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个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很多人 上来就说男主是变态请问 你们真的看懂这个电影了吗?
出了车祸危机关头 鬼知道 她会不会变丧尸 不禁锢住 能行?
唉 作死的女主 一而再再而三的活在自己脑补的世界里 把萌萌的救命恩人害死了 还有这么多人 喜欢 看来我是真老了~ 但是 我还是知道要知恩图报的~
冲着科洛弗去看的,但电影里完全都没有科洛弗的影子,感觉电影公司就是买了个密室类悬疑剧本,又在结尾硬加了一段10多分钟的外星人戏,在把科洛弗这个招牌当噱头挂上炒炒冷饭,有种明明包装是薯条,打开一看却是薯片的感觉。
不以科幻,以一个密室悬疑片的角度来评价它,它非常的不错,三位演员演技非常到位,剧情进展也是一环扣一环恰到好处,引人入胜无尿点,他们会不会真的在地下生活几年?
胖大叔究竟是好是坏?
他对女主有什么目的?
会不会有感染者or外星生物袭击他们?
观众的想法完全被导演和演员牵着走,非常精彩。
但是女主逃出来后,大战异形狂炸外星战舰的科幻戏并没有给我一种很震撼的感觉,或许因为电影挂着科洛弗的名字看之前已经打了预防针吧?
结局的伏笔还挺热血,期待续集。
看完同时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同类型叫做《隔绝》的电影,也是非常机智内心强大的女主,同样的密室虎口逃生,同样的末世背景,个人更喜欢《隔绝》的结局。
我永远也忘不了她逃出后看第一眼世界的那一幕,核冬天极度的震撼人心,一个令人绝望到窒息的结局。
空降,这个词用在科洛弗道10号上面一点都不为过,作为超级英雄电影军备竞赛的春天,人们都把目光放在了超人vs蝙蝠侠和美队三:内战上面,就算不是也只会去看相对冷门的迈克尔贝的写实战争叙事,可谁又想到就在2周前,赶在老贝的“13小时”前突然伴随着大量的病毒营销放出了这部极为吸引人的悬疑科幻预告,这让人不免想起当年科洛弗档案和第九区的宣传手法,可以说病毒营销,伪纪录片,病毒营销,硬科幻的搭配模式已经成为此类科幻悬疑电影的主要搭配方式。
说起这次科洛弗道10号如何引爆病毒营销,这当然得益于这次不得不说的优秀预告,科洛弗道10号的预告沿用了当下最流行的恐怖惊悚电影的预告方式,配合着轻松愉快的音乐开头然后在短短30s内让观众体验强烈反差的急转直下从而大大调起观众的胃口(eg.探访惊魂)科洛弗道10号可以说是一部拥有科洛弗血脉却并非正统续集的作品,可以说如果你对科洛弗档案以及其故事背景一无所知不仅对观看此片毫无影响反而还会增加科洛弗道10号的悬疑性。
笔者虽然久仰科洛弗档案大名但是由于早年害怕恐怖惊悚电影所以对这部代入感极强的伪纪录惊悚电影一直敬谢不敏,所以说说在看到科洛弗道10号最后一个转折时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在选角上,我觉得科洛弗道10号是非常准确的,面熟的大牌是不适合出演这部电影的,因为会大大影响本片的代入感和观影体验,约翰.古德曼塑造的略带神经质的胖子可以说是淋漓精致,而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在此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我对她在歪小子斯科特里电波妹子的形象(ps.我对她在虎胆龙威5和吸血鬼猎人里的表现毫无印象)这次的选角和策划简直洗白了我对J.J.艾布拉姆斯的偏见,他很有可能成为当代最优秀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制片和导演。
音乐和特效表现方面,bgm的烘托气氛几乎满分然而ost本身旋律性不强所以说在改变故事基调和气氛烘托时会比较明显,特效方面,沿用科洛弗档案的基调,里面不可能是漫威的炫酷大气,而是完全相反的运用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代入感极强的刻画。
镜头表现方面,科洛弗道10号还是很大众的,估计当年科洛弗档案本身纯dv式伪纪录片造成的评价两极化,科洛弗道10号虽然运用了大量第一人称视角以及大量特写,但是远称不上一部伪纪录片。
剧情上可以说没有故事背景了解的话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转折是什么,你很难判断剧情中什么是真正的主线什么是导演所摄的陷阱,而每次安定下来的时候导演出其不意的转折总能让人为之一振,到底是绑架,谎言还是核爆,入侵,片中设下一个又一个线索,让你慢慢相信再急转直下。
