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动画党人而已,所以也只能就动画论动画。
前26集的EP1-4完全崩坏,因为这是一个不完全的故事,当然如果还有第二季,自然会再次修改对此的看法。
寒蝉和海猫有着太多的羁绊,以至于在观看海猫之时不禁受到寒蝉的影响,这也是没办法的,奇迹之魔女与绝对之魔女只是腹黑的梨花和傲娇的三四而已。
在我看来悬疑剧最大的乐趣就是侦破可是这次我却感觉IQ有点不太够用了,当然我是不会承认自己IQ低下的,所以只能归结于动画本身的问题了。
残缺的真是就如同谎言一般,红色相对于线索更多只是误导。
而蓝字真实仅仅只是假设真实,也就是可能发生理论成立,这样同样不过是虚假的真实。
而在这残缺与虚假之下的真相,至少在EP4之内还是没有的,至于EP567甚至更多,在新的动画出来之前还是只能等待,我可没有复盘游戏的打算。
唯一对自己IQ还有点信心的就是,在六连环密室里面【不全是自杀或者他杀】里面推测出有人已经自然死或者病亡之类,那么这个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而这也在红字真实里面得以证实,那么,在此之前EP1中看到夏妃的那段情节必然是虚妄。
OK,那么在结局出来前,EP14都是不可靠的。
除此以外我可以将一切杀人当作战人理性与感性的斗争,理性上战人拒绝魔女的存在而感性上的战人却不能接受亲族里面有凶手的存在,当两者冲突只是未知人物X便成为最好的替代,使两者达到和谐交融。
EP2中的狼与羊理论或许是正确的,不过并没有绝对的狼与羊,当狼处于劣势时另一群狼将会丢却羊皮将之撕碎,当然这也只是我虚妄的推测。
3星仅仅只是中场歇息,真不希望去游戏复盘,下一季,快点到来吧这么大的坑洞,是需要用解慢慢填补的,不过OP真的很赞和妈妈和睦相处的魔法咒语“呜呜呜呜”
我们来总结一下,观点分歧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思维对象的差异性,在海猫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观测者分歧。
观测者的不同,是由于自身的知识领域、经历、性格和思维方式不同所导致的。
另一个就是对象分歧。
这也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发展阶段的分歧,即同一对象由于发展时间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在没有被其他EP干涉的EP1之下,我们是无法得出所谓“纱嘉贝三位一体”以及“夏妃头脑中的妄想”和“多重故事重合”的结论的。
第二个是意指不明,也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相互滑动的问题。
第三个是内涵不明,即开放性结局的多解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无限倒退。
这其实就是所有红蓝金紫字出现之前和不能涉及到的领域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实际上也就是EP2和EP3中所提及的“亨佩尔的乌鸦”“薛定谔的猫”以及“显像管里的真实”的另一种说法。
我们提到无限倒退,从怀疑主义的论断上讲,是因为“证明一个东西必须要有根据的存在,而这个根据又必须要有其他根据的情况下进行证明”的一个证明悖论问题。
而在《海猫》中,其实就是三大问题: 1、极端倒退,也就是证据不足的极端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出现“极端倒退”的情况,因为在生活中,一个事物导致的原因和证据是多种的,很多证据可以通过佐证来形成链条获得(这当然也只是在排除理性世界思维的情况之外),而且很难遇到极端情况。
毕竟由于时间的单线延展,我们的生活可以在逃避选择和逃避证据的情况下被前进,但《海猫》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海猫》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这个封闭的环境在后来被EP8里的战人称为猫箱。
当然,猫箱也只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难以实现,不过,由于《海猫》的特殊情况,他实现了。
现实生活其实不得不遵守“一切相对”的原则,因为万物的联系之下,很多事物都在互相干涉对方,在《海猫》中,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六轩岛上。
在这个岛上发生的一切不会改变历史进程(如果是为以后的魔女猎人增加谈资就另算了),所以,从地理环境上讲,这个岛屿是封闭的。
不仅仅如此,为了加强这个岛屿的封闭性,《海猫》里用了极端恶劣的天气和天气断掉与外界的联系,真正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密室空间。
当然,密室也是侦探小说里常用的逻辑困局,不过很多都是伪密室,有的是心理密室,有的是物理密室。
而《海猫》中的六轩岛可以说是完整定义上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发生任何事情,其实都不为过。
而在六轩岛密室里,发生的每个EP,其实又在各个房间形成了小密室。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在知道结局的我们看来,每一次故事都是全员灭亡,其原因是因为大杀器的存在。
也正是因为大杀器存在,把所有证据都消灭掉了,以此造成证据的极度缺乏,才会出现大量的无限倒退。
这些都是外在的极端倒退情况,如果仅是如此,其实不足以将“无限倒退”进行到极限。
在这两天中,还不得不发生两件事,“黄金遗产”和“碑文杀人”。
我对一句话是心有戚戚焉的:“在人的理智选择情况下,如果不知道黄金和大杀器存在,是不会进行杀人这种高危险的行为的”。
就算外在的极端倒退情况发展到极限,但如果不会将人放置到生存危机之上,人依然是不会做出非理智的行为。
在《海猫》中,外在的恶劣环境可能是人内心的某种写照,但在六轩岛中,岛上是完全不缺少食物和水的。
在电影《不怕贼惦记》中,沙漠里联系是完全通畅的,但生存危机无处不在。
由于设定问题,因为生存必备资源缺少导致生存危机是不存在的,但更加极端的状况出现了——黄金与杀人。
事实上,在《海猫》中的情况比较复杂,原因在于在EP7未干扰其他EP之前,我们是不能从作者口中(也就是文本)明确知道大杀器的存在,所以大人们对黄金的渴求会显得更加激烈,尽管在六轩岛的两天里由于种种远离社会而造成严重的“无限倒退”局面,但大人们依然会觉得能够回到社会中,黄金就可以解决他们面临的种种严重的经济问题。
而且正是因为在六轩岛上,被很多条件将其隔离成为一个大密室,更能给人带来严重的刺激。
还记得百度贴吧的某位大神说过,最大的魔法就是“黄金魔法”也就是买通杀人。
而杀人,是被冠以贝阿朵莉切的正当名义的,每个EP的杀人都是按照碑文上进行的。
(这个杀人碑文实际上本身是解密碑文,这在EP6中是被解开的,当然也具备了杀人的顺序,这是“观点分歧”中的内涵多重,不再赘述)所以碑文杀人本身是被认为可能的,如果一个大人,处在有黄金获得和可能被杀的双重恐慌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自然也是很难理性的。
2、逆向倒退,事实残缺催生妄想 在极端倒退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大量的证据残缺,还会出现大量的事实残缺,在这些残缺之下,就会出现完全不基于元情况的妄想。
