼域的很多场景真的很奇观。话说李心洁那时候真好看。
非常无聊
到现在还记得其中的片段,这也算一部电影的成功吧,谁会娶李心洁呢
这片完全没有情节啊~~
没什么意思
有想象力是好事 可是这种自恋的想象力展示就倒胃口了吧 话说李心洁在这个片的表现有失水准啊 特效很一般
未睇结局
小女孩演技不错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 不管拍的好不好
造景恰似梦境,诡异华丽至足。
关于拿个被遗弃的地方。。。感觉不错。。。但是。。行文匆匆
就说打胎有罪
彭氏兄弟近些年来怎么了?!
20091009 @ office
看到38分钟的时候我真心想点叉了然后过来给一个“我总算知道什么叫烂片了”的评论,看了几局影评决定还是看下去,看完发现原来还不算太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