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时旸) 看着80岁的简·方达和81岁的罗伯特·雷德福再度扮演情侣,对于众多影迷而言,这已经是巨大的惊喜和慰藉,更何况,这部《夜晚的灵魂》还有着如此有趣的设定以及愈久愈醇的情感线。
无论主流或者说传统电影界的从业者如何看待Netflix,它都已经成为了电影圈不可能忽视的鲶鱼,姑且不提那些部部经典的剧集,只说它出品的电影,有很多也都表现不俗。
这已经不是Netflix第一次拿出这样设定巧妙、四两拨千斤的爱情故事了,不久前的《蓝色杰伊》同样的小切口见大宣泄,一场久别之后的初恋重逢,回忆、撕扯、泪奔与和解,黑白影调下的当代故事,扎中了几乎所有人隐秘的心事,这一次的《夜晚的灵魂》把爱情的生发移到了暮年。
它的开场让人有点不知所措,拿不准这故事究竟会拐向什么不可知的方向,简·方达扮演的安迪敲响了邻居路易斯的门,对方是一个和自己年纪相同的老人,这个优雅的老太太拘谨地坐在对方的房间里,对这个半生不熟但是也足够信任的老邻居说,“你能不能找时间去陪我一起睡觉?
”对方的脸上闪过一万种细微的表情,最终归于平静。
之后,安迪说出了一句让人难忘的台词,“我只是想能有一个人一起躺在床上聊聊天,聊着聊着然后慢慢睡着。
”这句话明晰了故事的核心,孤独至深中的探寻、求助与救赎。
《夜晚的灵魂》平缓又宁静,但是这水波不惊背后却也潜藏诸多波澜,他们躲闪又应付着人们充满揣度和意涵复杂的笑意,在各种目光和打趣之下,一点点深入了对方的生活,了解对方的困惑与困境,更重要的是,这对老人,一点点向对方说出了自己年轻时所有不曾对外人谈及的心事和秘密,那些聊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惊心动魄,壮年时期的婚外情、出轨和对家庭的离弃,那些悔意和回归,年轻时孩子意外亡故的巨大隐痛,这一切都被妥妥地封闭在一生的时间里,但是这一次,在那间卧室里,他们主动地向对方谈起了一切,恬淡又坦诚。
像生命垂暮前的一次纾解,彼此莫名信任至深。
路易斯拎着一个购物纸袋,装着自己的内衣和拖鞋跨越一条街区去往安迪的家,迎着邻居们的目光敲门,这短短的一段路,跨越的是巨大的心理障碍,而同时也是两位老人决定释怀的过程,从隐秘的后门到正大光明地从前门进入,再到挽手去镇上吃饭,而后一起去旅行,他们破掉了一切迷障,换得了惊喜的亲密。
在此之前,这一对耄耋老人所面临的是一种窘境,终日和几个同龄老友在同一个地方,喝一杯咖啡,聊一些陈年旧事和新近八卦,一群垂垂老矣的人们,爱神早已不再临幸,只等待死神的垂青,他们最动情的谈话无非是某位未能出席聚会的老朋友的亡故,用敲门时的无人应答和门口堆积的邮件,来确认对方沉闷和无人问津的离世。
而这段意外降临的陪伴让两个人超脱于这灰白的现实,谁又能说这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有些爱情裹满荷尔蒙的炽烈糖浆,而有些爱情却只需要彼此陪伴的恬淡。
这故事中的所有主角都是鳏寡孤独者,妻子去世的鳏夫,有着一个永远不在身边的女儿,独自生活的老妇,还有那个被送到自己这里帮忙照看的孙子,有的人失去伴侣,有的人失去子女,人们可以独自生活,但也注定有与人为伴的欲念,孤独无非是另一种形态的死亡,而死亡之所以令人恐惧,是因为终极性的孤独,这些鳏寡孤独者的抱团取暖让彼此驱散了寒意。
两位老人和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孙子,组成了临时的家庭,一切都从虚拟一点点变得真切,孩子从电子游戏中回神,和两位老人一起玩起了火车的玩具,这成为了隐秘的象征,就如同他们的关系,从当初一句梦话般的突兀邀约开始,一点点落实在真真切切的生活细节中,他们烹饪,出游,给孩子收养一条小狗,让生活成为生活本身应有的样子。
某种程度说,这是对于过往的一种补偿,他们年轻时并不懂得如何对待生活,又该如何与家人相处,盛年时野心和焦虑并存,有时也把陪伴当做负担,可谁又不曾如此呢?