科洛弗道10号是与科洛弗档案拥有相同血脉的电影,然而此片中的重点更多是让观众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然后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和真实感的悬疑科幻电影,与其说科洛弗道10号是刻画了末日下的恐怖氛围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被囚禁的恐惧和对反派的不时猜疑。
最后提醒观看者看前自备救心丸和清醒剂~
自从奥地利兽父事件发生之后,有关女性被囚禁的电影已经拍了不止一部。
比较早的应该是彼得·杰克逊执导的《可爱的骨头》,还有德国人拍摄的《3096天》,再有就是2015年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的《房间》。
这些电影都还原了女性遭受劫持并囚禁的过程,让观众难以直面这种人性至为丑陋的一面。
《科洛弗道10号》也延续了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无疑是一个异数。
这部片子借了十几年前一部末日灾难片《科洛弗档案》的壳子。
当年的电影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描写了纽约被外星人入侵的惨相,是一部纯粹的科幻片。
但现在这部一样带有“科洛弗”名字的电影,却只是把故事设定在外星人入侵的那一天,成为整部片子的背景,直到片子快结束才出现外星人。
其余大部分却在讲末日笼罩下一个避难所的故事。
女主角米歇尔根本没有经历末日的降临。
她是与男友失恋吵架后离开寓所的,一路开车,在深夜发生车祸昏过去。
醒来后一条腿断了,还被锁在管道上,自己身处一个地下室中,这时米歇尔判断自己一定是被囚禁了,而随之出现的中年大叔霍华德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变态。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米歇尔发现还有一个叫做埃米特的年轻男人也躲在这里,埃米特证实了霍华德所说的外星人入侵说法。
两男一女、密闭空间、外星人入侵,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这是简单的巧合还是真相?
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接下来故事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米歇尔想尽办法逃出地下室。
霍华德与埃米特看起来并非共谋,也没有侵犯米歇尔,但外星人入侵地球、末日降临这种事情怎么会让人相信。
米歇尔找到机会偷得钥匙,打伤霍华德,一路逃到地下室的门口,却隔着窗户真的看到被外星人毒气毒得面目全非的邻居。
米歇尔想要逃出去,邻居却拼命想要进入,显然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第二段米歇尔回到地下室,霍华德也原谅了米歇尔的鲁莽,三个人相安无事稳定下来。
慢慢的,米歇尔改变对霍华德的看法。
霍华德拿出女儿的照片,显得异常悲伤,两人生出一种类似父女的情愫。
米歇尔与埃米特交流各自经历,显得很像兄妹。
末日世界的岁月静好,然而一天发电机停止,为了重启,米歇尔顺着通风管道进入天井,在天井的玻璃窗户上发现用血写下的“救命”字样,并发现带血的耳坠。
带着怀疑与埃米特私下交流,发现霍华德拿的照片中的女儿竟然是两年前失踪的高中生。
米歇尔再一次怀疑霍华德的真实目的。
第三段,两人为了逃出去,一边制造防毒衣服,一边想要设法霍华德的手枪。
霍华德很快发现他们的密谋,终于露出凶相,枪杀埃米特并将其用酸液化掉。
此时,霍华德也不再假装什么父女情深,刮掉自己的胡子,捧着冰淇淋,显然要对他认为的这个“小女孩”下手。
混乱中,米歇尔踢倒酸液桶,弄伤霍华德,然后带着做好的防化服顺着通风管道一路逃出天井。
逃出后,天空万里无云,鸟儿飞来飞去,米歇尔犹豫再三,摘下制作的防毒面具,一切似乎都像一场梦一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霍华德为了诱骗她而导演的骗局?
