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让人愉快的电影,当然不是。
看到他手指被切掉的那一刻,我把屏幕黑了,因为我一个人在家,看这样的电影让我很难过。
为什么不看一些爱情喜剧片,然后感动一通,擦眼泪的面纸一堆?
但过了5分钟,又忍不住看下去。
人啊,好奇心使然。
虽然看似荒诞,但每一个场景,细想一下,的确是存在的。
这样的想法令我觉得难过,因为我不想承认世界有个角落是如此地冷,人心有时是那样的漠然,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只是导演选择把这样的感觉抽象地用,直白地,集中地展现出来。
当他最终逃离那个城市,却进入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他是逃离了,但不代表他更快乐。
聽過一個IQ題:神仙給A君一個願望,剛好有隻貓經過,他靈機一觸,像貓有九條命應該不錯,就這樣跟神仙說,神仙爽快地答應。
過後,走著走著,A君想,怎樣才能證實呢?
他自殺了,但也死了。
神仙的確給他九條命,但他為什麼會死呢?
走著走著,A君已來到車站月台,不如跳軌吧!
一列火車有九卡… …第一卡經過,醒來,第二卡經過,再死,總共九次。
再見了,神仙難救。
超完美地獄的主角,很幸運,在漆黑的火車隧道裡被撞上多少次,只是起來的時候,手腳黏著路軌導致起初走路有點彎曲不靈巧外,還有滿面滿身血和塵外,一切還好。
生活如常。
調子如常,依舊的灰灰藍藍。
噢,故事的主角很幸運,他幸運地到達一個地方,下車便有人接待他,他住的地方及工作都已經安排好。
(請略去他的過去以及回憶,不重要,最重要是他現在生活愉快),先說他的公寓。
地方尚算寬敞,設計簡單實用,傢俱家電齊備,入伙即住。
草綠色的沙發,木造的几,沙發旁有一盞米黃色的坐地燈。
當然,也有電視,雖然不是plasma,但一個人住已很不錯。
房間的雙人床白色床單配上深啡色的被;沒有海景,但景觀開揚。
就是一貫的北歐感覺。
他的工作與會計有關,不太辛苦,不用OT,還可以隨時break。
他有自己的房間,非常安靜,可讓他專心工作;悶的時候,可看看街上的人,又或者落樓食個蘋果,走個圈。
老闆很好,會關心員工會否太辛苦,會不太忙,會否太難;還會邀請員工到他家裡吃飯。
其中一次飯局,他遇上他的女朋友。
很快,他們同居。
可是,工作時遇上另一位女子,很吸引,心動了,秘密發展了。
雖享齊人之福,一腳踏兩船始終心不安,他決定和同居女友說清楚。
"I met someone else.""What do you mean?""I met someone else at work, I want to leave you.""Oh, are you leaving before Saturday? We're having guests on Saturday.""I can be here on Saturday, if you'd like.""That would be nice."(對白勉強記得部份)期間同居女友問過幾次為什麼,沒有糾纏,乾淨俐落。
交代了,趕緊和女朋友見面,給她驚喜。
訂了枱,到一間很decent的餐廳吃飯。
食物如常,有色,無味。
食物提供身體所需,是必須的。
吃著,說著,以為她會因為他放棄了她而開心,錯了,她同時跟很多人一起。
要她為了他放棄其他"OK""You're very nice.""They're very nice."他可以順利成章跟他的女朋友展開新生活,繼續輕鬆的工作。
不過,這一刻,他選擇離開。
完美的生活,但他不愉快。
走到車站月台,遇到一對肉體上正熱烈濕吻的情侶;他想自殺,跳軌,卻不成。
「暴力」。
沒有情感的吻,很暴力,彷似要把對方吞噬了才罷休的吻,沒有目光的交流,各看各的,同咀異夢。
老闆的善意對待,很暴力,是你無能嗎?
沒有說「不」的地方,沒有闖難關的豪邁,沒有經歷,沒有成長。
男上女下,很暴力,有性還是有愛呢?
比荷利活電影更公式化的造愛片段,是你追求的嗎?
睡不著,想跟你的另一半說你的夢話時 "I don't understand, can you stop this?",很暴力,言語比刀鋒更利,一刀插入你心那種。
邀請朋友到家裡吃飯,討論廚房磁磚的顏色究竟是azure還是cool coral,吃完飯,隨便和張三李四閒聊的話說完了,很暴力,與朋友相聚,轉頭可以忘記得一乾二淨,朋友,你是誰?