我们来尝试一下亨佩尔的乌鸦证明:乌鸦是黑色的,那么逆否命题就是“不是黑色的就不是乌鸦”,尽管存在不能穷举的情况下,但会出现一个命题的真实可能性的概率会发生改变。
这种真实性概率的改变,其实在EP8中让治和朱志香给缘寿出题的时候就说过。
当然,概率的变化对某个事实的真实性本身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只有在猫箱没有开启的时候,才能概率变化一说,而当猫箱开启之时,只剩下是和否两个选择。
好,逆否命题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这么说“当我发现了一头紫色的牛,会增加乌鸦是黑色的这一命题的真实概率”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
正是因为逻辑上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出现大量的事实残缺时,妄想就会诞生。
细细思考人类的各种原始神话,无一不是对自然规律的另一种解释。
自然规律是存在在那里的,而原始神话是否存在,是不能被证伪的,这就是“乌鸦是黑色的”不能被完全证明,因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观测尽世界上的所有乌鸦,就算我们能观测完,依然存在着某种白色的乌鸦在我们无法观测到的地方,这也是“无限倒退”中的最有力之处。
在辩论中,当我们无法辩驳与之敌对的观点时,有一句被怀疑主义奉为经典的话就是——“你的观点是以某个原始论断的存在而形成的一个知识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也存在和这个原始论断相反的原始论断的存在而形成的知识系统;如果这个知识系统目前无法看到,那是因为人类的文明和认知能力没有发展到能够构建出这样的知识系统的存在。
” 这也是在《海猫》中魔女幻想能够存在的最大利器。
当然,自然规律也有不能解释的地方,这个不能解释的地方就是“紫色的牛”,他从一个非常诡异却很合理的角度证明了“乌鸦是黑色的/神话的存在”。
按照这样的推理,我们可以知道,当人类犯案说不能被完整建立起来之时,也就是魔女幻想的存在了。
事实上,贝伦代表着奇迹的魔女,什么是奇迹,能够用“紫色的牛”证明“乌鸦是黑色的”就是一种奇迹,而这种奇迹实际上是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而达拉姆代表着绝对的魔女,也就是穷尽世界上所有的乌鸦证明乌鸦是黑色的,当你能够“穷尽”且能让“存在非黑色的乌鸦在我们不能观测的地方”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时,你就成为了绝对。
(当然,乌鸦本身就是因为是黑色的才被称为乌色的鸟)。
我们可以考量一下已经拥有的五个魔女称号的内在逻辑关系。
无限的魔女,能将已存在的一反复多次,变成万物,而这个万物必须有一的本质存在才能有存在的基础;奇迹的魔女,如果可能性不绝对为零,就能将其真实化,当然也是对一生效的;绝对的魔女,让一件事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对多是生效的,能够预知到所有的可能;返魂的魔女,知道一的存在,却不能观测,一旦成功观测,多就会崩塌,同时返魂魔女本身也失去了存在价值;原初的魔女,能够从无中生出一来。
漫画EP2中的达拉姆出现的时候就说过,绝对的魔女打不过奇迹的魔女,奇迹的魔女打不过无限的魔女,无限的魔女打不过绝对的魔女。
当然,达拉姆也说,自己就像布,而贝伦就是剪刀,但如果是超布,就能打败剪刀了。
而这些魔女的成立逻辑基础,当然是必须依托于“无限倒退”及其存在的现实依据的,这也是很奇怪的地方——现实生活的逻辑成立,成为了魔女存在的根据。
3、恶魔倒退:解释无限化导致其合理性 正是因为极端倒退的存在(也就是证据严重不足),才有逆向倒退的出现,而当逆向倒退出现之时,恶魔倒退也随之出现了。
我们来分析“无限倒退”的解释:“证据本身需要再证明,再证明的证据又需要再证明”,以此陷入螺旋证明之中。
不过,正是因为“无限倒退”的存在,每一个证据都有被解释的可能,这个可能或许在我们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观测,但这种可能依然不会被抹杀到零。
这就是恶魔的证明的存在:诡计X(实际上EP5和EP6中的诺克斯十诫也是承认诡计X的,但必须建立在已经提供的线索范围以内,这就好比有些数独游戏能够给出几个解,有的只能给出一个解)。
在阐释诡计X之前,由于海猫EP5和6提出了“诺克斯十诫”来反对恶魔的证明,不得不对诺克斯十诫符合“无限倒退”这一理论进行解释。
中国清代的绘画美学著作中,最重要的是石涛的《画语录》,而石涛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一画”,这个“一画”的具体解释就是“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也就是绘画的法则和自由问题。
在遵循绘画的法则前提下,自由是可以“信手挥之”的。
同样,在诺克斯十诫中,有过“不得已为提示的线索解密”和“不得已超自然的手法解密”,是为了限制无序的无限性,但诺克斯十诫中也有“解释是自由的”这一条,由于这一条的存在,保证了有序的无限性的存在。
在证明一个论断是否为真时,既要证明他是这个,同时也要证明他不是非这个,这才是完整的证明。
同样,尽管“无限倒退”是对证据论证的无限证明,但他依然有一个源,这个源就是论证本身。
而诡计X和“武断假设”是有所区别的,“武断假设”是受限于“无限倒退”的困局而不得不提出一个不需要证明的源观点,然而诡计X是基于“无限倒退”本身存在的无限种需要证明的可能性而提出的。
再确切地说,就是“武断假设”是对结果的,诡计X是对过程的。
所以,这也是“蓝色字”能够被提出来的另一个证据。
因为“观点分歧”,所以蓝字有被提出来的可能性,因为“无限倒退”,所以蓝字有被具体解释的操作性。
战人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很燃。
都说楼座的戏份删得太多,我感觉气氛已经到位了。
美中不足的是小三四的戏份不多,天然呆的样子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期待下集换片头。
《海猫鸣啼之时》我自认为是一部很棒的动漫 大量的意识流 多种可能性的存在 从中作者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均有体现当然过于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让很多依靠所谓“大众化”认同感的观看者大肆谩骂 对此我深表质疑 到底看没看懂身为“广播电视编导”的一名学生 对于国民的认知能力深表怀疑 看到这里绝对会有人谩骂于我 不外乎“装什么X!
充你专业啊 !
”“你牛X,你TM拍个片子咱们看看,也不见你有什么名气”等等 等等 一系列的贬低声音 对此我无话可说 的确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不能说因为学了个电影专业就很“牛十三”就自觉甚高 但我想说 这TM就是现状 你们有谁说真真正正看的懂《三峡好人》 看得懂《断背山》 看得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么多好电影 又有谁TM说自己真的看的懂 看的是什么?
震撼的试听效果 明星大腕的参加 …… 里面真正表达了什么谁TM说看懂了?