如果这部戏停在这里,那就与《房间》一样,只是一部简单的纪实电影。
但外星人真的来了,“科洛弗”三个字也不是简单的噱头,片中的外星人正是《科洛弗档案》中把自由女神像斩首的外星人。
总之,霍华德并没有欺骗米歇尔,他确实给米歇尔提供了一个末日的避难所。
正是如此的故事反转,才凸显出这部电影意义和价值:米歇尔的逃出避难的地下室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
霍华德确实曾在两年前绑架了一个女孩,并且将其杀害,但他不是个简单的坏人,不然他为什么会接受埃米特的避难呢?
他完全可以将埃米特拒之门外,与米歇尔独享避难所。
相反的是,他接受埃米特避难后,反而在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中,扮演了负责任的家长角色,虽然这个家长霸道、专制。
反而是两人发现他的秘密后,他才决定除掉埃米特,重新扮回自己恶魔的角色。
如果两人没有发现他两年前的恶行,这个岁月静好的避难所是否能一直持续下去?
米歇尔是否应该一直待在这里呢?
毕竟这里可以保全性命。
可见,导演探讨的并不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人性面临抉择的问题。
埃米特在剧中讲述自己少年时一段经历。
他曾经努力学习,获得了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的奖学金,并收到寄来的机票,希望他离开小镇前去学习。
他内心非常为此事自豪,向人炫耀机票,但在临出发的前一晚,他却喝得烂醉,在第二天错过班车,而且没有为此补救。
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过小镇40英里外的地方,他只是恐惧城里的学生都比自己聪明,自己怎么能和他们竞争呢。
正是埃米特如此的故事,一度让米歇尔庆幸自己在末日有如此的避难所,免遭外星人的屠杀。
这也成了岁月静好、得过且过的理由。
但躲开外面的恶魔,躲不开身边的恶魔。
霍华德这个变态大叔,数年前遭受了婚姻巨变(剧中没有说什么原因),妻子带着女儿远走他方。
或许正是这种内心惨痛造就心灵的畸形,他在面对米歇尔的时候,甚至意识不到她是一个“woman”(女人),而一再坚称她是个“girl”,而自己潜意识里把自己暴虐、专制、掌控一切的“上帝”性格当成了无私送出关怀的“圣诞老人”。
两年前被他杀害的女孩就是他内心恶魔的牺牲品。
所以,米歇尔的困境代表的是所有人类的困境。
是选择一个不如意、恐惧、暴虐但却能保持 基本生存的避难所里,还是勇敢地闯出去面对一切未知?
是活得如同老鼠一样苟且,还是死得也要死得有人的尊严?
是活在权威、迷信、昏聩的统治下还是死在朗朗乾坤之下?
这不仅仅是一个性别的抉择,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过于保守的寓言,更不仅仅是哲学、宗教、科学所要探索的伦理边界,实际上这部电影指向每个人的困境。
著名佛教学者宗萨钦哲仁波切说:“如果我们真正对自己诚实的话,就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并非神圣,而是不安全。
”对于不安全的恐惧贯穿人的一生,所以人寄望外界的保护,特别是神灵的保护,于是出现了上帝神灵。
然后在神话的编织中,我们认为自己遭受的厄运是因为我们无法虔诚神圣地供奉上帝,而我们如同蝼蚁一样勉强生存又是出自上帝神灵的恩赐。
当神话被揭示为谎言之后,上帝神灵不存在了,但我们的恐惧依然存在。
我们畏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畏惧外星人,畏惧世界末日。
同时,我们以浅薄的科学知识和贫乏的想象创造超级英雄,他们是新世纪的神灵。
当超级英雄也不能拯救我们的时候,我们只好在恐惧中想象我们自己可以控制一切的不安全,控制儿女,控制金钱,甚至控制我们的身体。
所以,恐惧是人性唯一的牢笼。
它驱使大多数人像老鼠一样苟活在自我构筑的避难所里,同时它也驱使另外一部分人变成野兽,希望以兽性驱逐恐惧。
