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从看影碟开始了第一次欣赏,之前看过两次,今天这是剧场版的,真的不一样,每次我都会泪流满面,控制不住自己。
今天亦如此。
这个我女儿好不容易找到的,感谢。
记得当时看后就找了里面的歌,就是这些陪伴我每天踏上一个小时路程的上班路,一直到最后我都能哼唱出了。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 (2011)9.72011 / 英国 / 剧情 音乐 歌舞 / 尼克·莫里斯 Laurence Connor / 莱明·卡莱姆罗 席爱拉·博格斯“一场为庆祝音乐剧《剧院魅影》成功上演25周年的特别演出,地点在英国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
活动于2011年10月1日晚、次日下午和晚上,一共进行了3场声势浩大的演出,为到场的音乐剧迷们奉献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演出同时,其 实况录像也在英美的大银幕上映。
”这是豆瓣介绍这场盛会的说辞。
真的,我每看一次都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剧情不能自拔,沉静其中要被家人劝道,我也有些不好意思次次如此,但怎么办呢?
歌剧魅影就在我心中:这夜半魅影歌声不停地向你呼唤这夜半魅影歌声不停地向你我呼唤…
北京演出一楼14排,离的比较远,但是感觉刚刚好,模糊的面部最有魅力,不会揣度这表情是否发自内心。
我现在理解为什么我讨厌电视剧中的坏角了,简直是一无是处,战胜这样的对手的主角又有多少魅力可言?
在这部歌剧中每个人可以坏,但都有自己的优点,至少都有很赞的歌喉。
看到用心的布景和投入的演出,真是深受感动。
最后演出结束,灯光聚集在面具上时,忍不住眼睛发热。
魅影依然孤独。
我突然意识到 克里斯汀是给过魅影机会的“say you wi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如果这番话真的是说给子爵 那克里斯汀的人设才是完全崩塌。
她是最温柔的天使,即使是在命悬一线时,也会说出“Angel of music ,you deceived me,i gave my mind bindly. God give me courage to show you,you are not alone.”这样的真心话。
又怎么会在魅影孤苦无依时和刚刚脱险的子爵秀恩爱?
更何况她也失去了一位灵魂知己和恩师,我想她内心的痛苦不亚于魅影。
魅影只是心死如灰,克里斯汀却要在爱人和知己中痛苦抉择,并眼见着灵魂知己心死如灰还无能为力。
此时此刻的克里斯汀 ,又如何能从容的与子爵海誓山盟你侬我侬?
所以这句话就是唱给魅影的呀,“说吧,说你想和我,两个人,在一起,一生一世”可是魅影太懦弱太自卑,他不相信会有人不介意他的外貌,他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克里斯汀的爱。
他的爱,从一开始就是绝望的,不奢求回应的。
所以他敢引诱她,欺骗她,伤害她。
却不敢相信她,追求她,挽留她。
连最后心死的时候也只敢嘶吼一声“go now ,and leave me!
”真是个口是心非的魅影。
最终 ,魅影还是没有勇气唱出那句“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 ”子爵接过了下一句歌词,也握住了克里斯汀的手,也结束了魅影和克里斯汀最后那一丝渺茫的可能。
魅影绝望的爱 ,注定就是一个悲剧 。
故事从破败剧院前的一场拍卖开始。
不得不说,《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所蕴含的情节和情感都比较复杂。
而剧目安排善于在一些短小的片段中将一步步人物和情感一步步地展开。
P.O.的形象和 Christine 对P.O.的感情互为支撑和促进,从神秘的良师、迷惑的音乐天使、控制恶魔到身世悲惨的天才。
情感不断交替和变换。
而在 P.O.的形象逐渐转为 Christine 对立面同时,Raoul 的形象也逐渐树立起来,他对 Christine 的保护和爱护,使光明与黑暗的力量平衡起来。
而最后 Christine 对P.O.的救赎更使这个故事有了一种悲怆的美感。
音乐在剧中不仅是情节的过度,还表达了情感的诉说与转换,欢乐和悲凉氛围的营造和剧目使人物之间的冲突更加具体化和戏剧化。
最后,对于欣赏者来说《The Phantom Of theOpera》的旋律就融于“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故事中,蕴含着无法名状的思绪与情感了。
最喜欢第九场和最后一幕的表演第九场。
P.O.对 Christine 称述外貌给他带来的一切,情感由悲怆转为残暴。
而 Raoul 的到来和被捕,将 Christine 的矛盾推向了高潮。
而 Christine 也由最初的恐惧、绝望转为仇恨再转变为痛苦挣扎,最后变为祈求、尊敬和悲悯,最后在 Christine 的吻中达到高潮。
而这时 P.O.在解开 Raoul 的索套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在尾声部分 P.O.在失去 Christine 时的痛苦和无助也传递给了地下迷宫中一直立在那的猴子玩具上。
,而 Christine 对 P.O.崇敬、爱慕和怜悯与诀别的痛苦与留恋融入那最后一吻,使得 Christine 对 P.O.有一个不那么仓促的告别。
看完之后爱上歌剧了!
