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还可以。
尤其是前几分钟的动画太震撼了。
现在知乎上还有人洗全都焕说他在位的时候促进了奥运会,让经济也上去了,说他就是对金大中金泳三这些民主党派太心软了,应该把他们斩草除根的。
我始终觉得说这话的人就是没长脑子,对韩国来说,他是让国民经济上涨一些,但对死去的那5000人,5000个家庭呢?
当年参与镇压的士兵,又是否会因为自己双手沾满了鲜血而余生都心愧不安呢?
这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如果你是那5000位的一员,你还会说出这句话吗?
退一步,如果你是光州市民,你会说出这句话吗?
评判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政绩,还要看他对百姓如何。
不然,国家经济上去了,于光州百姓有何关系?
光州百姓不就是那个不惜一切代价中的代价吗?
我始终觉得读历史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要把自己带入为帝王将相,毕竟穿越回古代咱们估计也是平民。
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金大中为什么要特赫全斗焕,可能真的有什么把柄被抓住了吧…至于全斗焕此时此刻都不觉得自己错了,觉得就应该震压…而他被特赫后竟然还是前总统待遇…扯远了,接着聊电影,影片开头的动画和前1/3很精彩,铺垫的很棒,可惜高开低走了,后面节奏慢而且计划的不周全,也不够燃,略显无趣。
这么好的题材…可惜了
这是2012年的片子,似乎是文化阵地的宣传品,13年全斗焕被抄家。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曾劝告朴槿惠放弃竞选总统。
韩联社30日引用《全斗焕回忆录》报道称,2002年2月,当时身为国会议员的前总统朴槿惠试图挑战竞选总统,派人带话给全斗焕,望能得起相助。
但全斗焕委婉劝告朴槿惠放弃这个想法。
全斗焕在回忆录中写道:“以朴(槿惠)议员的条件和能力来看,(竞选总统)是超出她能力的野心。
虽然不知道朴议员以后是不是能当上总统,但我认为她很难成功履行总统的职责,如果失败,只会让她的父亲(朴正熙)被骂。
””全斗焕似乎不支持朴槿惠竞选总统,说她能力配不上野心,后来朴槿惠2013年上任总统,公私兼顾抄了全斗焕的家产,但果然虎头蛇尾,在总统任期内爆出亲信门丑闻,锒铛入狱。
对于我来说,一部好电影的关键点有三个,一是讲故事的能力,二是调动观众情绪的影响力,三是题材以及角度的选择是否会使观众对该题材做更深的了解。
首先说下这部片子的故事叙述吧。
我没有学过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凭借自己在工作中做宣传片的经验,以及对公众演讲和写作的热爱,我认为《26年》很清晰地展现了storytelling 里,"SCQA”的模型,即Situation (背景)——光州历史背景+三个家庭的故事背景,Conflict (冲突)——三个家庭的孩子各自都过得不好,Question (问题)——出来一位曾经的光州士兵向他们提出了“暗杀行动”,Action (行动)——三位最终决定加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每一部分都设置得非常流畅和到位,这为我想说的第二点——调动观众情绪垫实了基础。
说到调动观众情绪,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电影的魅力最好的诠释之一,也是该电影不被遗忘的首要条件。
说到调动情绪,不得不说说“用户体验”这个概念。
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幅“用户体验流程图”。
开头的体验必须是中或上,过程中必须有高潮点(至于高潮点得设几个?
设在哪里?
如何能让观众不产生疲惫?
这就要考验导演和编剧功底了),而结尾,结尾必须完美。
《26年》的开头便直奔主题,不仅呈现了历史背景,也沿用了原版漫画生动地表现了光州事件,以及三个家庭甚至是士兵的故事,每个片段都预告了接下来要上场的主角们。
过程中的高潮点就不必赘述了,描述三位主角各自采取行动的片段以及最后的混战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片的结尾,是我认为最漂亮的地方。
最后那声枪响后,转到第二天平静的早晨,两帧画面正是道出了该片拍摄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那个女生开枪那么慢?
为什么那个女生开枪就多了那一秒?
““为什么那个警察那么傻叉地去告密?
”“为什么就差那一点点,他们就成功了?