看的不都是热闹吗 和天桥上看杂技的有什么不一样 不服来辩豆瓣上看了看《海猫鸣啼之时》的网友评论 不能说没有好评10:1吧 当然对比出效果的确 当然这也正常 毕竟大家都不愿意动脑子 谁愿意看一遍 还得一会暂停体会下文字说的什么意思 就像是韩剧一样 简单的表达方式 不用思考就能得到内容 当然简单 只能说大家的脑子被养懒了 看东西就是为了休息 当然这也是影视的重要性之一“娱乐性”所以韩剧才会那么火 就像是吃惯了肯德基麦当劳简单好吃的快餐 又有谁愿意亲自下厨做一顿虽然营养但是复杂还不一定好吃的中国菜 所以在影视欣赏上的诟病显现出来了 不管是日漫 韩剧 电影什么的 “娱乐性”固然存在 自然看就是为了放松一下 但是就是这样的欣赏水平我们的思维能力下降了 下降的太多 并不是指智商上的下降 而是单纯在影视的信息接受上 日本动漫存在有其作者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火影忍者》为例 之中的“火之意志”凸显的就是其“人生观”的存在 同时表达的很直接 类似 很多国人被“日漫”同化 再者另一表现就是“喜羊羊事件”由此可见 影视文化的传承十分之重 同时这也理解了为何人们会那么反感一些所谓的复杂片子 或者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就是“逃避”看不懂 就想将责任推脱到影片本身 所以我想问:“什么是好片子 什么是烂片子?
”我知道很多网友看到我的文章一定嗤之以鼻 大肆贬低 这也是正常现象 网友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如记者 当之“无冕之王”但是不得不说 “TM多少人是TM墙头草”别说自己不是 看到什么就信什么 前一秒力挺 后一秒就骂开了这种事少吗 能不能有点自己的主见 敢不敢有点自己的立场?
卧槽 我真心服了 绝对 绝对的绝对 又人骂我 我就不明白这些人了 虽然说“大俗即大雅”这TM也太无力了 绝对有人会说 “你清高 你专业 我们都是俗人我们看我们的垃圾 你看你的好片子”这种想法的绝对少不了 这算什么?
夸赞还是讽刺?
我都不想说这是破罐子破摔 你连个破罐子都不如 难怪咱们的软实力不够 就这样能够了才怪 我TM就不明白了 喊打“RB鬼子”个个张牙舞爪 义愤填膺 怎么到提升自己这方面就怂了 卧槽 真无力了真怀疑这样下去 我们以后看什么 为了市场拍那些“好片子”那些国外能拿奖的“好片子”就不要了这样下去 是不是我们就要到全民热播“奥特曼”的地步 说道“抗日神剧”是谁TM都在吐槽 可是也TM不想想 为毛线拍这种片子 给谁看?
我敢打赌 敢这样拍 早就做好了被吐槽的准备 扯远了 回到《海猫鸣啼之时》上 话说谁TM真的看懂了 无限次的杀死 只是为了认同 这只是一个游戏吗 多种可能的混合 在电影上用来表达都不为过 1998年上映的《罗拉快跑》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也不同 《海猫》的意识流表现手法也正是大家看不懂吐槽的原因 你可以把着看作一场棋局 或者一次赌博这些玩意我就不细说了 直接问“度娘”单就其内容而言的确是 云里雾里 但是若仔细品读甚至有但丁《神曲》的味道(不知道是什么的 去初中回炉改造吧 当然这样你看不懂也就没法怪你了BS)“七原罪”(也就是那七个锥子)每次杀死人物都有含义(看不懂就算了)重生死亡 分不清画里画外的对白 这就是一场“棋局”一场“游戏”矛盾而凌乱的推理 就是人的内心 “逃避”“不敢面对”造成了所谓的“密室”这就是人的“内心”对于魔女的认同就是对命运 对自己的选择 屈服还是反抗真的看不懂吗 不服来辩!!!
所以拜托 还是那句话 “不怕没文化 就怕乱说话”别随便找大众认同感 说什么一些自己蒙自己的话 送一句话好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提升自己才是关键
动画的主要改编内容是EP14。
动画删了很多内容,但不能完全怪金千秋,因为毕竟只有26集,要加进4个EP的内容,确实不容易。
相较动画,游戏对细节,人物性格的刻画,更为深入。
我先看动画再玩的游戏,游戏有一种让我又认识了一边海猫的感觉。
觉得海猫动画比起寒蝉差的,请去玩玩游戏,对于龙骑士07,两部作品的爱是相同的。
玩游戏之前的须知:1.这个游戏其实相当于电子小说,包含立绘,BGM,文字。
2.龙骑士的立绘风格比较特别,最特别之处就在你玩完EP1后会觉得这立绘十分美3.善用右键,打开页面后先试试点下右键,会有查看人物生死,书信,碑文等各种选项,也有读取及保存。
4.游戏的下载非常简单,没有其他游戏下载补丁安装等许多麻烦,基本解压了就可以直接玩了(中文)5.游戏有自动模式,因为字很多,如果一直点会很辛苦,所以可以选自动模式。
海猫就是黑尾海鸥,本作标题直译是“海鸥哀鸣时”,和《寒蝉鸣泣之时》同属于when they cry(当它们哭泣)系列,原作为AVG游戏,两者都是轮回系作品。
(另,这是本作的姊妹篇寒蝉的剧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56080/ 我心目中最好的魔幻现实主义推理神作,当年我用文字把整个动画版剧情全写了一遍并解析。
)海猫的故事背景是这样:传说右代宫家族的家长金藏从魔女处得到金子而发家。
该家族成员共十八人在孤岛上聚会,讨论家产继承问题。
却不知为何众人纷纷死亡,只有绘羽一人逃出。
岛上漂流过来的漂流瓶里装有两份稿纸,写着截然不同的案件故事,引起世人的争论和作家的续写。
家族中年纪最小的縁寿因没有参加聚会而避开一劫,她被绘羽养大,但对于当年的真相,绘羽缄口不言。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本作描述了多年以后在岛上重聚的该家族成员们陷入魔女设下的棋局的故事。
众人在不停的轮回里,逐个被魔女杀害,若能解开谜题才能得到魔女的宝藏。
但这是在幻想世界发生的故事,并非事实。
实际上所有案件都是人为的,魔女和魔法是虚幻的,似乎象征着人们为了利益或情感而疯狂、脱离人性的状态,岛上其实只有家族内部成员和仆人们,男主战人需要秉承唯物主义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魔女表演的事件当中找出真实的答案。
是的,乍一看,这是个魔幻背景下的本格推理故事。
主角战人君面对的问题是:一,不能承认魔法存在。
二,不想怀疑任何熟人。
三,根据魔女给出的提示(魔女不会说谎,提示都是准确的),岛上只有已知的十八人,没有十九人,爷爷金藏也不是在此时死的(此处是个文字游戏)……绕不完的死循环。
轮回系见多了,“死胡同”感最强烈的还是本作,别的作品总有出去的希望,本作如果按正常的逻辑走下去,连希望都看不到。
世界是平行的,黑白是共存的,正反都是对的,死活都是出不去的,这样的推理,真可以推到你发疯!