SING FOR ME!
这世界从来都是悲剧更加震撼人心,喜剧终会在欢喜过后成为烟云。
从克里斯汀第一次跟随魅影进入黑暗的世界,沉醉在歌声中,我便知道,她其实是爱他的。
她不知道,是因为她甚至不能分辨这歌声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在最初她其实是极享受这直击心灵的音乐交流的,并不在乎音乐天使是否真实存在,也并不关心这男人是美是丑。
即使在好奇心驱使下,她揭开他的面具,看到那骇人的面孔,惊吓她的其实是他暴怒的诅咒。
在最后一幕,克里斯汀说我盲目地把心交给了你。
让我觉得恐惧的不是你的脸,而是你随时准备杀死无辜的人。
屋顶上克里斯汀和罗尔唱着爱的誓言,宣誓相爱相守,而躲在暗处的魅影痛苦不堪,即使他捂住耳朵,爱人和别的男人的歌声依旧响在脑海中。
这是我第一次哭了,大概是歌剧中的魅影虽然也做了丑陋的面容,但另一半完好的脸依旧英俊,所以难免怜悯的心情超越了恐惧。
每一次克里斯汀被魅影的歌声吸引,罗尔不合时宜地出现,感觉是一段灵魂伴侣为世俗所阻拦,不能相守的虐恋故事。
在化妆舞会之后,剧院里关于克里斯汀出演唐璜有一场争论,他们关心剧院的收益,关心自己歌后的地位,罗尔甚至想要以克里斯汀作为诱饵,抓住魅影,却没有人关心克里斯汀内心的挣扎与疼苦。
一方面她对魅影感到恐惧,她害怕他会抓走她。
另一方面她也不愿意用演出诱捕魅影,他教导她唱歌,带给她天使的歌声。
在这一幕里罗尔的表现完全暴露了他自私的本性,即使不是诱捕这样卑鄙的手段,至少他要在乎克里斯汀可能面临的危险,至少他要抚慰她未婚妻的恐惧。
他想要的只是彻底摆脱魅影的纠缠,好和美女永远相守。
也许在他心中,他其实是明白的,魅影和克里斯汀因歌声结缘,灵魂相惜,这样的精神依恋是比他的花言巧语更加可靠的。
最后一幕魅影用罗尔的生命威胁克里斯汀,不,这不是威胁,就如同在黑暗的梦中魅影呐喊着唱吧!
唱吧!
这是鼓励,鼓励克里斯汀冲破心理的桎梏,那最后的一吻,不是妥协,是遵从,遵从内心最直白的渴望。
她亲吻了他,不是勉强不是敷衍,这一刻,她是真的决心放手爱他的。
从改编的情节来看,编剧应该是更看好克里斯汀和魅影的。
罗尔的感情太过突兀,只能肤浅地理解为贵族公子为歌剧演员的美丽和天籁之声所吸引,并没有更多心灵的交流。
最后谢幕的时候发糖,魅影被众人从后台推了出来,而克里斯汀跑出来从背后抱住了他,两人公主抱退场。
因为歌剧太震撼所以去看了小说。
小说是以侦探笔记的形式撰写的,更倾向于营造成惊悚悬疑的气氛。
整片的细节对白都挺枯燥的,但是对克里斯汀和罗尔的感情基础描写完整了,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经历了童年共同的回忆,后来也见过面情窦初开。
在歌剧院再次相逢时,罗尔关心克里斯汀的心理精神和身体状况,克里斯汀关心罗尔的安全和体面,这才是两个相爱的人应有的状态。
魅影的面庞变得更加丑陋,历史也更加黑暗。
克里斯汀对他的恐惧更加真实,同时带着怜悯。
她是个善良的姑娘,所以他为了爱人的安全可以假装完全冷落他。
她恐惧又同情魅影,所以她对他有妥协。
最后的结局是通过魅影到波斯人的家里自述揭示的,他讲述在关押夏尼子爵之后,克里斯汀接受了他亲吻她的额头,没有寻死,没有逃避,就像一个真正的未婚妻,这个其实什么也没有做的举动让魅影感动地痛哭流涕,他匍匐在克里斯汀脚下,亲吻她的脚。
而克里斯汀的怜悯之心让她放弃挣扎,她扑在他身上哭泣,这悲悯的泪水让魅影最终成全了相爱的男女,带着克里斯汀曾经爱过他的幻象走完他的生命。
即使是在书里,这段情节依旧让我动容,但却并不觉得这是悲剧。
克里斯汀离开他,不是因为魅影恐怖丑陋的面容,而是她真正爱的是夏尼子爵,夏尼子爵也为了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歌剧院的地下,落入魅影的刑室。
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魅影也终于得到了这世上终有一人愿意接受他的爱慕的结果,心满意足地离开。
回到开头关于喜剧与悲剧的论调,改编成歌剧的剧院魅影明显更加的成功,因为他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故事改编成了爱情不能被成全的悲剧。
全程被震撼,全程无尿点,情绪随着演员的一皱眉一挥手而波动,已经记不起来上一次这样持久的震撼是什么时候了一、音乐剧1.魅影-克里斯汀-拉乌尔子爵的爱情魅影对于克里斯汀的意义,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亦师亦父,既是天使也是挚友”。