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言:“我们唯一值得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逃出避难所,确实会遭遇外星人;逃出恐惧的囚笼,并不能避免损失和死亡。
但人总是会死的,无论你如何逃避。
如果知道恐惧不过是我们多余的担心,我们才能真正活在此时此刻,活得如鱼得水。
所以,逃出避难所的米歇尔刚刚遭遇外星人确实被懵了,以为自己死期将至。
然而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何不奋力一拼,于是她无师自通打败庞大的外星飞船。
最后,米歇尔在广播中听到两则消息。
一则是在巴吞鲁日建立了安全区,她可以开车去那里避难。
一则是休斯顿一家医院里有幸存者,希望有人前去救援。
米歇尔义无反顾地把车开往休斯顿。
因为,当一个人走出恐惧的牢笼时,他就是一名英雄。
Ps:在准备为《科洛弗道10号》写一篇影评之际,正好一则消息被报道出来。
湖南一名年轻女性被合租的男性下药迷昏,然后被强奸,女生昏厥过去后,男性以为她死亡,用拉杆箱将她拉出去要抛尸。
到达街头后,女生在箱中求救,犯罪的男生才仓皇逃跑,全身赤裸的女生才被解救出来。
具体的案情细节正在被警察调查之中,不好做什么评论。
这件事情因为和这部电影有所相似,如此巧合,值得一提。
本文由公众号“观世影”创作关于更多自创影评请扫下方二维码
观世影公众号
科洛弗道10号算不上正统的科洛弗档案的续集,这是一个装在科幻套子里的心理恐怖片。
影片层层推进展示了一个变态狂的疯狂心理:为了补偿失去女儿监护权的失落感,打造地堡,囚禁女孩,并且连续杀人。
女主角在整个故事中表现出超人的冷静和应变能力,出开头在牢房里削尖拐杖开始就显示出超凡的勇气,影片中部借女主角之口说出了之后的故事走向,男二为了保护她被男一打死,正如她自己故事里描述的哥哥保护妹妹的故事。
而变态男一本来可以靠外星人入侵洗白自己,可惜人总是要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他的恶行终于还是被发现,并到最后打死男二彻底暴露。
故事的情节设计非常精巧,多处伏笔。
从科幻引到密室幽闭的心理恐怖情节,又毫无痕迹地回到科幻中。
女主角在战胜了变态男一逃出后,又开始了和外星人的搏杀,再次成功胜出。
在影片的结尾,她选择去休斯顿救人,必将再次陷入了新一轮的搏杀,这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杰出女性形象,只有拥有这种士兵素质的人才能从那样的密室中逃脱吧。
第一,类型反转。
你一直在琢磨,到底是真有外星人,还是男人是变态?
结果答案是:真的有外星人,男人也真的是变态。
单就把这句话讲出来给人听,都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冷笑话。
第二,这是一部由和前作的观影顺序决定观影体验,甚至决定电影分数的片子。
前作是本片最大的剧透。
看过科洛佛档案再看这部电影,就失去了最大的悬念,可能最多也就6分出头。
庆幸的是,我先看的这部,所以我真的一直在猜测外面是否真有外星人,观感完全不同,真的太棒了。
我可以打8分。
其他影评都说得很好了,我只想来讨论讨论几个细节。
只看了一遍,凭记忆写的,有错误请见谅。
欢迎补充。
第一个:三个人坐在沙发上玩猜字游戏,胡子兄让胖子猜: 米雪is a little()? 胖子猜了girl, little princess, 之类的,卡了半天就是想不到woman或者lady这些词。
说明在胖子潜意识里,是把米雪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的,只有自己女儿,或者类似的小姑娘,才能让自己变态的完全掌控欲得以实现。
成年女性让他恐慌。
第二个: 胡子兄被杀后,米雪在他位置上翻他的钱包,翻出一张机票,好像是Los angelas到他们身处的那个什么湖的。
结合胡子兄之前说的,他对外面的世界有恐惧,把自己的生活半径约束在了40英里范围内,这张机票被特意翻出来并给了一个特写,是什么用意呢?