由于动画制作失败,只演了出题篇,要去游戏里看解答,这就更让动画观众摸不着头脑。
这部作品里主要的人名几乎都与洋文名字谐音谐义(忽略少量老古董),写作汉字,读作洋文,且这些名字都包含着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暗示。
不排除可能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金藏深爱的第一代贝阿朵是意大利人,爱屋及乌,所以他用洋文谐音给子女命名。
我看动画版的时候居然从名字的含义里找到突破口猜中了可疑人物。
因为出题篇确实没给什么线索,不按规则出牌,也只能另辟蹊径寻找答案了。
戦人=Battle(巴特拉,不管哪种语言都是战斗之意……暗示主角的命运。
)金藏的魔法师名:Gold Smith (smith原为金属工匠之意,想想金和金匠两者之间的暧昧联系。
)蔵臼=Krauss(克劳斯,教士的名字……挺适合人物刻板的性格。
)朱志香=Jessica(杰西卡,意为上帝的恩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宠坏的天真任性大小姐。
) 絵羽=Eva(夏娃,人类之母,又是暗示,她是与魔女对立的、正面对待縁寿的“母亲”角色。
)譲治=George(乔治,农夫之意,圣徒名,也符合人物。
)留弗夫=Rudolf(鲁道夫,德文,“狼的智慧”,也很适合……这家伙是个狡猾的狼人。
)雾江=Kyrie(柯里艾,祈怜之意,“求主垂怜我生命”,拉丁文,来自东正教、天主教和英国圣公会弥撒中的求怜经、慈悲经,她也算是可恨人必有可怜之处,自己琢磨涵义吧……)夏妃(本作里少见的既不是洋名谐音也不是历史人物的名字。
夏妃=natsuhi=夏日,应该是玩“永不结束的夏日”梗,日式ACG作品中,无限循环一般发生在暑假,寒蝉鸣泣之时里的“永无终结的夏天”就令人印象深刻。
这名字同时也有火星、战神的意思,预示着她的战斗力强,“妃”字也暗示了她作为右代宫家长子夫人的地位和注重身份尊严的人格。
)縁寿=Angel(……果然是天使吗)其实按结局来看,縁寿才更像真正的主角。
楼座=Rosa(Rose的异体,罗莎,也就是玫瑰。
)真里亚=Maria(玛丽亚,来自希伯莱语,悲哀、痛苦的意思,在英文中是mare复数的形式,而mare有三个解释:母马、梦魔和星球的阴暗面,这名字隐喻着纯洁的女孩背负的黑暗,圣母人物和玫瑰经,多配啊= =)这两个人物名结合真理亚想得到玫瑰(母爱)的剧情,暗示了楼座(带刺的玫瑰)虐待真理亚(圣母)。
纱音=Shannon(香侬,爱尔兰名,作为主角的女性面,这个名字指古代的、古典的、卡挖衣,很适合罗利,但是还有一个解释是“故去的”……所以她注定要扮演逝者。
)嘉音=Kanon(卡农),同Canon,源自古希腊语κανων,意为正典,即《圣经》(编选圣经时被纳入的教典称之为正典,没被纳入的则称之为次经或伪经),也指天主教教规、教士、牧师、圣徒名单、弥撒典文等等,从这个释意来看,就差直接告诉你往这个人物身上猜就是正确答案了,当时我就觉得或许他才是最值得怀疑的关键人物……猜对了。
双胞胎等于同一人精分,这梗很老,不难猜。
这名字同时也指音乐中的复调轮唱曲——特征是不停循环,对照无限轮回的剧情来看确实耐人寻味。
魔女Beatrice(贝阿朵莉切,为他人祈福或使他人快乐的女孩,你确定这名字没有起错?
那就是因为某种动机故意为之= =要么是反讽,要么魔女后期会洗白,从剧情来看,是后者。
又猜对了。
)理御=Lion(狮子)“薛定谔的猫箱”这个关键词原来是应在性别和这个人物的存在上。
理御是游戏解题篇《海猫鸣泣之时 散》里的人物,Ta实际是金藏和一代贝阿朵生下的女儿之间乱L的产物,既是金藏的女儿也是他孙女(这里只是姑且用女字,Ta的实际性别不确定)。
一代贝阿朵难产而死,二代贝阿朵生下孩子后失足坠崖(被推下去的?
),三代贝阿朵也就是理御又坠崖,假死,秘密长大,成为纱代,就是仆人纱音,她和真理亚是好友,且纱音爱上战人,小时候战人对她承诺却忘记了,她苦于受伤后失去女性特征而无法展开恋情,只能扮演工具人女仆(所以她会说“我是家具”),谁知让治喜欢上纱音并求婚,她又希望成为男性来逃避,嘉音是纱音虚构的另一性别人格,男装打扮,和纱音交替出现,没想到朱志香却爱上嘉音,带来新的烦恼,她还分裂出喜欢战人的魔女贝阿朵的人格并试探他,心里希望他阻止自己杀人。
所以也别怪动画没拍解题篇,这情节的尺度可能在岛国都过不了审……我以前以为老漫画星座宫神话够乱了,还不如本作,辈分和CP最乱的作品,海猫当之无愧。
本作的解题思路是不太正常。
但按照正常方式无解的谜题,用这种不正常的方式打开之后,豁然开朗。
这是个天才型疯子才能写出来的故事。
根据游戏情节还原本来的故事如下:当年爷爷金藏是富家子弟却毫无自由,被迫联姻,他的精神早就不太正常,一心求死(精神问题遗传的伏笔)。
战时他被迫参军却不愿杀人,本想去送死(作者龙骑士07一直是很左的,他在寒蝉里也把JG派写成大反派),却受命守岛,认识意大利女子贝阿朵,并在岛上发现宝藏黄金。
他买下小岛,金屋藏娇,贝阿朵因生女儿而死,又因女儿和母亲太相似,金藏犯了罪……后来女儿生下两人的孩子理御,理御被交给金藏的正妻夏妃扶养,夏妃无法接受,她导致理御坠崖,理御失去女性特征和生育力,被他人收养改名纱代,又成为女仆纱音回到家族中。
理御(纱音)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世(换谁都得疯),精神分裂,成为魔女,右代宫家族都是她所爱和所恨的人,爱恨纠缠。
理御(纱音)的不同人格分别爱着战人、让治、朱志香,还有好友真理亚,真理亚的母亲楼座因巨大的压力而发疯,虐待女儿。
她们约好了,理御(纱音)要带真里亚逃离楼座,去到黄金乡。
金藏是让理御(纱音)不幸的始作俑者,仆人们都是帮凶,夏妃使她坠崖,藏臼隐瞒她的下落不告诉金藏,开启了右代宫家仇恨的连锁,绘羽和秀吉欺负她,不让她和让治交往,而留弗夫和雾江六年前为争家产逼走了她的初恋战人,她便想把所有人都送上黄泉路。
理御(纱音)买通仆人,打扮成贝阿朵去见金藏。
金藏失去女儿后走火入魔,一面忏悔自己的罪,一面相信魔法,想重新见到贝阿朵。
理御(纱音)的出现让他又惊又喜,随即咽气。
理御(纱音)在幻想世界里一次次计划杀了所有人并放出两个漂流瓶(就是故事开头外界收到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件记录,都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纱音编造的)。
杀人事件虽是虚构,但她埋下的炸弹是真的,所有人最终都将死于炸药。
前几轮用魔法表示的剧情只是掩饰真实作案手法的烟雾弹,侦探观测不到的都是虚假的,一个精神病人眼里的故事。
魔法在这里更像是种象征,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作者准备了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的两种真相。
还有几个插花的角色:魔女Frederica(弗雷德里卡,来自德语,peace+power,和平与权力),音近“古手梨花”(《寒蝉》里的魔女,穿越啊穿越),姓氏Bernkastel是一种葡萄酒。
魔女Lambdadelta(拉姆达戴露塔,源于希腊字母∧+Δ,即3和4,鹰野三四,又是从寒蝉世界穿过来的BOSS……)魔女Virgilia(瓦尔基莉亚),此名字是Vergilius(维吉尔)的女性版,来自《神曲》里给但丁指引前进道路的维吉尔(人物原型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这名字暗指“指路者”,也恰好符合这个人物形象。
魔女Beren(意为男爵)操纵的侦探——古户绘理香,还是绘里佳?