其实有理由相信,如果魅影没有过度偏执并且深陷在自卑的情绪中,将自己与全世界封闭起来的话,克里斯汀是有可能爱上他的,甚至于发展到最后,我愿意相信她已经有些爱上了他。
而拉乌尔子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魅影恰好相反,一个光明一个黑暗,一个生活优渥快乐成长,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憧憬,一个自小为世所弃,甚至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会厌恶他的容貌,虽然才华横溢却被因样貌而被当做玩物一样囚禁在马戏团中,逃出之后也只能生活在冰冷的湖边迷宫里,离群索居。
克里斯汀一度抛弃魅影,选择拉乌尔子爵,在我看来并不仅是因为样貌的原因(当然在普世价值的观念下,样貌一定会有影响,但如果只是样貌普通的话也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毕竟魅影的样貌丑陋到连自己母亲都厌恶的程度,所以还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或许只能说克里斯汀只是一个普通姑娘。
她向往的只是一份很简单的爱,只要能与爱人一直陪伴、追随就够了。
在没有真的完全爱上的时候,她没有那么大的勇气要去“与全世界为敌”,要去与所有人做决裂,而魅影因为生活遭遇却形成了非常扭曲的人格,他对自己的样貌极度自卑,并且也已经把自己与全世界分割开来,他要求对克里斯汀的绝对占有。
这就形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而在这时,自小青梅竹马的拉乌尔子爵再度出现,阳光、快乐,又满是深情,跟他在一起,克里斯汀可以想象得到未来安定而幸福的小日子,那么换作是我的话,可能也会选择拉乌尔子爵吧,说到底,谁都没有“牺牲”自己去拯救另外一个人的义务,除非出于深厚的情感而让你不再感到这是一种牺牲,甚至于甘之如饴。
而之后魅影也从本来只想占有克里斯汀,到这份爱可以深厚到愿意放手让她走,哪怕明知道自己会失去生命中唯一的那一束光,哪怕牺牲自己,也愿意放手让自己心爱的人去获得幸福。
魅影的悲剧在于他的脸,更在于这样一个“看脸的社会”对他的不包容和对他的灵魂的扭曲与拷问。
如果他真的有一个普通人的样貌,或者是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他的脸就完全否定他,那么他如此才华横溢,定然早就有所成就,那么在刚刚见到喜欢的姑娘的时候,他就会勇敢的去袒露心迹,而不是只能隐藏在面具背后偷偷去爱。
也就不再有之后的种种悲剧。
所以更深入的来看,其实是这个社会造成了对人性的扭曲。
2.为什么外表如此重要?
在音乐剧的最后,克里斯汀对魅影表白心迹,虽然她已经不再害怕他的脸,但是“扭曲的不是你的外表,是你的灵魂”,造成魅影与克里斯汀之间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根源于这样一个“看脸的社会”,因为一个人外表的美丑而完全忽视其内在,哪怕魅影是一个卓越的音乐家、建筑师,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但是仍然被人圈禁在马戏团的笼子里,当作玩物一样供人消遣,就只是因为他相貌丑陋。
有社会调查数据显示相貌对人的就业、对人的社交的确产生了种种确切的影响,人们普遍性地愿意以貌取人,对于相貌端正、秀丽的人往往跟容易产生较多的好感和更容易形成信任关系,更愿意主动去亲近更加好看的人。
天性无可否认,但是后天决定不应完全出于本能,而应该是通过脑子做出的智慧抉择。
这部歌剧之所以能流传甚广除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它启发了人们去思考外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在爱情乃至于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交中究竟是外表更重要还是内在。
另外,在我看来这部歌剧要讨论的绝对不只是外表和相貌,而是可以拓展到以此为代表的一切外在的条件,甚至更广泛地来看可以包括家庭、工作、社会地位、财富等等,或许这些外在条件的相配可以更容易的实现沟通的融洽,或者说相比于其他范围和类型的人群而言,同质化人群相互之间吸纳、融合的概率更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异质化人群之间就完全没有融合的可能,不同的阶层乃至阶级之间同样有融合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来源于其本来已经接近于固化的外在条件,而来源于内在条件的超出,而这恰恰是引起外在条件变化的根本原因。