有人跳樓,跌下來的位置剛好插著大廈的圍欄,腸都流了出來,工作人員把他拿走,洗地,像沒有事情發生過一樣,很暴力,清理現場,什麼都可以清理、甚至刪除。
使勁地喝,甚至整分薪水奉上,酒精卻絲毫沒有影響你的大腦神經,很暴力,酒不再是酒。
當你興高采烈快要找到你的夢想,快要知道那個傳來悅耳音樂、氣味的神秘地方,卻要阻止,拉走你,很暴力,每個人的理想不同,你追求你的「快樂」,為什麼又要阻止他人?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當你撞車後,披著滿身血回家,同居女友沒有驚訝,沒有追問,沒有關切的抱著你,很暴力,她只在意你會否出席朋友間的約會,也沒有因為你的回來而高興。
你的離去,你的工作自有人代替,你的同居女友自會跟別人同居,你的她自會跟她的他他他自然發展,很暴力,你的離去,或者不離去,有啥分別?
精神暴力,最暴力。
有没有一个超完美的地方?
怎样才是超完美?
边看这部《超完美地狱》,我边问自己。
从名字上来看,“超完美”和“地狱”已经是强烈的反差。
就这样它引起我的观影兴趣。
一个人跳入了地铁站台,一辆巴士把他(的灵魂)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巴士上只有他一个人,停在了一个像是加油站的地方。
有个男人很热情地打了横幅欢迎他,带他去到住处;也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工作。
第二天,他去到公司,老板和同事都对他特别好,整个氛围看起来友好又温暖。
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又美好。
可是,就是有些什么地方不对。
他看到有人跳楼,身体挂在栏杆上,整个腹部被戳穿,肠子流了一地。
但路人并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
他把手放进了切文件的机器,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半截手指掉下来。
流了好多血。
可是他的同事们并没觉得这有多可怕。
他被一辆小车送走了。
他们接好了他的手指,简单得似乎用胶水稍微粘一下就可以了。
某天在酒吧的厕所里,某个人在大发牢骚,说出了他的心声:“这里什么都好,但这里的酒吧的酒一定被掺了什么,喝再多都不醉;任何东西吃起来都没味,连最爱的热可可都没有了那股香滑的味道;汉堡女人什么都没味。
”他似乎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跟着那个人去到一栋楼前。
那人住在地下室里。
那窗口似乎隐隐地透着些音乐声。
他走上地铁站台。
和剧开头的地铁站台情景一样。
他又跳进去。
当然,他又被修好了。
这个地方原来可以修好任何身体零件。
过了几天,他又跑去那栋楼,想办法进到了地下室。
他敲了门,设法让那男人开门给他。
他进去后,听到了音乐声。
结果发现是从石墙上的一条小缝传来的。
他们一起听了好久。
第二天,他就带了整套的工具,用电钻钻开了那条缝隙。
不断地往里钻,直到离音乐声传出的地方越来越近,音乐声越来越响。
他俩在那洞里快乐地喝着咖啡,听着久违的音乐。
还听到了孩子的笑声。
他继续钻,直到打通一个小洞。
他看到里面是一个厨房。
他伸进去一只手,够到了厨房里桌上摆放着的蛋糕。
他勉强掏走一块。
直到政府执法人员过来抓他的时候,他还尽情享受着这至为美味的蛋糕……快乐到底来自哪里呢?
他在人间不快乐。
到了一个超完美的地狱,看似一切都好了。
有好的工作,好的人际,好的住房, 好的永远不坏的身体……但他却不惜一切,追求起那舌尖上那食物的香味,音乐的悠扬,以及孩子的笑声。
哪里才是完美?
到底什么最重要?