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在晚年有如此的机会进行一次巧妙地重新修补。
就像那部《蓝色杰伊》一样,这故事同样有着“掺杂着巨大遗憾的完满”,其实能看着80岁的简-方达依然有着少女般的表情和羞涩,81岁的罗伯特·雷德福依旧风度翩翩,还有什么遗憾可言,他们没有把自己当做老人,没有因为衰老而变成独特的物种,他们依旧追求生活,尊严,爱与安慰。
讲述两位步入老年的男女发生了爱情的故事,美国荒凉的中西部丹佛附近的一个小镇上,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认识对方,传播流言的速度也快得惊人。
丧偶的老太太艾迪·摩尔给她多年不来往的邻居路易斯打个了电话,鼓足勇气邀请另一个鳏居的老人来她家里共度夜晚。
西海岸的凌晨4点,如此温馨,如此不经意可以触动到心灵、当年老路易斯小心翼翼从后门敲开艾迪的门时,一段夕阳爱情也就开始了,喜欢路易斯走在小路上去艾迪的配乐,给人一种恋爱又害羞的初恋。
曾以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年老的爱情是被人祝福的,但依旧遭受到世俗的蜚语,这对年老选择了漠视,就像艾迪问,我们的事还是big new in town么?
路易斯说,a little small news. 曾以为美国的老人爱情是被子女祝福的,但电影中鲜明的对比,路易斯的女儿(觉得好美)和艾迪的儿子, 当艾迪说我不愿意舍弃这的一切, 一切是你,路易斯,那一瞬间真的被触到了。
另一超感动的细节,当艾迪摔伤住院的时候,路易斯那年迈步伐用尽力气走在医院的走廊里,急切的询问艾迪病房那一刻,演技真的那么棒。
最后讲一点,年迈的艾迪和路易斯从来不用手机的老人,最后因思念彼此用了起来,也许古稀的爱情亦如同朝阳的爱情一样。
还有很多很多,亦是深夜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
现在的我一个人住,周围没有亲朋好友。
但是没有被孤独打败。
老了的我,一定也可以和孤独友好相处的。
人本来就是孤独的啊!
用那些外界事物刺激自己的意欲,只不过是最低等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外界事物终会逝去,最终只有自己。
孤独而空虚的人们寻求一个又一个动因刺激自己,让自己感觉到活着。
而另一些人到自己身上寻求答案,他们沉浸于艺术,哲学,他们永不孤独……
有话说得挺好“最美不过夕阳红”。
确实,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那一抹映在天边的晚霞确实是很美。
但这“夕阳红”用来形容老人时却总是差点情境,并不是所有老人都能过得像夕阳那么美丽。
现实常常是许多的老人孤寡空巢,他们寂寞孤单却无人述说。
虽然年轻人也总是嚷嚷着孤单寂寞冷的,但至少无法忽视电子产品的各种陪伴。
而老人呢,大多除了空荡荡的房子,电视机里音量最响的台词,还有什么?
今天小辣给小伙伴们推的一部影片叫《夜晚的灵魂》。
名字就特别美丽,对不对?