不同阶层或阶级的根本区分点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外在上对于生产资料、对于财富的占有绝对量,而是内在心灵的富足和作为人本身的灵性与智慧。
我不认为外在条件可以从根本上影响到内在,而相反地,内在条件却可以从根本上引起外在的变化,内在富足则会通向外在的升华,内在的贫瘠也会造成外在的进一步贬值。
说回《歌剧魅影》,魅影为人厌弃,背景在于只关注外在的盲目的社会,导火索在于其相貌,而直接原因在于他与世界相隔绝,他没有给这个世界被他内在所打动的机会,当然这个话说的可能对魅影很不公平,因为这实在是很艰难,尤其在那样一个盲目的年代里。
魅影的悲剧主要在于客观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冷冽的环境下,他只能用冰冷的面具来掩盖自己内心对阳光对爱的渴望,而且甚至是只敢“隐秘地”渴望,也才会在心爱的人看向他的时候下意识的隐藏,而在一束阳光终于洒向他的时候,他才会如此珍视而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想要攫取这束光。
所以当他轻声吟唱,满怀欣喜又无比悲痛,只有在黑暗中,只有在音乐中,只有当爱人臣服于暗淡的夜之乐章时,only then can you belong to me,而他将永远在黑暗中沉沦。
所以在其他人因为化装舞会而欢乐的时候,人们觉得“当我戴上面具其他人就不知道我是谁”,这对于他而言,是多么大的心伤,只有与面具相伴,他才能在人前出现,而且带给别人的只有恐怖。
他永远不为人世所容。
在看这部歌剧的过程中,几次都差点流下泪来。
克里斯汀与子爵互诉衷肠,唱起love me is all i ask of you,可这却被魅影看在眼里,当他声音凄切 i give you my music, made your song take wing, and now how you repaid me, denied me and betrayed me. He was bound to love you when he heard you sing……我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碎,所以当他求而不得,甚至转而生恨的时候,我也并不怨他,而只是满满的同情。
最后一场戏里面。
魅影决定放克里斯汀和子爵走,并大喊着告诉他们走,可是他喊着leave me,我却总觉得他心底里的声音是don't leave me。
他跪在地上,在小猴子模样的八音盒边上哽咽着独自唱起“化装舞会”,颤抖着模仿小猴子擦镲的可笑模样,那一瞬间,眼泪完全止不住。
二、题外话因为是25周年纪念版,所以当音乐剧本身结束之后还有主创们的登台1.对音乐的爱和艺术的传承当一位位演员登场谢幕,当原创者登台,当幕后工作人员登台,当他们一起向创作者唱起“臣服于他的音乐”这一句的时候,无比感动。
当五位魅影的扮演者用不同的声音但却同样深情的演唱同一个选段时,心情激荡。
不知道有多么感谢他们的付出,才能给我们这些普通观众带来如此美好的体验。
音乐、艺术是美的2.真正的技艺与现下的网红小鲜肉演员演技全程在线,唱出的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生动地刻画着人物的心理,语气的停顿与衔接、细微的颤音、哽咽、叹息,都如此的吸引人瞩目、侧耳聆听,魅影的脸几乎都被面具挡住,但是仅靠一双眼睛就能看出他的所有心理变化。
好几次都差点流下泪来。
蓦然间想起了最近越来越多的老艺术家对现在小花儿、小鲜肉的批评,只有脾气只有架子但没有真正的技艺没有对艺术的尊重,把艺术当做是捞快钱的工具,甘于舍本逐末去做所谓的“流量小生”。
北京人艺挂着的“戏比天大”,这或许才是对艺术的态度。
作为艺术的传播者更应该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要给自己加担子,艺术是传播,是教化,是熏陶,是构建美的环境,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艺术从业者更应当有入行的责任感嗯,等待胡歌沉淀、学成归来,等待有无数能冷静内观自身的人出现在这个躁动、膨胀的娱乐圈里,等待我自己能够也成长为不急不躁、懂得扎根的人
先看了中文版,不理解,觉得小c太贪心了,“夜”教会她唱歌,她却非要追求“光”。
以及最后那个救赎的吻,真的说不通。
于是就回来补了25周年纪念版,看完全理解了!
