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剧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今天又复习了几集。
不是看剧情,而是重温美好回忆。
而且我今天更加确定,我当时喜欢这个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里面白素和白奇伟的兄妹关系。
和很多女生一样,我也会希望自己有个哥哥,关系就像《少年王》里的白素和白奇伟一样。
也许我喜欢白素这个角色,就是因为她有个厉害又调皮的卫斯理,再加上一个很man却也很体贴的哥哥吧。
韩日剧里面的兄妹关系太黏糊了。
我觉得哥哥爱妹妹爱到女朋友那程度是一种罪过,不仅会把这个女孩宠坏,也会让女孩的男朋友显得无力,更会让自己和妹妹都不知道亲情和爱情的界限。
我觉得兄妹俩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
哥哥对妹妹的关心不应该超过男朋友,跟男性朋友齐平就可以了。
但特殊的是,他应该怀抱着一种不求回报的态度。
哥哥在作为一个哥哥的首先应该是一个男人。
他有自己的本事,有气度,重情义。
这样的哥哥才值得妹妹去尊敬,也才能培养出一个独立的妹妹。
这样的兄妹俩人站在一起,能显示出一个家庭的品质,有一种刚柔相济协和的美。
他称呼她作“小妹”。
我喜欢。
叫名字太普通,但是叫“妹妹”又显得生疏且用意险恶。
哥哥不应该是妹妹一跟男朋友吵架就气得要命要帮他去出气的。
这是糊涂蛋。
我喜欢白奇伟的态度:“我一直觉的他们俩就像小蛔虫一样地谈恋爱。
”看到俩人吵架,持一副作壁上观的态度。
这种“漠然”不是冷酷,而是因为他对有俩人有充分的信心。
所以能够云淡风轻地欣赏他们关系更上一层之前因为性格磨合出现的不爽。
他应该是能把自己抽离到事件之外,能与女朋友的男友建立朋友关系,而不仅仅是把他当作妹妹的凯子。
他是一个贴心的旁观者,常常会为她的笨拙觉得好笑。
哥哥可以把妹妹当作自己的小智囊或者表演道具。
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真是太傻了。
“我不喜欢她,难道喜欢你啊。
” “我告诉你,我非常非常喜欢她。
因为⋯⋯她是我的⋯⋯妹妹。
”拿妹妹来气气女朋友未尝不可,可能还是一个好主意。
哥哥平时不必把爱挂在嘴上,但是说给别人听的时候应该理直气壮,也满足一下妹妹小小的虚荣心么。
总之,兄妹俩应该互相有独立的世界。
因为有相同的背景,更利于交流思想,讨论人生奥义,闲来无事便可以互相调侃。
对对方的事情总是关心,但是不过度参与。
旗鼓相当,偶尔流露一点小温馨。
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瞎想而已。
嗷嗷。
学生时期放学后都会赶回家立马看的电视剧之一,当时真的很迷卫斯理啊,我没看过小说至今也没看过,只是单纯的喜欢这部电视剧,但是我对民国年代却有超现实力量而构成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基本上很喜欢每个角色,卫斯理搞怪的个性,白素长得很漂亮功夫也好,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魅力让我去喜欢。
很佩服倪匡大大能构思出这个神奇的世界,脑洞大开啊简直是尤其是在几十年前,思想很前卫。
它让你明白一部将近20年前的电视剧,想象力能有多丰富,剧本能有多用心。
总共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故事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剧中出现的外太空,宇宙穿梭,复制人等等许多概念你都能在如今的美剧大片中看到。
不得不佩服,周易是真的牛。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每个人都有血有肉,台词总是在短短几句中就将人物刻画的饱满立体,白素的人设智慧狡黠,如今那些傻子女主不可望其项背,男女主间的恋爱是互相成就,互相欣赏,每一个配角也都有完整的交代。
看完全剧,心里不禁让人回味大乔的执着,小乔的温柔,白素的独立。
剧情发展自然又充满幻想,其成功之处莫过于男女主不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奇怪事情产生误会,反派角色坏却坏的很有道理不让你恨,温柔的角色不会让你觉得绿茶,有智慧的角色不会让你觉得尴尬,甚至连贪财的角色也能让你看到一些可爱。
现在的我们想象力为什么退化了呢?