第三个: 胡子兄是个拿到田径奖学金的人,短跑很快,这需要良好的爆发力。
而在地堡里,他只是伤了一只手,可是整个人的气场完全不像一个有着良好身体素质的年轻小伙该有的样子。
联想我当年骨折,一只手吊在脖子上,另一只手运球投篮还要每天去打1小时篮球那种按耐不住的冲动,胡子兄非常安逸的就想在地堡里长期生活,对外部世界没有任何好奇,对貌美女主角没有任何想法,这个设定很奇怪。
第四个:空气过滤装置放置的那个房间,看起来似乎只能从通风管道和带玻璃天窗的竖井进出,那个玻璃天窗是从里面上锁的,我就是好奇胖子平时是怎么进出这个房间的。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是,之前遇害女孩梅根的耳环掉在了这个房间的梯子边上,并且玻璃天窗上的help和血迹都还在,没有被打扫。
这有两种解释:1.胖子根本就没清理过现场。
2. 胖子根本就没进来过这个房间,梅根后来又自己爬回去或者通过其他可能存在的通道回到地堡去了,耳环不小心遗落在了梯子边。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只能说胖子心真宽,主动要求女主去未清理的凶杀现场溜达一圈。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觉得不合逻辑,那个女孩好不容易逃到这个已经能看见天空的地方了,断不会再回去送死的。
还有其他看的时候觉得困惑的地方,暂时想不起来了,全程一半的注意力用来安慰边上的妹子了。。
完全是临时起意在没有其他好片能看的情况下现选的片子,没想到全程无尿点。
看的时候看到cloverfield这个词,还在想会不会跟那部伪纪录片有关系,看到前面一个半小时的密室悬疑剧,还以为是自己想多了,结果最后还真出来外星人和怪兽了。。。
相信这几天大多数的影迷的朋友圈都被漫威大作《美国队长3》或者大师绝响《百鸟朝凤》刷屏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影迷的世界里是被《科洛佛道10号》刷屏。
这几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电影的营销做得实在太好了。
当然《美国队长3》和《科洛佛道10号》是电影自身做得营销,而《百鸟朝凤》是被一众自媒体影评人和电影人抬上神坛的。
看过并关注《科洛佛道10号》这部电影的影迷一般都看过《科洛佛档案》,也正是因为这部前作留下的良好口碑才让这部续作得到空前的关注。
但若是要说起电影营销和宣传的话,前作《科洛佛档案》简直高出不是一个两个档次。
首先,这部电影在大受关注的《变形金刚》电影之前做了一个相当流氓的预告片,预告片中没有片名没有导演的名字,只是一段DV拍摄的视频,视频中原本歌舞升平的纽约突然被袭击,房屋成片地倒塌,人民四处逃散,爆炸声此起彼伏,似乎纽约突然就陷入世界末日了。
更关键的是,这段视频是以DV拍摄的,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这是真实拍摄的场景。
之后在出现的真实预告片才出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
但是至于攻击纽约的究竟是什么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
一时间,关于纽约究竟被什么攻击了的传言在网络上飞速地流传,有类似于911的恐怖分子说,有外星人入侵说,使徒来袭或者变形金刚来临,甚至有人认为是上帝要毁灭纸醉金迷的纽约。
除了这手预告片玩得极好之外,这部电影在宣传方式上还别出心裁,特意开设了一系列极其有趣的官方网站。
其中有电影中哥哥要去日本工作的那家公司的官网,官网介绍这是一家生产饮料的公司,而这款饮料据说也出现在续作《科洛佛10号》中。
而这家公司的母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海洋深处未知生物探测的公司,正是他们在海底发现了一种神秘物质“海洋之蜜”,并将它添加到饮料中去。
除此之外,电影宣传方还有一个用于上传记录电影中当天晚上聚会的照片的网站,更可怕的是电影中每一个重要演员都有自己个人的博客,并且一直更新到电影在北美上映的时间2008年1月18日。
整个电影宣传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把电影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引入现实,给每个人物一个真实的现实背景,给每个事件一种现实的解释。