还可以是惠理香,惠莉华,爱梨花……等等,反正只有假名,没有写汉字,我喜欢最后一个!
erika ,艾莉卡,德语,欧石南花,一说有统治者之意,依然谐音古手梨花,梦幻联动,双厨狂喜,本作不少出现寒蝉的人物,这个人物就看作梨花在海猫世界的阿凡达吧……由于她对这个世界“没有爱”,当然猜不到真相,无法取胜。
梨花酱的爱都在寒蝉里用完了吧。
另外其他人等,吕ノ上=Ronove罗诺威(所罗门七十二魔王之一,这意味着?
……猜吧既然大家都综穿了……),源次=GENJI=源氏,和秀吉都是岛国历史人物名,剩下的不一一列举。
作者似乎特意将角色们的名字划分为洋的和土的两个壁垒,是有所指?
又或者无意,谁知道呢~PS 我曾一时好玩把这段人物名解释发到海猫的百科,孰知竟因为“不客观、不正确、不具有可读性”(原文)不能通过。
好嘛,我才疏学浅,不过我在网上也没见过有谁就海猫的人物名所包含的典故知识做出比我更全面、更准确的解读,君不见讨论如何YY配对的段子在百科里满天满地飞,倒算具有“客观正确可读性”了,哈哈,这世道真是搞笑若单从故事情节来说,可以认为海猫略逊色于寒蝉,有点故弄玄虚、剑走偏锋的嫌疑。
——当然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一部相当美好的大作,比绝大多数平庸无味的作品都美好,特殊的世界观和多重视角,新奇的思维,独一无二的构造,论戏剧性、紧张感和心理压迫感,是轮回系作品里的佼佼者,这一切不可否定。
只不过寒蝉珠玉在前,此作略显后劲不足。
动画评价不高,腰斩了,只有出题篇没有解谜,更影响整体观感。
比较是残酷的。
自己跟自己比较是最残酷的。
无限轮回系的故事不少,本作为了求新,独创了里外双线的世界观,倒是很有创意,但剧情略嫌华而不实。
虽然搬出科学和哲学的烟雾,但其实并没有如寒蝉那样完美的推理线索,很遗憾。
众所周知,哲学、科学和文学之间的相容性并不是那么好,一部作品,如果过于强调哲学、科学的知识,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文学方面的协调性(所以我一直觉得硬科幻是天下最难写的东西)。
如果是玩深沉的意识流派,也就罢了,偏偏这看起来是一部推理作品(虽然非传统本格),最后我们却发现,压根不是推理戏,而是伦理戏。
说白了,看架势以为是《无人生还》,结果是《雷雨》。
博弈论,休·埃弗雷特的平行世界论,恶魔的证明,薛定谔的猫箱与亨佩尔的乌鸦,诸多花枪不但转晕了战人君,而且淡化推理意味。
毕竟推理剧讲究“无多余”,人物也好,线索也好,疑点也好,都以无多余为好。
我一开始奇怪为什么本作制造了过多的烟雾,弱化主题,后来才发现是故意的,因为作者本来就不想讲推理主题,把观众绕得越糊涂越好。
这个故事的世界观实际上有三层。
里线世界(棋盘),就是纱音和作家脑内虚构的杀人案件的故事世界,不断轮回。
外线世界,就是魔女所在的世界,可以操纵棋盘世界的轮回,如果认为魔法是虚构的,那么这个世界只是用特殊戏剧化的手法描述现实的“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吧。
还有最外面一层是现实世界,长大后的缘寿属于现实世界,她对于当时的事一直耿耿于怀,百思不解,也怪怨绘羽不肯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便在幻想中与魔女相遇,回到当年的场景中寻找真相。
由于是平行世界观,在里线棋盘世界(非真实),魔女方演示的一切杀人行动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论视觉上再华丽,也只是演示,幌子,不表示实际情况是那样发生的。
实际只需推理出“人类能做到”的方法即可,但案子本身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世界观弄得很大,推理的类型却仍嫌局限老套——只有密室和解谜。
解谜方面,谜面出得唬人,却没有真正着重笔墨。
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描述信息量过大的密室案上。
可怀疑对象一把。
漏洞一把。
作案方法一把。
动机一把。
信息过多,也和过少一样,单纯性的推理是毫无作用的。
于是要如何进展,纯看作者心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吧。
尤其是作者的前作寒蝉是推理名作,初看本作的观众当然会往推理方面去想,结果大跌眼镜……游戏玩家才知道,事实上海猫是看似推理实则反推理的,到头来不用推理解释故事,特怀疑作者是故意这样做,反套路,逗你玩。
答案远比你想像的简单。
只是谁都没有往那个角度想,否定推理故事本身的奇特角度。
前文提到的“恶魔的证明”理论,可以打破推理的合理性,即是说侦探其实没办法知道自己所见的是否为真实,尸体可以伪造,可以假死,可以换人,其他人都可以互相串通欺骗侦探,非专业人员检查的也不一定准确。
这是推理故事必定存在的漏洞,一般推理故事选择忽略,否则无法讲下去,本作却以这种讨巧的方式解题。
按这个思路,看似严密的题面其实漏洞百出。
推理变得毫无意义。
纱音和嘉音为同一人,所以开始的纱音尸体就是假的,她和仆人串通伪造的,假死隐身后,她又化身贝阿朵作案。
密室也不是密室,买通他人就能打开。
她一人分饰两个佣人,占了两把钥匙,开门不难,通过伪装两次死亡也能制造密室迷宫。
还有家族成员各怀鬼胎互斗、做伪证,为了完成谜题而自杀也很容易(此处不考虑人是否会为了案件完美而自杀的逻辑合理性,只考虑手法可行,因为毕竟是想像中发生的)。
爷爷金藏早已死了,这次的死只不过是某人发疯看到的幻影,所以说这次没有死(本作用了大量这种文字游戏,所以即便魔女给你绝对正确的提示句子,玩家也很难猜到)……纱音还坦白身份让所有人装死配合,试探战人是否记得小时候对她的承诺,得知战人忘了,便发疯开启全灭模式。
当然里线世界的谜题都是纱音脑内虚构的,所以棋盘循环时,现实中还没有人死(但炸弹已埋下),所以说谜题全部解开之后,魔女才会消失,战人才能看到现实世界的真相。
在解题篇里,他看到的是(不一定是事实),纱音给全家出了谜题,解开者可得到金藏托付给她的黄金,她预设了炸弹,如果大家不够相亲相爱,起了争执,必定不能解开谜题,到时候她就引爆炸弹,同归于尽。
想不到全家齐心协力一起解开谜题,纱音只好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往事,告诉他们黄金的位置和岛下埋了炸弹,让大家自行选择。
众人因为爱恨情仇和对家产的图谋而互相残杀并引爆炸弹。
只有绘羽躲进仓库得以存活,而贝阿朵(纱音)和战人上船逃走,她自认为罪孽深重,不能和战人离开,选择投海,战人跟随她跳海,未死,却大受打击,失去战人的人格(精神病果然会遗传?