25周年演员真的好棒!
phantom的《夜之乐章》,嗓音和处理那么细腻平和,让夜的形象更立体,即 夜不止有黑暗魅惑的一面,也蕴含着宁静深刻,就让后面愿意放手小c的设置,更加make sens;而小c 真是把那种心腹深处的恐惧 和面对子爵之“光”时 本能般的欢欣雀跃 通过表演和歌唱全表现出来了,让最后追随“光”的选择也make sens;以及最后一幕,回来给phantom送戒指痛哭告别的那幕,情感流动太真挚了,简直杀我。
我觉得中文版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员表演不到位,毕竟是浪漫主义作品,不用情绪 感受不到真情实感,就说不通。
演员的肢体 嗓音 表演,都没有很好得实现情绪语言。
以及再次感慨韦伯真厉害。
尤其phantom的主形象旋律,管风琴,既有宗教圣洁,又通过各种半音,制造出不和谐感,特别符合phantom地狱天使的身份。
最后一幕那个救赎的吻啊,真的是看的我心碎,哎,没办法,我忍不住要扛起浪漫主义之大旗了,爱是伟大,爱能穿越一切。
phantom撕心裂肺,然后小C回来了,强忍泪水还给他戒指,我相信,小c真的如父如伙伴般得真诚爱过phantom,phantom放手 轻轻唱出一句i love you,真的没想到一个浪漫主义作品能到这个高度。
爱是放手,而我做的远不如phantom漂亮。
音乐剧其实看得并不多因为汉密尔顿入的坑零零散散下来也有了五六部从前看音乐剧更多是因为被舞美、演员、音乐所震撼的直到看了这版的歌剧魅影当初代的莎拉布莱曼和五个O.G.同台时我好像明白了音乐剧的意义 传承于是我去搜索了各个O.G.的现场初代MC像是一位绅士 娓娓道来joj的soar让人忘记呼吸拉面更显霸道而寇叔 也是最让我感受到魅影魅力的他的声音中 既有绅士风度 又有着近乎疯狂的占有欲望 既有为自己才华的肯定 对C近乎变态又狂热的爱 还有他心中那份早已扭曲的自卑之情我本以为这是一部卡西莫多式的悲剧但剧中所展示的善恶远比这复杂亦或者说天使亦是魔鬼 魔鬼亦是天使而C最后的那个吻 或许是剧作家想告诉我们人的心中是潜藏着一抹善无论多深 都能被唤醒的吧没有一丝准备就入冬了的11月夜 记
喜欢Ramin是从Les Miz开始的,前几年看他在O2的Enjolras,就是人群里多看了那一眼。。。
现在撸完POTO25,LND OLC,Les Miz broadway revival,HUMAN HEART, WAY OUT,外加零散乐队演出,回过头来,觉得最好的,仍然是当初的Enjolras。
但是说起我面事业第一个高峰应该就是POTO在Royal Albert Hall的这场无疑,那段时间除了提名一大把以外,可以跟鱼肉两大基友同台,也算人生幸事,所以看过这场的人通常不会说三个人的演绎在技术上是最好的版本,但一定会承认三个人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带入感,chemistry可遇不可求。
很多人不喜欢我面太鸡血,说实话,我觉得他是改不了也不准备改的,有时候反而庆幸他不是科班出身。
因为通常最讨人喜欢的,不一定是那个最接近完美的,但一定是那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所以JOJ和RK比较的话,我选RK。
寇爷说,RK是个好人,将来也会是个大大大大大明星。
谢谢寇爷,如此高的评价,RK你有木有觉得圆满了?
所谓大大大大大的用法也是萌翻了。
顺大便要吐槽LND,据说因为LND我面被Webber嫌弃,但是事实上那烂剧本,那糙歌,应该是Webber对不起Ramin才是。
好在LND既不叫好又不叫座,我面才得以从phantom脱身,然后他变成了唯一一个让我觉得bring him home很赞的jean valjean,真的,寇爷我相信你的眼光和我的心!!!
再次看了几段《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版,发现了一些小彩蛋。
克莉丝汀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入睡时听到音乐天使的歌声,是否可以说明其实魅影和克里斯汀也是“青梅竹马”,一点不输子爵,只是他始终不能露面。
或许戴耶先生和魅影早就认识,知道他的身世,让他在自己去世后暗中保护、帮助克里斯汀?
子爵来化妆室找克里斯汀,约她共进晚餐。
魅影生气咆哮,称子爵是“狂妄愚蠢”的追求者,“怎能分享我的胜利果实”。
他一直把克里斯汀当做自己的得意作品,怪不得网易云音乐上有人说这是“鬼畜大叔养萝莉的故事”,也可以链接《源氏物语》和《痴人之爱》的部分情节。
而魅影转而对克里斯汀说话,让她乖乖听话时,歌声突然变得温柔沉厚。
克里斯汀第一次见到魅影,重复唱了好几次“He's the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时她圆睁杏眼,在无限热盼、迷狂、惊喜和沉醉状态中注视着魅影。
除了她的歌声,这种目光就足以使魅影爱上她吧!