”……这些问题在我看的时候也同样出现在我脑子里,但也就那么几秒过后我就不再去纠结这些问题了。
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所谓“存在即合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通过问“what if”而试图逃避呢?
至于那个大家都会疑问的问题——“究竟那该死的前总统被打死了没?
”,也并不是重点。
在我看来,金斗焕即使活着(好吧,事实上他也的确还活着),他一定无时不刻地在接受惩罚。
我一直相信“性本善”,相信轮回和因果报应,即使他死不承认自己在光州事件中所犯下的罪行,但从民众对他的厌恶和敌意,以及影片中,他即使在家里周围也要时刻保持戒严的生活状态,试问,这不是另一种坐牢吗?
一位独裁者,最终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便是报应。
(现实生活中,他已经89岁了,还在不断地接受审判,甚至还拿“高烧不退”这种理由来逃避出庭,如果是我,这种日子真的让我一头撞死算了。
)最后,说下这部片子给我带来的收获。
基于之前对光州事件的了解,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后代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再一次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但同样触动我的,是当年在光州事件中被思想奴役的士兵们。
每次看这些历史上的侵略行为,内心的悲悯不仅是对于无辜的民众,对于不得不听从命令的士兵们,我也会心生怜悯。
这份怜悯的来源仍是我对“性本善”的坚信,当时的他们在不得不服从上级命令的同时,也注定将拥有充满悔恨和良心拷问的余生。
写到这里,我眼前浮现的正是影片最后平静日出的画面。
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更不能忘记历史,但也许我们可以在保持坚定是非观的同时,试图放下仇恨和情绪,带着同理心去看,去感受。
不是敢拍就是牛逼,某些人嗅着点味儿就舔也真够磕碜的!
就电影来说,简直就是屎一样的剧情!
最后对决:狙击女在吊车上打了上百发子弹全部落空年轻政客还要靠揪领子嘶吼来battle老头子拿着枪进来不射击 最后坏boss手下背对着他 他也不射击 还要对着坏boss手下大吼大叫让他开枪 然后惹烦了人家被一枪毙了 有这功夫你自己开枪啊枪就在你手上啊!
两个青年主力刀疤和警察 明明目的一样还要先内斗 搞的刀疤男手下被当暴民镇压 小警察才跑出来呀呀呀呀呀的开枪吸引火力,早干嘛去了?
刀疤最后都勒着大 boss脖子了,还非要把人推到窗前让狙击女开枪,你直接勒死他不行吗?
然后又是两个人哭哭唧唧黏黏糊糊的别管我开枪啊不行我不呜呜呜!
就这么一群要头脑没头脑,要谋略没谋略,要武力值没武力值的乌合之众,复nmb的仇啊!
《26年》韩2012--看着片子,我一本正经的哭了好几回,是掉眼泪的那种哭。
在无力改变现状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忘记,不信你就问问老北京。
但情况稍有好转,记忆就会瞬间恢复,清算、结帐以及各种方式的宣泄,如同洪水。
这就是那一小撮所谓“人物”的终极梦魇。
SO各种限制、审查、删除就应运而生。
就好似豆瓣的过滤,不动些脑筋你还真发不了这评论!!!
一个国家机器细化成了一个具体的个体形象,公仇变成了私仇,那么大一个题材,这么大一张网撒出去,捕上来的鱼却小得可怜。
电影对于总统这个形象的塑造太失败了,把一个国恨家仇归结到个人的贪婪和决策的结果,然后指望用一颗子弹让所有人得到救赎,导演的想法太天真了。
这部戏用了那么多群众演员,搞那么大声势,就为了突出女主角的枪法?