这个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位空巢老年的男女发生了爱情的故事。
或许一上来就主推爱情旋律有那么点不太自在。
毕竟都是七八十的老人了。
但在影片逐渐推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有一种叫做LOVE的东西在影响着牵动着。
路易斯经过一番考虑决定接受附近邻居艾蒂的建议:因为都是单身的空巢老人,所以想在一起入眠。
好让夜晚的时候不那么寂寞,起码能有个人陪伴着说说话。
夜晚确实容易将所有情绪放大,孤单寂寞什么的就更别提了。
两位老人从一开始的紧张生疏到慢慢的熟悉和习惯。
夜晚不再孤单难熬,每夜不再难以入眠。
路易斯和艾蒂就是那么简单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最初的只是在夜晚相伴入眠到后来的同桌而食,从开始的害怕别人说闲话到后来的大胆接受一切。
这些都是感情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产生变化。
淡淡的好感到浓浓的依赖。
毕竟都是孤寡的老年团,其中有一个突然有伴了大家还是会不习惯和嫉妒的吧。
就像小孩子群体之间的感情,有外来者突然进来,大家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会有点小小排斥的。
但是时间久了,各自的老友团也从接受升华至习惯。
可是突然有一天,艾蒂的儿子回来了,知晓这一切的他却不同意母亲和路易斯在一起,并提出要母亲搬去和他同住,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他的儿子,艾蒂的孙子。
在家人和自己的感情之间虽难以做出选择,但是艾蒂最后还是选择牺牲自己的情感,搬进了儿子的家里。
影片中也有片段出现了路易斯的女儿。
路易斯,艾蒂和路易斯女儿他们三人一起游乐后吃饭,路易斯女儿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和艾蒂儿子完全不一样。
她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艾蒂的存在。
整部片子流露出来的感觉就是特别的温情和淡淡的感动,就好像一对感情很好的老年夫妻牵着手漫步在长长的树木两侧径道在内的小路上。
时而聊上那么一两句家常,时而只是默契的相视一笑。
情感小小的,意思却大大的。
如果说路易斯和艾蒂的爱情首先来源于艾蒂的大胆,那往后浪漫的路易斯的经营也是相当重要的。
去镇里的餐厅吃饭,去城市的高级酒店约会,去郊区的山边野营。
或许年轻人都不会拥有这种浪漫吧。
影片给人的感觉太舒服了,你会情不自禁的微笑,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老了的生活,是否也能被自己经营的这么美好。
饰演路易斯和艾蒂的演员早在好几十年前就合作过情侣,也许他们之间的默契就是不由自主的吧,所以观众看上去才会觉得那么惬意。
虽然结尾路易斯和艾蒂并不像所有常规爱情那样生活在了一起,但跟上了时代的节奏,用手机在每个夜晚里默契相聊也不失为一种完美是结局吧。
毕竟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如果有个懂你的声音能陪伴入眠,那也不失为一件美事,能不能睡在旁边又有何妨呢。
《夜晚的灵魂》、2017年9月1日威尼斯电影节上映。
简·方达衰老的脸庞,颧骨凸出,方形的下颚,细长的双手手背布满皱纹——她像一只猩猩,《猩球崛起》的Ape;罗伯特·雷德福,垂垂老矣,无法撑起牛仔裤裤筒的大腿,配上宽松的方格衬衫,他的体型宛如《玩具总动员》的巴斯光年。
我喜爱这部电影,我也欣赏这两位优秀的演员。
我看《夜晚的灵魂》,是为了看他们俩主演,1967年12月28日上映的《新婚燕尔》。
年轻的简·方达,紧致的脸庞,修长的双腿,苗条的体型;罗伯特·雷德福,帅气逼人,他此时的名作《骗中骗》、《虎豹小霸王》我之前就看过。
在我的一生——小半辈子,三分之一辈子——总是寻找着这样的捷径,而我找到了!
“人生木有捷径”是容易听到的话,但是人生不但很多捷径,而且还有很多不公,我接受这些,而且创造我的优势、实现我的捷径——人生至此,一言蔽之:开窍、通透、上天了。
在扬·阿尔蒂斯-贝特朗,法国纪录片导演的异彩力作《70亿其他人》,我遇见、和连通了我的MIND BOOM!
我是按照我自己的顺序观看的,我先看了「人生的意义」,然后是「那些生命教会我们的事」。
「人生的意义」像是花絮,彰显了分集的导演们的角色身份,其中一位女士说、她问所有看到她的这段纪录片视频的地球人:什么是世界上最厉害的?
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她问,她不知道,她认为是谜题。
我解开了字谜,我知道:【我这里最厉害。
】何解?
又因随后,我看了「那些生命教会我们的事」,我以为是鼓励的才智分享,没料到、是对每个纪录片受访者的“你这生遇到过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的质问。
我没有遇到过最艰难的事情,或者说,我避免了我的最艰难的事情,也就是放弃我的才能、放弃我的梦想、我的热情、和我的天命——有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会放弃的,或者是最终、许许多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的捷径。
我连通网络,打开网页,人们这样说;我走在路上,看众生相,人们也是这样说。
不这样说的人,一般我比较少见到,偶尔会见到,要约,要有准备,很稀罕——那些人都是我的“偶像”,或者换句话说:用创作的能量实现了创造的先行者们。
第一次希望用纸和笔写下要点,是在初中(十多岁)的时候,一直想:要是找到“那一点”什么,就一定能行了。
就如霍金,想用一条公式,证明世间万物。
至少这点我做不到。
现在20多岁,要三十而立的人,现在终于能了悟一切——我走了一条节省三十年奋斗的捷径——绝对不是做好哪一点就能行,而是面,是阵列——是全面的实现和伸张!