The thought of suicide is a powerful comfort: it helps one through many a dreadful night. --Nietzsche如果死了之后,灵魂还像生前一样生活,对我来说,将是无法想像的恐惧。
Andreas卧轨自杀,所抵达的那座城市,安宁平静,却寡淡无味,一如那灰色化的一切,每个人脸上的微笑看上去标准又残忍,接吻拥抱做爱不过都是程式化的,如他自杀前在车站见到的那对情侣,亲吻得再卖力持久,也无法抵达内心,只是在冰冷的平面滑动。
感情自然是不可能的,自以为是爱情的他为了办公室一个女孩出轨乃至和伴侣分手,得到的不过是每个人都很nice,他也不比别人nice多少的回答。
最后循着音乐和香味去刨洞,打到了尽头是一户色彩丰富的人家厨房,暖洋洋的阳光充满整个拥挤温馨的空间,墙壁上伸出Andreas的手臂,四处摸索,打翻了烤盘,拽回去一块糕点,如狼似虎般的塞进嘴里。
不乐意呆在那样一个完美却寡淡的城市,他被驱逐,到了一片冰川。
可怕的是,即便在那片冰川,他大概也是不会死去的。
永生是个诅咒,当一切都无法停止的时候,每分每秒都是酷刑。
片头的接吻就像在啃猪头极为用力在狂野中接头,风景不错新工作是会计自杀者插在栅栏上,肠子都出厕所里男人的抱怨,什么都没味了。
听半地下室里的声音被切了手指,奇迹般好了。
探究,重回接应点。
新人占据他的位置,聚会,女人(很漂亮),做爱,装修房子出轨耍了前女友,结果这个并无深情又重回地铁站,同样的场景,啃猪头接吻的男女自杀,被反复碾压但死不了。
半地下室中的奇怪声音开始挖掘被解雇挖掘,通向另一个世界,抓了一块蛋糕,有滋味。
被抓,送到冰天雪地的地方。
结束。
高福利欧洲社会的完美写照。
看来导演也觉得这样的社会没有灵魂。
我还以为欧洲人没有这种感觉。
画面很美,讲故事的节奏也恰到好处。
所以即使故事并不新鲜,也愿意一听。
地铁卧轨那段可悲的喜感很加分。
很独特的世界观设定。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这个男人的完美天堂里不存在麻烦女人;反推之,如果女人都零麻烦了,男人世界也就完美了 如果生活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没有迷茫,没有徘徊,没有抉择,没有艰难,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这就是完美了吗?
但同样的,也没有激情,没有快乐,没有感官,没有情感,这或许就是地狱了。
都市的生活总是容易使人麻木也变得虚伪,电影放大了这种麻木与虚伪,一个不麻木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就如同
当一切变得没有色彩,美丽在刹那间惨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
没有波澜的水面也不会有自由穿梭的鱼,没有轻拂的风也不会有花的香气。
就运动和静止来说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运动的静止,每日的忙忙碌碌,终日的西西索索,到最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完美的场所里停滞,天堂还是地狱,不需要什么答案,过的真实才是自我。
在人死之后,会被送到一个世界。
这里的人不老不死,被地铁来回碾过也不会受伤。
他们的生活和生前的世界一样——上班工作,和同事聚会,去夜店寻找艳遇,和小女友同居……只是,在这里你闻不到烤甜饼的香味,品尝不出咖啡的苦涩,喝一晚上威士忌都不会醉,也听不到孩子的哭声。
如果送你去,你愿意么?
很多人求之不得的要去那里,可住在那里的一些人却宁愿牺牲一切,去听一声孩子的啼哭,闻一缕面包的香气。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Andreas在很早之前就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世界的不同寻常——听到酒吧男人的抱怨,尝试自残证明自己不老不死不受伤,追到生死交替的边缘…在一切都指向“地狱”这个方向之后,Andreas却大跌观众的眼睛,他没做出什么反抗和挣扎,反而开始积极的融入到这个世界中——他主动加入同事的饭桌,参加聚餐,找美女搭讪,开始脚踏两只船的繁忙生活,生活一度变得很滋润。
真正开始反抗的时候,是被自己的爱人抛弃之后,心情灰暗到极点,活着已经了无趣味,可是去求死死,又死不了。
好像失意的人总要找一些事情做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就会被自己折磨死一样,这样游荡到那个酒吧男人的窗前,Andreas终于能找到事儿干了——这个世界太过痛苦,要寻找过去的世界。
所以想到,这样的人,其实都是软弱和想逃避的人。
自己被女友甩了,是谁的错呢,反正不是自己的,女友的? 好像也不是,毕竟是自己很傻很天真的以为这是一段两厢情愿的感情。
那这满腔的郁闷到底要归咎在谁身上呢?
然后才想到:原来这一切都是社会的错啊!
被这样的人反,社会也挺悲哀的。
电影的开头,Andreas自杀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烦恼了吧。
于是,地狱的市长一脸迷惑:我们这里没有烦恼啊,人们在这里都很快乐——为什么你不?
是啊,这里的人有工作,有娱乐,有爱情,有性生活。
但是没有烦恼,可我们偏偏是喜欢自寻烦恼的人。
电影的最后,Andreas被带到不知道是什么的地方。
其实巴士也很为难,到底哪儿能容的下他呢?