),成为作家,写下记忆中的虚构案件故事,最后失忆。
这个结局可能是最接近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情况的。
但在外线魔法世界中,魔女为了唤醒战人的记忆发动了棋盘世界,不断轮回当年的故事,战人最后恢复记忆,和魔女在一起了。
在现实世界中三代贝阿朵(纱音,也是嘉音、纱代、理御)确实死了,按现实主义的看法,那个美好结局只是疯子战人的想象。
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真实”。
是战人后来展示给缘寿看的。
缘寿长大后怀疑绘羽是凶手,闷闷不乐,寻找当年的真相(故事里表现为成为魔女参与当年的事件,在棋盘世界和外线世界之间来回)。
她找到变成作家的战人,战人告诉她(故事里为用魔法创造了一个新轮回给她看),根本没有发生那些案件,不要听信外人风言风语,当年在岛上大家团结友爱,感化了魔女,让纱音恢复正常,只是意外引爆了炸弹……缘寿不知该不该相信(所以她有两种选择),观众也不知道。
但或许绘羽哪怕扮演坏人也要保护缘寿的心意是真的。
是相信更合理但残忍的现实,还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爱”,哪种更幸福,这个无解的问题,也是本作中最有意思的底蕴。
作者没有说明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所以其实本作无“解”,只有“散”(游戏完结篇标题不写“解”而写“散”),阴霾散去,人生继续。
有趣的是寒蝉告诉我们面对现实,自我拯救,不能沉浸在精神世界,本作却告诉我们如果现实实在太糟糕就快乐地逃避吧。
或许在推理上退步了,但本作也有比寒蝉高明的地方,就是在哲理上,作者进步了。
黄金乡或许也是种象征,真正的宝藏不是金子,而是争名夺利却忘记亲情的人们得不到的爱,是被精神扭曲的母亲虐待的女孩真理亚和自小失去亲人的女孩缘寿求而不得的爱,是生在病态的家庭、生来背负着原罪和不幸命运的贝阿朵(纱音)无法实现的爱。
总体来说还是神作,不过煽情和卖萌稍微有点过。
本作的最终主题居然是爱,其实这是最不适合推理作的。
我本来不屑于这个主题。
煽情这个东西,适当为好,过犹不及。
在推理剧本里面,感情可以被作为完美的棋子,那是最佳状态,就像寒蝉。
但如果连主线行动都会被感情左右,那就成了肥皂剧……海猫在这一点上的把握,虽然也是不错的,但显然还不及寒蝉。
里线世界棋子人物的感情冲突越强烈,故事越精彩,爱得越深,分离得越惨,作品越成功,让一家老小在这场魔女的棋局中,从互相怀疑、争执、伤害,直到冰释、和解、携手、融洽,也是个不错的噱头。
但是在外线世界中,我曾以为外线世界的人物,都是用神明视角看待故事的。
当贝阿朵心中对战人君存在感情纠结的时候,里外世界居然融合了,这故事里没有神明,魔女也只是可怜人罢了。
这种手法是意外的,有趣的,贝战这对PC固然也是“有爱”的,但就是“有爱”太明显了,反而觉得不好。
因为明显的恋人满地都是。
落了俗,就降低了作品的档次。
至于卖萌,也是融合于剧情中、含而不露为好,纯为了卖萌而出现的人物,确实有点多余——比如美腿姐妹,还带着较重的男凝福利倾向,拉低整体品位。
脑子和下半截不可兼得,烧脑游戏的玩家,不会是冲着这种目的来的,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皆大欢喜本是烂俗,大凡入流的作家都不屑去写。
但似乎只有在when they cry这个无限轮回系列里,皆大欢喜成了史上最艰巨的任务,因而显得格外值得期待。
谁知道这次真的反套路,没有皆大欢喜,玩了一个薛定谔的结局,注意不是开放式,是真正的叠加态,唯物还是唯心,你相信哪个就是哪个,前无古人的新型结局法,却也让人心服口服,也算扣住了片中提示的关键词。
不太合逻辑的诡辩逻辑,这也是神作之所以为神作吧。
没想到有一天,我写的文章也会被人抄袭。
昨天逛B站专栏,发现有两篇海猫文章抄袭或引用了本人的原文。
其中一位是直接copy了本文的首段,还有一个就更离谱了,几乎全篇抄袭。
生气!
本人在此声明:本文允许转载。
但请注明原作者以及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举报一波走起。
如果你真的爱海猫这部作品,请写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抄袭!
— — — ——原文分界线— — — — —现如今,想要在推理小说“孤岛模式”上超越其创造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孤岛模式的基础上,加上惊为天人独一无二的诡计,以诡计胜出。
要么就在小说的世界观/深度/内涵上下功夫。
就本人目前的阅读经历来看,推理小说界有两部作品做到了超越“无人生还”,一是绫辻行人的《钟表馆幽灵》,一是龙骑士07的《海猫鸣泣之时》。
前者在诡计设置上做到足够完美,后者则是在世界观和深度上独树一帜。
海猫鸣泣之时这部作品已经出现了电子小说、漫画、动画三种诉说故事的体裁,而且都有汉化。
先来谈谈动画版的《海猫》,10分制下,原作小说和漫画我给10分,而动画只能给6.6分。
原因在于被动画监督今千秋给毁了,首先,动画没有解谜篇《散》差评,推理悬疑作的观众看不到解谜可是很失望的。
补完原作我才发现海猫动画改得真烂啊,结尾都给删减成啥样了,导致销量暴死,至今也没有《散》的动画版。
因为不尊重原作乱删减剧情,今千秋监督被原作党戏称为“金铅球”。
接下来说说海猫鸣泣之时的漫画,漫画版比动画版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漫画完全尊重原著,如果你想了解海猫的故事,又不想看这么坑的动画和读这么长时间的电子小说,漫画是最好的媒介和选择(可通过网易漫画APP观看)。
相比原作,8部漫画里我最喜欢的还是EP7水野英多老师的画风,简直太赞!