我想这是看完剧我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看完了,有点怅然有点不舍,编剧对奇幻世界以及未来科技的奇思妙想让我叹服,好希望有一天我能拥有这样的能力,据说原著倪匡认为这部剧很好,但跟他的小说没什么关系,编剧基本属于原创了,好喜欢那个年代的创作者,环境落后思想却是先进的,角色也不是为正而正,配角更不是只为衬托,他们有助推的作用,同时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剧里的音乐太好听了,非常贴合剧情。
古墓丽影这一单元我觉得徐磊拍了那么多盗笔都比不上。
石棺是飞行器,玉简是遥控器,金缕玉衣是宇航服。
其实这里白家有点崩,因为玉简另一半是曹操祖传的,最后就成白家一个人的了。
桑秋雨的造型太配道貌岸然,斯文败类的病娇男二了,私心太重了,偷走半块玉简让白素她娘尸骨成灰,花式套路坑卫斯理,拿金缕玉衣挑拨,嫁祸,杀沐天恩。
他的爱太不值钱,做的一切不光是针对情敌,连喜欢的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百里杜鹃铁球,陨石辐射,母系氏族,与世隔绝,被科技迷惑的封建迷信村落,卫百里聒噪的要命,我要是杜鹃真被烦死,白奇伟剧里从头到尾都不喜欢,狂妄自大,更爱丁巴索古,可惜输在了青梅竹马,因为莫莹更向往外面的生活,也不是一个完全被鬼神迷惑的人。
所以外面的人也更吸引她。
红岩天书变种人,日本关东军拿人做实验,把祁教授抓去做研究,祁教授痛恨日本人的残忍带着成果跑了,把变异基因打进了唐泽母亲体内,结果唐泽半人半兽,只有红岩天书能救他。
这个单元是本恐鳞片患者的噩梦,看这个单元我尽量都是饭后,抓紧一切时间看完了。
白素和卫斯理的感情从开始就是很轰轰烈烈的,所以越往后越不刺激了,因为恋人关系的一套流程走的差不多了,从误解到信任,从犹豫到坚定,于是编剧又换配角影响他俩的关系重走了一遍流程。
蓝色迷情宇宙四大星球,深蓝粉红墨绿淡黄,宇宙大盗,深蓝法庭,蓝血蓝色瞳孔蓝衣服,试管婴儿,细胞分裂复制人,石棺穿越时空回来变老,刺青是开启石棺的密码,靠能量存活,不怕雷电,冰冻科技。
这单元我专看cut都看了不下十遍了,小时候第一次看这部剧看到的就是蓝色迷情,大乔和宇宙浪子被审判的时候配上bgm,我看哭了,卫斯理和白素以及众配角剧里的各种误会艰难都没让我哭,只有这一段看了多少遍都想哭,也许她真的不爱卫斯理,但是一千年带来的不是忘记,是更加疯狂的抓住,最后的放手也许是因为知道失去有多痛苦,不忍自己亲手酿成自己曾经的痛。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还是小学,具体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我清晰的记得当时我们教一篇叫少年王勃的课文时我被老师抽问自己想的为什么不是少年王。
这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到初中的时候突然想起就去买了碟子重温深深的喜欢上了里面的白素和卫斯理,后来听说有小说就去看了可惜它们并不像。
到现在高考完了,我又重温了一遍,简直无法自拔。
这是我童年的美好,不是它有多好,而是它是我的情怀。
里面的特效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我看着很棒,比现在的大多数电视剧特效好多了。
阳光和吴奇隆是我小时候的女神和男神,现在依旧是。
少年王里的世界如此美好,我希望自己初心不改。
这也我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期望。
<图片1><图片2><图片3>
自初中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它一直是我最爱的一部电视剧,不时会翻出重看。
虽然随着翻看次数的增多,里头被发现的bug不断增加,那个时代的特效、画质、道具也许都不能与如今的作品比较,但依然不影响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
因为它真的是一部直抵人心令人唏嘘的作品。
它基于小说却也完全独立于小说。
里头的台词写得非常精致,编剧不光有脑洞想出这么完整新奇的故事情节,更体现了他深厚的学识根基。
人物性格刻画下过心思,配角们也不马虎,没有把除了主角以外的人变无脑,编剧给了每个角色足够的弹性空间去展现。
我能从祈宝祈珍的言行中看到祈宝的聪敏机智有心思祈珍的单纯善良,能看到白素白奇伟的兄妹之间理解信任支持但不相互控制的给予之爱,白老大对白素完全信任的父母之爱,能看到桑秋雨为科学理想谋财害命不顾一切但依然在心底存着对白素的爱处处保护她;从里面知道了《拾遗记》和《林觉民与妻诀别书》,看到卫斯理第一次出场时手里拿的《广义相对论》第二卷……太多的细节每看一次都能发现新大陆,每次都能留下那么多余味。
一部好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是编剧导演为我们展现的一个完整的世界,里面隐藏着许多信息,以至于看一次都不够挖掘才会在回想起时忍不住要再次观看体会。
真可惜,现在看到的电视剧,大多都是快餐文化,看了过足眼瘾以后就再也提不起兴趣,甚至连回想的心思都不会有。
这样的作品,用再好的特效、再豪华的道具、再强大的演员阵容,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想想,这部14年前的作品放到今天估计会被河蟹吧,毕竟有广癫总菊,所以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出好作品难度可想而知。
好喜欢这个导演和编剧的作品啊,好怀念那个古装电视剧精品的顶峰时期!