电影不再只是局限于银幕之上带给你视觉听觉盛宴的故事,而是在网络上、在电影院之外一起给你一个迷幻的体验。
你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段DV拍摄的视频;而视频中的人在网络上社交平台上都有真实存在的印记,甚至你与他之间或许还有一些共同好友;视频中的公司也在网络上存在。
这一切把电影变成现实,非常有趣的一个创意。
至于电影《科洛佛10号》和前作《科洛佛档案》的联系,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展示,而是有一些细节上的联系,但是这两部电影是共享一个世界观的。
《科洛佛10号》中的世界正是电影《科洛佛档案》中纽约被毁灭之后的世界,但是第一部中的怪兽普遍认为是一种深海巨兽,但是第二部中的似乎是某种外星生物。
深海巨兽的设定特别类似于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使徒来袭”。
第一部电影虽然最终成品是以一台DV拍摄的视频来展示的,镜头抖动地让人头晕,画面质量低下,但是令人惊奇的故事以及强大的后期特效让人目不暇接。
到了第二部中,整部电影的基调变得不太一样,电影塑造了一个具有强大的保护欲以及危机感的胖大叔。
而这位胖大叔之前在某个与卫星有关的公司工作,而这个公司正是第一部电影中那个日本公司的母公司。
这或许是这两部电影比较突出的一个联系。
电影中的这位大叔似乎提前预测到世界末日的来临,这个可能跟他之前的工作经历有关,但是电影中并没有明确交代。
所以他提前在自己的农场地下构造了一个避难所,其豪华程度可以称之为地下度假酒店。
不仅有看不完的DVD和书,还有各种吃的喝的,温度适中,浴室整洁,有床有沙发。
大叔在着急逃回避难所的路上撞到了女主的车,他只能带上昏迷不醒的女主一起来到这个地下室,而地下室中还有一个强行闯入的曾经帮他施工的小哥。
所以,三个人就在这个地下室中形成了鼎足之势。
首先,他们三个人对外面世界的理解都不一样。
胖大叔坚定相信世界末日并深知外面世界的危险;年轻小哥在外面皮肤被腐蚀过,所以愿意相信外界的危险;但是女主知道的只是自己被人撞昏迷并带到一个地下空间,并且声称世界毁灭了,是个人都不会信这个,所以她一直试图逃出去。
其次,三个人的武力值也不一样。
胖大叔身材肥胖、行动不便,但是有一支手枪;年轻小哥一只手断了,但是行动敏捷;女主身为女性,在体力上不及男性,但是身材娇小,可以钻爬通风管。
他们三个人对现状也有不同的态度。
胖大叔具有极强的控制欲,而且作为避难所的主人希望控制一切;年轻小哥半个残废,并且为能活在避难所而感激不已,但对胖大叔有些反感;而女主一直企图逃出这里,是整部电影的X因素。
三个人在同一个密闭空间,正如三国鼎立一般,这三个人之间纵横捭阖的较量,联盟互相讨好共同对付一个人或者互相背叛的较量尤为精彩。
但是很快年轻小哥和女主的密谋被发现,胖大叔毫不犹豫地枪杀了年轻小哥,并且转换出一个和善的姿态来对待女主。
最后,一番挣扎的女主通过通风管道逃出了避难所,而外面的世界正如胖大叔所说的是世界末日。
但是开挂了的女主,用一瓶伏特加做的燃烧瓶就轻松简单地炸死了外星人和飞船,然后开车准备前往电台中所说的某个有幸存者的地方。
电影中有很多需要猜测的地方,比如胖大叔对女主的意图,那个照片上的女孩究竟是谁,而外星生物又是什么等等。
这些电影总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只能通过蛛丝马迹去猜测。
但是,这两部电影一起构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一部中先搭造出世界的轮廓,再用第二部电影扩展这个世界,相信之后的第三部第四部甚至更多将不断完善这个突然被袭击反而世界的真实面貌。
相对而言,第二部电影的水平比不上第一部,但依旧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恐怖电影。
特别希望这个系列能一直保持下去,而不是像类似《生化危机》这个系列这样都后面都毫无逻辑可言,可以说,《生化危机》的前期设定也相当吸引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系列还有一些共通之处,一个神秘的公司,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末日;只不过两个系列展示的角度不同而已。