8部漫画的分镜都可圈可点,感染力极强,一边听海猫的OST一边看漫画是非常愉快的体验。
相比原作电子小说,漫画有以下优点:1、解答原作一些没揭示的密室手法和诡计,为海猫这部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分镜带来的冲击力和画面感是小说比不了的。
3、虽然还是有魔法大战,但不会让读者有种被魔法or推理愚弄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燃。
4、EP8中的“魔女的自白”部分使贝阿朵莉切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同时使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
感谢有漫画这样的平台能让故事重新演绎并且填坑,弥补了原作的小缺点。
同时以上优点使海猫成为了“完全之作”,也从真正意义上比肩甚至超越了寒蝉鸣泣之时。
接下来到原作电子小说的评价,动画化的失败使得海猫终究只是小众冷门作。
这里提一下infinity系列的第三作“Remember11”,海猫和Remember11一样,两作独特的内容使其成为ACG推理悬疑界的“异端”:Remember11是没有给出谜题的答案,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推理解答,导致诸多差评;而海猫则是把幻想和奇幻剧的元素融入本应严谨的推理悬疑作品中,虽然结尾处核心诡计已经真相大白,然而出题篇的密室诡计和手法并未完全揭示,同样需要读者自行推理(这点已在漫画版里得到补全,所以我还是推荐看漫画)。
而在故事中出现的魔法大战,可能也会让部分读者有着被魔法or推理愚弄的感觉。
因此网上有这样的问题:“Remember11和海猫哪个更坑人?
”。
在豆瓣和bangumi评分中,两者皆是毁誉参半两极分化。
此外,《散》篇中龙骑士一边抛出诺克斯十诫和范达因二十则来证明此作十分“本格”,一方面又不断违反十诫和二十则,这看起来就感觉有些好笑了。
(十诫和二十则这种陈腐的教条早就该埋进土里了,且不说新本格时代的作品瑰宝,就连黄金时代的推理小说家也不断打破这些教条,这才有了推理小说的各路流派和发扬光大。
)以上均为该作明显的缺点部分。
不过,当你读完全篇的文本之后,你会发现这些谜团都是有“目的”的,甚至作者不给出解答也是一种“目的”,这点在Remember11也同理。
也有人说,海猫是反推理的推理作品,对于这种说法我十分同意。
除了在推理悬疑作品中加入奇幻元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这个故事的本身也是非常“唯心”的。
薛定谔的猫/箱子里的猫是支撑本作世界观的重要理论,奇幻or推理,魔法or真实,带上了人为的主观色彩。
因此相比其他推理作品,海猫非常的“唯心主义”。
在我眼里看来,海猫之所以能够超越《无人生还》就是因为它故事的多重世界观和开放性,读者的理解是什么,故事的真相就是什么。
我们读者就好比薛定谔猫箱外的观测者,你的观测(理解)决定故事的真相和结局。
虽然毁誉参半,但Remember11和海猫这两部作品对于我来说都属于“誉”的那一方。
海猫鸣泣之时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相比寒蝉我个人更爱海猫。
虽然有缺点,我依然愿意给这两部作品高分。
如果有读者没有看完全部的EP8的真结局和里茶会(打出这里的条件是,需要在最后的分支选项里选“魔法”这个选项),那你是没有资格点评海猫的。
之所以会这样说,这是因为我当时在看到EP7和EP8的时候真心觉得龙骑士在故弄玄虚,混乱的魔法和讲不清的诡计感觉也是在戏弄玩家和读者(关于龙骑士“愚弄”读者的前因后果,推荐阅读知乎的一篇文章:谁改变了龙骑士07?
——《海猫鸣泣之时》创作秘话,原作者:千里茜)。
不过当我看到游戏的真结局同时补完漫画的EP7-8的时候,心中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完全改变了。
从《散》篇开始,故事其实就在不断暗示核心诡计了。
通读全篇你会发现从EP5-EP8有大量细节在暗示核心诡计,从EP1-EP8几条明线暗线也前后呼应,着实为龙骑士07埋伏笔的功力点赞!
EP7-8基本上填了之前挖的大部分坑。
EP8的里茶会揭示了本作最大的核心诡计,虽然不能称得上惊为天人但也是十分震撼了,然而最打动我的并非诡计,而是故事和人物本身(这点在漫画里也表现得同样出色)。
结尾的对话配上神曲“白梦之茧”带给读者的是让人泪目和震撼的感动,不论是悲伤还是希望,海猫的主题都值得人回味和深思。
此外,感谢海猫的背景音乐创作者带来如此多治愈人心的音乐,尤其是M.Graveyard大神!
你们的音乐让这部作品有了更大的魅力!
当然了,海猫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后设小说”(见本文附录)。
也感谢龙骑士07能够带来这样一部作品,不仅让我了解到“后设小说”这一种小说新形式,其所塑造的人物和剧情也令我回味无穷。
读完作品之后的五天都在思考故事的起承转合,不由得感慨:这才是好故事啊!
最后用一段话来总结吧:我讨厌这个故事,因为故事的真相充满悲伤。
而我又喜欢这个故事,就如同该作的神曲“Hope”一样,它充满着希望。
结尾是Bad End还是Happy End已经不重要,海猫带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治愈。
这个故事,献给最爱的魔女贝阿朵莉切,“没有爱,就看不见”。
神作。
附录:海猫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后设小说”。
何谓“后设小说”?
文字来源:作者:蔡志浩, 链接:布洛卡區-門外漢談後設,来源:布洛卡區。
先说什麼是「后设」。
「后设」其实是个翻译得很不好的词,原是从英文的词首 meta- 翻译过来的。
这个词的意思,简言之,可说是「高一个层次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生命」是一个层次的观念,但是思索生命的意义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例如宗教),就是一种后设。
又如,我们会查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好或不好,或是在准备考试时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帮助学习与记忆,这种「认知到自己的认知」、「控制自己的认知」,也是一种后设。
所以,「后设」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观念:从两个(或以上)的层次来看同一件事,而不是特属於文学的专有词汇。
把这个「层次」的观念搬到小说来。
什麼是「后设小说」?
一言以蔽之,故事里有故事。
以史莱姆的《如果在冬夜,一只恐龙》来说,很粗浅的分析,有两个层次:内层的故事是「作家与某位女网友的会面」的故事,而外层的故事则是「作家写这次会面」的故事。
事实上,作者还加了一层「到底谁是作家」的故事。
附带一提,你如果看到某些谈后设小说的书上说,后设小说要有两个或以上的「时空」,那「时空」约略相当於我所说的「层次」。
因为故事是发生在时空中之,不同的层次就是不同的时空。
因为作家刻意在不同层次间穿梭,读者、作者与故事的对话与游戏於焉展开。
也因为在不同层次间往返,小说本身(即 gospel 所说的「文本」)与时空,都必然是断裂的。
但,想强调的一点是,光是「文本的断裂、拼凑与重整」或「时间的的断裂、拼凑与重整」是写不出好的后设小说的。
这两者是作家在设定整篇小说的层次(时空)时就必然可以预期的产物。
也就是说,它们是后设小说的「结果」或「现象」,而不是「原因」或「产生过程」。
如果想对海猫这部后设小说有进一步的文学专业方面的了解,推荐阅读一篇论文文献:后设小说中的多层叙事的特点与问题考——以《海猫鸣泣之时》为例。
作者:但愿。
出版源:《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3):357-358
额.........游戏党的飘过,不过说实话,游戏里人物的包子脸。。。
EP5的汉化,K大,加油啊!