他用自杀的方式逃离了人间,以极度反叛的精神逃离了地狱。
我想等待他的,一定是天堂。
其他的关于这部电影的闲言碎语:* 这是一部属于北欧的电影,不光是因为两个主要的外景地选在了北欧——挪威的奥斯陆和冰岛的雷克雅未克。
还有整部电影的基调:奥斯陆的冷漠,冰岛的荒凉,地狱里人的沉着冷静不为所动,都带着北欧人的气息。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 电影里,地狱与现实的转换地带是在冰岛拍的——这个真正的生与死的交叉地。
站在雷克雅未克的郊外,望不尽的荒芜土地,阴沉沉的天空,远处连绵的黑色群山,没有一丝生的气息,那是一种关于死亡和绝望的美感。
* 虽然奥斯陆的阴沉天气,和奥斯陆人的清冷都和电影中的人很像。
但得知地狱外景地是奥斯陆的时候我还是大吃一惊,因为——奥斯陆真没这么干净!
还记得中央火车站的一坨屎么?
http://www.zhangxiaoxi.net/
《超完美地狱》是一部反乌托邦精神之作。
男主为了寻死决定卧轨,于是来到地狱,地狱的生活刚开始让他以为很美好,无偿提供的工作、住宿;同事们的友好;开放而有钱,又不麻烦的暧昧对象...但不久他就发现所有人物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虚假中,公司同事每日摆着同一张脸,干同一件事。
女人看起来开放、性感、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却无趣枯燥、只知日夜研究装修,滥交,穿白色制度的社会工作人员不是来给社会送温暖的,而是冷漠、如机器一般无言的。
感受到危机的男主人公不禁去寻找“出口”,他先是再次寻死,却变成僵尸,不果后于是转而去挖一个秘密的地洞。
最后敲砸发现的一个透着光的洞象征着他们的出路,临门一脚却被警察抓走,最后带到一个冰天雪地中。
受他们的民族文化影响,北欧电影是冰冷、荒诞、后现代的。
此片从结构和剧情上来说非常完整成熟,具备了反乌托邦拥有的符号,对立元素,一些黑色幽默(舌吻)也蛮有意思,充斥着对现代精神文明的嘲弄。
但我最为看重的超现实和荒诞元素又不像罗伊安德森那么大胆,没有什么新意,对乌托邦主题的探讨又没有更进一步,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
另外说实话,不论是中产阶级的困惑(如《第七大陆》)还是反乌托邦,我都难以产生同理心。
毕竟你们嫌弃的那个地狱,正是底层人梦想的天堂。
比起失去自由我更害怕失去灵魂,比起邪恶黑暗我更害怕了无人性,比起无尽的痛苦我更害怕一马平川的蟑螂人生。
一个没有梦想,没有未来,人如蟑螂一般活着的社会。
一个没有道理的社会,一个走向极端好的地狱。
道可道非常道,主义是从万事不成。
善与恶都存于人性,天堂与地狱都有路径,这才是一个有道理的世界。
伟大的世界不需要圣母般的政治正确,不需要不劳而获的完美生活。
每个人能够用脑子选择自己的路和用脚走向这一定能有的路才是自由与公平,平凡安定的生活或者野心四溅的屠戮,一切都靠自己的本事并且承担自己的后果,这才是真正的美好。
任何一个想要追求的完美最终只会在通往完美的路上被恐怖吓醒,任何一个方向的极端都是最残酷的折磨。
北欧版的凡尔赛文学🙄️,身在福中不知福。
格调相当的冷。。超完美地狱是社义的最高目标。 P.S. 片头两人的接吻怎么那么恶心呐看着
抖音一直推奇奇怪怪的荒谬片...西方永生文化..哈哈
看不懂
别做人了。
反乌托邦?
短片体量。
奇怪的片子还是法国人拍得好
对我来说,我活在男主最终被赶出去的那个地方.....
起码冰激凌和酒得有味道才叫完美吧
嗯...我承认结尾实在是令人发指...
高度象征?
我想要这种生活,谢谢。
最后男主被送出了超完美地狱,到了一个比宁古塔还苦寒无比的冰冷地狱,那里什么都没有,所有的希望被破灭。一如此片从头至尾无所不在的冰冷感,如果你不接受虚伪的假象,那么你只能独自面对彻骨寒冷的真实。
翻垃圾养活自己的人,最得意的就是破口大骂:饿他们三天,看他们还矫情不。喜欢喊这句话的,是一群被剪韭菜而不自知或者自知但也自知无能为力的傻逼或懦夫挣扎着意淫自己生存的意义的可怜人而已。
大师配乐
一部超突梯,怪到不行的一部片,看本片之前,最好不要吃任何東西....
最后的那几帧画面,实在无耻
超现实主义来表达对社会中因追求和谐,抛弃的一些东西。还可以吧。
确实,有点闷,没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