电影《科洛佛档案》和《科洛佛10号》中都是以无助的平民百姓的视角来展示大灾难对每个人的影响,而不是超级英雄那种灾难对世界的影响的讨论。
简单来说,《科洛佛档案》可能就是《复仇者联盟》中纽约之战中一栋楼里的平民百姓遭遇的故事。
更简单来说,可能这就是外星人入侵之后你的遭遇。
近些年,很多欧美恐怖片开始走类似的创意。
逃出了恐怖的小房间,待要舒一口气时,外面的反而是更加绝望世界。
片子里这样的多主题杂糅倒是首创,但整体下来也实在没什么新意。
我大概也算阅片无数,看到后来,恐怖变成麻木,反而模糊了看片的初衷。
现在来看,大抵只是猎奇的心态,于恐不恐怖似乎都不太在意,偶尔看成悬疑,看成科幻,甚至看成廉价的爱情。
如此想来,不如去看谷阿莫,科科。
看了几位网友关于剧情的发言,我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交流。
人物介绍:小女孩:被老头囚禁的小女孩,照片里的假梅根。
老头:BT大叔 女主:你懂的男主:地堡中的第三人按照时间线,影片隐含情节如下:1.老头本身有恋(bian)女(tai)情结。
可能对自己女儿梅根做过不好的事,所以他妻子最后选择带女儿逃离。
当然也可能老头成天幻想世界毁灭,把钱都投到地堡建设有关。
妻子女儿前往芝加哥之后,老头不甘寂寞,于是打算囚禁个小女孩玩玩。
怎么做到的呢。
我猜测是老头大方邀请小女孩来地堡参观,又利用她的善良请她帮忙。
考虑到地堡的密封性,空气过滤机的那个房间,只能从内部封闭。
这就需要一个身材瘦弱的小女孩从通风口爬进去,把窗子从内部锁了。
因为是熟人或者老头提出付钱,小女孩没有防备照做了。
再次出来之后就不幸被控制。
后来小女孩有了一定的自由活动条件,为了报信自救,她选择再次来到了空气过滤机的房间,在天窗上刻字,希望有人在外面看见,又在梯子下留下耳环,然后重回地堡。
这一过程老头应该不知情,否则当时外界空气没污染,老头完全可以在外面抹除这些痕迹,而且也不会那么痛快的派女主前往修理,可见老头并不知道那个房间里的求救信号。
2.关于小女孩的死,我推测应该是自杀,或者妄图逃跑被老头失手打死。
老头应该不会主动杀害小女孩。
小女孩死了之后,老头只能四处寻找新的替代品,于是在路上撞了女主(注意:身材与之前的小女孩相仿),将她带回地堡。
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不是在地球被攻击时带回地堡的,而是略早于该时间。
可以说这都是巧合,本来这只是一个地下室拘禁的故事,但是外星人突然攻击地球,没办法老头也只能到地堡中生活。
为什么这样推测呢,首先片头女主听见响声,是男主要强行进入地堡而与老头发生争斗而撞倒了架子,说明此刻攻击发生不久,老头刚刚进入,地堡准备彻底封闭!
而女主由于车祸已经不知道在里面昏迷了多少天,刚醒过来。
另一个细节就是女主的腿之前是被铁链绑住的,因为那时候外面一切正常,女主突然醒了是会跑掉的,而后来攻击发生了,谁都出不去了,自然不用绑腿了。
反过来按老头的说法,如果是攻击发生时,自己心慌撞了女主,那么带到地堡的时候,应该与男主抵达的时间相近,不会有货架倒掉的情节。
而且并不需要绑腿啊。
3.再说女主房间。
那么耗资不菲的地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空空荡荡的水泥屋子,要知道全地堡只有老头一个像模像样的屋子。
这个水泥屋子隐藏在食物仓库的最里端,就是为了囚禁小女孩或者其他人特意做的。
可见老头蓄谋已久,不管有没有外星人,他都打算在里面囚禁小姑娘来玩乐。
4.再说男主。
他的死是必然的,不管有没有剧情的原因。
首先他是一个闯入者,不速之客。
如果没有攻击,老头囚禁女主在水泥屋中满足自己的龌龊。
有了攻击,更是顺理成章的可以与女主在地堡中过小日子。
因此他对于出地堡这一话题极度厌烦,比如男主在餐桌上说未来若干年都在地堡生活之类的话,老头特别愤怒。
事实上他甘愿一辈子不出去,而与女主过日子。
老头第一次餐桌发怒就是因为女主“调戏”了男主,故意摸他的手,最终杀了男主,不是因为男主说要枪,深层原因在于男主说,他想要与老头同等地位,让女主向尊敬老头一样尊敬他,这就犯了老头的忌讳了,要知道老头的占有欲可不是一般的强,因此男主NG。
5.老头是恋幼女就不多说了,太多例子了。
最关键一点就是,女主几次想要逃离,老头几次发飙。
但生气的理由是什么?
是女主想要离开他!