魅影扯着穿白裙的克里斯汀进入地下迷宫的场景简直像一幅画。
前者身披闪着微光的黑袍,提着灯粗暴地、急急忙忙地左右照着,后面跟着的白裙少女纯洁柔弱,仿佛在梦中,仿佛着了魔,像是在半昏迷中脚步虚弱地被魔鬼拽着往前走。
这种魅影实在太邪教,这样的克里斯汀真是我见犹怜。
唱的歌词中大概有一句是“我欲转身离去,却仍然向你回眸”,而最后在地下迷宫与魅影诀别时,她的确一边唱着“Say you wi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一边悲痛又深情回顾望向魅影。
在“夜之乐章”,魅影唱的是感受音乐,调动感官与想象,但他的歌声那么深情,克里斯汀也在歌声中爱上了他。
她躺入他的怀中,魅影在那一刹那吸了一口气,微微颤抖。
但当她想进一步亲近他,看他的真面目,魅影却粗暴地抓住她的手腕,把她推开,歌声一转,重新严严封闭了自己,傲娇地唱你必须遵从我的乐章。
克里斯汀昏迷时,魅影接住了她顺势公主抱,然后手足无措,原地左右不知往哪走,好像在思忖:我怎么这样抱住她了?!
父亲戴耶先生曾爱护或者说控制着克里斯汀,他说自己死后,会有音乐天使来引导她。
克里斯汀的确对这位天使又敬又怕,认为自己意志薄弱,需要天使和父亲的引导。
而在墓园,克里斯汀祈求父亲使她忘却过去,不再生活在阴影和恐惧的鬼魅中,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
子爵对克里斯汀的爱有儿时相识的基础,也有对她长大后歌喉姿态美丽的倾慕,但不可否认也有英雄斗恶龙救公主那样的保护欲。
只不过和《他是龙》这样的故事类似,公主和龙之间也有深厚的羁绊。
三角恋对人类来说最赤鸡了口亨魅影亲自谱写交给剧院排演《唐璜的胜利》,他早就打算自己冒充唐璜,和克里斯汀台上对戏。
可见他一直对自己的才华极度自信,甚至自恋,从他自诩为音乐天使教导克里斯汀也能看出这点。
但是他只能以鬼影的方式在她身旁,真是再也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事情了。
克里斯汀扮作为了舌尖上的蜜糖而与别人共眠的无知少女,而魅影在后台杀死皮安吉,假扮蒙了面的唐璜与她对唱。
他们唱的“勿需更多思量,放弃无谓抵抗”“踏上这条不归路,穿越这最后的界限”既是唐璜对少女的引诱,也是魅影对克里斯汀的引诱,虽然她还不知道。
他触摸克里斯汀的手都是颤抖的,克里斯汀避开“皮安吉”过分的触摸,让观众猜测她到底是否发现,是个非常巧妙的假高潮。
克里斯汀抓起“唐璜”的手时,魅影更加激动紧张颤抖。
随后她隔着黑袍突然碰到魅影面具(感谢细心的B站网友)才开始慌乱,“界桥已越过,且回首看它焚毁”,魅影和克里斯汀都狠狠地强调the bridge is crossed so Stand and watch it burn中的Stand,魅影是让克里斯汀留下,而克里斯汀是叫魅影止步。
这句充满不顾一切的毁灭之美的唱词是魅影的夙愿,却预示了自己与他所眷恋世界的诀别。
(接下来一句是“We've pass the point Of no return.”也暗示了魅影和克里斯汀的命运,主要是在警察包围下依然现身的前者。
克里斯汀抢先唱出turn并掀开了魅影的黑袍,剧情骤然而变,魅影暴露在舞台上,他慌乱地惊住了,轻轻说了一句“don't”并摇了摇头(感谢B站细心网友)。
)想来剧中剧的效果之一就是暗示主人公感情命运的线索,包括子爵情定克里斯汀、克里斯汀“假扮”少年,以及魅影期望的自己音乐诱惑的“胜利”。
但真实的魅影没有假扮便不能上台,来到克里斯汀身边。
他的地下迷宫在湖的彼岸,黑色的湖泛起层层迷雾。
在东西方神话中,冥府或地狱似乎也在冥河彼岸。
冥河是难渡的,连一片羽毛都会沉没。
在故事中,也只有魅影那一条小船。
彼岸是死寂之地,也是生命轮回的所在。
魅影活在世上宛如沉入地狱,却“secretly”向往美好和光明。
最后魅影拉着克里斯汀到地下迷宫,让她做他的新娘,用子爵的命来逼迫她。
魅影应该不懂得如何爱人,他只会占有,主导,不达目的就用恐吓和威胁的方式,甚至杀人的恐怖暴力,大概是因为以前别人也是这样对他的。
他期望克里斯汀绝望、痛苦,这样他能从自己扭曲病态的爱中收获一点点掌握权力的快感。
但克里斯汀比他想象得强大,她扶着魅影双臂说我已经不怕你的面容,这立即使魅影震惊、不知所措,手指紧张得不安分。
接着她看到子爵危在旦夕,扯下头纱恨恨地说,我对你同情的眼泪已经变为憎恨,你欺骗了我,虚伪的朋友,一切都幻灭了。
这时魅影更加震惊,他没有想到克里斯汀会反抗,或许他从她的勇气中看到有别于一路沉入黑暗的另一种可能。
而待他发出最后通牒,逼迫克莉丝汀作出选择,后者愤怒、哀求、痛苦等情绪纯化为圣洁的怜悯。
对于魅影难以想象的可怜遭遇她如泣如诉,两次亲吻拥抱了他。
魅影惊讶得睁大眼睛,泪沾眼眶。
这大概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被温暖善意地对待吧。
因此不难想象他放走了这一对。
他对逃去的克里斯汀和子爵一次次狂吼:“快走!