我方能畅爽!
就是现在的这般舒爽欢畅!
打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成就缔造的喜悦!
我没有再遇到任何问题——或者说,原来的问题、或者别人的问题,对我都不再构成问题。
就在现在的峥嵘岁月,我书写、我诉说、我拍电影、做短片、弄纪录片,我的梦想、在不知不觉和自觉自强中,被我自己超越。
我已经做到我比梦想的更好——我庆幸,我感激,我喜悦。
我拥有了一切。
夔晓2017年10月13日03:06:26拍摄的安排完毕,让时间、变成布局吧!
我的通行证 http://url.cn/5BuLYSQ
该片主要讲述两位步入老年的男女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夜晚,一次突兀的敲门拜访。
老路易斯拉开椅子,放下餐盘,安静地吃完晚餐,洗净叉子,再打开老得不能再老的球面电视,换到天气预报,最后拿起报纸对下午填过的纵横字谜。
又是一个乏味的、孤独的夜晚,嘈乱的电视声在空寂的房间里,重复了二十年。
直到敲门声响起。
一位并不相熟女人站在门外,看起来与老路易斯年纪相仿。
不过,整个社区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人。
艾蒂穿着花T恤和高腰牛仔裤,头发挽得一丝不苟,但灰白的发色和松弛的皮肤还是泄露了她的年龄。
她神情拘谨,问出口的问题却大胆奔放:你愿意偶尔来我家陪我睡觉吗?
没有性,只有絮絮低语。
老路易斯最终答应了。
他们都厌倦了,躺在床上看着天色变亮的孤独时刻。
路易斯开始每晚带好衣物和拖鞋装在纸袋里,像年轻时约会那样出门前整理好领口,向艾蒂家走去。
他不断躲避着邻居们的目光,绕开人群,生分地敲着艾蒂家的后门。
第一次的尴尬和寡言没有阻挡二人这场计划的继续施行。
在慢慢的相处和了解中,艾蒂家那张有点狭小的双人床成为了连接二人心灵的坚固桥梁。
路易斯坦言他曾对家庭的不忠,自以为爱上一个异域女子,于是抛妻弃子与她和她的女儿远走高飞,几星期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莫名和愚蠢,重新回归家庭,但这已经对他的女儿造成了很深的心理伤害,他的妻子也在很多年后因顽疾郁郁而终,关系不得再复。
艾蒂的大女儿在11岁那年因她的疏于看管被车祸夺去生命,她因痛失爱女伤心不能自已,与丈夫和小儿子的关系也就此崩裂。
两个人都活在过去的伤痕中,力求可以将它们修补,但终究无力。
在某一个夜晚,他们相对低语,艾蒂安慰路易斯,有些事修补不了的,要学会原谅自己。
因为谁都会有过去。
谁都不是圣人。
因为难捱夜晚的寂寞,两人靠近;又因为靠近后的看清和理解,他们意料之中的相爱了。
但是小城人言可畏。
路易斯在艾蒂家经常留宿的消息不胫而走,在路易斯假装淡定地回到咖啡馆和那些老友喝咖啡叙旧的时候,却被一句“这么大年龄还这么有精力”和一群哄笑气得羞恼不已。
他回到艾蒂家诉说自己的见闻和气愤,而艾蒂以一句“我们知道早晚这件事情会为他人所知,在意别人的看法做什么”使他眉头舒展。
艾蒂不在让路易斯从后门进,而是白天光明正大从正门进入,路易斯从无法忍受老友们的调侃与玩笑,到和艾蒂手挽手一起去镇上的餐厅吃饭,从因为闲言碎语离开从前的社交圈到坦然面对
艾蒂的小儿子因为事业和感情的诸多麻烦,将自己的儿子暂时交给母亲看管,于是,两位老人与五六岁孩童一起生活的画面成为了对曾经生活的回溯。
路易斯将早年买给女儿的火车玩具拿出来和杰米玩耍;他们认养了一只狗,杰米给他取名叫邦尼三人一起外出野营,围着篝火吃松软的烤棉花糖;。
他们还在丹佛订了高级酒店,穿着鲜亮,在舞池中相拥起舞,回到房间嬉闹缠绵。
在他们以为之后的生活美妙绝伦之时,艾蒂与小儿子多年前的情感隔阂显现并爆发了出来。
为了修补与儿子的关系,艾蒂忍痛离开了路易斯,搬到儿子家与儿孙一同生活。
又是久违的孤身一人。
路易斯恢复到了之前的生活状态,只是他总是会在一个人的时候,望着身边的半张床铺若有所思。