(最喜欢的作品,却写得最敷衍随便,罪过罪过,真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啊)
无聊回顾经典的日子又开始了,这次我和闺蜜抽签抽到了卫斯理。
吴奇隆真的是我童年男神吧,我至今仍然记得他萧十一郎时期,跟天下第一美人沈璧君在竹屋瀑布的场景,那一转身,真的有种误终身的感觉。
不过这次没抽到萧十一郎,有点遗憾,但是卫斯理的吴奇隆也是非常帅气的,所以并不遗憾,而且少年王卫斯理中我特别喜欢白素,白素一身白衣的装扮,一直是我心中的童年女神之一。
当然,话果然不能太满,我发现长大后去回顾童年作品,真的是有种毁童年的感觉(捂脸),我的童年滤镜啊,碎的渣渣的了。
而且长大后回顾经典有种很奇妙的感觉,我记得其中有个故事叫做“百里杜鹃”,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总觉得这个故事特别可怕,走进一个山洞,然后里面生活着一群格格不入的人,有种误入隐居的食人族的感觉。
但是现在回去看,除了一点点过时的妆容让人出戏以外,这个故事其实平凡得跟任何故事都没有区别。
自己的想象也太过了,根本没有这种剧情,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
而且现在回过头去看,吴奇隆和马雅舒的恋情,就有种长辈和小辈谈恋爱的既视感,差辈分了,笑死,脑海中只剩下明星的娱乐八卦了。
第三个故事是“红岩天书”,这个故事我小时候就不太喜欢,主要是不喜欢里面的姐妹三人组,还有那个一直骗人的女的,导致我这个故事一直没看完全,当然这次也没看全,因为我和闺蜜都不喜欢这个故事,看了两集,直接跳过去了。
最后一个故事“蓝色情迷”,大概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了,当然现在也是,我真的很喜欢大小乔,小时候被大乔的爱恨分明迷得死死的,长大后被小乔的善良和美丽打动,而且印象中小时候对于外星人流的血是蓝色的,深信不疑,觉得两个人蓝的真的好美丽,也导致我一直对于外星人有种美好的期盼。
当然,现在去看,她们的服化道就有点过于俗艳,剧情也过于浮夸了。
不过,如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剧,对那样的剧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对比现在一年让我看不下去几部剧来说,过去的剧真的是良心剧,毕竟这么多年来,现在的编剧功底不但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甚至还倒退了。
所以,本来想打三星的,但写剧评时回忆起来还都是美好的回忆,说明童年滤镜也没那么碎嘛,还是四星吧,真的是带我走过很美好的小时候了。
2023年,20年后我又打开了优酷独播的《少年王卫斯理》,单纯想回忆一下童年时期的感觉。
2003年的剧情,放到现在依旧天马行空,四个篇章,四个完整的故事却又互相联系,还是最喜欢《蓝色情迷》和《古墓魅影》,印象中的《百里杜鹃》和《红岩天书》在这次重温过程中也补全了童年缺失的记忆。
那时候我家电视还没有坏,童年总是无忧无虑充满了色彩。
到第四篇章电视坏掉成为了黑白色,蓝血人也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来想象,尤记得小学有一次打翻了蓝墨水,弄了自己一手,我也像原振侠一样大呼着我成为蓝血人啦!