leave me!!
Don't tell anybody the secret of... the Angel of the Hell”(大意)他内心该是多么绝望啊,之前十数年渴望着美好,在克莉丝汀梦中轻轻歌唱,现在要彻底封闭自己了,承认自己不是音乐天使,而是成为在地狱深处怒吼的野兽。
或许克里斯汀的怜悯的吻,第一次让他为犯下的罪孽而忏悔。
恸哭中只有唱歌的小猴子音乐盒轻轻开启,音乐盒里飘出的旋律也是对魅影来说颇有命运悲剧意味的《化妆舞会》:“戴上面具,世界就找不到我。
”他蒙上猴子的眼睛。
似乎连猴子都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了……克里斯汀回来还戒指简直是补刀(韦伯你这个坏老头呜呜),魅影又是无奈又是苦笑,对她说我爱你。
克里斯汀嘴一扁哭了,她就像亲吻爱人和教父的手一样深深亲吻魅影的手。
克里斯汀上楼梯回眸,魅影还朝她微微一点头(谢谢细心的B站网友),应允鼓励支持她的离开,仿佛在说“走吧,走吧,不要担心我,我没事”,他的表情和目光中没有了惊惧和疯狂,而是柔软的悲哀。
她唱“Say you wi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时回眸望向魅影,子爵唱“Say the word, and I will follow you”,魅影在follow时低低呢喃了“I love you”,跪在那里亲吻克里斯汀留下的头纱。
魅影说只有你才能为我的歌声插上翅膀,克里斯汀也说过同样的话。
他们在灵魂上是共鸣的。
消失前,魅影说“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night.”夜之乐章此刻结束了,这不仅是说自己赋予灵魂的美妙音乐再也不会有了,也是说克里斯汀之后,世界上再无夜之乐章。
也让人隐隐感受到,那种古老、阴暗、神秘,却是富有魔力的缪斯之曲终结了。
丑陋的形体遁于黑暗,迷幻的事件被驱逐出现实之外,明晰替换了晦暗,理智胜过了感性,疯癫和不幸消失无踪,只有审判,秩序,金钱,欢乐的观众。
魅影的确做出了血腥的复仇,可当他消失,现实祛魅,总让人感到一些脱离神话的失落。
或许是魅影那样传奇的人带着他的恐怖手段和悲惨命运从世界上消退了,再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控制性力量,就像当时人们突然从沉重的宗教中走出来,刚刚获得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琐碎无力感。
虽然我们表面上正为这场猎奇向的爱情悲剧落泪。
有人拿现代爱情伦理看待魅影的自私和控制欲,以及他的病态与扭曲,认为如果要选择的话子爵才是理想的结婚对象。
如果这种看法能对现实生活有所助益,那再好不过。
但我以为歌剧魅影或许还有探讨艺术(音乐,戏剧)本质的意思(想到亚里士多德一些说法),似乎隐喻天才论的失落,可能还蕴含和《巴黎圣母院》相似的感情,即丑恶的外表遇上善良的心灵,它还可以是基督教所说的救赎,或者更古老的神话。
落幕时魅影的面具被克里斯汀的芭蕾舞女伴寻到,惨白面具的脸颊上多了一抹红晕。
或许是魅影感受到了一丝人性温暖?
或许是他注定还得去偿还自己造下的血光之灾?
我没有看原著,但根据歌剧魅影开始时的提示,好像魅影曾落下大吊灯砸死许多人。
总之此时魅影不知身居何处,观众也永远无法得知,捧着面具的女孩好像抱着哈姆雷特尸体的霍拉旭,她将和知晓部分原委的母亲一起流传这个古老神秘的传说。
让我非常感动的一幕是在B站看到歌剧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的谢幕彩蛋。
魅影的扮演者Ramin Karimloo(拉面)谢幕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喝彩和致敬的口哨,我突然有些泪目,故事里不见天日、永远戴着冰冷面具的魅影,在故事外的今天终于获得了尊敬与热爱!!