对于正常人来说,不应该是这样考量的吗?
担心女主开了门,地堡空气污染,大家跟着遭殃。
如果老头这么说,再联合男主,未必女主这么自私,一心要跑。
这就解释了,老头每次都没有责难女主,你开门大家一起死,希望你能考虑其他人的生命,不要太自私。
他的逻辑是:我救了你的命,你必须报答我。
所以你不能离开。
相反,他对女主的行为有些许赞赏。
可能觉得对有行动力的女主的控制更有成就感吧。
(别问我怎么想到的)就连最后女主要跑,他都始终手下留情,没有真的拿刀捅女主,最后甚至哀求起来了。
题材很不错,但是格局也太小了,要科幻不科幻,要犯罪不犯罪,没有什么可以回味的细节
从幽闭空间到结局的转折虽有些突兀,but who cares,这才是有内容有惊喜的恐怖片。布莱德利声音出演电话里的Ben
黑人问号脸
后面还是惊出一斤脚汗,比较刺激。不过老头后来杀了人后刮了胡子梳了个靓头,还笑呵呵的,是我我也跑了。
每年多一点这样的电影,世界一定会更美好
我觉得女主没什么可挑的。比以往那种只会嗷嗷叫喊救命的平面典型好太多。
还是喜欢看这种有戏剧冲突的电影。节奏紧凑不容易出戏。虽然最后十分钟的外星戏实在是有失水准呢~但毕竟要扣电影类型“科幻”的帽子嘛~
此片给人生提出的两个终极难题:(1)Aliens or crazy creepy old dude?(2)女主按类型片套路属于比较作死还是过于机智?比预想差,基本知道这是Cloverfield的某种续集+看过预告片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无脑动作片风的配乐是闹哪样。导演虽然新人,不过还是属于走狗屎运而不是真正才华横溢的那一类。
编剧胜出!反转加反转再加反转。永远都让观众处在怀疑的状态中。变态的人在世界末日的环境里,终于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了。控制狂魔似乎也映射了某些家长,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要别人对他们感恩。片面出卖了结局,但4个人+1个场景,还是呈现了一个极完美的密室电影。
剧情并没如预想的延续《科洛弗档案》的故事,而是密室逃脱与科幻灾难的结合。啥?演职员竟看到布莱德利·库珀的名字?可我都没在片中看到他呀?好吧,原来影片开头打电话的那个“Ben”的声音是他配的。
冰山一角的末世氛围徒增无助感,悬念设置步步为营,古德曼的体型配合表演传达出异样的恐惧, 文妹楚楚可怜很容易勾起内心保护欲;除了第二幕略显单薄,配乐不及科洛弗档案外,这部续集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从片名到类型的嫁接和反转都狡猾得紧。
结合末世外星人元素的密室小空间悬疑片,整体及格线以上的,毕竟科洛弗这个故事背景太精彩了,还可以继续开发下去的,三星半推荐。
我中间睡着了,后来又补着看完。作为新人导演来说很棒,但是如果不是挂着科洛佛的名字的话,会更好,珠玉在前啊……
应该在逃出地下室后就结束了,外星人那段好寨好硬---喜欢密室凌虐的推介 囚禁 Captivity (2007) --捉个妹子囚禁起来,两兄弟玩游戏
谷阿莫带我看完系列,结局真是大写的一脸懵逼
影片成功的地方在于一直有个驱动力去维持观众的好奇心,无论是屋外的末日真相还是房主的凶残本性,都为这部密室题材注入了支撑点,可惜情节推动方面还是不够巧妙,没能最大限度调动起惊悚的情绪,结尾急转成怪物片也算是和该系列风格契合了,女主战斗力爆棚啊。
没劲,本来前面的几处反转颇为有意思,让你已经产生了像变态的人未必是变态的感觉,但你转来转去,最后胖佬还是反派,这种俗不可耐的反转还有什么看头??
密室 惊悚 灾难 反转 悬疑 外星人 没有激情床戏…… 这部混杂了我很多喜欢的元素的电影是近两年最喜欢的之一!!感觉这个系列可以分别出好几部然后最后汇总一下人类如何取胜走向重生。
搞笑,剧情,惊悚,悬疑,犯罪,科幻,动作,灾难,伦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请问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