那应该叫《神枪手》才合适。
如果把总统塑造成一个没有什么悲欢的角色,甚至可能是个好人,但因为身在这个位置需要做一些事,酿成悲剧;主角们不愿意向作为个人的总统复仇,但又找不到其他复仇的方式,陷入无物之阵——然后,在不甘心中杀掉总统,最后发现没有什么价值:杀了他一个,还有后来人。
这就是真正的悲剧,就有张力了。
偶然性的东西,算不上悲剧的。
拍电影很辛苦,不忍心给差,就给个还行吧。
比较期待的电影终于在昨天举行了试映会,因为来的明星比较多。
把乐天影院的建国大分院给围得水泄不通。
这个电影史根据韩国的一个有名的漫画家(강풀)的作品而改变而成的。
前几天上映的《邻居》也是这个漫画家的作品而改编而成的。
根据制作公司的坦言说,虽然经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但能把影片和广大观众见面,那苦,那累也值得了。
细品一下制作公司的话,能体味到里面暗含的意思。
《26年》的内容是以韩国光州事件为基础而改编的。
是韩国人民反对独裁的,要求民主的一次血泪事件。
在那次镇压中能确认的死亡人数大约4500名左右,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
那些冤死的灵魂一直到前些年才被国家正式的给设立了光州事件追悼墓园。
这几年韩国的电影很积极的在制作一些以前的国家历史事件,社会的有影响的事件,不管是为了利用大家对那事件的知名度,还是什么。。。
但我们都看到了他的一些社会作用,让大家重新去反思,去勾起年轻人对那历史,事情的关注。
引发思考。
《26年》的曹根贤导演的处女作品,这位导演是美术导演出身。
影片是以在光州事件中无辜被杀的人的亲人们,在26年以后暗杀前总统的内容。
26年前是军人的老人,现在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板,26年来一直痛苦的活在当年事件的阴影之下,他要那位总统给他一个说法,向国民道歉,向他道歉。
因为他毁了太多的家庭。
现在有钱和势力的老人。
找到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的3名遗孤,一名是现在的国家射击选手,一名有名的混子,一名成长是警察的遗孤。
再就是会长老人收养的一个因光州事件而变成的孤儿。
他们组成了暗杀团队。
虽然当年的那个威武的前总统现在已经是一位老人,虽然他已经不再位子上,但他们庇护他的权利,等等还是不是一般的平民所能动的了。
故事一次暗杀行动,一次失败,再一次暗杀,又失败。
最后一次付出了几乎全部人的性命。
失败还是成功。
导演没给出答案。
答案你自己可以去想想,也可以去查查历史资料。
故事挺简单的,不管他有没有紧紧相扣的情节,不管他有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
但他最起码起到了让人关注这个事件的引子,让大众区思考,去讨论,去反思。
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段历史,去想想那些为民主运动而死去的灵魂。
《26年》起到了电影应该履行的电影的社会责任。
希望我们的电影也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破烂幌子还在掩盖着某些罪行,仍然无法正视历史 ,各种限制、审查、删除应运而生。
棒子的电影《26年》,讲述韩国人民反对独裁的,要求民主的一次血泪事件,有反思 。
所以看过后不能说政治课本都是放屁,只好但愿同心同德把建设和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这种敏感的题材,我们国家是别想了。
整个电影通篇故事杂乱,情节前后不搭。
金申世父子找到这些遗孤到底是为了什么?
应该是一起谋划如何刺杀吧。
可最后呢?
是各干各的,那既然这样,当初干嘛还召集这些人呢!
搞得还被一个安于现状的小子泄了密。
最牛逼的就是那个女的,无坐力气枪射击运动员,能随身带着自己的枪,这东西用完不是该归库吗?
而且让一个用这种枪的女人最后站在制高点上用狙击枪(确切的说还不是,是一个改装的自动步枪),呼吸、风俗全忽略,单单后坐力就够适应一段时间的了。
而且,姐姐你是狙击手,任务还没结束坐下来哭是怎么回事?
最后的磨磨唧唧又是怎么回事,只能说明导演故意为之!
故事底子不错,前期铺垫、煽情也不错,动画处理方式的光州惨案、家属的伤痛、全斗焕的无耻,都用力很猛,情绪铺垫的很充分,但是,问题也就出来了。
一是导演情绪化和批评立场严重,反而弱化了故事基础。
光州事件经过、全斗焕后来的起起伏伏,韩国经济增长、汉城奥运会、都是真实历史,也广为世人熟知。
媒体有个原则:真实就是力量,这些真实历史,不用黑化,不用立场,就客观梳理,甚至用一些真实影像资料、全斗焕为自己辩护的口述,就能够展示光州的惨烈和全斗焕的无耻,而且更有力量。
受害家属的伤痛和愤怒情绪展示没问题,但是动机还应当表述的更合理,为何几千人的家属中,就这几位行动了?
