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布谷鸟
Кукушка,布谷鸟,春天的杜鹃,The Cuckoo,Kukushka
导演:亚历山大·罗戈日金
主演:安妮-克里斯蒂娜·尤索,威勒·哈派塞罗,维克托·贝奇科夫,Mikhail Korobochkin,Aleksei Kashnikov,Denis Aksenov,Aleksei Panzheyev,Aleksandr Kuykka,Vladimir Matveyev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萨米语,俄语,德语,芬兰语年份:2002
简介:1944年的秋天,芬兰士兵维伊克和苏军少尉伊万在身处绝境之时,被神秘女人安娜从死亡线上救回,并带回自己所居住的如世外桃源般的住所。三人虽然语言不通,却很享受这样宁静的生活。停战的消息传来,三人生活无法再继续下去,面对心中涌现的感情,维伊克和伊万再一次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详细 >
蓝冷的北风, 彪悍的姐姐, 天书般语言, 狗叫与鼓声, 太令人魂牵梦绕了.
一个女人,两个士兵,三种语言。俄罗斯人彪悍外露的方式很是生猛,然而缺少触及心灵的东西。同为反战片,JSA、白色严冬、金橘、东莫村,都比这部深刻有趣。
你们的名字分别是你们父亲的名字
奇怪的电影,更关注的是人物关系。三个人,语言不通,天天一起。还生了2孩子,最后战争结束,各回各国。666
因为极少数人的引导与掌控,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尽管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均不相同,在与世隔绝的自然里,像个动物一样,依托彼此的爱也能完全消除隔阂。用烈火灼烧石头,想起了两千多年关的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用过此法。招魂那段剪辑和镜头都非常美。
#MSFF2002#整体拍的太没有电影感,却像随意铺展的情节剧。“鸡同鸭讲”的最基本设定带来的并不是笑点而更多的是一种让人心烦的隔阂感,通过男主人公之间国家之别与情感冲突带来的情节承合也不免老套无趣。但偶尔还是有闪光点的,比如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就比较成功,谁说战争片中的女子就不可以既坚韧不拔,也渴求温存?此外最后一段击鼓招魂也拍的特别精彩,反战的思想也借最后深情的独白体现了出来。但总的来说本片还是太陈旧了。
依稀记得画面很美,布谷鸟的叫声可以让心灵平静
这么一个小故事,被拍得这么有趣这么诗意美好,真是难得。2013.8.16
人回到最原始的状态,无需语言,茹毛饮血,连亡灵都能被呼唤回来。
CCTV上曾经放的
鸡同鸭讲的搞笑;招魂那段有意思,和民间做法有一拼
想到了苹果那句歌词「平和を祈るのは偏に女の生业、男は戦を勃発させるほう」,女人祈祷和平,男人爆发战争。野性の侭で生产し続ける女の境目よ。
原始自然的女人包容、洗刷了战争和死亡的味道。
拍的过于简单了点。
争吵对立也可能和好,萍水相逢后也终会分道扬镳。抛开一切语言的概念,其实人重要的就是吃喝、冷暖、欲望、生死。
🤬🤬这两个男的最后也不管孩子了😡😡
6.7分
人类本是一体,即便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也一样可以和谐共处,战争本不该存在。
一流的想法,二流的手法。
战争,死亡,欲望,