当时我们小学班主任还笑着从我们身边走过,看来她也看过这部剧啊。
这次的重温,一打开就停不下来了,导致《三体》都暂停了脚步,先看完了这部。
小时候还没有弹幕,这次全程开着弹幕来看,白素依旧是童年最美女神,吴奇隆还是那么充满活力,原宿一大家子还是那么搞怪有趣。
一切的一切都在记忆中活过来了,小时候的电视剧,虽然没有现在逼真的特效,但总是可以打动人心。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即使过了20年我依旧喜欢。
不知道下次重温又是什么时候了呢?
父亲是粉红星球人“宇宙浪子”,后因运用高科技犯罪,被大乔奉命追捕。
而后两人相爱,大乔放了浪子,被判有罪,并逐出了深蓝,两人被放逐到不同星系,永远不能相见。
大乔找了浪子多年,在一次“银河度假十日旅游团”中飞船故障,与妹妹意外掉落地球。
浪子全族被罚到地球,他们因惧怕阳光而常年生活在地下,又因地心熔岩上升,家园被毁,只有卫斯理的父亲浪子与二叔逃出,卫斯理就是浪子通过细胞繁殖的复制人。
卫斯理的父亲因找寻回家的路被辐射(熔化)致死。
他二叔尊照卫父遗言,把卫斯理交到其父好友沐天恩手中。
于此,卫长大成人,开始他的冒险旅。
这部改编自原著的《卫斯理》,借用了原著的人物关系和一些科幻元素,其实是全新的故事,却也是让我喜欢上“卫斯理系列”故事的启蒙,卫斯理的原著故事,故事性和猎奇性很强、奇幻度和文学度不够,叙事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但是完全不影响我喜爱他的程度。
印象深刻的原著故事有:《大厦》——一部一直上升的电梯将人带到异度空间的故事,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坐电梯都有点怕怕的。
《笔友》——一部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
有一部讲的是飞机失联,很多国际顶尖技术人员失踪的故事,后来看到马航失联,就想到了这个故事。
还有一个是讲有一种技术可以将人和物无限缩小直到肉眼看不到。
很多很多,感叹倪匡的奇思妙想。
然而《卫斯理》的改编剧有很多,我看过的却只有罗嘉良和吴奇隆版本的。
吴奇隆版本在原著基础上,勾画了卫斯理和白素相遇、以及与一帮好友出生入死的少年故事,所以以后再看卫斯理故事,脑补的就完全是这两个人了。
整部剧从两人相遇到一起历险,中间经历了一些嫌隙最后终成眷属,之所以很喜欢这一对,除了两人外形很搭之外,编剧尊崇原著,没有加入很多狗血三角恋的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两人是双向奔赴,且势均力敌,一切都是最美好的爱情模样。
也正是这样的美好,在彼时年少的我心中,投影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以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经常会拿出来回味。
《古墓魅影》 和师父驻守在东陵的少年与江湖大佬家的大小姐初相遇,在这部里,其实可以看到一些编剧的思路,比如制造冲突,孙师长盗墓,桑秋雨假借白老大的名义献盗墓图,使得卫斯理的师父和白家的仇就成了第一部最强烈的冲突之一,沐天恩死后,冲突转移,盗墓之仇变成杀师之仇,白素感情的摇摆不定是桑秋雨和卫斯理的冲突所在,其中的金缕玉衣、玉棺、玉简又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将一干人等串联起来,最后卫斯理的身世之谜又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让你继续追下去。
孙师长原型即为民国初期的孙殿英,孙殿英盗慈禧墓震惊全国,前几天刚好看了某音上东陵工作人员介绍的慈禧墓,视频里详细说了孙殿英盗墓炸毁石门的一些细节,在这部剧里也有这样粗暴的操作,还有大肆抢掠的情形也在剧里有所体现。
还有一段孙师长吐露自己把盗来的报备分别给了谁的台词本来以为是调侃,结果也是确有其事: 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
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
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2000年前后的近十年时间,由周易操刀的经典影视剧很多,比如很多人怀念的《水月洞天》,还有《李卫当官》、《武林外传》、《萧十一郎》、堪称内地穿越剧第一部的《穿越时空的爱恋》,细心看的人一定会发现,这几部剧里有很多戏装都是重复利用的,不得不说周易编剧的厉害,但是服化道真的太粗糙了。
《卫斯理》也是,剧中的时代背景虽然有意弱化,其实是民国初期,然而人物的穿着可谓乱七八糟,有一些还算符合当时的背景,大部分人穿的都很新潮,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的服化道稍微用心一点,可能会更经典吧。
《古墓丽影》中的东陵取景自广东某地景区,而且最重要的一个道具——狮身人面像也是让人无力吐槽了。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部剧的编剧太天马行空了,金缕玉衣其实是外星人的宇航服也算是蛮有特点的想法。
舵把子,是后半段才出现的一个人物,虽然贪财好色,但这个人却不让人讨厌,操着一口陕西话,我以前以为演员是陕西人,其实是个北京人,大概口音是后期配的吧。
舵把子经常一副囧表情,妥妥的喜剧担当,孙师长代表的是官、舵把子代表的是匪,乱世之中,官匪有时候是一家。
而官有时候干的杀人放火的勾当,但匪反而有情有义了,唉!