其它人在干什么?
他们如何面对现实的?
如果几位勇士的动机弄扎实了,史实少点煽情,可能就成经典了。
二是导演的剧情戏能力很强,动作戏能力不足。
与本片成鲜明对比的就是94年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叫《杀手里昂》,两片节奏类似,前半段煽情,结尾进入动作戏高潮,突围失败,主角光荣牺牲,影片戛然而止。
《杀手里昂》的细腻情感戏饱满,动作戏干脆利落,节奏张弛有度,人性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震撼和动容,尽显大师风范。
比较之下,本片就差远了,本片的动作戏拖沓冗长,煽情过度,废话连篇,昏招尽出,反而弱化了几位勇士的英雄形象。
做为写实风格的影片,观众都知道全斗焕还活得好好的,都知道几个平民的行动是飞蛾扑火,正如《杀手里昂》中,观众也都知道主角逃离特警的大举围攻基本没有可能,但是一个注定失败的行为,吕克贝松愣是把里昂的铁汉柔情和机智勇敢展示的让观众心痛不已,而本片的刺杀行动过度煽情,却让观众开始怀疑几位勇士的智商了。
电影本身只值一星,但是这类题材居然拍出来了,居然还上映了,这点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坚持。
虽然我知道金斗焕没死是个事实没办法被改变……但是作为电影,你们杀得也太磨叽了吧!!!
嘴炮个鸡毛,本身逻辑也有问题
开头比较闷,中段慢慢进入高潮。重点不在如何报仇,而是加害者和遗属的心理活动。金社长计划好一点完全可以成功杀掉,马室长则是不愿承认错误而将错就错,小警察的多番纠结,流氓的视死如归,美进最后的决定等…最后是否射杀的缓慢镜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再次大赞韩国电影(社会)对于历史的勇敢表述。
本身是个很有历史厚重感和反思价值的故事 可影片总是摆脱不了一些老土烂俗的商业片技巧 要么是导演水平不够 要么是动机不纯
辣鸡
看看人家棒子国 就敢用电影形式来批评国家历史的黑暗 这要是在中国 绝对别想 挺不错的电影
结尾本该有更绝望的处理方法,但是还是简单俗套了
英雄的人们站起来了
当年看的,大约是思想政治意义重于电影本身吧
我们的26年是2015年……
光州事件!
韓國的政治事件 也有缺乏民主的時候~~三葉草耳機蠻好看的~~
韩国的6...4
稳不住,就过了。
因为题材和羡慕。故事真很乱,情节也非常没有说服力
先不说影片素质怎样,能把“光州事件”拍成电影并上映,韩国电影人,或者说韩国民众就够幸福了
西八 那么好的漫画改成了一坨💩漫画里他们都很努力搞刺杀🔸小警察没露出马脚也没放弃更没出卖他们妈妈希望他从政爬很高用正义的方式复仇(没姐姐)🔸第二次刺杀是老人家/儿子/雕刻家(受害者遗孤)一起进去的掏枪时发现被雕刻家妻子偷偷拿走了(妻子同他一样 因怀孕不想老公做傻事)🔸警察大叔是跟踪黑帮大叔被抓后逃跑赶去第二次刺杀现场🔸老人家/保镖是当年事件的战友当年保镖也曾一度悔过甚至想自杀被老人家拦下后来自我麻痹那是历史必然性他只是服从了军令🔸第二次女狙击手开了两次枪因为落地窗防弹 所以刺杀才艰难🔸最后老人家告诉保镖女狙击手的母亲就是他杀的老人家引爆炸弹给女狙击手机会保镖为了赎罪鞠躬腾出位置露出身后的金斗焕结局跟电影一样只有枪声说是悬念 其实大家都知道结果
6.7分的豆瓣分高了。屁话多,暗杀安排不合理……最后拍一下结局会死么
节奏控制得还是很不错的,女主端枪的时候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