他把对恋人的思念组成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他们曾经一起陪小孩子玩过的拼装火车,以及一部iPhone。
在影片的最后,不管两个人在地理上有多远的距离导致夜晚不能相守,一个夜半时的电话已然足够。
不管聊的内容为何,这两个灵魂总还是彼此相连。
对于被养家糊口的重担捆绑在工作上的中年人来说,最浪漫的事情就是遐想一下退休以后的生活了。
是不是退休以后就能过上想过的生活了呢?
不一定。
家庭仍然在向你索取,捆绑着你的自由。
还有慢慢衰老的肉体,终有一天会让你寸步难行。
《夜晚的灵魂》里的两个空巢老人,为了互相慰藉而采取了夜晚同居的交往方式,只是为了共同对抗孤独。
他们可以勇敢地无视街坊邻居的嘲笑,但却不得不向亲情妥协。
影片中的儿女形象是有代表性的。
男主人公的女儿是开明的一类,不干涉父亲的私生活,但平时也很少回家。
这样的儿女,属于无害无益类,跟父母生活在平行空间里,不依靠父母,也不照顾父母。
女主人公的儿子,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好,老婆跑了,留下个儿子自己无暇照顾,只好求助于母亲,但还要打着不放心母亲的旗号。
这样的儿女在中国还是挺常见的。
总觉得父母欠自己的,总觉得父母帮自己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不关心父母的情感需求,还要对父母的黄昏恋横加干涉。
在他们眼里,父母不应该有自己的感情生活,父母的心永远都应该在儿女孙子身上,父母只是为了儿女而活着的。
影片的结尾呈现了悲情中的温情。
老人多可怜啊!
好不容易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伴了,又要被迫分开,因为女主人公要去做一个好奶奶,两个人只能通过电话互诉衷肠,来渡过难熬的漫漫长夜。
即便是到了耄耋之年,女性仍然摆脱不了家庭对她的角色要求。
所以我在想,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是温暖更多一些还是束缚更多一些呢?
这个蜗牛壳既能给我们遮风避雨,可能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
我想每一个都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吧。
我们既是那个希望父母给自己看孩子的儿女,也是那个不愿为儿女改变自己的生活的父母。
简·方达和罗伯特·雷德福都曾经有过他们的时代,如今演起经历过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晚年孤独的老人竟也得心应手,不得不让人感叹,真正的演员可以从风华正茂演到步履蹒跚。
看过一些简·方达客串或演出的其他电影或电视剧,角色多是衣着打扮光鲜,性格跋扈。
但本片中,她可说是洗尽铅华,平实朴素,正如一个如她的角色一般的老太太。
雷德福也是如此。
只有两人到城里大酒店参加酒会的一段稍微打扮了一下,有些富贵闲人的影子。
而在这一天,他们终于从柏拉图走进了实质进展。
剧情切入和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在合理范围内。
两个孤独老人的走近既过分容易又顺理成章。
这个年纪下,记忆中的失去比手中拥有还要多,能有一个谈得来的人互相作伴实属难能可贵,所有人都应该为之争取。
能做到像剧中的简·方达一样直接敲开邻居的门,说“我们来一起睡觉吧”,还是挺难的。
结局也算不落俗套,与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同。
两人分开一阵,却还是联系着,对他们来说,已弥足珍贵,后面的发展,自不必表,淡淡的感情,如清水般流淌,却怎么也无法割断。
苹果手机用在他们手中显得更加值得!