先稍微给出点提示,然后下面有完整版解答的地址讨论海猫的故事,我们要做几件事,第一件是破解碑文,第二件是找到符合诺克斯十戒(作者声明海猫的EP符合诺克斯十戒,不懂的话可以自行询问百度)的故事的核心,第三件是找到海猫这个故事的真相。
海猫中最干扰读者的是战人那乱七八糟的所谓的“推理”,其实战人的在海猫中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侦探(战人拥有侦探视角,也就是说在战人存活时,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一个是华生,战人的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跟着他就等着吃亏吧。
战人的这个设定也是从诺克斯十戒衍生过来的,所以除了上述两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外,还有一条战人也符合,也就是“侦探不能是凶手”。
完整版解答涉及剧透,未观看全部动画的话,请勿点击。
海猫鸣泣之时完全版解答地址:http://goodanime.diandian.com/post/2013-07-01/40051399276
海猫比寒蝉更让人感动。
但是海猫比寒蝉招黑的能力要高的多得多。
因为海猫的世界观复杂混乱,散篇要依靠理解和整理才能得出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不像寒蝉的解篇清晰。
根据上位世界的说法,寒蝉是古手羽入的上位依代菲泽莉努做出的一个没有结局的游戏,这个游戏将古手梨花也就是贝伦卡丝泰露还没有升为魔女之前的棋子状态一直困住,直到古手梨花艰难地完成这个“猴子打字机”的游戏。
(哈牛就是罪魁祸首!
雾)而海猫,是贝阿朵制作出来的魔法世界的游戏,而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同右代宫战人一起创造整个游戏盘上的世界。
所以寒蝉只不过是一局游戏,并没有牵扯到各位魔女的博弈,(也就是上位世界)而海猫更像是魔女之间互相打压的游戏。
但是其实这个故事,真的非常简单。
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情故事。
0715-1129,右代宫战人和贝阿朵莉切。
只不过是少年少女之间纯真的爱情(雾),但是基于残酷的命运和黄金的谜团,使得整个故事难以理解了一些而已。
揭开黄金魔女的瑰丽传说和六轩岛大量杀人事件的说法后,一切真实其实并不重要。
这个故事并不注重推理,其实推理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龙7想要传递之物。
“没有爱,就看不见。
”「总有一天,我会骑着白马来接你。
」这句话,构成了少女纱音的初恋世界,也就是贝阿朵莉切的整个精神世界。
贝阿朵想要一起构筑世界的人,只有右代宫战人一个人。
对于右代宫真理亚,她只有着友情,但如果可能,她更想要同那个人一起创造世界。
战人的罪在于忘记了同纱代的约定,也就是同纱代一起离开六轩岛生活。
这导致整整六年来纱代都一直为此痛苦着,即使同让治决定一起迈入新的人生阶段的时候,战人突然的回归导致整个惨剧的发生。
惨剧的生还者仅有战人,绘羽,以及6岁的缘寿。
ep3-6,也就是第三盘游戏到第六盘游戏,全部都是八城几子和八城十八所写的伪书。
八城十八就是右代宫战人在六轩岛惨剧生还后的另一个人格。
但是八城十八对于自己的过去的排斥间接导致了右代宫缘寿在1998年的死亡。
ep1和ep2,也就是第一局游戏和第二局游戏,是安田纱代书写的伪书。
安田纱代就是三位一体之人,纱音,嘉音,贝阿朵。
是惨剧的始作俑者,也是惨剧的受害者,她仅仅是,遵从了命运的轮盘。
但是最后她选择用魔法故事掩盖真相,将所有的罪孽全部归咎于黄金的魔女贝阿朵莉切,来保护生者。
也就是说,整个tv的出题篇全部都是由伪书构成的,相当于漂流瓶故事的那种真实,被渴望的人们哄抢着去推理。
对于细节方面tv处理的不够好,会让初学者感到完全的不友好和不理解,如果是看过漫画或者读过游戏剧本的人,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
这种改编无疑是不成功的,除了bgm的一定还原和强大到位的cv阵容。
最大的遗憾是不会出散篇,但是即便出了可能也不会反响太好,因为不是出题篇的解答。
当然最期待的场景就是ep6黄金魔女贝阿朵和无限的魔术师巴托拉(右代宫战人)结为夫妻~最终的魔法结局白梦之茧的跳海的演绎~还有吾主拉姆达和贝伦还有エリカ、德拉诺尔的颜艺~Hope果然是海猫的第一神曲,但是无论是dai、眼力还是zts等等,全部都是超神级作曲,还有志方的神曲加成。
完全不逊色于寒蝉的YOU。
希望喜欢tv的各位能够去玩玩游戏。
虽然可能会变成我这种黑山羊(去你妹的三位一体,最终结局果断是戏法结局好咩!
)~
2星是给ep1的,比起游戏太……
估计是tv版的局限是本人对剧情的完整性理解不到~或许是要玩游戏才知道~
动画版人物各种崩坏!用动画来回忆游戏剧情以及进行脑补。
故事一遍一遍的重演 可是推理都未成立 不太明白打着推理的旗号但是又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那么多魔女 剧情的纠结和矛盾点很多 反正结局等于什么都没说 看完之后倒是感觉有点绝望 大概导演本人都不知道正确答案吧 ╮(╯_╰)╭
根本就是导演在自high……
扯的没边了,那种漏洞百出的推理能打败魔女?
还差10集感觉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太棒的动漫
这个看了居然没加入收藏,,马赛克什么的不幸福,还有最后漏洞好大的。。
只是看懂了一些!不知道下一季是否会解谜,和《寒蝉鸣泣之时》还是有所不同的!
有一只蚂蚁在背着一块面包,突然有一个人把它的面包拿走了,由于它没法抬头,所以蚂蚁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知道面包突然不见了,它左看右看,完全找不到面包不见了的原因,所以蚂蚁说:"原来是魔女把我的面包拿走了!"并洋洋得意地走它的路,嘲笑在旁边看到并告诉它真相的其他蚂蚁是傻逼
里面的音乐都是很不错的,还有画面很好看。
龙7不解释。。。。赶紧!!最后到底怎么回事ORZ
不妙啊我居然萌了。
跟不下去了,等它出完我再看
片头惊艳~龙骑士的作品永远谜团很多,坑就这么留着吧,我期待解的出现~
承认了吧,TVA就是平庸之作。人设平滑会让大众喜欢,音乐尚可圈点,其它方面皆无法承接前作光辉。
都不记得看完没了因为太难看。。
弃..
看完了还是很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