6任魅影都来了,首任魅影已经激动得嘴唇颤抖了。
5个魅影围着首任克里斯汀沙拉·布莱曼唱着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我觉得JOJ的声音和拉面好像啊,都那么温柔本来想认真严谨地写一下,但现在抑制不住就想写,可是熬不动了明天还要早起……先这样,有不准确和错误请见谅(结果第二天起床失败,下午又增补了一点,摸🐟摸得好开心嘻嘻讲文学创作基础的白老师给我们的安利怎么一个个都这么硬核……我走不出来辽……好了滚去写会议通讯稿惹😭
这个版本真的太好了!享受
1故事性一般。不懂音乐,但觉得好听。2再见西区伉俪。又多了人鱼。冉·阿让的扮演者也出现了。
场景和服饰很华丽,结局有点感动。
音乐很棒,镜头剪辑更棒,把不在现场的观众完全带进了现场!整个舞台设计很有新意!
课上看的 音响声音太大 每次女高音的时候 …
舞台服饰都很华丽,剧情太差了,还是更喜欢影版
最喜欢胖夫人的演员
舞台效果超级震撼~~
大概是哥特黑色的,美则美已~
诶 我好喜欢肉排子爵TUT
有一些多重唱的部分挺有意思,现场可能感受更好,耳机听不很清显得有点吵。剧院好豪华,剧情一般,最后大变活人留下个面具挺好。
这版舞美震撼,大吊灯电光四射能震死你。Ramin的魅影气场十足,透露着霸道与刚硬,时而会串戏到25周年大悲里一身正气的学生领袖身上。人鱼太美了表情到位,演唐璜时的放荡眼神尤其出彩!回看MC初代魅影,真是充满了温柔与魅惑,满腹才华的古典绅士形象。果然每一代都各有精彩。
在死去的很多年里,他终日与尘埃为伍。可能也曾叹息过自己少年时的牢笼和令人神往的天赋技艺。那所有失落在剧院里的歌声都足以令他想起岁月的怅惘和悲哀。他的人生连同英俊的容颜都在那场大火里被烧毁,直到某一日他看见了克莉丝汀。她是魅影孤独的幽暗岁月里小小的艳阳天,她是他的学生,朋友,爱人,梦里的缪斯女神。他为她写下《唐璜的胜利》,寄寓心事,可尚未唱完就被她扯下了自己的面具。多情的浪荡子最终失败了。他喊着离开我,忘了我,他跪坐在地上捧着一生挚爱遗留下的头纱,克莉丝汀回来时他向她致以最深情的告白,教堂的白鸽已经亲吻过乌鸦了,此生了无遗憾。我想,哪怕重来一万次,魅影还是会愿意放克莉丝汀走的。他自知自己是配不上她的吧…他终是化成一缕孤魂了吧… 这是个令人神伤的故事,如果克莉丝汀爱的人是魅影该多好啊😭
看电影版没感觉好看 以为是电影问题;看了下剧办也还是爱不起来啊。。。
我居然看了半小时谢幕。。。伟大!
如此幸运与伟大作品同时代!好的作品简直有无限的生命力,其中的每一个人,只不过是sing for it.这一版的颜值唱功俱在,全剧没有一个人讨厌得起来,最后的卡司谢幕泪流满面!!
Livestream by the Shows Must Go On. More than Magnificient. 2006/2009分別刷過電影版 04大劇院和13文廣兩度無緣現場體驗 聽聞願有來滬巡演計畫 後無下文 撞上新冠數月沒有泡劇場的機會 意外收穫這份大禮 Royal Albert House版再次精雕細琢了這部音樂劇傳奇之作 更有古典歌劇的考究和視聽享受 每一句台詞 每一個音符 每一個佈景 舉手頭足眉眼之間 傾注的心血可見一斑 謝幕和彩蛋太大份 spoiled. 2021或迎來魅影35週年慶典 但願能有機會看一次現場。Lot 665 a papier mâché musical box已種草。2023.12B站二刷 遠離劇場多時 感動感懷感觸頗多 百看不厭
并不很喜欢的故事,却不得不感叹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PS. 还好魅影谢幕时没有卸妆,否则发现情人变情敌(不是)能让我当场惊掉下巴。→BV1yW411q7uw
231107梅溪湖中版看完后的补课。背景太拉垮了,这不和ppt一样吗?现代科技是好,但我不就为了来看布景来看真是演唱?假唱韩雪之流真的别来污染殿堂了,镶金去找别的途径吧。这搞得用LED转换成什么样子。中间下楼梯没用备角那一段辛苦了,确实不好走。
舞美、演员阵容太过奢华,虽然在百老汇一个小剧场看过现场,觉得跟这个都是两个剧目了。我倒是倾向于简单版本,更专注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