卫斯理一生挚爱——白素,大概是最完美的一个文学人物了(呵,男人啊,总是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白素的粉丝,女性也不在少数),她聪明漂亮勇敢、博学多识、沉着冷静,是卫斯理冒险生涯中最重要的伴侣和搭档,原著中没有详细描写少女白素是什么样子(也许有,我漏看掉了),出场的时候大概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成熟女性形象了。
阳光版的少女白素,飘飘长发、单车、长裙,周身都散发着光芒,出场便惊艳了卫斯理和他的小伙伴,也惊艳了我和无数人的童年、少年时光。
还有后边穿着金缕玉衣“飞天”的表演,呆掉的何止卫斯理呢!
当然白素也不是徒有外表,矫捷的身手也不是一般人能抵挡得了的。
少女白素还有一点让人喜欢的地方在于,以前很多电视剧,女主不是傻白甜恋爱脑就是苦大仇深,但白素不是,她在剧中多次解救卫斯理,在卫斯理头脑不清楚的时候会帮他清醒。
喜欢吴奇隆好多年了,始于颜值,忠于角色,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卫斯理,吴奇隆本身就是一名散打运动员,看过他一点综艺,他本人的性格应该接近卫斯理,所以说这部剧卫斯理本色出演也不为过吧,阳光美少年,拳脚功夫又好,性格活泼有趣,在剧里也是真打,以前的演员,即便是吴奇隆这种偶像派,也都是敬业且拼的。
原著里的卫斯理几乎是个全能人才,有些时候难免有点自信过头,但少年卫斯理改编的活泼多了,对白素一见钟情,认识不久,就想骗白素一个吻(但是也是有贼心没贼胆),在师父三令五申把白家人当仇人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想要接近这个女孩。
为了给白素的承诺出生入死,和白素有了嫌隙,也很快就不那么记恨了。
虽然出演时已经是三十岁,但他却把那份少年气拿捏得很好。
(一些零碎的观后感,未完待续)
服装布景有点奇葩的电视剧,特效感人,可能那时代流行非主流和诡异的后现代混搭审美。现在这种其实也有,莫名其妙的审美居然还有市场。
!!! 巨喜欢
童年奇幻启蒙
最单薄的白素
其实和原著关系不大……
好雷的剧
我擦,初一的时候好喜欢看。
挺扯的剧情
白素。
当年看的时候觉得白素真的是美到惊天动地 现在再看 还行吧 挺好看的 小时候真是太容易惊天动地了~
现在重新看反而觉得结局不好啊,卫斯理还是回深蓝比较帅啊!!!
第一部可以接受的奇幻剧了。。。
童年回忆
都是属于小时候,电视剧放的一批里面
感觉跟卫斯理差好多
这两个月好迷恋卫斯理的故事,从小说到影视剧,当年看这部不觉得,现在看就是最垃圾的一部卫斯理,周易影视公司之所以如此走下坡路就是受到了台湾偶像剧的影响,上一个萧十一郎就是这样,这个前两个单元金缕玉衣和滴血杜鹃故事狗血老套,俗气又毫无逻辑可言,到了蓝血人才稍微靠小说一点边
这么神奇的剧。。。。
小时候打发时间看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给四星啊 雷死人但是男女猪还不错的撒
杀马特时期,看谁都觉得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