简·方达和罗伯特·雷德福都曾经有过他们的时代,如今演起经历过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晚年孤独的老人竟也得心应手,不得不让人感叹,真正的演员可以从风华正茂演到步履蹒跚。
看过一些简·方达客串或演出的其他电影或电视剧,角色多是衣着打扮光鲜,性格跋扈。
但本片中,她可说是洗尽铅华,平实朴素,正如一个如她的角色一般的老太太。
雷德福也是如此。
只有两人到城里大酒店参加酒会的一段稍微打扮了一下,有些富贵闲人的影子。
而在这一天,他们终于从柏拉图走进了实质进展。
剧情切入和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在合理范围内。
两个孤独老人的走近既过分容易又顺理成章。
这个年纪下,记忆中的失去比手中拥有还要多,能有一个谈得来的人互相作伴实属难能可贵,所有人都应该为之争取。
能做到像剧中的简·方达一样直接敲开邻居的门,说“我们来一起睡觉吧”,还是挺难的。
结局也算不落俗套,与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同。
两人分开一阵,却还是联系着,对他们来说,已弥足珍贵,后面的发展,自不必表,淡淡的感情,如清水般流淌,却怎么也无法割断。
苹果手机用在他们手中显得更加值得!
只要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爱,什么都不是问题
3.5
很舒缓的一首老年恋曲,承认寂寞没什么丢脸的,找个合适的人相互取暖慢慢度过晚年多好啊。两个老人各自都有一些家庭问题,那是他们无法抹杀的过去,但又何必在有限的时间去纠结过往呢。很喜欢最后的处理,即使分隔也没有太多的悲伤,心灵上的慰藉不会被远距离阻断。Redford和Fonda状态真好啊,希望能一直保持身体健康~三星半
I just want to live out my day and then come tell you about it at night.人至暮年那份温柔那种豁达是珍贵的。想补一下雷德福和简方达50年前的那部新婚燕尔了。
我真的不介意看两个八十几岁的老人谈恋爱,关键是即使他们身上爬满了皱纹,可是眼神不混浊,腰板不弯曲,步态不龙钟,依然让人觉得爱情不管什么年龄来,都不算迟到。简方达真的除了脸像老太,身姿步伐状态都柔软舒坦充满魅力,太让人羡慕了。
3.5 陪伴
夜闌人靜,兩顆孤獨心靈找尋屬於他們晚年的慰藉,生活淡淡似是流水,羨慕他們踏出第一步的勇氣,通過“同床”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愛,可以複雜,也可以很簡單。溫馨細膩噶最美夕陽紅,生離死別不可避免,過去,遠不可及,何必不把握現在,與自己認為合適的伴,度過餘生,何其美。我渴望而不可及的愛
方達雷叔沒的說,但片子本身各方面都差了那麼一點火候,有點遺憾。
很平实
原来女主是亨利方达的女儿,亨利方达主演过西部往事。男主和保罗纽曼主演过虎豹小霸王。
20171007,关键词:迟暮爱情、孙子奶奶、大狗狗家庭领养
剧本配不上两位主演
到老了还能这么相亲相爱难得,有点感动
Judy Greer和马蹄两幕短短的戏把俩传奇的风头都抢了啊,最喜欢的还是Judy Greer眼睛闪着光诉说自己攒足钱要去欧洲时的样子(没白爱她)。人生啊,就是你一直抱怨着它无趣平庸,又老是有事情发生,你拼命想抓住时又会犯错,你想弥补错误时一转头,已经老了。
黄昏恋
看到一半实在不想看了。。。老套且无趣。这就是老年人的生活?太平静了,不适合我这个年纪的心态看。
导演不多几部电影,却看不到任何进步…职业演员就该这般,为视觉效果一辈子美下去!只是拍的太柴火气和商业化,冲突太过牵强。老来伴多的是陪伴和相投……若是欧洲人拍会更多点细节和感动
三星半 平淡但并不乏味 以及这片的演员都爱爱爱
很温暖,很自然,结尾刚刚好
儿子部分没处理好 反转太硬了。两主演很温馨。有句台词很感人 "you know what i want? i just want to live out my day and then come tell you about it at night." 看完这个觉得老人们真的都年轻过啊 也曾经潇洒风流倜傥热烈的爱过啊 因为redford之前那样帅。。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